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142

二、【五根与五力】

从《表 2-1》,我们可以先大略的了解,五根、五力与四圣谛、八正道相互之间的关系。原来五根、五力是在述说着,如何圆满完成八正道的五个重要元素。经典上有以堂阁众材,来譬喻五根、五力之间的关系。另外我再以两个譬喻来说明,来加深大家对五根、五力更深刻的认识,以及方便我在后面几个章节的引申叙述。

一、《堂阁比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根,一切皆为慧根所摄受。譬如堂阁众材,栋为其首,皆依于栋,以摄持故;如是五根,慧为其首,以摄持故」。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北传杂阿含666(六五四)

此经是以房屋的栋梁来比喻五根之间的关系,主梁为栋,其它支梁皆依于主梁,成为双斜面的屋顶结构。五根中以慧根为主梁(栋),以慧为首,以摄持其它四根。这说明了信根、精进根、念根及定根,没有慧根主梁摄持,是不可能成为堂阁的,见《表 2-2》堂阁比喻。

 

 

二、《树比喻》

一般人看到五根的根字,一定会联想到有根之花果树,见《表 2-3》树比喻。花果树种子如果不落地,则不可能有开花结果的一天;就像一个人从来不曾听闻佛法,不知出离、不知出要,是不可能趣向解脱、涅槃道路的。

因此信根之四预流支,首先要亲近善士听闻佛法,对佛法如理思惟后,产生了信心与出离的欲念,成就了对佛、法、僧、戒四不坏净,依四圣谛与八正道,法随法行的完成解脱涅槃之道。

 

 

如偈云:
『信地为根基 四谛慧日照
八道甘露水 时时勤浇灌
身心法常念 四禅定苗身
所作不唐捐 幼苗成幢树
如因陀罗柱 八风吹不动
四双与八辈 三七道所成
日种之所说 宝山勿空回』

 

三、《侯鸟比喻》

每年从秋入冬,北方大批成群候鸟,皆会迁往飞向南方温暖的水泽地区。如果候鸟不振翅飞越千万里程,就可能挨冻受饿死于北方冰雪之地。同样的五根中之精进根与定根两羽翼,平衡协调同时并进,以及念根为首正确引导,相信一定能够到达水乡泽国的慧根地带。

 


如偈云:
『进定两羽翼 四念以为首
信忍风信行 航向慧泽地
远离诸欲行 身心无尘劳
展翅任翱翔 天山我独行』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五根》
下一篇:三十七道品 序文 (附:三十七道品总表)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2 令断勤(律仪断)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3 心如意足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2 正思惟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4 定力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2《受念处》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8 正定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八正道》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3《心念处》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6 正精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875 华严经义海百门(唐 法藏述)[栏目:09 注述讲记]
 与其祈求奇迹,不如创造奇迹[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8.如何认识真理[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善用人身求解脱,尊重无欺因果法[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禅悟与实现 第十章 无住的生活艺术[栏目:郑石岩教授]
 不要小看起心动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观想的要领[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