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五八二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李长者的《论》,第一段「释品名目」。我们接着上一次讲到「普贤五位行门,心行调柔,顺和正直」。今天从第三句看起,「深心正念,乐集善根,常念利生,名之为贤」。菩萨五位行门是属于纲领,学习世出世间法最重要的是要把纲领抓到。上面所讲的「心」是存心,「行」是行为,就是言语造作要懂得柔和。「调」是功夫,时时刻刻要把它调顺到柔和。「顺和正直」,顺一定是随顺法性、随顺性德,也就是说随顺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实在讲也是不好懂,现在人很不容易体会大自然的认知,都必须要很细心的去观察。自然的运作是柔和的,是决定没有冲突、没有对立的。往下的经文还有许多地方给我们提示,只要能够细心去观察、去体会,如何能跟大自然相应。
我们的生活、起居作息要能跟自然相应,这个人身体决定健康。如同我们起居作息的时间,太阳下山休息了,我们也应该休息;清晨,东方发白,太阳醒了,我们这个时候也应当起床。你能够作息随顺大自然,你才懂得养生之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都是随顺自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没有疲倦,没有懈怠,这就是天行健。君子效法自然,自强不息,没有厌倦,没有懈怠。懈怠、厌倦在自然里头找不到,自然运作里面找不到。像这些地方你要细心去体会,然后你就明白了,明白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觉悟了。所以自然是和谐的,自然界没有冲突。冲突从哪里生的?冲突从利、欲望。大自然的运作里面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贪欲,也没有瞋恚,这是细心去观察,让我们一切都能随顺,自然的运作是道,随顺自然是德。
所以下面讲「深心」。菩提心里面,直心是体,前面你看「顺和正直」,接着「深心正念」。深心是什么?我们现在讲得很白,大家好懂。古大德讲深心是好善好德,我讲深心就是用《无量寿经》上的经题,修学的纲领,「清净平等觉」,这是深心。正念是什么?没有邪念就是正念。这个话,初学还是难懂。佛在经教里常讲,起心动念就是邪念,有念皆邪。什么叫正?无念是正,很难讲。有念是邪念,无念是无明,这个就麻烦大了!无念是无明。究竟什么叫正念?正念跟正受很接近,但是还不是一个境界。正念确实无念,是无邪念,你说它有没有念?佛既然在经上讲有念都是邪念,你把邪念断掉就是正念。这个意思很深,如果用般若话上讲比较容易体会。
佛讲般若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正念。由此可知,正念就是清净心,正念就是清净平等觉。说是说三个,是一而三,三而一,心地清净当然平等、当然生智慧,觉就是生智慧。人在正念的时候,就是人心地清净平等的时候,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统统生智慧,生智慧就是《无量寿经》经题讲的觉;换句话说,你心里面没有正念就生烦恼。烦恼有两大类,不是生邪念就是生无念,两边决定堕在一边,这是没有正念。所以,在此地我们用《无量寿经》修行的总纲领来解释这一句,你就不难懂,你就容易体会。
普贤菩萨念念不离深心正念,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应当要学习的,学佛就要像佛。大家都晓得,极乐世界世尊为我们介绍、所推崇的,普贤菩萨,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个地方讲普贤大士之德,五句;《华严经》末后说出普贤大士十大愿王,那也是普贤大士之德。所以,古人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根据这个经义所讲的,极乐世界是普贤大士的法界,所以普贤行跟西方极乐世界是完全相应。晚清弘一大师,提起来诸位都知道,弘一大师他的早晚课诵就是念《普贤行愿品》,也就是我们一般所看到流通最后这一卷,净土五经一论之一,念这个。
这一句的意思我们就明白了,应该在一切时一切处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个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清净心、平等心。觉决定是自然发生的,你不要去求觉,求觉就是无明、就是妄想,只要保持清净平等。特别用在什么?用在对人,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世待人。平等心是不起分别,心就平等;不生烦恼,心就清净。烦恼是什么?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五欲不生,你的心清净,如果根尘相接触起了这些东西怎么办?我是不想起,它偏偏要起。净宗的大德教给我们,念佛。你的妄念才起来,顺境生欢喜心、逆境生瞋恚心,念头才起来,「阿弥陀佛」,把那个念头打掉,你这一念归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念不属于贪爱,也不属于瞋恚,也不属于愚痴,无明烦恼都不相应。这一句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相应,跟我们求往生的愿望相应,这就好。
所以就有些人真的万缘放下,二六时中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就是深心正念,你们想想看对不对?这句阿弥陀佛就是道道地地的普贤行,这个要懂得。什么样不平的境界,遇到阿弥陀佛就摆平了;什么样的烦恼,贪瞋痴慢疑,到阿弥陀佛这个地方也摆平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在《无量寿经》、在《弥陀经》里面说了很多,同学们可千万不能疏忽。学了之后要用在生活上、要用在工作、用在待人接物。欢欢喜喜的时候,一切时一切处,一声阿弥陀佛。
底下一句,「乐集善根」,念去声,念一ㄠˋ,乐是爱好。在菩提心里面它也是属于深心,好善好德!集是集起,善根。世法善根有三,经论上常讲的三善根,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没有贪恋,这第一个善根;没有瞋恚,第二个善根;没有愚痴。没有愚痴怎么讲法?于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了瞭,决定不迷惑,这就是不痴。不贪、不瞋、不痴,三善根。世间,这个世间是讲六道轮回,如果广义的来讲,包括十法界,十法界都是属于世间。世间一切法依正庄严,顺境不贪,逆境不瞋恚,清清楚楚、明明了瞭。明了什么?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你是真的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真明了。再深入一点,大乘经教里佛常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你在这个里面要起了贪瞋痴慢,错了。你起这个东西,你是被外境迷了,你不知道外境的真相,你才会生起这些烦恼。如果你知道外面境界相的真相,《般若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实是真实,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永远常住在深心正念上。为什么?起贪瞋痴是邪念,由此可知,只有深心正念才是真正乐集善根。这是讲到世间善根。
出世间善根只有一,没有三。出世间善根是什么?精进。确实像《易经》上所讲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菩萨善根。出世法里只有一个善根,精进不懈,永远没有退转。到什么时候不退转?十信心满就不退了。所以,发心有理有事,理事参透了,那个发心不退,真正明白道理,也会不退。只是在事相上发心的,一遇到挫折、或遇到差别的境缘现前就退心。我们看到学佛同学,真的是不退的少,退的多。你细心去观察他,他为什么退心?我们一般讲佛理不通,那就难怪。明了理事的真相,就太少了,那真正是有了功夫,契入境界,虽然契入不多,契入少分,他起作用;只有在这个状况之下是不退转。单单是不明理,单单是事,事都是凭一种热情的,某种因缘现前的时候他那个热情温度会降温,于是他就退转。这是积集善根就重要。
世法三善根的反面是三毒,就是贪瞋痴。三善根是不贪、不瞋、不痴,经论上说得太多了。世尊的教学,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提醒同学,一定要知道世尊的慈悲、世尊的方便、世尊的善巧,那就是不断的重复。为什么他的说法有那么多的重复?那就是我们凡夫善根浅薄,记不住;纵然记住,境界一现前,佛陀的教诲就忘掉,还是随顺烦恼习气,随顺烦恼习气你造轮回业。佛慈悲,不断的呼唤。所以佛家的经典不是文学作品,不是艺术,你一定要把它看作慈悲的教诲,你才能体会得到。重复千遍万遍,你回了头,回头了还是千遍万遍,为什么?你周围的人没有回头。果然大家都回头,佛一句话都没有,口挂墙壁。
今天像三毒烦恼跟三善根,要不要天天提?天天提醒,依旧做不到,那怎么办?还是继续不断天天提醒,总有一天你明白了、醒过来了。就好象一个睡着的人,睡得很熟,推推他、喊他,他没有醒,再推推他、再喊他,推了十几次、二十几次,他才醒过来。这些事情我们很容易明白,甚至我们干过。我们睡熟的时候,别人也喊我们,也要喊好多次,特别是喜欢睡懒觉的。喊了,答应了,答应但是又睡着了,我们过团体生活的时候就常见。你从这个地方去体会,然后才晓得佛的慈悲。所以三毒太可怕,哪个人没有?
佛菩萨常常提醒我们,贪心是饿鬼道第一个业因,瞋恚是地狱道第一个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第一个业因,因缘非常复杂。复杂的因缘里面,找出一个最重要的,这佛常说,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贪而不舍,这个执着非常坚固。我们干的什么?每天干的是鬼业,干的是什么?干的是往饿鬼道走,你也修道,修饿鬼道。如果对一切人事物,瞋恨心非常重,念念放不下,这个人走地狱道。邪正、是非、真妄没有能力辨别,往往搞颠倒,愚痴,这个人行畜生道。你说可不可怕?立刻回过头来问问自己,我在日常生活当中是行什么道?你就清楚了。
恶道可不能走,你要想真正成就,要放下;要想能真的有把握,快一点成就,彻底放下。很多人知道放下,没有彻底放下,放一半,还留一半。想想自己是不是这样的?留一半,一半生烦恼,不生智慧。什么时候生智慧?能放下百分之九十,才有一点智慧的影子,必须百分之百的放下,智慧现前。智慧要不要求?不能求,为什么?求,没有放下,求里头一定有贪瞋痴。不求智慧,学佛不求证果,什么都不求,彻底放下,自自然然感应道交,妙不可言。所以法称之为妙法,就妙在这里。为什么?稍稍有求的念头就不是正念。我念佛求往生,愿是要求往生,可是念头不能里头有求,念头要放下,跟西方极乐世界融成一片,哪有不生的道理?这个意思很深,但是是能体会得到的。
如果你再问为什么极乐世界不能求?极乐世界是心现识变,唯心所现,是自性所现的境界,求是向外求。你要懂得极乐世界都是自性所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也不例外,也是心现识变的。要不要求?不求,自然就得到。你求得,也能得到,求得的是有限的,不求而得是无限的;求得是虚妄的,不求而得是真实的,这个道理就愈讲愈深了。如果我们是一直都修学大乘,学习大乘教理,《华严经》学到这个地方,我说这个话能听得懂。如果前面没有学过,初次来听,那就有困难。大家都以为求才有得,不求怎么会有得?不求得,那是真的得;有求之得,不是真的。为什么?有求会有失去,无求的就没有失去,没有失去是永恒的。没有失去的是什么?无贪、无痴、无瞋、精进,永远在精进,为什么?那里头有乐,叫法喜充满。无贪、无瞋、无痴、精进里头有无量的法喜。古人所说「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再好的味,没有法味浓。所以菩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五句决定是圆满具足,念念不舍,念念具足。
末后一句「常念利生」。我们要问,他这个「念」是正念还是邪念?常念利生,给诸位说,这是正念,不是邪念。邪念是有念之念,正念是无念之念,无念之念才叫常,有念之念无常。为什么?它有时候会断,会断就不叫常,不断才是常。我们今天讲你的起心动念,念到利益众生,有时候就忘掉,就断掉了,那就不叫常念,那怎么是常念?无念之念,为什么无念之念?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你了解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就常念了。人,说实在话,迷惑颠倒的众生,常念只有一个我,这是他的常念,永远不失掉。就是不想我的时候,任何场合他立刻就是我。佛在经上讲得好,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四大烦恼头一个就是我见,执着有个我。
并没有把「我」挂在口里头,也没有把「我」挂在念头上,那叫常念。我们知道念头是无常的,前念灭后念生,我们常讲杂念妄想,这个念是无常的。离掉杂念,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常念就现前。常念决定利生,所以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们想想这两句话是不是常念利生?也正是古大德常说的,什么是佛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就是佛法。利生,利生当然离不开慈悲方便。慈悲方便,我们说怎样落实?《楞严经》上说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菩萨落实常念利生,显然跟凡夫知见不相同。「名之为贤」,这是解释菩萨名号。贤首,什么是贤?长者为我们说到此地。
下面再解释首,「创从凡夫,顿彰法界,诸佛因果理智,一时明现,名之为首」。首是第一,这段话说得非常好,创是创始。我们现在是凡夫位,凡夫,清凉大师前面说得很好,《华严经》是世尊在定中说的,听众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人天、二乘都没有与会听闻的条件。我们怎么会有条件?清凉在「十种当机」末后一条,是凡夫。什么凡夫?大心凡夫。我们谚语常讲量大福大,大心凡夫就是量大福大,他可以参与华严法会。由此可知,量大也是多生多劫修来的。
为什么一般人心量都那么小?起心动念都为自己,所以自私自利。尤其现代,现代人的心量就更小了,什么原因?疏忽了圣贤的教诲,所以心量变得很小。在中国古代,圣贤教诲从一开始就是教你拓开心量,真的成为量大福大之人。我们的老祖宗真了不起!五千年就是这种教学,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五千年前中国的老祖宗,教儿女、教下一代,教什么?伦理、道德、因果,这是教育。而教学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父子有「亲」,那个亲是亲爱。父子之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天性,它是自然的,没有任何条件的。可是现在真的问题出来了,有父母真的不爱子女。所以我特别强调从什么时候看?从小孩出生三、四个月那时候看,为什么?特别明显。小孩没长大,还不会说话,你看他的表情、他的动作。虽然他还爬不起来,还不会走路,看他动作、看他表情,他对父母的爱,而父母对他也照顾无微不至。所以中国教育的起源,就是起源于这桩事情。
古人就想到这种发自真心的爱,如何能叫它永恒保持,一生都不会变质,那就变成父慈子孝。要叫他永恒保持一生不变,用什么方法?教育!所以教育从这里开始的。教育的目标,就是把父子之爱永恒保持,真正是父慈子孝。第二个目的,就是把这个爱扩大,心量扩大;把爱父母这种真的爱,去爱兄弟、爱家族、爱国家、爱一切众生,扩大了!从这个原点慢慢往外扩充。外国人讲我们这个宇宙是大爆炸,中国的教育就是爱的大爆炸,要把这个爱扩充到虚空法界。中国的五千年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父子有亲的教育,心量就大了。量大福大,华严会上的当机者,「创从凡夫,顿彰法界」。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长者为我们介绍菩萨名号的第二个字,首。「创从凡夫,顿彰法界,诸佛因果理智,一时明现,名之为首」。这个难得的,是创始是从凡夫,这个话意思就是含着我们也有分,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要修普贤行,普贤五位行门,就是前面讲的五句,很重要。总的来说,就是看破放下。现在人有个很错误的看法、想法,造成严重的障碍,障碍什么?障碍他的智慧,佛门讲堵塞悟门。我自己在没有遇到善知识之前,也犯这个过失,这是现在人的通病。
这个过失是什么?学东西要多,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当然就不是一个老师,很多个老师。像现在在学校里面,从小学起到大学都是学很多科目,每个科目都有一个老师。学道也是如此,今天上午还有两个国内的同修来看我,也谈到这个问题。求学的时候多方面去参访,广学多闻。佛说的话没有错,我们自己把意思错会,所以《华严经》到最后,用善财童子来表演。我们读了这个之后真的才明白,把过去老师对我们教的那些方法搞清楚了,对老师是格外的感恩戴德。你不了解这个道理,总以为老师专制跋扈,好象自以为了不起,会产生这个错觉,这真是罪过。老师真心对待你,你不认识,产生这个错觉。
我跟李老师头一天见面,我把我的来意向老师报告,老师非常冷静,观察。然后告诉我,你想跟我学,我有三个条件,你能不能接受?第一个条件,你从跟我学这一天开始,一切要听我的。学经教,只能听我讲,不能听任何法师甚至大德、居士,不可以。只能听他一个人的。第二,他知道我过去跟过章嘉大师三年,跟过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说那些我都不承认,你所学的我都不承认,你跟我一切从头学起,决定不能把你从前学的搬来,来讨论、来辩别,不可以,那个作废。第三个条件,从今天起,你所看的书籍、文字,一定要得到我的同意,即使是佛经,我没有同意你不能看。这三个条件,你能不能接受?你能接受,欢迎你来学;你不能接受,你就另找高明。非常严肃,我思考了大概五分钟,最后答应了,我说我接受。
李老师的声望、德行我们很佩服,虽然没有亲近过,是朱镜宙老居士给我介绍的。朱老跟李老师同年,我跟他认识比较久,对我初学帮助很大。他在台北搞一个台湾印经处,所以早年我看的一些佛经,都是他送给我的,他那个印经处出版的,数量不多,种类不多,数量也不多。这个老人对我非常爱护,把我介绍给李老师,没想到李老师头一天见面开出这样的条件。一般人听到,「这个老师怎么这样的跋扈、目中无人,好象只有他没有别人。」最后我接受了,他笑笑,他说有期限的。什么期限?五年,不是无限期的,五年决定要遵守这三个条件。还好,只有五年。到差不多十几年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就是古时候拜老师的五年学戒。学什么戒?就这三条。我是以后到新加坡讲经,遇到演培法师,聊天的时候谈到这桩事情。演培法师说,我在谛闲老和尚的时候也是这三条。我这才恍然大悟,这三条不是李老师专利,原来是自古以来老师教学生都是这三条,才知道什么叫五年学戒,五年绝对要遵守老师的约束。
他也不是随便对人讲的,因为我的好同学,徐醒民居士、周家麟居士,是非常要好的同学,老师没有要求他们,单单对我。是不是我看的东西太拉杂、太多了?当然我的情形,朱镜宙老居士一定给他谈得很多,所以特别拿这个来拘束我。这个方法接受之后,依教奉行,三个月我就有了感应,效果出来了。什么效果?烦恼轻、智慧长。因为什么?别人东西都不能听,文字不能看,老师没有同意的都不可以看。只能听他一个人的,不能听别人的,以前学的都不算。心清净了,守住这个约束,心清净。心清净,妄念就少了。听老师讲经,遵守老师指定叫我看的东西,看得出意思、听得出意思。而且听讲经不许记笔记,这也是特别对我。别人记笔记他不管,我做笔记,不行。而且我的座位指定在第一排,面对着老师,有固定座位,专心听讲。最初几天也写笔记,老师看到了,把我叫到房间里面。你听经是不是写笔记?我说是!你写它干什么?有什么用处?我说怕忘记。他说你今天写的这些东西,到明年就没用了。为什么?你自己境界提升了。我想是有道理,专心听,写笔记分心,这才晓得。所以十年,我一本笔记本都没写完,薄薄的一本笔记本没写完。
方法!这个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是中国几千年教学的经验,怎样教学生的?不断的重复。就是古大德这个教诲,我们就用上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定要不断重复。为什么?你心是定的,遍数多了就有悟处,这才晓得古人所讲的话,「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千遍,心定了,定就开智慧,智慧是接触就明了,原先看不出意思,意思出来了,就这个道理。所以,实际上这个五年当中,最重要的是训练什么?戒定慧。老实遵守,不敢违犯,这就是持戒。依照这个方法,心定下来了,不乱看、不乱学、不乱听,统统都归到一,一门深入。
老师教我们的经教都是一门,不许可同时学两门,而且遍数也多。我们最初学讲经,一部经学会了,上了讲台讲,老师在下面听,点头、同意,算是通过了。通过之后我还要讲十遍,到哪里去讲?到同学家里去讲,听众三个、五个都没有关系,在这一家讲完了,到那一家去讲,不断的重复。不重复不行,重复什么?训练你的定力、训练你的耐心,现在人没有耐心,听一遍,听第二遍就不要听了,这个我已经听过了,这不能成就。这个李老师教给我的,他举道宣律师的例子。律宗初祖,唐朝时候终南山道宣律师,听四分律听二十遍。听不厌,学不倦,你要有这种耐心。耐心就是定力,定功愈深,智慧就愈长,烦恼伏住了,伏久了,自然就没有了,这才是他真正教学的目标。所以老师所教的,你要不能放下,阳奉阴违,不能成就,吃亏的是自己,不是老师,与老师不相干。
我那时候是真想学,朱老说我给你介绍个好老师。所以,我到三个月之后有了效果,半年之后,我服了。这就是什么?心服口服。你看看当时接受的时候,勉强接受,好在我对老师尊重,成功就在这个地方。虽然心里不服,口服,但是我还是勉强自己一定做到。三个月见到效果,六个月心服。五年到期了,我向老师报告,我说这个得很大的利益,我愿意再延长五年。所以我守老师的教诲十年,根才扎下去,没有十年没有根。没有根就像浮萍一样,随风飘流,你不会有成就。根愈深,你成就愈大。可是现在人一般思惟都不是如此,你要是这三个条件,「你有什么了不起?好老师到处都是,我可以去找别人」,这就错了。当时并没有人教我这些,我能够接受,还是一点善根,从小父母教的尊师重道。尤其我对于朱镜宙老居士,我对他非常尊敬,把他当作祖父看待,他对我关怀照顾,所以我相信他的介绍,在台湾他心目当中最佩服的一位长老,所以我想想还是接受。
佛菩萨的教诲,就是不断的重复。并不是常常给新东西给你,一样东西复习复习再复习。你要是认真的去学习,里面就有法味。他一面复习,他修什么?训练你的定功,不是别的。实在他这个教学要求的目标就是戒定慧,但是你当时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就是在接受戒定慧的训练、接受看破放下的训练,把你心里面那些杂念、染污逐渐的消除。不让你多听,不让你多看,是不许你再接受染污;你一面要去断,一面再接受,效果就没有了,这个道理我们能懂。所以只有唯一的方法,就是你跟外缘杜绝,连经本都不能够多看,老师指定个一、二种,你就一心一意专门学这两种。然后我们才想到,古时候私塾里头的老师教学生,有道理,小孩从小就培养他戒定慧,他心是定的。你看现在的人心浮气躁,从小就妄想多,一直到大学,妄想是逐年增加,怎么教?都是自以为是,一个个真的都是广学多闻,学到最后狂妄,目中无人,就失败了。
大心凡夫心量大,心清净,真正学到了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当然有真诚,当然有慈悲,这就是你的真心。你的真心失去了,老师、佛菩萨帮助你恢复,恢复的方法善巧方便,最重要的你要能尊师重道,依教奉行,你才能得到。得到之后,你如果一接触《华严》,那就是底下这一句,「顿彰法界」。你有清净平等觉,你有常念众生,你这种心思跟菩萨相应,菩萨也是这个心,菩萨也是这个思。「顿彰」就是看破,看破就是明了。十法界依正庄严,诸佛的因果理智,一时明现。所以《华严》是诸佛果地圆满智慧的心得报告,用我们现在的名词。「名之为首」。所以凡夫他要具备这个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华严经》摆在那里,你也是不得其门而入。
「此依法主解行立名」,贤首,依法主,修行这个法的人他的解、他的行来立名字,所以称之为贤首。「此贤首者,乃是于佛果海文殊普贤行之贤首」,就是此地这位贤首菩萨,实在讲贤首菩萨就是代表学这个课程的人。我们今天学这一品经,学这一品经的人就叫贤首菩萨。好象我们开这个班,这位贤首菩萨是我们的班长,所有学这个课程的人都叫贤首,这就契入了。「乃是于佛果海文殊普贤行」,文殊是解门,普贤是行门,不就是如来果海的解行?是这个贤首,这个层次可高了!
再一转,转什么?转我们凡夫,大心凡夫,「为信佛因果理智之首,圆满法界解行无始终之首,故为贤首品」。他要不转,那与我们没分,太高了,大乘法到了顶点。可见得学这个,就是学文殊的慧、普贤的行,给我们初心凡夫(大心凡夫)做为信佛因果理智。这一部《华严经》就是讲佛果,诸佛果地因果理智,一部《华严经》的内容就是说这个。理是真理,佛的因是什么?世尊大乘教里头常常教导我们,十法界的第一个业因。十法界的因缘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因缘里头,哪一个因缘最重要?佛往往把这个拈出来,教导我们。成佛第一个业因是平等心,平等是佛。诸位想想怎么平等?有执着不平等,有分别不平等,有起心动念还是不平等。真正要做到平等,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真平等。你就晓得,不起心不动念,无明都没有了。
阿罗汉只断见思烦恼,不执着,超越六道。权教菩萨、声闻、缘觉,见思烦恼断了,也就是说他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着,他有分别,所以出不了四圣法界;四圣、六凡合起来叫十法界,他出不了。四圣法界里最高的是佛,那个佛跟究竟果地上佛不一样,他是什么?十信菩萨,诸位要知道,十法界里面的佛就是十信菩萨。你们想想看,我在讲经的时候跟诸位报告过,七信菩萨见思烦恼断了,跟阿罗汉一样;断烦恼跟阿罗汉相等,但是智慧阿罗汉是决定不能够相比的,断德相同。你就晓得七信是罗汉,八信就是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信是佛,四法界,四圣法界。所以十法界里头的佛是十信菩萨!
十信菩萨再破一品无明,那就是什么?起心动念也放下,真平等了。不起心不动念,平等了,就成佛,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了,就是华藏世界。到华藏世界,在《华严经》称为法身大士,江味农居士注解《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讲诸佛,诸佛如来。那个诸,诸是多,不是一个,那个多不是说很多很多,不是这个意思。他那个多就是四十一位诸佛,你就晓得,圆教初住就是佛。所以天台大师判六即佛,从初住到等觉叫分证佛,他不是究竟圆满,分证佛。
为什么称他分证佛?实在讲,分证佛跟圆满佛没有差别,你们能懂吗?为什么没有差别?平等!如果有差别,不就不平等了吗?平等,为什么还要讲差别?《华严经》上给我们讲得好,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有断;无明断了,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可是习气还在。每个人的习气厚薄不一样,把它分成四十一个等级,是这么回事情。这四十一个等级,我们现在学《华严》学到这个地方,慢慢也就聪明了,也有一点智慧,知道这个东西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你说无,它有,它真有;你说有,它真的无,为什么?它不碍事。所以我讲这节经文的时候,我就用古大德这个比喻讲,我们从比喻当中体会。古人用酒瓶做比喻,酒瓶装酒的。酒倒干净,完全没有了,里面擦得干干净净,确实没有了,再闻闻还有味道;统统干净都没有了,那就是佛。
可是我们如果要是四十一个位次,我们就用四十一个酒瓶来做比喻。譬如今天是星期一,我们假定今天是星期一,我们把酒全部倒掉擦擦干净,瓶盖拿掉,放在这里。下个星期一再开一瓶,统统倒干净之后擦干净,酒盖也放掉,编个号,这第二号。再过一个礼拜再开一瓶,一个礼拜开一瓶,四十一个礼拜四十一瓶。到最后开的那一瓶,再向四十一个星期之前的那一瓶,最初开的那一瓶闻闻,味道很淡;今天刚开的,味道很浓,这就叫无始无明习气。妨不妨碍?不妨碍。
所以初住菩萨他就有能力随类化身,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佛身得度,他就能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成佛来度众生。凭什么现?众生感,所以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希望见佛,他就用佛身出现;众生希望见菩萨,他就菩萨出现;众生希望罗汉,他就罗汉出现,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现什么身。现身没有思惟,没有起心动念,如果一起心动念,那他就又变成凡夫,他就又堕落了。诸位要晓得,圆教初住三种不退都证得,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但是净土宗讲圆证三不退,他虽然证得三不退,他没有到圆。到什么时候才圆?习气全部没有,那叫做圆。习气差不多没有了,快没有了,八地菩萨,所以八地菩萨叫不动地,就是那个习气快要没有了。诸位从这个比喻上,你就很容易体会到习气跟现行。
所以,圆教初住是真正平等心现前,还有习气,习气不碍事,于自行化他都不会造成妨碍。诸位要晓得,见思烦恼的习气有障碍、尘沙烦恼的习气有障碍,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有障碍。所以四十一位佛,他们是有无明习气没有断,带着有厚薄不相同,其他的都没有。所以他们在十法界得大自在,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你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到,如来果海里面的因果解行,你就能懂得。所以我们《华严经》上是用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做为我们因地上的修因,这比什么都殊胜。
「为信佛因果理智之首,圆满法界解行无始终之首」。圆满法界解行无始终,就是《般若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实在讲,诸法实相就在现前,只是迷惑颠倒的众生他不觉。诸法实相真的没有始,没有始就是没有生,没有终就是没有灭。《中观论》上给我们讲的,「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生灭、来去,意义都是相对的,这就二法,都是二法,不二!始终是二,无始终是不二。圆满法界解行无始终,就是圆满证入不二法门,这是首,开始,我们要证入圆满不二法门就从这里开始。这是什么?十信菩萨,在十法界里头有修有证。
再上去,无修无证,真正入不二法。十信还是有相对的,把对立放下,就入不二,不二是佛,二是菩萨,十法界里面的菩萨,通常我们称为权教菩萨。因为十法界是真实的,真实的菩萨就是佛、就是如来,这个要懂。十法界里面称菩萨,就是说他无始无明习气没有断;无始无明习气断了,叫究竟圆满佛。所以真正修行在十法界、在十信位,十信所修的是彻始彻终。十信位所修的,这些解行通十住、通十行、通十回向、通十地、通等觉、通妙觉,贯通!这是多么重要,那是基础。你明白这个道理,你会重视开始。
我们今天从哪里开始?我们今天从十信开始,行不行?不行,学不到,这是大乘圆教,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性。古人讲的话有道理,「人贵自知之明」,你要知道自己根性。我们自己根性是烦恼、业障、习气太重!经教学了几十年,还是放不下,这是什么?这就是证明业障、烦恼习气重。为什么放不下?有人学了,一下就放下,根利,我们叫做上根利智。当年三个老师都是这样教我,章嘉大师、方东美老师、李老师,而且举的例子很有味道,都相同。举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例子,顿悟。一闻,一听到,马上就彻底放下,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人,惠能大师。他是真的彻底放下,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
释迦牟尼佛当年给我们示现的,就是彻底放下,三十岁。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成无上菩提,那是什么?彻底放下。放下之后,给我们示现、表演的,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生就过这个生活,什么都没有。可是你再想想,他什么都有。他有什么?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相好表演在,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健康长寿,这是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健康长寿。别人没有他那么好的身体。德能是什么?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跟你解决,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的疑难杂症到他那里全给你解了,能力。当然根本是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他障碍去掉了,所以智慧现前。
佛告诉我们,智慧、德能、相好都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华严经》说得多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你为什么不把妄想执着放下?释迦牟尼佛给你证明,我放下了我就证得;惠能大师在中国示现,我放下了,我得到了。你不相信佛的话,谁相信、谁放下,谁就得到,为什么?这是你自己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头得来的。是把障碍放下!障碍放下之后,你就成了文殊的智、普贤的德,佛果还是福报,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实际上在古佛里面讲,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但是现那个相,我们众生受不了,太高了。所以,佛只有把层次往下降,降到凡夫的位子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全都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所以这一品称作「贤首品」。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