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陀如是说 (人经)
 
{返回 您认识佛教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727

人经

(Purisasuttaü)

 

本经译自《相应部·有偈品》第三相应第2经。

高沙喇国(Kosala,拘萨罗)的巴谢那地王(Ràjà Pasenadi,波斯匿王)前往请教世尊:有哪几种法在人的心中生起时,能够给人带来不利、痛苦和不安乐。佛陀说:当一个人的心中生起贪、嗔或痴时,能够给人带来不利、痛苦和不安乐。

贪嗔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痛苦的根源。唯有在贪嗔痴的驱使下,人们才会造作各种各样的恶行、不善业。姑且勿论不善业要在未来成熟时才带来苦报,就算一个人在内心生起贪求、怨恨或愚痴的当下,他就不可能过得快乐!

 

在沙瓦提城。当时,高沙喇国王巴谢那地来到世尊的地方。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高沙喇国王巴谢那地问世尊说:

“尊者,有多少种法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

“大王,有三种法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哪三种呢?大王,贪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大王,嗔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大王,痴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大王,有这三种法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

“贪嗔与痴,恶心害人;

芦苇结实,还毁自己。”
 

  

    人经脚注部分:

31 法:巴利语dhamma。在佛教中是很常用的名词。含多义,可以指佛法,也可以指一切事物、现象。在这里是指事物、现象。


{返回 您认识佛教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陀如是说 (绑刀氏之子经)
下一篇:佛陀如是说 (教诫新嘎喇经)
 第五章、实用调心法 第二节、散播慈爱
 佛教问答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二节、生命的构成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二节、什么是烦恼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一节、生命之因
 第五章、实用调心法 第一节、入出息念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一节、苦圣谛
 佛陀如是说 (教诫新嘎喇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古学大吉仁波且一至五世简史[栏目:格鲁派大德传记]
 一念不生全体现[栏目:宣化上人]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Two Kinds of Vision[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精进不起来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27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中观论颂讲记 正释 观缚解品 第十六[栏目: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
 清净、庄严、淡泊[栏目:白云禅师]
 法会胜功德 善愿皆成就 (上)[栏目:传喜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宗镜录卷第六十七[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