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 蛇经
 
{返回 经集 一 蛇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52

经   集
p.1.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正觉者

一 蛇 品

                一  蛇经1

    一            体中漫蛇毒2         药草能消除
                  心中生忿恚          比丘须调伏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3                   (一)
    二            池中生莲华4         子等潜入折
                  比丘须弃断          爱欲尽无余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二)
    三            轮回如急流5         务须使涸竭
                  比丘须弃断          贪欲尽无余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三)
    四            洪水大暴流          冲毁竹苇桥
                  比丘须破坏          我慢尽无余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四)
    五            无花果树林          求花不可得
                  三界诸有中          不可得坚实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五)
    六            内心无怒火6         嗔恚尽无余
                  祸福与善恶          比丘须超越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六)
  2 七            诸寻已烧尽7         心内一切善
                  比丘应受持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七)
    八            精进勿逾分          无迟亦无怠
                  所有诸障碍          比丘须超越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八)
    九            精进勿逾分8         无迟亦无怠
                  比丘知世间          一切皆虚妄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九)
    一○          精进勿逾分          无迟亦无怠
                  比丘离贪欲          一切皆虚妄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一○)
    一一          精进勿逾分          无迟亦无怠
                  比丘离爱欲          一切皆虚妄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一一)
    一二         精进勿逾分          无迟亦无怠
                 比丘离瞋恚          一切皆虚妄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一二)
    一三         精进勿逾分          无迟亦无怠
                 比丘离愚痴          一切皆虚妄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一三)
    一四         随眠诸烦恼9         一切不可有
                 诸种不善根          比丘悉坏破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一四)
    一五         凡来此岸者          一切应有缘
                 所生无不安          比丘无烦恼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一五)
    一六         结缚为因本          身心不得脱
                 爱林无所生          比丘无烦恼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一六)
  3 一七         舍断除五盖10        无苦度疑惑
                 比丘无忧虑          离开烦恼箭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                  (一七)
           以上蛇经毕

    注 1 本经非是一时所说的,如「共舍彼此岸,如蛇蜕旧皮」之句,凡在诸说法中,有此等句之偈
         文,集合而成此经。而与此相类似之句,如「苾刍胜彼此,如蛇蜕旧皮」之偈句,本经不存,
         而在法句经之异译本赵宋天息灾译法集要颂经卷四苾刍品(大正藏四、七九七页)中,则
         多有此文。
       2 本偈为SnA.P.2;P.14所引用。本偈与法集要颂经卷四苾刍品(大正藏四、七九七c)相应。
         参照法句经卷上教学品(大正藏四、五五九c)。
       3 「彼此岸」(orapara)依注:(a)在本偈则具忿结全断之阿那含向、已断下五分结者称
         为orapara。(b)本经全偈的一般情况,orapara 有轮回大海之此岸(ora)与彼岸(Para)
         之义。又(c)orapara是住于阿那含果比丘所断之事。此有六种解释:(一)以自己身
         体为此岸,他人之身体为彼岸。(二)内六处(六根)为此岸,外六处(六境)为彼岸。
        (三)人界为此岸,天界为彼岸。(四)欲界为此岸,色、无色界为彼岸。(五)欲有、色
         有为此岸,无色有为彼岸。(六)身体为此岸,资助身体与乐之物为彼岸。
       4 与本偈相当之偈,引用资料有:阿毘昙八犍度论卷二(大正藏二六、七七六c),阿毘达
         摩发智论卷一(大正藏二六、九二二c),大毘婆沙论卷二八、卷九三(大正藏二七、一
         四五b、四○八a),阿毘昙毘婆沙论卷一五、卷四六(大正藏二八、一一二c、三五二
         c 以下)。
       5 本偈参阅出曜经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b),法集要颂经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6 本偈参阅V.II,P.184;Ud.P.20(II10)。
       7 本偈参阅Ud.P.71(VI,7),瑜伽师地论卷一九(大正藏三○、三八四c)。
       8 本偈参阅出曜经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七c),法集要颂经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9 本偈参阅出曜经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b),法集要颂经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b)。
      10 本偈参阅出曜经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a),法集要颂经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返回 经集 一 蛇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 陀尼耶经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一 蛇经
 四 耕田婆罗堕阇经
 七 贱民经
 八 慈经
 一○ 旷野(夜叉)经
 五 淳陀经
 一二 牟尼经
 九 雪山(夜叉)经
 三 犀牛经
 二 陀尼耶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Allowing Things to Arise[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窍诀并非只是一个传承[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净语录 悟心铭[栏目:王骧陆居士]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5[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地藏菩萨本愿经(上海佛学书局)[栏目:白话佛经]
 禅修,会不会走火入魔?[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精进修法才能增长见解[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擦亮双眼,远离恶友[栏目:雪漠]
 《摄大乘论》笔录 第八章、彼果断[栏目:妙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