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毗达摩 第二十六讲 25种美心所中的中舍心所、6对12美心所、3种离心所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33
25种美心所中的中舍心所、612美心所、3种离心所: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好几个心所,学习了念、学习了惭、愧、无贪和无嗔这五个美心所。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另外的一组心所。我们先来讲中舍性。中舍性直接翻译就是处于中舍的状态、中间的状态,也就是指心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平衡的、不极端、不偏向的状态。其特点是使心与相应心所保持平衡;作用是避免过度与不足;表现为中舍地旁观心与心所;足处(近因)是离了喜的状态。中舍性可以保持身心处于平衡的状态而不会走向极端。我们在经典里面经常会看到“舍”这个词。“舍”巴利文叫upekkhà,在经典里面经常提到的“舍”,我们在这里简单地做一些分别,因为在《经藏》里佛陀会在很多场合里面讲到“舍”,虽然名词是一样的,但是它所表达的意义又不同。

首先我们讲有个upekkhà vedanà,这种舍是指舍受的舍,或者又称为不苦不乐受。这里讲到的舍在心所里属于受心所,就是感受。当我们体验到一个东西,我们既不会感到很高兴、又不会感到很讨厌、很厌恶、心里面处于平平的这种感觉、感受称为舍受。还有另外一种舍是精进舍。例如佛陀讲到的:在适当的时候应该作意舍相。在这里的舍就是指精进舍,也就是说我们在精进的时候,应当保持平等的精进、中等的精进、不过度。如果精进不足将会陷于懈怠、心没有力、活力不足;如果由于过度地精进,那心未免会变成烦躁、紧张,就是过度用力。这里讲到的精进舍是中舍的舍,也就是处于一种中等状态的、平衡状态的精进,既不过度又不不足。换而言之就是:在我们禅修的时候、在我们努力的时候,恰到好处。

还有一种舍是行舍或者称为观舍。行舍叫做sa?khàrupekkhà或观舍vipassanupekkhà,行舍是一个智慧的名称。什么称为行舍呢?行就是诸行法,一切拥有生灭相、无常相、苦相、无我相的因缘和合之法。心对于这些世间法,这些行法保持中舍的状态,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当一个人在修行修到很高级的观智的阶段,有一个阶段在十六种观智当中是属于第十一种观智,称为Sa?khàrupekkhà¤à?a行舍智。为什么称为行舍智呢?因为这一种智慧对诸行法已经离了两边,离了哪两边呢?喜边和厌离边。

 如果一个凡夫还没有禅修、没有修行的时候,他未免会对诸行法、对事物、对人、对“我”会贪著、会染著、会喜爱。这样的话他会陷于一种喜边而容易生起贪染。之后,由于他开始观照诸行法的三相,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由于时时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他见到了诸行法的过患,就是极快速地生灭,没有任何所谓的人或者什么可以执取的地方。对于色法来说,是无常、苦、无我的,是不净的、很肮脏、厌恶的,极快速生灭的。对于名法比色法生灭得更快,那个时候由于他看到了诸行法的过患,他的心会厌离。当他持续地再保持对行法的这种观照,等到他的观智变得越来越强有力的时候,那个时侯他的心会对一切的行法保持一种中舍的状态。他既不会像在没有修观之前会染着于这些诸行法,又不像在观智还没有完全强有力的时候,那时心对诸行法的那种厌离,那个时候他只是用一种中舍的状态看着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样而已,处于这种状态的智慧称为行舍智。这种舍,对诸行法保持中等、平等状态的称为行舍。

 而观舍也是,当一个人在修观的时候,他很平等、中舍地观照诸行法,不会落于染著那一边,也不会落于心厌离那一边。只是很平等地,就好像我们旁观着它,旁观着一个人不断地死去,或者看到那些东西在那边,像泡沫一样生了又灭、生了又灭、生了又灭……那时他的心不会感到恐怖,也不会感到喜欢这些东西,这种称为观舍,称为行舍。这种舍是属于慧根,是属于一种智慧的表现。

 还有在经典里面经常讲到其他的舍。例如讲到的梵住舍,就是舍无量心。舍无量心就是一个人对一切众生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中舍的状态;觉支舍就是在七觉支当中的舍觉支;禅那舍(jjhànupekkhà)就是在第三禅的时候,佛陀是这么样说:住于舍、具念。也就是说在第三禅的时候,他的心是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在第四禅的时候,舍将会更加强。第四禅的舍有两种舍,一种是第四禅的禅支的舍,是属于哪一种舍?舍受的舍,那个时候的感受已经是处于一种不苦不乐受。那个時候他的心对于所缘,也是处于一种很稳固、很平衡的状态,这种舍称为禅那舍,所以又称为舍念清净的舍;

 还有另外一种是称为中舍,这里讲到的就是中舍性的中舍;

 还有遍净舍,完全清净的舍。

 这里讲到的舍,都是属于我们讲到这种中舍性心所的舍,因此在经典里面佛陀同样用upekkhà舍来表达。但有时候佛陀表达这种舍是指受心所,有时候表达是属于精进心所,有时候表达是属于慧根心所或者无痴心所,有时候表达的是中舍性心所。

 中舍性心所对于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禅修当中都很重要。中舍性换一句话说就是心对所缘保持平等性、不极端。你的心如果陷于一边,极端就失去了这种中舍性。要如何来培育中舍性呢?中舍性往往和业果智的关系很密切。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避免不了会跟种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发生各种不同的关系,例如:在家里面我们会见到我们的父母,上有父母、下有儿女,还有妻子、丈夫、同事、兄弟等等种种的关系。如果我们没有中舍的话,当我们去想着他的时候,忆念他,或跟他们相处的时候,未免我们的心会有一些过度。

 例如:当你离开你的父母的时候,你会很牵挂着你的父母。啊!现在我的父母怎么样了?我的父母现在身体不好。那时候我们的心一旦记起我们的父母,未免变得痴于执着边、变得紧张,或者想着自己的儿女,例如:现在儿子生病了或者儿子现在要考大学,他现在要找工作,你的心未免会由于过度地牵挂着你的儿女而变得紧张。有时候,对我们的兄弟、好朋友或者说妻子、丈夫、情人,有时候过多的牵挂、未免变得紧张。但有的时候,对那些不喜欢的人,我们的心又会变得过度去排斥,这些都是欠缺平衡、欠缺平等,应当如何培育对亲爱的人保持一种中舍的状态,对于那种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好的对象,我们要保持中舍的状态,我们可以思维业果。

 每一个人都会有他不同的果报、不同的福报。例如:如果一个人,你很执着他、你和他很要好,当他获得了成就或者获得了财富,他感到很欢喜、很福乐的时候,你的心未免又为他而过度地兴奋。如果他在倒霉的时候、生病的时候、贫困潦倒的时候或者出了一些事故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未免会变得紧张,过度地紧张他,变成自己内心会产生忧愁、焦虑。

 但如果我们跳出来想一想,现在他遭受的无论是福乐也好、无论是痛苦也好、无论是现在倒霉也好,其实他现在只是在承受他的果报,好和不好他现在只是在承受而已。当我们思维一切众生都是业的主人、都是业的继承者,以业为生,以业为眷属、以业为皈依,无论他造的是善的或是恶的业,他都将自己去承受。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表现出来的果报,如果我们过度地去为他紧张,我们再去想:如果他现在处于过度倒霉,或者他现在不幸,我们的心紧张也帮不了他,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是我们做了我们自己应该做的,我们帮了应该帮的事情,但至于说能不能改变他现在的现状呢?我们说就要看他的福报了。由于这么样的话,我们的心就不会偏于一边,而会处于一种平等、中等的状态。

 如果我们把这种对众生,就是对他人,对自他的这种过度的紧张,对于好过度紧张,对于不好也过度紧张,对于别人好我们就感到很兴奋,对于他人的不好,我们就感到过度地焦虑、担心、忧愁,这两边都把它去除掉。我们的心保持一种平等的状态,这个就是舍。然后再推到自己亲爱的人、敬爱的人,再推到认识的人,自己的朋友乃至一切的众生,我们的心都保持平等。只要我们一看到了业果关系,我们就不会过度紧张。

 中国有句话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同样的对于我们自己的眷属也是,由于贪爱容易产生忧愁。如果没有了贪爱哪里来的忧愁呢?由于有了贪爱,我们会产生恐怖、害怕。如果没有了这种贪爱,我们会害怕什么呢?如果我们思维到业果关系,有果必有因,他们现在在承受的是属于果报。这样的话我们的心就能够抽离出来。如果我们再把这种中舍的心态推己及人,慢慢地再扩大到一切众生,这样就是属于舍无量心,慈、悲、喜、舍的舍无量心。

 舍无量心的成功就是心能够保持一种很中舍、很平衡的状态,不会因为他人有所得而过度地兴奋,不会因为他人有所失、在受苦,我们的心过度地消沉,这是舍无量心。但是舍无量心也很容易偏于极端而变成一种麻木不仁:自己的苦乐好像没感觉了,对于亲人的苦乐也没感觉了,这个是麻木不仁。本身舍是因为业果智带来的中舍性,但一旦过度就变成一种愚痴的麻木,这个就称为修舍的失败。

 所以我们对于中舍性,如果一旦把它遍满到一切众生,这就是称为梵住舍。

 而对于修行上来说也是,我们应该要培育这种中舍性。如果我们在修行当中,我们保持平衡,不偏于一边,既不过度也不不足,这个称为觉支舍。觉支舍对于我们修行也很有用的。

 应该如何培育这种中舍性在我们修行当中应用呢?或者说培养舍觉支、培养中舍的方法。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了,有五法可导致生起舍觉支:就是对有情保持中舍;对诸行保持中舍;避开对有情、诸行执着之人;还有亲近对于有情和诸行保持中舍之人;以及经常去培育它。有这五种。

 如何是对有情保持中舍呢?就是对我们亲爱的人,对我们的眷属,我们保持中舍,就是刚才讲到的那种。不要因为他的乐而我们过度地乐;不要因为他的苦而我们陷入过度的苦。我们保持一种中舍的平衡的状态,这是对有情保持中舍。

 对诸行保持中舍,就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例如:她很喜欢自己的容颜、保持很漂亮,经常要化妆,要出一次街,也可能要等她一两个小时来化妆,执着于自己的眼睛、执着于自己的皮肤、执着于自己的头发,这种人就是对诸行,就是对这些东西过度执着。对于外在的诸行,就是她很爱漂亮,例如:对于自己的衣服很贪著、对于自己的物品很贪著,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很贪著,这个是属于对诸行的执着。如果她远离了这些执着而保持中舍,这个称为对诸行的中舍。

 要避开对有情和诸行执着的人。如果一个人对有情过度执着,如果我们经常跟他在一起的,我们未免会沾染他的一些习气。例如:有些人很喜欢养一些宠物、一些小动物,喜欢养鸟、养鱼,这些就是对有情执着。或者他很爱漂亮,他很爱收藏一些文物、古董这些东西,这样叫做对诸行的执着,我们应该远离这种人。这样的话我们有利于自己培育中舍。

 还有我们应该亲近那些对有情和诸行保持中舍的人。同时我们应该对比胜解,经常去培养中舍性,不过度,保持平等、平衡。这是培育中舍的方法。

 在修行当中也是,修行当中的中舍很重要,中舍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我们在精进当中,也不应该过度,也不应该不足。

 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舍觉支的时候,它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对我们修行很有帮助。

 犹如一个车夫驾着马车,当他的马车处于一种很均匀的速度行走于大道的时候,他有没有必要去鞭策那匹马呢?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他又有没有必要去勒缰绳让那匹马减缓它的脚步呢?有没有必要?也没必要。他的心只是保持这种平等的速度前进就可以了。犹如当我们开着一辆车跑在高速公路上,如果我们的车速在一百公里或者一百一公里,那个时候我们既没必要去踩油门追前面的车,也没必要让它慢一点,如果觉得它又安全、又稳妥,我们就这样开下去,这个就是保持舍觉支的方法,就是平等而行道。

 下面我们再来看另外的一组心所,这一组心所一共有六对十二个心所。它们分别是:身轻安kāya-passaddhi、心轻安citta-passaddhi;身轻快性kāya-lahutā、心轻快性citta-lahutā;身柔软性kāya-mudutā、心柔软性citta-mudutā;身适业性kāya-kamma¤¤atà、心适业性citta- kamma¤¤atà;身练达性kàya-pagu¤¤atà、心练达性citta-pagu¤¤atà;身正直性kàyujjukatà、心正直性cittujjukatà。一共六对十二个心所。

 我们先看第一对身轻安与心轻安(kāya-passaddhicitta-passaddhi)。它们的特点是平衡心所与心的不安。这里讲到的kāya,它并不是指我们身体的身,它更重要的是指名身的身。我们在昨天讲到身有两种身r?pa-kàyanama-kàya(色身和名身)。这里的身指的是心所,因为心所是一堆的,所以称为身。平静心所的不安的是身轻安,平静心的不安的是心轻安。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安。表现为心所与心的安宁与平静。

 身心的轻安很重要,它是直接对抗、对治心的烦躁。在禅修的时候,有时我们修着修着会感觉到很烦躁,那个时候身心就缺乏了轻安。为什么会有烦躁的现象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禅修有期待,我们就会烦躁。那个时候一旦我们的心处于烦躁的状态,那么就没有这种轻安。惟有我们放下期待能够做几分就做几分,能够自己尽力而为地修行就是了,这样的话,我们反而透过我们的心持续地专注而能够感受到身与心的轻安。

 第二对是身轻快性与心轻快性(kaya-lahutā、citta-lahutā)lahu的意思是轻,轻重的轻,tā就是状态。身心处于轻快的状态称为身轻快性与心轻快性。它们的特点是去除心所与心的沉重;作用是破除心与心所的沉重;表现为心与心所不沉重。这里讲到的轻快,意思就是灵活,不会迟钝、不会沉重、不会感到钝钝的,感到不灵敏。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心在面对着对象(所缘)的时候,它很灵活、很灵敏,这就是身心的轻快性。

 第三对是身柔软性与心柔软性(kaya-mudutā、citta-mudutā) mudu是柔软、柔和,tā是状态,身心处于柔软、柔和的状态,称为身心的柔软性。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僵硬;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僵硬;现起为心所与心对所缘不对抗。怎么样叫做身、心的僵硬呢?就是身心感到很绷紧,硬邦邦的,感到绷、紧、硬,这些就是身、心的僵硬性。为什么会造成僵硬性呢?就是因为柔软性不够,心和身的柔软性不够。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放松,让身心变得柔软,放下心所紧张的所缘。

 第四对是身适业性和心适业性(kāya-kamma¤¤atà、citta- kamma¤¤atà)Kamma是工作,kamma¤¤a是适合工作,tà是状态,就是适合于工作的状态。适合工作我们叫做听话,身心很听话,想要它做什么就做什么。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就是心和心所不听话;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现起是心所与心成功地取得所缘。对于我们平时,如果一个人的心没有经过训练,心就缺乏适业性,也就是心不听话。例如:现在叫大家坐下来尝试专注呼吸,你说让我的心没有杂念地专注呼吸,能够做到吗?能够做到多久?能够做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吗?很难,为什么呢?心不听话。或者就以现在为例子,现在大家在这边听课。听着听着有时候又会胡思乱想、走神了,一会儿又发现不行啊,我现在还在这边听课,然后听着听着又走神了,不知道他在唠叨些什么。为什么呢?本来你来这边是想要认真听,但是听着听着又走神,看书也是,看着看着又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这种就是心不听话、心不堪任,所以称为身、心的不适业性。本身你的意愿是想要它做什么,但是偏偏它不听你的话,你做不了,这个称为缺乏适业性,就是不适业性。

 第五对是身练达性和心练达性(kàya-pagu¤¤atà、citta-pagu¤¤atà)。这里的pagu¤¤a的意思就是熟练、熟悉,tà就是状态。身心处于熟练、善巧的状态,称为练达性,或者处于一种健全的状态,也称为练达性。心熟悉所缘,对所缘不会感到陌生,不会感到有隔膜,不会感到碍手碍脚。特相是心所与心的健全;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疾病;表现为心所与心没有残缺。

 第六对是身正直性和心正直性(kàyujjukatà、cittujjukatà)ujjuka是正直的,tà是状态,所以身心处于正直的状态。它们的特点是心所与心的正直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欺骗性、虚伪性、狡诈性;现起为心所与心不狡诈。它可以对治心所与心的不正直、虚伪与狡诈。

 这六对一共十二个心所,它们是在一切美心里面都会生起的,而且它们不仅仅是双胞胎,它们感觉好像是十二胞胎,一生起一起生起的,一拥有这些素质,这些素质全部都拥有的。但是即使我们不去注意它的话,这些心所在我们生起善心时仍然会生起,只是它不强、不明显。就好像我们在生起善心的时候,它还是有无嗔的心所,但是它只是无嗔,如果我们很有意识地、很有系统地去培育慈心,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慢慢地这种无嗔心所得到了培育、得到了强化,它就变成了慈爱。慈爱就是无嗔心所的特别表现。

 又比如说一切的善心里面、一切的美心里面都有中舍性,但是平时我们往往没有很刻意地去注意这种中舍性,所以即使有时候我们在行善法的时候,也会由于精进得过度而偏于紧张,由于欲的过强而偏于紧张,还是有中舍性只不过这个时候它不明显。又例如:任何的心都会伴随着一境性这种心所,是不是?因为一境性是属于遍一切心的心所,但是我们现在在做事甚至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还是会有一境性,但是这种一境性是很弱的。我们可以透过心持续地专注一个所缘来加强、强化、培育一境性,通过一直地专注一个所缘,我们甚至可以达到禅那,在达到禅那的时候这种一境性的心所强到变成了禅支,也就是禅那的构成成分。

 同样的对于这十二种心所也是,平时它会生起只是不明显,我们可以通过经常培育它、强化它而使它变得很强。而且这十二个心所,一旦我们把它培育起来了,无论对我们的修行、对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禅修、对我们待人、处世、接物都很有帮助。

 如果我们把身心的轻安培育起来了,这个时候它可以去除我们身心的烦躁、焦虑、不安。身心的轻快性如果把它培育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会很灵敏而不会迟钝,我们的身心一灵敏反应也很快。如果我们培育了柔软性,我们的身心就不会僵硬、不会硬邦邦的、不会顽固。而如果我们把适业性培育起来的话,心很好使、很好用、很听话。把练达性培育起来的话,心在做事的时候很健全、很熟练,而不会感觉到很陌生,做起事情来这个又不行那个又不行或者容易失败。对于正直性来说,当我们把这种心所培育起来的话,这个时候我们要达成一个目标也很容易。

 如果我们拥有了这些素质的话,它直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我们的性格很喜悦、很平静、很柔和、很柔软、很正直、很健全。虽然这些都是属于心所,但是如果它得到了强化,表现在一些行为或者我们的行为模式上,它给人感觉就是一种性格。例如说:如果一个人感觉到很和蔼、很平和,就是他的柔软性已经很强了。如果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很强、工作能力很强,就是他的适业性很好,他的心很听话,他做什么事都很容易投入去做,而且他可以做的很好,他的身心的练达性也是这么样。

 如果我们没有经常培育这些素质,那么做事就不能持久,而且做事容易半途而废,三分钟热血、虎头蛇尾。而且做这些事情失败、做那些事情又失败,帮人又帮倒忙。如果我们把这些素质培育起来的话,无论是性格上还是我们待人处事工作上,它都非常有帮助。

 例如:我们说到的柔软性。柔软性,我们可以特别地去培养柔软性,一旦培养柔软性其它的素质都起来了。就好像我们要用泥塑一尊佛像,如果前面这一块泥是块干泥,你无论如何去捏它去打它,它都还是一块硬邦邦的泥,是不是?但如果我们把它加水,把它敲碎,把它炼,炼的很柔软,然后就可以随我们的意塑佛像。

 我们要塑佛陀在入定也可以,塑佛陀在说法也可以,塑佛陀站立着、在行走也可以,塑佛陀在托钵也可以。随我们的意想要塑佛陀什么形象就塑佛陀什么形象,是不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块泥拥有了柔软性,一旦拥有了柔软性,那么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想要做成什么就做成什么,这个就是适业性。而且,一旦它很柔软的话,可以很轻松地去做不用使劲,这个时候,就是拥有了轻快性和练达性。对于我们平时在修行当中也是这么样。如果身、心处于很僵硬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慈心或者培育佛随念等等,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柔和。

 现在对于我们有些禅修者来说,我现在说一下大家去检查一下,看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啊!我们在专注呼吸的时候,会不会很多人感到这边头紧、头胀啊?会不会?会。为什么会头紧、会头胀呢?头紧和头胀其实这个并不是病,不是我们身体造成的病,除非有一类的人在专注的时候,头紧、头胀是由于他的后脑或者他的脖子受过伤,这样造成的。但是如果平时他只是透过专注的话会头胀,这个是属于心生色法。

 为什么会造成头胀呢?由于心生色法的地界和风界偏盛造成头紧和头胀,为什么会变成地界和风界会偏盛呢?由于心。因为心生色法造成这里的胀那必定是由于心出现的。什么样的心?我想问问你,如果那个时候你的心拥有柔软性的话,它生起的心生色法是柔软的还是僵硬的?你的心是僵硬的话生起的心生色法是僵硬的还是柔软的?(僵硬的)。对啊,所以很简单嘛。

 所以现在如果你的心拥有期待,现在很多人就是对自己的禅修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由于不切实际的期待那么身心就缺乏了轻安。他不是去培养心的素质,而往往去追求想要达到什么效果,这样的话他的心没有拥有修行的素质,由于有了期待那么他的心变成拥有一种贪的心,拥有了贪的心,这样的话他对自己的禅修的状况、好坏,会过度紧张。一旦过度紧张他就失去了中舍性,失去了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他的身心就变得不堪任了。如果由于他自己的性格是属于容易烦躁,属于嗔行者或者他就喜欢给自己施加压力,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变成有点极端了,已经变成一种很僵硬的、很顽固的心,那么生起的心生色法就会使他的身心变得很僵硬。我们去检查,一个人他在禅修当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他的性格和他的修行发生问题是有关系的。

 如果你在修行当中很容易感觉到绷紧、感觉到头紧,这个和你平时做事爱急躁很有关系,平时做事爱急躁证明你的性格里面有嗔。我们从心生色法来分析,如果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在生起嗔心的时候,这种嗔心所生起的心生色法的颜色是很浑浊的,甚至是很黑的、是很沉重的。如果一个人在培育慈爱的时候、在生起善心的时候,特别是他的柔软性得到强化的时候,他所产生的心生色法的颜色是很清亮的、是很明快的、是很柔和的。

 当你在修行的时候,你会出现紧啊、绷啊、硬啊,你不要去怪这种方法,你要去怪你自己的心。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来面对我们的所缘?我们尝试去问问自己啊!呼吸,佛陀在四界里面,如果是用四十二身分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呼吸在四十二身分里面是属于风界,风界在地、水、火、风里面,它的硬性是最柔和的。例如:头发、骨头、肌肉这些坚硬性会很强。但是风,就是我们的呼吸,它的坚硬性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它是最柔软、最柔和的,在我们身体里面它属于最柔软的一部分,它甚至比我们的血液更加柔和,是不是?既然呼吸本身是很柔和的,为什么会出现紧的现象呢?知道原因了吗?还是由于心。由于心没有和呼吸相应的素质,所以才会造成这么样。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目标,有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造成紧、造成绷、造成硬有几种原因。

 如果是由于身体的原因就无话可说了,例如:有些人曾经受过内伤,颈部、头部受过内伤,这样的话,紧是属于业生色(他的身体)造成的。还有另外一种是睡眠不足也会造成紧,会造成身体的烦躁。

 还有另外一种造成紧的就是方法错误。方法错误,用眼睛看。用眼睛看为什么容易造成紧呢?因为用眼睛看的话未免这边的地界会偏重,因为我们的眼睛和鼻子的距离太近,由于太近这边很容易(紧),而且当我们在用眼睛看的时候,精进力会变的很强、很过度,所以如果有些人习惯用眼睛看的话,这边就会感觉很紧。有些人在修行的时候,他会不知不觉地咬着牙,因为咬着牙,牙齿和牙齿是很硬的,所以会感觉到整个头很胀、很硬,这也是造成硬的一种原因。

 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心态。本身如果你拥有一颗很柔和、很柔软的心的话,你生起的心生色法是很柔和的,但为什么会越修越紧呢?那是由于你的心会去抓,如果我们用心是用一种很平和、很柔软的心的话,很平和、很柔软的心不可能生起很僵硬的心生色法,那么我们这边就不可能会僵硬。

 因此我们得检查一下,当我们的方法没有错,而且我们又没有身体的病,而出现这边会绷、会紧,那一定是我们的心还有僵硬,还会有那种用力的情况。同时,会造成紧、会造成绷和我们那种有所得的心有关,因为如果当我们的心是处于一种很健康的状态的话,那么它必定会有轻安。拥有轻安的心,它生起的心生色法是很明快的,这种心生色法很明快,充满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就感觉到好像醍醐灌顶一样,全身非常舒适。

 有些人在禅坐坐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很舒服,身体就好像一个很热的天泡在很清凉的水里一样,甚至这种感觉都不能比喻。感觉到身体变得非常的空灵,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就是因为这个时候生起很殊胜的心生色法充满了全身。这种心生色法碰触到身净色,然后我们的身净色体验到很舒服,这个就是我们说到的轻安。 在禅修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定力达到某个阶段,轻安是很自然而然生起的。由于身的轻安必然是心先有这种轻安,导致我们的身会很轻安。

 但如果我们是用一种有期待的心、有所得的心来修行的话,那么我们的心就变成会绷紧。一旦我们的心会绷紧它就没有轻安了,因为轻安和心的紧绷是冤家对头,所以当我们会觉得越修越烦躁、越修越焦虑,这个时候就证明,我们焦虑的源头并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我们的心态——我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修行。

 我们经常会强调我们禅修是为了放下(巴利 pa?inissagga),放下什么?放下贪求、放下执着,而不是为了培养你的贪著。有时候我们会去各个禅堂里面看看大家修行,有时候我们看到你们好像修行得很苦,但有时候又感觉到你们很快乐,为什么呢?你们快乐因为你们可以放下一切,很专心地修行。但是有时候发现有些人修行得很苦,他们的脸都感觉到像苦瓜脸一样,为什么会这么样呢?

 如果你们掌握了修行的要点的话,可以修行得很快乐。如果你不得法的话,你是用一颗追求的心来修行,就会修行的很苦。在修行的过程中培养内心的良善的素质比你修行有进展更重要。可以这么样说。甚至我还要泼你们的冷水,你们修行不要太快,为什么这么样说呢?

 因为如果你们修行的太快,假如你们过去生的那种巴拉密(修行的资粮)成熟了,你可以很轻易地证得了禅那,或者你们一闭上眼睛很快光就出现,你今生以来的那些习气、那些内心的污染还没有除去,但是你的定力很快培育出来。你的定力把这些烦恼、你的内心的那一些习气、那些不好的性格把它压住,并不是让它去除掉。这样的话,变成等于你是用一种东西去压它,你并没有把它清除掉。

 就好像现在我们去到一间房间里面,这间房间很脏,很多虫、很多苍蝇,然后你就用杀虫水喷喷喷,喷得这些虫全部被杀了,但是那些滋生害虫的、那些滋生苍蝇的这些东西还没有去除掉。这样的话,只要你在修行的时候,你的烦恼可能给压住,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那种不好的性格,甚至你的习气又暴露无遗。

 如果懂的修行的人来说,他可以透过培养这些良善的素质,他修行的时候很注重地培养内心的柔软、轻安、轻快,不要过度地追求我的修行要有所得。

 现在很多人,我发现在禅修报告的时候也是,在很多人禅修当中,他已经有所偏离了,为什么呢?就好像我们去学校里面学习,我们是为了掌握好文化知识而学习,但是偏偏有些人很在意他考试考了多少分,甚至不择手段去获得高分。现在也是,对于我们的禅修,我们来这里修行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杂染烦恼、不是培养自己良善的素质、内心的素质、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而是为了‘我要追求光、我要追求禅那’。很多人对于所谓的光、所谓的禅相太过在意了,就好像一个人对分数太在意了,而不是在意他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好了文化知识。

 即使一个人的光变成了禅相,禅相是什么?禅相巴利语叫做nimittanimitta的意思是标记、标志,它只是我们定力提升的标志。就像如果你真的是有真才实学,考试你的分数,那个只是你的分数而已。你的分数从另外一方面代表你所掌握的才学、掌握好的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你是弄虚作假、或者你过度追求分数的话,它可能只是一个虚假的数字。就好像一个人为了文凭而来上学,他只是为了一个戒牒而出家、而受戒一样。他没有真正想要灭苦、想要断烦恼、想要了生死来修行,他只是为了这一张纸来修行,那值得吗?何苦呢?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自己修行会越修越苦呢?越修身心越沉重,越修身心越烦躁,越修脾气越大,越修越固执,越修越傲慢,他已经偏离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素质了。越修越僵硬、越顽固,他的身心就没有柔软性。甚至有些人越修越虚伪,他会用一些东西去掩饰自己,他怕他修了那么久,给人看不起,这样的话身心变成越修越扭曲了,没有正直性了。人家修行是为了越修越上,他是为了越修越堕落、越修越下去,表面就好像越膨胀,内心越来越污垢、越来越肮脏。

 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家很幸福、有很多的时间,暂时地放下那些责任、放下那些事物来培养内心的素质,不要太过在意自己修行得好不好,甚至我在禅修的时候强调了很多次,就是说:“你们不要追求每一座都坐得好。”听过我说过这句话没有啊?好多次了,我告诉你至少说过有三次。但是,不是叫大家不要坐好,不要又走向极端,不要追求每一座坐得好。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禅修我们必须得在平静自然的情况下精进、进步。我们不要过度地在意这一座坐的好,每一座坐的好,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理有周期,我们的体力、精力、心力也会有高潮和低潮的时候,所以我们不可能要求我们一天到晚都精神饱满,不可能要求我们一个月都能够精神饱满,也不可能要求我们一年到头都精神很充足。

 我们总会有些,天都会有阴晴圆缺是不是?我们身体有时候也会有些病啊,或者有时候精神状态不好、有时候很疲劳,如果你疲劳的时候,你也要求你自己要修的好,你往往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如果你自己对自己要求过高,但是现实摆出来的和你要求的不一致,那么你的心就失去了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就会造成痛苦。我们积累下来就变成一种焦虑,积累了焦虑,我们带着焦虑的心,带着一种内心淡淡忧虑的心来修行,我们的心就和禅修不相应,我们生起的心生色法,它不仅仅没有帮助,还会杀伤我们的身体,所谓的禅病就这样来了。

 我们很强调修行要有素质,就是内心的素质,内心有哪些素质呢?这六对十二个心所就是我们修行应该培育的素质。即使你没有培育,这些素质还在,但是它不称为素质,只是叫做一种心的作用而已。如果我们经常地去注意它、强化它,它就会变成我们内心的一种素质、一种良善的东西,而且我们在培育这些素质的时候,可以不用刻意全部去培育,只要对其中的任何一种培育。或者随你的意,今天我要培育柔软性,下一座或者明天我要培育轻快性,后天我又想培育轻安性,都可以。你只要把这些东西一培育起来,它就生起了,一生起就全部生起;正如我们有了柔软性必定有适业性,也必定会有轻快性一样。你只要培育其中一种。

 在我们现在的禅修当中,我可以说,只要你不自己创一种方法,只要你不自己夹杂其它的修行方法,只要依照《修学入门》或者教你的方法,那么我就不担心你们的修行方法有问题。你只是在这边专注或者你培育慈爱,很正确地修行慈心,只要不夹杂,那么方法方面我就不担心你,这样的话,我们经常要来这里禅修报告干什么?目的就是为了纠正大家修行的心态。

 我们现在来这边禅修,我相信大家都是抱着一种良善的东西来的。即使你们有不良的东西我都把你当成有良善的东西,现在你们来要解决的只是两种方法:第一种学习正确的修行方法。正确的修行方法其实只要你掌握好这种业处,方法很简单。

 但是要学好一种好的禅修态度很难,为什么呢?任何的一种业处,佛陀教导这四十种培育定力的业处都离不开一个特点,就是让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无论你是专注呼吸;无论你是专注一切有情的快乐(培育慈爱);或者专注身体或者专注地、水、火、风四界;它都是让我们可以提升定力的方法。透过专注一个目标而培育定力,这个就是我们说到的一境性,培养一境性,透过培养一境性而达到定力。

 但是为什么要培养定力?培养定力可以去除诸盖是不是?去除诸盖,什么是盖呢?就是心的障碍。什么是心的障碍呢?内心的烦恼。内心的烦恼就是障碍住我们提升定力、培养智慧的这种障碍。如果我们没有把障碍去除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定力,除非你过去世有很强的巴拉密可以把它镇伏掉,如果不是的话,我们要在去除障碍的这个方面下更多的苦功。

 为什么我们修行会有那么多障碍呢?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只是跟那些弟子们说几句话,说一首偈颂他们就可以证悟,现在我们把三藏看过好几遍,把它背得滚瓜烂熟,我们还是一大堆烦恼,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的心的障碍的问题,我们的心太多的烦恼、太多的习气了,所以造成我们的修行迟迟不能够进步。

 所以我们培育定力就是为了去除障碍,要勤于去除内心的污垢。如果你对自、他有贪著,对禅修有贪著,这也是属于一种贪。你贪什么?我贪光、贪禅相、贪禅那、贪境界、贪我要追求看到过去世、看到未来世,这些其实都是一种贪。当我们在禅修的时候,你的内心的素质已经是一种正直的、良善的,这些风光是你自然而然可以看到的,

 就犹如现在我们只有把这条路修好,不用去追求它,我们开到哪里,自然就能领略到沿途的风光,而不是现在路本来已经是坑坑洼洼了,自己还在那边干着急,又想见到这个、想要看到那个,这只是自讨苦吃。

 所以我们修行,可以说很容易掌握好禅修的方法,但是禅修的心态、禅修的态度我们很难掌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家花时间来经常禅修报告,我现在叫大家来旁听,其实可以说百分之七、八十的指示都是为了纠正大家的禅修心态。有时候我会不拘一格地说你修这个,你想修什么就修什么,你想修行佛随念就修行佛随念,你想培养慈心就培养慈心。为什么会这么样?你要反省一下你自己。是不是你的心很烦躁,是不是你的心很多杂染,是不是你的心很多烦恼在那边、很多习气,我们可以透过佛陀教导的这些方法去排除掉。不要以为说我们有了定力了,这些烦恼自然而然就会镇伏。确实它可以镇伏,但是镇伏不等于能够消除。

 我们应该是把这些障碍先去除掉了,才培养定力。这样的话我们培养出来的定力是健康的。你只是把烦恼硬硬压下去的时候,你所培养出来的定力很不稳固。为什么呢?因为一旦由于你的不如理作意的话,之前的那些烦恼,特别是你的习气,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旦这么样,到时你的定力敌不过这些烦恼。那你的定力会退失,或者你的定力甚至会助长你成为造恶的因缘。

 就犹如提婆达多一样他拥有了定力又怎么样?因为他的烦恼没有被镇伏,结果他的控制欲、他的权利欲战胜了他,他反而用他的神通去干坏事,是不是?

 所以我们不要做这种人,我们宁可自己的禅修没有进步,我们的定力没有提升,但是首先我们很好地利用这些时间认真地去反省一下自己:你身心的轻安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轻快性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柔软性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适业性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练达性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正直性培育出来了没有。

 甚至可以用你自己的理解,你可以把练达性培育成很健康的心理,你可以把轻快性变成你的内心感觉到很敏捷、很灵敏,你把轻安变成内心感觉很轻松、很愉快,你都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只要你能够理解,然后认真去培养这些素质,当你把这些素质培养出来了,就证明这些素质和你修行的目标是相应的。因为我们修行就是为了要去除这些污垢,培养我们内心的平静,培养喜悦,培养心的专注,培养心的没有杂染。

 我们叫它止,什么叫做止呢?paccan?kadhamme samet?'ti samatho.让敌对法止息。什么是敌对法?你的内心那些污垢、习气、烦恼杂念就是污垢,你没有让这些止息你在培育什么定力?你在止,止什么?是不是?所以禅修其实只要抓到窍门,我们就看到,禅修贵在什么?贵在调心。大家理解这句话吗?我们讲到修行要放下期待、放下焦虑,就让我们的禅修在平静地精进当中进步。

 如何放下期待放下焦虑,如何达到平静才能够讲到精进呢?能够理解这句话吗?庄稼有庄稼的生长速度,农夫所做的工作只是耕耘和灌溉而已。你们理解这句话吗?   

 要修行我们要学习放下负担,要学习放下啊!要记住巴利语叫做pa?inissagga ,佛陀经常教导pa?inissagga 要放下,放下什么?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放下这个沉重的五蕴的负担。如何放下沉重的五蕴的负担呢?并不是说我们最终放下这个身体、要我们去自杀,不是这样,而是放下我们内心这些很沉重的对五蕴的执取(upàdàna)。

 执取自、执取他、执取内在的、执取外在的。培养内心的素质,其实当这些素质生起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把这些内心的污垢慢慢地透过培养好的素质把它去除掉,因为当我们拥有良善的素质之后,这些污垢的素质就会去除掉。

 如果我们不如理作意,这些习气又会生长。就犹如我们昨天讲到的,拥有正念的时候,你的心不会散乱,当你的心散乱的时候,你一定没有正念。同样的,当你的心拥有这些素质的时候,你的心不可能会有焦虑、不可能会有急躁、不可能会有顽固、不可能会有傲慢。因为你的心拥有这些好的素质,这些好的素质往往和那些污垢的素质是相对的,有了这个就没有这个,我们的心不可能同时具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素质。

 所以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培养,修行不要修出个苦瓜脸。修行要越修,要修得脸如满月,不要脸如苦瓜就好了。

 那好,我们现在已经讲了这六对的十二个心所。

 下面我们再继续讲另外的一组心所,就是三种离心所。离心所(virati cetasika)一共有三种离:第一是正语(sammà-vàcà),第二是正业(sammà-kammanta),第三是正命(sammà-àj?va)

 正语是远离恶语、远离不好的语言;正业是远离身的恶行,也就是不好的行为;正命,这里的命是指谋生,远离不正当的谋生方式,也就是远离不正当的职业。这三种心所,正语、正业、正命都称为离。离就是由于已经远离了这些恶行,远离了不好的行为,所以称为离(virati)。

 正语是透过远离四种不好的语言来培育、来达成的。

 第一种不好的语言就是虚妄语(musàvàda),虚妄语又简称妄语也就是骗人的不真实的话语。虚妄语不仅仅是透过口头说出来,它还包括透过身体的姿势、透过写字、用报刊杂志、用文章、通过网络去说假话、去制造假的报道、制造假的新闻,这些都是属于妄语。在经典里面也讲到:不见未见,没有听闻的说听闻的,不知的说知、不觉的说他觉。你知道的说不知道,你听到的说没有听到,你知道的说不知道、你不觉知说觉知,这个都是属于妄语。

 妄语有两个条件:第一、你拥有欺骗的心,第二、你用任何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只要是不真实的,你心存欺骗,你表达出来就是属于虚妄语。

 第二种恶语是离间语。离间语又称为两舌,也就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把这里听来的话告诉另外一个人,把那个人说的话又告诉这一个人,使双方的关系紧张、破裂,包括分裂任何的关系。例如:父子的关系、夫妻的关系、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乃至公司与公司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这些都是属于离间,只要你是从中挑拨离间,这个就是属于离间。即使你传闻的是真实的,但是还是属于离间。

 第三是粗恶语(pharusàvàcà)。粗恶语又称为恶口(骂人),说难听的、使人听了感觉难堪的话。无论你是诽谤也好、你是骂人也好、你讽刺也好、你讥笑也好,总之是使他人难堪的那些粗言烂语都是属于粗恶语。

 第四是杂秽语(samphappalàpa),又称为绮语。例如:那些淫词艳曲,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言不及义的话,过度地夸张,阿谀奉承,能够增长散乱、忘失正念的这一切的语言,编造一些假故事娱乐大众,这些都是属于杂秽语。

 如果一个人远离了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和杂秽语,那么他就培育了、成就了正语。也就透过离这四种不好的语言而达成了正语。

第二是正业。正业就是远离身的恶行。

 身的恶行包括三种:第一种是杀生(pà?àtipàta)pà?à就是有呼吸的生命;àtipàta就是杀害、断除;断除他们的生命。

 杀生由五种条件构成:第一、对方是生命,第二、你明知是生命,第三、想要对方死的心,第四、你付诸行动,第五、对方已经死了。当然了,如果你虐待动物,或者你本身想要把它弄死,对方还没有死,这也是属于一种身的不正业,虽然没有构成杀生,但是你的不善业已经造了。

 另外一个身的恶行是不与取(adinnàdàna),adinnà就是还没有给的;àdàna是拿;也就是非法地占有、偷、盗、窃、抢、夺、乃至骗取,这些都是属于不与取。只要那东西不是属于你的,而且你明知道那个东西不是属于你的,你用任何的方法去占有、去拥有,就称为不与取。

 第三种身的恶行是欲邪行(kàmesu micchàcàra)kàmesu就是对于欲望的,micchàcàra就是错误的不正当的行为。也就是关于性方面的不正当的行为,不正当的性行为就称为欲邪行。也就是跟你没有资格发生性关系的人发生性关系,这就称为欲邪行,也称为邪淫。

 第三种离心所是正命。这里的命不是生命的命,因为巴利语叫做àj?va,这里的命是谋生的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或者赚钱。正命就是正当地获得财富,而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方法或者谋生的方式来赚钱获得财富,避免从事不正当的谋生方式称为正命。

 在《增支部》里面提到一个在家人不应该从事五种不正当的谋生方式或者是不正当的工作:

 第一、贩卖武器。例如:贩卖刀、枪,包括现在贩卖军火。不仅仅不能贩卖,也不能够制造、制造那些杀器乃至制造猎枪、渔网,这些都不应该。

 第二、贩卖奴隶。贩卖奴隶现在来说就是人贩子。非法的输入劳工等等这些都是,还有那些蛇头,这些都是属于邪命。

 第三、养那些供屠宰的动物。例如:养猪、养鸡、养菜牛、养一些羊、或者现在很多开设鱼塘养鱼、养虾,还有专门养苍蝇、养蚯蚓去给其它那些动物吃的,这些都是属于邪命。

 第四、贩卖毒药。贩卖毒药包括了贩卖杀虫剂、农药等等这些会杀死众生的,这些都是属于邪命。

 第五、制造和贩卖麻醉品。现在来说就是贩毒,制造毒,各种方式的贩毒都是属于邪命。无论是属于鸦片、摇头丸、海洛因、冰片、吗啡,这些都是。或者从事制造酿酒、卖烟,这些都是属于邪命。当然如果是有些开药店的,他卖一些药用的麻醉品,例如:有些阿片、治咳嗽的阿片、或者一些止痛的吗啡,这个并不算的,因为那个只是药用的。但是如果纯粹是供人娱乐、供人消遣的那种麻醉品和毒品,如果你从事这个,就是属于邪命。

 现在如果一个人从事和这些有牵涉的,例如:从事色情行业、开赌馆、赌场,或者从事打猎、捕鱼、捕动物、从事屠宰、开海鲜店、开一些海鲜酒楼,这些会涉及到杀的,作为佛陀的弟子都不应该去从事这些。如果我们是为了维生而去做,这个称为邪命,如果不是为了维生而去做,那么这个是属于邪业,就是不正当的行为。为了维生而去做这些,这个称为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当然了,这也包括我们用一切不正当的方式来骗取钱财。包括了用欺骗、诈骗、隐瞒事实、偷税、抢夺等等这些手段来获得的钱财,如果我们是为了谋生而去干这些事情,这个还是属于不正当的行业、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离心所的特点就是不违犯,不违犯语言的、行为的、和职业方面不好的这些行为。作用是远离(virati);表现为不去做那些事情;近因是有信心或者有惭、有愧、知足等等。离心所分为三种:一种是自然离,一种是受戒离,一种是正断离。至于这三种心所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留待明天晚上一起再继续学习。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毗达摩 第二十七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心所
下一篇:阿毗达摩 第二十五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无嗔心所
 阿毗达摩 第三十七讲 道与果的心路过程,不同众生所体验的心
 阿毗达摩 第六讲 四界分别观修习之简略法
 阿毗达摩 第四十二讲 业的分类(依成熟顺序、成熟时间)
 阿毗达摩 第二十二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嗔心所
 阿毗达摩 第十一讲 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
 阿毗达摩 第十四讲 遍一切心所之想、思、一境性心所
 阿毗达摩 第二讲 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五千年、..
 阿毗达摩 第十六讲 七种遍一切心所之名命根和作意心所
 阿毗达摩 第三十讲 十八种无因心 五十四种欲界心
 阿毗达摩 第四十讲 业、业的定律、业的分类(依成熟之地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佛无条件救度的譬喻(慧净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深窥心之生住异灭[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人,住在那里?[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五)第二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The Recorded Sayings of Chan Master Lin..[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无死的金刚心 第16章 终极意义[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明真法师文集 后记[栏目:明真法师]
 智悲精滴[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第十二则:观音菩萨作护法[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