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讲 现代比丘之归依处
 
{返回 现代佛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64
第二讲:现代比丘之归依处
 
今天的讲题是「比丘戒」。今天的听众之一问应该如何供养食物给比丘。可能这一次先概括地讨论戒律,以后再讨论各别的戒条会比较好。
 
比丘戒是由佛陀所制,拥有许许多多的戒条。如果要了解什么是比丘戒,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为何要成立僧团。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修禅到破晓时证悟了法──四圣谛,成为阿罗汉、正等正觉者。过后他去找陪他修苦行的五沙门,向他们开示《转法车仑经》,这是佛陀的第一次开示。开示结束时,五沙门之一侨陈如证悟了法。他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说:
 
「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善修梵行以灭尽一切苦。」(Ehi, bhikkhå, svàkkhàto Dhammo; cara brahma-cariya§ sammà dukkhassa antakiriyàya)[1]
 
 
 
侨陈如尊者是第一位比丘,当其他四位沙门都出家为比丘之后,就有了僧团。至此,佛、法、僧都有了。
 
当五比丘成阿罗汉时,就一共有了六位阿罗汉。接下来成为阿罗汉的是年轻人耶舍,他也出家成为比丘。当他的五十四位朋友出家为比丘且成为阿罗汉时,就一共有六十一位阿罗汉。那时候,佛陀对拥有六十位阿罗汉比丘的僧团说了以下的名言:
 
「诸比丘,我已经解脱包括天界及世间的一切束缚,而你们也已经解脱包括天界及世间的一切束缚。诸比丘,为了大众的幸福,为了大众的快乐,为了天神与人的利益、幸福与快乐,以及基于对世间的悲愍,你们应该四处游方(弘法),不要两个人走在一起。诸比丘,弘法吧;此法之始甚善,此法之中甚善,此法之末甚善。」[2]
 
 
 
以这些话,佛陀把僧团遣散至四方去弘法。
 
从佛陀的话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说话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比丘,而是阿罗汉僧团:应做已做的比丘。佛陀形容阿罗汉时,他说阿罗汉「知见」(pajànàti)。[3]
 
 
 
Khinà jàti,                       生已灭尽,
 
vusita§ brahmacariya§,                       梵行已立,
 
kata§ karaõãya§,                       应做已做,
 
nàpara§ itthattàyà'ti.                       再无后有。
 
 
 
由于他们已经履行了比丘应尽的责任,佛陀才向他们这些激励的话。
 
随着时间演进,越来越多人归依佛法僧,许多男子都为了证悟涅槃而要出家。他们去找佛陀,接受剃度。这么做很不方便,因为有些人必须走很远的路,而且可能遭遇危险。所以,过了一些时日,佛陀决定如果比丘们能够自己为人剃度会更好,因此制定了剃度的程序[4]:要求剃度者必须剃掉头发与胡须,穿上袈裟,以上衣覆盖左肩,再顶礼比丘众之足。然后他必须蹲着,双掌合什于额头,念三归依三遍,如下:
 
 
 
Buddha§ saraõa§ gacchàmi(我归依佛);
 
Dhamma§ saraõa§ gacchàmi(我归依法);
 
Saïgha§ saraõa§ gacchàmi(我归依僧)。
 
 
 
每当念这些神圣的字时,我们是在向自己及世间宣布:我们以佛陀为师;我们以佛陀所发现的法为教法;我们以佛陀成立的圣僧团为模范。这即是当人们舍弃在家生活、出家为比丘时应做的。从那一刻起,这程序就一直沿用至今。所有的佛教徒都采用它。成为佛教徒就是已经归依了佛法僧三宝。然而它的涵养是什么呢?
 
属于权威性的巴利圣典之一的《小诵经》解释,归依三宝就是深信佛陀之证悟、深信法的助益;深信僧团为无上福田。它说具备如此信心者会想:「这是我的归依,这是我所拥有最好的东西。」这就好象佛陀在《法句经》(第192首偈)里所说的:
 
 
 
这(三宝)的确是平安的归依处,
 
是最上的归依处。
 
依此归依处,
 
人们得以解脱一切苦。
 
 
 
这种对佛法僧的信心是出家的必备条件。事实上,必须对三宝拥有异乎寻常的信心才会使人想要出家,因为当他身披比丘的袈裟、手持比丘的钵、拥有剃得光光的比丘头时,他就是佛法僧的象征。袈裟又称为「阿罗汉的标志」。由于袈裟、钵及光头,人们说:「他是比丘。」由于相信他是比丘,施主们供养他衣、食、住、药四种必需品。但是有一次佛陀对诸比丘说:[5]
 
「当你们被问到:『你们是什么人?』你们说你们是沙门。由于你们的称号是沙门,而且也自己宣称是沙门,你们就应该如此训练:『我们将会依适合沙门的方式来修从行,以便我们的称号是真实的、以便我们的宣称是真实的、以便那些布施衣、食、住、药四种必需品给我们的施主的布施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果报及利益、以便我们的出家不会白费,而是有用有成果的。』」
 
 
 
在此,佛陀说不是单靠袈裟、钵及光头就能成为比丘,而是修行令人成为真正的比丘,真正的沙门。
 
当佛陀剃度第一位比丘侨陈如时,他说:「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善修梵行以灭尽一切苦。」
 
梵行(Brahmacariyà)就是比丘的生活,如佛陀所说,过这种生活是为了灭尽一切苦。在《中部.大心材喻经》里,佛陀说:「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是梵行的目标、心材与终点。」
 
佛陀所说的「心材」是指「精华」。梵行的目标、精华与终点是证悟涅槃。佛陀说,如果比丘不这么想,那就是说该比丘把嫩枝与叶子、或外皮、或内皮、或软木视为心材。
 
在出家程序里也有提到寻找心材。要出家时,想出家的人必须向一位长老比丘请求出家。他向该长老比丘请求:「为了解脱一切轮回之苦、证悟涅槃,尊者,我请求出家。」
 
换句话说,比丘僧团接受他出家是以便他能够证悟涅槃,也就是一切苦的灭尽。这是为何成立了僧团。这是为何僧团剃度人。僧团先为男人而成立,后来再为女人而成立,以便他们能够通过修行佛法而证悟涅槃,灭尽一切苦。如何才能够证悟涅槃?那就是通过修行八圣道分。佛陀在《相应部.第二沙门经》(Dutiyasàma¤¤a Sutta)里说:
 
「诸比丘,我要教你们沙门的生活及它的目的。
 
谛听,诸比丘,什么是沙门的生活?
 
它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及正定。
 
这称为沙门的生活。诸比丘,什么是沙门生活的目的?灭贪、灭瞋、灭痴是沙门生活的目的。」
 
 
 
佛陀所说的「灭贪、灭瞋、灭痴」当然是指涅槃。佛陀所说的八圣道分拥有八道支,而它们又可以分为戒、定、慧三组。第一组是戒组,又称为戒蕴。
 
在家人最少要持守五戒,这就是在家人的戒。比丘戒是「波提木叉」的两百二十七条戒,以及记载于律藏的《大品》与《小品》中的许多条戒;这些都是佛陀所制的戒。由于比丘在受戒程序一开始时就说「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他必须持守及恭敬所有的比丘戒。比丘戒是比丘生活的根本。佛陀在《法句经》(第375首偈)里说:
 
「防护感官、知足、依照波提木叉自制──这些组成于此(教法中)的智者比丘的梵行之根本。」
 
 
 
比丘戒是比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比丘并非只是基本佛陀所说而持守及恭敬比丘戒。他持守及恭敬比丘戒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不能够证悟涅槃。
 
为何不持戒的比丘不能够证悟涅槃?因为如果要证悟涅槃就必须修禅,而要修禅就必须持戒。佛陀在《增支部.什么目的经》(Kimatthiya Sutta)里说:
 
 
 
戒是为了自制;
 
自制是为了无悔;
 
无悔是为了喜;
 
喜是为了悦;
 
悦是为了轻安;
 
轻安是为了乐;
 
乐是为了定。
 
 
 
接着佛陀继续解释,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证悟涅槃。
 
佛陀所说的第一项是「戒是为了自制」。自制是指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些事。例如在家人所说的:「pàõàtipàtà veramaõã sikkhapàda§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禁止杀生之学处。」佛陀更进一步说:「自制是为了无悔。」后悔是后悔以前做了某件事,而希望不曾做过该件事。做了坏事,我们就会后悔。然而,通过自制,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说控制自己不去造恶。在远离造恶之下,就没有什么事好后悔。如是就具备了能导向喜、悦、轻安、定及涅槃的无悔。
 
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现代的例子。比如说有个女子已经归依佛法僧三宝及受持五戒,如此她即成为佛教徒,而且获得快乐。然后,有一天她看到一则广告,说用杀虫剂杀昆虫很好。她就买了一些杀虫剂来杀当地佛堂的昆虫。这么做后,她将不能够培育定力。为什么呢?因为她刻意地杀死了昆虫,破了五戒中的第一条戒。虽然没有正式地舍弃归依佛法僧三宝,事实上她已归依了说用杀虫剂杀昆虫很好的广告公司。在实际的角度上,她已经不再是佛教徒,而是「立杀徒(Ridsectist)」[6]。如果她是个不虔诚且不老实的人,那么这对她来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她根本就不能够培育定力。但是如果她是个虔诚且老实的人,而且正在尝试修禅,她将无法令心专法。不仅如此,她甚至无法再得到快乐。如果要再次获得快乐及令心专注,那位虔诚且老实的女子就必须再归依三宝及受持五戒,而且下一次对昆虫感到生气时,她必须想起自己说过的话、所持的戒,进而抑制自己的瞋恨。她不再刻意地杀害任何生物。通过足够的禅修,她能够停止瞋恨昆虫,而且能对一切众生培育慈爱。
 
这是个女居士的例子,但是这些原则对比丘来说就不适用了吗?作为比丘的目的就是要证悟涅槃,这是为何佛陀成立了僧团。在某人剃掉头发,穿上袈裟,持着钵出家为比丘时,就自动受持了比丘戒。该比丘必须严谨地持守比丘戒。虔诚且老实的比丘甚至害怕会刻意地犯了佛陀所制的小小戒。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如果刻意地犯了佛陀所制的戒,那么,虽然他还是穿著佛陀与阿罗汉的标志,他已经归依了「自己的享受」──简而言之,他不是归依佛,而且归依魔。比丘的一切弱点都是魔王的财产,都是魔王的快乐。泰国的摩诃布瓦尊者说,比丘犯戒时就是在归依他的烦恼── kilesa§ saraõa§ gacchàmi。
 
成为烦恼的猎物之后,该位虔诚且老实的比丘就会感到后悔;由于后悔,他不能快乐;由于不能快乐,他不能获得平静的心,不能培育定力,不能执行自己的任务,那就是不能证悟涅槃。在多数的情况里,该比丘能够通过向另一位比丘或向僧团忏悔来清净自己。然而,如果他习惯于不恭敬佛陀所制的每一条戒,他就不是一位虔诚且老实的比丘,永远都不能够清净自己。
 
不恭敬且不持守佛陀所制的比丘戒对比丘来说是有极大危害的。这是为何佛陀在《法句经》(第311首偈)里说:
 
 
 
犹如不握好古沙草就会割伤手,
 
比丘胡乱的出家生活拖他入地狱。
 
 
 
这是为何佛陀劝比丘们要非常谨慎。在《中部.所愿经》(âkankheyya Sutta)中,佛陀说:
 
「诸比丘,应当具足戒、具足波提木叉地过活。应当以波提木叉来抑制自己,行处无瑕,于小错中见大怖畏,透过持守戒律来训练自己。」
 
 
 
在律藏的《小品》中,佛陀说:
 
「诸比丘,对于我为弟子们所制的任何戒条,我的弟子甚至不会为了保存生命而犯戒。」
 
佛陀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比丘必须遵从他这位导师,再依照其教法实行,如此才能够获得欲证悟涅槃的必备因素──无悔、喜、悦、轻安、乐及定。透过所需的定力,比丘能够证得禅那[7],知见究竟法,透视过去世与未来世来了知缘起[8],了知四圣谛[9],也就是证悟涅槃。基于这能力,世人称僧团为「世尊的修行善巧之弟子僧团」;同样是基于这能力,比丘们成为「应受供;应受招待;应受施;应受礼敬;世间无上的福田」。
 
当比丘恭敬且持守比丘戒时,他即是归依佛法僧,恭敬真实,既自尊又自利,既尊敬又利益视他为福田之人。
 
最后我要解释「教诫波提木叉」(ovàda pàtimokkha)。「教诫波提木叉」是僧团开始成立时的戒律。佛陀时常念诵它,过去的一切佛也这么做。「教诫波提木叉」并不长,它只是《法句经》中三首偈,但已经涵盖了应该如何过比丘生活的精华。
 
大约首二十年期间的僧团只需要「教诫波提木叉」,因为当时的比丘们都非常优秀。这是一个法则:当佛陀出现在世间时,先向他请教佛法的人都很优秀且拥有极大的波罗蜜[10],不需要再累积多少波罗蜜就能够证悟涅槃。在初期的僧团里,来出家为比丘的人都有正确的目标──证悟涅槃。他们之中许多都成为阿罗汉,而且有些是非常迅速的。当时并不需要许多戒条,因为那些比丘的行为很自然地符合沙门。只有在过后,当比丘僧团开始扩大及出名,波罗蜜较少的人才来出家。他们之中许多都没有正确的目标,也就是说不想证悟涅槃。而那些拥有正确目标来出家的人又需要更艰辛地修行后才能达到目标。因此他们需要佛陀更多的指导。佛陀所制的一切戒条都只有一项作用,那就是协助众比丘证悟涅槃。无论自己的波罗蜜有多少,比丘的责任就只是为证悟涅槃而奋斗。因此「教诫波提木叉」在任何时代都是实用的。佛陀建议我们每天都思惟它。
 
「教诫波提木叉」就是《法句经》的第183-185首偈:
 
 
 
不造一切恶,实行一切善,
 
及清净自心,是诸佛所教。
 
 
 
诸佛说:「忍辱是最好的德行,涅槃至上。」
 
出家人不会伤害他人,伤人者不是沙门。
 
 
 
莫辱骂、莫伤害、应依照戒律自制、
 
饮食知节量、安住于静处、勤修增上心,
 
这是诸佛的教诫。
 
 
 
谢谢。
 
 
--------------------------------------------------------------------------------
 
[1] 律藏的《大品.五比丘论》(Mahàvagga, Pa¤cavaggiya Kathà)
 
[2] 同上《魔王论》(Màra Kathà)
 
[3] 例如《长部.沙门果经》。
 
[4] 同上《出家与具足戒论》(Pabbajjåpasampadàkathà)
 
[5] 《中部.小阿沙布拉经》(Cåëa Assapura Sutta)
 
[6] 立杀(Ridsect)是一种杀虫剂的牌子,在马来西亚很普遍。
 
[7] 禅那(jhàna):八个层次的极深定力,培育以作为修行观禅、证悟涅槃的工具。
 
[8] 缘起:一切名法或色法依靠其他名法或色法生起的自然法则。「不能独自生起」是佛法的中心教义。
 
[9] 四圣谛:一、苦谛;二、集谛(苦之因);三、灭谛;四、道谛(导向灭苦之道)。
 
[10] 波罗蜜(pàrami):累世所积、导向开悟的善业;培育波罗蜜到足够的程度,因缘又具足时,就能开悟。

{返回 现代佛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讲 现代比丘继承的遗产
下一篇:第一讲 现代父母
 第四讲 我何必忧愁
 第七讲 现代发展
 第十讲 现代导航星
 第十四讲 现代空想与古代真相
 第二讲 现代比丘之归依处
 第十一讲 灭绝政策
 第九讲 心在燃烧
 第十三讲 与诸阿罗汉同行
 第六讲 现代贪欲面面观
 第十二讲 现代之旧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六二 亲交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踏上心灵幽静 第2章 停止战争 从自己开始停止战争[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自觉、自度、自立的佛法才是佛法[栏目:明奘法师]
 一枝黄花[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弘一法师——学律为律己 为僧不宜国士筵(魏敬群)[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第十二章 布施波罗蜜多[栏目:冈波巴大师]
 22 隐修士的故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相应104-108经 向东低斜经第二等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