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大乘论 第1讲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805

(学习班资料,未经本人审阅。不供公开发表、出版。)

《摄大乘论》讲座

(录音整理稿)

  韩镜清

第1讲:总标纲要分第一(以玄奘法师译本为教材)

  (1993年9月5日)

  《摄大乘论》几乎把佛教整个的道理都包括在内了。“摄”,就是涵盖的意思。“乘”,就是运载的意思。佛教常常用“乘”作象征,即以它的道路为依据,它的目的性很强,道路也很长远。小乘相对大乘来说摄受的有情比较少。像《摄大乘论》这样把大乘的道理都包括在一本书里头的著作是比较少见的。这本书是无著菩萨造的,据说他是达到三地的程度。传说龙树是初地。无著曾经把慈氏的讲话记录下来成为《瑜伽师地论》,并且把《瑜伽师地论》简化了造《显扬圣教论》,另外他还有一部《阿毗达磨集论》,这两部书也是慈氏学里头非常重要的著作。

  《摄大乘论》这部书在中国前后有十一次翻译。最早是北魏佛陀扇多翻译了论本。没过几十年陈真谛又翻译了论本与无著之弟世亲的解释,不仅如此他还自己写了一个解释。隋笈多共行矩也翻译了世亲的解释与论本。到唐朝时又有玄奘法师把世亲、无性之释连同论本也翻译了。世亲也是慈氏学论师中的重要人物。

  第六七世纪开端的时候,《摄大乘论》就传到中国来了。藏文里头大概在七八世纪又把论本、世亲、无性的解释都翻译了。统计起来《摄大乘论》在中国翻译了十一次。藏文中还有世亲关于《摄大乘论》的一个《密义明释》,是写《二十颂》以前的著作,可视为写《三十颂》的准备。所以也可以说围绕着《摄大乘论》翻译了十二次。在佛教的翻译史上,这样的一次又一次地对同一著作的翻译是不多的,除了《心经》等之外。

  我们打算很认真的把这部论熟悉并研究一下。这部论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道理也是深刻的,一时恐怕不容易理解,但我们不怕,我们用多次进攻的办法来把它真正攻破。翻译了的十一次中,我们着重把汉文玄奘译与藏文译看作主要的学习资料。翻译质量上这两种比较好,尤其汉藏两种对照学习对于我们理解问题会更好一些。

  大家现在虽然不能利用藏文,也希望将来能对照研究。每次翻译都是译者对这部书理解的表现,他不理解也就没法翻译,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翻译到什么程度。当然这里还有使用文字的关系,如对汉藏语文的掌握程度。

  不同的文字结构对于同样的义理作表示,这不同的表示实际上是给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作解释,同样的道理用不同的结构表示就有解释作用。所以解释也就是换一种说法。玄奘法师虽然翻译的比较好,但是传到现在对于许多名词术语我们就不敢随便理解,只能细细推敲,只能用一种语言结构来理解,所以现在藏文翻译实际上给我们一种很好的互相对照理解的机会。

  还有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过去口耳相传或抄存笔译之中会有一些失误,这儿少一句、那儿多一句都有可能,所以我们用这两种文字的本子来作为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基本教材。其它的翻译我们也不忽略,将来我们作深入研究时,我们拿来作参考对照,比如对同一句话的解释等情况,其他每个翻译者他的理解情况,由这译著就可以知道。将来大家进一步研究这个论,还有很多资料可以利用。

  再来希望大家每次都预习一下。另外希望大家能就着自己的理解用新式标点符号来标点此书。可以用铅笔标点,容易擦掉。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对于作者和译者思想起伏、节奏不容易完全一下子弄懂,所以先用新式标点把文章的结构分析一下。这有一个好处,通过对原典章句标点,这个过程也就是个人对原典的一个理解过程。

  我们现在就开始尝试解决对《摄大乘论》的学习这个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深,语言也和大家日常语言不大接近,所以大家理解也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不是抱着一次就要弄懂、而是多次的态度、反复的态度,我想比较容易弄通。这部书值得大家多花时间,因为很有价值,其中的价值以后还要常常谈到。  

  “总标纲要分第一”

  这部书一共有十一品,也叫十一分。实际不包括总标纲要分即序品的话是十品、十分。总标纲要分把十品的大概情况都谈了,等于十品的一个提要。“标”是对着“释”来说的。标就是初步的列举,释就是详细的解释。总标纲要就是把这部书的纲要给列举出来。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阿毗达磨大乘经》,梵语Abhidharmasūtra,藏语chas-mnon-pa

  theg-pa-chen-pohimdo。阿毗达磨,在梵文中Abhidharma是对法的意思。也就是对向而言,法是指正法,对向正法。阿毗达磨是佛教中的一类著作,就是对向佛教正法来作解释。这是论,解释经的。

  对法就是目标方针的意思,目标对向正法,这和对向生死轮回就完全不一样。法是什么意思?我们常常谈到佛法僧三宝,这法在佛教中是自相和共相密切的结合。自相就是独有的相,共相就是大家的共同点。类似现在的话叫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自相就是具体概念,共相就是抽象概念。所谓一个判断、一句话都是自相和共相的结合。如同“声是无常”这句话,声是自相,无常是共相。所以任何一个句子,其构成都有自相和共相两方面。

  那么世间的法有它的逻辑,就是证明两相是不能分开的。而佛教是根据什么把自相和共相结合在一起的?是根据抽象的概念把两相结合在一起,根据因明,用比量的方法。如“声是无常”,声是无常的声,现在谈的是声的无常,这叫成立因。为什么叫无常?因为“所造性故”,所以内在不可分。

  所以这法都有自相和共相,自相和共相要结合起来。而佛教里更有现量,尤其是出世间现量。证真如、证真理以后,对自相和共相有所决定,这种决定就更重要了。

  我们讲什么是法?普通谈佛法,法是什么?阿毗达磨在汉文中是音译,在藏文中是意译,是“对法”,而且这种情况常常出现。两种文字对照起来多方便,不用找梵文字典。刚才说的正法的法,它的逻辑性更强,这个自相共相在真如上是分不开的,所有法都离不开真如,在真如上无所谓自相共相,所以对向的就是这个法,它的自相和共相结合的非常紧。所以我们的汉文是不是也应该直接翻作“对法”的好?

  还有“佛陀”,是不是能够翻意不翻音?为什么汉文中很多字只翻音而不翻意思?好像不痛快。汉文哲学名词过去有很多理解上的错误,我想可能和这些方面有一定关系。薄伽梵,就是燘hagavat,也是指佛、世尊,在藏文中是超出破坏的意思,不被破坏、不被淘汰这样一个体系,所以按汉文的这样表达作为一个名词也可以。有人就用藏文意思直接叫“出有坏”。这种情况在汉文哲学名词中情况比较多,还需要多多甄别。尤其是讲到佛、菩萨,这些更是复杂的问题。

  “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前”,在梵文中就是“面前”,在佛面前说的话,说得不对的话他可以指出,在佛面前“已能善入”就是很好地悟入、理解了大乘的菩萨。菩萨在藏文中是由觉悟、菩提和勇性两个词组成,菩萨就是又能觉悟又很硬的汉子。菩萨,平时我们说多了、用惯了,反倒不明其义。

  所以我们每句话、每个名词都要弄清楚,这样也就把道理贯穿起来了,也就能把自相、共相都弄清楚。为什么能弄清楚?普通我们说的结合实际,也就是自相与共相的结合。佛教的道理、《摄大乘论》所说的道理能整个把一切道理都串起来,共同结合起来,也就是自相共相密切结合起来。

  已经能很好地悟入大乘的菩萨,为了显明、显现大乘的“体大故说”。实际上善入菩萨指的就是无著菩萨自己,也就是说我已经很好地悟入大乘道理,把宇宙人生的道理都包括进去了。“故说”,才说这个《摄大乘论》。说些什么呢? “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佛陀在梵文中是燽uddha,buddha是什么意思?该不该弄清楚?最简单的说是觉醒之意。按佛教说我们都是被无始无明所包围,所拘束,所以见不到真实,一抹黑。所以一个人应该对向正法、对向觉悟,转移方向,相对这buddha,觉醒的、能醒来,不是说我们普通困了,睡了几小时、十几小时,我们的这种沉睡不知有多长时间,这颠颠倒倒不知有多长时间。

  佛教对人生是个否定,因为你生下来就是带着无明、颠倒而来的,你想明白真理是不简单哪,要彻底改造。但是谈到改造的问题,有人说:“何必?这不挺好?这个方向不必转。”是不是大家已经觉得挺好?可是释迦牟尼却说不好、不好,太苦了!到底是苦还是不苦?我们倒要究察,也可以凭感觉、凭现象分析。佛陀的意思想叫我们改造、觉醒。睡得好好的把我们叫醒,何必?

  buddha还有一个含意:什么都知道,也叫“一切行相智”,以智慧作基础。我们不能凭靠无明了,而是要凭着智慧,不但要智慧,而且是一切智的智、一切行相的智,立在那里这才是觉悟。buddha,没有他不知道的。

  我们应该觉悟什么?知道什么?请听下文:“有十相殊胜殊胜语。”前面一个殊胜是就此,第二个殊胜是所殊胜。佛、觉悟的人说的话有十种意义很殊胜,由此所殊胜。藏文中的相也翻作行相,十种行相、样子的殊胜。  

  大家觉得这样讲怎么样?刚才休息的时候有的同学说讲得慢,也有同学建议第一次讲应该把第一品讲完,看起来这次是很难讲完的。而且我觉得《摄大乘论》的讲课不能太平衡,不能每一品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力量,因为重点有所不同,像“总标纲要分”就要深入一下。底下第二、三、四品都是非常重要的,到增上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各品各段不能在投入上相平衡,尤其开始要多费时,慢慢的就可以快了。

  “殊胜殊胜语”,前面一个殊胜是告诉你要知道的内容,后一个殊胜是直接形容这个殊胜。佛教的“教”就是说的意思,如同“子曰”的“曰”。佛教就是“佛陀的言教”的意思,不是佛陀的宗教。实际佛教就是有觉悟、有智慧的人说的话。

  佛并不是按有些人所说的一显圣就把问题解决了,不是这样子的,他都是在因上做文章。之所以造成我们这样恶性循环的情况,原因是什么?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解决。现在的形势好像受西方的影响,似乎不注意因的方面,却只是注重果的方面,能看见的方面。对此,佛陀说的话就是要解决你的认识问题。十种殊胜的话,殊胜得不得了,这是不是夸张了?  

  “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

  “所知依”,在藏文中无“所知”二字:依的殊胜。所知就是所认识的一切。不论是宇宙还是人生,所依靠的是什么?这就是找原因。要找真正的原因,必须认识到有为法自己造不出自己来,必须找依靠,无论什么人都需要支撑,不能独立存在。我们通常讲皈依佛,这依靠的地方可靠不可靠?佛教里找原因怎么找?找到了什么原因?  

  “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

  这个“相”,在藏文中叫“能相”,有参与、能动的意思在里头。在汉文翻译中往往“能相”、“所相”不分,我看还是分开讲合适。所知相就是所知能相。  

  “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

  入,有善入的意思,入所知能相。我们知道慈氏学有三个方面:三性学、唯识学、慧度学。这所知相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所有行相,一切行相、有相的东西都受三性、三能相规定。所以这个“入所知相”就是叫你怎么能认识到一切行相、能相的这三部分。三性学即遍计所执能相、依他起能相、圆成实能相这三种能相之学,也是慈氏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第三句话就是悟入所知相,这个环节很关键。 “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

  彼入,就是悟入彼的所知的能相因果殊胜。  

  “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

  悟入了三性、三能相以后,又有修的差别。修?只要我一闭眼睛,把腿儿一盘打坐、禅定就可以叫做修?没那么简单!修行就是你对正法的理解一次一次地反复、修为。修为就有一个多次、屡次的意思在里头。如同学外语,反反复复就记往了。你明白了三能相,还要反复思考来运用,修了就有次第不同的差别。  

  “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

  修差别中,就是一次一次修的不同分位中。增上戒,就是戒定慧三学中的戒的问题,这里有个增上、优越和殊胜。在不同的分位都有戒,也叫戒律,就是有所不为和有所为的意思。任何事情在做的时候都有个取舍,你想干好事就得把坏事搁一边。戒是界定一个人造业的行为,它对一个人一天、一生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有个规定,它造成人们所有的活动包括言说、思想等等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构。也就是什么东西都有一个规范和约束。  

  “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

  增上心实际指的就是定、等持,有情一切一切发动的地方还是心。中国有句古语叫“清心为治本”,老庄也比较注重心的作用。我们的心总是心猿意马,好像孙猴子。能控制心就能心安理得,能收住、稳定是很重要的。  

  “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

  在修的分位差别中有一种慧。定就是心的稳定,慧也是一种抉择,需要这个、不要那个。后面专门有一品讲增上慧,也就是讲无分别智。  

  “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

  果断就是指修行的结果。也就是你认识三性、三相以后,经过多次修习后得到的结果,这是真正有原因的结果。佛教还讲能对治和所对治,有病更需要的是能对治,这就是因果的问题,也就是要这不要那。佛教最反对的是烦恼障,烦恼障是前进中的障碍,使你生活乱了,没有规律,你想达到的达不到。还有所知障,最终障碍你的正确认识,所以这慧很重要,在佛教里主要讲的是智慧。

  彼果断,修行有一个结果,有个断烦恼、所知二障的问题。造成你生活的不稳定、痛苦以至于恶性循环,这都和障有关。障需要对治,它是所对治,是病痛,要用药,这药就是能对治的东西,能对治就是慧。慧真正生起、起作用把你的病痛断了,就把你的障碍铲除了。这句话中所说的果多半指涅磐果。  

  “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

  就是刚才所说的一切智,一切行相智。  

  “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契合证真,由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原因是释迦牟尼说法以后,有的声闻听了法就依法修行,得到了结果,这种多半是阿罗汉果,就只解决了人无我、入无余依涅磐。但是,按佛教讲,他实践的是佛说的一部分,声闻乘根本不是佛,怎么才能成佛?小乘也承认由它的路子成不了佛,要按其它办法。按什么办法?释迦牟尼以后才有大乘。那大乘是谁说的?是佛说的吗?那些话是不是真正是佛说的?

  真正说来,能圆满、能成佛的办法有龙树学,有慈氏学,能真正破二障得一切智智,得到无分别智。你要不承认十种殊胜就成不了佛,由因可证果,由果也可证因。由这十种可以证知,无此十种就成不了佛。所以小乘听的只是一部分,这不够,必须有十种殊胜殊胜语才能成就成佛的目的,也就证明十种殊胜是佛的殊胜。这问题还要仔细研究,是历史的公案。所以前头所说的殊胜殊胜语契经诸句,就是证明的意思,显示大乘真是佛语。因由这些话可以证到佛果,那就知道这些真是佛说。  

  “复次,云何能显?”

  怎么能显?  

  “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

  这十句在声闻中所传的经里不曾见说,只是阿含经中有很少一些痕迹。十种殊胜殊胜语是关涉到整个佛所说的大乘经的内容,为什么这样说?  

  “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

  这在小乘中也是未说。当然底下也引了话,说佛是密意说过阿赖耶识,是有别的用意,因而没有清楚地说。自从人类发现了阿赖耶识,这才可以说找到了原因、基础,在缘起、因缘方面找到了一个很重要依据。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摄大乘论 第2讲
下一篇:附1:摄大乘论(玄奘译)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十二、广释种现缘生分别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八、分别八识一异
 摄大乘论 第80讲
 摄大乘论 第90讲
 摄大乘论 第139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九、略辨识相彰能变体
 摄大乘论 第77讲
 成唯识论疏翼 凡例
 摄大乘论 第11讲 (第12讲没有录音)
 摄大乘论 第120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菁华语录[栏目:星云日记]
 建道场、日用品等物资的来源急缺时,你们又不求人、不化缘怎么办?[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平常心 平常过[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19 睒子菩萨[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君子与小人[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佛法总纲与佛法大意[栏目:宽见法师]
 100.金轮可观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一)思维人身难得而精进修法[栏目:圣者言教]
 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不能通;奈何一点云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论开悟 第九讲 中观学派的开悟(续)[栏目:贾题韬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