[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品第五 解脱论
 
{返回 无碍解道·大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2

大品第五 解脱论
第一诵品
              圆满因缘
 35 一  诸比丘!于解脱有三。如何为三?是空性解脱、无因相解脱、无愿解脱。诸比
  丘!如是为三解脱。
      复次有六十八解脱
      是空性解脱、无因相解脱、无愿解脱、内出离解脱、外出离解脱、俱出离四解
  脱、内出离随顺四解脱、外出离随顺四解脱、俱出离随顺四解脱、内出离止灭四解
  脱、外出离止灭四解脱、俱出离止灭四解脱、有色观诸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诸色
  解脱、净胜解解脱、虚空无边处定解脱、识无边处定解脱、无所有处定解脱、非想
  非非想处定解脱、想受灭定解脱、时解脱、不时解脱、顺时解脱、不顺时解脱、动
  解脱、不动解脱、世间解脱、出世间解脱、有漏解脱、无漏解脱、爱染解脱、非爱
  染解脱、超非爱染非爱染解脱、愿解脱、无愿解脱、愿止灭解脱、有系解脱、离系
 36 解脱、一性解脱、异性解脱、想解脱、智解脱、得清凉解脱、静虑解脱、不取即心
  解脱。
  二  如何是空性解脱?于此处有比丘若往兰若,若往树下,若往空屋,思择「此我我
  所亦是空」者,于其处无作现贪是空性解脱。如是是空性解脱。
      如何是无因相解脱?于此处有比丘若往阿兰若……乃至……于其处无作因相是
  无因相解脱。如是是无因相解脱。
      如何是无愿解脱?在此处有比丘若往阿兰若……乃至……于其处无作愿是无愿
  解脱。如是是无愿解脱1。
      如何是内出离解脱?是四静虑。如是是内出离解脱。
      如何是外出离解脱?是四无色定。如是是外出离解脱。
      如何是俱出离解脱?是四圣道。如是是俱出离解脱。
  三  如何是内出离四解脱?初静虑是由〔五〕盖出离,第二静虑是由寻伺出离,第
  三静虑是由喜出离,第四静虑是由乐苦出离。如是是内出离四静虑。
      如何是外出离四解脱?虚空无边处定是由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出离,识无边
  处定是由虚空无边处想出离,无所有处定是由识无边处想出离,非想非非想处定是
  由无所有处想出离。如是是外出离四解脱。
 37     如何是俱出离四解脱?预流道是由有身见、疑、戒禁取之见随眠、疑随眠出离,
  由其随转之诸烦恼与诸蕴出离,由外之一切因相出离。一来道是由麤之欲贪结、瞋
  结、麤之欲贪随眠、瞋随眠出离,由其随转之诸烦恼与诸蕴出离,由外之因相出离。
  不还道是由细之欲贪结、瞋结、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出离,由其随转之诸烦恼与
  诸蕴出离,由外之一切因相出离。阿罗汉道是由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
  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出离,由其随转之诸烦恼与诸蕴出离,由外之一切因
  相出离。如是是俱出离四解脱。
  四  如何是内出离随顺四解脱?为获得初静虑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为
  获得第三静虑故……乃至……为获得第三静虑故……乃至……为获得第四静虑故有
  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如是是内出离随顺四解脱。
      如何是外出离随顺四解脱?为获得虚空无边处定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
  性,为获得识无边处定故……乃至……为获得无所有处定故……乃至……为获得非
  想非非想处定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如是是外出离随顺四解脱。
      如何是俱出离随顺四解脱?为获得预流道故有无常观、苦观、无我观。为获得
  一来道故……乃至……为获得不还道故……〔乃至〕……为获得阿罗汉道故有无常
  观、苦观、无我观。如是是俱出离随顺四解脱。
  五  如何是内出离止灭四解脱?初静虑之获得或有异熟,第二静虑……乃至……第
 38 三静虑……乃至……第四静虑之获得或有异熟。如是是内出离止灭四解脱。
      如何是外出离止灭四解脱?虚空无边处定之获得或有异熟,识无边处定……乃
  至……盛一所有处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之获得或有异熟。如是是外出离止
  灭四解脱。
      如何是俱出离止灭四解脱?于预流道有预流果,于一来道有一来果,于不还道
  有不还果,于阿罗汉道有阿罗汉果。如是是俱出离止灭四解脱。
  六  如何是有色观诸色解脱?于此处某者于内自作意青相获得青想,如是令善决
  定、善考虑、善持此之因相。使善决定、善考虑、善持此之因相已,于外之青相近
  习心获得青想。如是令善决定、善考虑、善持此之因相。令善决定、善考虑、善持
  此因相已,习修习多习。于此人生如是念:「内、外俱成此色」,如是是有色想。
      于此处某者于内自作意黄相……乃至……赤相……乃至……作意白相获得白
  想,如是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习。于此人生如是念:「内、外俱成此色」如
  是是有色想。
      如是是有色观诸色解脱。
 39 七  如何是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于此处某者内自不作意青相,不获得青想,于
  外之青相心近习获得青想。如是善考虑、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习。于此之
  人生如是念:「内无无色而外成此色」,如是为有色想。于此处某者于内自不作意黄
  相……乃至……赤相……乃至……不作意白相,不获得白想,于外之白相心近习获
  得白想。如是善持此之因相……乃至……多习。于此人生如是念:「内无色而外成此
  色」,如是成有色想。
      如是是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
  八  如何是净胜解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以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之诸方〕亦然。
  如是上、下、傍遍一切处以广大、无量、无怨、无有损害之慈俱行之心悉皆遍满世
  间而住,以慈已习故于有情无厌。以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乃至……以悲已习故
  于有情无厌。以悲俱行之心遍满一方……乃至……以悲已习故于有情无厌。以喜俱
  行之心遍满一方……乃至……以喜已习故于有情无厌。以舍俱行之心遍满一方……
  乃至……以舍已习故于有情无厌。
      如是是净胜解解脱。
  九  如何是虚空无边处定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于一切之色想出过之故,于有对想之灭没故,于不作意种种想故,
  入于无边虚空具足虚空无边处而住。此是虚空无边处定解脱。
      如何是识无边处定解脱?
 40     于此处有比丘超过一切虚空无边处入于无边识具足识无边处而住。此是识无边
  处定解脱。
      如何是无所有处定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超过一切识无边处入于无少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此是无所有
    处定解脱。
      如何是非想非非想处定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超过一切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此是非想非非想处定
  解脱。
      如何是想受灭定解脱?
      于此处有比丘超过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此是想受灭定解脱。
  一○  如何是时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时解脱。
      如何是不时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不时解脱。
      如何是顺时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顺时解脱。
      如何是不顺时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不顺时解脱。
      如何是动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动解脱。
      如何是不动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不动解脱。
      如何是世间解脱?是四静虑四无色等至。此是世间解脱。
      如何是出世间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出世间解脱。
      如何是有漏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有漏解脱。
 41     如何是无漏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无漏解脱。
  一一  如何是爱染解脱?是色所系解脱。此是爱染解脱。
      如何是非爱染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涅槃。此是超非爱染非爱染解脱。
      如何是愿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愿解脱。
      如何是无愿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无愿解脱。
      如何是愿止灭解脱?或初静虑之获得或有异熟……乃至……或非想非非想处定
  之获得或有异熟。此是愿止灭解脱。
      如何是有系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有系解脱。
      如何是离系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离系解脱。
      如何是一性解脱?是四圣道与四沙门果与涅槃。此是一性解脱。
      如何是异性解脱?是四静虑与四无色等至。此是异性解脱。
  一二  如何是想解脱?
      一想之解脱是十想之解脱,十想之解脱应是一想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耶?
 42     无常观智由常想解脱故是想解脱。苦观智由乐想解脱故是想解脱。无我观智由
  我想解脱故是想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想解脱故是想解脱。离贪观智由贪想解脱故
  是想解脱。灭尽观智由集想解脱故是想解脱。定弃观智由执取想解脱故是想解脱。
  无因相观智由因相想解脱故是想解脱。无愿观智由愿想解脱故是想解脱。空性观智
  由现贪想解脱故是想解脱。
      如是一想之解脱是十想之解脱,十想之解脱应是一想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
  故。
      于色之无常观智由常想解脱故是想解脱……乃至……于色之空性观由现贪想解
  脱故是想解脱……乃至……于受……乃至……于想〔……乃至……〕于诸行〔……
  乃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之无常观智……乃至……
  于老死之空性观智由现贪想解脱故是想解脱。
      如是一想之解脱是十想之解脱,十想之解脱应是一想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
  故。
      如是是想解脱。
  一三  如何是智解脱?
      一智之解脱是十智之解脱,十智之解脱应是一智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无常观如实智由常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苦观如实智由乐迷妄、无智解
  脱故是智解脱。无我观如实智由我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厌恶观如实智由欢
 43 喜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离贪观如实智由贪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灭
  尽观如实智由集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定弃观如实智由执取迷妄、无智解脱
  故是智解脱。无因相观如实智由因相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空性观如实智由
  现贪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
      如是一智之解脱是十智之解脱,十智之解脱应是一智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
  故。
      于色无常观如实智由常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乃至……于色空性观如
  实智由现贪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脱……乃至……于受……乃至……于想〔……
  乃至……〕于诸行〔……乃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
  于老死无常观……乃至……于老死空性观如实智由现贪迷妄、无智解脱故是智解
  脱。
      如是一智之解脱是十智之解脱,十之智解脱应是一智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
  故。
      如是是智解脱。
  一四  如何是得清凉解脱耶?
      一得清凉之解脱是十得清凉之解脱,十得清凉之解脱应是一得清凉之解脱,依
  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无常观无上得清凉智由常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苦观无上得
  清凉智由乐烦恼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无我观无上得清凉智由我烦
  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厌恶观无上得清凉智由欢喜烦热、热苦、忧
 44 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离贪观无上得清凉智由贪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
  凉解脱。灭尽观无上得清凉智由集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定弃观
  无上得清凉智由执取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无因相观无上得清凉
  智由因相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无愿观无上得清凉智由愿烦热、
  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空性观无上得清凉智由现贪烦热、热苦、忧恼解
  脱故是得清凉解脱。
      如是一得清凉之解脱,是十得清凉之解脱,十得清凉之解脱应是一得清凉之解
  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于色无常观无上得清凉智由常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乃至
  ……于受……乃至……于老死无常观……乃至……于老死空性观无上得清凉智由常
  烦热、热苦、忧恼解脱故是得清凉解脱。
      如是一得清凉之解脱是十得清凉之解脱,十得清凉之解脱应是一得清凉之解
  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如是是得清凉解脱。
  一五  如何是静虑解脱?
      出离炽然2故是静虑。以烧尽欲欲故是静虑。依炽然解脱故是静虑解脱。依烧
  尽解脱故是静虑解脱。炽然者是诸法,是烧尽散灭诸烦恼。知炽然3所与烧尽故是
  静虑解脱。
 45     无瞋炽然故是静虑。烧尽瞋故是静虑。依炽然而解脱故是静虑。依烧尽解脱故
  是静虑解脱。炽然者是诸法,是烧尽散灭诸烦恼。知炽然与所烧尽是静虑解脱。
      光明想炽然故是静虑。烧尽惛眠故是静虑。无散乱炽然故是静虑。烧尽悼举故
  是静虑。法决定炽然故是静虑。烧尽疑故是静虑。智炽然故是静虑。烧尽无明故是
  静虑。胜喜炽然故是静虑。烧尽不欣善故是静虑。初静虑炽然故是静虑。烧尽〔五〕
  盖故是静虑……乃至……阿罗汉道炽然故是静虑。烧尽一切烦恼故是静虑。依炽然
  解脱故是静虑解脱。依烧尽解脱故是静虑解脱。炽然者是诸法,是烧尽散灭诸烦恼。
  知炽然者与所烧尽故是静虑解脱。
      如是是静虑解脱。
  一六  如何是不取即心解脱?
      一不取即心之解脱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即是一不取即心
  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无常观智由常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苦观智由乐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
  脱。无我观智由我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
  解脱。离贪观智由贪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灭尽观智由集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
  解脱。定弃观智由执取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无因相观智由因相之取解脱故不
 46 取即心解脱。无愿观智由愿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空性观智由现贪之取解脱故
  不取即心解脱。
      如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脱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应是一不取即
  心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于色无常观智由常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乃至……于受……乃至……于
  老死无常观智……乃至……于空性观智由现贪之取解脱故不取即心解脱。
      如是一不取即心之解脱是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十不取即心之解脱应是一不取即
  心之解脱。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一七  无常观智由几何之取解脱?苦观智由几何之取解脱?无我观智由几何之取解
  脱?厌恶观智……乃至……离贪观智……乃至……灭尽观智〔……乃至……〕定弃
  观智〔……乃至……〕无因相观智〔……乃至……〕无愿观智〔……乃至……〕空
  性观智由几何之取解脱?
      无常观智是由三取解脱。苦观智是由一取解脱。无我观智是由三取解脱。厌恶
  观智是由一取解脱。离贪观智是由一取解脱。灭尽观智是由四取解脱。定弃观智是
  由四取解脱。无因相观智是由三取解脱。无愿观智是由一取解脱。空性观智是由三
  取解脱。
  一八  无常观智如何是由三取解脱?是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无常观智如是由三
  取解脱。
 47     苦观智如何由一取解脱?是欲取。苦观智由此之一取解脱。
      无我观智如何由三取解脱?是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无我观智由如是之三取
  解脱。
      厌恶观智如何由一取解脱?是欲取。厌恶观智如是由一取解脱。
      离贪观智如何由一取解脱?是欲取。离贪观智如是由一取解脱。
      灭尽观智如何由四取解脱?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论取。灭尽观智如是由
  四取解脱。
      定弃观智如何由四取解脱?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论取。定弃观智如是由
  四取解脱。
      无因相观智如何由三取解脱?是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无因相观智如是由三
  取解脱。
      无愿观智如何由一取解脱?是欲取。无愿观智由此之一取解脱。
      空性观智如何由三取解脱?是见取、戒禁取、我论取。空性观智如是由三取解
  脱。
      无常观智、无我观智、无因相观智、空性观智之四智由三取解脱。〔即〕是见取、
  戒禁取、我论取。
      苦观智、厌恶观智、离贪观智、无愿观智之四智由一取解脱。〔即〕是欲取。
 48     灭尽观智、定弃观智之二智由四取解脱,〔即〕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论取。
      如是是不取即心解脱。

  注1 如是云云,此一句底本缺如。
    2 以「炽然」jhayati及「烧尽」jhapeti说明静虑(jhana)之语。于巴利语中虽然皆与静虑
      jhayati通用,在梵语「烧」是ksa应知其是附会。
    3 「炽然云云」原文jhate ca jhape ca janati 之意义不明,于诸本异同甚多。

              第二诵品
  一九  复次此三解脱门是资世间之出离。由限界周围观见一切诸行而于无因相界心
  跃进,于一切诸行为赞励意而于无愿界心跃进,由他观见一切诸法而于空性界心跃
  进。此之三解脱门是资世间之出离。
  二○ 由无常作意如何而近住诸行?由苦作意如何而近住诸行?由无我作意如何而
  近住诸行?
      由无常作意由灭尽而近住诸行。由苦作意由怖畏而近住诸行。由无我作意由空
  而近住诸行。
      如由无常作意者,于心以何为多?如由苦作意者,于心以何为多?如由无我作
  意者,于心以何为多?
 49     由无常作意者,于心多为胜解。由苦作意者,于心多为轻安,由无我作意者,
  于心为多明。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获得何种之根?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获得何种之根?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获得何种之根?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获得信根。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获得定根。由无我
  作意而多明者,获得慧根。
  二一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信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
  缘、相应缘而成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根无修习。
 50     由苦作意如多轻安,是定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根无修习。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慧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根无修习。
  二二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是何根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根是同类、
  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是何根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
  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根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是何根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根是同类、俱生
  缘、互缘、依缘、相应禄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51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信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
  缘、相应缘。于通达时,是慧根增上。于通达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定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于通达时,是慧根增上。于通达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
  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慧根增上。于修习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
  相应缘。于通达时,是慧根增上。于通达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
  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通达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二三  由无常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信解1?
      由苦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身证?
      由无我作意者,何根是甚大?依何根之甚大而见至?
 52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证。
      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见至。
  二四  信而令胜解是信解。依已触而现证是身证。依已见而至是见至。信而胜解是
  信解也。于前触智触,于后现证灭尽、涅槃是身证。了知令触接、现证、识、见、
  知「诸行是苦,灭尽是乐」为见至。此之信解人、身证人、见至人之三种人信解而身
  证,且应见至,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足可」者,如何而然?
      如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苦作意者,信根甚大,
  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无我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如是而此
  三种人依信根之力而信解。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证。由无我
  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身证。由无常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
  大而身证。
      如是而此三种人依定根之力而身证。
 53     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见至。由无常作意者,慧根甚大,
  依慧根之甚而见至。由苦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见至。
      如是而此三种人依慧根之力而见至。此之信解人、身证人、见至人之三种人信
  解而身证,且应为见至,依事之力依差别故。
      有此信解人、身证人、见至人之三种人,信解人、身证人与见至人应为各异。
     「足可」者,如何而然?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信解。由苦作意定根甚大,依定根
  甚大而身证。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见至。
      此信解人、身证人、见至人之三种人,信解而身证,且应为见至,依事之力依
  差别故。而信解人、身证人亦应为名异。
  二五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获得预流道。故名为随信行者。
  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信根之力有四根之修习。凡依信根
  之力获得预流道者,悉皆是此随信行者。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现证预流果。故名为信解者。四根
  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信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信
 54 根之力而获得预流果者,悉皆是此随信行者。
      由无常作意者,信根甚大,依信根之甚大而获得一来道……乃至……现证一来
  果〔……乃至……〕获得不还道〔……乃至……〕现证不还果〔……乃至……〕获
  得阿罗汉道〔……乃至……〕现证阿罗汉果。故名为信解者。四根是同类……乃至
  ……相应缘。依信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信根之力而现证阿罗汉性者,
  悉皆是此信解者。
  二六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获得预流道。故名为身证者。四根
  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信根之力有四根之修习。凡依定根之力
  获得预流道者,悉皆是此身证者。
      由苦作意者,定根甚大,依定根之甚大而现证预流果……乃至……获得一来道
  〔……乃至……〕现证一来果〔……乃至……〕获得不还道〔……乃至……〕现证
  不还果〔……乃至……〕获得阿罗汉道〔……乃至……〕现证阿罗汉果。故名为身
  证者。四根是同类……乃至……相应缘。依定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定
  根之力现证阿罗汉性者,悉皆是此身证者。
  二七 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获得预流道。故名为随法行者。
  四根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慧根之力有四根之修习。凡依慧根
 55 之力而获得预流道者,悉皆是此随法行者。
      由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现证预流果。故名为见至者。四根
  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依慧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慧
  根之力而现证预流果者,悉皆是此见至者。
      依无我作意者,慧根甚大,依慧根之甚大而获得一来道……乃至……现证一来
  果〔……乃至……〕获得不还道〔……乃至……〕现证不还果〔……乃至……〕获
  阿罗汉道〔……乃至……〕现证阿罗汉果。故名为见至者。四根是同类……乃至……
  相应缘。依慧根之力已修习、善修习四根。凡依慧根之力而现证阿罗汉性者,悉皆
  是此见至者。
  二八 凡已修习出离或现修习,或将修习者,已证得,或现证得,或将证得者,已
  得,或现得,或将得者,已获得,或现获得,或将获得者,已通达,或现通达,或
  将通达者,已现证,或现现证,或将现证者,已触接,或现触接,或将触接者,已
  得自在,或现得,或将得者,已得究竟,或现得,或将得者,已得无畏,或现得,
  或将得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二九 凡已修习无瞋……乃至……光明想〔……乃至……〕无散乱〔……乃至……〕
  法决定〔……乃至……〕智〔……乃至……〕胜喜〔……乃至……〕初静虑〔……
  乃至……〕第二静虑〔……乃至……〕第三静虑〔……乃至……〕第四静虑〔……
  乃至……〕虚空无边处定(……乃至……)识无边处定〔……乃至……〕无所有处
 56 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乃至……〕无常观〔……乃至……〕苦
  观〔……乃至……〕无我观〔……乃至……〕厌恶观〔……乃至……〕离贪观〔……
  乃至……〕灭尽观〔……乃至……〕定弃观〔……乃至……〕尽观〔……乃至……〕
  衰观〔……乃至……〕变坏观〔……乃至……〕无因相观〔……乃至……〕无愿观
  〔……乃至……〕增上慧法正观〔……乃至……〕如实智见〔……乃至……〕过患
  观〔……乃至……〕简择观〔……乃至……〕退转观〔……乃至……〕预流道〔……
  乃至……〕一来道〔……乃至……〕不还道〔……乃至……〕阿罗汉道〔……乃至
  ……〕四念处〔……乃至……〕四正勤〔……乃至……〕四神足〔……乃至……〕
  五根(……乃至……)五力〔……乃至……〕七觉支〔……乃至……〕八支圣道〔……
  乃至……〕已修习八解脱,或现修习,或将修习者,已证得,或现证得,或将证得
  者,已得,或现得,或将得者,已获得,或现获得,或将获得者,已通达,或现通
  达,或将通达者,已现证,或现现证,或将现证者,已触接,或现触接,或将触接
  者,已得自在,或现得,或将得者,已得究竟,或现得,或将得者,已得无畏,或
  现得,或将得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
  至。
  三○ 凡已得四无碍解,或现得,或将得者……乃至……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
  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凡已通达三明,或现通达,或将通达者……乃至……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
  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凡已学三学,或现学,或将学者,已现证,或现现证,或将现证者……乃至……
  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57     凡遍知苦,断集,现证灭,修习道者,悉皆依此信根之力而信解、依定根之力
  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三一  依几何之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几何之行相通达〔圣〕谛?
      依四行相〔圣〕谛通达。依四行相通达〔圣〕谛。
      遍智通达苦谛而通达。断通达集谛而通达。现证通达灭谛而通达。修习通达道
  谛而通达。
      如是依四行相有〔圣〕谛之通达。如是依四行相通达〔圣〕谛者,依信根之力
  而信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依几何之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几何之行相通达〔圣〕谛?
      依九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九行相通达圣谛。
      遍智通达苦谛而通达。断通达集谛而通达。现证通达灭谛而通达。修习通达道
  谛而通达。即有一切诸法之通智、通达,有一切诸行之遍智、通达,有一切不善之
  断通达,有四道之修习通达,有灭尽之现证通达。
      如是依九行相有〔圣〕谛通达。如是依九行相通达〔圣〕谛,依信根之力而信
  解、依定根之力而身证,依慧根之力而见至。

  注1 信解(Saddhadhimutta)于底本亦作saddhavi。暹逻本并依M.46,15改正。

              第三诵品
 58 三二  由无常作意如何而近住诸行?由苦作意如何而近住诸行?由无我作意如何而
  近住诸行?
      由无常作意由灭尽近住诸行。由苦作意而由怖畏近住诸行。由无我作意而由空
  性近住诸行。
      由无常作意者,于心以何多为?由苦作意者,于心以何多为?由无我作意者,
  于心以何多为?
      由无常作意者,于心以胜解而多为。由苦作意者,于心以轻安而多为。由无我
  作意者,于心以明而多为。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获得何种之解脱?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获得何种之
  解脱?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获得何种之解脱?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获得无因相解脱。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获得无愿解
  脱。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获得空性解脱。
  三三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何种之解脱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
  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何种之解脱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59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种之解脱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谁为修习?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无因相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无解脱
  之修习。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无愿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无解脱之修习。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空性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正行者修习,于邪行者无解脱之修习。
  三四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何种解脱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
  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何种解脱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解
  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
  而为通达?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何种解脱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何种解脱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解脱是同
  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60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何种解脱之增上?于修习几何之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何种解脱之增上?于通达几何之解脱是同
  类、〔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何之义而修习?依何之义而通达?
      由无常作意而多胜解者,是无因相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乃无因相解脱增上。于通达二解脱是同类、
  〔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
  如是通达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由苦作意而多轻安者,是无愿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乃无愿解脱增上。于通达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通达
  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由无我作意而多明者,是空性解脱增上。于修习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互缘、
  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于通达时乃空性解脱增上。于通达二解脱是同类、〔俱生缘、
  互缘、依缘、相应缘〕而为一味。依一味之义而修习。依见之义而通达。如是通达
  而修习,修习而通达。
  三五  由无常作意者,是何种之解脱甚大?依何种之解脱甚大而信解?
 61     由苦作意者,乃何种之解脱甚大?依何种之解脱甚大而身证?
      由无我作意者,乃何种之解脱甚大?依何种之解脱甚大而见至?
      由无常作意者,乃无因相解脱甚大。依无因相解脱之甚大而信解。
      由苦作意者,乃无愿解脱甚大。依无愿解脱甚大而身证。
      由无我作意者,乃空性解脱甚大。依空性解脱之甚大而见至。
  三六  信而胜解是信解。依已触而现证是身证。依已见而至是见至。信而胜解是信
  解。于前触智触,于后现证灭尽、涅槃是身证。了知令触接现证、识、见、知「诸行
  是苦,灭尽是乐」乃为见至。
      凡已修习出离,或现修习,或将修习者……乃至……悉皆此依无因相解脱之力
  而信解、依无愿解脱之力而身证、依空性解脱之力而见至。
      凡已修习无瞋……乃至……光明想〔……乃至……〕无散乱……乃至……凡遍
  知苦,断集,现证灭,修习道者,悉皆依无因相解脱之力而信解、依无愿解脱之力
  而身证、依空性解脱之力而见至。
  三七  依几何之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几何之行相而通达〔圣〕谛?
      依四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四行相而通达〔圣〕谛。
 62     遍智通达苦谛而通达。通达集谛而通达。现证通达灭谛而通达。修习通达道谛
  而通达。
      如是依四行相有〔圣〕谛之通达。如是依四行相而通达〔圣〕谛,依无因相解
  脱之力而信解,依无愿解脱之力而身证,依空性解脱之力而见至。
      依几何之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几何之行相而通达圣谛。
      依九行相有〔圣〕谛之通达。依九行相而通达圣谛。
      遍智通达苦谛而通达。断通达集谛而通达。……乃至……有灭尽现证之通达。
      如是依九行相有〔圣〕谛之通达。如是依九行相而通达〔圣〕谛者,依无因相
  解脱之力而信解,依无愿解脱之力而身证,依空性解脱之力而见至。
  三八  由无常作意而如实知见如何之法?如何而为正见?如何随行此而由无常善见
  一切诸行?于何处断疑惑?
      由苦作意而如实知见如何之法?如何而正见?如何随行此而由苦善见一切诸
  行。于何处断疑惑?
      由无我作意而如实知见如何之法?如何而正见?如何随行此而由无我善见一切
  诸行?于何处断疑惑?
      由无常作意而如实知见因相。于此之故名为正见。如是随行此而由无常善见一
  切诸行。于此处断疑惑。
 63     由苦作意而如实知见流转。于此之故名为正见。如是随行此而由苦善见一切诸
  行。于此处断疑惑。
      由无我作意而如实知见因相与流转。于此之故名为正见。如是随行此而由无我
  善见一切诸行。于此处断疑惑。
      如实智、正见与断惑之〔三〕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如实智、正
  见与断惑之〔三〕法同义而唯文异。
  三九  由无常作意而何者近住于怖畏?由苦作意而何者近住于怖畏?由无我作意而
  何者近住于怖畏?
      由无常作意而因相近住于怖畏。由苦作意而流转近住于怖畏。由无我作意而因
  相、流转近住于怖畏。
      怖畏近住之慧、过患之智与厌恶之〔三〕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
  怖畏近住之慧、过患之智与厌恶之〔三〕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无我观、空性观之〔二〕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无我观、空性观
  之〔二〕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四○ 由无常作意如何简择而智生?由苦作意如何简择而智生。由无我作意如何简
  择而智生?
 64     由无常作意简择因相而智生。由苦作意简择流转而智生。由无我作意简择因相、
  流转而智生。
      欲解脱、简择观与行舍之〔三〕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欲解脱、
  简择观、行舍之〔三〕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由无常作意由何处心出离,于何处心跃进?
      由苦作意由何处心出离,于何处心跃进?
      由无我作意由何处心出离,于何处心跃进?
      由无常作意由因相心出离,于无因相心跃进。
      由苦作意由流转心出离,于不转心跃进。
      由无我作意由因相、流转心出离,于无因相、不转之灭尽涅槃界心跃进。
      外出离退转之慧、种姓地法之〔二〕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外出
  离退转之慧、种姓地法之〔二〕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由无常作意依何解脱而解脱?由苦作意依何解脱而解脱?由无我作意依何解脱
  而解脱。
      由无常作意依无因相解脱而解脱。由苦作意依无愿解脱而解脱。由无我作意依
  空性解脱而解脱。
 65     俱出离退转之慧、道智之〔二〕法是异义而异文?或同义而唯文异?俱出离退
  转之慧、道智之〔二〕法是同义而唯文异。
  四一  依几何之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异剎那,依几何之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依四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异剎那。依七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如何依四行相而三解脱有于异剎那?依增上之义、摄持之义、引发之义、出离
  之义。
      如何而依增上之义而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由无常作意者,乃无因相解脱增上。由苦作意者,乃无愿解脱增上。如由无我
  作意者,乃空性解脱增上。
      如是而依增上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如何而依摄持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由无常作意者,乃依无因相解脱之力摄持心。由苦作意者,乃依无愿解脱之力
  摄持心。由无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脱之力摄持心。
      如是而依摄持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由无常作意者,乃依无因相解脱之力引发心。由苦作意者,乃依无愿解脱之力
  引发心。由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脱之力引发心。
      如是而依引发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如何而依出离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66     由无常作意者,乃依无因相解脱之力出离到达灭尽、涅槃。由苦作意者,乃依
  无愿解脱之力出离到达灭尽、涅槃。由无我作意者,乃依空性解脱之力出离到达灭
  尽、涅槃。
      如是而依出离之义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如是依四行相三解脱有于异剎那。
  四二  依如何七行相三解脱有于同剎那?依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
  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现观之义。
      如何而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现
  观之义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由无常作意者,乃由因相解脱故无因相解脱。若解脱即无愿故是无愿解脱。若
  无愿即空故是空性解脱。若空即因相乃是无因相故是无因相解脱。
      如是而依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
  现观之义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由苦作意者,乃由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若无愿即空故是空性解脱。若空即因
  相是无因相故是无因相解脱。因相如成无因相,即无愿故是无愿解脱。
      如是而依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
  现观之义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67     由无我作意者,乃由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空者即因相成无因相故是无因相
  解脱。因相若成无因相,即无愿故是无愿解脱。如无愿即空故是空性解脱。
      如是而依总摄之义、证得之义、获得之义、通达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
  现观之义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如是依七行相三解脱有于同剎那。
  四三  有解脱,有门,有解脱门,有达解脱,有顺解脱,有解脱退转,有解脱修习,
  有解脱止灭。
      如何解脱?是空性解脱,无因相解脱,无愿解脱。
      如何是空性解脱?
      无常观智由常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苦观智由乐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无
  我观智由我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离贪
  观智由贪欲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灭尽观智由集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定弃观
  智由执取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无因相观智由因相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观智,无愿
  观智由愿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空性观智由一切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观智。
      于色无常观智由常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乃至……于色空性观智由一切
  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于受……乃至……于想〔……乃至……〕于诸行〔……乃
  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无常观智由常现贪解
  脱故是空性解脱……〔乃至〕……于老死空性观智由一切现贪解脱故是空性解脱。
 68     如是是空性解脱。
  四四  如何是无因相解脱?
      无常观智由常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苦观智由乐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
  脱。无我观智由我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
  解脱。离贪观智由贪欲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灭尽观智由集因相解脱故是无因
  相解脱。定弃观智由执取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无因相观智由一切因相解脱故
  是无因相解脱。无愿观智由愿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空性观智由现贪因相解脱
  故是无因相解脱。
      于色无常观智由常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乃至……于色无因相观智由一
  切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于色无愿观智由愿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于色空
  性观智由现贪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于受……乃至……于想〔……乃至……〕
  于诸行〔……乃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无常观智
  由常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乃至……于老死无因相观智由一切因相解脱故是
  无因相解脱。于老死无愿观智由愿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于老死空性观智由现
  贪因相解脱故是无因相解脱。
      如是是无因相解脱。
  四五  如何是无愿解脱?
 69     无常观智由常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苦观智由乐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无我观
  智由我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厌恶观智由欢喜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离贪观智由贪
  欲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灭尽观智由集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定弃观智由执取愿解
  脱故是无愿解脱。无因相观智由因相愿1解脱故是无愿解脱。无愿观智由一切愿解
  脱故是无愿解脱。空性观智由现贪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
      于色无常观智由常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乃至……于色无因相观智由因相愿
  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色无愿观智由一切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色空性观智由现
  贪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受……乃至……于想〔……乃至……〕于诸行〔……乃
  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无常观智由常愿解脱故是
  无愿解脱……乃至……于老死无因相观智由因相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老死无愿
  观智由一切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于老死空性观智由现贪愿解脱故是无愿解脱。
      如是2是无愿解脱。
      如以上是解脱。
  四六  如何是门?凡于此处生而无呵责,是善觉分之诸法,此是门。
      如何是解脱门?如是诸法所缘之灭尽、涅槃。此是解脱门。
      如何是违解脱?三不善根是违解脱。三恶行是违解脱。而一切之不善法是违解
  脱。此是违解脱。
 70     如何是顺解脱?三善根是顺解脱。三善行是顺解脱。而一切之善法是顺解脱。
  此为顺解脱。
  四七  如何是解脱退转?是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谛退转。
      想而退转是想退转。思而退转是思退转。了知而退转是心退转。作智而退转是
  智退转。最舍退转是解脱退转。依如义而退转是谛退转。
      凡有想退转者即有思退转,有思退转者即有想退转。有想退转、思退转者即有
  、心退转,如有心退转者即有想退转、思退转。有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者即有智
  退转,有智退转者即有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有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
  退转者即有解脱退转,有解脱退转者即有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有想
  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者,即有谛退转。如有谛退转者即有想
  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
      如是是解脱退转。
  四八  如何是解脱修习?初静虑之习、修习、多作,第二静虑之习、修习、多作,
  第三静虑之习、修习、多作,第四静虑之习、修习、多作,虚空无边处定之习、修
  习、多作,识无边处定之习……乃至……无所有处定之习……乃至……非想非非想
  处定之习、修习、多作,预流道之习、修习、多作,一来道之习……乃至……不还
 71 道之习……乃至……阿罗汉道之习、修习、多作。此是解脱修习。
      如何是解脱止灭?初静虑之获得或异熟,第二静虑之获得或异熟,第三静虑之
  获得或异熟,第四静虑之获得或异熟,虚空无边处定之……乃至……识无边处定之
  ……乃至……无所有处定之……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之获得或异熟,预流道之
  预流果,一来道之一来果,不还道之不还果,阿罗汉道之阿罗汉果。此是解脱止灭。

  注1 愿之一语在底本缺如。依暹逻本补正。
    2 「如是云云」之一行中,在底本缺少前者,在暹逻本缺少后者。


{返回 无碍解道·大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品第六 趣论
下一篇:大品第四 根论
 大品第二 见论
 大品第九 道论
 大品第六 趣论
 大品第三 入出息论
 大品第八 颠倒论
 大品第五 解脱论
 大品第一 智论
 大品第四 根论
 大品第十 醍醐味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三、超越生死 离舍法[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临济宗[栏目:禅宗·临济宗]
 老鹰的痛苦[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摄大乘论 第56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菩提道次第六加行法[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专门修法[六加行]]
 觉与迷[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法会的目的与要求[栏目:仁焕法师]
 修行解脱靠自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放下身心如敝帚(外一篇)[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他们缔造了一个准提家庭[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心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