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贪享受何必出家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0

出家人,一定要把出家的基础建立起来。出家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严守戒律。要把《四分律》、《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梵网经》等,都要背熟,统统研究明白,才够资格做个出家人。

如果基础没有打好,一天到晚不是打财的妄想,就是打色的妄想,那就是‘身虽出家,心不入道’,离道相差有十万八千里之远。这种出家人,只可称为佛教中的败类,不能承认他是出家人。

出家人不可向这个攀缘,向那个攀缘,更不可单独一人住茅蓬,教居士们来护法。单独接受供养,这种行为不合乎佛制,若有这种行为的应该悬崖勒马,赶紧纠正,所谓:

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

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还。

古时,真正修道人住茅蓬,是自耕自食,绝不务外缘。因为去贪心,所以住茅蓬修行。或者闭关,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学问和德行。若是真正为修道,可以单独住,但是不可单独接受任何居士的供养,否则,将正法变成末法时代,也就是破坏佛教。

现在修行人,欢喜单独住精舍。为什么?因为他不守戒律,没有人看见,犯规矩也没有人知道,能够随心所欲,没有人管,自由自在,可以说无拘无束。自己在精舍里头召来一班居士,来做个什么法会;实际是依佛穿衣,赖佛吃饭而已。

有的出家人,利用居士所供养的钱,不做佛事,反而去购买华贵名牌汽车,作为私人代步的工具;或者购买电视机,天天看电视节目,而忘了作早晚课;或者购买电冰箱,保藏有营养的食物。总而言之,单于享受,贪图舒服,这种风气现在正大行其道。将佛教的苦行完全变质了,真是辜负释迦老子当初一片苦心!

有人说:‘生在这个时代,应当看看电视,知道国际新闻,否则,成为盲聋之人。’你知道外面的事又怎样!知道外边事,到时候死不死吗?有人说:‘修行人,难道可免得一死吗?’你修行,到时候也一样死,可是呢?死的时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绝对没有牵肠挂肚的烦恼事,能安详而逝。你不修行,到时候也是死,可是死的糊涂,又挂南朝,又念北国,心不清净,含恨而死。这就是不同的地方,你明白了吗?

告诉你!修行人在死的时候,来明去白,知道自己是怎样来的,又明白自己是怎样去的,清清楚楚不糊涂,没有把本来面目忘掉。不修行的人,来时糊涂,去时糊涂,糊涂一辈子,也不知为什么而来?也不知为什么而去?来从何处来?去往何处去?完全不知道。

出家的目的,为了生脱死,而不是为了享受。既然出了家修行,又何必贪图物质的享受呢?有贪享受的心,又何必出家呢?所以我主张,无论是谁,愿意单独一人住小庙,那还不如还俗好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还俗总比单独住小庙好得多,不会造出那么多的罪业,这一点,希望你们大家注意,为切!为要!

修行人,单独住在一个地方,他的目的不在修行,而是贪图受人供养。我说这话,一定会有人不愿意听,可是呢?我不管你愿不愿意听,我是为著佛教的前途著想,所以说出令人讨厌的话。再说一次,凡是讲究享受的出家人,对于修持方面,根本谈不到。不过是挂著假名而已。希望道友互相勉励,互相警策,不要做掩耳盗铃的事,睁著眼睛说瞎话。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下一篇:出家人要诵三经
 修道修的是什么?
 又冷又饿是考验
 虚空打破明心地 代序: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宣化上人简传
 光音天、科学
 乱作胡为
 发愿要有诚心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参.前言 肆.释文
 教他作,罪加三
 紧急关头念观音
 建立坚固的基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四祖 龙树菩萨[栏目: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
 禅思如月华[栏目:莲心慧语]
 36 不动心[栏目:大机大用]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六、既难且易的三聚净戒[栏目:菩萨戒指要]
 摩罗迦子的回答 Mālukyaputta’s Answer[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修行人要立冲天之志 A Cultivator Should Make a Roaring Resol..[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培养内观的能力[栏目:林崇安教授]
 何谓禅修?[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关于作者[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大乘大义章探究[栏目:杜保瑞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