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毗达摩 第四十九讲 涅槃,证悟涅槃之道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64

涅槃,证悟涅槃之道:昨天晚上我们结束了对缘起的学习。缘起就是诸因、诸缘而生起的意思。佛陀讲缘起主要是讲生命的起因、生命的来源、生命的集起。但是当佛陀在讲到,因为有了因、缘才会有果的生起之后,同时佛陀也讲了,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导致生命的超越、生死的出离、轮回的断尽,烦恼的根除。所以我们在讲到缘起的原则的时候,佛陀就这样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因为有了因,有了种种的缘,所以会有果的生起(因为因缘的生起,会有果的生起)。当这些因被灭尽的时候,那果自然就没有了(当因没有了,自然果也没有了)。所以,它们是一种因果的关系。

如何才能够得到生命的出离,能够得到生死的解脱呢?根据“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原则,我们如果是断除了导致轮回、导致生死之根,自然就不会再有轮回。生死的根是什么?生死的根就是无明。由无明的无余、离贪、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整个苦蕴灭。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禅修者断除了无明,他自然不会再去造作了行,就是不会造作,或者说那个时候已经不会有福行、非福行、不动行的造作了。由于没有了行,自然没有了识,就不会再结生,然后就没有名色,没有六处等等。如此整个生死就得到了解脱、得到了出离。

讲到生死的出离,也就是烦恼的断尽,这个就属于第四种究竟法,即涅槃。

我们在之前已经讲到了三种究竟法,即色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心法、心所法都称为有为法,而涅槃属于无为法。

讲到涅槃,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涅槃的巴利语叫做nibbàna,它源于动词nibbàti,意思是火被熄灭了或者消尽了。涅槃的梵语为nirvà?a,即nir再加và?a。若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解释,则是作为và?a爱欲的,nir就是没有、无或者离,也就是在《长部》注里面从词源学来解释:Tato vànato nikkhantanti nibbànaü,“从彼爱欲中出离为涅槃”。所以由于已经出离了爱欲,出离了种种的爱欲之林,所以称为涅槃。

那在经典里面呢,又这么样来定义,例如在《相应部·六处品》,当时有个遍行外道,他的名字叫食赡部果者,问具寿沙利子说:“贤友沙利子,所谓涅槃涅槃,贤友,什么才是涅槃呢?”沙利子尊者就回答说:“贤友,贪尽、嗔尽、痴尽,这称为涅槃。”也就是贪嗔痴的完全的灭尽、断尽,称为涅槃。

如果我们把涅槃来进行分类,那么涅槃只有一种,即无为的不死界为涅槃。

然而,如果依一个禅修者证得的涅槃来说,它又可以分为两种涅槃:

一种是有余涅槃界sa-upàdisesanibbànadhàtu,烦恼的完全的寂灭,称为有余涅槃界;

还有另外一种是无余涅槃界anupàdisesanibbànadhàtu,就是诸蕴的完全灭尽。

那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界,这两种讲到的余是什么意思呢?余就是upàdisesa,剩余的,这里的剩余就是还残存有这一堆五蕴、还残留有名色法。

当一个禅修者的烦恼完全被断尽了、断除了,这个时候由于烦恼被断除了,他不会再造作生死之因,然而由于过去生所造之业带来的果报仍然残存在现在,所以一个漏尽者,当他的烦恼已经被断除了、断尽了,过去生所造的五蕴身(这个果报身)还在,那个时候他还能体验到业生色,他还有业生色的生起、还有果报名法的生起,这个时候称为还有剩余的这一堆五蕴的身。但是由于烦恼已经被灭尽了,所以有余涅槃界是属于烦恼的灭尽,这里的涅槃是特指烦恼的断除、烦恼的灭。

当一位漏尽者的这一个色身、这一个五蕴身已经走到了尽头,也就是他年老、已经死了,这个时候,由于剩余的这一堆五蕴都已经完全的寂灭了、完全的灭尽了,这个时候,我们称这一位漏尽者,他是到达了无余涅槃界。

例如:我们以我们的佛陀为例子。当菩萨在Buddhagayà的菩提树下禅坐的时候,根据上座部的传统,在五月的月圆日那一天的凌晨即后夜时分,我们的菩萨证悟了阿拉汉道、果连同一切知智。这个时候,由于菩萨所生起的阿拉汉道智断除了一切的烦恼,从那一刹那开始,菩萨的烦恼完全被断除了,而又从那一刹那开始,我们的菩萨就称为佛陀Buddha。

因为什么我们的佛陀在那个时候他不能够称为无余依涅槃界呢?因为烦恼的断除,但是他还有这一堆五蕴身,还必须得继续支持他走他剩下的45年的路。在那一刻,由于生起的阿拉汉道智把所有的烦恼断除了,而与阿拉汉道智一起生起的是一切知智,由于只有正自觉的佛陀才能够有一切知智,从那一刻开始,我们的佛陀就叫做Sammàsambuddha(三藐三佛陀或者称为正自觉者),当菩萨证得了佛陀,那时他也称为阿拉汉,因为他的烦恼已经被断除了,所以他称为阿拉汉,也称为漏尽者。由于在过去生,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所造的业,他在从Tusita天投生来,当时的令生业还使他必须得在他的最后一生活八十年,也就是我们的菩萨在35岁成了佛,然后剩下的45年,这45年期间,由于他还有这残留的五蕴身,这个称为有余。他那个时候由于烦恼断尽,烦恼断尽这是属于涅槃,但是还有残余的五蕴,所以这称为有余涅槃。

那等我们的佛陀在80岁那一年,他走到了生命和轮回的最终点,在Kusinàra的Sàla双树下面右侧而卧,根据上座部的传统,那一年也是阳历五月的月圆日,我们的佛陀就入般涅槃了。由于入般涅槃那个时候他的过去所造的果报身都已经灭尽了,也就是当我们的佛陀的死心生起的时候,他的业生色全部也灭尽了,他以前的果报心全部也灭尽了。因此,诸蕴的完全寂灭称为无余涅槃。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有余涅槃称为烦恼的灭尽kilesa-parinibbàna。而无余涅槃我们可以称为诸蕴的灭尽,即khandha-parinibbàna。

如果依一个禅修者在修观而证得涅槃,依证悟涅槃之门来说,涅槃又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空su¤¤ata。由于涅槃是贪、嗔、痴的空无、没有,所以称为空;

或者又称为无相animitta。由于涅槃毫无贪、嗔、痴之相,或者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我们不能够说涅槃是有生相、有住相、有灭相,也不能够说它是有存在,所以涅槃为无相;

或者又称涅槃为无愿appa?ihita。由于涅槃完全没有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可爱之欲,所以也称为无愿。

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修无我随观的时候证悟涅槃,他证悟的是空涅槃;如果一位禅修者在观无常的时候证悟涅槃,他证悟的是无相涅槃,依无相门而证悟涅槃;如果一个禅修者在观苦的时候证悟涅槃,他是依无愿门而证悟涅槃的。这个我们等会再说。

讲到了涅槃之后,我们再接着来讲,到底要如何才能够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必须得通过一定的方法、一定的途径,这条途径到底是什么?

在《相应部·六处品》当中,当时那一位食赡部果者的遍行外道问沙利子尊者说:“贤友,哪些道路、行道能证悟该涅槃?因为之前说到了涅槃是贪的灭尽、嗔的灭尽、痴的灭尽,这称为涅槃。如果有了涅槃,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怎么样修行才能证悟这种涅槃呢?”沙利子尊者回答说:“贤友,只有这八支圣道,也即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贤友,这道路、这行道才能证悟涅槃。”这是在《相应部》第四相应的第314经和333经里面说到的。

对于这八支圣道,在《中部》第44经的《小智解经》里面,把这八支圣道又归纳为三聚,就是三法。这部经里面讲到:

“贤友维沙卡,并非八支圣道包摄三聚;贤友维沙卡,乃是三聚包摄八支圣道。贤友维沙卡,正语、正业、正命,这些法包摄于戒聚中;正精进、正念与正定,这些法包摄于定聚中;正见和正思维,这些法包摄于慧聚中。”

三聚,就是三类的修学方法、修行方法,并不是说八圣道包括了这三类的修学方法,而是三类的修学方法包括了八支圣道。在这八支圣道当中,其中的正见、正思维,还有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的正见和正思维属于哪一学?属于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属于定学。

因为八支圣道可以分为两种行道:一种是世间行道,一种是出世间行道、出世间的八圣道。

世间的八圣道:对于正见来说,就是要有业果智。它也包括了禅那的正见,包括了修观智的正见;正思维就是把心投入于修观或投入于禅修的所缘;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持戒,离不正当的语言和行为,还有离不正当的谋生方式;正精进就是致力于断除种种的不善,令不善不生而致力于培育诸善;正念就是把心念投入于身、受、心、法;正定就是培养四种禅那,或者如果把四种无色界定包括在第四禅里面,也就是培养八种定。这是属于世间的八圣道。

出世间的八圣道:正见就是如实地知见四圣谛;正思维就是把心投入于四圣谛或者把心投入于涅槃;而在圣道心里面,正语、正业、正命是同时具足的,在圣道心里面的精进心所属于正精进;念心所属于正念;而一境性心所属于正定。这个是属于出世间的圣道。

对于戒、定、慧这三学应当如何来修行呢?戒、定、慧三学,它是一种次第的关系。正如佛陀在《长部》第十六经《大般涅槃经》里面,很多次的重复地强调说: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已遍修戒能获得定之大果报、大功德,已遍修定能获得慧之大果报、大功德,已遍修慧能使心完全地从诸漏中解脱,也就是欲漏、有漏、无明漏。”

这里讲到了,如果一个人已经完全修习了戒,他将能够以此为基础而获得了定,有大果报、大功德的定;而透过了完全地修习定,他能够以此为基础,而能够修习有大果报、大功德的慧;而透过完全地修习慧,将能够使心完全地从一切的烦恼当中解脱。这些烦恼即欲漏、有漏、无明漏。对于见漏来说,在初道的时候断除;对于欲漏来说,在第三道的时候断除;对于有漏、无明漏,是在第四道——阿拉汉道的时候断除。

因此,我们把证悟涅槃之道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s?la,就是增上戒学Adhis?la-sikkhà;定samàdhi,是增上心学Adhicitta-sikkhà;和慧pa¤¤à,是增上慧学Adhipa¤¤à-sikkhà。

对于这三种增上三学,我们应当要如何来修行呢?在《中部·转车经》或者在《长部·十善经》等等,就讲到了修行的七种次第,即七种清净。这七种清净就是:第一戒清净,第二是心清净,第三是见清净,第四是度疑清净,第五是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是行道智见清净,第七是智见清净。

作为禅修宝典的《清净道论》的清净是指什么清净?其实也是在讲这七种清净。其中的戒清净属于戒学;心清净是属于增上心学,也是属于定学的;而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是属于慧学。因此七清净也是指三学。

我们应当如何来培育这七种清净呢?或者说我们应当要如何来理解七清净和解脱之间的关系呢?这七种清净是围绕着慧学来讲的,它是特重于慧学。例如,我们讲到戒、定、慧三学,其中戒清净只是一种清净,心清净也只是一种清净,而五种清净是属于慧。因此,讲到七清净,它是侧重于修慧的。

应当如何来修习呢?在《清净道论》第二册的第431节里面这样讲到:“应如何修习呢?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此观慧之地。戒清净及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根。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为慧体。所以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在成就了作为慧根的两种清净之后,应努力修习作为慧体的五种清净。”这是《清净道论》讲到应当如何修慧的答案。

“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观慧之地。”也是我们所说的观智的所缘,观智所观照的目标,观智所建立的基础。因为任何的心都必须得要有对象、有所缘。而观智是一种很强的心,它也必须得有明确的所缘,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去观照。就正如说,如果我们要杀敌,我们要有对象(敌人对象),不是漫无目的地开枪。到底什么是观智的目标、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呢?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和缘起等等这些法。

对于在这七种清净当中,戒清净和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的根,也就是说作为培育智慧的根。有了根之后,才能谈到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这五种清净就好像是智慧本身。例如:一颗树的树干包括树叶一样,惟有透过智见清净,才能够结出涅槃或者出世间之果。

“所以应当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我们现在在这里讲阿毗达摩,其实还是以各种方式来讲五蕴、讲十二处、讲十八界、讲根、讲谛、讲缘起,我们透过学习、透过遍问(不懂的就询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这些诸法,这样的话我们修观才不会无的放矢。然后应努力,在成就作为慧根的两种清净之后——先持戒清净,然后再培养定力,这样努力地修习作为慧地的五种清净、再培育见清净等这五种清净。

因此,在这七种清净当中,如果围绕着慧来说,戒清净和心清净属于慧根pa¤¤à-m?la,智慧生长的所扎的根。如果一个人持戒越清净,定力越强,犹如一颗树,它扎的根越深,这棵树生长就越稳一样。如果一个人不持戒,一个人又没有定力,那么他好像芦苇或者墙头长的草一样,风一吹,即使它长的树干很直,这棵植物的干和叶子好像很茂盛一样,但是它很脆弱,甚至越大越危险,因为根太浅。同样的,我们修行也是,如果根扎得越深、越稳固,对我们修观就越强、越有保障。

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个称为慧体pa¤¤à- sar?ra。Sar?ra是身体的意思,也就是作为慧的本身。例如:一棵树的树干和枝叶,这个是代表树,我们看到的是这棵树,但下面扎的就是根。

在这里我们就来简单地讲一讲七清净的修行方法。

七清净当中第一种清净是戒清净。到底什么是戒清净呢?戒清净即是四种遍净戒,这四种遍净戒就是:

第一,巴帝摩卡律仪戒(pàtimokkhasaüvara-s?la);

第二,根律仪戒(indriyasaüvara-s?la);

第三,活命遍净戒(àj?vapàrisuddhi-s?la);

第四,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la)。

这里讲到的pàtimokkha,它的意思就是护解脱。如果一个善男子出家之后,透过很好的保护,保护这些学处、保护这种戒,他将能够解脱恶趣之苦,所以称为护解脱。Pàti, Mokkhati就是保护解脱,称为护解脱。律仪戒,也可以称为防护的意思。这是指作为一个出家众、一个比库、比库尼或比丘、比丘尼,他(她)应该守护的pàtimokkha律仪戒或者波罗提木叉戒。

第二是根律仪indriyasaüvara-s?la,这是指以正念来防护六根。当眼见到色的时候,如果他没有防护眼根,他的心将会被贪、忧等所侵漏,由于他防护了眼根律仪,那这样他就能够成就这种根律仪。对于耳、鼻、舌、身、意,也是这么样。

对于活命遍净戒,就是作为一位比库、比库尼、或者比丘、比丘尼,他(她)们应当要如法的获得生活必需品,例如:袈裟、钵食、住所、药品等。

对于资具依止戒,就是当一位比库,在使用袈裟、钵食、住所和药物的时候,他必须得经过如理的省思。由于透过如理的省思,那么他使用这些资具、这些生活必须品将是没有过失的。

当一位出家众如果完全地守护好这四种遍净戒,那么这个是他(她)的戒清净。而对于一位在家人来说,他(她)的戒清净就是至少必须得要持五戒持得清净。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应当要持守八戒,Uposatha八戒。

有了戒清净为基础,他应该再修定。

对于修定来说,什么是定?定也称为增上心学。而且在八圣道里面,定是属于最后一个圣道支,即:正定。

那佛陀是怎么样定义正定的呢?佛陀说:

“当他舍离此作为心的随烦恼、使慧羸弱的五盖,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

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

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

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

这就是佛陀在诸圣典当中,对正定或者对增上心学,或者对定的定义。

也就是说,佛陀说到了有四种禅那,其中初禅是有寻、有伺的离生喜、乐定;对于第二禅是无寻、无伺的定生喜、乐定;对于第三禅是离喜的离喜妙乐定;对于第四禅是舍念清净定。这是属于第四禅。

这四种禅那是以禅支来分的。初禅是有寻、有伺,由于远离了五盖、远离了心的随烦恼而生的喜和乐,再加上(定)一境性,这五种禅支构成了初禅;

由于已经舍断了寻和伺(没有寻和伺),由于内心的定而产生了喜与乐,这是第二禅,再加上心专一性(心一境性);

由于第三禅又舍了喜(喜禅支)而住于舍,这里是中舍,尽舍,具足念与正知;以身(这里身是名身)受乐,他住于没有喜的妙乐的定,所以称为有乐、一境性的第三禅;

连乐也舍断了,处于不苦不乐的乐受,舍念清净,这个是属于只有舍与一境性这两种禅支的第四禅。而对于八种定来说,从禅支上来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由于它也只有舍和一境性两种禅支,所以也包括在第四禅之中。

因此,佛陀在讲正定的时候,他是指这四种禅那。

如果一个人想要培养定力、要修止,在这里我们就再简单地讲讲,应当如何来修定或者说我们应该透过什么方法来修定?我们可以透过培养止来修定。

修定,定的这个阶段在《清净道论》或者在七种清净里面称为心清净,在《清净道论》里面这样定义心清净,讲到:

“Cittavisuddhi nàma sa-upacàrà a??ha samàpattiyo。”

“称为‘心清净’是指包括近行定的八种定。”

这里的近行定,它是指欲界的定。而安止定,又称为禅那Jhàna,它包括了八种定。这八种定,有色界的四种禅那、色界的禅那;还有四种是无色界的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当一个禅修者培养了这些定力,这个称为是他的心清净。

应当如何来培养这些定力呢?想要培养定力,他必须得修止。到底“止”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讲到的止观、止观,“止”是什么意思?“止”在《法集论·注》或者说在《无碍解道》的注里面,就讲到了:

“Paccan?kadhamme samet?'ti samatho。”

samet?的意思就是止息、让它平静下来,这称为止。所以:

“令诸敌对法止息为止。”

就是让种种的烦恼,特别是指五盖,这些是禅那的敌对法Paccan?kadhamme,让它平静、止息下来,称为止。所以“止”即是令诸称为敌对法的诸盖止息,使心处于平静、专一、没有烦恼、没有杂染、安宁的状态,也就是培育定力的禅修业处。

如果一个禅修者想要培养定力、想要证得禅那,他必须得要修止。而要修止,他必须得要有特定的目标、特定的所缘。因此,修定应当先选择一种特定的业处。

对于业处,什么是业处呢?业处是巴利语kamma??hàna的直译。kamma是工作或者又称为业,造业的业kamma;?hàna是地方、处所、场所;工作的地方称为业处。我们心所专注的所缘(对象),就是我们心工作的地方。如果心没有了工作的地方,它就会到处飘移、飘荡。所以,我们透过心专注特定的所缘来培养止,就是“令诸敌对法止息而达到定”。

业处在上座部的佛教的传统里面,有教导和总结为四十种,称为四十种业处,即: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差别和一想。

这里的十遍,是指透过专注于特定的物质的颜色或者质材,而让这些扩到一切处成就的定力。十遍即: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红遍,黄遍,白遍,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地、水、火、风遍并不是从胜义谛上来说的,这里的是属于物质质材方面的。这里讲的地,地是大地的地;水就是流动的水,湖水、井水、河水等等都可以;火就是燃烧的火;风就是吹来的风,刮风的风;青就是青的颜色,包括了绿色、褐色等等,红色或者古代也称为赤,赤遍其实就是红遍,黄遍就是黄色,和白遍,青、红、黄、白就是透过专注物质的颜色来成就的定力;而光明遍就是透过专注光明,例如说太阳光、月亮光、蜡烛光、火光啊等,透过专注光明而让光明遍一切处来成就的定力;而限定虚空遍是透过专注特定的虚空,而不是所有一切的虚空,透过专注特定的虚空之后,再把它扩到一切处而成就的定力,这是限定虚空遍。

还有十种不净,十种不净是透过去专注一个外在的死尸腐烂的十个过程来成就的定力。这十种不净是属于尸体腐烂的十种不同的相,即:肿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和骸骨相。

还有十种随念,随念是anussati,就是透过心时时地忆念来成就或培育的定力。这十种随念即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这前面的六种随念也称为六随念。再加上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念和寂止随念。

佛随念、法随念和僧随念是一位佛弟子透过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而成就的;

戒随念是透过忆念自己的戒行清净而培养的定力;

舍随念,这里的舍是施舍的舍Càga,Càgànussati就是如果一位佛弟子随念自己布施的功德,他经常布施、欢喜地布施,他可以透过这样随念来培养定力;

天随念就是透过忆念诸天人的种种的功德、他的善德,就是诸天人由于他们过去曾经修习了信、戒、闻、舍、慧这些功德,现在这些功德我也拥有,所以他透过忆念自己的功德,借助天为借鉴而忆念自己的功德,这称为天随念;

死随念就是忆念、随念着死亡的必然性和生命的脆弱性、不确定性而成就的;

身至念又称为厌恶作意,他包括对三十二种身体的部分的思维,我们称为三十二身分;

入出息念就是透过专注于呼吸,把念沉入于呼吸来成就定力的这种业处;

寂止随念upasamànussati,这里的寂止是特指涅槃,也就是当一位禅修者,特指圣者忆念着涅槃的寂静的时候,将能够透过这种而成就定力。

接着是四梵住,四梵住又称为四种无量心,即:慈、悲、喜、舍。通过修习慈、悲、喜、舍而达到清净之住、圣洁之住这称为梵住。

还有四种无色,四种无色就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无色定称为无色。

一差别,是四界差别。也就是透过确定、辨识于此身中的地、水、火、风四界,称为四界差别。

还有一想是食厌恶想,就是透过去注意食的厌恶、食的不净,来去离贪的这种想。

这四十种业处都是依所缘来分,就是依目标来分,它并不是依证得的定的层次来分的。如果依照证得的定的层次来分,就可以分为近行定、然后四种色界定,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或者论教法里面的五禅,就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然后就是四无色即:空无边出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但是在这里它是依培养定力所专注的目标来分的,所以分为四十种。四种无色从禅支上来分,还是属于第四禅。

由于一个人要成就初、二、三禅、四禅,他可以透过专注于十遍,专注于地遍、水遍、火遍、风遍,可以通过专注任何一遍而证得初、二、三、四禅;例如:他透过专注地遍,修习地遍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那么初、二、三、四禅的这种所缘,他的目标还是不是一样?还是一样,是不是?都是以地的遍相。但一旦他想要培养四种无色界定的话,他可不可以继续再透过专注地遍而证得空无边处定呢?能不能?可以?不可以?不可能!因为空无边处定就是无边的虚空,它的所缘已经更换了,如果他仍然是专注于地的遍相的话,那么地的遍相还是色法的概念,他专注于色法的概念,能不能够证得无色界的定呢?是不可能的。因为透过专注色法所构成的、所假合的概念,只能证得色界的禅那。所以他必须得去除色的概念、色的遍相而专注于无边的虚空,专注无边虚空这种概念而证得无色界定。

对于识无边处定也是专注于无边的心;对无所有处定是专注于空无边处定心的没有;透过专注无所有处定的定心的微细、殊胜而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所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还是依照对象(所缘)的不同来分的,而不是依境界来分。所以这里讲到的业处,它是特指心工作的目标、心专注的对象。

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哪些业处可以证得禅那?哪些业处不能证得禅那?在证得禅那的业处当中,哪些可以证得什么禅那?我们在这里再去分别一下、研究一下这些定。

在《清净道论》里面这样讲到:

除了身至念和入出息念以外的其余八种随念(也就是在十种随念当中,除了身至念和入出息念之外,其他的佛随念、法随念等等这八种随念),还有食厌想、四界差别这十种业处为近行导入(就是能够导入、使心导入于近行定的),其他的为安止导入(就是可以证得安止定的)。

因此有十种只能够证得近行定的禅修业处,即: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寂止随念这八种随念,再加四界差别和食厌恶想,一共这十种业处只能证得近行定。

近行定属于什么定?欲界的定。当一个人取佛陀的功德为目标的时候、或者取法的功德、或注意死的时候,他取这些为目标不能够生起广大的速行,只能够(生起)欲界的速行,他的那种心路过程,最多只能够是属于欲界的七个速行而已。

剩下的三十种业处称为安止业处,即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四梵住、四无色界定,这三十种禅修业处可以证得禅那,也就是可以证得安止定,可以令广大心生起。

在这些业处当中,对于安止导入,在此入出息念以及十遍,属于四种禅那。身至念以及十不净属于初禅;前面三种梵住为三种禅那;第四梵住及四种无色属于第四禅;这是依禅那的分别。

也就是说,透过专注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红遍、黄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这十种遍以及入出息念这十一种业处,我们去修习这十一种业处,分别可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如果一个人修习十不净,也就是肿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这十种不净再加修行三十二身分,可以证得初禅。由于它们涉及很强的寻,所以不能证得初禅以上的定。

慈、悲、喜这三种梵住,依次可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

而对于舍梵住和四种无色,只是第四禅。

如果一个人想要证得舍无量心(舍梵住)的话,他必须得先修习慈、悲、喜,以喜的初、二、三禅然后直接证入舍无量心;

而对于修四种无色,他应当取十遍当中前面九种遍即: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这九种遍,来达到了第四禅,之后再透过去除遍相的方法来成就四种无色界定。

所以舍梵住和四无色界定这五种业处,它只属于第四禅,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没有禅那的禅修者,这五种定力是不能够直接修的。

当一位禅修者培养了定力之后,他应当再继续在这定力的基础上去修观。对于观,到底什么叫做观呢?在诸经论著里面这样说:

Aniccàdivasena vividhena àkàrena passat?'ti vipassanà。

观的巴利语叫vipassanà。vipassanà古代也翻译成毗婆舍那或者毗钵舍那,直接翻译为维巴沙那。到底什么是vipassanà呢?它是取vi再加passati,动词passati,名词passanà,vi再加passati。不同的‘看’称为观。“即以无常等不同的形象观照为观。”

观即是观照诸名色法,就是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也即是培育智慧的禅修业处。

讲到要修观,我们可以用三种方法来修观。三种方法就是透过观诸行法、诸名色法的三相、三种本质来修三种观。即:我们应该观照无常相来修习无常随观(aniccalakkha?a来修习无常随观aniccànupassanà);第二是苦随观(dukkhalakkha?a来修苦随观dukkhànupassanà);和以无我相观照诸行法(无我相anattalakkha?a来修无我随观anattànupassanà)。

我们所观的

aniccàdivasena vividhena àkàrena passat?'ti vipassanà.

就是通过无常、苦、无我等种种的行相去观照诸行法,这称为观。

对于修观来说,我们仍然必须得要有基础。修观的基础是什么?修观的基础又称为慧根,即戒清净和心清净。拥有了修观的基础之后,我们还要找到修观的所缘。例如:一个人拥有了精良的武器之后,还必须得杀敌,杀敌还得认准敌人,这个才是目标,如果没有目标,武器再精良都没有用。

修观的所缘又称为慧地,即是: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十二支缘起。或者我们把所有这些都进行总结,观业处只有两种,即色业处和名业处(r?pakamma??hàna和nàmakamma??hàna)。也就是说,我们所观照的都离不开名色法而已。

例如:五取蕴。色取蕴属于什么?属于色业处。受、想、行、识属于名业处;

在这十二处当中,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和一部分的法所缘属于色业处,意处和一部分的法所缘属于名业处;

对十八界也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一部分的法界,这些是属于色业处。然后意界、一部分的法界,还有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是属于名业处;

对于二十二根也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具知根、当知根,还有讲到名命根、苦根、忧根、乐根、悦根、舍根这些是属于名业处。而讲到了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性根、男性根、色命根这些都是属于色业处;

对于四圣谛来说,苦圣谛是属于名色法。苦集圣谛是指苦的原因,它还是指名色法。而对于苦灭圣谛,当然这不是我们观照的目标;对于世间的道圣谛,它还是属于名法。

十二支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处等等,例如:无明、行这些都是名业处,识也是名业处。名色就是包括名和色,然后六处又包括了名和色,触、受、爱、取、有这些都是属于名业处。所以,十二支缘起其实还是属于名色法,包括在名色法。

即使我们说观到了过去世,过去世还是一堆名色法,那只是属于过去的名色法。

因此,观分得再复杂,所观的目标只是两类,即色和名。观照色法我们称为“色业处”,观照名法称为“名业处”。

因此,在修观的时候,观的色业处是指28色,即眼处门有54种色法,耳处门54种色法,鼻处门54种色法,舌处门54种色法,身处门44种色法,心所依处有54种色法。这些组合其实还离不开28种色法。

对于名业处来说,从五蕴上来说,包括了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和识取蕴。如果从心与心所来说,受取蕴依心所来说是一种受心所;想是指想心所;行是指其他的五十种心所;而识取蕴,它是指除了出世间心之外的其他的世间心。

而在修名业处的时候,它是透过六门心路过程来观的:眼门心路过程、耳门心路过程、鼻门心路过程、舌门心路过程和身门心路过程。

对于意门心路过程来说,如果一个拥有禅那的禅修者,他还必须得再观照禅那的心路过程。

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修观的时候,他甚至还要观照修观的观速行的心路过程。也就是,如果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我们是透过六处门的色法来观。如果修名业处的话,我们可以透过六门心路过程的方法来观,也可以透过四种名蕴的方法来观。

如果对于修观来说,他观照的还是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

名色法又称为五取蕴,这是属于什么?这属于苦圣谛dukkhaü ariyaccaü。而观照名色法之因是属于缘起,这是属于那一圣谛?这是属于苦集圣谛dukkhasamudayaü ariyaccaü。这些即是修观、观智的所缘。

在四圣谛里面,如果我们只是观照名色法,这是属于观照苦圣谛、我们来修习苦圣谛。而观照名色法之因,我们是透过缘起来修苦集圣谛。因此观智的所缘,其实还是属于修习苦圣谛和苦集圣谛,这种修行的方法本身属于导致苦灭之道圣谛,而最终证得苦的完全灭尽、断除,这是属于苦灭圣谛。

对于修观来说,应当如何来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呢?佛陀在《无我相经》等很多的经典里面这么样讲到:

“因此,诸比库,凡所有的色,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观察一切色:‘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对于受、想、诸行、识也是如此。”

因此在修观的时候,我们对于五取蕴应当用十一种观法来修观,也就是对于五取蕴的每一种蕴,我们应当用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粗、细、劣、胜、远、近这十一种观法来观。

例如:对色法,我们应该观过去已经灭尽的色法;现在正在灭的色法;未来也将会灭的色法;内在对自身相续的色法;外在的其他五蕴身的色法;以及没有生命的那些色法;

对于粗的色法,例如:由于低劣的、由于不善心生起的色法,或者由于粗的果报心生起的色法;和细的,十六种微细色属于细的色,其他的属于粗的色;

对于劣的、胜的,如果是不善果报的属于劣的,善果报属于胜的;或者不善心生起的色属于劣的,善心生起的色属于胜的;

远的;近的等等这些方法来修观,对于受、想、行、识也是这么样。

在修观方面,修观必须得要有一定的次第。修观的次第本身就是慧的本身,所以称为慧体。修观的进展,就是当一个人拥有了戒清净和心清净之后,他应当培养见清净。见清净在十六种观智当中,它属于名色识别智。

如果一个人想要培育见清净,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讲到:“见清净是依特相、作用、现起、近因来辨识名色法,由于透过相、味、现起、足处(近因)来辨识名色法,这种观智称为名色辨别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修色业处和名业处。

由于见清净能够使一个禅修者暂时地去镇伏邪见,他已经不会再相信有“永恒的我”而称为见清净。透过辨识所谓的人只是在因缘和合之下生起的名色法而已,他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在这一堆名色法之后并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存在,如果一个禅修者达到这个阶段,他就称为见清净。

见清净由于它透过辨识名法和色法的各自的相、味、现起、足处,所以他所看到的我们称为自性相Salakkha?a,或者称为sabhàva-lakkha?a。

一位禅修者在见清净的基础上,他应当继续再修度疑清净。度疑清净就是由于他辨识了名色法的缘,透过因果法则的方法而去除对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名色法诸缘的迷惑,所以称为度疑清净。由于他已经度脱了种种的三世的疑惑、因果的疑惑,透过把握名色法的缘来成就的智。这个时候他所辨识的名色法是属于取它的缘,所以称为缘相。

当一位禅修者在已经培养了见清净和度疑清净的基础上,再继续培育观智。在严格的情况上来说,惟有在这个阶段才称为真正的观智。因为之前在见清净和度疑清净的阶段,他还不是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只是先尝试去见到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和它们的因,然后从思惟智的阶段才开始去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的无常、苦、无我,因此在严格的程度、严格的阶段来说,从思惟智开始才算是真正的观智。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应该透过三世、内外、五蕴、十二处等等的方法去修观。

他如此辨识三谛,就是种种的行法以及它们的缘,把它归纳为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蕴、处、界等等方法,这个称为思惟智。

随后,他再依照三世相续、刹那等等,以思惟智的观的方法来观照它们的三相,即:因为坏灭而为无常,因为一直受到坏灭的逼迫而可畏故为苦,因为没有称为“我”的实质或者本质而为无我。这个时候就称为思惟智。

然后他再以缘生灭和刹那生灭来观照诸行法的生灭,这称为生灭随观智或称为生灭智。

在生灭随观智还没有成熟的阶段,一位禅修者将会生起光明、喜、轻安、胜解、策励、乐、智、念、舍和欲等等,这十种称为观之染。如果在这个阶段,他认为:他已经证悟了,他已经证悟涅槃了。他将会进入非道而停止了修行。如果他知道这些只是属于修观的副产品或者修观的随烦恼,他越过这个阶段而继续再修观,他了解了这些光明等观之染为修观进展的障碍,他分辨了道和非道,这种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

由于这个阶段他观的是生灭相,就是诸行法的生灭相,所以这个是在这个阶段的观智的所缘。之后他以缘生灭和刹那生灭再继续培养观智,等到他的观智进一步成熟的时候,将不用再继续去观照诸行法的生灭,而只是观照它的坏灭,这时候他进入了坏灭随观智。

然后当他持续地再修观,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智、行舍智这些依次,他的观智将能够成熟。由于从坏灭随观智一直到随顺智都是观诸行法的坏灭,所以这个时候他观的是诸行法的坏灭相,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达到了智见清净,就称为证悟涅槃。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智见清净是指道智magga¤à?a。道智是指能断除烦恼或减轻烦恼的出世间善心。

在一个禅修者修止观,培养定力和慧的整个过程当中,其中惟有一种智慧称为道智才能断除烦恼,其他的任何智都不能断烦恼,只能镇伏烦恼。道智是属于出世间智、出世间心。道智一共有四种,即入流道、一来道、不来道和阿拉汉道。其中的入流道、不来道和阿拉汉道能断除相应的烦恼,而一来道只能减轻贪、嗔、痴,而不能断除任何的烦恼。

当一位禅修者在证得了道智之后,紧接着生起了相应的果智phala¤à?a,这种果智即是体验由道心带来的解脱的出世间果报心。

断除烦恼和证悟圣果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皆分为两个阶段:即道心与果心,所以一共有八种出世间心。这四种圣道与四种圣果所取的目标都是涅槃,所以它们的所缘是涅槃相。

当一位禅修者在证得了涅槃的时候,依照他所观照的三种方式而证得了涅槃,我们称为三门。

当一位禅修者在观诸行法为无我的时候他证得了涅槃、他进入涅槃称为空门,这个时候称为空解脱su¤¤ata vimokkha;

当他观照无常的时候证得了涅槃,这个称为依无相门而证得涅槃,他所证得的解脱属于无相解脱animitta vimokkha;

如果一位禅修者在观照诸行法为苦的时候而证悟涅槃,他是依无愿门而证得、进入涅槃的,所以他的解脱是属于无愿解脱appa?ihita vimokkha。

因此,我们在这里讲到了七种清净的简单的修行方法。这七种清净其中的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和行道智见清净,这些都属于世间的行道、世间的修行,而智见清净才是属于出世间的修行。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证得出世间法,想要证悟涅槃,他必须得要先经过世间的行道,即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和行道智见清净,而由行道智见清净里面的行舍智这个阶段再继续修观,观照诸行法的坏灭,观照它的无常、或者苦、或者无我,在道初起的心路过程里面,将有一个意门转向心生起,然后遍作、近行、随顺(随顺是属于随顺智),种姓(种姓属于种姓智),紧接着生起一个道智,这个道智只生起一刹那就断除相应的烦恼,然后紧接着生起的是一个果心。能够生起果心的这一种人称为圣者,惟有圣者他才能够入果定,取涅槃为目标,也就是说出世间法是属于圣者能够取到的、他能够生起的。对于凡夫来说,他只能依世间的行道,而不能够体验、不能够觉知出世间法,出世间法我们可以说是属于圣者的专利。

我们在这里简单扼要地讲应当如何去培育戒定慧、培育止观而证悟涅槃的方法。到此,我们把整个阿毗达摩都已经讲完了。

我们现在再来对整个阿毗达摩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我们刚一开始的时候讲阿毗达摩是从什么入门的?是从概念法入门的。因为概念法涉及到的多数是在我们持戒和修定的时候,特别是持戒,纯粹几乎都是以概念法为所缘。在修定的时候,大部分的修定,特别是培养色界的禅那的时候,都是属于概念法的范畴,是不是?

之后,再讲到了色法、心所法、心法,而心法和心所法是以聚的方式出现的,它的运作是以心路过程的方式运作的。所以这个是属于苦圣谛的范畴,也就是名色法(其实就是五蕴)是属于苦圣谛的范畴。

然后我们又讲到了离心路过程,也就是死生的运作。为什么会有苦?因为有造业。为什么造业?因为有烦恼。所以从广义上来说,缘起就是苦集圣谛。从更精准来说,惟有爱ta?hà才是属于苦集圣谛。当我们在讲到业、讲到离心路过程,就是死生的运作,讲到缘起的时候,这个是属于苦的生起或者生命之因。

我们刚才简单地介绍了涅槃,这是属于什么圣谛?苦灭圣谛。

然后我们再讲到了应当如何来证悟涅槃,这是属于什么圣谛?这是属于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整个阿毗达摩都是围绕着禅修、围绕着导向灭苦,正如佛陀所说的:佛陀为什么称为如来?因为他证悟了四圣谛故,所以称为如来。也因为佛陀证悟了四圣谛,所以他称为圣者。一切的禅修者,无论是人、无论是天,只要他证悟了四圣谛,就称为圣者。这些谛(真理)、真实不虚的真理,一个人一旦证得了圣谛,他将成为圣者。又由于这些只是由于佛陀、称为圣者的佛陀所宣说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圣谛。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阿毗达摩简单的总结,其实讲来讲去还是离不开佛陀教法的核心,什么?四圣谛!那好,今天我们讲阿毗达摩到此圆满结束了。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阿毗达摩 第四十八讲 缘起(受、爱、取、有、生、老死等)
 阿毗达摩第二十三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嫉、悭、恶作(追悔)心所
 阿毗达摩 第三十一讲 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
 阿毗达摩 第三十六讲 心路过程中心与所缘的关系
 阿毗达摩 第十一讲 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
 阿毗达摩 第十二讲 六处门色法及名法与心所
 阿毗达摩 第三十九讲 世间(欲界天,色、无色界天),世间的周期..
 阿毗达摩 第四十二讲 业的分类(依成熟顺序、成熟时间)
 阿毗达摩 第十九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通一切不善心所(无明、无惭、无愧、..
 阿毗达摩 第二十九讲 八种欲界的善心、果报心、唯作心
 阿毗达摩 第十六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寻、伺、胜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依教奉行求正觉[栏目:传喜法师]
 见到境界不动心[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