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经》之研究法
周叔迦
绪 说
般若为三世佛母,如来一切功德皆从般若生。是故研究佛教,必须先兴般若之观照。行人先读《法华》,知佛教之用意,便能立志。次读大乘律,知佛教之行事,便能励行。其后便当读般若,然后方能遍读群经,得有正确之认识。假使不明般若,纵读诸经,皆成偏执。研究般若经典之次第有二:第一讽诵经本,第二研读疏记。其法如下:
一 讽诵经本
般若非可以文字求,然亦不能离文字,要在藉经本之力,含润熏习而默启其悟性,故非讽读不可,而尤非讽读大经不可。大经者,唐玄奘译《大般若经》六百卷是。以每日两卷计,一年可毕功一遍也。
《大般若经》梵本都有二十万颂,总四处十六会。唐玄奘译之成六百卷。其目次具列如下:
第一会王舍城鹫峰山说 梵文一十三万二千六百颂,唐译成四百卷,七十九品。从卷一至卷四百。
第二会王舍城鹫峰山说 梵文二万五千颂,唐译成七十八卷八十五品。从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
第三会王舍城鹫峰山说 梵文一万八千颂,译成五十九卷三十一品。从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六十七卷。
第四会王舍城鹫峰山说 梵文八千颂,译成十八卷二十九品。从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
第五会王舍城鹫峰山说 梵文四千颂,译成十卷二十四品。从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此上五会并同。但佛适时广略异说耳。
第六会王舍城鹫峰山说 梵文二千五百颂,译成八卷一十七品。从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二卷。
第七会室罗筏城给孤园说曼殊室利分梵文八百颂,译成二卷,无品。从五百七十四卷至五百七十五卷。
第八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那伽室利分 梵文四百颂,译成一卷,无品。当第五百七十六卷。
第九会室罗筏给孤独园说能断金刚分 梵文三百颂,译成一卷,无品。当第五百七十七卷。
第十会他化自在天天宫说般若理趣分 梵文三百颂,译成一卷,无晶。当第五百七十八卷。
第十一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布施波罗密多分 梵文二千颂,译成五卷,无品。从五百七十九卷至五百八十三卷。
第十二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净戒波罗密多分 梵文二千颂,译成五卷,无品。从五百八十四卷至五百八十八卷。
第十三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安忍波罗密多分 梵文四百颂,译成一卷,无品。当第五百八十九卷。
第十四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精进波罗密多分 梵文四百颂,译成一卷,无品。当第五百九十卷。
第十五会王舍城鹫峰山说静虑波罗密多分 梵文八百颂,译成二卷,无品。从五百九十一卷至五百九十二卷。
第十六会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说般若波罗密多分 梵文二千五百颂,译成八卷,无品。从五百九十三卷至六百卷。
二研读疏记
《大般若经》十六会中,初会太广,只可讽诵。馀会或无疏记,难可寻绎。有疏记可资研习者,为《摩诃般若经》、《金刚般若经》、《般若心经》、《般若理趣分》及《仁王般若经》,凡五部而已。然研习诸经之先,应将《大般若经》诸会序及异译各本序细读数遍,俾知其大概。
甲 《摩诃般若经》
《摩诃般若经》,古简称《大品经》。即《大般若经》第二会之同本异译。古译有三本。如下:
《放光般若波罗密经》三十卷 西晋昙无罗叉共竺叔兰译。
《光赞般若波罗密经》十五卷 西晋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三十卷 姚秦鸠摩罗什共僧睿译。
其光赞文来未竟,比于他经:三分缺一。至散华品后文并缺。而《大般若》第二会,比于旧经,复缺《常啼》等品。通行研习,则用罗什译本。其西土论释,及东土疏记,凡有三部:
《大智度论》一百卷 龙树菩萨造 姚秦鸠摩罗什译。
此论若具足翻,应有千卷,什师以秦人识约,故自第二品下十倍略之,取其足以开释文意而已。论初半卷释说经缘起,次释初品尽三十四卷,释馀品经文只六十六卷。此论古代疏钞甚繁,今皆不存,只有一家,复残缺不全。
《大智度论疏》二十四卷 隋释慧影撰。
今存卷一、卷六、卷十四、卷十五、卷十七、卷二十一、卷二十四,凡七卷耳。
《大品经游意》一卷、《大品经义疏》十卷 唐释吉藏撰。
《游意》中以五重释义:一释名、二辨宗、三会教、四出部党、五明缘起。《义疏》卷一为玄义,以十门分别:一释经题、二序说经意、三明部党、四辨开合、五明前后、六辨经宗、七明显密、八辨教、九明传译、十依文解释。卷二释序品,今佚亡。自卷三释习相应晶始,大半采取《智论》,以己意会通,增以科判而已。
《大慧度经宗要》一卷 唐新罗元晓撰。
文以六门分别:初述大意,谓赞般若功德。次显经宗,就三性辨实相义,以如来藏为实相般若,广明观照般若相见自证三分有无。三释名题,以四义释大,十义释慧,四对八义释到彼岸。四明缘起,略说六因。五判教,述五时三时之说。六消文,云应依论。
乙 《金刚经》
是经先后凡有六译。列举于下:
一、《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元魏菩提留支译。
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陈真谛译。
四、《金刚能断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隋达磨笈多译。
五、《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 唐玄奘译,即《大般若经》第九会。
六、《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唐义净译。
《金刚经》自晚唐以后,盛行于世。乃至外道邪见,亦皆崇奉,妄加解说,遂使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盖鱼不可冒为龙,而鱼目可混骊珠。《大品经》者,犹若龙也。《金刚经》者,骊珠也。学者若不先研习《大品智论》,而遽习《金刚般若》,最易流为偏执邪外。且举世通行皆用三十二分本,相传为梁昭明太子所科。虽无大谬,然使灵虚经宗,反成固滞。自古经师无有用之者。凡世间所传《金刚经注》,依三十二分而解义者,皆当废弃也。其人手研习之方,应先西土诸论,次分宗习之。西土之论,凡有三家、二释。东土疏记,凡有天台、三论、慈恩、贤首、禅宗五家也。
(一)西土论释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三卷 无著菩萨造,隋达磨笈多译。
以七句十八行所住处解经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三卷 无著菩萨颂,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初译,唐义净第二译。
以二十七疑明经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二卷功德施菩萨造,唐地婆诃罗译。
地婆诃罗为唯识宗译师,此论虽多就真俗二谛明性空义,亦应是相宗名著也。
《金刚仙论》十卷 金刚仙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译。
此论解世亲之《金刚经论》,但文中多明梵汉音义,可证明非西土之作。然唐时盛行,吉藏、道氲、昙旷、知恩等《金刚经记》皆引之。窥基《金刚赞述》中云:“金刚仙所造,即谓南地吴人,非真圣教也。”据《开元释教录》卷十二注云:“《金刚仙论》十卷,寻阅文理,乃是元魏三藏菩提留支所撰,释天亲论。既非梵本翻传,所以此中不载。”窃以为《开元录》所说最为平允。盖是菩提留支于译场讲说之作。菩提留支为古地论师所宗,而与窥基学说旨趣甚异,故斥其为伪。
《金刚般若经论会释》三卷 唐释窥基撰。
合解无著、世亲二家之论,每章皆先解隋译无著论,后据世亲论比量考释,兼对证秦魏陈隋唐五译经文。
(二)天台宗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疏》一卷 隋智顗说。
先略明名体、宗、用、教、相五重,次以序、正、流通三分解经,文甚简略,于天台教观无所阐明。
《金刚经破空论》一卷,《金刚经观心释》一卷 明释智旭撰。
《破空论》就名句文身显如实不空之义,以对治心取空之邪执。《观心释》以彼法义纳归一念,使成观行。
(三)三论宗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义疏》六卷 唐释吉藏撰。
此疏于诸解中为最详明恳切。初分十重玄义,释文中以须菩提两番问答为广略二周,广说中开为般若体门、信受门、格量门三章,略说中开为十五章,大致取论意而斥菩提流支十二分之说。
(四)慈恩宗
《金刚经注》三卷唐释慧净撰。
净为志念弟子,念为小乘论师,专精毗昙杂心,兼通《智度》、《地论》。净居纪国寺,尝预波罗颇译场。是故此注能卷舒性相之长,剖判大小之乘。虽在玄奘以前,实肇慈恩风气之先也。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赞述》四卷 唐释窥基撰。
初分三章: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释本文。于中又有三分,即序、正、流通。正宗中依世亲科为二周,各有当宗请说,广众疑二分。处处融通和会无著、世亲二论。而以世亲为主。
《御注金刚般若经宣演》三卷 唐释道氲撰。
氲为慧沼弟子,居青龙寺,奉玄宗敕撰此疏。玄宗《御注金刚经》一卷今不传。此书乃依御注敷宣其意,绎演其文,故名也。当时号为青龙疏。四海向风。学徒麟萃焉。
《金刚般若经义记》二卷 唐释知恩撰。
此为敦煌经藏本,缺其下卷。依天亲论略释,凡以五门分别:一辨教因缘,二定经宗旨,三明处会,四叙翻译,五正释文。正宗中不以判分二周为然。开答问、断疑二章。断疑即有二十七段,别有三十二疑,于一一疑取论旨略释。下卷今佚。
《金刚般若经旨赞》二卷 唐释昙旷撰。
旷为道氲弟子,此疏自序云:“无著、天亲、金刚仙、功德施四论。若不会通诸说,何以委赞幽宗。”然考其文,实偏宗无著也。
《金刚经义瑛》三卷唐释宝达撰。
三卷之中今缺中下,乃解释道氲之宣演者。原本三卷,今存卷上。叙记明赡,援引详博,惜不全耳。
(五)贤首宗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略疏》二卷 唐智俨撰。
先以五门分g0:一教兴所由,二藏摄分齐,三所诠宗趣、能诠教体,四释经题目,五分文解释。立科甚细,以四疑为纲骨,以解行为次第,解释虽简,而全经大旨昭然若揭。
《金刚经疏论纂要》三卷 唐宗密撰。
立科多依世亲论,兼取无著意,及旁采余论。正宗分依二十七疑以分段。宋元之间此疏盛行。
《金刚经疏论纂要刊定记》 宋子璿撰。
圭峰撰纂要,宋石壁法师因之作广录,文义繁长,后学不便,乃剪削繁乱,以成此书。科判大致准纂要而更加细释。
《金刚经决疑》一卷 明德清撰。
以顿了此心解释经义,别出三十二疑,为之抉择。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二卷 清通理述。
前以罗什经与菩提留支译偈,对照合会而后合释。先以五门述经大意,正宗分中以信解修证四分立科。
(六)禅 宗
《金刚经注解》一卷 明宗泐、如玘撰。
宗泐、如玘奉明太祖敕撰《楞伽》、小b经》、《金刚》三经注,颁行天下。此经先依天台明五重玄义,次依世亲论以二十七疑科释经文。
《金刚经宗通》九卷 明曾风仪撰。
此书采录傅大士颂及禅宗诸老宿机缘语句,以申经意。分科用世亲论二十七疑,兼考证异译及功德施之《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与宋子璿之《刊定记》。
丙 《心经》
《心经》有大小本之殊,大本前有序分,小本无之。先后凡有十二译,罗什、玄奘、义净译者为小本,余皆大本。注释可取者凡有五宗,谓慈恩、贤首、天台、禅宗、密宗是也,兹将十二译列举于下:
一、《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三、《般若波罗密多那经》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今缺。
四、《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义净译。
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六、《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厨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译。
七、《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八、《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大兴善寺大广智不空译。今缺。
九、《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沙门智慧轮译。
十、《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施护译。
十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宋契丹慈贤译。今缺。
十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显亲王译。
(一)慈恩宗
《般若心经疏》一卷 唐释慧净撰。
此为现存心经注中之最古者,释玄奘译本。科经为十分,每分疏终,皆以七言偈一章为结。末分无颂,文似未竟,申释理性,皆甚详尽,与净师他疏之简洁者不类。
《般若心经疏》一卷唐释靖迈撰。
迈预玄奘译场,为证义大德。奘师所译,迈公多有疏释,今皆不传。心经疏赞,初唐四家,慧净疏多存邺下旧解;窥基赞多约法相有观,申明空相;迈公疏多约法相空观,申明空性;兼之者圆测也。
《般若心经幽赞》二卷 唐释窥基撰。
基公为奘师弟子,此赞以有情计著空有,故并申两端以赞经旨。每段释文,皆先述胜空者言,即性宗义;后述为应者言,即相宗义。于行深般若句下,详释五位一切行门,囊括圣教大意,甚精审也。
《般若心经赞》一卷唐圆测撰。
测新罗人,为奘师弟子。此赞多申明清辨、护法释文差别,以显性相二宗遣法不同,而意不相妨。多立诸章门,以释处界、缘谛、涅架、菩提、四智、三身等,经末咒文,略出三种诠释。
《般若心经还源述》一卷 唐失名撰。
此为敦煌经卷本,首端残佚,不著撰人。观其辞旨,为法相宗达者,其释色不异空等四句及四咒义,甚精。
《般若心经幽赞崆峒记》三卷 宋守千撰。
千为真定府龙兴寺沙门,法窥基之幽赞,但随文补释其名相而已。间有考正,虽并缺宏旨,然颇简要。
(二)贤首宗
《般若心经略疏》一卷 唐法藏撰。
此藏公晚年所作。前序王竟,以五门分别,心经疏中,以此疏最精要,宋元明代诸家钞记以辅翼之者,甚多也。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一卷 宋师会撰。
记中广引清凉诸文,然门户之见颇深,故于天台拒违甚厉。诋吴兴曰坐井观天,斥孤山曰浪名江表,颇非学者之言。
《般若心经略疏显正记》三卷 宋仲希撰。
此记言教观则不及连珠,而平允过之。论名相则不及文才,而详明过之。虽非杰作,不可废也。
《般若心经略疏慧灯记》二卷 元文才撰。
委释贤首本疏,简要有法,最为允当。
《般若心经直说》一卷 明德清撰。
文甚简洁,不立科判,凡有十节,发明五蕴皆空及般若离过之意,后有函星序云:“可深救禅病。”
《般若心经略疏小钞》二卷 清钱谦益撰。
前有缘起论,列举作钞因缘,又有缘起后语一章,及序当经传释。钞文援引该博,泛澜法海,虽未能严遵贤首家法,然可为博览之助。
《般若心经事观解》一卷、《理性解》一卷 清续法撰。
二解各有自序。《事观解》者,谓依圣教量销释文句典章,然后会事归理,融相通性,首立十门悬谈科释。《理性解》者,不立悬谈及科判,直显自性宗旨也。
(三)天台宗
《般若心经略疏》一卷 唐明旷撰。
旷为荆溪弟子,此疏约圆融三谛以达其旨,谓三般若即三观之智,是诸法空相即心性自性,清净空寂,而具足百界三千诸法。于十二因缘四谛四咒,皆约藏通别圆四教以通之,文虽简要,然习天台者不可废也。
《般若心经疏注牒钞》一卷 宋智圆撰。
疏文明谛观,钞文释名相,虽不及明旷疏之精当,然以三观之义以弘经者,舍此更无余作。
《般若心经释要》一卷 明智旭撰。
不分科判,文凡五节,亦就五蕴皆空之意发明经旨。虽有三智一心中得为深般若之言,而于三谛三观无多申述。
(四)禅 宗
《般若心经注》一卷唐失名撰。
此卷乃敦煌经卷本,不著撰人。注中发挥性空之旨,颇类中唐禅宗之作。
《般若心经注解》一卷 明宗泐、如圮撰。
前有明太祖御制序,宗泐、如圮奉诏撰《心经》、《楞伽》、《金刚》三经疏,二人虽为禅侣,然于心性尚未能了了观照,于教义尤为疏阔。此注极泛常,但无邪俗之解而已。
《心经说》四卷 明真可撰。
此说凡四种:一为心经注解,二为心经直谈,三为心经要论,四为心经说。前三皆依经释文,末一但明玄义,前三中又以直谈为最略石o
(五)密 宗
《般若心经秘键》一卷 唐日本空海撰。
空海大师为日本真言宗初祖,此其杰作之一,后代钞释近数十家。以五分科经:一人法总通分,二分别诸乘分,三行人得益分,四总归持明分,五秘藏真言分。诸乘中分为普贤、文殊、弥勒、释迦、观音五门,依真言密义,开般若宝藏,号为秘键,洵不虚欤。
丁《般若理趣分》
显教中《大般若经》凡十六会,第十会说《般若理趣分》。密乘之《金刚顶经》凡十八会,第六会名《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伽》,是中亦说《般若理趣》。显密虽殊,法义则一。密经之中又有广略二本,广本详述一切密行,略本则与《般若理趣分》相同,是故是经显密总有六译。
《大般若经般若理趣分》一卷 唐玄奘译。
此显教也。
《实相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唐菩提流支译。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 唐金刚智译。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密多理趣经》一卷 唐不空译。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宋施护译。
以上四部同本异译,皆密部略本也。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 宋施护译。
此《金刚顶经》第六会之广本也。
至于疏解则唯有慈恩与密宗两家而已。
(一)慈恩宗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六卷 唐窥基撰。
此赞显述行般若之境行果及性相二宗之差别,最为鞭辟人理,习慈恩者不可不读。
(二)密 宗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密多理趣释》二卷 唐不空译。
《般若波罗密多理趣经大安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一卷 唐不空译。
密乘宗旨,重在师传,若不经授受,其中义趣无从通晓。今述其名,倘有欲深研此经者,从师而问道焉。
戊《仁王般若经》
《仁王般若经》不在《大般若经》中,是经先后凡有四译,两存两缺,举列如下:
一、《仁王般若经》二卷 晋竺法护译。今缺。
二、《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二卷 凡八品,姚秦鸠摩罗什译。
三、《仁王般若经》一卷 梁真谛译。今缺。
四、《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二卷 唐不空译。较之秦译多《护国真言》一首。
此经与《璎珞本业经》、《梵网经》相贯通,宋竺道生顿悟之说即本于此。经唯佛一人居净土等,历代疏家多据此经证释要义,是故学者不可不深加玩味。其疏则可分五宗如下。
(一)天台宗
《仁王般若经疏》五卷 隋智颤说。
此释秦译本,疏前有宋晁说之序,述此疏佚存始末甚详,疏初明五重玄义,释《观空品》中明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教,及依教发观,《教化品》明五忍观行,《二谛品》明不二门,以申明白行因果之宗,甚精要也。
《仁王般若经疏神宝记》四卷 宋善月撰。
月南宋时人,于天台教观未尝洞达无滞,是故此记释智者疏,极为粗浅,间有错谬,不足观也。
(二)三论宗
《仁王般若经疏》六卷 隋吉藏撰。
此释秦译本。疏前云:“天台智者于众经中洞明五义,今于此部例亦五门分别。”是作于投足天台之后。释《序晶》科判解文,十有八九依天台疏中因缘义,释《观空品》不用智者科,而释义犹多用之,至释《教化品》,则全不用天台义。盖三论家要旨,唯以实相理境为观解之资也。
(三)慧恩宗
《仁王般若经疏》六卷 唐圆测撰。
此释秦译本。文中引义净三藏说。测卒于义净归国之翌年,是此疏乃测公晚年之作。《仁王》古疏三家:天台疏多明四教观心,嘉祥疏多明法性,西明此疏多明法相。行者若能淹贯三疏,庶乎能自利利他,护持内外欤。
《仁王般若经疏》七卷 唐良贲撰。
释不空译本。贲为慧沼再传弟子,尝参助不空三藏翻译此经,因受诏命撰集此疏,故独能详尽。
《仁王般若经疏法衡钞》六卷宋遇荣钞。
此释良贲疏。荣传贤首而兼慈恩,所释甚详赡。
(四)贤首宗
《仁王般若经疏》四卷宋净源撰。
释不空译本,极简略,疏前亦不开悬谈,既无法相之扶疏,亦无教观之启迪。为初学通经之助,未为不可,若为深研之门,似尚未备。
《仁王般若经科疏》七卷 明真贵撰。
此释唐译。贵为明末时蜀东人,传贤首宗第二十五世。疏前有自序,次列科文及悬谈十门,文颇畅达。虽不及古疏之谨严,初学观览,不无启发。
(五)密 宗
五、《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 唐不空译。
六、《仁王般若念诵法》一卷 唐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为波斯匿王说念诵《仁王般若经》,持明之法。
七、《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一卷 唐大兴善寺大广智不空译。
第一明五方五菩萨现威德,第二建立曼荼罗仪轨,第三人道场仪轨,第四释陀罗尼文字观行法,第五明陀罗尼观想布字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