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2)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25

  星云大师:

  为什么会不自信呢?

  长乐先生:

  因为不自知。

  星云大师:

  知人很难,知事也难,知理更难。但最重要的,人要知道自己,才能改进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一般人的问题,在于不知道人与我的关系,因为不懂“同体共生”的道理,因此不能生起慈悲心。不了解心境一如,不能心境合一,心被境界所转,心被外物奴役,所以不能自知。

  长乐先生:

  道家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慧就是自知知人。那么这个自知与知人之间,有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呢?

  星云大师:

  有啊。只有自知,才能知人。《吕氏春秋》中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一个人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也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才能借由不断的自我调整而进步。了解自己之外,更要了解别人,才不会对他人提出过分的要求。再说,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会有所局限,大家必须互助合作,“取他人之长,补一己之短”,才能顾全大局,完成功业。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虚空包容万有(1)
下一篇: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1)
 中国的禅学进入世界的视野
 一、有容
 信仰可改变一国之精神格局
 西方的一分为二,东方的二分为三
 柔性管理 自觉管理 感动管理(2)
 忍是智慧,忍是担当
 附帖3:人间佛教现代律仪
 不能圆融人我关系,是最大悲哀
 退步原来是向前
 柏林墙是被音乐电视摧毁的吗?(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七、了彻法身,保任于惺惺寂寂[栏目:元音老人]
 至尊门措上师祈祷文(一)[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感化的教育(摩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栏目:智敏上师]
 禅者的财富观(马明博)[栏目:佛教与经济]
 修净土法门真的能带业往生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山道上的小虫[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佛教中说的身、口、意是什么意思?[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恒河大手印 (第七讲)[栏目:元音老人]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