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四.一三七 如是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有二十二颂半广明识相有三中,第一有十四颂半﹝第二颂下半至第十六颂﹞,广前下三句颂﹝第一颂末句至第二颂前半﹞三种能变识相。今于能变十四半颂中,已解二行半初能变异熟识讫,当解次三颂﹝第五颂至第七颂﹞第二能变思量识相。
【述记‧卷二十五】
自下、次解第二能变。下文有二︰初、结前生后以发论端,次、依所问以辨其相。此即初也。
【颂文】
四‧一三八 颂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疏翼】
第二解第二能变中,第二依所问以辨其相。
【述记‧卷二十五】
下、依问辨。此依三颂[1]其第七识,十门分别︰初、举第二能变出「末那」名,二、解所依,三、解所缘,四、出体释义,五、释行相,六、显染俱,七、触等相应,八、三性分别,九、界地分别,十、隐显分别,即是伏断之位次也。于下显中,一一广释。
问︰何故本识不辨所依,次能变中,解彼依体?
答︰本识,诸识之本,与他为依义显,他与为依义隐,故不出其所依。第七,既八之余,所以出其依体。
问︰若尔,本识与他依义显,何不说之?
答︰前颂已说。谓彼颂说「恒转如流」,「如流」之言,义生余识,即是依义[2]。
问︰何故不说第七与他为依?第三能变中,不释根境?
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不应责之。或影略门︰谓初能变但释所缘,故前颂言「执受处」是。第三能变,唯释所依,故后颂言「依止本识」。第二能变,依缘俱显,欲令学者可知一隅,三隅返故。或谓本识诸法之本,但说与他为依,出自识体所缘。前之六识境粗不说,但出所依「依止根本识」等者,是故下论云︰此所缘及别依[3]「粗显、极成,故此不说。」第七依、缘俱隐,根、境合释。所以作论,三种不同,非但说所缘而无依等[4]。
何故本识不出界系?
论主略故。或言「异熟」,即是界系──随何界异熟,即彼界系[5]。故此亦应然!言染俱已,即随彼系[6],此不为例。谓前六识起,与本识非必同地,除无漏识。此[7]与本识,起必同界[8],恐类前六,故今说之。又作法各别,不应为难,后能变[9]中,即不解故。
下有二文︰
一、以八段依释十门[10]:合释体义及行相故,合释染所、余心所故,以义类同,故合明也。或开为九[11],四染心所与余心所,别门说故。
二、以二教六理证有此识,随文可知。
【论文】
四‧一三九 论曰: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辨思量能变识相。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
【疏翼】
第一以八段依释十门中,第一举第二能变出「末那」名。
【述记‧卷二十五】
初段有二︰一、释颂,二、问答。[12]
异熟识先,此识为后,故言「次」、「后」。解颂初句「次、第二能变」。「应辨思量能变识相」,即出颂中「能变」之言。释「能变」名,如第二卷[13]。
即指此识,故言「是识」。于圣教中,别名「末那」[14],总名「识」故,「末那」是意。
《楞伽》云:识有八种,「识」即通名[15]。六十三云︰准[16]诸识,皆名心、意、识;随义胜,说第八名心,第七名意,余识名识[17]。《摄论》第一亦言:「意」名无有义[18]、「心体第三」等[19],故「末那」名,别目第七。
又虽诸识,皆名为「意」,唯此标「意」,余识不然──虽标总称,即别名也──是故论言「是识圣教别名末那」。何故诸识不别名「意」?「恒审、思量胜余识故」。
六十三卷〈有心地〉[20]云︰若末那恒[21]思量为性,相续而转,佛言出世末那,云何建立?答︰名假施设,不必如义。
此义意言︰「出世末那」──更不思量,任运知故,无粗慧故,无散慧故──不名「末那」;即唯有漏,非在无漏。此一解也。
又云︰[22]远离颠倒,正思量[23]故[24]。此义意言︰远离颠倒思量,有正思量故,即通无漏,亦有此名。二解如是。
上释颂文。
【论文】
四‧一四○ 此名何异第六意识?
【疏翼】
第一举第二能变出「末那」名中,第二问答。于中有二︰初、问,次、答。
【述记‧卷二十五】
下、问答辨。于中有二,文显可知。
问曰︰如言「八识」,此亦名「识」,末那名「意」,总别合论,即名「意识」。又六十三云︰识有二种[25]︰一者、阿赖耶识,二者、转识[26]──此复七种,所谓眼识,乃至[27]意识,即是第七,名为「意识[28]」,「此名何异第六意识」?
一则总别合,名为理难,二以论文为例难。
【疏翼】
此即问讫。
【论文】
四‧一四一 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
【疏翼】
第二问答中,第二答。于中有二︰一、明持业释,二、名意所以。此即初文。
【述记‧卷二十五】
「意」是自体,「识」即是意。于六释[29]中,是「持业释」[30]。「业」,谓业用,体能持用,即似旧言「功能受称」。此六释名,皆二法相对[31]辨差别释,非一一法究理括尽。如阿赖耶名「藏识」,「识」体即「藏」,亦是此释。
此与彼同,故指为喻。
何为此识?
「识」体即「意」故。其第六识,体虽是「识」,而非是「意」,非恒审故。「彼依主释」,「主」谓第七,即似旧言「从所依得名」。「如眼识等」,「眼」是所依,而体是「识」,依「眼」之「识」,故名「眼识」。
何为此释?「识」异「意」故。能所依别,从依得名。
【论文】
四‧一四二 然诸圣教,恐此滥彼,故于第七,但立意名。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名意所以。于中有三释︰一、第一义,二、第二义,三、第三义。此即初释。
【述记‧卷二十五】
问︰今者得名,既各不同,何故不并名「意识」,而于第七但立「意」名?若名「意识」,显是持业得名!但名为「意」,竟有何理?
诸圣教中,恐此第七滥彼第六,于此第七但立「意」名,而不言「识」[32]。第一义也。
【论文】
四‧一四三 又标意名,为简心、识,积集、了别,劣余识故。
【疏翼】
第二名意所以中,第二第二义。
【述记‧卷二十五】
次、第二释。
唯立「意」名,「为简心、识」,虽皆可说名「心」、「意」、「识」,据增胜义,但七名「意」,「积集」心义,「了别」识义;劣余识故,简后「心」、前「识」,但立「意」名,恒审思故。
【论文】
四‧一四四 或欲显此,与彼意识,为近所依,故但名意。
【疏翼】
第二名意所以中,第三第三义。
【述记‧卷二十五】
次、第三云︰显此第七,与彼第六「意识,为近所依,故但名意」。
「近所依」者,以相顺故,同计度故,六缘境时,七与力故,所以七无漏,六无漏;七有漏时,六非无漏。非七缘境,第六与力,故六有「识」,七但名「意」。为简第八,亦与第六之力,故复言「近」,彼容可为远所依故。五十一云︰由有第八,故有末那;末那为依,意识得转[33]。故彼第八为远所依,此为近依。
又有别释︰以相续思量故,此但名「意」。第六缘境转易、间断,故加「识」名。又欲显此,为六识中不共所依,故但名「意」,无间灭缘意,亦共依故。又由六种依七种生,故名近依,如眼识等。
此即第一、出能变体释其名义。
【疏翼】
以上即第一以八段依释十门中,第一段讫。
【论文】
四‧一四五 「依彼转」者,显此所依。
【疏翼】
第一以八段依释十门中,第二解所依。
【述记‧卷二十五】
自下第二、明其所依。此下有二︰初、略,后、广。略中有二︰初、总解「依彼转」言,后、别解「依彼转」三字。此即初也。
【论文】
四‧一四六 「彼」,谓即前初能变识,圣说此识依藏识故。
【疏翼】
第一略解中,第二别解三字。
【述记‧卷二十五】
自下即别解。初、解「彼」字,次、解「依」字,后、解「转」字。此解「彼」字。
显此依彼第八识也。「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故名「圣说」[34]。
【论文】
四‧一四七 有义:此意以彼识种而为所依,非彼现识,此无间断,不假现识为俱有依,方得生故。
【疏翼】
第二别解三字中,第二解「依」字。于中有二︰一、难陀胜子义,二、护法安慧等义。此即初说。
【述记‧卷二十五】
是第一义。难陀、胜子皆作是说。
此师意说︰第七现识唯依第八种子识,不依彼现行。以第七恒无间,不假现识为俱有依。约依种子,故名「依彼」。
【论文】
四‧一四八 有义:此意以彼识种,及彼现识,俱为所依,虽无间断,而有转易,名转识故,必假现识为俱有依,方得生故。
【疏翼】
第二解「依」字中,第二护法安慧等义。
【述记‧卷二十五】
下、护法等诸论师释。
以彼种子识,及现行果识俱为所依,此识随在因果位中,虽无间断,于入见道等而有转易──或善、或染──必假现识为俱有依,方得生故。若不尔者,体有转易,无殊胜力如何得生?赖相续识,可得生故。
问前师曰︰今言「依彼」,言依种子者,五十一云:由有本识有末那等[35],文如何通?
应言由有本识,意识得转,第六亦依本识种故。
问后师曰︰初地等转易,第六引生,第八于七,有何胜力?
如定中闻声,意识不共耳识同取,当时唯有现行相续七、八二识,应亦得说为耳识依。虽无引力,仍说依故[36]。
前师答曰︰如《对法》第二:眼识种子依眼根种,眼根种为所依,眼识种为能依;要根种子导识种子,生现根已,其识种子方得生识[37]。不尔,识种定无生义。
而现行眼识:一、自种依彼根种,二、自现依彼根现。其第六识由第七种导生,第七望六,有力胜故,说六依七,非第六识不依本识之种子故[38]。
今第七「依」言[39],但依彼种,非彼现识。若说依现,如何说依不与七同缘?行相殊异故,但可说言缘彼现识,不可言依。
若尔[40],如何说六依七?所缘、行相并不同故,非如眼等为眼识依,所取等故。
答曰[41]︰两人依别,复两处住,如王与臣等,仍说相依,有为诸法势分力故。此识亦尔,所作[42]、行相虽复不同,而第七势分,为第六依,非第八现为第七依。
问曰[43]︰若尔,如何知七于六有势分,非八现于七,故知说八为第七依?
彼[44]质答曰︰如何为境、复说为依?依、缘何异?
答而复质曰[45]︰如第六缘七,如何为境,又复为依?理无过故,此亦应尔!
后师答曰[46]︰前师有过,我理无失。且初地转易,八于七识有何胜力者,若无第八现行,彼七必无故,意识不尔,故说非七依。即如定中闻声,意识无时,耳必不转──彼必同取。今此七、八虽不同境,势分牵故,竟有何失?第七识必有现行所依,名转识故,如前六识。或应有识为俱有依,六、七识中,名转识故,如第六意识。
问曰[47]︰如设无第七,非五识生,七非五识依;何故无第八时,七不有?第八为七依,八例七等,亦尔[48]。
然赖耶根本[49],说七依八,与力令生故,非如七无五识不有,七非本故,不与力故。又若无七,五识必无,故今说七依八现、种。
准此二师,虽无评义,然后师胜,无过亲故,前理难故,下自当知。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三字中,第二解「依」字讫。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一云︰
今辨所谓思量为我,即第二能变,故乃广说「依彼转」。此中,如共许彼眼等识以眼等为所依,色等为所缘;如是,染污意所依及所缘,则不共许。然识无有道理不待所依及所缘,故今为显染污意所依及所缘故,及为显训释词故。
颂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论曰︰言「依彼转中」,「彼」声即指阿赖耶识。谓阿赖耶识为此识习气所依,是故此识与所依俱转,即相续生起义。复次,若于三界某地得异熟者,则此染污意亦即此界此地所有,由此识即依阿赖耶识而转故,颂说「依彼转」言。
【论文】
四‧一四九 「转」,谓流转,显示此识恒依彼识,取所缘故。
【疏翼】
第二别解三字中,第三解「转」字。
【述记‧卷二十五】
次、解「转」义。
「流」,是相续义;「转」,是起义。谓依第八或种、或现,相续起义,显示此第七识恒依彼第八识起,「取所缘故」,第七行相──取所缘境相续不断而生起义。
此文上来已依常理略解所依竟。
【疏翼】
以上第二明其所依中,第一略解讫。
--------------------------------------------------------------------------------
[1] 即第五颂至第七颂。
[2] 本论卷三中云︰
是一切法真实种子。缘击,便生转识波浪,恒无间断,犹如暴流。
《瑜伽》卷六十三云︰
阿赖耶识,是所依,转识是能依。此复七种,所谓:眼识,乃至﹝藏文有「yid dav」,即「意及」﹞意识,譬如水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镜。
[3] 见本论卷五初。原作:
然六转识所依、所缘。
[4] 即非如第八识,但说所缘而无所依。
[5] 道邑《义蕴》云︰
非异熟法,趣、生杂乱,此真异熟,不可起余,故随生处,即彼界系。
[6] 如理《义演》云︰
第七应然!言「与染俱」,即随何染污即彼所系,如第八识,亦明界系竟,何须后﹝颂文﹞「随所生所系」?
[7] 「此」,谓第七识。
[8] 本论卷五初云︰
若起彼地异熟藏识现在前者,名生彼地。染污末那缘彼执我,即系属彼,名彼所系。或为彼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名彼所系。若已转依,即非所系。
[9] 即第三能变。
[10] 谓以八段释十门中:即第四体义门、第五行相门合释,第六染门、
第七触等余心所门合释。
[11] 若开为九,则第六四染心所,与第七触等余心所别门说故。
[12] 此即初文。
[13] 谓第二卷「因能变及果能变」。
[14] 「末那」,梵文为「manas」。
[15] 十卷《楞伽》卷四云︰
我说八种识。
七卷《楞伽》卷三云︰
大慧言︰世尊!岂不建立八种识耶?佛言︰建立。
[16] 「准」字,《瑜伽》六十三原文作「此中」。
[17] 《瑜伽》卷六十三原文为:
若就最胜,阿赖耶识名心。何以故?由此识能集聚一切法种子故,于一切时,缘执受﹝藏文作「len pa'i rgyu」﹞境,缘不可知﹝藏文作「bye brag med par」﹞一类﹝藏文作「gcig tu」﹞器境。末那名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为性。余识名识,谓于境界,了别为相。
[18] 《摄论》卷一云︰
又训释词亦不得有,成过失故。
真谛译《摄论‧世亲释》卷一云︰
意名应无有义。
[19] 《摄论》卷一云︰
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是故成就阿赖耶识以为心体,由此为种子,意及识转。
《摄论‧无性释》卷一云︰
谓如「意」声,说染污意﹝及﹞无间灭意,「识」声,则说六种转识,如是「心」声,离彼二种,无体可得,非无有体,而有能诠,亦非异门。「意」、「识」二声,所诠异故。此中「体」声,意取所诠。
[20] 即《瑜伽》卷六十三〈摄决择分〉。
[21] 「若末那恒」四字,原文为:
若彼末那,于一切时。
[22] 《瑜伽》卷六十三原文,此处有「又对治彼」。
[23] 「正思量」,藏文作「sems pa」。
[24] 即此末那,任持意识令分别转,是故说为意识所依。
[25] 「识有二种」,《瑜伽》卷六十三原作「略有二识」。
[26] 阿赖耶识是所依,转识是能依。
[27] 「种」字下,藏文有「yid dav」,即「意及」。
[28] 藏文别有文「yid 」名。
[29] 「六释」,谓「六合释」,梵文为「sat-samasa」。
[30] 「持业释」,梵文为「karma dharaya」。
[31] 即二名组合不同。
[32] 《枢要》卷中云︰
何故第六不但名意,第七作「识」也?第七持业,二义以显体;第六依主,将他以明自。若第六标「意」,不言「识」者,不能显自。第七加「识」,恐滥依主故,第七但标「意」名。恐此滥彼故,第六加「识」,显依他得名故。
[33] 《瑜伽》卷五十一原文:
阿赖耶识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为依止故,意识得转。
[34] 此即引《瑜伽》卷五十一文。
[35] 原文已如前引。
[36] 道邑《义蕴》云︰
问意云︰此第七识得无漏时,由第六引,不由现八,如何说此为第七依?若言转易之时,虽不由八引,而八恒在,故为依者,如定中闻声,七、八二识亦恒现在,不与耳识力,应为耳识依!
[37] 如《对法》卷二云︰
又属眼之识,故名眼识,由识种子随逐于眼而得生故。
[38] 道邑《义蕴》云︰
要八根种,导七识种,七方得生;由七根种,导六识种,六方得生。……虽第六识亦依八种,而第八种不导六种,故不为例。
[39] 此下为前师难。
[40] 此下后师反质。
[41] 此前师答。
[42] 「作」字,疑为「缘」。
[43] 此为后师问。
[44] 「彼」,即前师。
[45] 此为后师意。
[46] 此下为后师总答。
[47] 此前师问。
[48] 道邑《义蕴》云︰
八无,五不有,第八非五依;八无,七不有,故八非七依;义与前同,故云「亦尔」。
如下广解。
[49] 后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