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十一、广「遍计」与「彼彼」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1
【论文】
 
八‧三○五 初能遍计,自性云何?
 
 
 
【疏翼】
 
  第二安慧护法等师解第二十颂文中,第二广问答对依他起兼释﹝第二十颂﹞次半颂文。于中分三︰一、广释第一句「能遍计」,二、广释第二句「所遍计」,三、广释第三四句「遍计所执自性」并与﹝第二十一颂﹞「依他起」合解。初中分二︰一、广「能遍计」,二、广「彼彼」。初中又二︰一、问,二、答。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自下、广解初颂[1]及依他起[2]。
 
  下、广解三种问答[3],为三段[4],然释[5]第三句中[6],与「依他」合解。下先广「遍计」,后广「彼彼」[7]。
 
  既言[8]初句是「能遍计」,故论次问。此问辞[9]也。
 
【论文】
 
八‧三○六 有义:八识及诸心所,有漏摄者,皆能遍计。
 
 
 
【疏翼】
 
  第一广第二十颂第一句「能遍计」中第二答。于中有二师说不同,依次分二︰一、安慧等师义,二、护法等师义。初中分二︰一、标宗,二、引教为证。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此安慧等义[10]。即通三性有漏之心无非执者,即[11]五、八识,唯有法执;七,唯有人;六,通二种。
 
 
 
【疏翼】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解第二十颂云︰
 
论曰︰为依所分别内外诸事种种差别,显示无数能分别故,颂说「由彼彼分别」言。
 
言「分别种种事」者,谓内外诸事,最后乃至佛法,即唯此为遍计所执自性。此中说其成因,谓「无所有」。如所分别境事,如是即此自性无故,说无所有。由如是故,此事唯是遍计所执自性,非以依诸因缘为自性。所以者何?于同一事,或无有事中,见有更互不同众多分别转,便谓同一事或无有事成为不同自性,不应理故。由如是故,此诸一切唯是分别性。以彼诸义是遍计所执故。如经说云︰善现!如诸愚夫、异生所执着,如是诸法非有。
 
 
 
【论文】
 
八‧三○七 虚妄分别为自性故。
 
 
 
【疏翼】
 
  第一安慧等师义中,第二引教为证。于中分三︰一、引《楞伽》等,二、引《摄论》等,三、引《解深密经》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若有漏心有如无漏,不起执者,即不应言「虚妄分别」!若不执心,名「妄分别」,即无漏心,应名「虚妄分别」之心!即以此理,明有漏心皆能遍计。
 
  《楞伽》[12]、《中边》等文,皆言八识是妄分别。
 
【疏翼】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解第十七颂曾云︰
 
次前所说三种「识转变」者,即是分别。谓以增益之义为其行相,三界所有心、心所有法,说名「分别」。由此阿赖耶识、染污意、转识自性,及彼相应三种分别、所分别器、我、蕴、界、处、色、声等诸事,皆无有故。即此识转变,说名「分别」,以无所缘故。
 
 
 
【论文】
 
八‧三○八 皆似所取、能取现故。
 
 
 
【疏翼】
 
  第二引教为证中,第二引《摄大乘》论等。
 
 
 
【述记‧卷五十一】
 
  圣教中,说二取名执[13]。有漏诸心,既似能取、所取相现,故皆有执。非有取心,不名取故;非无执心,似二取故。一切经论,皆有此文──《摄大乘论》第四卷中[14],及《辩中边》皆作是说。
 
 
 
【疏翼】
 
  如《辩中边论》解〈辩相品〉第三颂云︰
 
「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藏文作「gzugs la sogs pa'i dvos por snav ba/」﹞;「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藏文作「rnam par rig par snav ba/」﹞」者,谓余六识,了相粗故;「此境非实有」者,谓似义、似根,无行相故;「似了」非真现故,皆非实有。
 
  安慧《释》云︰
 
言「似义、似根,无行相故;似我、似了,非真现﹝藏文作「log par snav ba/」﹞故」者,似义、似有情二者,由现似所取性故。颠倒显现不得有故,无有行相,即无义境之因。其余二种由现似能取自性故,非是无有行相。即说颠倒显现是无义境之因。
 
  安慧解释《庄严经论》第十一〈寻求诸法品〉﹝藏文作「chos yovs su tshol ba'i skabs/」﹞观察有、无为、有、无漏之八颂中,第四颂「五种所相﹝藏文作「mtshon bya/」﹞」云︰
 
由「心」声即显示识及影像。何以故耶?此心现似二种行相︰一、现似所取,二、现似能取。此中现似五根及五境者,即现似所取,由此显示「色」;现似能取者,谓现似眼识乃至意识六种识,由此显示「心」。由具有见﹝即见分,藏文作「lta bar bcas/」﹞之「见」声,乃指诸心所有法。诸心所有法何故说为「见」耶?一切心所有法以明了驰散为自性故﹝藏文作「gsal źiv rgol pa'i rav bźin yin pas/」﹞,说名为「见」。由此显示「心所有法」﹝不相应行及无为二种所相姑略。见德格, mi, 185A.5﹞。
 
 
 
【论文】
 
八‧三○九 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
 
 
 
【疏翼】
 
  第二引教为证中,第三引《解深密经》等。
 
 
 
【述记‧卷五十一】
 
  「所执自性」之「妄执」习气,即能执心等种子[15]。《瑜伽》第五十一,及《显扬》[16]等,说阿赖耶识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17]」为所缘故[18]。
 
  若有漏心有不执者,有有漏种第八不缘,何故论说第八缘妄种?《瑜伽》第七十七[19]及《解深密经》[20]说第八缘相、名、分别习气[21]。五十一说缘遍计种,故遍计种通有漏一切心。即善心等中,许有法执[22]。安慧等师义。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一安慧等师义讫。
 
  安慧解释《庄严经论》第十一〈寻求诸法品〉观察有无为,有无漏之八颂中,第五颂说「三相各有三种﹝初相三种﹞」云︰
 
遍计所执相亦有三种︰说此为瓶、为氆氇,即言语。瓶及氆氇,即所语义。如如之想,即心所有法。分别谓此是瓶性,非是氆氇,此是青性,非是黄,成为相想﹝藏文作「mtshan ma'i 'du wes pa'i/」﹞境界;即瓶、氆氇、黄、青等,依此等境,想心所转起。意即诸善言说者,于瓶、氆氇等,分别谓此是瓶、此是氆氇。即于如是分别之境界──瓶及氆氇等,说为遍计所执相。此即遍计所执相第一种。
 
于言「彼习气」﹝指《摄论‧世亲释》所说﹞中,即于如其语义之想所有相,分别谓「彼」。彼之习气浸润在阿赖耶中﹝藏文作「kun gźi la rlan pa/」﹞,又于或时,能为生起如其语义想数之因,是故﹝密意﹞说此习气为遍计所执相。此即第二种遍计所执相。
 
言「由此亦现似是遍计执相」﹝明友译作「非真分别故,是名分别相」﹞中,谓由此习气,或时诸不善言说婴孩,于此「颈直、挺腹、滚圆」,虽无如所语言当说名为瓶之义想,然亦由心现似瓶相,虽不知即为瓶性,然若见瓶,亦起分别谓此是何物,亦是遍计所执相。此即第三种遍计所执相﹝明友译作「无觉分别相」﹞。
 
此颂义若略说,此即若能遍计,若为因能遍计,二者显示为遍计所执相。何者为能遍计耶?由善言说者分别谓此是瓶,由不善言说者若见瓶时,则分别谓此是何物。若为因生起能遍计,即此由彼习气能遍计度。
 
言「如言语所有义想」中,「言语」者,谓说名为瓶及氆氇。「如言语之义想」者,谓说为瓶名之义,即所谓「腹滚、圆颈、直挺」,了知并分别如是名与义相连属,彼之相者,即想境界瓶及氆氇等。此即遍计所执相第一种。
 
言「此言语所有习气」中,言语之种子积集于阿赖耶中而有。或时由为分别因故,说为「遍计所执」。此即遍计所执相第二种。
 
言「从此习气为此义」中,言语习气积集于阿赖耶中,从此诸不善言说亦现似瓶及氆氇,说为遍计所执,即为如是所执之义。由言「若由诸不善言说」,「瓶」声谓说为腹及滚圆,如是不知瓶名及义相连属之婴孩,即说为「不善言说」。
 
言「虽无如言语之义想,亦当现似」中,诸不善言说于见瓶时,虽无言说谓此是瓶性非是其余,但见瓶时亦由分别,谓此是何者故,亦说为遍计所执相之义。
 
此中言「如所言语之义想,谓心所有法」中,乃解说「如所言语之义想」之义。观见说之为瓶及氆氇等之瓶及氆氇事已,分别谓此是瓶非是氆氇,即是心所有法。如是分别即心所有法,说为如所言语之义想。
 
言「所有彼之所缘──即彼之相」中,即所谓彼诸心所有法之境界──瓶、氆氇、黄、青等,说为「彼之相」。
 
言「如是习气为因,生起所遍计,密意说此二为遍计所执相」中,即于习气因亦说为遍计所执。由是能现似遍计所执法之因故。若诸善言说者,假说为瓶;诸不善言说者,于见瓶时分别谓此为何者,亦说为「遍计所执」。以所取、能取分别有故,若如是者,习气因及所遍计二者亦说为「遍计所计」。﹝见德格版, mi, 185b.7;187a.1﹞
 
 
 
 
 
【论文】
 
八‧三一○ 有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护法等师义。
 
 
 
【述记‧卷五十一】
 
  下第二、护法等师。下文有三︰一、标宗,二、立证,三、会违。此初也。
 
  全非五、八识,六、七[23],亦非一切心。执我法者,方能计故。
 
 
 
【论文】
 
八‧三一一 唯说意识能遍计故。
 
 
 
【疏翼】
 
  第二护法等师义中,第二立证。于中依次有十证,即有十「故」字句。此第一证也。
 
 
 
【述记‧卷五十一】
 
  所以者何?
 
  下、证有十,十「故」字是。
 
  若能计心通八识者,如何《摄论》第四但说意耶[24]?
 
【论文】
 
八‧三一二 意及意识,名意识故。
 
 
 
【疏翼】
 
  第二立证中,第二证。
 
 
 
【述记‧卷五十一】
 
  问︰如第七识亦能遍计,而彼《论》[25]中唯说意识,不言第七。岂七不能?七识既能,而不说者,明五、八识亦能,而[26]不说!
 
  第七名意,与第六识合而言之,总名「意识」。既是已说,谁言不说?如小乘中「业」、「业道」。思但是「业」,而非是「道」;贪等三法,是「道」,非「业」;身、语二法,亦「业」,亦「道」。第七名「意」,第六名「意识」,总合名意识,故无前难[27]。
 
 
 
【论文】
 
八‧三一三 计度分别,能遍计故。
 
 
 
【疏翼】
 
  第一立证中,第三证。
 
 
 
【述记‧卷五十一】
 
  安慧等云︰何故不许唯第六识能遍计度?
 
  余之七识虽亦能计,不能遍计;《摄论》不说,非余不计。
 
  《摄论》[28]第四,本、释二论皆作[29]此解云︰第六识能周遍计度[30],体顺彼名;余不能[31]故,彼论不说。
 
  又汝如「业」、「业道」合说者,我亦尔──第七名「意」;五、八、名「识」;第六名「意识」。彼论总合为言,名「意识」,亦有何过?故知八识皆能遍计[32]。五、八既无计度,明无分别,而不起执。《摄论》本第四云「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乃至「是故意识无边行相而转,善于一切分别、计度,故名遍计[33]」,非五、八识能普计故。
 
  [34]若尔,第七不能普计,应非此收!
 
  此言不尔!三分别[35]中,计度分别能[36]为七中有相分别,乃至不染[37],非五、八识有此能故。其第七识有计度故,可是此收,五、八不尔。
 
  无性云︰意识有分别者,由能[38]显示[39]、随念分别所杂糅[40]故[41]。
 
  「显示」者,即「计度[42]」,非是自性,余亦有故。此为正解。
 
 
 
【论文】
 
八‧三一四 执我、法者,必是慧故。
 
 
 
【疏翼】
 
  第二立证中,第四证。
 
 
 
【述记‧卷五十一】
 
  前师云[43]︰计度分别计相[44]粗者[45],五、八即无;自性、任运、有相分别,此等细者,五、八说有;理[46]亦何爽?
 
  虽[47]《摄论》约粗计度分别为言,不言五、八;五、八二识实能遍计。
 
  又一切八识,简无漏心,故言意识能有分别;非谓唯言第六、七识。世亲《摄论》[48]唯言:由此品类,能遍计度[49],不简何者,无性偏解本论,故以「显示」等言简别,此有何妨?
 
  后[50]难之云︰非五、八识恒与慧俱,宁容有执?
 
 
 
【论文】
 
八‧三一五 二执必与无明俱故。
 
 
 
【疏翼】
 
  第二立证中,第五证。
 
 
 
【述记‧卷五十一】
 
  前[51]师云[52]︰若计度慧粗,五、八无,细者亦有!
 
  若尔,何故慧数非是遍行?
 
  我、法「二执,必无明俱」,非善心中有无明故,彼无痴善根性相违故。
 
 
 
【论文】
 
八‧三一六 不说无明有善性故。
 
 
 
【疏翼】
 
  第二立证中,第六证。
 
 
 
【述记‧卷五十一】
 
  彼前师言︰此有何失?
 
  我如汝小乘寻、伺俱起。寻、伺性顺,可许俱起,善心、无明性便相返!《瑜伽》等[53]论皆不说故,下[54]「二障中」当引彼文[55],如何善心内而说有无明?
 
【论文】
 
八‧三一七 痴、无痴等,不相应故。
 
 
 
【疏翼】
 
  第二立证中,第七证。
 
 
 
【述记‧卷五十一】
 
  彼若言:一切有漏皆名不善,说名为善,行相轻故者,相违之法,不相应故。如无惭与惭,不得俱起,痴、无痴等,例亦应然[56]。
 
 
 
【论文】
 
八‧三一八 不见有执,导空智故。
 
 
 
【疏翼】
 
  第二立证中,第八证。
 
 
 
【述记‧卷五十一】
 
  若言:有漏皆是不善,无痴与痴,非谓相应,痴相轻微,名无痴者;若无漏心,必二空观,随一现起,若有漏心,必有法执,即加行智既有法执,如何能导空智现前?非由于水,引火生故;非暗为先,导明生故。
 
 
 
【论文】
 
八‧三一九 执有、执无,不俱起故。
 
 
 
【疏翼】
 
  第二立证中,第九证。
 
 
 
【述记‧卷五十一】
 
  又加行心,随顺圣教作我法空观,名曰「达无」。既有法执,名为「执有」,如何「执有」心,与「达无」之智而俱起也?彼既不俱起,明加行心非有法执。
 
 
 
【论文】
 
八‧三二○ 曾无有执,非能熏故。
 
 
 
【疏翼】
 
  第二立证中,第十证。
 
 
 
【述记‧卷五十一】
 
  又,若有漏心皆有法执,法执之心必有势力,应异熟生心亦是能熏!有漏之心有势用故,如善、恶等。然汝执第八亦非能熏,是异熟心无势用故,不见有执势用之心无能熏者,应第八识亦是能熏!不尔,便与比量相违。
 
 
 
【疏翼】
 
  以上第二护法等师义中,第二立证讫。
 
【论文】
 
八‧三二一 有漏心等,不证实故,一切皆名虚妄分别。
 
 
 
【疏翼】
 
  第二护法等师义中,第三会违。于中有四︰一、会第一违,二、会第二违兼返难,三、会第三违,四、总结。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若尔,何故《楞伽》、《中边》上卷等言:三界八识皆妄分别?《显扬》十六说亦同此。[57]
 
  下文、会违。会违有三,此初会也。
 
  为会彼言[58]︰虽善[59]位等作二空观,而是假相,不如无漏「证实[60]」理故。一切八识名「妄分别」,非「妄分别」皆是执心[61]!
 
 
 
【论文】
 
八‧三二二 虽似所取、能取相现,而非一切能遍计摄。勿无漏心亦有执故?
 
 
 
 
 
【疏翼】
 
  第三会违中,第二会第二违兼难。中分为二︰一、会违兼难,二、唯返难。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62]若有漏心有非执者,如何说有二取相现?《中边》第一说虚妄心、心所似二相现,故皆有执也!
 
  此会第二违,有二︰一、会,二、难。此会及初难。
 
  诸有漏心虽似所取、能取相现,「而非一切能遍计」心。由依他起善、无记心,虽有二取现,非皆起执!非以似二,便计一切皆「能遍计」!有计度分别二取相现之心,能遍计故。彼《中边论》唯据六、七二识为论[63]。
 
  若似二取,皆是执者,「勿无漏心亦有执故」;一切菩萨、二乘后得无漏之智有二取相,应皆有执!《佛地》第七但说二乘无漏有执。准《二十》释[64]菩萨后得亦有法执,与《佛地》不同[65]!彼但说二乘无漏有执。
 
 
 
 
 
【论文】
 
八‧三二三 如来后得,应有执故!
 
 
 
【疏翼】
 
  第二会第二违兼难中,第二唯返难,即第二返难也。返难有四,此下尚有第三、第四两难。
 
 
 
【述记‧卷五十一】
 
  [66]此但言佛无,显余亦有[67]!
 
  难前师言︰佛应有执!有二取相故,如诸菩萨现二相故。
 
 
 
【论文】
 
八‧三二四 经说:佛智现身、土等,种种影像,如镜等故。
 
 
 
【疏翼】
 
  第二唯返难中第三返难。
 
 
 
【述记‧卷五十一】
 
  若救言「如来后得」,无二相者,违圣教失!
 
  且无相分,违《佛地经》:第八俗智,名大圆镜[68]也。谓现法乐声闻[69];八部庄严道场[70],即变化声闻等是;第七[71]平等[72];乃至[73]成所作智[74],皆有现能[75];故佛四智皆有二相。故论说言「现身、土等,如镜等故」。勿谓余智皆此譬喻[76],但可现相义可同故。此证无漏有相分也。
 
 
 
【论文】
 
八‧三二五 若无缘用,应非智等。
 
 
 
 
 
【疏翼】
 
  第二返难中,第四返难。
 
 
 
【述记‧卷五十一】
 
  若如来智无见分者,即「无缘用,应非智等」!此即违理。
 
  「等」者,等取余心、心所。
 
  难云︰如来菩萨无漏四智品应非智品。无见分等故。如虚空等。
 
  既成此已,翻向上成︰谓凡夫二乘等有漏善,及无记智品,并无漏心品应无法执。非染污心,有二相故,如佛无漏智品。彼计如来无漏智品非有执故。
 
  《璎珞本业经》下卷云:明暗一相、善恶一心等者,是洴沙王国[77]安陀师[78]偈义,故知前师所说非也。
 
 
 
【疏翼】
 
  以上第三会违中,第二会第二违兼返难讫。
 
 
 
【论文】
 
八‧三二六 虽说藏识,缘遍计种,而不说唯,故非诚证。
 
 
 
【疏翼】
 
  第三会违中,第三会第三违。
 
 
 
【述记‧卷五十一】
 
  前师[79]难云︰若有漏心非皆有执,说藏识缘「种」,何独「遍计」?
 
  此、会第三违。更有别释,如第二卷[80]。
 
  此中且据有漏强者,谓「遍计种」。不言有漏种皆是「遍计」。
 
  既尔,复不言第八唯缘遍计种子。既无「唯」言,明第八所缘之种,更有多也。
 
 
 
【疏翼】
 
  以上第三会违中,第三会第三违讫。
 
 
 
【论文】
 
八‧三二七 由斯理趣,唯于第六、第七心品,有能遍计。
 
【疏翼】
 
  第三会违中,第四总结。
 
 
 
【述记‧卷五十一】
 
  次、护法论师总结上也。
 
  由此如上所说理趣,唯于有漏第六、第七二心之品有能遍计。五、八名识,入意识摄,未见文故,故非五、八「能遍计」也。此等征逐,《佛地》第七「二障」中征[81],下二障中[82]自当对辨。此则[83]广前「遍计」二字。
 
 
 
【疏翼】
 
  以上第一安慧护法广解第二十颂初句中,第一广解「遍计」二字讫。
 
 
 
【论文】
 
八‧三二八 识品虽二,而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遍计不同,故言彼彼。
 
 
 
【疏翼】
 
  第一安慧护法广解第二十颂初句中,第二广解「彼彼」二字。
 
 
 
 
 
【述记‧卷五十一】
 
  自下、广前[84]「彼彼」之言。
 
  「识品虽二」者,第[85]六、七二识也,总名「遍计」。以是一故,更不须论[86]。
 
  但言「二」等。《摄大乘》第四[87]说︰遍计有二种︰一、自性计,二、差别计。世亲释云︰如于眼等计自性,于此[88]计为常、无常等之[89]差别[90]。
 
  七十三说︰一、无差别,二、有差别[91]。复有二︰一、加行执,二[92]、名施设执[93]。
 
  《显扬》十六说︰一、文字,二、非文字[94]。
 
  又有二︰一、分别自体[95],二、分别所依[96]缘事,摄八分别者是。
 
  七十四说︰一、随觉,二、随眠[97]。
 
  「三」者,谓:一、我,二、法,三、用[98]。或自性、随念、计度分别,如《对法》第二说[99]。
 
  「四」者,《摄论》说︰一、自性计,二、差别计,三、有觉计,谓善名言者[100],四、无觉计,谓不善名言者[101]。
 
  七十三说︰一、计自相,二、计差别,三、计所取,四、计能取[102]。
 
  「五」者,《摄论》说︰一、依名计义,二、依义计名,三、依名计名,四、依义计义,五、依二计二[103]。
 
  《显扬》十六[104]及七十三说一种五,与此同[105]。
 
  七十三文[106]又有五︰一、计义自性:此有四,谓计自相等[107]。二、计名自性:此有二,谓无差别等[108]。三、计染自性:谓「有贪」等[109]。四、计净自性:与染相违[110]。五、计非染净自性,谓此色[111]是能、所取等[112]。
 
  复有五种[113]︰一、贪,二、瞋,三、合会,四、别离,五、舍随与[114]等。《显扬》十六与此文同。
 
  复有五种︰一、无常计常,二、苦计乐,三、不净计净,四、无我计我[115],五、于诸相中遍计所执自性执。[116]
 
  「六」者,《显扬》十六说︰一、自性计:谓计色等实有相。二、差别计:谓遍计色等实有色、无色等。三、觉悟计:谓善言者执[117]。四、随眠计:谓不善言者执[118]。五、加行计──此有五︰谓贪、瞋等[119]。六、[120]名遍计:谓此有二──谓文字、非文字所起。[121]
 
  「七」者,即七分[122]别──谓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如《瑜伽》第一[123]、《对法》第二说。
 
  「八」者,《显扬》十六等[124]说八分别者︰一、自性分别:谓分别色等想[125]事、色等自性[126]。二、差别分别[127]。三、总执[128]分别[129],四、我[130]分别[131]。五、我所分别[132]。六、爱分别[133]。七、不[134]爱分别[135]。八、爱不爱俱相违[136]分别[137]。
 
  三事[138]者,一、谓戏论所依、缘[139]色[140]事[141],二、见我慢事[142],三、贪瞋痴事[143]。此等广解八分别生三事,如《瑜伽》第三十六、《显扬》十六说。[144]
 
  「九」者,以理为之,即缘九品计执,九地亦然,九结俱品执,亦是[145]。
 
  「十」者,即《摄论》[146]第四说──《对法》第十四:虽名「分别」[147]非能遍计──一、根本分别:第八识[148]。二、缘相分别[149]:色等识。三、显相[150]分别:眼等识,并所依[151]。四、缘相变异[152]分别:老等变异[153],五、显相变异[154]分别:变异所有变异[155]。六、他引[156]分别:闻不正法类[157]。七、不如理分别:外道类[158]。八、如理分别:闻正法类[159]。九、执着[160]分别:我见类[161]。十、散动[162]分别,即十散动[163];十散动,亦为十。此「能遍计」分别之体[164]。
 
  又《对法》第十二说[165]「于见无见见[166]」等十[167]。
 
  又十相十六空所除,如七十七[168]说。
 
  十一者,即十一识──「谓身、身者识」等。缘此十一生分别,名十一分别,如《摄论》说[169]。
 
  十二者,十卷楞伽第四[170]说︰一、言语分别:乐言语故,二、可知分别,三、相分别,四、义分别,五、实体分别,六、因分别,七、见分别,八、建立分别,九、生分别,十、不生分别,十一、和合分别,十二、缚不缚分别[171]。
 
  十三者,无也。
 
  十四者,不可记事分别[172]。
 
  十五者,亦无。
 
  十六者,十六空所除[173],或三空所除。《显扬》十五云[174]︰[175]一、根[176]缚[177],二、有情[178]缚等[179]。
 
  十七者,《对法》第二说「谓相见」等[180]。
 
  十八者,十八空所除[181],乃至[182]二十句我、我所见[183],二十空所除[184]。六[185]十五句我、我所见。
 
  《对法》第十二:二十八见、六十二见等[186]。故此论中言「十等」也。
 
  七十四等[187]说︰随依他起尔所分量,遍计亦尔,故无量种[188]。此论言「等」。此一一[189]皆如所引诸论,各自广分别,不别烦引。上来已广初行第一句[190]讫。
 
 
 
【疏翼】
 
  以上第二广问答对依他起兼释第二十颂次半颂文,第一广释第一句「能遍计」讫。
 
 
 
【论文】
 
八‧三二九 次所遍计,自性云何?
 
 
 
【疏翼】
 
  第二广问答对「依他起」兼释第二十颂次半颂文中,第二广「所遍计」,即广释第二句「遍计种种物」。于中分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自下、广第二句。
 
  若言「能遍计」,已问答讫。言「所遍计自性是[191]何」?
 
 
 
【论文】
 
八‧三三○ 《摄大乘》说:是依他起,遍计心等所缘缘故。
 
 
 
【疏翼】
 
  第二广「所遍计」即广释第二句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一】
 
  三性之中,「是依他起」。
 
  言「所缘缘」,必是有法,「遍计心等[192]」以此为缘。亲相分者,必依他故,不以圆成而为境也,彼不相似故。
 
  《摄论》第四,唯说依他起性,是所遍计[193]。
 
【论文】
 
八‧三三一 圆成实性,宁非彼境?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简别余二性。于中分二︰一、简圆成实,二、简遍计所执。初中又二︰一、外人问,二、论主答。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此、外人问。
 
  七十六[194]说胜义无性[195],无如所执,胜义相也[196],至下当知[197]。亦以彼为疏所缘缘,非是相分──不相似故,极疏远故[198]。
 
【论文】
 
八‧三三二 真非妄执所缘境故,依展转说,亦所遍计。
 
 
 
【疏翼】
 
  第一简圆成实中,第二论主答。
 
 
 
【述记‧卷五十一】
 
  依他,是妄,可计少分为彼相分。此真不然,不相近故,远亦不遮[199]。
 
 
 
【疏翼】
 
  以上第二简余二性中,第一简圆成实讫。
 
 
 
【论文】
 
八‧三三三 遍计所执,虽是彼境,而非所缘缘,故非所遍计。
 
 
 
【疏翼】
 
  第二简别余二性中,第二简遍计所执。
 
 
 
 
 
【述记‧卷五十一】
 
  「所执虽」是「遍计」心「境,而非所缘缘,故非所遍计」。[200]「所遍计」者,据有法故。境义同[201]通,无法名「境」,「所缘缘」局,无法即非,故唯依他是所遍计。
 
  七十四说︰由何故遍计?由依他起[202],即是此也。
 
  何故七十四又说遍计所执非凡圣智境[203]?
 
  「以无相故」,言俱非境。以[204]相分者,非无法故。无法,「非所缘缘」,「所缘缘」者,必是有法。彼性可言所缘之境,故「彼」言「境」,而非是「缘」,以无体故,说为非境[205]。非不对心,说为非境,是故此性,说为「应知」[206]。
 
  若非对心,云何令知?又说遍计唯凡境故[207]。
 
  此即广前第二句颂讫。
 
【疏翼】
 
  以上第二广问答对「依他起」兼释﹝第二十颂﹞次半颂文﹝「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中,第二广释第二句「所遍计」讫。
 
 
 
【论文】
 
八‧三三四 遍计所执,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合与依他起对明,即广问答对「依他起」兼释﹝第二十颂﹞次半颂文﹝「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中,第三广释第三四句「遍计所执自性」并与「依他起」合解。即问答第三段中亦分为二︰一、合二为问,二、正答二问。初中又二︰一、问体相,二、问差别。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佛知无不?若知,如何成所缘?若不知,如何言遍智[208]?此义应思,如第七卷[209]、《唯识》中解[210]。
 
  自下广前第三、四句,并解第二颂[211]中初句,问体相也。
 
 
 
【论文】
 
八‧三三五 与依他起,复有何别?
 
 
 
【疏翼】
 
  第一合二为问中,第二问差别。即问与第二十一颂中初句「依他起自性」何别。
 
 
 
【述记‧卷五十一】
 
  问二差别,合二问也。
 
 
 
【疏翼】
 
  以上第三广释第三四句「遍计所执自性」并与「依他起」合解中,第一合二为问讫。
 
 
 
【论文】
 
八‧三三六 有义:三界心及心所,由无始来,虚妄熏习,虽各体一,而似二生──谓见、相分,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无,此相说为遍计所执。
 
 
 
【疏翼】
 
  第三广释第三四句「遍计所执自性」并与「依他起」合解中,第二正答二问。于中有二师义不同,依次分二︰一、安慧等师义,二、护法等师义。初中复二︰一、立宗,二、引证。初立宗中,又分为二︰一、答初问,二、答第二问。此初师答第一问也。
 
 
 
【述记‧卷五十一】
 
  此师有二︰初、立宗,后、引证。
 
  偏答初问。
 
  诸心、心所虽各体是一自证分,而似依他二分而生︰谓见、相分。诸经论中说「二取」者,是此二也。如是二分,虽体似有,理实无也。此之二相,《中边》等说为计所执[212]。
 
 
 
【论文】
 
八‧三三七 二所依体,实托缘生,此性非无,名依他起──虚妄分别缘所生故。
 
 
 
【疏翼】
 
  第一立宗中,第二答第二问。
 
 
 
【述记‧卷五十一】
 
  答第二问。
 
  显二差别︰此二所依识等体事,实从缘生,此性非无,名依他起,从虚妄分别种子缘生故。
 
  此师意说︰唯自证分是依他有。所取、能取,见、相二分是计所执。如龟毛等,是无法故[213]。
 
 
 
【疏翼】
 
  以上第一安慧等师义中,第一立宗讫。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云︰
 
于遍计所执后,当说依他起自性。是故颂曰︰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论曰︰言「分别」者,此中即显示依他起自性。言「缘所生」者,即显示所说依他起之生起因。此中「分别」者,谓善、不善、无记种种差别,三界一切心、心所法。如《辩中边论》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由他因缘能增上故,名为「依他」。即便生起义,应说依托除自以外所余因缘而生。已说依他起性。
 
 
 
【论文】
 
八‧三三八 云何知然?
 
 
 
 
 
【疏翼】
 
  第一安慧等师义中,第二引证。于中分二︰一、问二分何以非有,二、引《辩中边论》等二差别证。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下、引证。
 
  云何知彼二分非有?
 
 
 
【论文】
 
八‧三三九 诸圣教说:虚妄分别是依他起,二取名为遍计所执。
 
 
 
【疏翼】
 
  第二﹝安慧等师义﹞引证中,第二引《中边论》等证二差别。
 
 
 
【述记‧卷五十一】
 
  辨二差别。
 
  「虚妄分别,是依他起」。旧《中边》云︰虚妄总类者,三界心、心所[214]。新翻论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215]。《显扬》十六云︰分别体性,所谓三界诸心、心法。《瑜伽》[216]、《摄论》[217]等,皆有此言︰谓三界心、心所。故「依他起」,从因缘生。
 
  其「二取名遍计所执」,旧《中边》颂云︰无二,有此无。长行云︰「无二」者,谓无所取、能取。「有此无」者,谓但所取、能取无。新翻:无二,有无故[218]。《摄论》[219]、《显扬》[220]等,此文非一。
 
  今此第一,即安慧等多师并说此义。
 
 
 
【疏翼】
 
  以上第二正答二问中,第一安慧等师义讫。
 
 
 
【论文】
 
八‧三四○ 有义:一切心及心所,由熏习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亦依他起。遍计依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
 
 
 
【疏翼】
 
  第二正答二问中,第二护法等师义。
 
 
 
【述记‧卷五十一】
 
  下、护法等菩萨方更分别。
 
  第二师说文中有四︰一、标宗,二、引证,三、破斥,四、结正[221]。
 
  见、相二分因缘生者,亦依他起。依此二分妄执定实为有、为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为一、为异,为俱、不俱等。
 
  此以「有、无」为一偏句,「一、异」为二偏句,为首,「俱、不俱」通二处。「此二」见、相,「方名遍计所执」。非因缘生二法,名遍计所执[222]。
 
 
 
【论文】
 
八‧三四一 诸圣教说:唯量、唯二、种种,皆名依他起故。
 
 
 
【疏翼】
 
  第二护法等师义中,第二引证。于中有二︰一、引三唯教,二、引五法及十一识等教。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因会前师所[223]引文证,下、引证也。
 
  《摄大乘论》第四卷说「唯识、二、种种」[224]。
 
  彼云「唯识」,此言「唯量」。彼言「二」者,此名「唯二」。彼自解言︰唯量者,无境故[225];唯二者,有见、相故;种种者,种种行相而生起故。[226]
 
  由有相、见,得成二种,故见、相分是依他起[227]。《佛地经》说现身土等[228],及第二卷所引四至教[229]皆有二、三、四分,故言「种种皆名依他起故」。
 
  又「种种」者,是见分、相分各有种种行相义,如《摄论》说[230]。
 
【论文】
 
八‧三四二 又相等四法、十一识等,论皆说为依他起摄故。
 
 
 
【疏翼】
 
  第二引证中,第二引五法及十一识等教。
 
 
 
 
 
 
 
【述记‧卷五十一】
 
  又五法[231]中,「相等四法[232]」,唯除真如[233]。
 
  「十一识」者,一、「身」,二、「身者」,三、「受者」,四、「彼所受」,五、「彼能受」,六、「世」,七、「数」,八、「处」,九、「言说」,十、「自他别[234]」,十一、「善恶趣死生识[235]」。
 
  眼等五根,名「身」;「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236];「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237]」;此等三识,以六内界为性。色等六尘,名「彼所受」;「六识界」,名「能受」;「似三时影现」,名「世」;「似一等算」[238],名「数」;「似村[239]园[240]等现」,名「处」;「似见闻觉知等[241]言说相[242]」现,说名「言说」;起「我、我所执」,名「自他别」[243];似五趣等相[244]现,名「善、恶趣死生识」;此等门义,如《摄论》说[245]。
 
  此中既言「身识」、「所受识」、「处识」、「言说识」、「善、恶趣生死」,合五识名依他起,故相分亦依他也。《瑜伽》七十二[246]、三[247],《显扬》十二[248]、十六[249],明五法;《摄论》第四明十一识[250],及相[251]、名等[252];彼皆说为依他起摄[253]。故知二分非计所执。论言「等」者,等相识等[254]、色等、处等。
 
 
 
【疏翼】
 
  以上第二护法等师义中,第二引证讫。
 
 
 
【论文】
 
八‧三四三 不尔,无漏后得智品二分,应名遍计所执。
 
 
 
 
 
【疏翼】
 
  第二护法等师义中,第三破斥。于中分五︰一、难无漏智有执,二、难依他起相分非所缘缘,三、难二分不熏种,四、难习气不作因缘,五、难自证分应同二分。初中分二︰一、第一难无漏智有执,二、许与不许进退两妨。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一】
 
  下、破斥中,有五过难,此为第一。
 
  若诸相分非依他者,佛等「无漏后得智品」所变「二分,应名」「所执」!
 
  应立量云︰有漏非染二分,非计所执。是非染心现二分故。如无漏心现二分等。
 
 
 
【论文】
 
八‧三四四 许,应圣智不缘彼生,缘彼智品应非道谛!不许,应知有漏亦尔!
 
 
 
【疏翼】
 
  第一难无漏智有执中,第二许与不许进退两妨。
 
 
 
【述记‧卷五十一】
 
  若许无漏见、相二分,如二乘等亦计所执,则应「圣智不缘」自依他相分等生!若缘相生,便计所执,能缘依他所有「智品,应非道谛」!有相分故,如有漏心。若不许,圣智虽有二分,非计所执。应知有漏心亦应尔!有二分故,如无漏心。
 
【疏翼】
 
  以上第三破斥中,第一难无漏智有执讫。
 
 
 
【论文】
 
八‧三四五 又若二分是遍计所执,应如兔角等,非所缘缘。遍计所执体非有故。
 
 
 
【疏翼】
 
  第三破斥中,第二难依他起相分非所缘缘。
 
 
 
【述记‧卷五十一】
 
  第二难也。
 
  若有漏「二分」,皆「是计所执」者[255],应「非所缘缘」!
彼言计所执性[256],二非有故,「如兔、角等」。彼计二分,「非所缘缘」。
 
 
 
【论文】
 
八‧三四六 又应二分,不熏成种,后识等生,应无二分。
 
 
 
【疏翼】
 
  第三破斥中,第三难二分不熏成种。
 
 
 
 
 
【述记‧卷五十一】
 
  「所缘缘」者,陈那破他[257]。就他为论──我即唯识,何藉缘生[258]?
 
  第三难也[259]。
 
所执二分不熏成种。以无法故。如石女儿。即后识等[260],应无二分!然彼所计所有二分,种生之时,但自证现行,是依他起;种生二分,便计所执;故为此难。不尔,此文是逐他义,非谓极成[261]。
 
 
 
【论文】
 
八‧三四七 又诸习气,是相分摄,岂非有法,能作因缘?
 
 
 
【疏翼】
 
  第三破斥中,第四难习气不作因缘。
 
 
 
【述记‧卷五十一】
 
  第四难也。
 
  有漏「习气」是识「相分」[262]。相分既非有,岂体[263]非有之法能作因缘[264]?「假法如无,非因缘故」[265]。汝执相分体非有故。彼执种子非真有体,自证分缘,仍非相分。
 
今说自宗,言「相分摄」,故为此难。
 
 
 
【论文】
 
八‧三四八 若缘所生内相、见分,非依他起,二所依体例亦应然,无异因故。
 
 
 
【疏翼】
 
  第三破斥中,第五难自证应同二分。
 
 
 
【述记‧卷五十一】
 
  第五难也。
 
  从「缘所生」,不离于识内之二「分,非依他起」,二分所依依他起识「体,例亦应」尔!「无异」所以,彼此可别。若心外二分[266],非因缘生,可非依他起。然彼师计能生之种有二︰能生所生现行及[267]计所执[268]。故以自证为例,例之[269]。
 
应立量云︰因缘所生二分是依他起。因缘种子生故。如自证分。
 
  又唯自证分,如何缘证自证?如何缘种?岂一心中亦量、非量?得自缘故。许有见分,则无此失。
 
  若更立分者,即初自证不自内缘,亦见分摄!
 
 
 
【疏翼】
 
  以上第二护法等师义中,第二破斥讫。
 
 
 
 
 
 
 
 
--------------------------------------------------------------------------------
 
[1] 即第二十颂。
 
[2] 即第二十一颂。
 
[3] 「问答」二字,《金藏》有,余无。
 
[4] 「段」字,《金藏》有,余无。
 
[5] 「释」字,《金藏》有,余无。
 
[6] 「中」字,《金藏》无。
 
[7] 「下先广」等九字,原置「此问辞也」四字之下。
 
[8] 「言」字,《金藏》作「云」。
 
[9] 即第一段问答中,第一。
 
[10] 《金藏》作「义」,余作「执」。
 
 梵、藏安慧释论所有颂中,「遍计」均作「分别」。
 
[11] 「即」字,《金藏》有,余无。
 
[12] 十卷《楞伽》卷七中,《七卷》本卷五中有文说「八识虚妄」。如《十
 
 卷》本云︰
 
大慧!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枝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以不觉故﹝藏文作「khov du ma chud pas/」﹞,三缘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执为作者。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生于七识无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体相续恒注不断,本性清净,离无常过﹝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las skyes pa rnam par wes pa bdun dav lhan cig du rgya mtsho chen po'i rlabs bźin du rtag tu lus rgyun mi 'chad pa mi rtag pa'i bes pa dav bral ba/ bdag du smra ba las rnam par log pa/ win tu rav bźin gyis yovs su dag pa 'jug go/」﹞。其余七识──意、意识等,念念生灭,妄想为因﹝藏文作「yav dag pa ma yin par yovs su rtog pa'i rgyu las skyes pa/」﹞,境相为缘﹝藏文作「dbyibs kyi bya ba dav bye brag la dmigs pa/」﹞,和合而生。
 
[13] 《辩中边论》卷一〈辩相品〉初云︰
 
「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
 
 该论《述记》云︰
 
「能取」、「所取」,遍计所执,缘此「分别」,乃是依他。以是能缘﹝即「能遍计」﹞非所执故。非全无自性,故名为「有」。
 
[14]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四。如论云︰
 
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藏文作「gbis kyi ni rnam par rig pa rgyu mtshan dav/ lta ba dav bcas pa'i phyir ro/」﹞。
 
 《摄论‧无性释》卷四中云︰
 
眼等诸识了别境界,能见义边,说名见分﹝藏文作「yul so sor rnam par rig pas snav ba'i lta bas ni lta ba dav bcas pa'o/」﹞。又所取分,名相;能取分,名见;是名二性﹝藏文作「yav na gzuv ba'i cha ni rgyu mtshan/ 'dzin pa'i cha ni lta ba ste/ gbis so/」﹞。
 
 又云︰
 
于一识中,一分变异似所取相,一分变异似能取见﹝藏文作「rnam par wes pa gcig kho na cha gcig ni gzuv ba dav/ cha gcig ni 'dzin par cig car 'byuv vo/」﹞。
 
[15] 「子」字,《金藏》无。
 
[16] 见《显扬》卷十七。
 
[17] 「种」字,原作「习气」。
 
[18] 《瑜伽》卷五十一原文为:
 
「了别内执受」者,谓能了别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及诸色根、根所依处。
 
[19] 「七」字,《述记》原作「六」,今改。
 
[20] 即《解深密经》第三〈心意识相品〉。
 
[21] 《摄论‧世亲释》卷一原文为:
 
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
 
[22] 《佛地经论》卷七初云︰
 
有义:法执及无明等,遍在一切善恶无记有漏心品及与二乘无漏心品。皆不了达法无我故,皆似相分见分起故。
 
[23] 「六、七」二字,《金藏》有,余无。
 
[24] 《摄论》卷二、两《释》,如论云︰
 
复次,有能遍计﹝藏文作「kun tu rtog pa/」﹞,有所遍计﹝藏文作「kun tu brtags par bya ba/」﹞,遍计所执自性乃成。此中何者能遍计?何者所遍计?何者遍计所执自性?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所以者何?由此意识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藏文作「rav brjod pa'i bag chags kyi sa bon las byuv ba dav/」﹞,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是故意识无边行相分别而转,普于一切分别、计度,故名遍计﹝藏文作「thams cad la rtog pas kun tu rtog pa źes bya bas na kun tu rtog pa źes bya'o/」﹞。
 
又依他起性,名所遍计。又若由此相﹝藏文作「rnam pa gav du/﹞﹞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计,此中,是名遍计所执自性。「由此相」者,是如此义﹝藏文作「rnam pa gav du źes bya ba ni ji ltar źes bya ba'i tha tshig go/」﹞。
 
复次,云何遍计﹝藏文亦作「能遍计」﹞能遍计度?缘何境界?取何相貌﹝藏文作「mtshan mar 'dzin pa gav/」﹞?由何执着﹝藏文作「mvon par źen pa gav/」﹞?由何起语﹝藏文作「vag kun nas slov ba gav/」﹞?由何言说﹝藏文作「tha sbad gav」﹞?何所增益﹝藏文作「sgro 'dogs pa gav gis kun tu rtog ce na/」﹞?谓缘名为境,于依他起自性,取彼相貌﹝藏文作「gźan gyi dbav gi vo bo bid la der mtshan mar 'dzin pa/」﹞,由见执着﹝藏文作「lta bas de la mvon par źen pa/」﹞,由寻起语﹝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 rnams kyis vag kun nas slov ba/」﹞,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藏文作「tha sbad 'dogs pa/」﹞,于无义中增益为有,由此遍计,能遍计度﹝藏文作「med pa'i don la yod do źes sgro 'dogs pas kun tu rtog go/」﹞。
 
 《摄论‧无性释》解云︰
 
「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者,无始生死所有意识戏论﹝藏文无「戏论」二字﹞名言熏习种子,为此生因﹝藏文作「thog ma med pa'i 'khor ba na tha sbad du brjod pa ste/ de'i bag chags ni 'di'i sa bon no/」﹞,「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者,谓无边色等影识名言熏习种子为因﹝藏文作「gzugs la sogs pa mtha' yas par snav ba'i rnam par rig pa brjod pa'i bag chags kyi rgyu las byuv ba ste/」﹞,似彼生故。是故一切无边行相分别而转﹝藏文作「de'i phyir yid kyi rnam par wes pa ni rnam pa mtha' yas pa'i rnam par rtog pa thams cad kyis 'byuv ba'o/」﹞。
 
 又前解「由种种成唯识性」云︰
 
「若意识以一切眼为最初」等者,谓彼意识有能一时取一切义增上势力﹝藏文作「don thams cad dmigs pa la yid kyi rnam par wes pa dbav byed pa/」﹞,眼识为初,法识为后所安立相﹝藏文作「rgyu mtshan bid du rnam par gnas pa ste/﹞,是其相分﹝藏文作「de dag gis de rgyu mtshan dav bcas pa'o/」﹞,即此意识了别义边,说名见分﹝藏文作「yid kyi rnam par wes pa'i rnam par rig pas ni lta ba dav bcas pa ste/」﹞。由此意识遍分别﹝藏文作「thams cad la rnam par rtog par byed pa dav/」﹞故,似一切识而生起故﹝藏文作「rnam par rig pa thams cad kyi rnam par 'byuv ba'i tshul can yav yin te/」﹞,是故意识说名相、名见,亦名种种﹝藏文只作「yid kyi rnam par wes pa de/ 'dis lta ba źes bya'o/」﹞。
 
[25] 即《摄论》。
 
[26] 「而」字,《金藏》有,余无。
 
[27] 《瑜伽》卷十五亦以「意根」代意识说,如云︰
 
意受现量者,谓诸意根所行境界,如先所说现量体相。
 
 《对法》卷三亦云︰
 
「自相共相一切时一切境界能取」者,谓第六根所生。
 
 「意」与「意识」有时可通,可互影显。
 
[28] 《摄论》卷二、两《释》四。
 
[29] 「作」字,《金藏》无。
 
[30] 《摄论》原文:
 
当知意识是能遍计。
 
[31] 《金藏》作「能」,余作「然」。
 
[32] 此下护法等云。
 
[33] 「遍计」,藏文作「kun tu rtog pa/」。
 
[34] 以下安慧等说。
 
[35] 《对法》卷二云︰
 
三分别者,谓自性分别﹝藏文作「rav bźin gyis rnam par rtog pa/」﹞、随念﹝藏文作「rjes su dran pa'i/」﹞分别、计度﹝藏文作「mvon par dpyod pa'i/」﹞分别。「自性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藏文作「da ltar byuv ba'i 'du byed myov ba na/」﹞,自相行﹝相﹞分别﹝藏文作「gav rav gi rnam pa'i rnam par rtog pa'o/」﹞。「随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相﹞分别。「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藏文作「lkog tu gyur pa rnams la/」﹞,思构行﹝相﹞分别﹝藏文作「mvon par rtog pa'i rnam par rtog pa'o/」﹞。
 
[36] 「能」字,《金藏》作「然」。
 
[37] 《杂集论述记》卷十一云︰
 
七分别依《对法》,依前六识论︰五识唯缘现在,名任运﹝论云「初分别(藏文作「rav gi vav gis 'jug pa'i/」)者,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藏文作「dmigs pa la bkra bar ma bzuv bas/」),于自境界任运转故(藏文作「rav gi yul ji lta ba bźin du rav gi vav gis 'jug pa'i phyir ro/」)﹞。意识中缘三世有,故分二︰过、现有境名有相,未来有境,名无相﹝论云「『有相分(藏文作「mtshan ma dav bcas pa/」)别』者,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未境种种相(藏文作「da ltar dav 'das pa'i yul bkra bas 'dzin pa'i/」)故。『无相(藏文作「mtshan ma med pa/」)分别』者,谓希求未来境行(藏文作「ma 'ovs pa'i yul yin la 'jug pa'i/」)分别」﹞。于三世无境分四,皆计度故﹝论云「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依已受、未受显别,故二﹝论云「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藏文作「res 'ga' ni rnam par rtog pa'i kun du 'tshol lo/ res 'ga' ni so sor rtog go/」)」﹞。无境体无,不可依境以分,但随行相粗、细、染、不染位四﹝论云「或时染污(藏文作「bon movs pa can du 'gyur ro/」),或不染污种种分别」﹞,故不增减。若依《瑜伽》﹝卷一中及卷七十三﹞,唯依意识分七。于三世曾有境,分有相、无相;根熟善言,未熟不善言,以分此二。唯于现境势﹝力﹞,任运一种,三世粗、细行相以分二。染、不染以分二。不说后四皆是计度。「染污」等言,仍言过去顾恋行,未来希求行,现在执着行故。
 
[38] 「能」字,原作「有」。
 
[39] 「显示」,藏文作「ves par rtog pa dav/」。
 
[40] 「杂糅」,藏文作「rjes su dran pa'i rnam par rtog pa dav 'brel ba'i/」。
 
[41] 《摄论‧无性释》原文作:
 
「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者,由有显示、随念分别所杂糅故。
 
[42] 「计度」,藏文作「mvon par dpyod pa/」。智周《演秘》谓「亦名思
 
 择」。
 
[43] 即安慧等。
 
[44] 「相」字,《金藏》作「想」。
 
[45] 「者」字,原作「高」,今改。
 
[46] 「理」字,《金藏》在「爽」字下。
 
[47] 「虽」字,《金藏》无。
 
[48] 即《摄论‧世亲释》卷第四。
 
[49] 《摄论‧世亲释》原作:
 
为欲显示由此品类能遍计度故,又说缘名为境等。
 
[50] 即护法等师。
 
[51] 即安慧等。
 
[52] 「云」字,《金藏》作「言」。
 
[53] 见《瑜伽》卷五十八、五十九,《佛地经论》卷七初。
 
[54] 即本论卷九初。
 
[55] 《瑜伽》卷五十九云︰
 
复次,诸烦恼略有三︰一、欲界系,二、色界系,三、无色界系。问︰如是三聚几不善?几无记?答︰初一分是不善,余二聚是无记。诸不善者是有异熟,非余。
 
 本论《述记》卷五十三末云︰
 
即是无明唯通不善,无记性故,不言通善,如何乃言善心中有法执?法执必有无明俱故。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于﹝藏文作「由」﹞颠倒心所有无智,名染污愚。不颠倒心所有无智,名不染污愚。又此﹝藏文有「一切」二字﹞无明总有二种︰一、烦恼相应无明,二、独行﹝藏文作「ma 'dres pa/」﹞无明。非无愚痴而起诸惑﹝藏文作「rmovs par ma gyur pa la ni bon movs pa 'ga' 'av mi 'byuv bas/」﹞,是故贪等余惑相应所有无明﹝藏文作「于有贪等所余烦恼中,即亦有无明故」﹞名烦恼相应无明。若无﹝由﹞贪等诸烦恼﹝所﹞缠,但于苦等诸谛境中由不如理作意力故﹝藏文为属啭声﹞,钝慧补特伽罗所余士夫﹝汉译作「钝慧士夫补特伽罗」,今依藏文改为「钝慧补特伽罗所余士夫(藏文作「skyes bu gav zag wes rab rtul ba de las gźan pa/」)﹞,诸不如实简择﹝藏文作「所有不如实遍显现性」(藏文作「ji lta ba bźin du kun tu snav ba bid dav/」)﹞、覆﹝藏文作「sems la sgrib par byed pa bid dav/」﹞、障﹝藏文作「'gegs par byed pa bid dav/」﹞、缠裹﹝藏文作「kun nas dkris pa bid dav/」﹞、暗昧等心所性﹝藏文作「mun par gyur pa bid gav yin pa de ni/」﹞,名独行无明。
 
 《佛地经论》云︰
 
有义﹝即护法亲光等师义﹞:﹝法执及无明等﹞唯在不善、无记有漏心品。《瑜伽师地》说诸无明但有二种︰一者、不善,二者、﹝有覆﹞无记。复有二种︰一者、染污,二、不染污。不言有善。不可非善、善心相应。性相违故。
 
[56] 本论卷九云︰
 
此﹝所知﹞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论说无明唯通不善、无记性故,痴、无痴等不相应故。
 
 《佛地经论》卷七续云︰
 
又善心品必与无痴善根相应,痴即无明,不可一心痴、无痴并。如贪、无贪,瞋、无瞋等,不相应故。
 
[57] 「若尔,何故……亦同此」,《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58] 《金藏》作「言」,余作「云」。
 
[59] 《金藏》作「善」,余作「前」。
 
[60] 「实」字,《金藏》作「空」。
 
[61] 虽三界心心所有心,皆是「虚妄分别」,但非全是遍计所执之「能
 
 遍计心」。
 
[62] 此下安慧等师言。
 
[63] 以上会第二违。
 
[64] 即《唯识二十论》释最后颂中他心智文。
 
[65] 如《唯识二十论》云︰
 
诸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如自心智。此自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由无知故,二智于境,各由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此二于境不如实知,由似外境虚妄显现故,所取、能取分别未断故。
 
[66] 此为安慧等义。
 
[67] 即菩萨亦有法执。
 
[68] 「大圆镜」,藏文作「me lov lta bu'i ye wes /」。
 
[69] 《佛说佛地经》初云︰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一切调顺﹝藏文作「cav wes pa/」﹞,皆是佛子,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戒善清净,趣求法乐﹝藏文作「chos 'dod pa rnams bde ba dav phrad pa/」﹞。
 
[70] 又《佛说佛地经》初云︰
 
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如来所都﹝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gnas/」﹞,诸大菩萨所云集,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藏文作「lha dav/ klu dav/ gnod sbyin dav/ dri za dav/ lha ma yin dav/ nam mka' ldiv dav/ mi 'am ci dav/ lto 'phye chen po dav/ brgya byin dav/ tshavs pa dav/ 'jig rten skyov ba dav/ mi dav mi ma yin pa tshad med pa rnam par rgyu ba/」﹞。
 
[71] 「识」字,《金藏》有,余无。 
 
[72] 谓智体有十种,「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即平等性智,「由十种相圆
 
 满成就」。
 
[73] 所引《佛说佛地经》文,中略:
 
妙观察﹝藏文作「so sor rtog pa'i/」﹞智,任持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无碍辩说、诸佛妙法。
 
[74] 「成所作智」,藏文作「sgrub pa'i ye wes/」。
 
[75] 成立三种身业化、三种语业化,及四种意业化。
 
[76] 如「镜等」。
 
[77] 「洴沙王国」,梵文为「bimbisara」。
 
[78] 「安陀」,梵文为「antara」。
 
[79] 谓安慧等。
 
[80] 如本论卷三云︰
 
诸种子者,谓诸相、名、分别习气。
 
 《述记》卷十五解云︰
 
无漏种子此识既不缘,但为彼依,故非执受。与七十六﹝初﹞、《解深密》同,与五十一﹝初﹞、《显扬》﹝卷十七初﹞等别。彼言「遍计所执妄执习气」,有何所以?此有二说︰唯染无记心中,有法执,善无记心不能起执。因执心所执为所遍计,熏成于种,此种名「妄执习气」,即见、相分而熏种生。
 
又解︰应分别论文,染、无记﹝能遍计﹞心,有遍计所计自性妄执,故此种子名「遍计所执妄执习气」。善、无记心但是「遍计」──「计」是分别心之异名──故此种名「遍计习气」,而非「所执自性妄执习气」,以有漏心皆名「遍计」故,非善等心中,许有执故。或复此文,但约染语,以有漏中,多起执故。
 
[81] 即《佛地经论》卷七初,详解烦恼、所知二障中征。
 
[82] 即本论卷十初。
 
[83] 「则」字,疑「即」。
 
[84] 即第一句颂文。
 
[85] 「第」字,《金藏》无。
 
[86] 虚妄分别或有漏识中一分。
 
[87] 即《摄论》卷二,及两《释》之卷第四。以下论文原作:
 
遍计所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遍计执故,二者、差别遍计执故。
 
[88] 「此」字原作「彼眼于自性」五字。
 
[89] 「之」字,原作「无量」。
 
[90] 《摄论‧世亲释》原文作:
 
如于眼等遍计执为眼等自性。「差别遍计执故」者,如即于彼眼等自性,遍计执为常、无常等,无量差别。
 
 《摄论‧无性释》云︰
 
谓总执取眼等有法事体﹝藏文作「mig la sogs pa ste/ dvos po rnams be bar 'dzin pa'o/」﹞,谓别执取常、无常等义别法义﹝藏文作「mi rtag pa bid la sogs pa'i chos la rtog pa'o/」﹞。
 
[91] 《瑜伽》卷七十三原文作:
 
云何遍计名自性?谓有二种:一无差别﹝藏文作「bye brag med pa/」﹞,二有差别。无差别者,谓遍计一切法所有名﹝藏文作「所谓一切法之名」﹞。有差别者,谓遍计此名为色、此名为受、此名为想、此名为行、此名为识﹝藏文作「所谓色」乃至「所谓识」(gzugs źes bya ba dav…)﹞。如是等类,无量无数差别法中,各各别名。
 
[92] 「二」字下、「一」字下,《金藏》各衍一「名」字。
 
[93] 《瑜伽》卷七十三,此段原文作:
 
复次,遍计所执自性执当知略有二种:一、加行执,二、名施设执﹝藏文作「mvon par 'du byed pas 'dzin pa dav/ miv gi brdas 'dzin pa'o/」﹞。加行执当知复有五种:一、贪爱加行故,二、瞋恚加行故,三、合会﹝藏文作「phrad pa'i」﹞加行故,四、别离﹝藏文作「'bral ba'i」﹞加行故,五、舍随与﹝《显扬》作「随舍」,藏文作「btav sboms su 'jog pa'i/」﹞加行故。名施设执当知复有二种:一、非文字所作﹝藏文作「yi ge med pa las gyur pa dav/」﹞,二、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何物,云何此物﹝藏文少此二句﹞,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此物,此物如是或色,乃至或识或有为、或无为,或常、或无常,或善、或不善,或无记如是等。
 
[94] 《显扬》卷十六原文作:
 
此复二种:一、文字所起,二、非文字所起。
 
 解释亦同《瑜伽》。
 
[95] 即「八分别自体」。
 
 《显扬》卷十六云︰
 
此遍计执,由妄分别故生。
 
 《瑜伽》卷三十六云︰
 
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从是因缘,八分别转能生三事。
 
[96] 即三种分别所依。《瑜伽》原文作:
 
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从是因缘,八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云何名为八种分别?一者、自性分别,二者、差别分别,三者、总执分别,四者、我分别,五者、我所分别,六者、爱分别,七者、非爱分别,八者、彼俱相违分别。云何如是八种分别能生三事?谓若自性分别,若差别分别,若总执分别。
 
[97] 《瑜伽》卷七十四原文作:
 
又于依他起自性中,当知有二种遍计所执自性执﹝藏文作「kun brtags pa bid du mvon par źen pa/﹞:一者、随觉﹝《显扬》卷二作「随胜觉」。藏文作「sad pa/」﹞,二者、串习习气随眠﹝《显扬》卷二作「随数习习气随眠」。藏文作「de la goms pa'i bag chags bag la bal ba'o/」﹞。
 
 以上为二种遍计。
 
[98] 《显扬》卷五初云︰
 
初世俗谛说我、说法及说作用。说我者,谓说有情、命者、生者、补特伽罗、人、天、男、女、佛友、法友,如是等。说法者︰谓说色、受,如是等。说作用者︰谓说能见、能闻、能生、能灭,如是等,是谓世俗谛应知。此虽非实有,然依世俗故说有。
 
 卷十六亦云︰
 
世俗谛者,当知宣说我、法、作用。
 
[99] 已见前引。
 
 以上为三种遍计。
 
[100] 「者」字,《金藏》、金陵本有,余无。
 
[101] 《摄论》卷二原文作:
 
复次,遍计有四种:一、自性遍计,二、差别遍计,三、有觉遍计,四、无觉遍计。有觉者,谓善名言;无觉者,谓不善名言。
 
[102] 《瑜伽》七十三原文作:
 
云何遍计义自性﹝藏文作「don gyi vo bo bid du yovs su rtog pa/」﹞?谓有四种:一、遍计自相,二、遍计差别相,三、遍计所取相,四、遍计能取相。
 
遍计自相者,谓遍计此事是色自性,乃至此事是识自性;此事是眼自性乃至此事是法自性。遍计差别相者,谓遍计此色是可意,此色是不可意,此色是非可意非不可意;此色是有见﹝藏文作「bstan du yod pa'o/」﹞,此色是无见;此色是有对﹝藏文作「thogs pa dav bcas pa'o/」﹞,此色是无对;此色是有漏,此色是无漏;此色是有为,此色是无为;如是等类差别道理﹝藏文作「rab tu dbye ba'i tshul gyis/」﹞,遍计此色所有差别﹝藏文作「gzugs de gcig pu'i bye brag la yovs su rtog pa gav yin pa ste/」﹞。如色如是,余蕴一切处等,当知亦尔。遍计所取相者,谓遍计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复遍计此受、想、行、识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此是无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系意所取。遍计能取相者,谓遍计此色是色能取,此色是声、香、味、触能取;又复遍计此受、想、行、识是色能取,此是声、香、味、触、法能取。
 
 以上为四种遍计。
 
[103] 《摄论》卷二原文作:
 
如是遍计复有五种: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义。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名。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义。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
 
[104] 「十六」,《金藏》误作「六十」。
 
[105] 《显扬》卷十六解此中「第一种遍计」云︰
 
如有计执此物,既名为色,必定有色体真实。
 
 解「第二遍计」云︰
 
如有计执此物名色,为不名色。
 
[106] 「文」字,《金藏》有,余无。
 
[107] 《瑜伽》卷七十三原作:
 
略有五种:一、遍计义自性,二、遍计名自性,三、遍计杂染自性,四、遍计清净自性,五、遍计非杂染清净自性。云何遍计义自性?谓有四种:一、遍计自相,二、遍计差别相,三、遍计所取相,四、遍计能取相。﹝如前已说。﹞
 
[108] 亦如前已说。
 
[109] 《瑜伽》卷七十三原文为:
 
谓遍计此色有贪、有瞋、有痴,不能远离贪、瞋、痴系。又与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应。又复遍计此受、此想、此行、此识,有贪、有瞋、有痴,有能远离贪、瞋、痴系。又与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应。
 
[110] 《瑜伽》卷七十三原文为:
 
谓与上相违,当知其相。
 
[111] 「色」字下,《金藏》有「非」字。
 
[112] 《瑜伽》卷七十三云:
 
谓遍计此色是所取,此是能取,此受、想、行、识、是所取,此是能取。又于一切无记法中,遍计所有无记诸法。
 
[113] 谓《瑜伽》七十三复有「加行执五种」。原文作:
 
加行执当知复有五种:一、贪爱加行故,二、瞋恚加行故,三、合会加行故,四、别离加行故,五、舍随与加行故。
 
[114] 「舍随与」,《显扬》卷十六作「随舍」。
 
[115] 以上四种中,「计」字原无。
 
[116] 谓《瑜伽》卷七十三复有「微细执着五种」:
 
复次,微细执着当知五种:一、于无常常执,二、于苦乐执,三、于不净净执,四、于无我我执,五、于诸相中遍计所执自性执。
 
 总前,为五种遍计讫。
 
[117] 「执」字,原作「遍计」。
 
[118] 「执」字,原作「遍计」。
 
[119] 详见前引。
 
[120] 「名」字前,《金藏》有「随」字。
 
[121] 《显扬》十六原文作:
 
何等名为六种遍计?一、自性遍计:谓遍计色等实有自相。二、差别遍计:谓遍计色等决定实有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诸差别相。三、觉悟遍计:谓善名言者所有遍计。四、随眠遍计:谓不善名言者所有遍计。五、加行遍计:此复五种──一、贪爱加行,二、瞋恚加行,三、合会加行,四、别离加行,五随舍加行。六、名遍计:此复二种──一文字所起,二非文字所起。
 
 总上为六种遍计讫。
 
[122] 「分」字,《金藏》误作「界」。
 
[123] 见《瑜伽》卷一初及卷七十二中。详已见前。
 
[124] 「等」,取《瑜伽》卷三十六。
 
[125] 「等想」二字,《金藏》作「相」字。
 
[126] 《显扬》卷十六原文作:
 
谓于色等想事,分别色等所有自性。
 
[127] 谓即于色等想事,起诸分别︰此有色、此无色,此有见、此无见,
 
此有对、此无对,如是等无量差别,于自性分别所依处、事,分别种种差别之义。
 
[128] 「总执」,藏文作「ril por 'dzin pa'i/」。
 
[129] 谓即于色等想事所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设所引分
 
别。由于积聚多法,总执为因分别转故。又于舍、军、林等,及于饮、食、衣、乘等想事,所立舍等假想施设所引寻思。
 
[130] 「我」字下,《金藏》引文多「执」字。
 
[131] 谓若事有漏、有取﹝藏文作「be bar len pa dav mthun par bcas pa/」﹞,
 
长时数习我执所聚,由数习﹝《瑜伽》作「宿串习」﹞邪执自见处、事为缘,所起虚妄分别。
 
[132] 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所执所聚,由数习﹝《瑜伽》作「宿
 
串习」﹞邪执自见处事为缘所起虚妄分别。
 
[133] 「爱分别﹝藏文作「sdug par rnam par rtog pa dav/」﹞」,谓缘净妙可
 
 意事境﹝藏文作「mdzes pa yid la 'ov ba'i dvos po la/」﹞分别。
 
[134] 「不」字,《瑜伽》作「非」。
 
[135] 谓缘不净妙、不可意事境分别。
 
[136] 「爱不爱俱相违分别」,《瑜伽》作「彼俱相违分别」。
 
[137] 谓缘净、不净,可意、不可意、俱离事境分别。
 
[138] 「三事」,藏文作「dvos po gsum/」。
 
 《显扬》卷十六云:
 
八种分别能生三事。何等为三?一、分别戏论所依、缘事,二、见我慢事,三、贪爱等事。
 
[139] 「缘」字,《述记》原引作「想」,《金藏》无此二字。
 
[140] 原无「色」字。
 
[141] 「分别戏论所依、缘色事」原作「分别戏论所依缘事」。藏文作
 
「rnam par rtog pa sprod pa'i gnas dav/ rnam par rtog pa sprod pa'i dmigs pa'i dvos po/」。
 
 《显扬》卷十六及《瑜伽》卷三十六说「前三分别生起此事」云︰
 
谓色等想事﹝藏文《瑜伽》作「gzugs la sogs pa'i miv btags pa'i dvos po/」﹞为依缘故,名想言说所摄﹝藏文瑜伽作「miv gi 'du wes kyi brjod pa yovs su bzuv ba/」﹞,名想言说所显分别戏论﹝藏文《瑜伽》作「miv gi 'du wes kyi brjod pas yovs su bsgoms pa'i rnam par rtog pa/」﹞,即于此事分别计度无量种种众多差别。
 
[142] 《显扬》及《瑜伽》均说「我及我所二分别生起此事」,如云︰
 
此二分别能生余见根本及慢根本身见﹝《瑜伽》作「萨迦耶见」,藏文作「'jig tshogs la lta ba de las gźan 'di lta ba thams cad kyi rtsa ba dav/」﹞,及能生余慢根本我慢﹝藏文作「va rgyal gyi rtsa ba va'o sbam pa'i va rgyal de las gźan pa'i va rgyal thams cad kyi rtsa bar gyur pa skyed do/」﹞。
 
[143] 《显扬》及《瑜伽》均说后三分别随应,能生贪欲、瞋恚及思痴。
 
[144] 《瑜伽》卷三十六并说︰
 
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藏文作「yovs su ma wes pas/」﹞,从是因缘﹝藏文作「gźi de las/」﹞,八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
 
 又云︰
 
此中所说略有二种︰一者分别自性,二者、分别所依分别所缘事﹝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 dav rnam par rtog pa'i rten rnam par rtog pa'i dmigs pa'i dvos po'o/」﹞。如是二种无始时来应知展转更互为因︰谓过去世分别为因,能生现在分别所依﹝藏文无「所依」﹞及所缘事。现在分别所依﹝藏文无「依」﹞缘事既得生已,复能为因生现在世由彼依﹝藏文无「依」﹞缘所起分别。于今分别不了知故﹝藏文作「da ltar gyi rnam par yovs su ma wes pa ni/」﹞,复生当来所依﹝藏文无「依」﹞缘事。彼当生故,决定当生依彼缘彼所起分别﹝藏文作「de byuv na de la gnas pa de la brten pa'i rnam par rtog pa yav ves par 'byuv bar 'gyur ro/﹞。
 
[145] 《对法》卷七云:
 
结有九种︰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
 
[146]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四。
 
[147] 《对法》卷十四云︰
 
虚妄分别者,略有十种。
 
[148] 「第八识」,原作「谓阿赖耶识」。
 
[149] 「缘相分别」,藏文作「mtshan ma'i rtog pa/」。
 
[150] 「显相」,藏文作「mtshan mar snav ba'i/」。
 
[151] 「眼等识,并所依」,藏文作「rten dav bcas pa'i mig gi rnam par wes
 
 pa la sogs pa'i rnam par rig pa'o/」。
 
[152] 「缘相变异」,藏文作「mtshan ma 'gyur ba'i/」。
 
[153] 《摄论》卷二原文为:
 
四、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变异、乐受等变异、贪等变异、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捺落迦等诸趣变异,及欲界等诸界变异。
 
[154] 「显相变异」,藏文作「mtshan ma snav ba 'gyur ba'i」。
 
[155] 「变异所有变异」,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藏文作「ji skad
 
 smros pa'i 'gyur ba 'di dag bid kyis de 'gyur ba'o/」。
 
[156] 「他引」,藏文作「gźan gyis bstan pa'i/」。
 
[157] 《摄论》卷二原文:
 
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藏文作「mban pa'i rjes su 'gro ba'i/」﹞分别。
 
[158] 《摄论》卷二原文:
 
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
 
[159] 《摄论》卷二原文:
 
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
 
[160] 「执着」,藏文作「mvon par źen pa'i/」。
 
[161] 《摄论》卷二原作:
 
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藏文作「lta bar sov ba/」﹞相应分别。
 
 《摄论‧无性释》解云︰
 
即《梵网经》中前际、后际、中际分别︰谓我过去为曾有耶?如是等分别,名执着分别。言「见趣」者,是品类义。
 
[162] 「散动」,藏文作「rnam par g·yev ba'i/」。
 
[163] 原作「谓诸菩萨十种分别」。
 
[164] 《对法》卷十四亦依《大般若经》卷三百九十二等说「十散动分
 
别」。与《摄论》、《庄严经论》同。
 
 《摄论‧无性释》卷四解云︰
 
散乱扰乱故名散乱﹝藏文作「rnam par g·yev bar byed pas rnam par g·yev ba ste/」﹞。此即分别,是故说名「散动分别」。此即扰乱无分别智。何以故?由此扰乱般若波罗蜜多故﹝藏文作「w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i mi mthun pa'i phyogs yin pa'i phyir ro/」﹞。无分别智即是般若波罗蜜多。「谓诸菩萨十种分别」者,谓诸菩萨能发语言,他引而转,不称真理十种分别﹝「谓诸……」等二十字,藏文无﹞。何以故?证会真理若正现前,不可说故﹝藏文作「dvos kyi sgo nas de kho na rtogs pa'am/ brjod par mi nus pa'i phyir te/」﹞,于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具说如是十种散动对治。
 
且如说言「世尊!云何菩萨应行般若波罗蜜多﹝藏文作「ji ltar w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 la spyad par bya źe na/」﹞?」﹝汉译《大般若经》初分卷三百九十二〈成熟有情品〉第七十一品之三,有广文。《大乘庄严经论》卷五末(有藏文)、《摄论》、两《释》卷四、《对法》卷十四(三论亦有藏文)亦有广文,但引文多略,似依意引。本经中不只一处说此十种散动对治,以生无分别智﹞」。
 
今依《对法》所引经文云︰
 
如经言︰「舍利子!是菩萨实有菩萨﹝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ni byav chub sems dpa' bid yod bźin du/」﹞,正不随观菩萨﹝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yav dag par rjes su mi mthov vo/」﹞,正不随观菩萨名,正不随观般若波罗蜜多,正不随观菩提,正不随观行,正不随观不行。所以者何?名自性空﹝藏文作「vo bo bid kyis stov ste/」﹞,非﹝由﹞空性﹝藏文作「stov pa bid kyis ni ma yin no/」﹞。色自性空,非空性。乃至识自性空﹝汉译衍「非空」二字,今依藏文删。应作「非由空性」﹞,非﹝由﹞空性。何以故?此色空性非即色﹝藏文作「gzugs kyi stov pa bid gav yin pa de gzugs ma yin no/」﹞,亦不离色,别有空性﹝藏文作「stov pa bid las gzugs gźan pa'av ma yin no/」﹞,色即是空性﹝藏文作「gzugs bid stov pa bid do/」﹞,空性即是色﹝藏文作「stov pa bid gzugs so/」﹞,乃至识亦尔。何以故?此唯有名﹝藏文作「'di ni miv tsam ste/」﹞,所谓:此是菩萨名,此是菩萨,此是般若波罗蜜多,此是菩提,此是色,乃至此是识。由彼自性无生、无灭﹝藏文作「vo bo bid kyis mi skye mi 'gag/」﹞、无染、无净﹝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ma yin no/ rnam par byav ba ma yin no/」﹞。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正不随生,乃至正不随观净。何以故?于所计度彼彼诸法假立客名﹝藏文作「miv bcos ma la chos de dag so sor brtags nas/」﹞,由随客名而起言说﹝藏文作「glo bur gyi miv gyis rjes su tha sbad 'dogs pa'i phyir ro/」﹞。随如是如是言说,起如是如是执着,菩萨于如是一切名,正不随观﹝藏文作「miv thams cad yav dag par rjes su mi mthov vo/」﹞。正不随观故,不生执着﹝以上所引,似依意,而非依文。文虽循环往复,意趣乃为对治散动分别﹞。」
 
于此经中,为对治无性分别﹝《摄论》作「无相散动」,藏文无性解作「无性散动分别」,藏文作「dvos po med pa'i rnam par rtog pa'i gben por/」﹞,故说如是言「是菩萨实有菩萨」如是等。由「实有」言﹝藏文作「yod pa'i sgra/」﹞,是有性义故﹝藏文作「dvos po'i don yod pa'i phyir/」﹞。
 
为对治有性分别﹝《摄论》作「有相散动」,藏文同。而藏文无性释,以下「散动」,均作「分别」,世亲释不然﹞故,说如是言「正不随观菩萨」,乃至「正不随观不行」。由遣补特伽罗及法二性﹝「性」,藏文作「dvos po」﹞故﹝无性释云︰「遍计所执自性永无有故。」世亲释云︰「此经意说不见菩萨,以遍计所执及依他起为体。」﹞。」
 
为对治增益分别故,说如是言「所以者何?名自性空」。由遣不实遍计所执自性故,为对治损减分别故,说如是言「非由空性」﹝藏文作「stov pa bid kyis ma yin źes bya ba gsuvs te/」﹞。由于此名遍计所执自性远离性,一切时有故﹝无性释云「即彼经言『不由空(性)故』等。谓彼法性是实有故。」世亲释云「即彼经言『不由空(性)故』。谓法性、色性不空故(藏文作「chos bid kyi vo bo źes bya ba'i tha tshig go/」)。」﹞。
 
为对治一性分别﹝藏文作「gcig pa bid du rnam par rtog pa'i/」。《摄论‧世亲释》作「gcig bu bid du rnam par g·yev ba/」﹞故,说如是言「此色空性非即色」,乃至「此识空性非即识」。由自性异故﹝藏文作「vo bo bid gźan yin pa'i phyir/」﹞。所以者何?色等是遍计所执自性,空性是圆成实自性故﹝世亲释云「若依他起与圆成实是一性者,此依他起应如圆成实,是清净境。」﹞。
 
为对治异性﹝藏文作「tha dad pa bid du/」﹞分别故,说如是言「亦不离色,别有空性」﹝藏文作「stov pa bid las gzugs gźan pa yav ma yin no/」﹞,乃至「空性即是识」﹝藏文作「gzugs bid stov pa nid do/ stov pa bid gzugs so źes bya ba nas rnam par wes pa'i bar du gzuv te/」﹞。由遍计所执自性无相故﹝藏文作「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med pa'i mtshan bid yin pas/」。意为「以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为相故」﹞。离彼,彼无性不可得故﹝藏文作「de las ma gtogs par de med pas med pa'i phyir ro/」。意为「除是以外由以彼无体而不有故」。世亲释云「此二若异,法与法性,亦应有异(藏文亦作「异性」)!若有异性,不应道理(藏文作「tha dad pa bid du 'gyur ba ni mi ruv yin te/」)。如无常法与无常性,若取(藏文作「bzuv nas/」)遍计所执自性,色即是空(性)(藏文作「gzugs bid stov pa bid do/」,此应如《对法》译作「色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藏文作「stov pa bid gzugs so źes bya ba ste/」,此亦应如《对法》译作「空性即是色」)﹞。何以故?遍计所执色无所有,即是空性,此空性即是彼无所有,非如依他起与圆成实不可说一﹝藏文作「gav stov pa bid yin pa de ni de'i vo bo bid med pa yin gyi/ ji ltar gźan gyi dbav dav yovs su grub pa dag ni ma yin no/﹞。
 
为对治自性﹝藏文作「vo bo bid du」﹞分别故,说如是言「此唯有名──所谓此是色,乃至此是识」等。由离能诠,无有决定所诠自性故﹝世亲释云「色之自性,无所有故」﹞。
 
为对治差别﹝藏文作「khyad par du/」﹞分别,说如是言「由彼自性﹝藏文作「vo bo bid kyis」﹞无生」,乃至「正不随观净」。由遣生等差别相故﹝世亲释云「生即有染(藏文作「skye ba ni kun nas bon movs pa'o/」),灭即有净(藏文作「'gag pa ni rnam par byav ba ste/」),无生灭故,无染无净。如是诸句,有如是义」﹞。
 
为对治随名义﹝藏文作「miv ji lta ba bźin du don/」﹞分别故,说如是言「于所计度彼彼诸法,假立客名,由随客名,而起言说」,如是等﹝世亲释云「谓如其名,于义散动」﹞。
 
为对治随义名﹝藏文作「don ji lta ba bźin du miv du/」﹞分别故,说如是言︰菩萨于如是一切名,正不随观。正不随观故,不生执着。由随义,于名不见不执故﹝无性释云「此意说言于名、于义如实了知,无妄执着(藏文作「don ji lta ba bźin du źes bya bar dgovs pa'o/」)」。世亲总释云「为对治此十散动,故说般若波罗蜜多,由此为因,生无分别智」﹞。
 
[165] 如《对法》卷十二云︰
 
复次何缘一分有情于方广分广大甚深﹝藏文作「win tu rgyas pa la/」﹞,虽生胜解,而不得出离耶﹝藏文作「ves par 'byuv bar mi 'gyur źe na/」﹞?由深安住自见取故,常坚执着如言义故。「深安住自见取」者,更不进求了义经故﹝藏文作「ves pa'i don ma brtsal te/」﹞,「常坚执如言义」者,常执封执不了义经故。如闻一切法毕竟无自性言故,便拨一切诸法,性相皆无所有﹝藏文作「mtshan bid thams cad kyi dvos po thams cad la skur ba 'debs pa'o/」﹞,如是于余不
 
了义经坚执如言义,而不得出离。以大乘经由种种意﹝密﹞说故﹝藏文作「dgovs pa sna tshogs kyis gsuvs pa'i phyir ro/」﹞,依此密意,薄伽梵于《大法镜经》中﹝藏文作「chos kyi me lov chen pa'i chos kyi rnam gravs las/」﹞说如是言︰若诸菩萨随言取义,不如正理﹝藏文作「tshul bźin ma yin par/」﹞思择﹝藏文作「rnam par 'byed pa la/」﹞法故,便生二十八不正﹝藏文作「van pa」﹞见。
 
[166] 「于见无见见」,藏文作「lta ba la lta ba ma yin par lta ba dav/」。
 
[167] 即前文十七见,为后十见所摄,又由第二十八见统摄以前二十七
 
 见,如云︰
 
为欲开示如上所说十七种见诸过失门,复说余见︰谓即「相见」﹝藏文作「mtshan mar lta la/」﹞名「于见无见见」。此实坚执无性﹝藏文作「med pa」﹞等相,而起不执一切相想故﹝藏文作「mtshan ma thams cad la mvon par źen pa med do sbam pa'i 'du wes can du gyur pa'i phyir ro/」。前文云「相见者,谓闻大乘经中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藏文略「本来」八字)等言,不善密意(藏文作「dgovs pa de la mi mkhas pa/」)但随言义,便生胜解︰谓佛所说,一切诸法定无自性,定无生等。执着如是无性(藏文「med pa/」)等相,是名相见。彼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时,便谤(藏文作「skur ba 'debs pa'o/」)三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者,谓诸愚夫,于色等相,周遍计度,起增益执──谓此是色,乃至此是涅槃──此所执义无实、无体,唯有名言之所施设(藏文作「btags tsam du zad na/ yav dag pa ma yin pa lus med pa'i don gav la/」)。依他起自性者,谓即此色等(藏文作「gav/」),唯是虚妄分别自体。又因果性,或异不异(藏文无此八字)。圆成实自性者,谓一切法真如实性」﹞。
 
即「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名「舍方便见」﹝藏文作「sbyor ba sel ba'i lta ba/」。前文云「于此三性起诽谤行,即次三见(藏文作「skur ba 'debs pa'i lta ba dav ni rnam pa gsum du 'gyur te/)」,谓损减施设见(藏文作「btags pa la skur ba 'debs pa'i lta ba dav/」)、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由彼诽谤一切法性(藏文作「thams cad/」),于勤精进起无用(藏文作「mthu med pa'i/」)想故」﹞。
 
即「摄受见」、「转变见」,名「不出离见」﹝藏文作「ves par 'byin pa ma yin pa'i lta ba/」﹞。非方便修学﹝藏文作「thabs ma yin pa la sbyor ba/」﹞,不能证果故﹝前文云「彼如是诽谤一切种一切法时,为欲成立此邪见故(藏文作「skur ba 'debs pa'i lta ba de gźag pa'i phyir/」),便复摄受少分道理(藏文作「rigs pa 'ga' źig yovs su 'dzin pa dav/」),又于所有开示,离言诸法实性、了义契经,广设方便(藏文无此四字),皆悉转变令顺已见(藏文作「rav gi lta ba dav mthun par yovs su bsgyur ba/」),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摄受见、转变见(藏文作「yovs su 'dzin pa'i lta ba dav/ bsgyur ba'i lta ba'o/」)」﹞。
 
即「无罪见」、「出离见」,名「障增益见」﹝藏文作「sgrib pa sogs pa'i lta ba/」。译作「增加」或「增长」,较好。因「增益」有「原无而增为有」之义﹞。所行邪僻,无容尽障故﹝藏文作「log par sgrub pa'i phyir/ sgrib pa zad mi srid pa'i phyir na/」。前文云「又起如是见︰若依此见,行善、不善,定皆无罪,无有过失,一切所行,皆归妙善;先所积习一切障垢(藏文作「svon bsags pa'i sgrib pa las/」),皆得出离。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无罪见(藏文作「kha na ma tho ba med par lta ba dav/」)、出离见(藏文作「ves par 'byuv bar lta ba'o/」)」﹞。
 
即「轻毁见」、「愤发见」,名生非福见﹝藏文作「bsod nams ma yin pa 'phel ba'i lta ba/」﹞。由于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门﹝藏文作「log par bsgrub sgo nas/」﹞,便能引发大衰损故﹝藏文作「bams pa chen po thob pa'i phyir ro/」。﹞。〔前文云「彼如是执自见已,便于此见相违,安立蕴等诸法,声闻藏中妄生轻毁(藏文作「khyad du gsod pa dav/」),又于不信如是邪见声闻人等,深生憎嫉(藏文作「rab tu sdav ba'i/」),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轻毁见、愤发见(藏文作「brbas pa'i lta ba dav/ rab tu 'khrug pa'i lta ba'o/」)。」﹞
 
即「颠倒见」、「出生见」,名「无功果见」﹝藏文作「'bras bu med pa'i lta ba/」﹞。由所安立非正法性﹝藏文作「yav dag pa ma yin pa'i chos bid rnam 'jog pa/」﹞,授者、受者,俱不能证胜进果故﹝藏文作「'dzin pa dav 'dzin du bcug pas khyad par mi 'thob pa'i phyir ro/」。前文云「彼又随顺自恶邪见,谓我当建立如实空、无相、无愿(藏文作「stov pa bid dav/ mtshan ma med pa dav/ smon pa med pa ji lta ba bźin du rnam pa yav dag pa yin no sbam nas/」),于非彼相,起彼相想,而于彼相颠倒建立。又作是思惟(藏文作「'di sbam du sems te/」):若能悟入如是法性,或令他入,一切(藏文作「gav dag chos bid 'di lta bu 'jug pa dav/ 'dzud pa de dag thams cad/」)皆生无量功德(藏文作「bsod nams kyi phuv po dpag tu med pa skyed do sbam pa/」)。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颠倒见、出生见(藏文作「phyin ci log tu lta ba dav/ 'phel ba'i lta ba'o/」)」﹞。
 
即「不立宗见」、「矫乱见」,名「受辱见」﹝藏文作「chad pas bcad pa'i lta ba/」﹞。非理兴论,无容﹝汉译作「宜」,今依藏文改﹞得胜故﹝藏文作「rigs pa ma yin pas rgol na rgyal mi srid pa'i phyis ro/」。前文云「若(时)他于彼所起恶见如理诘责(藏文作「dris pa」),彼于尔时,竟不乐欲建立自宗(藏文作「de'i tshe bdag ni ci yav khas len par mi 'dod kyi/」),反以机弄妄理(藏文作「tshig dor dav ltag chod kyis/」),诘责于他。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不立宗见、矫乱见(藏文作「khas mi len pa'i lta ba dav/ van g·yo'i lta ba'o/」)」﹞。
 
即「敬事见」,名「诽谤见」﹝藏文作「skur ba 'debs pa'i lta ba/」﹞,所不应说,强增益故﹝藏文作「de mi gzuv ba de'i sgro 'dogs pa'i phyir ro/」。前文云「彼又起如是增上慢(藏文作「'di lta bu'i va rgyal can du 'gyur te/」),谓若能如是修行(藏文作「gav dag de ltar sgrub pa dag de ni/」),是真供养、恭敬诸佛世尊。如是见者,名敬事见(藏文作「bkur sti'i lta ba/」)」﹞。
 
即「坚固愚痴见」,名「不可与言见」﹝藏文作「bsbad pa ma yin pa'i lta ba/」﹞。邪执空者,不应与言﹝藏文作「log pa la mvon par źen pa dav yav dag pa'i gtam bya ba bkag pa'i phyir te/」﹞,徒设多词终无所益故﹝藏文作「don med pa'i phyir ro/」。。前文云「诸有善达无倒法性者,为令舍离彼恶见故,虽以种种真实成立道理(藏文作「win tu 'thad pa dav rab tu grags pa'i rigs pas/」),方便开悟(藏文作「yid legs par byed pa na/」)。坚守愚见,曾无舍心,谓唯此真,余并邪妄(藏文作「de bid bden gyi/ gźan ni log pa'o sbam pa de dag ni rmovs pa brtan pa'i lta ba'o/」)」﹞。
 
即「根本见」,名「广大见」﹝藏文作「lta ba chen po/」﹞。由此当来诸恶见类转增广故﹝藏文作「des phyi ma la lta bar gyur pa thams cad win tu brtas pa rgyas par 'gyur ba'i phyir ro/」。前文云「如上所说诸见,所有习气粗重,是名根本见(藏文作「ji lta ba ji skad du bstan pa'i de dag gi bag chags gnas van len gav yin pa de ni rtsa ba'i lta ba'o/」)」﹞。
 
即上所说二十七见,皆名增上慢见﹝藏文作「mvon pa'i va rgyal gyi lta ba ste/」﹞,并能发起无实增上慢故﹝藏文作「由为虚妄无实增上慢所生起故」﹞。由彼经中,即次后所说「如是诸见,十七即十,十即十七,二十七即一,一即二十七故」。
 
[168] 即《解深密经》卷三〈分别瑜伽品〉。
 
 如云︰
 
世尊!如是﹝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与义相﹞了知﹝藏文作「so sor yav dag par rig pa/」﹞法义菩萨,为遣诸相勤修加行,有几种相难可除遣?谁能除遣?有十种相空﹝性﹞能除遣。何等为十?
 
一者、了知法义﹝藏文作「chos kyi don/」﹞故,有种种文字相﹝藏文作「tshig dav yi ge'i mtshan ma sna tshogs/」﹞。此由一切法空﹝性﹞能正除遣﹝智心解云「谓离一切法性外,无别所谓种种句与文相之法故」﹞。
 
二者、了知安立真如义﹝藏文作「gnas pa'i de bźin bid kyi don/」﹞故,有生灭住异性﹝之﹞相续随转相。由此相空﹝性﹞及无先后空﹝性﹞能正除遣﹝智心解云「『住』者,谓堕在三时诸行生、住、老、无常相。又此由所相无故,能相空。由所相无故,所相之能相亦空。由所相及能相远离一异故。如有颂云『若能相与所相异,所相能相则俱无;若一则无二事体,如是汝应如实说』。『无先后』者,谓前际、后际无。于前际、后际,无实安立故。」﹞。
 
三者、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藏文作「'dzin pa'i don so sor yav dag par rig par byed pa'i 'jig tshogs la lta ba'i mtshan ma dav/ va'o sbam pa'i mtshan ma gav yin pa/」﹞,此由内空﹝性﹞及无所得空﹝性﹞,能正除遣﹝智心解云「『能取』者,谓眼等及诸心、心所有法。若于此中,我执及我所执显现为补特伽罗,即此由内空性及无所得空性能令空寂,由彼自性不可得故」﹞。
 
四者、了知所取义故,有顾恋财相﹝藏文作「gzuv ba'i don so sor yav dag par rig par byed pa'i yovs su spyod pa lta ba'i mtshan ma gav yin pa/」﹞:此由外空﹝性﹞能正除遣﹝智心解云「『所取』者,谓现似色等外境。彼等于一一极微及和合中,皆空无有。虽以现似显色及形色境界为自性,而能作彼自性,不应理故」﹞。
 
五者、了知受用﹝藏文作「为受用」﹞义,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藏文作「yovs su lovs spyod pa'i don du/ skyes pa dav bud med kyi bsben bkur dav/ yo byad dav ldan pa so sor yav dag par rig par byed pa na/」﹞,有内安乐相、外净妙相﹝藏文作「phyi rol gyi sdug pa'i mtshan ma/」﹞。此由内外空﹝性﹞及本性空﹝性﹞﹝藏文作「rav bźin kyis stov pa bid kyis/」﹞,能正除遣﹝智心解云「『内安乐相』者,谓邪受胜解。『外净妙相』者,谓于男身女身邪胜解。此二相如梦等邪胜解,亦是空寂。此内外二胜解自性亦空,由本来无生故」﹞。
 
六者、了知建立义﹝藏文作「gnas kyi don/」。「建立」,应作「所依」﹞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性﹝藏文作「chen po stov pa bid kyis/」﹞能正除遣﹝智心解云「谓所生成无量世界,与虚空界相似,由大空性能令空寂」﹞。
 
七者、了知无色故﹝藏文只作「gzugs med pa la brten te/」﹞,有内寂静解脱相﹝藏文作「nav gi źi ba la rnam par thar ba'i mtshan ma/」﹞。此由有为空﹝性﹞能正除遣﹝智心解云「谓随有一切有为即是空性。由依藉因缘故」﹞。
 
八者、了知相真如义﹝藏文「mtshan bid kyi de bźin bid kyi don/」﹞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有法无我相,若唯识﹝藏文作「rnam par rig pa tsam gyi/」﹞相,及胜义相。此由毕竟空﹝性﹞﹝藏文作「mtha' las 'das pa stov pa bid dav/」﹞,无性空﹝性﹞﹝藏文作「dvos po med pa'i vo bo bid stov pa bid dav/」﹞,及胜义空﹝性﹞,能正除遣﹝智心解云「谓若补特伽罗以无我为相,以毕竟空性能空;若实有补特伽罗者,则亦应有补特伽罗灭故。法以无我为相,则由无性空性能空;若实有诸法者,则亦应有诸法灭故。以唯识为相者,由无性自性空性空,由以迷乱为自性识唯是以无性为自性,由二不成就故。以胜义为相者,由胜义空性能空,由所灭及能灭二非胜义故。所灭无故,能灭亦从来非能显了,是故离证空性智外,无别随一胜义故」﹞。
 
九者、了知清净真如义故,有无为相、无变异﹝藏文作「'gyur ba med pa'i」﹞相。由无为空﹝性﹞、无变异空﹝性﹞﹝藏文作「dor ba med pa stov pa bid kyis」﹞能正除遣﹝智心解云「『清净真如』者,谓灭谛,由此既是无为无变异,如是所取,以无为及无变异二者为相,由无为空性及无变异性能正除遣」﹞。
 
十者、即于彼相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有空性﹝之﹞相﹝藏文作「yid la byed pa'i stov pa bid kyi mtshan ma gav yin pa de ni/」﹞。此由空﹝性﹞空﹝性﹞﹝藏文作「stov pa bid stov pa bid kyis/」﹞能正除遣﹝智心解云「谓若由空性智能正除遣一切相者,即此亦空故」﹞。
 
世尊!除遣如是十种相时,除遣何等?从何等相﹝藏文作「相缚(mtshan ma'i 'chiv ba/)」﹞而得解脱?善男子﹝藏文作「byams pa/」﹞!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藏文作「tiv ve 'dzin gyi spyod yul gzugs brban gyi mtshan ma/。智心解能「除遣」为「能对治分」﹞。从杂染缚相﹝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i 'chiv ba'i mtshan ma/」。智心解「杂染缚相」为「所对治分」﹞,而得解脱,彼﹝能除遣﹞亦除遣。
 
善男子!当知就胜﹝藏文作「dvos su na/」﹞说如是空﹝性﹞治如是相,非不一一﹝能﹞治一切相﹝智心解云「即彼一切均缘清净为境界义」﹞。譬如无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诸杂染法,就胜,但说能生于行﹝藏文作「dvos su na 'du byed 'grub par byed pa yin par bstan pa/」﹞。由是诸行亲近缘﹝藏文作「be ba dav win tu be ba'i rkyen/」﹞故,此中道理﹝藏文作「tshul」﹞,当知亦尔。
 
世尊!此中何等空﹝性之相﹞是总空性﹝之﹞相,若菩萨知已﹝藏文作「rtogs na」﹞,无有失坏,于空性﹝之﹞相,离增上慢﹝智心解云「为令不退失故,请求假说。由空性是诸菩萨不退失因,及增上慢能对治故,彼诸菩萨了知彼相,则于大乘不退失」﹞?
 
尔时,世尊叹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藏文作「byams pa/」﹞!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藏文无「深」字﹞义,令诸菩萨于空性相无有失坏﹝藏文作「stov pa bid las rab tu bams par mi 'gyur ba'i phyir/」﹞。何以故?善男子!若诸菩萨于空性相﹝藏文同上,无有「相」字﹞有失坏者﹝智心解云「即于空性之相不了知义」﹞,便为失坏一切大乘﹝智心解云「谓以空性用言说示故(藏文为「stov pa bid kyis sgrag pa'i phyir ro/」)」﹞。是故汝应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总空性﹝之﹞相。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智心解云「谓依因藉缘」﹞及圆成实相﹝智心解云「谓无二相」﹞中,一切品类﹝藏文作「一切品类」属前二相﹞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藏文作「win tu rnam par bral ba bid dav/」。智心解云「谓若诸法依因藉缘,即此等,为依他起相。此由生无自性性故,以空为性。最极清净本性清净法,是圆成实相。此由胜义空性,故空。若于依他起相中分,别计执为杂染,及于圆成实相中,分别计执为清净,如是遍计所执相,由相空性故空」﹞。及于此中都无所得﹝智心解云「谓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都不可得。由杂染自性及清净自性毕竟不成就故,由空性圆满成就性故,即是圆成实自性。法尔非一非异,犹如所相及能取法」﹞,如是名为于大乘中总空性相﹝藏文作「stov pa bid kyi mtshan bid bsdus pa/」。智心解云「由世俗谛(前说「毕竟远离性」)及胜义谛(后说「都不可得」)所摄三自性空故,是总空性之相」﹞。
 
[169] 见《摄论》卷二及两《释》卷四。
 
 《摄论‧世亲释》云︰
 
「谓身﹝藏文作「lus」﹞、身者﹝藏文作「lus can」﹞、受者识﹝藏文作「za ba po」﹞」者,「身」,谓眼等五界﹝无性云「眼等六内界为性」。藏文则作「dbav po gzugs can du snav ba/」﹞。
 
「身者」,染污意﹝无性云「眼等五识所依意界」。藏文只作「yid/」﹞。
 
「受者」,谓意界﹝无性云「第六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藏文则作「za ba po'i rnam par rig pa ni yid kyi rnam par wes pa'o/」﹞。
 
「彼所受识﹝藏文作「des be bar spyad par bya ba'i rnam par rig pa/」﹞」者,谓色等六外界。
 
「彼能受﹝藏文作「be bar spyod pa'i/」﹞识」者,谓六识界。
 
「世﹝藏文作「dus kyi/」﹞识」者,谓生死相续不断性﹝无性云「谓三时影现」。藏文作「dus gsum du snav ba'o/」﹞。
 
「数﹝藏文作「gravs kyi/」﹞识」者,谓算计性﹝藏文作「bgrav ba'o/」。无性云「谓似一等算数影现」。藏文作「gcig la sogs par bgrav bar snav ba'o/」﹞。
 
「处﹝藏文作「yul gyi/」﹞识」者,谓器世间﹝无性云「谓似聚落、园等影现」。藏文作「grov dav/ kun dga' ra ba la sogs par snav ba'o/」﹞。
 
「言说﹝藏文作「tha sbad kyi/」﹞识」者,谓见、闻、觉﹝藏文作「bye brag phyed pa/」﹞、知﹝藏文作「rnam par wes pa」﹞四种言说。﹝无性云「谓似见闻觉知言说影现(藏文无「似……影现」)」﹞,如是诸识皆用「所知依」中,所说名言熏习差别为因。
 
「自他差别﹝藏文作「bdag gźan gyi bye brag gi/」﹞识」者,谓依止差别。此用前说我见熏习差别为因﹝无性云「谓身等识,我、我所执相续不断」﹞,执我、我所﹝藏文作「va'o/ va'i'o/」﹞,他、他所﹝藏文续作「'di ni va'o ma yin gyi/ 'di ni gźan gyi'o źes bya ba la sogs pa'i/」。无性又云「谓染污意我见熏习为因变现」﹞,有差别故。
 
「善趣恶趣死生﹝藏文作「bde 'gro dav/ van 'gro dav/ 'chi 'pho dav/ skye ba'i/」﹞识」者,谓生死趣种种差别﹝藏文作「'khor ba'i 'gro ba sna tshogs/」﹞。此由前说「有支熏习差别种子」﹝无性云「谓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饿鬼、死、生、影现」﹞。
 
[170] 四卷《楞伽》卷二、七卷《楞伽》卷三。
 
[171] 《述记》卷四十六末,解论文「虽『分别』言,总显三界心及心
 
所,而随胜者,诸圣教中多门显示︰或说为二、三、四、五等」中说:「楞伽第四亦有十二分别等也」时,已就藏文《楞伽》重译十二分别名及义讫,今不重出。
 
[172] 《瑜伽》卷六十四云︰
 
不可记事教者,谓有问言︰世间常耶?此不应记,但言「我说此不可记」,乃至问言︰如来死后有耶?无耶?此不应记,但言「我说此不可记」。
 
 《俱舍论》卷二十云︰
 
云何有问但应舍置?谓若有问︰世﹝间﹞为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世﹝间﹞为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死后为有?为无?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为命者即身?为命者异身?此问名为但应舍置﹝《光记》卷六十九云「『世』,及『如来死后』、『命者』,皆我异名。外道执此以为我故」﹞。
 
 《显扬》卷六云︰
 
此中四因缘故,宣说不可记事应知︰一、无体性故不可记别:如有问言「我与诸蕴为异?不异?为常?无常?如是等」。二、能引无义利故不可记别:如《升摄波喻经》﹝藏文作「wiv wa pa'i la mo'i dpe'i mdo/」﹞说有无量法我已证觉、而不宣说。何以故?彼法能引无义利故。三、甚深故不可记别:谓有问言「我为有?为无耶?」此不可记别。何以故?若如来记别我有者,彼人或执蕴中有我,或执离蕴有我。若记别我无者,彼人或谤世俗言说我亦是无﹝《瑜伽》作「勿于世俗言说士夫,起损减执」﹞,乃至有问「如来灭后为有?为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由甚深故,皆不记别。四、彼相法尔不可记别:谓诸法真如与彼诸法若一、若异,不可记别。由彼如相法尔,不可安立若异性、若不异性故。
 
[173] 与十六空性除遣十相不同。《大般若经》第三分,卷四百八十四〈善
 
 现品〉第三之三云︰
 
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此等法门起想、起着,是为菩萨随顺法爱。即此法爱,说名为「生」。如宿食生,能为过患。除遣此故,名为「离生」。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名入菩萨正性离生?
 
善现答言︰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内空,不依内空而观外空;不见外空,不依外空而观内空,不依外空而观内外空;不见内外空,不依内外空而观外空,不依内外空而观大空;不见大空,不依大空而观内外空,不依大空而观空空;不见空空,不依空空而观大空,不依空空而观胜义空;不见胜义空,不依胜义空而观空空,不依胜义空而观有为空;不见有为空,不依有为空而观胜义空,不依有为空而观无为空;不见无为空,不依无为空而观有为空,不依无为空而观毕竟空;不见毕竟空,不依毕竟空而观无为空,不依毕竟空而观无际空;不见无际空,不依无际空而观毕竟空,不依无际空而观无散空;不见无散空,不依无散空而观无际空,不依无散空而观本性空;不见本性空,不依本性空而观无散空,不依本性空而观相空;不见相空,不依相空而观本性空,不依相空而观一切法空;不见一切法空,不依一切法空而观相空,不依一切法空而观无性空;不见无性空,不依无性空而观一切法空,不依无性空而观无性自性空;不见无性自性空,不依无性自性空而观无性空。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作如是观,名入菩萨正性离生。
 
[174] 「五云」二字,《金藏》误作「空」。
 
[175] 「一」字前,略引《显扬》卷十五文:
 
依止遍计所执等三种自体,如次立三种空︰一、无体空,二、远离空,三、除遣空。又此三空对治诸缚诸相差别有十六种;「诸缚」者,有十四种相缚;粗重缚﹝藏文作「mtshan ma dav gnas van len gyi 'chiv ba/」﹞应知一、根缚……。
 
[176] 「根」,藏文作「dbav po/」。
 
[177] 「缚」字下,《瑜伽》有「二境缚」三字。
 
[178] 「有情」原作「有情互染」,「有情互染」,藏文作「sems can gcig la
 
 gcig chags pa'i/」。
 
[179] 此下所等文云︰
 
三、所依﹝瑜伽作「建立」。藏文作「gnas/」﹞缚:谓依器世间诸根流转﹝藏文作「byuv bar 'gyur ba'i phyir ro/」﹞。四、于﹝《瑜伽》有「能知」二字﹞智无智﹝藏文作「wes pa mi wes pa'i/」﹞缚。五、于境﹝藏文作「wes bya」。《瑜伽》作「所知境」﹞妄境﹝藏文作「mi wes pa'i/」。《瑜伽》作「无智」﹞缚。六、后有爱缚。七、无有爱缚。八、执无因不平等因﹝藏文作「rgyu mi mthun pa/」﹞缚。九、得﹝《瑜伽》作「证得」﹞增上慢﹝藏文作「thob par mvon pa'i va rgyal gyi/」﹞缚。十、遍计所执自体﹝瑜伽作「自性」﹞执缚。十一、诸法自体执缚﹝《瑜伽》无此缚,而有「二、境缚」。藏文《瑜伽》亦尔﹞。十二、诸法遍智自性执缚﹝《瑜伽》作「十四法遍知增上慢缚」。藏文《瑜伽》亦然﹞。十三、补特伽罗自体执缚。十四、补特伽罗遍智执缚﹝《瑜伽》作「十三、补特伽罗遍知增上慢缚」。藏文《瑜伽》作「gav zag yovs wes par mvon pa'i va rgyal gyi 'chiv ba dav/」﹞。
 
「诸想」者,谓六种想缚﹝藏文作「'du wes kyi 'chiv ba/」。《瑜伽》作「妄想缚」﹞。厌此想故,菩萨依空﹝藏文作「依空性」。「stov pa bid la brten nas/」﹞,勤修念住,令心解脱。
 
云何名为六种想缚?谓依身、受、心、法,发起内想,名初想缚。即依身等发起外想,是名第二。即依身等,起内外想,是名第三。为欲度脱十方无量无数有情界故,发起大愿修诸念住,此分别想,是名第四。于身等境谓有智慧正观察住﹝《瑜伽》作「循观而住」。藏文作「rjes su lta źiv gnas pa/」﹞,此分别想,是名第五。于身等境,谓有我人﹝《瑜伽》无「我人」﹞正观住者,此分别想,是名第六。
 
又观身等后后相﹝应依《瑜伽》作「想」﹞成有十一种想缚差别应知。何等十一?谓于身等起随身等正观察住﹝瑜伽作「住循身等观者」﹞,及于染净二谛第一义中,起分别想﹝藏文作「don gyi mchog tu 'du wes pa/」﹞,名初想缚。即于染污﹝《瑜伽》作「杂染」,藏文亦然﹞第一义中,起有所作想﹝《瑜伽》作「所起造作想」。藏文作「byas par 'du wes pa/」﹞,是名第二。即于清净第一义中,起无作想﹝藏文作「ma byas par 'du wes pa/」﹞,是名第三。即于有作第一义中,起流转想﹝藏文作「rgyun du 'jug par 'du wes pa/」﹞,是名第四。即于无作第一义中,起于常想,是名第五。即于流转由苦、变异故,起于苦想﹝《瑜伽》作「由有苦、有变异故,所起苦性想。」藏文作「sdug bsval dav 'gyur ba dav bcas pas sdug bsval gyi rav bźin can du 'du wes pa/」﹞,是名第六。即于常法﹝藏文作「rtag pa bid/」﹞,起无变异想,是名第七。即于流转,由生灭住异自性故﹝藏文「gźan du 'gyur ba bid kyis/」﹞,及由自相有变异故﹝藏文作「rav gi mtshan bid kyis 'gyur ba dav bcas pa bid kyis/」﹞,起自相想,是名第八。即于有变无变染污清净第一义中﹝《瑜伽》作「即于有变异及无变异第一义中」。藏文作「'gyur ba med pa dav 'gyur ba dav bcas pa'i don gyi mchog de bid la/」﹞,起能摄受一切法想﹝《瑜伽》作「所起能摄染污清净一切法想」。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dav rnam par byav ba'i chos thams cad 'dus par 'du wes pa gav yin pa/」﹞,是名第九。即于染净一切法所起染污﹝《瑜伽》作「杂染」,下一同﹞、清净我无﹝原作「有」,今依《瑜伽》改﹞有想,是名第十。即于染污清净诸法起无﹝原作「于」,今依《瑜伽》改﹞自体自相之想﹝《瑜伽》作「自性相想」。藏文作「vo bo bid med pa'i rav gi mtshan bid du 'du wes pa/」﹞,是名第十一。菩萨摩诃萨于如是后后相,成想缚差别及彼境界﹝藏文作「rnam pa/」﹞,正观察已﹝藏文作「wes wiv mthov bas/」﹞,依止于空﹝性﹞,修诸念住,令心解脱。于此诸妄﹝《瑜伽》无﹞想缚得解脱时,当知解脱一切想缚。
 
[180] 已见前「十能遍计」中广引。
 
[181] 《大般若经》卷四百零八、卷四百一十一,明十八空──十六空
 
 上加不可得空及自性空。
 
[182] 《大般若经》第三分中卷四十九,明十九空──十六空上加所缘
 
 空、增上空、等无空。
 
[183] 《对法》卷一云︰
 
问︰于五取蕴有二十句萨迦耶见﹝藏文《对法》译作「'jig tshogs la lta ba/」﹞︰谓计色为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如是计受、想、行、识、是我,我有识等,识等属我,我在识等中。于此诸见,几是我见?几我所见?答︰五是我见,十五是我所见。谓计色是我,计受、想、行、识是我,此五是我见。余十五是我所见。
 
问︰何因十五是我所见?﹝答:﹞相应是我所故﹝藏文作「'brel bas bdag gir 'gyur ba/」﹞,随转﹝藏文作「dbav sgyur bas/」﹞我所故,不离﹝藏文作「tha dad mi 'jug pas/」﹞我所故。「相应我所」者,谓「我有色」,乃至「我有识」。所以者何?由我与彼相应说有彼故﹝该论卷七云「『相应』者,不乖返、相顺义。由我与蕴不乖、相顺,故说彼蕴是我之所」﹞。「随转我所」者,谓「色属我」,乃至「识属我」。所以者何?由此自在力转,或舍,或役,世间说彼是我所故﹝藏文作「dbav bsgyur bas bdag gi be bar len pa'i phyir te/ gav źig sbyin pa'am/ bsgo ba la gav gis dbav du 'gyur ba de ni de'i bdag gi źes brjod do/」﹞。「不离我所」﹝藏文作「tha dad du mi 'jug pas bdag gi be bar len pa'i phyir ro/」﹞,谓「我在色中」,乃至「我在识中」﹝藏文则作「gzugs la gzugs dav/ rnam wes la rnam wes so źes bya ba'i bar ni/」。「bdag」在这里不见,似太难解﹞。所以者何?彼计实我处在蕴中﹝藏文作「tha dad du mi 'jug pas bdag gi be bar len pa'i phyir te/」﹞,遍体随行故﹝藏文作「bdag 'di ni 'di dag la rjes su źugs wiv rnam pas źugs nas bźag pa ste/ yan lag can gyi rjes sov bar kun du brtags pa'i phyir ro/」。意云「由遍计执为具有支分之随行故」,为汉译所缺﹞。
 
[184] 《大般若经》卷四、卷五十一、卷八十六、卷八十七、卷八十九
 
等,均说二十空,即于十六空中,「相空」开为「自相空」及「共相空」;「无散空」则作「无变异空」,更加「散空」、「不可得空」,及「自性空」。 
 
[185] 「六十五」,《述记》原作「二十五」,现作依《大毗婆沙论》卷八
 
 初改。如彼论云︰
 
或应说六十五︰谓分别缘蕴,我具行相差别,亦分别所起处。如等随观色是我受,是我璎珞,是我僮傥,是我器﹝《杂集论述记》卷七云「亦分别彼我所起处,成六十五句︰谓计色为我、我有受、受属我、我在受中。如是乃至我有识、识属我、我在识中。色蕴为我,四蕴为所,是计色我之我所故」﹞。如受有三,想、行、识亦尔;四三,十二。并观色是我,总有十三。如观色是我有十三,受、想、行、识亦尔,五种十三,为六十五。
 
 如计五取蕴为我我所,计十八界十二处等,为我、我所见,可起多
 
句。最多可达九百三十六。如《大毗婆沙论》卷八说。
 
 《杂集论述记》又云︰
 
计处界等分别行缘,不分别所起,亦分别所起,有句多少;因此复生边见、见取、戒取、邪见,体数多少,皆准应知。
 
[186]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十三〈六十二见章〉五门分别:
 
第二辨名相者,《大智度论》﹝卷十五中﹞说身、边二见以为根本,有二十句我我所见,三世合数,并本二见,成六十二﹝〈六十二见章〉及《略纂》卷五所计成为「六十二」者误。原文为:「诸法若有边、若无边、若有无边、若非有无边,若死后有去、若死后无去、若死后有去无去、若死后非有去非无去,是身是神、身异神异,亦如是皆不实。于六十二见中观法亦皆不实,如是一切除却」﹞,非此所宗﹝《略纂》并说「随机别说,非此所明。恐繁不述」﹞。《﹝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品〉﹞有许无色界有色身故,大众部经,非可全凭。《梵网‧六十二见经》与《舍利弗阿毗昙》同,是正量部﹝义﹞,亦非所宗。《大毗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第二百,虽复广明,是萨婆多﹝义﹞,亦非依凭。以上皆非大乘之义。今依《瑜伽》第八十七、第六、第七、第八及五十八、《显扬》第九、第十、《对法》第一、《成唯识》第六卷﹝中﹞、上下诸文广解释。即是自义,理应依凭。
 
[187] 「等」,取《显扬》卷六。
 
[188] 《瑜伽》七十四原文为:
 
随于依他起自性中,施设建立自性、差别﹝藏文「vo bo bid dav bye brag tu 'dogs pa rnam par 'jog pa/」﹞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计所执自性﹝藏文有「之差别」﹞亦尔,是故当知遍计所执自性无量差别﹝藏文此处无「差别」﹞。又于依他起自性中,当知有二种遍计所执自性执﹝藏文作「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du mvon par źen pa/」﹞:一者、随觉﹝藏文作「sad pa dav/」﹞,二者、串习习气随眠﹝藏文作「de la goms pa'i bag chags bag la bal ba'o/」﹞。
 
[189] 《金藏》作「一一」二字,余作「二」字。
 
[190] 即第二十颂第一句。
 
[191] 「是」,论文作「云」。此即第二段问答中之问。
 
[192] 谓遍计心与能取心等不同。
 
[193] 见《摄论》卷二及两《释》卷四,如论云:
 
复次,有能遍计﹝藏文作「kun tu rtog pa/」﹞,有所遍计﹝藏文作「kun tu brtags par bya ba/」﹞,遍计所执自性﹝藏文作「kun tu brtags pa'i mtshan bid/」﹞乃成。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无性释云「由有显示、随念分别所杂糅故(藏文作「ves par rtog pa dav/ rjes su dran pa'i rnam par rtog pa dav 'brel ba'i phyir ro/」)」﹞,所以者何?由此意识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无性释云「无始生死,所有意识戏论(藏文无此二字)名言(藏文作「tha sbad du brjod pa ste/」)熏习种子,为此生因(藏文作「de'i bag chags ni de'i sa bon no/」)」﹞,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无性释云「用无边色等影识名言熏习种子为因(藏文作「'di ltar gzugs la sogs pa mtha' yas par snav ba'i rnam par rig pa brjod pa'i bag chags kyi rgyu las byuv ba ste/」),似彼生故(藏文作「der snav bar 'byuv ba'i tshul can yin pa'i phyir ro/」),是故一切无边行相(之)分别而转(无性解「唯识、二、种种中」,唯有种种,而无有义,云「『若意识以一切眼为最初』等者,谓彼意识有能一时取一切义增上势力,眼识为初法识为后所安立相,是其相分。即此意识了别义边,说名见分。由此意识遍分别故,似一切识而生起故,是故意识说名『相』、名『见』,亦名『种种』。」世亲释有云「所取境界不决定故,其余诸识境界决定」)。是故意识无边行相分别而转(藏文作「de lta bas na rnam pa mtha' yas pa'i rnam par rtog pa dag gis 'byuv ste/」),普于一切分别计度,故名遍计(藏文作「thams cad du rtog pas kun tu rtog pa źes bya bas na kun tu rtog pa źes bya 'o/」)」﹞。
 
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无性释云「谓此一分眼等诸相为所计境(原作「业」,今依藏文「de'i phyogs gcig mig la sogs pa yul du gyur pa'o/」)改」﹞。
 
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计,此中是名遍计所执自性﹝藏文作「rnam pa gav du gźan gi dbav gi vo bo bid la kun tu brtags pa de ni de la 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do/」。无性释云「谓由品类缘相,是名遍计所执自性(藏文作「rnam pa rgyur gyur pa kun brtags bid du bstan to/」)」﹞。「由此相」者,是如此义。
 
 《枢要》卷下云︰
 
所遍计法唯言依他,为唯护法?亦安慧耶?此二师文,护法亲取相分,安慧本质﹝即自证分﹞,皆得,二解俱得,勘之。
 
[194] 「六」字,《金藏》作「七」。即引用《解深密经》文。
 
[195] 即「胜义无自性性」。藏文作「don dam pa vo bo bid med pa bid/」。
 
[196] 《瑜伽》卷七十六原文为:
 
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以是诸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197] 如本论卷八云︰
 
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
 
[198] 以名为质故。
 
[199] 《瑜伽》卷七十四初﹝《显扬》卷十六﹞云︰
 
问︰圆成实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圣智所行。
 
 《佛性论》卷二初云︰
 
真实性者,唯为无分别圣智境,如量如理故。如量,则摄一切;如理,则无颠倒。
 
[200] 此句具义:遍计所执虽是能遍计心境,而非所缘缘,故非所遍计。
 
[201] 「同」字,《金藏》作「用」。
 
[202] 《瑜伽》卷七十四原文作:
 
由何故遍计?答:由依他起自性故。但由坚执有实所诠义与名相称并相属故。而以此实无所有之外境颠倒生起有体法,有生法及有染法﹝即有外境虚妄心、心所有法﹞。
 
如《佛性论》卷二云︰
 
问︰此三性几性无体能生有体?答曰︰唯分别﹝即「遍计所执」﹞一性无体,能生依他性﹝即「依他起自性」﹞。
 
 《显扬》卷十六云︰
 
若遍计所执相无有自体,云何能起遍计执﹝即能遍计坚执心﹞耶?由名于义转故。谓随彼假名于义流转。世间愚夫执有名义决定相称真实自性。
 
问︰云何应知此是邪执?答︰以二更互为客故。所以者何?以名于义非称体故,说之为「客」。义亦如名无所有故,说之为「客」。﹝如名前义觉无、名多义应多、名不定义亦不定等三因缘,名义互不相称。﹞
 
 又《佛性论》卷二云︰
 
问曰︰若分别性无,有何过失?答曰︰若无分别性,则名言不立。名言不立故,则依他性不得成就,乃至净不净品并皆不立。
 
 又《显明三性颂》第十八颂云︰
 
不实二者体,无事为性故。离说遍计性,非有圆成相﹝藏文为「mi bden gbis po'i rav bźin de/ dvos med rav bźin bid yin pas/ brtags pa'i rav bźin źes bya las/ grub pa'i mtshan bid gźan ma yin/」﹞。
 
 《瑜伽》卷七十四又云︰
 
问曰︰此三性几是不生﹝藏文作「ma skyes pa/」﹞能生于生﹝藏文作「skyes pa skyed pa dag yin źe na/」﹞?答︰一。
 
 又云︰
 
问︰此三性几自非染、能令他染﹝藏文作「gźan kun nas bon movs par byed pa dag yin źe na/」﹞?答︰一。
 
[203] 本论卷八原文作:
 
都非智所行﹝藏文作「gav gi spyod yul yav ma yin te/」﹞,非是所缘缘。
 
[204] 《金藏》作「以」,余作「似」。
 
[205] 「说为非境」四字,《金藏》有,余无。
 
[206] 《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
 
 《佛地经论》卷七云︰
 
遍计所执,以无体故,非圣所证。若尔,圣智不知一切!彼既是无,智何所知?若知为有,则成颠倒。若知为无,则非遍计所执自性。心所现无,依他起摄。真如理无,圆成实摄。是故圣智虽知有、无,而不缘彼遍计所执为境。
 
[207] 即《佛性论》卷二等云。如云︰
 
分别性者,唯是凡惑性,非圣智境。何以故?无体相故。
 
 《瑜伽》卷七十四初,则约非所缘缘,或非所行,而说都非凡圣智
 
所行。
 
[208] 「智」字,《金藏》作「知」。
 
[209] 本论卷七末说「所缘缘」云︰
 
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即所缘虑﹞所托﹝即为缘义﹞。
 
[210] 谓《唯识二十论述记》卷四云:
 
圣人若知遍计无时,亦心变作无之影像。有似于无,非即亲缘。遍计所执,依他起性,凡圣之心俱能亲变,亦亲缘之。约亲﹝颠倒﹞所缘遍计所执,唯凡夫境;圆成实性,唯圣人境;若疏所缘遍计所执,亦通圣境;圆成实性,亦通凡境。
 
[211] 即第二十一颂。
 
[212] 如《中边论》卷上〈辨相品〉云︰
 
「无二」,谓无所取、能取;「有、无」谓有二取之无。
 
[213] 安慧解释《庄严经颂》「自界现似二」﹝明友译作「自界及二光」﹞
 
 云︰
 
所谓界、种子及因者,为同一义。阿赖耶识具有所取及能取习气,名为「自界」。由所取、能取之习气,现似所取,亦现似能取故,即现似二。
 
 又解释同一颂第四句「二实应远离﹝明友译文﹞」云︰
 
如是虽现似所取及能取,亦远离二实。即所取自性既无能取自性亦无之义。﹝见德格, mi, 182B.3; 183A.3﹞
 
[214] 「所」字,《中边论》原作「法」。
 
[215] 「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梵文原为「abhuta parikalpas ca citta
 
caittas tridhatukah」;藏文作「yav dag ma yin kun rtog ni/ sems dav sems byuv khams gsum pa/」。
 
[216] 《瑜伽》卷五以分别与寻伺相对作四句分别云︰
 
或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藏文作「'jig rten las 'das pa'i ye wes ma gtogs pa/」﹞所余一切心、心法皆是分别而非寻伺。
 
 卷七十二,说五事中「分别」云︰
 
谓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
 
 卷七十四云︰
 
如说三界所有诸心、心所,皆是分别。
 
[217] 《摄论》卷二、两《释》卷四等云︰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
 
[218] 「无二,有无故」,藏文作「gbis dvos med dav/ dvos med pa'i dvos po
 
stov pa'i mtshan bid do/」。
 
[219] 《摄论》卷二、两《释》卷四云︰
 
若圆成实自性,是遍计所执永无有相。
 
 又云︰
 
由何异门即此﹝依他起﹞自性成圆成实?如所遍计毕竟不如是有故。
 
[220] 《显扬》卷十六云︰
 
圆成实自性由胜义无性故,说为无性。何以故?由此自性即是胜义,亦是无性,由无戏论我法性故。是故圆成实自性是胜义故,及无戏论性故,说为胜义无性。应知于依他起自性,由异门故,亦得建立为胜义无性。何以故?由无胜义性故。
 
[221] 此初文也。
 
[222] 《佛地经论》卷七,亲光师云︰
 
诸佛菩萨无漏智等亦有二分,云何非执?是故缘生相分、见分,依他起摄。若于此上妄计心外、或定性有,方名为执。
 
[223] 《金藏》作「所」,余作「次」。
 
[224] 「唯识、二、种种」,藏文作「de tsam gbis dav sna tshogs bid/」。
 
[225] 《摄论》卷二云︰
 
如何安立如是诸﹝十一种﹞识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藏文作「rgyu mtshan dav bcas pa/」﹞、有见﹝藏文作「lta ba dav bcas pa/」﹞,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
 
[226] 「唯二者,有见、相故;种种者,种种行相而生起故。」,《疏翼》
 
 原无,今依《大正藏》增。
 
[227] 《摄论‧世亲释》解「由二性」云︰
 
由于一识安立相、见﹝藏文「rgyu mtshan dav bcas pa dav lta ba can gyi rnam par wes pas rnam par gźag par 'gyur ro/」﹞。此识一分成相,第二成见。
 
 《摄论‧无性释》卷,六解「悟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
 
 云︰
 
问︰若义无有,于此悟入唯识性中,为何悟入?此意难言︰此唯识性,即是其义﹝藏文作「de bid de'i don yin par bsam pa'o/」﹞,云何义无?为遮此难,故先说言「入唯识性」。谓此识义亦无义性,非唯外义是无所有﹝藏文作「rnam par rig pa'i don gyis kyav don med pa bid yin gyi/ phyi rol 'ga' źig gyis ni ma yin no/」﹞。若无义性,云何得有十二处教?云何世间有义言说﹝藏文作「'jig rten pa'i don gyi tha sbad kyi rjes su źugs pa ji lta bu źe na/」﹞?为遮此难,故次说言「相、见二性」。虽无实义,识似内外二义显现﹝藏文云说「似外义显现」﹞。无始言说熏习力故,识似义转﹝藏文作「don mvon par brjod pa'i bag chags kyi dbav gis 'grub la/」﹞,似了别用,说名为见,故不相违。为唯悟入似相、似见识别种类﹝藏文作「ci rgyu mtshan lta bar snav ba'i rnam par rig pa 'di dag rigs gźan du gyur pa bid ces 'jug par byed dam/」﹞?为不尔耶?
 
为答此问,故说悟入「及种种性」。谓唯一识所取、能取性差别故﹝藏文作「rnam par wes pa gcig bid gzuv ba dav 'dzin pa'i dvos par rnam pa tha dad pas/」﹞,于一时间分为二种﹝藏文作「dus gcig tu rnam pa sna tshogs su snav vo źes 'jug go/」﹞。又于一识似三相现︰所取、能取,及自证分,名为三相。如是三相,一识义分,非一、非异。于余处辨﹝此又解文为汉译独有,藏文所无。然依前后文势,非奘师臆造﹞。于一识上有多相现,故名「种种」。
 
[228] 如《佛地经》云︰
 
如世界中五趣可得︰所谓地狱、饿鬼、傍生、人趣、天趣,如是如来观察智上,无边因果五趣差别具足显现。如世界中,欲、色、无色诸界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无边因果三界差别具足显现。
 
[229] 谓《厚严经》、《集量论》、《厚密经》,及《楞伽经》四圣教。
 
[230]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四。如无性解云︰
 
「由二性」者,谓相及见﹝藏文作「rgyu mtshan dav lta ba/」﹞于一识中,有相、有见二分俱转﹝藏文作「de gbis dav lhan cig pa ni rnam par rig pa rgyu mtshan dav lta ba dav bcas pa ste/」﹞,相、见二分不即不离﹝藏文无此四字﹞。始从眼识,乃至身识。随类各别变为色等种种相识,说名相分﹝藏文作「bdag bid ji lta ba bźin du gzugs la sogs par snav ba'i rnam par rig pa'i rgyu mtshan gyis ni rgyu mtshan dav bcas pa'o/」﹞,眼等诸识了别境界、能见义边,说名见分﹝藏文作「yul so sor rnam par rig par snav ba'i lta bar ni lta ba dav bcas pa'o/」﹞。又所取分﹝藏文作「gzuv ba'i cha」﹞名相,能取分﹝藏文作「'dzin pa'i cha」﹞为见,是名「二性」。
 
「由种种」者,种种行相而生起故,于一识中一分变异似所取相,一分变异似能取见,此之二分各有种种差别行相俱时而起﹝藏文作「ri mo'i gdiv la sogs pa la sna tshogs kyi rnam pa'i rnam par wes pa gcig kho na cha gcig ni gzuv ba dav/ cha gcig ni 'dzin par cig car 'byuv vo/」﹞。若有不许一识一时有种种相﹝藏文作「gav dag de'i skye ba rim gyis 'byuv bar 'dod pa de dag gi ltar na/」﹞,应无一时觉种种境﹝藏文作「gźi chen po la yav biv gcig tu yav sna tshogs kyi blo 'byuv bar mi 'gyur ro/」﹞。
 
 又《瑜伽》卷六十三中云︰
 
又一意识于一时间,分别一境、或二、或多,自境、他境,故说意识不可思议。
 
[231] 或名五事。
 
[232] 《金藏》作「四法」,余作「前四」。
 
[233] 《瑜伽》卷七十二初云︰
 
云何五事﹝藏文作「dvos po lva」﹞?一、相﹝藏文作「rgyu mtshan」﹞,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藏文作「yav dag pa'i wes pa」﹞。
 
何等为相?谓若略说,所有言谈安足处事﹝藏文作「mvon par brjod pa'i tshig gi gźi'i gnas su gyur pa'i dvos po/」﹞。何等为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藏文作「tshig bla dags/」﹞。何等为分别?谓三界行中所有﹝藏文作「khams gsum na spyod pa'i/」。即「三界所系之」﹞心、心所。何等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藏文作「chos bdag med pas rab tu phye ba/」﹞,圣智所行﹝藏文作「'phags pa'i ye wes kyi spyod yul/」﹞,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藏文作「yav dag pa'i wes pa 'jig rten dav 'jig rten las 'das pa/」﹞。何等名为唯出世间正智?谓由此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藏文作「rab tu rtogs par byed pa/」﹞;又由此故,彼诸菩萨于五明处善修方便﹝藏文作「sbyor bar byed pa na/」﹞,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藏文作「de bźin bid wes pa thams cad du 'gro bas de la lan mav du gnas wiv/」﹞,速证圆满所知障净﹝藏文作「wes bya'i sgrib pa rnam par dag pa yav dag par 'thob par byed pa'o/」﹞。何等名为世间出世间正智?谓声闻、独觉,以初正智通达真如已,由此后所得﹝藏文作「'jig rten las 'das pa'i wes pa dav po'i rjes las 'thob pa/」﹞世间出世间正智,于诸安立谛中﹝藏文作「rnam par gźag pa'i bden pa dag la/」﹞,令心厌怖三界过患﹝藏文作「khams gsum pa las yid skrag par byed pa dav/」﹞,爱味三界寂静﹝藏文作「khams gsum pa rab tu źi ba'i ro myov bar byed civ/」﹞,又由多分安住此故﹝藏文作「de la lan mav du gnas pa bid kyis/」﹞,速证圆满烦恼障净﹝藏文作「myur ba myur ba kho nar bon movs pa'i sgrib pa rnam par dag par 'thob par byed pa'o/」﹞。又即此智未曾得义﹝藏文作「ma 'dris pa'i don gyis/」﹞,名「出世间」。缘言说相为境界义﹝藏文作「tha sbad kyi mtshan ma la dmigs pa'i don gyis/」﹞,亦名「世间」。是故说为世间出世间。世尊依此密意﹝藏文作「de las dgovs nas/」﹞,说如是言「我说有世间智,﹝我说有﹞出世间智,﹝我说有﹞世间出世间智。」若分别所摄智,唯名为世间;初正智所摄智,唯名出世间;第二正智所摄智,通名世间出世间。
 
 下文又以种种义门决择五事,如以有无等四句分别云︰
 
问︰相当言有耶?当言无耶?答︰当言是有。问︰为如自性﹝及﹞差别假立,故立﹝藏文作「ci vo bo bid dav bye brag gdags pa las 'dogs pa ji lta ba/」,「为如其所假安立而假安立」﹞。如是当言有耶?答︰如是当言无。
 
问︰为如分别所行境﹝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i spyod yul/」﹞,如是当言有耶?答︰如是当言有。如是菩萨于相有性得善巧故,于诸相中善记﹝藏文作「lan 'debs pa/」﹞为有、善记为无、善记为亦有亦无、善记为非有非无﹝藏文作「yod pa yav ma yin med pa yav ma yin par lan 'debs pa la yav mkhas pa yin no/」﹞。彼由如是善记别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行于中道善说法界﹝藏文作「dbu ma'i lam gyis chos kyi dbyivs ston par byed do/」﹞。
 
问︰此相为以言说义﹝藏文作「brjod pa'i don gyis/」﹞,当言是有?为以离言说义﹝藏文作「brjod du med pa'i don gyis/」﹞当言是有?答︰俱由二义,当言是有。何以故?若如语言安立足处﹝藏文作「brjod pa'i gźi gnas su gyur pa/」﹞,如是以言说义,当言是有。若如自性﹝及﹞差别假立,如是﹝藏文作「ji ltar vo bo bid dav bye brag tu 'dogs pa yovs su ma grub pa de ltar ni/」﹞以离言说义,当言是有。
 
问︰如相,如是名、分别、真如、正智,当言亦尔耶?答︰当言亦尔﹝汉译原作「如相,名、分别,亦尔。问︰真如、正智,当言有耶?当言无耶?答︰当言是有」。不「以言说义」及「以离言说义」为问。今从藏文所依传诵梵本﹞。
 
问︰相当言实有﹝藏文作「rdzas su yod pa/」﹞?当言假有﹝藏文作「btags pa'i yod pa/」﹞?答︰实有行中﹝藏文作「'du byed rdzas su yod pa rnams kyi mtshan ma ni/」﹞,当言实有。假有行中,当言假有。有相诸行,亦﹝藏文作「rgyu mtshan yod par 'du byed gav dag yin pa/ de dag yav/」﹞有二种。
 
问︰名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假有。唯于相中假施设故﹝藏文作「de ni rgyu mtshan tsam la be bar btags pa tsam yin pa'i phyir ro/」﹞。
 
问︰分别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二种俱有。
 
问︰真如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实有。胜义摄故。
 
问︰正智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俱有。此中智是实有。若智眷属﹝藏文作「wes pa'i 'khor/」﹞,诸心、心所亦名为﹝正﹞智,说之为假,故﹝藏文作「de dag yav dag pa'i wes pa yin pa'i phyir/」﹞有二种。
 
问︰相当言世俗有﹝藏文作「kun rdzob tu yod pa/」﹞?当言胜义有﹝藏文作「don dam par yod pa/」﹞?答︰当言世俗有。由二因缘故﹝藏文作「rgyu gbis kyis te/」﹞:一、杂染起﹝藏文作「kun nas slov ba/」﹞故,二、施设器﹝藏文作「gdags pa'i gźi/」﹞故。
 
问︰名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三因缘故。一、杂染起故,二、施设器故,三、言说所依﹝藏文作「tha sbad kyi gnas/」﹞故。
 
问︰分别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四因缘故。一、杂染等起故,二、施设器故,三、言说随眠﹝藏文作「tha sbad bag la bal ba'i/」﹞故,四、言说随觉﹝藏文作「tha sbad rjes su sad pa'i」﹞故。
 
问︰真如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胜义有。是清净所缘境性故﹝藏文作「rnam par dag(原作「gdags」,今依汉译改) pa'i phyir/ dmigs pa'i dvos po yin pa'i phyir ro/」﹞。
 
问︰正智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初正智当言胜义有。第二正智当言俱有。
 
[234] 即自他差别识。
 
[235] 即善趣、恶趣死生识。
 
[236] 此依无性释。世亲谓:「身者」,谓染污意。
 
[237] 此依无性释文。
 
[238] 《摄论‧无性释》卷四原为:
 
似一等算数影现。
 
[239] 「村」字,原无性释作「聚落」。
 
[240] 「园」字,《金藏》有,余无。
 
[241] 「等」字,原无。
 
[242] 「相」字,原作「影」。
 
[243] 《摄论‧无性释》卷四原作:
 
我、我所执相续不断,名自、他差别。
 
[244] 「相」字,原作「影」。
 
[245]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四。如前已引讫。
 
[246] 已如上引。
 
[247] 见《瑜伽》卷七十三前半卷。八十一〈摄释分〉初说「名」、「义」、
 
 「所诠相」等。
 
[248] 同《瑜伽》卷八十一文。
 
[249] 《显扬》卷十六〈成空品〉云︰
 
遍计所执自相是无。何以故?五事所不摄故。除五事外,更无所有。何等为五?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
 
 十卷《楞伽》卷三、七卷《楞伽》卷二等,亦有文同。
 
[250] 谓《摄论》卷二、两《释》。已如上文说讫。
 
[251] 即「似义显现」。
 
[252] 「四寻思」,藏文作「yovs su tshol ba bźi/」。
 
[253] 如《摄论》云︰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所知相﹞?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藏文作「thos pa'i bag chags kyi rgyu las byuv ba/ tshul bźin yid la byed pas bsdus pa/」﹞似法、似义有见意言﹝藏文作「chos dav don snav ba lta ba dav bcas pa'i yid kyi brjod pa dav/」﹞,由四寻思──谓由名、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藏文作「yav dag pa ji lta ba bźin du yovs su wes pa bźi/」﹞──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如实遍知如是﹝藏文作「rav bźin dav khyad par ji lta ba bźin du yovs su wes pa rnams kyis 'jug ste/」﹞皆同不可得故﹝藏文作「de dag mi dmigs pa'i phyir ro/」﹞。
 
 《摄论‧无性释》解云︰
 
于加行时﹝藏文作「sbyor ba'i dus na/」﹞,推求行见﹝藏文作「ves par rtog pa'i rnam pa'i lta ba/」﹞,「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藏文作「dmigs pa med pa'i rnam par 'jug pa'i yovs su rtog pa'o/」﹞。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藏文作「dmigs pa med par ves pa'i ye wes ni/」﹞、方便果相﹝藏文作「'bras bu'i rav bźin te/」﹞,名如实智。
 
 《摄论》续云:
 
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勤修加行,即于似文似义意言﹝藏文作「yi ge dav don snav ba'i yid kyi brjod pa de la/」﹞,推求文名唯是意言﹝藏文作「yi ge'i miv de yav yid kyi rtog pa tsam du zad par yav dag par rtog go/」﹞。
 
 《摄论‧无性释》解云︰
 
此中「名」者,谓色、受等。亦摄名因、名果等﹝藏文无此七字﹞。寻思此名唯意言性,唯假非实,不离意言,名名寻思。
 
 论续云:
 
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
 
 《摄论‧无性释》解云︰
 
义寻思者﹝藏文作「dvos po yovs su tshol ba ni/」﹞,如名身等所诠表得蕴、界、处等。推求此性唯假非实﹝藏文作「brjod pa de bźin du yovs su grub par rtog pa ste/」﹞,如有种类、种类相应、差别可得﹝藏文作「rigs rigs can gyi 'brel ba tha dad na/」﹞,如是所诠、能诠相应﹝藏文作「de dav ldan pa'i brjod pa ni/」﹞,不应理故。「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者﹝藏文无此牒文,下文均解「义寻思」。应从﹞寻思依名所表外事,唯意言性﹝藏文作「miv gi dvos po brjod par bya ba'i don gav yin pa/ miv la brten pa'i brjod par bya ba de la yav yid kyi brjod pa tsam du zad par rtog par byed de/」﹞思惟此义似外相转,实唯在内﹝藏文作「phyi rol gyi rnam par 'dzin pa las zlog civ/ nav gi yan lag tu be bar rtog par byed do/」﹞。
 
 论续云:
 
推求﹝藏文作「yav dag par rtog go/」﹞名义﹝藏文无「义」字﹞、自性、差别,唯是假立。
 
 《摄论‧无性释》解云:
 
寻思名、义二种自性唯假立相﹝藏文作「vo bo bid du 'dogs pa'i phyir ro/」﹞──谓色﹝藏文作「lus」﹞、受等名、义自性实无所有,假立自性。譬如假立补特伽罗。寻思名、义二种差别亦假立相──谓无常﹝藏文有「苦」﹞等名义差别,唯假立故﹝藏文作「med bźin du khyad par 'dogs pa'i phyir ro/」﹞。
 
 论续云:
 
若时证得﹝藏文作「dmigs wiv」﹞唯有意言,尔时证知若名、若义﹝藏文作「miv dav bcas pa'i don/」﹞、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藏文作「vo bo bid dav khyad par du btags pa dav bcas wiv/」﹞。
 
 《摄论‧无性释》解云:
 
证知四种虚妄显现,依他起摄﹝藏文作「vo bo bid dav khyad par gyi sgra gbis dav bcas pa'o/」﹞。
 
 论续云:
 
自性、差别,义相无故,皆不可得﹝藏文作「vo bo bid dav khyad par du bcas pa don gyi mtshan bid du mi dmigs pa na/」﹞。
 
 《摄论‧无性释》解云︰
 
了达四种遍计﹝所﹞执义皆不可得。
 
 论续云:
 
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性。
 
 《摄论‧无性释》解云︰
 
应知此中四种方便﹝藏文作「thabs su gyur pa/」﹞,说名寻思,四种果智,说名四种如实遍智。谓推求﹝藏文作「ves pa」﹞名唯是假立,实不可得,说名寻思。若即于此果智生时,决定了知假有实无,名如实智。如是于事自性、差别,假有实无,推求,决定,说亦应尔。
 
[254] 谓等相分等四分。
 
[255] 「者」字,《金藏》无。
 
[256] 「性」字,《金藏》作「性」,余作「许」。
 
[257] 见《观所缘缘论》。
 
[258] 「生」字,《金藏》无。
 
[259] 「也」字,《金藏》有,余无。
 
[260] 谓即后识生时。
 
[261] 智周《演秘》云︰
 
若难于他,二分无体,应不熏种。此难不然。安慧熏种,不要有体,护法今以自义逼他,非是两家极成之义。
 
[262] 即阿赖耶识之相分。
 
[263] 「岂体」二字,《金藏》作「体岂」。
 
[264] 本论卷二中云︰
 
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虽非一异,而是实有。
 
[265] 本论卷四亦云︰
 
论﹝《瑜伽》卷五十二﹞说种子是实有故,假应如无,非因缘故。
 
[266] 谓能取、所取。
 
[267] 「及」字,《金藏》作「乃」。
 
[268] 即遍计所执二分。
 
[269] 「例之」二字,《金藏》无。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十二、结三自性皆不离心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十、释唯有识三自性不成难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三、破名句文身为实有
 摄大乘论 第55讲
 摄大乘论 第75讲
 摄大乘论 第116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四、广六位心所──辨随烦恼体业
 摄大乘论 第118讲
 摄大乘论 第63讲
 摄大乘论 第121讲
 附2:摄大乘论(真谛译)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一、辨染意何受相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