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毗达摩 第一讲 佛教经典的结集及巴利语的起源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0796

佛教经典的结集及巴利语的起源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2009.4-6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在这一次的禅修营里,我们将会利用晚上的时间一起来学习“阿毗达摩”。把整个“阿毗达摩”的精要讲完需要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求这一次参加禅修营的禅修者最好能够全程参加,就是这样的目的。因为如此可以把整个“阿毗达摩”完整地听完、学完和掌握。作为“阿毗达摩”,对于佛教徒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说到熟悉,是因为我们说到的三藏里面的《论藏》就是“阿毗达摩”。佛教的经典离不开三藏,其中的《论藏》就是“阿毗达摩”。而讲到要说清楚“阿毗达摩”,能够真的了解,或者说“阿毗达摩”到底讲的是什么?我想在座那么多学佛的人,能够很完整地、很清晰地解释什么是“阿毗达摩”、“阿毗达摩”讲的是什么,我想应该也不算很多。

 同时,我们也不要被“阿毗达摩”所吓倒。可能我们在接触“阿毗达摩”的时候,好像“阿毗达摩”首先给我们的印象是很繁琐,有很多的名相,是不是?也许我们可以说是这么样。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阿毗达摩”之后,将会清楚 “阿毗达摩” 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艰难、晦涩。当然,如果我们对“阿毗达摩”感觉好像很繁琐的印象,也许跟说一切有部,也就是小乘的论藏有关系。在北印度的迦湿弥罗国,在佛灭四百到五百年间,那里形成了说一切有部(梵Sarvàsti-vàdin),他们发展出很发达的“阿毗达磨学”。

 那些“阿毗达磨”师们在中国的古籍里被称为“毗昙师”。他们研究的“阿毗达磨”真的是很繁琐。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一共有七部论,称为“一身六足”。“一身”是《发智论》,“六足”是《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品类足论》和《界身足论》,所以称为“一身六足”。在迦腻色伽王的时候,又举行了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对三藏进行了注解,其中对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发智论》所作的注解,称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这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翻译为中文就有两百巻,是唐代的玄奘大师翻译的。当说一切有部把《阿毗达磨》的论跟注已经发挥完了之后,他们就固守成见,很固执、很死板地研究“阿毗达磨”。他们把“阿毗达磨”论跟注解用铜碟刻起来,封存起来,不给外面的人学习。

 到了大概佛灭八百年左右,世亲尊者(音译婆薮槃豆)出世,他就从犍陀罗那里就去偷学,跟一位悟入尊者偷学《阿毗达磨》。偷学了四年,后来给他的老师悟入知道了。之后,世亲尊者就回到了犍陀罗,每天都跟他的弟子讲《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并把每天所讲的造一首偈颂,一共造了六百首的偈颂,称为《俱舍论本颂》。当本颂流传到迦湿弥罗国的时候,当时很多有部学者跟毗昙师还认为这是在弘扬有部论典的,他们就争相去讲。

 后来,世亲尊者把《俱舍论》的本颂造成八千颂的释论。在那部释论里,引用了经部等部派的学说,驳斥了有部的学说。那个时候,有部的论师们才大呼上当:“其实这一部论是批评我们的,我们反而以为他是在弘扬。”后来有个叫众贤的写了一部叫做《顺正理论》驳斥了《俱舍论》。这一部《顺正理论》是站在有部正统的立场去驳斥《俱舍论》的。但由于他写的太多,后来他又再把它写成节本(精要本),称为《阿毗达磨显宗论》,这些是说一切有部的论。

 后来,说一切有部又影响到了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在印度的大乘佛教只有两大派:一个是中观派,一个是瑜伽行派,其中瑜伽行派受有部的影响很大。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学习瑜伽行派,在那烂陀跟戒贤学习瑜伽行派的时候,之前就在北印度打了很扎实的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我们如果接触了北传小乘的论,就是说一切有部的论,会发现到有很明显的辩论风气,思辨性很强,辩论性、批判性也很强,这跟印度的学风有关。

 如果是学中观的人,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中国或印度,哪里都好,只要学中观,他的批判性一定很强,是不是?学瑜伽行派的也是批判性很强,学小乘说一切有部,批判性也很强。为什么?这跟印度的学风有关。如果你不去辩,你不能够在印度的学界、佛学界里面立足。正是因为这样,在印度佛教发展出很发达的辩论学——因明。这一模块就是北传的论典,后来又被瑜伽行派吸收,然后形成了北传的一套体系的论典。

 但是南传这一套体系呢?我们会发现:上座部佛教没有因明。是不是?在座的这些比库们有没有听说过上座部佛教有因明的?没有!当我们去上座部佛教国家参学的时候,无论去到哪里,他们都没有什么辩论的。“阿毗达摩”是拿来用的,“阿毗达摩”是拿来修的,而不是拿来辩论的。所以我们不要一下子给“阿毗达摩”吓坏了,认为学“阿毗达摩”了,我们的心会很复杂,批判性很强。不会!当我们学了“阿毗达摩”,会对佛教有很清晰的了解,有很系统的了解,而不是拿来批判,不是拿来批评,不是拿来看别人的是非。虽然“阿毗达摩”很明白、很清晰地指出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但是它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我们了解、看清楚世间,看清楚佛法的真相,所以我们大家不要怕“阿毗达摩”。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想要学好“阿毗达摩”,也不要怕,不要认为“阿毗达摩”很难学。我们可以说上座部佛教的“阿毗达摩”讲来讲去都离不开我们的身心,离不开修行,信不信由你。但是,确实因为“阿毗达摩”讲的都不外乎是色法、心法、心所法。如果对修行来说,最终的目标是涅槃,但是对涅槃却讨论得很少。为什么?这是属于形而上的东西!“阿毗达摩”是要叫我们落实到自己的身心,再落实到修行上。当我们在讲“阿毗达摩”的时候,会发现其实“阿毗达摩”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的身心,跟我们的世界息息相关。要学习阿毗达摩,我们可以说,大家不用去看论典,大家也不用去背那些名相。有些人看了叶钧居士翻译的《摄阿毗达摩义论》,越看越糊涂,再去看Bhikkhu Bodhi(菩提长老)编写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其实这本书并不难,但是有些人还是看不懂。在这里我跟大家说,如果要学好“阿毗达摩”,只要求大家做到两项要求:第一、每次都来听课;第二、在听课的时候做好笔记,认真听。只是做好这两点,我可以说,当你过了这两个月,也就是到六月份我们的禅修营结束、我们的“阿毗达摩”课程结束的时候,你将会发现:你已经掌握了“阿毗达摩”。“阿毗达摩”并不难学,所以不要被吓倒,但是你要每次都来听课,而且听课的时候,如果你少了一节课,缺了一节课,你再听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接不上,因为“阿毗达摩”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如果我们听了前面,不听后面,或者听了后面没有听前面,那你会觉得有些接不上。毕竟“阿毗达摩”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同时要认真做好笔记,如果你能够做好笔记,不用看书都可以,是这么样的。所以不要给“阿毗达摩”吓坏了。好,我们在进入课程之前就先讲这些,先给大家做个心理准备,如果想要学好“阿毗达摩”,经常参加和做好笔记。

 对有些名相,可以说“阿毗达摩”确实有很多名相,但这些名相并不难理解。因为一旦我们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几乎“阿毗达摩”所讲的那些所谓的名相,都是我们经常发生的,都是在我们这一副身心,我们每天都碰到的。比如讲到五十二种心所,我相信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有这五十二个心所。有些心,例如欲界心,我们经常生起的就是这十二个不善心跟八种善心,还有眼、耳、鼻、舌、身这些心。这些都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跟生活联系起来,跟修行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到,其实“阿毗达摩”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说,不是拿来辩论的。好,那么我们下面就进入“阿毗达摩”课程的学习。

 我相信在座都是佛陀的弟子,都是佛教徒。对于佛教,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自从我们接触到佛教那一天,就跟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到底什么是佛教呢?对于佛教,现在有很多的定义。有人说佛教是宗教;好像在二、三十年前,人家一提到佛教,就会想到什么?封建迷信!是不是?但现在好了。然后在十多二十年前,赵朴老提出:佛教是文化。又有人说佛教是科学,有人说佛教是哲学;在十多年前,又有人说佛教是气功,最近又有人说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那到底佛教是什么呢?我们从它的词源来讲,佛教,巴利语叫做 Buddha-sàsanaBuddha是佛陀。不要读成“不达”,那是错误的读法。我们应该按巴利来读,而不应该按照英文读。是“布特”,或者“布他”都可以。这是指佛陀,佛陀就是觉悟者的意思。sàsana是教导、教法、教诲。例如:有一首偈叫Ovàda pàtimokkha讲到:“莫作一切恶,

 具足于诸善,

 净化其自心,

 是诸佛教导。”

 所以佛陀的教导简称佛教。

 在经典里面,我们通常看到佛教是用“如来的正法、律”或者“世尊的正法、律”这样的字眼出现的。例如讲到有善男子对佛陀的教法生起信心,听闻佛陀的教法生起信心,于是他们从家到非家,于此法、律中正信出家,也就是说他出家成为佛教的僧人。

 讲到佛教,通常可以叫做世尊的正法、律。也就是说:佛陀的教法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包含两大方面,一个是法,一个是律。法叫dhamma,就是佛陀的教导;律叫做vinaya,是佛陀所规定僧人、比库、比库尼应该遵守的生活规范。法在后世被结集为《经藏》和《论藏》,律被结集为《律藏》。法和律的关系是:法是指佛陀教导的法义、法理、义理以及修行的方法。律是指行为规范、规则,也就是出家人的生活规范,讲到哪些应该做的,哪些不应该做的。我们可以说,法跟律就是佛陀教法中的理论指导跟生活的规则。这就构成了佛陀的教法。

 佛陀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文字记载的经典,因为印度人的习惯是强于记忆而不善于书写的,他们认为书写反而容易亵渎圣典,所以一般他们都是通过师徒口口相传来记忆跟传诵经典的。

 有文字记载的经典大概在佛灭五百年后才出现的。第一次把三藏书写成文字是在斯里兰卡。那个时候大概是公元前37年左右,在Aluvihàra那里书写的。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正法、律,是经过历代的长老们口口相传,再经过结集整理成文字经典的,但这些都是在佛陀入灭之后才进行的。例如1954-1956年,在缅甸仰光举行了第六次三藏结集。结集就是大长老们聚集在一起背诵三藏,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经典,都是通过结集而来的。

 在这里我们简单地谈一谈经典的结集。结集,巴利叫做Sa?g?ti,或者叫做Sa?gàyana,意思是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背诵经典,称为结集。

 首先我们讲第一次结集。第一次结集的时间是在佛陀入般涅槃之后的三个月时间。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说法,佛陀入灭那一年是在公元前544年。现在所用的佛历,即是从佛陀入灭那一年开始推算的。今年是2009年,佛历是多少?现在还是2552年。如果到了新年之后,当然是印度历的新年之后,开始就是2553年,现在还是2552年。在泰国依照周年算法,现在还是2551年,但在缅甸跟斯里兰卡是2552年。

 根据上座部的说法,佛陀入灭那一天是在阳历5月的月圆日,约相当于农历四月十五那一天,也就是现在的卫萨节。佛陀入灭两个月之后,即到了7月月圆日的第二天,僧团开始进入雨安居。在雨安居的第一个月,僧团对房子、住所和举行结集的石窟——七叶窟进行了修理,准备结集的工作。从雨安居的第二个月开始,在马嘎塔国(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里举行了第一次圣典结集。

 当时,举行圣典结集的主持人是马哈咖沙巴尊者,也就是摩诃迦叶尊者,一共有五百位大阿拉汉参加,这些参加者都已经是断尽烦恼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所有这五百位长老都亲自听闻过佛陀的教导,都具足了四无碍解智,也就是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跟辩无碍解。也就是说他们通达了佛陀的教法,具有很高深的智慧,对佛陀所教导的法,无论是从字、从词、从意义上都精通了解。而且这五百位大阿拉汉都是通过精选的,并不是说只要是出家人就欢迎你来参加。那个时候并不缺人,如果我们看过圣典就知道,当时精挑细选的,一定要能够背诵三藏,而且一定要在证量方面达到很高,同时还要具足神通。但具足神通也有很多,一定要具足四无碍解。在结集的时候,就先由伍巴离尊者,就是优婆离尊者诵出了《律藏》,然后再由阿难尊者诵出了《经藏》。

 为什么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先诵出《律藏》呢?因为在佛陀入灭的时候,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并不在场,他正赶往古西那喇城想去见佛陀,结果在半途当中就听到了佛陀入灭、入般涅槃的消息。那些还没有离欲的比库们感到很伤心。其中有一个年老的出家人叫做苏跋达,他听到佛陀入灭的消息之后感到很高兴,他说:“贤友们啊,你们不要忧愁、不要悲伤,我们现在已经摆脱了那个大沙门了,他常使我们起烦恼:‘允许你们这样,不允许你们这样’,现在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马哈咖沙巴尊者听了之后,就决定在非法、非律还没有达到强大之前,举行法、律的结集。

 到了结集的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先征求大家的意见。他说:“贤友们,我们现在应先结集什么?是法还是律呢?”当时参加会议的大长老们都说:“马哈咖沙巴尊者,律是佛陀教法的寿命,唯有律住世时,佛陀的教法才能住世!”因此大家推举持律第一的伍巴离尊者先诵出《律藏》,然后再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

 不过,在第一次结集要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阿难尊者当时说:“尊者们,世尊在临般涅槃前曾经对我说:‘阿难,假如僧团愿意的话,在我去世之后,可以舍去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也就是说“小小戒可以舍”。于是那些长老们就问阿难尊者说:“贤友,当时你有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戒?’阿难尊者回答说:“尊者,我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戒?’”

 于是,与会者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长老说:“除了四种波罗夷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戒。”有一些人又说:“除了四波罗夷跟十三桑喀地谢沙(僧始终)之外,其他都是微细又微细的戒。”有的人又说:“除了四波罗夷、十三种僧残跟二不定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戒。”还有些人说包括了舍心堕,有些人说包括了波逸提.大家的意见不一样。

 于是,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当中说:“贤友们,请僧众听我说,我们的学处(戒律)跟在家人有关,在家人也知道:‘这个对你们沙门释迦子是允许的,这个对你们是不允许的。’假如我们废除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将会说:‘沙门苟答马(乔达摩)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象烟一样(很快就消亡了),当他们导师在世的时候就学习这些学处,他们的导师一去世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了。’”

 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就在僧团当中做甘马(kamma,羯磨)强调说:“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这是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教法的基本原则。

 其实,这三项基本原则是佛陀在世的时候曾经反复强调的,如果我们看巴利的《经藏》跟《律藏》,就会发现佛陀其实也曾经强调过。例如在《长部》第16经里,佛陀强调了如果想要让僧团兴旺而不会衰败,其中的第三条就是:没有制定的不要再制,已经制定的不要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来受持遵行,这样的话,僧团将有希望兴旺而不会衰败。

 在《增支部》第七集里,佛陀也同样的强调;同时在《律藏》里面,佛陀也曾经强调。所以现在有些学者跟有些佛学者认为这个是迦叶尊者的意见。其实不是!马哈咖沙巴尊者只是把佛陀的意见在这个时候重新提出来而已。当马哈咖沙巴尊者重新提出来的时候,得到了与会的所有大长老、阿拉汉们的一致通过。因为所有参加第一次结集的这些比库们都是大长老、上座,所以他们的这一项决定就称为Theravàdathera的意思是上座、长老;vàda是观点、思想、学说、主张,Theravàda就是上座们的观点,上座们的主张,所以简称“上座部”。

 我们也可以说,上座部的长老们坚持这三项原则:

 1、佛陀还没有制定的戒律,还没有说过的法,我们不应该添加。

     2、佛陀已经制定的戒律,已经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废除,不应当随意地篡改和删改。

     3、只应当按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导的法遵行。

 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还有大悲智。唯有同时具足一切知智和大悲智的人,才有资格制定戒律。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资格,能够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所以,我们作为佛弟子,就只有遵循的份。也正是因为这样,凡是坚持这三项原则的就称为“上座部”。

 所以当你们看到南传比库、南传的僧人时,不要感到奇怪。例如我们穿的衣服跟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是不是?我们现在还是穿着,在你们看来像是被单一样。当我们拿着钵去托钵的时候,有的人会说:“诶,为什么他要抱着安全帽到处跑来跑去?”因为,现在上座部佛教的僧人所穿的袈裟,要按照《律藏》里的规定来裁剪、来割截、来染衣,然后拿来穿。

 例如,当我们去到居民区的时候,必须要通披。在寺院、在山林或者在礼敬的时候,我们必须偏袒右肩,这些大家在看经典的时候,都应该能够看得到。还有一些很细微的,例如说当我们用吃的食物一定要经过授与,要经过手授。不手授的话,宁可没有饭吃。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规定的,我们就要做,我们是佛陀的弟子,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导师,要尊重戒律。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当你看到上座部佛教有些现象,用现在的观点看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请不要见怪。因为我们的原则就是按照佛陀,佛陀如何说,我们如何做。

 到了佛灭一百年,也就是大概在公元前444年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导致僧团开始有分歧。这件事情最后导致了经典的第二次结集,第二次三藏结集,地点在韦沙离城(吠舍离城)。主持人是亚萨尊者,或者说亚萨·咖甘嗒咖子尊者。参加的人有七百位阿拉汉。

 为什么会导致这一次结集呢?

 因为当时住在韦沙离城的瓦基族比库向在家人要钱,他们在每个月的斋戒日,用铜钵装了水之后,放在僧团中间,然后开口向前来的在家人要钱。他们说:“朋友们哪,你们给僧众钱吧,僧众们需要资财。”那个时候,有一位从西方地区来的阿拉汉叫做亚萨·咖甘嗒咖子,他见到之后,对那些居士们说:“朋友们,请不要给僧众们金钱,金钱对沙门释迦子是不允许的,沙门释迦子不能使用金钱,沙门释迦子不能接受金钱,沙门释迦子放弃珠宝、黄金,远离金钱。”但是那些居士听了之后,仍然将钱布施给僧众。

 当时,瓦基族的比库们把所讨来的钱收集之后,再平分给每一个僧众,只要在那个地方住的,人人都有份,但亚萨尊者不肯接受。当地的那些比库很气愤,指责亚萨尊者,说他诽谤有信心的居士,使他们失去信心,要叫他向居士们去道歉,还要举他的罪。

 于是亚萨尊者就到其他地方,邀请了很多长老、上座一起来到韦沙离城,共同裁决这件事。据说前来参加裁决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库。由于人数太多,双方都各选了四位大长老作为代表,共同来判断瓦基族比库们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佛陀的教法。当时在僧团会议当中一共讨论了十件有关当地那些瓦基比库认为是允许的戒律问题。例如说:把盐储存在器皿里面,在没有盐的时候可以当食物来吃;又例如说,太阳过了正午两指,在两指之间还是可以继续吃饭;可以使用没有边缘的坐具(尼师坛);特别是对于第十条——可以接受金钱这一件事情。

 因为那个时候佛陀入般涅槃才一百年,当时还有一位受具足戒已经一百二十年,即戒龄已经是120个瓦萨的大长老,是地上僧中的长老,名字叫做萨拔咖弥,他还是阿难尊者的弟子,于是请他做僧中的长老。大长老们通过很严格的审核方法,一致认为瓦基族比库所做的十种行为都是“邪法、邪律,偏离导师的教导”。

 当参加集会的大长老们平息了这件事之后,决定再结集法和律,于是又花了八个月的时间重新结集了三藏。但是,本地的那些瓦基族比库不肯接受上座僧团的如法裁决,他们另外纠集了一万个出家人,说:“他们既然把我们的这些行为说成是邪法、邪律,但是我们人数更多,我们另行做表决。”于是他们另立僧团,另外编集了自己的三藏。从那个时候开始,佛陀的僧团就开始有了部派的分裂。当时由于参加第二次结集的是以长老、上座为主,因此称为“上座部”,而瓦基族方面由于人多势众,所以称为“大众部”。

 佛陀的僧团在之前的一百年是和合的,在教理上都是一味的,但是到了佛灭一百年开始就有了分歧。上座部坚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维持佛陀教导的传统,但是大众部认为佛法可以因时、因地做一些修改。大家在原则上有了分歧。上座部坚持说:“我们应当保守佛陀的教导,不应该随意篡改!”但是,大众部说:“佛陀的教导可以因时、因地做变通和发展。”这种原则性的分歧到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大家不在一起共住,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于是,佛陀的僧团在那个时候开始(佛灭一百年开始)有了部派的分歧。

 我们再看第三次结集。在佛灭两百多年,印度出现了一位很闻名的大王叫做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Asoka是“无忧”、没有忧愁的意思。阿首咖王统一了印度,当时的版图甚至比现在印度的版图还要大,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方。

 阿首咖王早年是个暴君,到处征战,也杀害了自己的很多兄弟,夺得了王位。但是后来他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信了佛教。阿首咖王信佛教之后,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和精力来弘扬佛法,成为佛教史上很有名的护法大王。阿首咖王大力地弘扬佛法,对佛教的僧人很恭敬,每天都用大量的食物供养佛教的出家人。那个时候就有很多外道苦于生计,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们剃光了头,穿上了袈裟,冒充佛教的僧人也来接受供养。当这些外道冒充了僧人、冒充了比库之后,他们并不是想认真地学习佛法,却把自己的见解、修行方法也混杂到佛陀的教法当中来,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来解释佛法,仍然还是修行外道那一套。

 由于佛陀的正法受到扰乱,当时的比库们不愿意跟这些假的僧人在一起诵戒、在一起共住。当阿首咖王知道之后,感到很震怒,想要整顿,于是派一个大臣去整顿僧团。结果这个大臣误会了阿首咖王的意思。当他去到寺院Asokàràma (无忧园寺)之后,命令那些僧人说:“你们一定要在一起诵戒,你们一定要和合。”结果,那些大长老们不愿意跟外道、假僧人一起诵戒。结果那个大臣很生气,把大长老逐个逐个抓起来,问他们说:“你们要不要和合?”那些大长老坚持就是不跟假僧人在一起,结果就把僧中的大长老一个一个地杀了。

 后来阿首咖王知道之后,感到很懊恼,又没办法解决。最后他从阿厚岗嘎山请了当时很有名的一位阿拉汉圣者,叫做摩嘎离之子帝思目犍连子帝须大长老来整顿僧团。Moggal是他母亲的名字,putta是儿子,帝思是他本人的名字。印度人很喜欢在称呼的时候把他母亲或父亲的名字都加上去,我们说沙利子,玄奘大师翻译成舍利子,又称为什么?舍利弗,舍利弗多罗。弗多罗是梵语putra,巴利叫putta。所以当我们称为舍利弗其实就是舍利的儿子、沙利的儿子。现在这个Moggal?之子,他的名字叫Tissa,也是这么样,就是他母亲的名字加上去。

 在淘汰外道、整顿僧团之后,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当时的首都巴嗒厘子(华氏城)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以阿首咖王为外护。这次圣典结集一共有一千位阿拉汉参加。在这次结集当中,完整地诵出了《律藏》、《经藏》和《论藏》。

 在第三次结集之后,僧团又作出决定,派出九个弘法使团到印度国内外各地去弘扬佛法。其中第八个使团由索纳尊者和伍答拉尊者带领到达了金地一带。金地就是现在缅甸南部、下缅甸的达通到泰国佛统府一带的孟族人所居住的地方。例如现在泰国的机场叫什么机场?曼谷的机场叫做Suva??a- bh?mi,就是金地机场,那一带都是。泰国佛统府的泰语叫Nakorn PathanNakorn Pathan是由巴利语Nagara Pa?hama的泰语的转读,Nagara是城市,Pa?hama是第一或最初,也就是佛统府是“最初城”或“第一城”。这一带自古以来都是孟族人居住的地方。孟族人比缅族人更古老、更早,巴利语叫Rama¤¤à族。这一带的民族分布在缅甸的下缅甸,包括勃固,包括Mawlamyine(毛淡棉)和泰国中南部那一带,这一带的佛教很古老。孟族人相信,早在阿首咖王的时代,佛教已经传到那里,后来这一地区的佛教又传到了缅甸,成为缅甸佛教的发源地。

 第九个使团由阿拉汉马兴德(Mahinda)带领到达了狮子岛,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我们看一看,这是阿首咖王时代佛教的传播图。当时的首都是巴嗒厘子城,这是首都,上面这个是吠舍厘,下面这个是王舍城,当时的首都就在这个地方。阿首咖王当时派出了九个使团,从北一直到YonaYona相当于现在的北印度,当时是希腊人所居住的地方。然后到了西印度阿巴兰答,又到了南印度的案达罗和马兴萨曼达喇这一带地区。根据阿首咖王的石刻记载,当时阿首咖王甚至派使团到达了波斯,乃至欧洲的地中海一带地区,从阿首咖王的石刻里面可以反映出来。古代的波斯也叫做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在古代安息国出了一个王子叫什么?来到中国的,叫安世高。安世高其实就是现在伊朗人,他是安息国王子,到中国汉地传播佛教并且翻译了很多经典。那个时候,这一带地区都是佛教很兴盛的地方。例如我们刚才讲到的,现在的克什米尔,当时叫迦湿弥罗,还有犍陀罗,犍陀罗也是佛教艺术的发源地,现在是属于哪个国家?巴基斯坦。阿富汗当时也是说一切有部很发达的地区。咱们汉地的佛教就是从这一带传播过去的,但现在这一带都是什么国家?都是伊斯兰教的国家。

其中由索纳尊者和伍答拉尊者带领的第八个使团到达了这一带地区,这一带地区就是缅甸,后来佛教又扩大到这整个地区,叫做Suva??a-bh?mi金地。第九个使团到了兰卡岛(斯里兰卡),当时叫做狮子岛或者叫做楞伽,北传的《楞伽经》其实就是Lanka(兰卡)的意思。由于第八个使团到达了缅甸和现在泰国这一带,第九个使团到达了斯里兰卡,这一带都是在中印度的南方,因此称这一带地区的佛教叫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这么样来的。由于阿首咖王所护持的佛教属于上座部语系,因此传到缅甸、斯里兰卡,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佛教就称为上座部佛教。在传统上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一共有五个:它们是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跟柬埔寨。现在在这一带印度的东北部跟孟加拉国的东部,靠近缅甸这一带是传统上的上座部佛教地区。越南靠近柬埔寨的地方,也是上座部佛教的地区。还有中国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这一带在传统上也流行着上座部佛教,这就是上座部佛教分布的地区。

 我们再来看巴利语的来源,我们讲到三藏,上座部佛教的经典语言称为巴利语,但是巴利(Pà?i)这个词本来不是语言的意思,它是佛语或者圣典的意思,巴利语是属于古印度中国,也就是中印度一带地区的方言。这里的“中国”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而是指佛教中国。

 这个地区是叫做佛教中国。佛陀在世的时候,摩揭陀国的首都在哪里?在王舍城(Ràjagaha), 从王舍城这里往北走就是那烂陀(Nàlanda),那烂陀就是沙利子尊者出生的地方,后来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大学,很有名的叫什么大学?那烂陀大学。我们中国的玄奘大师去印度的时候,当时这一带就是佛教非常兴旺的地方,他就是在那烂陀大学留学的。再往那烂陀大学一直往上到了恒河边,这条是恒河,恒河边这个就是巴嗒厘子城,然后再过来是韦沙离(毗舍城),再过来这个是古西那拉(kusinàra古音译拘尸那揭罗),佛陀入般涅槃的地方。再过这里就是伦比尼,菩萨诞生的地方。再过这,就是(Kapilavatthu)这一带,是释迦国的地方,叫做迦毗罗卫。这个地方就是沙瓦提城,古代翻译成舍卫城。

 佛陀一生主要行化在王舍城,沙瓦提城这一带,这个地方叫做Bàrà?as?(巴拉纳西、古译波罗奈城),还有这个是仙人堕处。这个是叫高赏比(古译憍赏弥)。佛陀再往西最远所到的就是现在大概新德里那个地方。因为佛陀讲《大念处经》是在Kammàsadhammaü这个地方,古代叫做古卢国,这个是佛陀游化最西的地方,最东的地方就在这儿,当时是叫昂咖。我们说到的佛教中国就是从这个地方一直到现在尼泊尔的南端,然后再到印度新德里这一带地区,这称为佛教中国。这是佛陀觉悟的Bodhi Gayà(菩提伽耶)。这就是印度中国,去过印度朝圣的人都应该很熟悉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所说的就是这一带的方言。佛陀是反对讲梵语的,因为在《律藏·小品·小事》里面记载,当时有两个婆罗门出身的兄弟比库,他向佛陀建议说:“尊者,那些比库们,他们不同名、不同姓、不同出身、不同家庭来出家,他们用各自的语言来污损佛语。尊者,请让我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梵语是高等种姓所说的话,比较优雅、高贵,不象那些低等人所说的话那么粗俗。当时佛陀就呵斥了他并且制定了一条学处,说:“诸比库,不得用梵语来统一佛语。如果这样做的话,犯恶作。诸比库,我允许用自己的方言,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语。”从那个时候开始,比库们就用方言来传诵佛语。佛陀在世的时候所说的方言是哪一种呢?就是这一带的语言,也就是现在所说到的巴利语或根本语。我们再来看第一次结集在哪里?王舍城,是不是?第二次结集在哪里?在韦沙离城,第三次结集在巴嗒厘子城。也就是说,三次结集都是在古代Magadha 摩揭陀国)的区域。佛陀所使用的语言跟结集所使用的语言,是什么语言?必定是这一带的方言,是不是?在第三次结集之后,以这种马嘎底语为载体的佛教经典就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跟泰国。虽然这些地方原先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为了表达对佛陀的尊重,对圣典的尊重,当时的长老们不敢随意改变佛陀的语言,于是就直接用马嘎底语来传诵经典,乃至一直到现在,所有南传的比库在诵经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用自己的语言,而是用巴利语。

但巴利语是在佛灭一千年之后才使用的,古代一直都叫做Magadha bhāsā(摩揭陀语)或者叫做根本语,也叫做(Buddha-vacana)佛陀的语言。有些长老也很自豪地说这个是我们的sàvaka-vacana,就是佛陀弟子的语言。因为语言经常都会改变,后来摩揭陀语就在印度本土消失了。但是这种语言至今仍然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方被保留跟使用着。现在上座部的比库平时他们不是讲巴利语,这种语言只是拿来诵经、拿来记载经典,因此称为圣典语或佛语。圣典就叫做巴利,记载圣典的语言叫做巴利语。巴利语就是这样来的。我们再看佛的弘化都是在这一带地区,所以这一带地区的语言就是现在所说的巴利语。当然了也有一些学者,他们根据一些考古的研究又有各自的意见,有人说现在的巴利语是属于乔萨罗这一带的语言,又有人说这是属于阿槃提这一带的语言。  

 如果我们再去看看第三次结集之后,当时有九个使团,其中第九个使团Mahinda阿拉汉,把三藏传到了斯里兰卡。Mahinda阿拉汉就是出生在阿槃提国的伍揭尼,他小的时候在那里长大,但是他是在摩揭陀国出家受具足戒,并且学习三藏的,所以现在的南传佛教讲的巴利语,还是带有一点点阿槃提国的语言。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语言已经二千三百多年了,连一些地方口音又都带有,那就可以证明这种语言保留的精确度是多少,连语言的某些地方口音都带上,对于保持、保证法义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可以说现在的巴利语就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中印度一带的地方方言。

 另外,现在的巴利圣典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圣典,巴利语也是佛教当中最古老的语言,即圣典的经典语。不过,到了佛灭五百到八百年,婆罗门教就开始复兴。特别是到了笈多王朝,当时的国王信仰了婆罗门教,他们把梵语当成国家统一的规范语言。那个时候佛教既要跟婆罗门教对抗,又受到国家王权的压力。于是印度的僧人们就开始将流传在各地,各种语言版本的佛教经典逐渐改写成梵文,也就是用婆罗门的雅语来统一经典。但是在改写的时候,他们又不是完全用婆罗门教的语言,所以就创造了一种叫做混合梵语或者佛教梵语的一种语言,这个是佛教特有的语言,但是它的语法跟一些发音都拥有梵语的特点,所以还是属于梵语。我们佛学院开过梵语课,如果大家学过梵文,又学过巴利,就会知道这两种语言很相象,毕竟它们都是属于古印度的语言,但是它们还是有区别。巴利语是一种很简单的语言,它是属于民众语,发音也简单,语法也不难,而且变化也很灵活;但是作为梵文来说就不同,它特别讲究发音,讲究音韵、文法跟格律,比巴利语要复杂的多。当然,梵语读起来比巴利语更好听,毕竟巴利语叫做俗语,而梵语叫做雅语。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毗达摩 第二讲 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五千年、三藏及“阿毗达摩”的来源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阿毗达摩 第十一讲 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
 阿毗达摩 第三十八讲 世间(恶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
 阿毗达摩 第四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
 阿毗达摩 第十六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寻、伺、胜解
 阿毗达摩 第四十讲 业、业的定律、业的分类(依成熟之地分)
 阿毗达摩 第四十七讲 缘起(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
 阿毗达摩 第四十三讲 业和果报的关系
 阿毗达摩 第四十九讲 涅槃,证悟涅槃之道
 阿毗达摩 第三十九讲 世间(欲界天,色、无色界天),世间的周期..
 阿毗达摩 第三十五讲 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和纯意门心路过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智慧的能量 第二部 禅修之道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净化的观想[栏目:智慧的能量]
 我以前去一个寺庙烧过香、许过愿,现在要不要还愿?[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5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二课[栏目:悟演法师]
 正信的佛教[栏目:慧律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栏目:杂阿含经]
 过度之弊[栏目:修持]
 勤耕学生心田[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准提法的三昧耶戒[栏目:准提法门法要]
 上师致信(五)站稳才能脱离险境[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