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乐
张澄基教授译
{返回 密勒日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491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乐

敬礼上师。
  大瑜伽行者,密勒日巴为了遵守上师马尔巴之训示桝,从独利虚空堡往药磨雪山,于狮子州之深林处,虎崖狮堡中居住。药磨之山神女于尊者初到时即示现和善美妙之相,接受训敕,并以圆满供养承事尊者,尊者住于此地心境亦极为安乐愉快,定慧增长。某日由蒙境来了五个年青之尼众,前来请问法要;对尊者说道:“听说这个地方极端恐怖,能作修行之逆增上缘桞,对定慧之助益极大。师傅啊!您是否亦有这种感觉呢!”

  密勒日巴为了赞扬该地之殊胜和说明定慧增长时心境之快乐,于是唱道:
“敬礼善妙上师足。
  我以善乐福德故,得见尊颜受法教,一如上师之授记,我今依嘱来居此。
  蒙境群山多树木,草原花木极茂盛,于此悦意安乐境,果树摇摆作舞姿,
 猿猴扑跌作游戏,百鸟齐喧悦耳闻,蜜蜂四飞竞嗡嗡,虹彩隐显无昼夜,
 冬夏细雨降霏霏,春秋谷雾弥山际,如是寂寥山隐处,有我密勒习禅定。

  乐哉观心本空寂!乐哉心空显光明!乐哉万千境象现!乐哉猛起与狂跌!
  无有恶业肉身乐,恐怖之境增大乐,纷乱越多越快乐桟!烦恼起伏不生乐!
  艰苦越深乐亦深,此较无病更快乐!一切苦痛变成乐,稀奇稀奇甚乐哉!
  习禅涌出之大力,助我四肢运动乐,恣意跳跃与奔驰,手舞足蹈天然乐;

  心中宝藏贮妙歌,独唱不竭一何乐,美音妙句悦意乐,众人齐唱何能及?
  心具大力发雄威,融入法性成大乐。自心法尔显万境,此乃真正大极乐!
  繁华外境何能及?为酬信徒来朝拜,我今歌此作礼物,告汝法喜诸觉受,
  修士种种大欢乐。”
  随后尊者就传授灌顶和口诀与五小尼,然后命她们去实修。(她们修了不久,)就产生了极佳的觉受和证解;尊者非常高兴,于是就唱了一首“甘露口诀歌”给她们听:
“诸佛法身之上师,指示解脱正道者,大悲事业利群生,于一切时莫舍我,
  常住我顶赐加持。汝等居此修正法,法门广大虽无量,得遇深密金刚桟道,
  善根深厚实可庆。汝等应知并自警,修行即身成佛法,不可增大己爱欲;
  贪恋世间一切事,贪欲若大必难免,造作种种善恶业,如是终将堕恶趣。
  当汝承事上师时,不可心存此邪念;『我供辛劳渠傲享』。若作此念师徒诤,
  心志所求皆不成。守护坚誓密戒时桬,莫与恶人作交往桭,交往必生诸邪念,
  损坏密戒三昧耶。勤习闻思学法时,莫生我慢执名言,否则五毒火炎炽,
  心生惑乱毁善根。结伴共修静居时,莫涉世事多外务,否则将失甚深道,
  法缘善根终断绝。修持口传密法时,莫行降魔作法事,行之自心终生魔,
  终落红尘世法网。觉受证解生起时,莫谈神通及预言,否则侵毁密咒相,
  退失功德与道行。知此诸失应远离!恶行欺骗咽罪食,负荷死者之尸灵桮,
  为满己欲行谄媚,此等罪行应断舍,谦虚忍让百事成。 ”

  五小尼问道:“我们怎样去做,才能自立的修行得到成功桯呢?”

  密勒日巴作歌答曰:
“具恩至尊前祈请,令我修行得顺利。汝辈青年之学尼,虽居杂染村镇中,
  由宿善故闻佛法,未入岐途今逢我;勤聚资粮勤修持,必获加持不离身,
  觉受证解自然生。仅生觉受无大益,必须勤求真成就。为怜汝等真诚故,
  我今为说成就诀:寂静山中谧居时,莫思城市之娱乐,若思心将被魔使,

  摄心入内得成就。坚意刻苦修持时,应思随时死可至,常念轮回诸过患,
  断舍追寻此生乐,坚毅恒修得成就。学习甚深修诀时,不可博究成学者,
  若尔终陷世间法,空过此生红尘中;谦卑自足得成就。种种觉受生起时,
  不可傲心多宣说,否则触怒空行母,一心专修得成就。侍伴上师同住时,

  彼之功过莫观察,若观则见过如山,能生净信得成就。金刚弟兄共处时,
  莫思领先或倨傲,倨傲必使众不合,斗争镇恚坏密戒;谦让和谐得成就。
  游行村镇乞食时,不可以法行欺骗,否则自必堕恶趣,正直诚实得成就。
  于一切时一切处,切莫自慢纵所欲,否则必成佛油子,外表似法实非法,
  断舍虚伪得成就。已得入道成就者,应做广大利他事,传授大恩之口诀,
  一心施舍利众生。”
  五小尼听了此歌对尊者生起了不变的信心,下了最大的决心,舍弃今生之一切,全力精进去修行。他们供养给尊者一个金制的曼陀罗,请尊者讲说见、行、修之精要修法。密勒日巴说道:“金器你们自己留著作修行的资粮吧!见、行、修的精要是这样的。”于是唱道:
“祈请上师赐加持,令我法尔能常行,如尊示范见、行、修。见之精髓有三要,
  行之精髓具三要,修之精髓亦有三,果之精华三诀摄:外显诸境皆是心,
  心即明显之体性,明体无相无可执,此三见诀应受持。妄念解脱于法身,
  明空任运自安乐,无整宽坦舒松定桰,此三修诀应受持。十善法性力中增,

  十恶法尔自性尽,明空无需诸对治,此三行诀应受持。无有轮回之可断,
  无有涅槃之可证,自心本来原是佛,此三果诀应受持桱。此即法性本来空,
  惟师能令悟此要,三要摄内成一要,繁行多求终无益,悟却俱生即到家。
  我适所说诸诀要,实为修行之法宝,由我证境所流出,汝等珍重善受持。”  尼众们又问道:“修持尊者适才所指示的无错谬的法要时,最殊胜的依靠和指导,是否以至诚迫切的深心去祈祷根本上师呢?除了至心祈祷上师以外,还需要别的吗?”

  尊者听了,微笑的说道:“上师为导依之主要,如树之根;但树根尚有枝干(华叶等亦不可废)。由根所生之枝干是这样的。”于是唱道:
“上师口诀与弟子,坚毅耐苦及信心,智慧悲心与实相,此为经常之导依。
  寂静山居离尘嚣,是为禅定之导依。至尊成就之上师,是为除惑之导依。
  无有疑悔之信心,安乐行道之导依。五根五尘所生识,解脱触依桲之导依。
  嘎居上师之密诀,指示三身之导依。作皈依处佛法僧,能作无谬之导依。

  依此修持六依导,能抵大乐之平原,安住无戏无念境,自明法尔解脱界。
  乐哉!此乃自家园!自知自见了无疑!无人山谷茅蓬处,我今为汝吭高歌,
  六种修行快乐曲,名闻如雨降十方,大悲花朵瓣叶开,菩提心果清净结,
  佛法事业遍全宇! ”
  她们听了,心中想道:“尊者无论在那里居住,对他自己讲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迎请他下山去(弘法)。”于是就对尊者说道:“上师啊!你的心境已经达到了无有颠倒惑乱的地步,根本已经用不着修行了,所以请您到我们的村庄去居住,使施主们有机会供养您,您也可以大转*轮,广利众生。”

  尊者回答道:“我在山中修行,本身就是利益众生的事业桳,(无需其他!)虽然我的心境已至无有惑乱的境地,但修行人经常住山,却是瑜伽行者的一贯宗风。”随即唱道:

“修行乃能报师恩,成就解脱祈加持。住此修法弟子众,心莫散乱凝神意,
  听我甚深口诀歌。雪山高处雪狮子,终年常住雪山巅,非由畏惧诸群兽,
  雪狮之道本如是。红崖顶上大鹏鸟,展翅翱翔太空中,此非畏惧堕深谷,
  大鹏之道本如是。江河汇源大海中,巨鳌戏跳出水面,此岂鳌鱼惧窒息,

  鱼之道本如是。蒙山松柏枝尖上,猿猴跳跃险万状,此岂猿猴惧坠地,
  树巅游戏猴本性。茂密森林隐堡中,斑斓猛虎飞跃驰,此岂畏惧思逃避,
  斑虎雄性本如是。狮崖山林之深处,密勒日巴观空性,此岂畏惧修证退,
  恒毅修观本如是。清净法界曼陀罗桵,专一修观无散乱,此非畏惧入歧途,

  持心法要应如是。内修气脉明点时桸,各种障碍错误生,此非法诀有过失,
  速生证相应如是桹。修习自然无拘行,时高时低起伏多,此岂二执之谬误,
  缘起变化本如是。为适种种诸根性,善说因果不坏力,此岂修士成错谬,
  执因果法以为实,为利种种众生故,说善恶法利群迷。已得自在瑜伽士,

  自然于世少贪着,此岂沽名钓誉故,厌无常法本如是。修甚深道瑜伽士,
  常住山岳崖洞处,此非造作行伪善,自乐专修本如是。密勒歌唱如泉源,
  此非喜爱扯闲天,为答净信弟子请,酬此心要口诀歌!”

  尼众们说道:“专一住山固好,但为了使修行得到增上顺缘,应该修筑一所适意的关房,您何不修筑一所呢?”

  密勒日巴答道:“我已经有一所适意的关房及其他的增上顺缘了,现在让我告诉你们吧!”随即歌道:
“敬礼如意上师宝,祈赐弟子诸顺缘。此身即是佛陀身,令我澈悟此奥理!
  我因怖畏筑一屋,此屋即是法性屋,无虑衰朽与倾颓。我因寒冷寻衣着,
  此衣即是脐拙火桺,从此无惧冰雪寒。我因贫穷寻财物,得财无竭七胜宝桻,
  从此无惧贫穷苦。我因饥饿寻食物,得食法性三摩地,从此无复虑饥饿。

  我因乾渴求饮料,修得正念甘露酒,从此无惧口乾渴。我因寂寞寻良伴,
  得伴空乐常相随,从此无虑孤寂苦。我畏迷途求正道,此即广大双融道,
  从此无虑入歧途。持此诸珍如意宝,随处居住皆快乐!于此药磨狮虎崖,
  母虎吼生动心弦,令我忆起诸小虎,围绕母侧戏疯颠,浑真可爱令人怜,

  油然生起菩提心,谨住崖洞修禅定。猕猴声啸似哀鸣,令我生起哀悲情;
  小猿吱吱玩笑乐,激我修观菩提心。布谷声啼令人悲,难禁漱漱泪满襟。
  云雀巧唱娇吟吟,不由心喜侧耳听,百鸟齐喧共作乐,无有伴侣更快乐!
  我此修行快乐歌,愿令众生得普闻,清凉苦恼得解脱。 ”

    尼众们听了此歌,心极感动,都深深地生起了出离和厌世之心,她们齐向尊者发誓永不下山,一心修道;以后她们都证得了善法之究竟成就。

  不久,本尊就示现授记,对密勒日巴说:“今后你应该要到西藏桼去,在那里的山间茅蓬处去修行,而作利益众生的事业。这样,你将会对众生和佛法作广大的利益。”于是尊者的心意就系注于西藏,准备向西藏行去。

  这是密勒日巴在药磨雪山的故事。

本 篇 注 解
  马尔巴尊者(密勒日巴之上师),于一次大传法灌顶时,向他的四大弟子分别授记,各各吩咐他们今后应采取的宏法方向;如对哦巴喇嘛,他嘱咐说,应以说教的方式去弘法;对密勒日巴则嘱咐他,终生应不离山穴崖洞,以终生修持的方式去弘法。密勒日巴果然尊嘱,终生示现住山修行;徒众多次劝请下山弘法皆遭拒绝,并确申住山修行即是最上弘法。此在当时,人们不能了解,今回忆历史,则确知此种作风完全正确。

  第一、密勒在世时,有缘,有根器,及真正有决心之徒众自然会来找他求法,如惹琼巴,冈波巴等大弟子。他们以后弘法事业皆广大无边。

  第二、密勒日巴终生修行,力倡实行,以身示范,行成了嘎居派之着重修行之宗风,故又名为修传派,成就之人在西藏各派中数量上数第一。如黄教之土官大师所着之西藏佛教史中亦特别提出此事。

  第三、住山修行得成就,其加持力自能无形中普及利乐有情,不必以有形的姿态到城镇中去找人传道。弘法之方式甚多,因缘不一,善巧方便,种种方式皆可用也。

  逆增上缘--逆缘,或不顺意的,表面赏的善缘逆境,往往却是对修道有益处的;因为逢到逆境,人才能奋发,而增益其所不能,终得成功,故名逆增上缘。

  纷乱越多越快乐--此句及前数句说明已得彻悟心性之人,外显诸境皆不为碍;内心之所显现,如(似烦恼)之狂起狂跌,与法界中千奇百怪之显现,不但不能损扰其心,反而增长其证悟,此时心境亦特别快乐。密典中有云:“凡夫之烦恼如灯烛之火,遇风则灭,故须善护;成就者之『烦恼』如森林之大火,遇风则越炽越盛,智慧反而增长,故应顺世间行,于一切烦恼及魔境皆无所碍。”

  金刚道--即密宗道,又名金刚真言乘道。

  坚誓密戒--即密宗戒,或三昧耶戒。

  莫与恶人作交往--修密乘人,严禁与破密宗戒之人交往。据云稍有接触,即能发生定障及其他障碍。此处恶人除指一般恶性重大之人外,尤指犯密戒之人。此就严格之修方便道及圆满次第之密乘行人而言,其戒、定与护法皆极严格,故有此种现象。至后期西藏密法,修大手印或大圆满之般若心地法门之人增多,此种趋势亦好似冲淡了不少。此我个人之看法,准确与否,不敢武断。

  西藏喇嘛认为因修渡亡法而受施主供养,为一极端危险及负荷极重之事,好喇嘛皆尽量避免之。

  成功--藏文mGO·Thon·极难翻,直译是抬头或出头的意思,但又不止此,此处姑且译为“成功”。

  无整宽坦舒松定--此句原文直译应作:“无整无作等持住”,但原文之神韵则包括有大手印之最主要口诀:“宽坦,松弛”;因此,此处特译为“无整宽坦舒松定”,以明其言外或意含之神韵。过去亦有人译此句为“无整具宽坦而定”,还是加了“宽坦”二字。藏文原句为:“Ma·bCos·mNyam·Par·bShag·gDah·”

  此四句之直译应为:
  涅槃离心无可证,轮回断心无可断,自心是佛永决定,此三果橛应受持。

  因过去贡噶上师似乎于某次传法时,提出此四要诀,笔授之人大致意译而出,而十分精彩。故今从之;特出原文之直译以备读者参考。

  触依--由五根及五尘所接触而生种种识念,即是解脱根尘相依相触之导依。不必断根尘之相触,而即于根尘相触所生之识念或分别妄念,当下显现空性,此即不断轮回法而证取涅槃之密宗道也。

  见本篇第一注。
  曼陀罗(Mandala),古译坛城或中围,即密宗修法时本尊佛之『住所』。主尊之旁又围绕眷属各尊,装饰相貌各不相同。曼陀罗之形状亦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不同。就究竟义言,曼陀罗即法界之缩影,代表庄严净土及一真法界。有相密宗,或生、圆次第之密宗,曼陀罗之意义尚为狭义的有形本尊坛城。但密勒日巴此处则指大手印空性中所显之一真法界,究竟了义之曼陀罗也。

  气、脉、明点--藏文:tTsa·Rlun·Thig·Le·此为修密方便道所必须修持者。此处之气,尊指身内之各种气,如上行气,下行气,平住气,遍行气,业气,命气等等;脉则是指气及明点所经行之道,类似脉络或神经,但亦不全是;明点则泛指身体中之各种精华之分泌物,不单指男性之精液也。凡人之气、脉、明点必须彻底转变成光明及大用,亦即转凡夫之气、脉、明点成报、化二身之方法。此道目前全世界能讲透彻之人可以说根本无有,或绝无仅有(?)。至于详尽之科学的说明,更待吾人之努力也。见 Mircea Eliade 之 Yogo 中,论 Mystic physiology 处。

  此处藏文作:rTags·Myur·Tu·Thun·Pahi·Kha·Pho·Yin·;Kha·Pha 二字为夸张之义。若原书抄写无误,密勒日巴似乎有嘲笑及开玩笑之意味。

  脐拙火--为六种成就法之基本修法,为密宗禅定之基础。行者观脐下有如豆大之火焰(拙火),加以宝瓶气等助行使能生起俱生之忿怒母火,而产生暖乐,打开全身脉结而开显本具之法、报、化三身。

  七胜宝--此又为印度之神话寓言,传说当成佛或转轮胜王出世时,当具足七宝。

  到西藏去--密勒此时住于西藏与泥泊尔交界之喜马拉雅雪山各地,并不是西藏内地(Tibet propet)。以后密勒日巴才稍往西藏内地行住,但其足迹似未到现在西藏之中部或东部,此点待考。


{返回 密勒日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八篇 八天女供食的故事
下一篇: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六篇 密勒日巴在独利虚空堡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二章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十篇 惹琼巴初遇尊者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十章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四章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十六篇 强盗弟子炽贡惹巴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一章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八章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六章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十八篇 藤杖之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菁华语录[栏目:星云日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五[栏目:慧律法师]
 烧戒疤[栏目:觉世论业]
 目犍连救母[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4课[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宏演法师]
 听经、背经的方法(宣化上人)[栏目:佛学小知识]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三)[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哪个是我的「自我」9 道及果[栏目:哪个是我的自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