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与蛇喻
林崇安,2007
【例】草堆上盘着一条杂色的草绳,由于光线昏暗,最初粗粗一看误以为是一条蛇,光线明亮下,仔细观察,看清只是一条杂色的草绳。
(1)自续派认为:
a「草绳看成蛇」的蛇,是以心增上安立,是遍计执,是无,不是名言有,不是从自方存在。
b草绳,是以心增上安立,是名言有,是有,是从自方存在。
说明:《入中论善显密义疏》说:「由不违(无妨难)正量之心增上安立者,乃名言有。不是许『凡以心增上安立的一切,皆是名言有』。」
(2)应成派认为:
a「草绳看成蛇」的蛇,是唯以分别安立,是遍计执,是无,不是名言有,不是从自方存在。
b草绳,是唯以分别安立,是名言有,是有,不是从自方存在。
(3)中观宗共同的观点:
这一条草绳和这一条蛇,是「以正量所得」,符合事实,称作「名言有」。而「绳误看为蛇」的蛇,则不是名言有,是「无」。
(4)中观宗自续师的观点:
这一条草绳,是「以心增上安立」,因为是经由观察者以「能力有限的感官」所得,与实际的草绳有所出入,因而表里不如一,是「非真实有」,是真实有空。
(5)中观宗应成师的观点:
在观察时经由明亮光线的照射才得知是草绳或是蛇,可知观察的结果必受到观察的干预,是「唯以分别安立」,不是从自方存在。
(6)自续师的观点:
凡是名言有,遍是以心增上安立,遍是从自方存在,遍是自性有、自相有。
凡是以心增上安立,不遍是从自方存在。
凡是以心增上安立,不遍是名言有。理由:
凡是以心增上安立,不遍是名言有,因为「绳误看为蛇」的蛇是心增上安立,而不是名言有。
凡是无,遍不是名言有,遍不是从自方存在,遍不是自性有、自相有。
真绳是从自方存在,不受观察者的影响,是自性有。
(7)应成师的观点:
凡是名言有,遍是唯以分别安立,遍不是从自方存在,遍不是自性有、自相有。
凡是唯以分别安立,遍不是从自方存在。
凡是唯以分别安立,不遍是名言有。理由:
凡是唯以分别安立,不遍是名言有,因为「绳误看为蛇」的蛇是唯以分别安立,而不是名言有。(又如,实质有的我、真实有、自性有的我,都是唯以分别安立,而不是名言有。)
凡是无,遍不是名言有,遍不是从自方存在,遍不是自性有、自相有。
真绳或真蛇、假绳或假蛇都不是从自方存在,都受观察者的影响,都不是自性有,都是自性空。
此处,将绳看为蛇的这个蛇,是以心增上安立,而不是名言有。
(8)一般观察的过程:
观察时,一般先是发现对象是「以心增上安立」,再深入观察就发现对象是「唯以分别安立」。在「以心增上安立」的阶段,是主观色彩加到所观察的对象上,包括绳看成蛇;而在「唯以分别安立」的阶段,除了主观色彩之外,还有对对象的直接作用,并影响对方。
(9)应用:
由于是「唯以分别安立」,所以人们相互之间,不可避免的,就有相互的影响。人的能够从「无种性」变成「有种性」,也是依据于此,因为可以经由外善知识的熏习而成熟、解脱。另外,菩萨的事业也是经由相互影响,才能引导众生、教导众生。这是自性空、自相空的道理,这也是「唯以分别安立」的重要引伸意义。所以,《中论》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另一方面,人的贪心和嗔恨心,也是缘起而有的,所以,要看清楚,我们对别人的爱恨必有自己主观的色彩,并经由互动而产生的,此中是缘起无我的,因而要以内观的智慧,跳出我执,不要卷入爱恨的漩涡中。唯有如此,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都能变成使自己提升的机会,这也就是所谓的「转烦恼为菩提」。
(10)探究:
《章嘉宗义》说:「以心增上安立」的「心」是指无妨难、无错乱的知觉。此处的「心」,既然是指无妨难、无错乱的心,则:「凡是有,都是名言有,都是以心增上安立。凡是以心增上安立,都是名言有。」这一说法与宗喀巴大师的《入中论善显密义疏》的说法不同。《密义疏》说:「不是许『凡以心增上安立的一切,皆是名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