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二、第八心所相应门──别解作意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2
【论文】
 
三‧二○ 「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疏翼】
  第一别解五心所体性作业中,第二解作意心所。
 
 
 
【述记‧卷十七】
 
  解第二数、文可知也。初、略明体业,次、广,后、破[1]。
 
  《显扬》等[2]同。
 
【疏翼】
 
  此即第二解作意心所中,第一略明体业。
 
 
 
【论文】
三‧二一 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
 
 
 
【疏翼】
  第二解作意心所中,第二广解。于中分二︰一、解「能警」,二、解「引心」。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七】
 
  何名「警心」?如何「警心」?何位「警心」?起已方警,更何须警?先已起故,未起即警,应警一切心;能警作意亦未生故,如何能警?
 
  谓作意等并未生位,其作意种,义警应生心之种,可起趣境;非警一切心之种子,彼未逢缘,不定生故。
 
  作意警心有二功力︰一者、令心未起正起,二者、令心起已趣境,故言「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正理师说作意之用在未来起[3],此在种子,义势亦同。
 
  由作动意,立「作意」名,作意种子,能警心种。此解依文。或现作意与识同时,义说警彼应生心种令起趣境,理亦无违。起已方警,警理难见,故论不许[4]。
 
  问︰作意警于心,种位言能警;触等生心所,现位不能生?
 
  于此难中,应设功力[5]。种子之位,未有三种不和之义,亦无心、心所合不同触境,故触唯说现行有用。
 
 
 
【论文】
三‧二二 虽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
 
 
 
【疏翼】
  第二广解作意心所中,第二解「引心」。
 
 
 
【述记‧卷十七】
 
  问︰心种能生现,作意警方生;心所无能警,种应不生现?
 
  答︰由作意警,心所方生,理与心齐,何得为难?
 
  问︰既尔,应说「即是作意遍能警觉」?
 
  但说心者,为是主故。
 
  问︰心等自能生,作意警方起;作意无能警,应种不能生?
 
  答曰︰受等三和生,更说由触起;触不由触起,自体应不生[6]!
 
  问︰此质不定。为如触数,无能生触?为如生等,复有能生?
 
  于此难中,复应思择[7]。
 
 
 
【疏翼】
 
  以上第二解作意心所中,第二广解讫。
 
 
 
【论文】
三‧二三 有说:令心回趣异境。
 
 
 
【疏翼】
  第二解作意心所中,第三破斥。于中分三︰一、叙《顺正理》计,二、叙《集论》计,三、正破。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七】
 
  然《顺正理》第十一卷解作意云︰谓能令心回趣异境。但住此境,行相微隐[8],故今叙云[9]──此叙彼计。
 
  下破之云︰此应非遍行。住此境,无故。彼名大地法,亦遍行义故。若相微隐,由何知有?《瑜伽》第三「谓心回转」[10],然约显相处说,非为尽理,不同彼执将为尽理。
 
 
 
【论文】
三‧二四 或于一境,持心令住,故名作意。
 
 
 
【疏翼】
  第三破斥中,第二叙《集论》计。
 
 
 
【述记‧卷十七】
 
  《集论》[11]初说︰于所缘境,持心令住,故论叙言[12]。
 
  此叙彼计。《集论》文意,亦非尽理。
 
  下破之云︰「不异定故」,定行相亦能持心住境故。此师亦可「应非遍行」,若散乱心,行相无故。
 
 
 
【疏翼】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一云︰
 
作意者,谓发动心。能令发动,故名发动。谓于所缘境中,由此能令心起趣向,此以于所缘境,持心为业。持心者,谓即于此所缘境中数数引心,此业唯约心相续于所缘境界决定作意,具有殊胜力故说,而非依一剎那心。以唯于一一剎那心,起其业用,而非于余剎那故。
 
  安慧《大乘五蕴论广释》卷一续云︰
 
此中说喻︰谓得作意者,即心得定。此亦即说由得具有殊胜作意者,名为得作意。若不尔者,由一切心,一一剎那得作意故,一切有情,即应皆得作意!
 
 
 
【论文】
三‧二五 彼俱非理。应非遍行,不异定故。
 
 
 
【疏翼】
  第三破斥中,第三正破。
 
 
 
【述记‧卷十七】
 
  「应非遍行故」──破正理师;「应不异定故」──破杂集论师[13];已如前说[14]。由杂集师不解《集论》,约[15]此行相以为真理,故令破之。
 
  然救初云︰且约新起异缘胜说,非非遍行。
 
  救第二云︰据修定中[16]胜作意说,故与定别。
 
  此亦不然,义不具故。既说行相,应尽理明。理既不周,故如论破,与萨婆多别,如《俱舍》第四[17]。
 
  问︰何故《百法》等[18],作意为初,此论中所明,触为先说?
 
  答︰和合三法、摄心、心所,令同取境,是触胜能。警心、心所令皆能起,作意胜力。此约和合,触乃先明;彼论约警,作意初说;各据一门,不相违也。
 
 
 
【疏翼】
 
  以上第四别解五心所中,第二解作意心所讫。
 
 
 
 
 
 
 
 
--------------------------------------------------------------------------------
 
[1] 此即略明体业。
 
[2] 见《显扬》卷一、《对法》卷一。
 
 《显扬》云︰
 
作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由此与心同缘一境,故说和合,非不和合。如经中说︰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若于此了别,即于此作意。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二法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复如是说︰心、心法行,不可思议。又说︰由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等识生。
 
 又云︰
 
如识与心法不可思议,是诸心法展转相望,应知亦尔。
 
 该论卷十八又说诸心难知差别行相中亦多属心、心所法云︰
 
复由七种行相了知诸心难知差别︰一、不可知相续久住器差别相,二、多种相境差别相,三、俱有差别相,四、能治所治速疾回转差别相,五、习气差别相,六、续生差别相,七、解脱心差别相。
 
 《俱舍论》卷四云︰
 
诸心、心所异相微细,一一相续,分别尚难,况一剎那俱时而有!有色诸药,色根所取,其味差别尚难了知,况无色法,唯觉慧取!
 
 《对法》卷一云︰
 
「作意」者,发动心为体。于所缘境持心﹝藏文作「sems 'dzin pa」﹞为业。「于所缘境持心」者,谓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藏文作「得作意者,名得定」﹞。
 
[3] 《顺正理论》卷十一初云︰
 
所言作意于境引心,为是前生?为是俱起?是俱时起,非谓前生。经言作意正现前故,正现前者,谓正起近现前自境,即正生时将入现在取自境义。此中意显由作意力引识令缘自所乐境。
 
[4] 灵泰《抄》云︰
 
此后解不及前解也。
 
[5] 灵泰《抄》云︰
 
与「应设劬劳」同意。作意种有力,种位警于心;种位触无力,要藉三和言,现起方有触。宗师《抄》云︰作意在种位,即有功能警心等,触等于现位,方能有作用。于此相例,大有设难,应思!
 
[6] 灵泰《抄》云︰
 
余心、心所自无力,要藉作意警生;作意自有力,不假他警自能起。
 
[7] 道邑《义蕴》云︰
 
此外人逐彼质作不定过也。言「思择」者,我宗不许生有能生,何得为例?又大生通所生,更有能生方始起;触既唯能起,更不由触,自能生。由此,应说心等不能生,作意力方生;作意体能警,何须别物警?如绳不自断,要假刀方断;刀体自能割,何须别物割?
 
[8] 如《顺正理论》卷十一云︰
 
又众缘力诸法乃生。故虽余缘生心、心所,而此作意非无力用。谓此作意力能令识于余境转。若尔,一境识流转时,应无作意!是则作意非大地法!不尔,一境识流转时,亦有作意。然于余境,此用明了。谓于一境,剎那剎那,亦由作意力方引心令起。然于余境引发心时,作意功能明显易了。
 
[9] 即叙彼计「有说令心回趣异境」。
 
[10] 「谓心回转」,藏文作「sems kyi 'jug pa」,相当《对法》之「发动心」。 
 
[11] 见《集论》卷一、《对法》卷一。
 
[12] 《集论》卷一云:
 
或于一境,持心令住,故作意。
 
[13] 「杂集论师」,汉传为觉师子,藏传为安慧,不但参糅论与释。
 
[14] 亦如前已引。
 
[15] 「约」字,大谷本、法隆本作「将」。
 
[16] 「定中」二字,金陵本、《义演》作「中行定」三字。
 
[17] 如《俱舍》第四云︰
 
作意,谓能令心警觉﹝藏文作「sems kyi 'jug pa」。汉译有三︰「令心警觉」、「发动心」、「心回转」,藏文作「'jug pa 」;梵文为「pravatana」﹞。随处不同,译文有异。译为「发动」,较近。
 
[18] 「等」,取《显扬》卷一、《瑜伽》卷三、《对法》卷一。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三、第八心所相应门──别解受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一、第八心所相应门──别解触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八、六证显七识是有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三、染意有覆无记性摄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八、分别八识一异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十一、略标六识相应心所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十六、明本识漏无漏位相应法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一、明四缘依十五处立十因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七、惑业苦总摄十二有支
 摄大乘论 第35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十三、广分别十八相应心所
 摄大乘论 第38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特论 第二十四 陀罗尼品---同[栏目:冯达庵居士]
 如意菩提[栏目:林清玄·菩提系列全集]
 “唯识观行”与思惟结构之改造(孔祥玲)[栏目:唯识学研究]
 真大供养[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扣牙惊齿[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助念时用大回向,还是专为亡者回向?[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禅的讲话 第五章 天国与人世之归一 净秽不二论[栏目:悟光法师]
 The Golden Plate [Greed and Honesty][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为善最乐,从我做起(明勇)[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做早晚课的时候总是有杂念,如何克制杂念?[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