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0八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1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0八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九段看起,「无上慧菩萨」。偈颂我们从第五首,第五、第六,我们来念这两首的经文:

  【於法无所著。无念亦无染。无住无处所。不坏於法性。此中无有二。亦复无有一。大智善见者。如理巧安住。】

  这两首八句偈意思很深,这是完全讲到诸佛果地上的境界。我们觉得它很深,觉得它很难懂,那就是与我们的常识完全相悖,就是完全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对一切法确实有所著,也有念,也有染,就跟它这里完全是不一样的。到底我们感官的世界是真的,还是佛菩萨感官世界是真实的?当然我们都会说,大概我们的感官世界有错误、有了问题,诸佛菩萨一定是正确的。虽然是这么说,我们的疑惑始终不能断,为什么?说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那我们摸摸手上,知不知道痛痒?知道有痛痒,这难道是假的吗?这是古今中外许多学佛的人,学佛不能入佛境界原因在此地。这种疑惑是严重的障碍,是根本烦恼,佛给我们讲见思烦恼,思烦恼里面五大类,贪、瞋、痴、慢,最后一个是疑,疑什么?对佛法产生怀疑。佛法跟世间法一对比,我们的疑问就太多了。疑为什么说是根本烦恼?因为疑要是不断,你的心定不下来,心要不能定下来,你就不能入门。许多同学学佛多年,听经也听了不少年,现在认真反省一下,好像最近听经能听得懂了,知道什么意思了,以往多年听经都没听懂,不知道佛讲的是什么,他来告诉我这些。我听了之后,我觉得很正常,我能够理解,为什么你听不出门道?这就是因为你有疑。现在能听懂了,你听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逐渐的能懂一点,这证明不是没有进步,进步得很慢,总算是还有进步。

  所谓烦恼轻智慧长,智慧长了就听懂,也就是烦恼轻了才能听懂,烦恼很严重的时候,它就是障碍,障碍你的悟性,不但障碍你证果,障碍悟性,障碍悟性就是听不懂。尤其是大乘经,大乘经是讲佛菩萨的境界,换句话说,它不是讲六道轮回,它也不是讲十法界。《华严经》讲到这个地方不是十法界,超越了十法界,所以我们当然感到非常生疏,听起来就难了。可是真正有善根的人,什么叫善根?心地清净,妄念很少,这就是有善根的人,他能听得懂,他能够得受用。我们如果没有善根,没有善根那先培养善根,这很重要。怎么培养善根?你先要真正相信,还是相信自己。佛法里面讲信,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跟我们讲六个信,信字讲六条,第一个是信自己,第二个是信他,他是谁?他是释迦牟尼佛、是阿弥陀佛。先相信自己,你才会相信他。释迦牟尼佛说的、阿弥陀佛说的就是经典。《无量寿经》、《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说的,你得信他。然后你才会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他讲了六个信。这六个信里面,其他五个不难,就头一个信自己难。佛在《华严经》上多少次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一切众生里面包括我们在里头,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不是佛,变成这个样子?这个道理佛说清楚了,「出现品」里面,我们还没讲到,还相当远,总得还要好多年才能讲到,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句话说破了。

  我们本来真的是佛,所以成佛不难,回头是岸。今天所以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回头是岸,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一起放下,这就成佛了。惠能大师做到了,释迦牟尼佛做到了,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彻底放下那一年是三十岁,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彻底放下那一年是二十四岁,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自性里面无量无边的智慧,这一放下,智慧现前、德能现前、相好现前,没有丝毫欠缺,真的是像西方宗教赞美神、赞美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能的上帝。人人都是全能,在佛法里面讲全能的佛性,见性的人就是全能,全知全能。可是我们就是放不下,现在听放下的人说说他们所处的境界,我们听了感到疑惑,殊不知我们放下跟他是同一个境界。所以经典它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对於没放下的人,对凡夫来说,把诸佛菩萨所证得的真实境界说给你听,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你无法想像,这么样的完美,是让你自己生起信心、生起愿心,赶快依教修行,来证得这个境界,那就是自己的了。第二桩事情,经典第二个目的,是给你做证明的,就好像我们旅行地图一样,你到某个地方去,对一对是不是真的到了。经典就是地图,你证入境界之后,再翻经上看看,释迦牟尼佛所见的讲出来,我今天所见的跟他是不是一样?如果一样,没错,他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我亲证的,它给你做证明用,你没有错,你没有走错。所以两种用途,我们不能只止於第一种,止於第一种我们还是没办法离开这个痛苦的世间。我们从第一个目标,然后再契入到第二个目标就对了。

  前面第四首偈,清凉大师告诉我们,从第四开始,四、五、六、七这四首偈,所讲的是「遣相显理」,遣是不执著,一切境界相只要你不执著,圆满的性德就现前,你就能见到。所以在前面一首偈告诉我们,「如来光普照」,这句话所说的意思是自性智慧光明遍照。诸佛如来般若之光普照,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光明也是普照,不能说我们今天变成凡夫,我们自性里面般若光明就没有了,那自性光明不就有生有灭了?有生有灭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一定要晓得,我们现前所起的作用跟诸佛如来没两样,德能、相好也没两样。但是我们现在是无障碍里面豁然起了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不能够证得。妄想分别执著就是第二句所讲的「众暗冥」,众是很多,暗是对光明讲的,黑暗,冥是对德相讲的,美好的德相,就好像在夜晚一样,夜晚美好的色相在,但是它没有光明,所以你看不见,就这么个意思。什么时候我们的障碍去掉,原来跟诸佛如来就没有两样。

  自性的般若光明为什么会有障碍?佛在这个地方点醒我们,四句百非。四句百非前面我们学过,这个地方只提一提。我们在境界里头,无缘无故会生起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会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什么?这个念头是障碍,这个念头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他们高明的地方,就是这段经文里面所说的,他绝对不会起这种念头。随缘起作用,不是不起作用,贤首国师说得好,他随缘起的叫妙用,这经上讲的诸佛菩萨的妙用。我们呢?我们随缘就错用,全盘错掉,不妙了。有无对立了,二边,我们起了边见,边见是烦恼,你看错了。亦有亦无跟非有非无也是二边,现在科学家所讲的相对论。怎么是相对的?不知道宇宙之间它是统一的,它没有相对,这个我们就很难了,没有相对它能起作用,这才妙,妙用!我们在妙用里产生这些误会在里头,这个错了。

  一切错误的根本就是我。我有没有?有,真有。真有,怎么我错了?我举个比喻说,我们整个身体是我,这个大家好懂,现在我把整个身体忘掉了,我只承认这个大姆指是我,什么是我?这是我,其他的忘掉了。错了!怎么?我是什么?你要真正觉悟了,遍法界虚空界是我,我这个身体也在法界虚空界里头一分,我只执著这一分是我,其他都不承认是我,你说你糟不糟糕!我的大姆指、我的小指、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我的鼻子全是我,你承认一样是我,其他都不是我,就错了。遍法界虚空界都是我,再跟你说,释迦牟尼佛是我,阿弥陀佛也是我,极乐世界也是我,是我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诸佛如来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我们不知道整个是我。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他说的话,你细细去琢磨它的味道,他开悟见性了,性是什么?什么是性?你看他给我们说出来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用现在话说,没想到,没想到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没有染污。「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没有生灭;「本自具足」,什么都不缺乏,样样圆满;「本无动摇」,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妄想;「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大的是宇宙,小的是身体。能生万法,整个万法是自己,一切诸佛如来是自己,一切山河大地是自己,地狱、饿鬼、畜生还是自己。

  如果我们实在还是难以体会,咱们就用作梦做比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当你作梦醒来之后,你想一想,梦中哪一样不是自己?全是你自己意识变的,有没有一个东西是你意识之外跑到你梦里去?没有。就是来托梦的那个人还是自己,他不是自己怎么能跑到你梦中来给你托梦,哪有这个道理?所以诸佛菩萨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然后你就晓得它的伦理关系。所以证得法身的人,就是明心见性的人,绝对不会把别人看作是外人,他是看什么?一切众生是自己,也就像我们现在觉悟的人怎么样?这是我的鼻子,这是我的眼睛,这是我的耳朵,这都是我的,不是分开的,都不是独立的。我们现在迷了,眼睛是眼睛,眼睛不是鼻子,鼻子不是耳朵,互相就起排斥,互相不合作,这一不合作就麻烦,就苦不堪言。所以极乐世界里面的人都是觉悟的人,你说那个世界多美好,每个人看别人都是自己,真的相亲相爱,互助合作,没有任何条件。我们这个世界是完全忘掉了,不知道这个伦理关系,不知道整个宇宙是一家人。一家人还不切当,是一个自身,叫法身。你看佛经上面常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个我们前面都念过,「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是真的。所以佛看一切众生没有分别,就是自己。可是我们凡夫看一切诸佛,个个都独立的,与我不相干,他成佛了,我没成佛,为什么?就是落在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里头去了。

  今天这两首偈,清凉大师在《疏》里告诉我们,「释前双非」,解释第四首里面讲的「是光非有照,亦复非无照」,非有非无,给你解释这个意思。前面有「一偈半」,就是前面六句,解释「非照」。非照里头,这六句里的第一句,第一句是总说,『於法无所著』,这句是总说。为什么於法无所著?一切法是自己,你还有什么执著?不但没有执著,分别念头都没有。我们今天就是一切法不是自己,喜欢的,想控制它、想占有它,不喜欢的想远离它,产生这个错误观念。真正明白了一切法是自己自性变的,这个道理,现在我们读这个经,长时间在一起学习的人不难懂,大家都晓得,这一切法怎么来的,现在我们对这个总算是有一点概念。这个概念很浅,不深,为什么?如果概念要很深,你会得很大的受用,很浅,提起来知道,不提起来,忘掉了。忘掉怎么?忘掉就随顺烦恼,随顺烦恼就起七情五欲,烦恼会增长,你就会有不正常的享受。不正常的享受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苦乐忧喜舍,这不正常的享受,心有忧喜,身有苦乐,这不正常的享受。如果真的对佛所讲的事实真相有深刻的认知,苦乐忧喜舍没有了,没有了那是什么境界?清净心现前,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心现前了。清净心现前叫真乐,那里头没有苦乐忧喜舍。虽然我们认知很浅,但是这一点很浅就非常难得,为什么?我们几十年从来没听说过,别说自己去尝试,听都没听说,更没有法子见到,我们要不是在大乘教里薰修,一生都不知道。

  学佛的人很多,这个诸位知道,真正听经的人就不多;听经的人很多,听《华严》的不多;听《华严经》的也有,能够在《华严经》上听懂这个道理、这个意思的人更少了。从这些地方我们才体会到,世尊常常讲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真不容易!现在在这个世间,佛门里面学经教的人真不少,发心学经教的,能契入境界的有几个?为什么不能契入境界?就是於法有所著,他就不能契入境界。可是你找一个於一切法,这个法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找一个不执著的人,一个也找不到,找到那一个,那个人是佛;不是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还是於法有所著,很微细。真正无所著,《华严经》里面讲,法身菩萨,也就是初住以上的。他不在十法界,他在哪里?他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他不在十法界,十法界里头找不到。我们哪一天,现在在此地听到这个信息,哪一天我们做到於法真的无所著,那就恭喜你,你已经脱离十法界,你在一真法界,你在实报庄严土,这一点都不假。

  所以,大乘佛法里最严重的障碍就是执著,分别是障碍,比这个轻,起心动念比这个更轻,就是烦恼有轻重不一样,断要从最重的断。像穿衣服一样,穿衣服你看,里面衬衫先穿,再穿中褂,外面再穿大衣,可是要脱衣服,一定先脱外面的大衣,再脱里面中褂,最后再脱内衣。外面这一层是最严重的,所以我们先学於一切法不执著。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很难,但是又不能不做,非做不可,总是把执著这个念头、执著的行为淡化。执著的行为尽量减少,念头要淡化,一年比一年少,那就有很大的进步。如果我们分别执著这个念头,今年跟去年没什么差别,那你就没进步;或者说我今年比去年还要严重,那你已经退步,那就不是进步。决定是烦恼轻、智慧长,这叫有进步。说分别执著,这《华严经》上说的,确实比较好懂;一般大乘经里面,它不讲分别、执著,它讲见思烦恼、讲尘沙烦恼,比较难懂,见思烦恼就是执著。为什么称见思?见是见解,错误的见解,就是你全看错了;思是思想,你想错了。贪瞋痴慢疑是错误的思想,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是错误的见解,自性里头也没有。但是我们现在都有,不但有,而且很严重。头一关就是身见,执著身是我,所有一切罪业都是从这里生的。要知道,自性里头没有,自性里面的我是什么?灵性,灵性是自己。灵性迷了叫灵魂,迷了才叫灵魂。灵魂虽然在六道投胎,他出不了六道轮回,他要是觉悟他就超越了。觉悟了是什么?阿罗汉觉悟了,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所以阿罗汉以上称灵性,不叫灵魂。

  所以第一句总说,这一句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记住,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能执著,为什么不能执著?它不是真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帮助我们於一切法无所著,他老人家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般若经》,《般若经》讲什么?《般若经》讲一切法空。二十二年讲的,我们用一句话来说,他二十二年说了什么?无非是跟我们讲这事实真相,「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讲这么一句话,二十二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这是佛说法的中心,用的时间最长。《华严经》只有十四天,这是他成佛了,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把自性的体、相、作用给我们做个报告,这个报告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是对人说的,他做报告的对象不是人,是法身大士。他在定中讲的,我们没有觉察到,我们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半个多月他坐在那里不动,他入定了,在定中讲的。所以小乘不承认,小乘是从他出定之后,在鹿野苑跟五比丘说法,他承认那个,他说那是释迦牟尼佛开始讲经。

  大乘的《华严经》是定中说的,这给我们做报告。这个报告说完之后他出定,出定之后,看看这些众生的根性,佛要是把他自己所看到的真相说出来,没人能懂,没人会相信。那怎么办?这就要随缘妙用,要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办班教学。办小班,讲最浅的,大家能听得懂的,就是办小学。他所证得的,证得的是研究所的境界。现在这个学生他不是这个程度,从小学办起,再办中学,再办大学,再办研究所,到最后把他自己境界说出来。说出来是什么经?《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里面讲的就是《华严经》。所以在中国佛教,隋唐时代这些高僧大德,他们在一起开会,研究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法,哪一部经是最殊胜的,能够代表世尊一生圆满的教化。大家公推的,讲的有三乘,佛法叫三乘,三乘之外有一乘,《法华经》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这讲得太清楚了。就是说佛一生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这是方便说,不是他的目的,目的是研究所。但是没有三乘你达不到一乘,最后跟你讲,只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这佛方便讲的。《法华》是一乘经,《华严》是一乘经。中国这些古大德承认一乘经就这两部,除这两部之外,还有一部《梵网经》,但这部经没传到中国来,到中国来的只有当中的一品,就是「菩萨戒品」,我们现在受梵网菩萨戒,只有这一品,两卷,听说这部经大概有几十卷,分量很大,只有两卷。其余这在判教的时候,有大乘、有小乘,或者判作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这就是三乘。

  所以我们知道,佛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不能见性,最严重的是执著。无所著就好了,也就是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他把神秀大师的偈子改了。五祖要传法,让大家每个人把自己修行的心得写一首偈子来给他看,没有人敢写。神秀自己也知道,神秀跟五祖多年,是五祖门下的高足,时常代五祖教学,等於说是五祖的助教,一般人说传法肯定是他,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所以他作一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你们想想看,他是不是於法有所著?这四句都是有所著。这四句偈有人在念,惠能大师听到,他心里有数,这个没见性,但是他也很赞叹,不容易了,著相修行,不容易了。著相修行是福报,果报总在人天,出不了六道,是善人、是好人,难得。所以他把那个偈子改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看他这首偈,於法无所著,所以五祖把衣钵传给他。五祖的考试,在考试的里面,这一句就是标准,哪个该选中?於法无所著的,他是真无所著。所以五祖半夜三更召见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再看看《金刚经》的本子,大概三分之一。他跟他讲这个东西,我相信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讲到这个地方,他就把他的心得提出报告,就说了五句话。五祖说行了,不再讲了,衣钵就给他。他真的放下了。

  底下就是讲『无念亦无染,无住无处所,不坏於法性』,我们拿《坛经》来看,那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他有没有念?没有念,这个「无念」是什么?无一切邪念。什么是邪念?执著是邪念,分别是邪念,妄想是邪念。妄想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起心动念。所以禅宗里头有一句话说得好,他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乖是什么?乖是违背,动念就违背自性,因为自性它不动的,六祖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你怎么会动念?不动念的状况之下你还能开口吗?你有什么好说的?你说就错了,你动念也错了。那好,我们现在不说、不动念,是不是都对?你还是错。错在哪里?真的做到不言语、不动念了,诸位读了佛教经典都知道,咱们六道里头,四禅天里面有一个无想天,很高,在第四禅。四禅有九天,有九种天,同在这一个层次里面的九种天,里面有一种叫无想天,那就是你念头不起了,你不起念头,你也不说话了,跑到那里去了,还是错了。错在哪里?他著了无想,他著了一切都无。凡夫一切著有,有错了,无也错了,亦有亦无也错了,非有非无都错了。这个事情好难办,到底怎样才不错?所以无想定里面,他住在无明里头,他有禅定的功夫,很深的禅定,他不觉,他迷惑。所以往往到这个地方,寿命到了他就往下堕落。说寿命到是什么?定功失掉,这个定功时间是有一定的,到时候定失掉他就堕落。

  底下教给我们说「无念亦无染」,无一切邪念,他有正念。什么叫正念?无邪念的念叫正念。无邪念还有念吗?你们说有没有?不能说有,不能说无,因为你说有无,你又错了,你没有办法体会了。我们现在看到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明白了,你说水有没有念头?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可是外面有感它能感应,那个感应就得正念。为什么它有正念?弥勒菩萨讲得好,「念念成形,形皆有识」,那个识是正念,这个正念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生不灭的。所以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它起作用是正念,为什么?它从来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外面境界它感受,它有反应。所以山河大地,我们今天所有一切不善,它感应,反映出来是负面的,就跟水实验一样。所以我们今天居住的环境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这道理总搞清楚了。极乐世界为什么环境那么好?那个地方所有的居民都是正念、都是善念,境随心转,境不是真的,是随著众生念头在变。你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懂得养生之术。正念那是什么身?叫金刚不坏身,你本来是这样的。现在为什么身体变成这个样子?你的杂念太多,妄念太多,你身上所有这些物质现象都变得不正常,不就是这么个道理?你细心看看江本的那个实验。他自己虽然不明白,但是我们看得很明白。

  江本很羡慕我,我年岁比他大,我至少大概大他十岁。他很羡慕,他说:法师你的身体为什么这么好?我说:我就是用你的方法。他说:我什么方法?你水实验那个方法。他说:实验什么?爱、感恩,我说我用上,你没用上。好像他有点明白了。真是这样的。你念念都是爱,我们从这个经上诸位晓得,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你怎么会不爱?你爱什么?所以讲「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这是真的,这本来就是你自己。你对这个爱,对那个讨厌,错了,没有讨厌的。那个人做的事情不如法,做的坏事,是什么?他迷了,迷得太重,好像人做错事、说疯话,喝酒喝醉了,他是醉言醉语,不要去怪他,他醒过来就正常,就这回事情。六道里面众生造作一些恶事,他本性本善,习性搞坏了。怎么帮助他?诸佛菩萨办班教学,慢慢的引导他回头,这真爱他。所以诸位要是真的搞清楚了,真爱只有在佛菩萨里头有,除佛菩萨之外那个爱,他喜欢你就爱你,不喜欢你就不爱你,那是假的爱,不是真的,真的是永恒不变,那是真的。所以佛法里面确实它是跟你讲真的。

  「无念亦无染」,无念里头有正念,无染那是真的,所有一切染污他都没有,自性里头没有染污,所以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就是没有染污。无念就是离四句、绝百非。这是什么?自性般若现前,自性里面的德相现前,万德万能,无量的相好它自然现前。我们今天世间人,他别的不重视,他最重视的是怎样叫自己长生不老,连秦始皇都不例外,都想求个长生不老。能不能做得到?能,不是不能。释迦牟尼佛还有两个学生,现在还在世间,照我们中国算,至少他有二千五百多岁,中国人讲是三千岁,还在。可不可能?可能,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理上讲得通,可能!一个是迦叶尊者,一个是宾头卢尊者,这两个人是释迦牟尼佛指定的,别人可以灭度,你们两个人不可以,留在世间。迦叶尊者留在世间的任务是传法的,将来弥勒菩萨出世,在这个世间示现成佛,把释迦牟尼佛衣钵传给他,他传法的。宾头卢尊者是给人间种福田的,他那个身体千变万化,没人认识他,是来接受世间人的供养。你供养真正的阿罗汉,这福报很大,真人不露相,你不知道他,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缘能够遇到,你对他供养,那真的种福了,给世间人做福田。

  像这些人留在世间,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三果的圣人阿那含,四果叫阿罗汉,阿那含他就有神足通。要知道,神通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就是因为你有分别执著,所以你的本能失掉了。你看看须陀洹,《华严》讲的初信位的菩萨,真的入门了,小学一年级。他把五种错误的见解放下了,那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他放下了,放下之后,这个能力就恢复两种,天眼、天耳。这一放下,他心清净了,清净心能力就恢复一部分。天眼,别人看不见的,你能看得见,没有障碍。我们现在在十一楼,共同来学习《华严经》,我们上面还有几层,你抬头往上一看,没有障碍,每一层都看得清楚;下面还有十层,往下面看,层层都清楚,一点障碍都没有。他们说话的声音你都能听见,再小的声音都听见,他瞒不过你,悄悄话瞒不过你,须陀洹就有这个能力。这个恢复并不大,因为他放下的不多,才放下这么一点点。然后放下愈多,能力就愈强、就愈大。到二果,天眼、天耳当然就扩大,又多两种,宿命通、他心通。宿命通是知道自己过去生生世世,佛经上说,证得阿罗汉能知道自己过去五百世,也能知道未来五百世。你从这里想,大概在二果,这是刚刚有这个能力,我们相信他知道过去十世、二十世、三十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到阿罗汉才知道五百世,能知道过去未来。他心通是什么?别人心里想什么他知道。到三果阿那含,有神通了,就是他能够变化,像孙悟空七十二变;孙悟空七十二变不能跟阿那含相比,阿那含不止七十二变,他能分身。我们在《高僧传》里面读到的,我初学佛的时候对於这些东西很喜欢,这些传记看得很多,名字我现在记不得了,有位法师是从印度到中国来的,在中国弘法利生。这一年他要回去,要回印度去,在中国这些信徒对他也很尊敬,法师明天要走了,所以就有这些大德长者供养法师,请法师吃饭,供斋。法师很欢喜,这一家邀请他,答应了,别的那一家请,他也答应,每个人去请他,他都很欢喜,都答应,所以每个人都高兴,家里准备饭菜供养他。真的他都去,他都去应供。到第二天他启程,那时候首都在长安,长安城外十里,送客送十里,长亭,在那边给他饯行,送他上路。这些信徒们每个人都欢喜,他说法师很瞧得起我,昨天中午在我家吃饭应供,那人说不对,明明在我家,怎么会跑到你家?这一串连,五百家。才晓得这个法师有分身的能力,同时他能够分身到五百家,家家去应供。这什么?这证明他要不是四果阿罗汉,至少是阿那含,不是阿那含他就没有这个能力。

  我过去在台中跟老师学经教,我们怀疑经典的翻译,你看现在,不要说经典,外国人的一篇文章翻成中文,决定不能把它的原意翻过来,总有差距;我们的中文也是如此,翻成外国文,也没有办法完全翻出来。我这么多年在国外,很多从事翻译工作的人老老实实告诉我,大概只能翻到六成到七成,还有二、三成翻不出来,这个没法子。那些经典靠得住吗?李老师告诉我,他说靠得住,为什么?从事於译经的这些大师都是古佛再来,参与工作的人都是三果以上的,那就没话说了。这是中国人有福报,感得圣人到中国来应化,这我们在《神僧传》里面能看到的。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傅大士,这是居士,弥勒菩萨再来的,很多诸佛菩萨来示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神僧传》里面看到的,他真的,你看五百家应供,我想这个事是真的,绝对不是造谣生事。还有最近的这个示现,怕我们对他疑惑,现在世间众生造恶,没有福报,菩萨来不来?来,不是不来,不来就不慈悲了,来怎么样?来示现也有等差。

  抗战时间,这距离我们不远,我亲身经历的。江苏镇江金山寺的妙老,一般人称他叫金山活佛,妙善,他的法名叫妙善,不是普陀山的妙善,那是另外一个,普陀山的妙善在后,他在前。他是抗战期间在缅甸仰光圆寂的,他圆寂也很奇怪,洗澡的时候走的。我们知道妙善法师一生不洗澡,从来没洗澡,在一个居士家里,叫他用淋浴的洗澡,他就洗澡走了,站著走的。人家称他作金山活佛,他一生的形迹很像《济公传》里写的。我们看到他一生的迹象,他要不是四果罗汉,至少也是三果阿那含,他确实有超乎别人异常的能力。我在台湾认识一个法师,乐观法师,曾经跟他在一起住过四个月,他说确实他真的有神通,我心里想什么事情他都知道。因为当初最初接触的时候不知道他浅深,心里总是怀疑,总是瞧不起他,他说话当中都把它露出来。信徒家里念他,「老和尚好久没来了」,他马上就走进来了,可能那一家念的时候也是,他就走到那一家,他能分身。所说的话也是疯疯癫癫,但是全是佛法。给人治病,跟《济公传》上一样,身上的脏东西把它捏个团子给人吃,不管什么病,吃就好了,很奇怪。他春夏秋冬就穿一件长褂,从来没洗过,所以领子都是黑的,很脏,黑的,但是你闻一闻,莲花香味。你生病的时候,闻闻病都会好,所以人家把他当活佛看待。乐观法师有次跟他在一起吃饭,很多信徒每个人自己盛一碗饭,「法师我供养你」,他就来吃,也吃得很快,那个人又送一碗来,一下就吃了二十多碗。乐观法师著急,你们这些信徒不要害法师,你看你这个样子,他怎么受得了!他告诉乐观「不增不减」,不增不减,乐观法师莫名其妙,搞得不好意思。这是近代的,这个不远。我们虽然没有亲见,但是乐观法师我们曾经相处,他不会骗我们的。

  我在台湾那时候讲《弥陀经疏钞》,那时候没有书,乐观法师讲正好,他发起印了一千本《弥陀经疏钞》,还剩一百本,他派个人来问我,我这里有没有书?没有。他说:我那里有一百本,你要不要?我说太好了。我讲经,他送我一百部《弥陀疏钞》。这是近代出现的,你没有办法否认他。这个法师看似疯疯癫癫,好像他也不守戒律,也不住在庙里,不晓得他在哪里,来无影去无踪,是这么一个人。很多神奇的故事,在台湾乐观法师给他写了这些故事,他把它记载下来,金山活佛的一些事迹;还有一个煮云法师,也给他写了一本金山活佛的事迹。但是煮云法师跟他没见过面,他到处打听,凡是跟他有往来的,他都请他讲一些他们自己亲自听到的、亲眼见到的事情,他把它笔记下来。所以现在有这么两本书在佛门里面流通。每一段都是真实的,都不是假的。

  我们从这里相信李老师的话不是骗人的,参与中国译经的,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翻译经的都是佛菩萨、阿罗汉再来的,不是凡人,凡人才出问题,这些圣人没有问题。我们从《华严经》开头学习到这个地方,我们相信了,为什么?圣人无念亦无染,於法无所著。「无住无处所」,无住是能住,无处所是所住,能所二边都不住。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不起心、不动念,是属於这个境界。但是又「不坏於法性」,法性是什么?法性能生万法,能现万法,能变万法,一切万法是法性所生、所现、所变的,它不坏於能所,但是那个能所决定不是我们凡夫念头上生的,念头上没有,诸法上,佛家的术语叫「法尔如是」,这一切法自自然然它是这样子。就像我们对一杯水,我们以善的念头对它,它就有很美的结晶来回应,这里就有能所,我们以不善的念头对它,这是我们人,人有能所,它没有能所,但是它回应出来的自自然然有能所,它那个能所是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的,我们的能所是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这个不一样。所以佛常常教我们「离一切法,即一切法」,离即同时,离即不二,这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入不二法门。六道里面,他住在二里头,二是对立,就是见惑里面的边见,凡夫总是落在这里头。那怎么办?所以我常常劝勉同学,真正修行就在这里下功夫,从自己内心深处对立把它化解掉,不跟人对立、不跟事对立、不跟一切万物对立,不对立就融合成一体。他跟我对立,我能理解,我明白,为什么?我没有学佛之前我也跟人对立,我们学了之后才知道对立是错误的,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它障碍你不能开悟,障碍你不能见性,见性就是证果,这是严重障碍。所以首先去掉自己内心对外面一切境界的对立,破边见,然后我们再破我执;边见存在,我执是断不掉的。再除我们的成见,就是不要坚固自己的意思,没有意思,你有意思都是错的,为什么?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意思。你没有意思,你听别人的意思才知道他那个意念是善是恶、是染是净,你这一听清清楚楚。

  虽清清楚楚,你也没有起分别、执著,这叫妙用。听清楚之后,你跟著他起作用,那就不妙,那你还是凡夫,你没有出六道。真正出六道的人他不动,他清楚,他不动,很清楚。他会不会纠正你?看缘分,有时候会提醒你,有时候不提醒你,完全看缘。缘是什么?譬如作恶,你该受果报,他不提醒你,为什么?你应该要受的,你不受你不会觉悟。要知道受果报就叫消业障,你业障不消你怎么会开悟?於是我们就真正明白,三恶道是怎么来的?三恶道是消业障的。你犯了过失,那个过失,业障要消掉。就像监牢狱,为什么设的?你做错事情,你犯法,你必须判刑,到那里去把业障消掉。三恶道也是如此,三恶道不是人建立的,也不是鬼神建立的,也不是佛菩萨建立的,也不是上帝建立的,谁建立的?是你自己恶念建立的,你自己不善的念头、不善的业自然现前的,是这么回事情。你受完了,你那个业报消除掉,消除掉它自己就没有了,不是说你从地狱出来,不是,没有了。你没有这个业,你见都见不到,找都找不到,这才是事实真相。所以它不坏法性。

  下面这一首,第六首,「双遣性相」,教我们性相二边都不著,为什么?性相是假名,一定要记住,名可名,非常名。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这是学习的态度,非常重要,不著言说相,我们听经不执著言语。不但是听经,平常在生活当中,听别人的言语也不要执著,你不执著你得真受用,你执著就跟别人产生冲突,产生对立、产生矛盾、产生冲突,这造业了;你不执著,不执著没事,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不一样,你的心不会随外头境界转动。所以修定,听人家说话也是修定,看人家颜色也是修定,没有一样不是修定。哪是道场?处处都是道场,时时都是道场,问题你会不会,哪里一定要找什么道场,那都是执著。所以在道场修行不见得会开悟,妙善法师一天到晚在外头乱跑,你看他真开悟了,他觉悟了,没有形迹。

  所以这个地方经文里面讲得很好,清凉大师,我们看他的注解,第一句是「总」,第二句「能照无著,故云无念」,无念亦无染,解释这一句的。就是你自己自性本具的智慧,它能照,能照不著。正是像水实验一样,水是个矿物,它能照。为什么用照?它没有分别,它没有执著,但是它确实见到了,它确实听到了。我们有什么意思,它真接受到,我们有个善念,它感受到,我们有个不善念,它也感受到。虽然感受,它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就是自性光照,「如来光普照」。水有,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有。我们这个身体,肉身是物质现象,它怎么会没有?它当然有。现在有没有?还是有。有,为什么不现前?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比它强,妄想分别执著先现前,它就隐没掉,不是没有,它在,这个要知道。它是不生不灭的,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是有生有灭的,这是真理,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把事实真相搞清楚,头一个得大利益的,养生之道我们掌握住了,那对我们有大利益。尤其现在灾难很多,你看什么金融风暴,你会不会受影响?不会。下面你看科学家给我们提出警告,粮食的危机、能源的危机,还有传染病的这些危机,危机很多很多,你要是都能掌握到,什么危机都没有,真的像《白衣神咒》里面所说的「一切灾殃化为尘」,都化解掉了。这么好的东西,学佛的人虽然很多,他没有学到,他没有搞清楚,他没有搞明白。真搞明白之后,学佛人哪里会有灾难?哪有这种道理!他说「能照无著,故云无念,亦不染此无念」,无念亦无染,你也不要去理会它,就对了,你去理会它,理会它就染著了。所以,为什么无想定的那些人出不了六道轮回?他就著了无想,我什么都不想,他想不想?他心里有个什么都不想,他著了个无想,无想也没有,那就对了。无著也没有,要体会到这一深层的意思。所以能大师讲的头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句话太重要了。你有念,不清净,无念也不清净,亦有亦无还是不清净,非有非无还是不清净,统统都没有,真清净。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跟那一瓶水一样,它什么都知道,你什么都瞒不过它。

  江本博士实验不够微细,那是很粗的现象,但是给我们证明了它是真的不是假的。那在我们想,我们心里极其微细的念头水知不知道?知道。水知道,然后你晓得,我们家里这些家具、桌椅板凳知不知道?知道。它是物质,你记住,弥勒菩萨给你讲真话,「形皆有识」,识就是知道,它有见闻觉知,它在我们这个世间住的时间久了,也会染上我们的习气。我们的习气是什么?是受想行识,所以我相信它有受想行识,为什么?所谓「近墨则黑,近朱则赤」,它天天跟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人都有受想行识,难道它没有?它肯定也有。所以它在四圣法界里头没有受想行识,在六道里头肯定也有受想行识。见闻觉知那是性德,那是不生不灭的,受想行识是有生有灭的,这是自性里头没有的,所以我们相信我们的习性也会把它们染著。这物质世界,它要不染著它怎么会变坏?这是个道理,只有它染著它才变坏,我们心清净了,它也清净了,它就变好了,这个逻辑的思惟才如法,要不然它就不合逻辑。所以这个物质世界随著我们染它也染,我们净它也净,这就像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差别,道理在此地。我们今天要对治、要化解这个世间灾难,这是理论依据。如果大家都能肯定这个道理,都能依照这个道理来化解现在这个地球上许多的灾难,不是难事!这个东西科学没办法,为什么科学没办法?科学没有离心意识,就是科学没有摆脱妄想分别执著,它不能解决问题。摆脱妄想分别执著,每个人都能够化解世界问题。

  所以这些道理总要搞清楚、搞明白,得大利益,大受用!世间人所追求的,能追求的,贪瞋痴慢,所追求的,五欲六尘,五欲六尘是假的,根本就不可得,你说冤不冤枉!搞到最后,把这个世界变成畜生、饿鬼、地狱。畜生、饿鬼、地狱从哪来的?不善的心行变现出来,自性里头没有。这些事实真相真的是不容易,我们到现在是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搞清楚搞明白才有解决之道,反其道而行之就没有了,身心安乐,那就是真正的幸福美满。所以方东美先生当年把佛法介绍给我,把《华严经》介绍给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对这句话非常羡慕,非常的向往,没想到这一生真得到,这是我们报老师之恩。我们要是没有得到,光是羡慕、光是想有什么用?所以人生第一乐事是读经,尤其是读《华严经》。人生第一快事,是有志同道合在一起研究讨论《华严经》,还有比这个更快乐的吗?没有了。这真的超越一切物质、精神的享受,自性性德的流露!

  学佛,许多人来找我,我告诉大家,佛法不是在一定有个道场,不是的,道场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是我们的道场,一切天地万物都是来示现给我们看的,这里头有净、有染、有善、有恶,你只要依照佛教导你的,你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接触,要怎样?要不动心,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就是华严境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华严境界就没有了,那就变成六道轮回的境界。要知道,我们现前的这个世界跟实报土、跟四圣法界无二无别,你自己提升到什么境界,它就变了,真的是境随心转。境随心转,头一个想到,身体是最贴近我们自己的一个境界,从哪里转起?从这个地方转起,从身转起,从相转起。看相算命的常讲「相随心转」,真的,你的心善,相貌就善,心清净,相貌很清秀,心很混浊,相貌就很难看,就是个浊相。

  然后我再告诉你,体质随著念头转。尤其中年以上,中年以上重视健康,年轻时候不觉得,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情,中年以上注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清净,你的心如果是清净、平等、慈悲,你就不会生病。清净、平等,你不会感受疾病的侵犯,我们现在医学上讲免疫的能力,你的免疫能力很强,那就是清净心,清净、平等,什么细菌都不会侵犯你。慈悲心能解毒,什么样的病毒,慈悲心就把它化解,这是佛法能治病。实在讲这不是佛法,这是性德,为什么?性德里头没有病,哪有病?所以佛给我们讲的,那个病根是什么?贪瞋痴,叫三毒。里头有三毒,外面有病菌,它会相感,你会感染;你里头没有三毒,外面怎么毒,你也不会感染,道理在此地。你要想健康长寿,这是健康长寿的大道理,你不能不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确实你要能看破、你要能放下。看破什么?了解事实真相,真正看破了,就是《般若经》上所讲的,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所以在一切法里头没有得失的念头,那活在这个世间怎么办?随缘。我们没有见性,为什么?见性之后那个缘就太殊胜,那就像极乐世界一样,太殊胜了。没有见性,没有见性也能随缘,随什么缘?随你命中所有的。你命里有多少财富,丢都丢不掉,不管世界是怎么样灾难,你命里有福,福报它就现前;你要是没有福报,这个环境再怎么好,再怎么样兴旺,你还是会饿死,为什么?没有福。所以你要相信这一点。我没有福怎么办?修福,怎么修福?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干!我没有能力干,就像我当年年轻的时候,那时候非常痛苦,自己三餐饭都保不住。章嘉大师教我修布施,我说我没有能力,他就问我,一毛钱有没有?我说一毛钱还可以。你就从一毛钱开始,这就把我提醒了。那个布施的心可不能中断,以后变成什么样?愈施愈多,愈多愈施,愈施愈多,这真的一点不假。

  现在我们在台湾印的《龙藏》,又有两千套出版了。这两千套跟从前的不一样,以前的没有句读,这两千套有句读,对於阅读的人就便利很多,把它圈出来,句读圈出来了,刚刚印出来。我们希望能够有一半供养中国大陆,一千套,另外一千套在世界各地去流通。这个工作我们做了好几年才完成,有许多同学们参与。另外就是中国传统的典籍《四库全书》,我们在台湾跟商务印书馆签了一个合同,我们买一百套。这个书很大,《全书》一套精装一千五百册,差不多是十五套的《大藏经》,一部《全书》的分量等於十五套的《大藏经》。这一百套我想送给国内各个大学图书馆。愈施愈多。在从前想买一套《大藏经》买不起,不敢想像,《大藏经》在台湾刚刚出版的时候,它卖的价钱好像是那时候台湾钱三千块钱。我那时候一个月只能赚五十块钱,确实只保住自己最低的生活。五十块钱相当於美金一块半都不到,那个时代美金一块是四十块台币,你想我一个月只能赚五十块钱,美金一块多一点点,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所以哪有钱布施?没有想到现在还能布施到一百套《四库全书》,我们送《大藏经》差不多将近一万套了。章嘉大师讲的愈施愈多,法布施愈施智慧愈增长,无畏布施愈布施就健康长寿,他老人家教给我的。我一生真干,真有这个效应,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0九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0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六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二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七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八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三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四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一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六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九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五八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功德与慈善不能混同为一件事情[栏目:李向平教授]
 王骧陆居士全集 苦闷的解决[栏目:王骧陆居士]
 五家学案[栏目:巨赞法师]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四讲[栏目:慧祥法师]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三章 听受佛法时的正确态度[栏目:根让仁波切]
 佛教哲学简论[栏目:徐文明教授]
 梵刹钟鼓(明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明心见性偈[栏目:常福法师]
 老祖宗的功德[栏目:圣旭法师]
 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九[栏目:紫柏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