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四一五卷)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八助道甚深,我们先看长行文: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言。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精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这段是文殊菩萨问智首菩萨,助道甚深的一段提问。前面第七大段是讲的正行,我们读过了。正行是受持正法,决定能断烦恼、能证菩提,可是正法必不能离助缘,就是此地讲的助道。我们在文殊菩萨发问里面知道,助道里头最主要的是六度、四无量心。换句话说,大乘教的正行落实在哪里?就落实在助道里头,这我们要知道,没有助道就没有正行。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问智首者,以显智为正道之体,统其助故」。这句话虽然不长,可是意思很深。佛法的正道是智慧,你看看三学里面所讲的戒定慧,这在佛法常说;戒是手段,定是枢纽,慧是目标。慧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前面讲的手段、枢纽都是属于助道,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正道之体是自性本来具有的,助道也不例外,也是自性本来具足的,都不是从外头来的,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可是六道凡夫久远劫以来迷失了自性,虽有而不得其用,迷久了,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起用的恰恰是性德的反面。你看看智慧没有了,智慧没有,显露出来是什么?愚痴。现在的人确实愚迷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这在佛法里面称为惑,迷惑。迷惑当然造业,造业自然就有果报,叫惑业苦,惑业苦反过来就是戒定慧。所以迷了是惑业苦,悟了是戒定慧,戒定慧跟惑业苦同一个根,全是自性迷悟所现的不同现相、不同的作用,就如是而已,这个我们学佛首先要把它搞清楚。
清凉这一句说得好,智是正道之体。这个智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是梵语,意思就是智慧,为什么不把它翻成智慧?这里头是有尊重不翻,不是不能翻,尊重不翻。而实际上还有很深的意思。我们一般人概念当中的智慧,跟如来所讲的智慧不一样,我们世间人所讲的智慧含糊笼统,佛法里面讲的智慧究竟圆满,只能够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来形容它。确实,这个智慧现前真的是如此,全知全能,能从智里头生起的,能是智之德用,它的起用就是大能,大智大能。
所有一切助道法,除了正智之外,我们也称为正觉,正觉跟正智是一个意思,所有一切助道法都是从正智流露出来的,统其助故,无有一法不是助道法。此地只举了菩萨的六波罗蜜,上二界的四无量心,上二界就是六道里头色界天跟无色界天,这把世出世间法都代表了。通常我们净宗同学所修行的五个科目比这个就多了,我们五个科目是净业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学、六波罗蜜(就是此地讲的六度)、普贤十愿。诸位要知道,这是助道法。净宗的正道是什么?正道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净土,这正道。佛教导我们,祖师大德也教导我们,正助双修。譬如车之两个轮,鸟之两个翅膀,两个翅膀你才能飞得起来,一个是正,一个是助;车有两个轮它才行动稳当。所以对于正行、助道我们要清楚,我们要知道怎样修学。在正行里面,受持正法一定能够断烦恼、证菩提。
底下是「正显问端」,当中有三段,这我们都很熟悉,这品经我们已经念到第八章。『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这句就是第一段。「举法案定,谓断惑证理」,断烦恼、证菩提,「导行得果,唯是大智,彼此同许」。彼此就是问的人跟答的人,我们都同意、都承认,「许」是这个意思;我同意、我承认、我肯定,大家都一样。这是说断惑,三种烦恼,见思、尘沙、无明,什么能断?智能断。
智慧没有开,阿罗汉断了见思,权教菩萨断尘沙惑,有没有断尽?没有,为什么称他断?那是定功,伏断。他有那么深的定力,把烦恼习气我们今天讲控制住了,不会发作。在顺境里面不生贪爱,他的贪爱并没有断,能不生,这定功深;我们世间人一般讲修养好,这个人有修养,在佛法里面讲有定功。权教菩萨连尘沙惑都不起,那定就更深了,能不能开智慧?能开小智慧,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开小智慧。可是这个小智慧在我们来讲,我们就非常之羡慕,我们称为大智慧,了不起的智慧,其实在大乘教里面,小智慧。阿罗汉跟权教菩萨就是四圣法界的人,那比六道是高明太多太多了,也具足六通,我们讲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那个漏尽不是真的漏尽,相似的漏尽。
到什么时候智慧现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智慧现前,这在《华严》初住的境界。我们现在八信位,快要到初住了,九信、十信就到初住。初住才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自性般若智慧就透出来了,透得虽然不多,非常管用。为什么?那是真实智慧。跟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智慧不一样,那是真的,四圣法界是相似的,不是纯真。在佛法还有一个术语讲转境界,就是「转烦恼为菩提」,确确实实把见思、尘沙、无明都转变成真实智慧。所以真实智慧是正道之体,这个正道就是菩提大道,体是智慧,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确确实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断惑要智慧。可是这个难,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做到是问号,如果你在世尊所说经论里面多涉猎一些,你就晓得这个事情确实不容易。
你看小乘,小乘我们不能轻视,我们比不上人家。佛说得很好,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这是有次第的,不能够躐等。我们今天学佛全是大乘经教,学了这么多年,没成就,什么原因?没学小乘,小乘是基础,中国人学佛犯了这个通病,这个原因我们要知道。中国人所以不学小乘是有儒家、道家足以代替,那么我们有没有学儒?有没有学道?如果我们儒跟道基础都没有,这问题严重了,那这大乘没根基,所以你学不成功。这是我们在这几年特别强调《弟子规》的重要,《弟子规》是儒,用它来代替小乘。从《弟子规》再提升到《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是佛法修学基础的教诲,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是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十善业道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今天我们用《弟子规》来代替小乘,建立在弟子规的基础上。你要不是这样学,你怎么会有成就?
所以《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经》,不是说你会讲,不是说你会背,最要紧的,字字句句要做到。做到才行,做到你的性德才透露出来。那是性德,透露得不多,因为你烦恼习气并没有断,透露得不多,这个时候跟烦恼习气混杂在一起,但是它能起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这个作用在六道轮回里头决定不堕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虽出不了,只在三善道,不落三恶道,这也就很了不起!佛法里面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这个要说一句小乘经,小乘经上说「善男子、善女人」,你就有分,因为你具足弟子规、具足十善,也就是净业三福第一条你做到了,现在的话说,你落实了。
第一条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真的做到了。以这个基础向上提升,再「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二乘福。再提升这才是大乘,「发菩提心」,大乘的标准是菩提心,菩提心不发不是大乘。菩提心我们这些年来(十多年了),我们讲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起心动念与这十个字一定相应,这就是菩提心。如果把这十个字忘掉,你就失掉菩提心。刚刚发心的时候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连不起来,这十个字纯净纯善,所以要好好的养。菩提心是真心,真心迷失久了,现在佛教导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培养,把自己的真心、把自己的本性找回来。哪一天真的找回来了,就是明心见性,那就是断惑证理。
断惑证理在禅宗里面讲就是明心见性。这个真智慧它起作用,导行得果。导是引导,行就是行为,我们今天讲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理在引导。你起心动念是真理,你言语造作是真理,这叫得果,果是无上菩提之果,确确实实是无上菩提,可是无上菩提也有浅深,真的是无上菩提,有浅深。在《华严》上说,这个浅深有四十二个等级,我们通常称前面四十一个等级称为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第四十二那是圆满的佛果,那叫究竟佛,前面四十一个位次叫分证佛。这有时候也不太好体会,古人用月亮做比喻,这个比喻得很好。我们晚上看月亮,月亮是真的,月光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四圣法界叫相似佛,相似佛跟真的很接近,古人说「捏目所见」,什么叫捏目所见?我们晚上看月亮,用指头把一个眼睛用力的按下去,你就会看到两个月亮,为什么?焦距不一样,你就会看到两个月亮。这两个月亮一个是真的月亮,一个是相似的月亮,跟真的很接近;它确实从真的里面变现出来的,很接近,这相似位,四圣法界。六道里面,六道里面见的月亮是什么?古大德比喻说「水中之月」,距离这真的就远了,水中之月。
天台大师讲观行位,观行位你见到的真理,水中之月;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所见到的真理是捏目所见之月;到圆初住,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身法身,那就是我们的好眼睛看到天上的明月,没有一点障碍,那是看到纯真无妄。虽然是真的,你看初二、初三月牙,那个月牙月光你不能说它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是相似的是纯真的;到初八、初九你看到半个月亮,到十五看到满月。古人用这个比喻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身法身,就像月牙一样,初二的月牙,初二可以看到月牙;到大概是六住、七住,就像初三的月牙;到十住菩萨,那大概像初四的月牙;等觉菩萨是十四的月亮,接近圆满,还差一点;十五是第四十二位,究竟圆满,这个比喻我们好懂。所以证得了法身,破无明,证法身,还有四十二个阶级,不能够得少为足,这要搞清楚、搞明白。
菩提道在理论上讲,佛经上有比喻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理上讲,转迷为悟就是,事上讲很多的层次。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理可顿悟,事须渐除」。禅宗它就叫你先悟,先悟后修,所以禅宗里面那个等级也很多。悟理大家差不多,你放下烦恼习气,各人程度就不一样,有些人放得多,有些人放得少,所以他的次第就不相同。像我们现在念的十信位,烦恼习气放下少的,初信、二信;放得比较多一点的,七信、八信;见思、尘沙统统都放掉的,九信、十信;再放下一品无明,他就到初住去了,就离开十信位。
我们读了这些经教,要晓得我自己是在什么地位。虽然真正功夫得力是在观行位,但是没放下,见思烦恼真的是一品也没有放下。正是前面所说的,你知道有病,也知道对治的方法,可是你就是不吃药,所以你的病永远没有办法好,原因在此地。药比如圣教,佛菩萨这样教导我们,我们没去做。经教没有过失,佛菩萨没有过失,过失在我们自己,这不能不知道。所以佛法之所贵,贵在信受奉行,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那你真正得利益。信受奉行就是受持,自己成就,为人演说是成就别人。自行即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这是讲到导行得果,唯是大智,彼此同许。所以学佛求什么?求真实智慧。
清凉大师《钞》里面(钞是注解疏的,疏的注解)说得很好,我们把它念一念。这是注解断惑证理,就是注这一段。「谓以智慧剑,杀烦恼贼故」,这是佛家里面这些比喻的术语,我们要懂。阿罗汉叫杀贼,难道阿罗汉还破戒吗?真的去杀贼吗?阿罗汉杀的那个贼,不是外面的人,是烦恼,就是把烦恼控制住,不让烦恼起作用,比喻是杀贼。把烦恼比作贼,为什么?我们要是遇到贼,一定就受损失,我们的财物受损失,贼来偷了。烦恼起来之后,我们的功德,所谓功德法财就不见了,就被它障碍,好比是贼偷了,取这个意思。烦恼不起作用,就好比这个贼被我们杀掉,贼消灭了,是这个意思。用什么东西来对付它?智慧剑,剑是武器,这里是比喻,不是真的杀生,这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够有误会。
下面这就注得好,「无分别智,方证如故」。如是真如,如就是如如之理。宇宙之间的真理,在佛法称之为如,这个真理又叫做法性,又叫做自性,又叫做本性,也叫做真如,名称很多。佛为什么要说出这么多名称?这是佛教化众生的善巧,教我们什么?不要分别这些,怎么说都可以,所以这叫无分别智。佛说出很多分别,你听了点点头,根本不分别,晓得说几十个名词、几百个名词,一桩事情,这是佛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分别,这是教学的善巧。
分别不是智,分别是识,就是智迷了。真智迷了还是起作用,那个作用叫识。好比我们的阳光,我们把阳光比喻作真智,今天天阴,云彩把阳光遮住了,虽遮住还是有光线透过云彩到地面,我们看得也清清楚楚,但是没有晴天那么样的明亮;识就好比是云彩盖着太阳透下来的阳光,我们佛法里称为识,识是这么个意思。正智为无明盖覆,它还是起作用,但是不能够见到真相。这个如就是事实真相,见不到,往往在这里面看错了,这讲识心。什么人用识心?十法界都是。什么人用真心,就是没有云彩遮盖着太阳?初住菩萨以上,再没有云彩遮盖了。十法界里面都有,四圣法界云彩薄,六道里面云彩很浓,就好比是这个意思。六道里头是乌云遮盖,永远看不到太阳,所以饿鬼道、地狱道日月星辰统统看不到,他们的那个世界永远像什么?像黄昏,太阳下山,像黄昏,我们称它作阴界,阴界就是这么来的。
这句话里头特别要注意的是「无分别智」,记住,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无分别你才能够证果,这个果是真的不是假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就是佛,《金刚经》上讲的一切诸佛,一切诸佛就是讲的法身大士。诸是多,有多少?四十一个阶级,这称诸,这四十一个阶级都是真佛,都不是假佛,所以叫诸佛。再往上面去叫究竟圆满佛,总共是佛有四十二个等级。所以成佛了,你是哪一个等级的佛,差别很大;就是最低程度的佛,对我们来讲,对十法界人来讲,都了不起,大圣大贤,为什么?他没有分别。诸位要晓得,四圣法界里虽然没有执着,有分别,分别断了之后才能破无明证法身,这个理也就是法身。这讲断惑,解释断惑。
下面解释导行,「言导行者,智论云」,《大智度论》里面说的,「五度如盲人,般若为有目」,这个比喻比喻得好。此地讲的六度,六度前面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像瞎子一样,盲人,般若是眼睛。这个话意思很深。没有智慧,前面五种不叫做度,是五种善,五善;布施是善,持戒是善,忍辱也是善,精进、禅定都是善,不能称度。如果有般若智慧去修前面这五种,那五种叫波罗蜜多,不一样。所以我们凡夫修善怎么修都比不上佛菩萨,为什么?佛菩萨有智慧,我们没有智慧。
你看我们修布施,这佛在经上常讲,修布施得三种果报,财布施得财富,肯定得的,愈施愈多,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能不能出三界?出不了三界,所修的得福报。如果有般若智慧在里面,你修这三种布施,得的果报是什么?禅宗的术语讲,明心见性。有着般若智慧在里面,这三种布施就彻底放下,放下什么?放下烦恼,放下习气,放下见思、无明、尘沙,放下这个,布施是这个,那怎么会一样?果报不相同。没有智慧的持戒也属于人天福报。这五种要用布施,就是这个助道,布施是第一,布施是总纲领,能同后面这四种,持戒、忍辱是无畏布施,精进、禅定是法布施。所以一个布施把所有助道品统统学了,但是没有智慧不行,没有智慧全是人天福报,有了智慧那才能真是断烦恼、断习气、证菩提,就是此地讲的断惑证理。
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要懂得,所以《智度论》讲「五度如盲人,般若为有目,故能明见夷途,开导万行」。你有眼睛,你能够看到路,这个路是平坦的,或者是有坡度,或者是悬崖,有危险的,你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把前面五度展开就是万行。这个万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行为,这念行ㄏㄥˋ,念去声,当动词讲,是你的日常生活行为,万是形容多。心,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言语是口业的行为,身体的动作是身业的行为,你有智慧指导,身口意三业行为与真如本性统统相应,就是儒家所说的,行道履德都要靠智慧,没有智慧你行不了道,你也无法去履德。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清凉大师这一段的《钞》,我们从头念,「智论云,五度如盲人,般若为有目,故能明见夷途,开导万行,御心中道,至一切智城故」。这是说明般若的重要,它能够御,是驾御,用现在话就是带领着,带领着心;这个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带领这个心,中道是真心。我们现在一般谈话当中常常听到回归自然,自然就是中道,自然就是法性。回归自然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教下此地讲的御心中道,都是回归自然的意思。到一切智城,一切智城是法性,法性本来具足一切智,无量无边的智慧,用这个来比喻。
后面说「余行得智,皆成彼岸」。余行是讲万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果能与般若智慧相应,余行得智就这个意思,统统都成了彼岸。彼岸就是回归自然,回归到自性。彼岸就是自性,彼岸就是法性,彼岸就是真心,回归到自然,所以这皆成彼岸。「般若究竟,成菩提果」,般若智慧达到究竟圆满就是无上佛果,《华严经》讲的四十二个位次,最高的第四十二个位次般若究竟,证得圆满的佛果,还在等觉之上。这就说明般若是正道之体,般若是前面跟我们讲的正道,此地给我们讲的是助道,正行助道。这是解释《疏》里面断惑证理这一段。我们再看经文,经文的第二段,既然在佛法当中智为上首,这就是般若智慧是上首:
【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精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
为什么佛要赞这些法?这些法都是属于助道。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这是第二段,问话的第二段,「如来以下」这一段,我们刚才念的,「正设疑难」,就是他提出这个疑问。「谓既智为上首,应唯赞智,那亦赞余,此是正助相违难」。好象这是正助相违背了,应当要赞般若智慧。实在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讲经当中,他以二十二年讲般若,诸位想想是不是赞般若?真的是一点都不假。般若有体、有相、有用,般若的体是智慧,般若的用就是六度、十度;《华严经》讲十度,那是用,那是相,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全是助道法。这些助道因为以般若为体,般若甚深,所以助道法甚深,布施甚深、持戒甚深、忍辱甚深、慈悲喜舍甚深;在普贤菩萨,礼敬甚深、赞叹甚深、供养甚深,没有一法不甚深。
所以佛在《金刚般若》里头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诸法实在讲是包含世出世间一切法,为什么?因为一切法都是心现识变的。体是法性,法性甚深,它所变现出来的法,哪有不深的道理!即使小到微尘,佛家讲微尘,大而世界,那个世界是讲三千大千世界,小至微尘,因心成体,这佛在《楞严经》上说的,那个心是法性,它的体是什么?体就是法性。法性甚深,那它变现出来的,即使小到微尘,佛经上讲微尘,现在科学里面讲的原子、电子、粒子,就是最小的物质,不能再小了,佛讲称微尘,我们肉眼看不见。阿罗汉能看到微尘,阿罗汉的眼睛比我们厉害,不要用仪器,他能观察到微尘。可是微尘还可以分,微尘再分为七分之一,称为色聚之微;色聚之微还可以分,再分为七分之一称为极微之微,佛说极微之微不能再分。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讲物质,物质最小的,在佛经里头称之为极微之微。现在科学家发现,发现物质是无中生有。那个物质是不是佛经上讲的极微之微?但是这个发现还没有科学证据,是从理论上推演出来的。我们相信是从数学里头推演出来,最小的这个物质是无中生有,虽然生有,它剎那就没有了,它存在的时间非常之短,那总是万分或者是十万分、百万分之一秒。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看到的原子、电子、粒子那都是相续相,没有看到真正的生灭相,真正生灭相在佛法里面讲生灭同时,所以说不生不灭,一切现相不生不灭。这个道理太深了,真的是甚深,这就是自性的起用,佛经上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可思议」。
所以佛在此地,确确实实在这个经典里面赞叹体,也赞叹相,也赞叹作用,无一而不赞叹,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从早到晚你每天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看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赞叹。礼敬没有条件,一定要礼敬,赞叹这里头就有条件,你看赞叹,他不用诸佛,他用如来,礼敬诸佛,称赞如来,这赞叹跟礼敬就不一样。诸佛是没有分别,从相上讲的,一切人都需要恭敬,不能有差别,不能有不平等,但是赞叹就有分别,赞叹什么?与性德相应,就是善的赞叹,不善的不赞叹;只限于不赞叹,不要批评,不善的,不善不说就好了。善的赞叹,不善的不赞叹,这是佛教我们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真诚心、修慈悲心、修正觉心。你批评你就有分别执着,就落在这里头。
赞叹呢?赞叹是劝善,劝人行善,不劝人作恶,所以恶不提,这是高深的修养。我们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学会佛对我们的教诲,我们跟一切人相处、一切物相处,都能够相处得非常和睦,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恶人慢慢他都会变成好人。要用自己的德行感化别人,言语方面都要柔和,教训的口吻是不可以的,一切都是什么?用商量的口吻。《弟子规》教给我们「怡吾色,柔吾声」,和颜悦色,谁不欢喜?谁不欢喜人尊重他?要从我们本身做起,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你要求别人你就错了,从自身做起,这就对了。末后这一段是总结:
【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这句话比较难懂,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这段「结成前难」,前面提出的问难是「智为上首,已应不合赞余」,这应是应该,不合赞是赞叹其他的。何况,这个况是何况,「非以一法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它翻成中国意思无上正等正觉,不是以一法成佛,所以「固当不合偏赞」。可是现在我们看到世尊在一生教学当中,他没有不赞叹的,这是什么意思?实在讲前面已经跟诸位说过了,体相用都要赞叹,这样才正确。
后面还有,「为要假多,为唯用智,为随一行,皆得佛耶」。是不是要藉多,还是唯用智来随一行,这样才能成无上道,这都是疑问。「若随一得成,亦违智为上首,进退皆妨」,这个妨就是妨碍,就是难。如果说是随一个法就能成就的,也成佛了,那对于前面讲的智为上首也讲不通。诸位想想这问题,这不是文殊菩萨的意思,文殊菩萨代我们问的。我们这些凡夫确确实实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这些想法你说出来都满合道理,实在讲似是而非。究其原因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产生很多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
也许人看到这个经会想到,我们净土宗就一句佛号,就能成无上菩提,这个与智为上首好象也矛盾了。你有没有这个疑问?你没有,我相信有人有这个疑问,这个疑问怎么解释?最简单的回答,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智慧。这个话不是我说的,佛在经上说的,《大集经》佛有明文,持名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这还得了!禅,禅起作用就是智慧,禅定跟般若是决定离不开的。禅为体,般若是用,般若为体,禅是用,两个是互为体用。多少人念这一句佛号他并不知道,念这句佛号不离般若智慧,为什么?体是般若智慧。这一句名号那个意思你要是懂得,你就明白了,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翻作智,你看看这个名号要用中国话说,无量智慧、无量觉悟,它是不是智为上首?我的话没说错。
所以当我们自己身体有病痛的时候,我们居住的环境有灾难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帮助众生?读经、念佛,这个效果最大。现前我们身体很健康,没有疾病,我们的环境也很好,要不要诵经念佛?要,你平常做得愈多,做得愈殊胜,没有灾难,增益福慧;如果有灾难,消灾免难。没有难增福慧,有灾难消灾难,你说有多好,经不能不念。
前几天有人传真给我,文字虽然不多,一开端就是人一定要存善心,要行善事。起心动念一个善念,念的波,我们讲思想波,思想波比电波、比光波速度快得多。光波、电磁波,现在大家知道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可是我们思想波不要一秒钟,万分之一秒它就周遍法界了,光跟电磁波那怎么能比得上?这真是小巫见大巫。我们一念善的念头立刻就遍虚空法界,一个恶的念头也遍虚空法界,善念是福慧,恶念是灾难,人决定不能有恶念。但是我们有恶习气,这是佛菩萨都说得很清楚,无量劫来阿赖耶里面有很多恶业种子,这些种子既多又有力量,时时起现行。你看,听到一句不高兴的话,会气个二、三天,这就起现行,瞋恚起现行;看到别人好,心里好难过,嫉妒起现行。这些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业,都会招来灾难,小,身体不健康、多病;大,我们的环境有难,共业所感。所以你要明白这个道理,经天天要读,《华严经》天天要讲,不讲可不行,不读不行。我跟很多同学们常说,我这一生最感激的是方东美先生,没有他我怎么会知道佛门里有这么好的东西,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虽然没有得到,但是已经靠得很近,纯净纯善。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是修行的道场。顺境善缘,顺境是好的生活环境,善缘是你遇到的人全都是好人,不生贪恋,贪瞋痴,不会有贪,不会有痴,不生这个东西;在逆境、在恶缘,逆境是环境非常不好、非常恶劣,恶缘是你所遇的都是冤亲债主,都不是善人,都是想害你的,在这环境里不生瞋恚。你不学大乘,你怎么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成就自己的。这个道理明白了,依教奉行,我们才真正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为什么?他帮助了我,他成就了我,成就我们断烦恼、证菩提。
所以经要很认真、很虔诚、很恭敬的去读。没有习惯的,养成习惯,早晚一定要念经。没有学过的,我劝诸位念《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我们现在小本子印得很好,有全文,有两种节本。一种节本,蕅益大师作的,着重在修行,就是修十善业;另外一个节本是我节的,我节的比蕅益大师的字还少,总共只有五百一十六个字,你要把它念熟了,两分钟就行了。假如你能够有时间,你有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时间,我是劝你把这个作早晚课念七遍,念这个节本念七遍,非常好。因为我的节本是着重在解门,蕅益大师的节本是注重在行门。如果有能力的话,最好是念全经,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念完整的,一天念七遍,节本念七遍,如果你念原本的经文一遍,三遍是最好,晚上也这样做。
或者是早晨念《十善业道经》,晚上念《弥陀经》。《弥陀经》会念、会背的人很多,因为经都不长,希望能念三遍到七遍,最好是能够念七遍,不能念七遍,念三遍,你要没有时间的话念三遍。其他时间得空就念佛,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希望不中断。诵经念佛与智为上首相应,不是不相应。佛在《无量寿经》里面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细细去思惟、去观察这句话,是不是把这个智说到了极处?《十善业道经》是开头,世尊教导我们起步,从这起,《阿弥陀经》是终结,你看有从始到终,这个意思很圆满。我们提出这两部经,劝大家好好修行。两部同样重要,有始无终不行,有终无始也不行,一定要有始有终,我们的修法才圆满,才真正在外国宗教讲世界末日,我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能度自己,能帮助别人,也能帮助社会,应当学。文殊菩萨问的这段文,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我们再看智首菩萨的答,第二段是答。清凉大师在没有介绍智首菩萨的偈颂之前,先总的给我们说明大意,就是智首菩萨解答的大意。我们看《疏》文,「下答意中」,这个下就是底下这一段,答意中,「印其初后,释其中间,谓智为上首,诚如所言,智如明王,众之御故,大品云,般若如目,五度如盲故」。我们先略略的说说这一段。答意里头,印其初后,释其中间,印是印证。初,前面的问有三段,第一段是「佛法中智为上首」,这大家都承认的,后面说『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这是末后他问的总结起来,这是印证。解释呢?解释当中,就是如来为什么要赞叹六波罗蜜,为什么要赞叹慈悲喜舍,这都属于助道,所以这一章是助道甚深。
下面他的解释,智为上首,诚如所言,这是印前。智如明王,众之御故。众之御故就是大众的领导、大众的统御,般若智慧。所以《大品般若经》里面讲,这底下指经文,般若就像眼睛,五度如盲,这是印前。「印后义云,终无唯以一法,实如来所叹,三世诸佛,皆具说故,以余万行,资于智故」,这是印后。底下这是「释其中间,别赞乃有多意」,这句很重要,这里头的意思很多,下面略举几个例说,「谓随心令喜故,随时生善故,所治蔽殊故,入门不同故,众生不能尽受故,下当属文」,下面有十首偈颂。这几句很重要,清凉大师《钞》里头有解释,就是解释这几句的。
我们看这《钞》的文,「释其中间下,释中间总有五意,前四即四随」,你看看,随心、随时、随所治、随众生,这四随,「后一统摄」。现在第一个「随心令喜,即下随乐,亦世界悉檀」,它这里头归到四悉檀。四悉檀第一个是世界,第二个是为人,第三个是对治,第四个是第一义。世界悉檀是什么?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叫世界悉檀。檀是布施,悉就是我们今天讲普遍,或者是无条件的、无限制的,这布施什么?布施欢喜。菩萨契入佛菩萨境界之后,必然的常生欢喜心,就跟《论语》里头所讲的第一句是一个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意思讲,你把你所学的统统能做到,习是时习,你都做到了。你所学的全都做到了,你就会法喜充满,你把这个法喜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不但是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换句话说,整个宇宙都欢喜,不亦悦乎。
你看佛家讲的比儒就讲得细、讲得深、讲得清楚,儒家就是一句,很含糊,你拿佛经去解释四书,这四书就变成《大方广佛华严经》。头一个教你布施欢喜心,随心令喜,就是下面讲的随乐,乐是爱好,念随乐也可以,乐是快乐,这是四悉檀里面的世界悉檀。如果我们能够记住这一句,这个教训,能够把这句教诲落实,你在任何环境里头,你绝对不会怨恨别人,决定不会嫉妒别人,绝对不会伤害别人,包括一切众生,这个人才叫善人。对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无情众生是植物、矿物,决定没有伤害它的心。
佛在戒经里教人「清净比丘不踏生草」,真正接受佛陀教诲的人,除非这个地方没有路,你可以从草地上走过,如果有路,你怎么忍心去踏那个草,你看草长得活活泼泼的,你怎么忍心?其实大地,现在我们晓得,泥土、泥沙、石块它有没有法性?有,它有见闻觉知,它有色声香味,你怎么可以践踏它?那是没有法子,在这个时候,那只有中国谚语所谓的「两害相权取其轻」。植物比矿物那就要高一等,为什么?它的见闻觉知、色声香味显著,比矿物显著,动物呢?动物就更显著,愈是显著的,我们从这个地方下手,决定不能够伤害。对那个不显著的,像山河大地,这不显著的,我们也要恭敬。举足、下足踏在这个大地上,几个人他有恭敬心?跟诸位说真有,什么人?菩萨有,凡夫没有,不会起这个念头,菩萨有。天之所覆,地之所载,都有一个感恩的心,这菩萨有,这是什么?这就是自性的流露,这才是真正把世界悉檀落实了。大乘教,这不是小乘教,随心令喜。
第二「随时生善」,就是底下这经文里面讲的「随宜」,这是「为人悉檀」。这一条是对人,前面是对世界,你看看对人,这就是儒家讲的「凡是人,皆须爱」,凡是人皆须敬,要尊敬,凡是人皆须帮助,不附带任何条件叫悉檀,遍施。悉檀这两个字翻成中文就是遍施,悉是普遍,檀是布施,普遍的布施,平等的布施。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自己有这个能力就应当去帮助他,没有能力,这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智慧能力不能帮助你,没有到那个程度,有智慧、有能力怎么能不帮助人?这是生善,这生善统统都是从智慧生的。宜,在中国宜跟义(道义的义)是一个意思。随宜就是儒家讲的见义勇为。义是什么?应该做的,应该做的那你就勇敢去做,人家有苦有难我们看到了,所谓是(这是儒家讲的)「杀身成仁」,孟子讲义,「舍身取义」,一切以道义为标准。处事待人接物,只要符合道义你就勇敢去做。
随时生善。时,大分来讲有春夏秋冬,引申的来讲,有太平时候,有战乱的时候,有劫难的时候,这是世间我们现在常常有的,水灾、旱灾、地震、海啸,这都是大灾难的时候,我们一般讲非常之时。你要能生起善心,帮助自己,帮助家亲眷属,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是善法,应当学习。我们在今天,我刚才说的这些话,希望诸位留意,我们每天早晚诵经念佛,目的在哪里?目的在消灾免难,帮助自己也帮助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很不太平,大家都知道。我不看报纸,可是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动乱,我们同学看到报纸,他就把那块剪起来给我看,所以我也知道。我们总希望这些不幸的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大家都能够明佛理,佛理是真理,了解事实真相,化解冲突,促进世界安定和平,人人都有责。我们佛弟子用什么方法?早晚课真诚心来回向、来祈祷,会有效果。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