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八四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5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一八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邻次十界最后一段,上方振音世界末后一段苦灭道圣谛。我们现在把经文念一遍: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彼振音世界中,或名观察,或名能摧敌,或名了知印,或名能入性,或名难敌对,或名无限义,或名能入智,或名和合道,或名恒不动,或名殊胜义。】
 
  到这里是一段。道谛是出世间的因行,所以加上苦灭之道。在振音世界也是略举十个名称,第一个名称『或名观察』。修道,无论是哪个法门,甚至于其他宗教,乃至于世间的学术也都用这种方式,在佛法里面通称修观。修观这个意思如果是浅而言之,修是修正,观是观想、观念。我们说观念,现在一般人都很容易体会。你的观念错了。实在讲观是你的看法,念是你的想法,你们想对不对?你的看法错了,想法错了,这不就是见思烦恼吗?见惑跟思惑,见惑就是观念错误,思惑就是你想法错误,在佛法里,这个问题很严重。
 
  错误的看法想法造成六道轮回,这是六道轮回的真因。所以入佛门首先要把这个毛病修正过来。这一句就是大乘法里面常常讲的修观。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有这个名词,佛教菩萨「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这个观察它真正的含义,就是六根对六尘境界,统统用这个名称。眼见色观察,耳闻声也是观察,鼻嗅香、舌尝味,六根对六境都叫用观察,观察是正确的。可是怎样才是观察?说实在讲我们不会,他为什么不叫看,不叫听,不叫嗅,不叫尝?他为什么用观?用这个字来代表见闻觉知的活动。这个字在佛法里有讲究,什么讲究?离心意识才叫观。
 
  由此可知,观是什么?观是自性起用。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在鼻、在舌、在身都叫觉性,见闻觉知。观是自性起用,所以这就难!此地是大乘圆教法身菩萨所修的,果报是无上菩提涅槃,所以不是我们一般观念当中解释的观察。因为我们的观察没有离心意识,人家大乘法里离心意识才叫观。离心意识也叫参,参究,用心意识是研究,研究用心意识。佛法讲参究不讲研究,不用心意识。为什么?你想证得的诸法实相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的境界,你要用思议,你就没有办法证得。所以观察里面决定没有思,没有议,也就是决定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了瞭,这是智慧。明了是智慧,这是什么智慧?根本智。
 
  《般若经》上告诉我们,「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无知是明了,没有一样不明了。为什么说它无知?它没有起心动念,所以这个无知跟知是一不是二。我们听话很难听得懂,听到无知,对面就有个知,无知跟知是对立的,所以我们很难体会如来所说义。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很不容易。如来所说一切法都是圆融的,没有对立;十法界不对立,一真法界跟阿鼻地狱不对立,这没有法子想象。为什么不对立?性融了,相虽然有差别,性是一个。这就是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用相等分量,譬如我们讲一公斤,一公斤的黄金造一个佛像,那一公斤的黄金,一样的,分量完全相等造一个饿鬼像,你从相上看有差别,你从性上看没有差别,都是艺术品,分量一样,价钱相等。造佛很像佛,造饿鬼很像鬼,它那个精细的雕塑,那个功夫是相等的。从艺术上来看,从黄金质量上来看,融!没有差别。诸佛如来跟阿鼻地狱相有差别,性没有差别。所以差别,我们讲凡夫差别就是在迷悟,除迷悟之外没有差别,你要能观察到这个层次,你就得受用,你的心平等了。
 
  华藏卫视昨天来个传真,说过年了,要我给它写个对联,他自己也拟了一幅,上联「修福积德迎新年」,下联「吉祥如意庆春节」,还要我给它加个横批。我觉得现在这个乱世庆新年是没错,庆祝新年的时候要懂得观察。吉祥如意是果报,修福积德是因行,这个对联没错,有因有果。我们往年在台湾,过年的时候我也写了一幅对联,那个时候好象还印在贺年片上。我写的是「诸恶莫作岁岁平安,众善奉行年年如意」。前面四个字是佛经里面的偈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教诲,我们决定不能忘记。
 
  现在社会缺少什么?我这个横批写四个字,「诚、敬、谦、和」,现在我们缺少这个,真诚,恭敬,谦让,和睦。如果人人都能学这四个字,我们的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彼此都能包容,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世出世法从这个地方建立。这是说我们在现前这个阶段要能够观察,观察至少它跟智慧相应。我们常讲客观的,观察是属于客观的。用理智来观察现在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众生缺乏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来修布施供养?写个对联也是布施供养。所以还是现成诸佛教诲,那不是一尊佛,一切诸佛的教诲。而且这个教诲不但通一切诸佛,通一切宗教,通世出世间一切贤圣,哪一个不是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教人作恶,教人不要行善,那是魔,那不是佛。
 
  今天我们要修的,我们自己一身的毛病,总得要晓得。知道自己一身的毛病,这个人觉悟了;下定决心把自己毛病改正过来,这个人叫真修,这个人真的回头。中国谚语里头有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人是凡夫,堕在六道里头哪有没有过失的?六道里面人你要找没有过失的,找不到。清凉大师讲得好,除诸佛如来之外,都有过失。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就是他的过失,他怎么没有过失!世间大圣人,还没有明心见性,还没有能力突破空间维次,这是他的过失。九法界众生,到地上菩萨、到等觉菩萨都还不能没有过失,这是我们自己要明了。人家能成佛,人家就是不断的在改正。
 
  习气无量劫养成的,改正也需要无量劫这么长的时间,你才能做得圆满。这个事情不能着急,着急着不来的,要慢慢的来,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从哪里下手?一定要从圣人教诲下手。要是没有人指教你,没人教你,没人指导你,你怎么会?你不可能。所以圣贤人之所以能成为圣贤,没有别的,我常常讲好学。欢喜跟圣贤人学,亲近贤君子,他亲近这些人,远离邪恶。为什么?我是凡夫,凡夫的习气大致是相同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的生活环境对你影响很大,你能够生活在好环境里,你就变成好人;你生活在不善环境里,你就变成不善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因此我们自己想学好、想学善,要亲近好人。这是一个转机。亲近好人,你要有能力认识好人,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世尊在《楞严经》上说,现代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哪一个是邪师,哪一个是好老师,我们怎么分辨?谁帮助我们来辨别?世尊早就想到,早就看到这个事实真相,所以他老人家在入灭之前,教导我们辨别的方法,他是真善知识,还是假善知识?佛教给我们四句话,第一条「依法不依人」,这标准说出来,法是什么?佛所讲的经典。这个善知识你仔细观察,他的思想,他的言行,跟经上讲的一样不一样?讲的是一样,我们要顺从;讲的不一样,我们要思考,不能够马上就接受,多想想,不可以盲从,经论是标准。第二条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这一条非常重要。不死在经文字句之间,不能死在这里。意思对了就行,就没有错。言语多说几句,少说几句,说得深一点、浅一点没有关系,意思正确,依义不依语,标准。所以自己要用智慧来拣择,不可以用感情,不能够迷在神通感应,这个不可以。
 
  神通感应的事情有,要是遇到也要拿经论做标准来衡量,他跟经论上所讲的是不是相应?相应可以相信,不相应,不能相信;否则的话,你就很可怜。可怜在哪里?被鬼神愚弄。你被人欺骗、玩弄,人家还会原谅你;你被鬼神欺骗、玩弄,人家不会原谅你,你是什么?你太愚痴了。鬼神是众生,他又不是佛,他又不是菩萨。鬼神在这个世间冒充佛菩萨的真不少,特别是驾乩扶鸾,什么菩萨来,观音菩萨来,文殊菩萨来,弥勒菩萨来了,济公活佛来了,常常看到这个,假的不是真的。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我年轻的时候也看过这些扶乩,看了当然有疑惑。以后遇到章嘉大师,我就把我所见到的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告诉我真的有,非常非常之少,假的多。
 
  他告诉我为什么会有真有假,这个属于感应。求的人是真心,他所感的真的佛菩萨来应。求的人是个妄心,他求什么?他求的是名闻利养,为自己,不是为众生,不是为正法,他有求也有应,谁来应?妖魔鬼怪来应。妖魔鬼怪用他自己的名字你不相信,他一定要冒充,找一个知名度高的,冒充他来,来骗人。他讲的东西灵不灵?如果完全不灵你就不会相信,小事很灵验。鬼神有五通,佛在经上讲得很多,他没有漏尽通。漏尽通是什么?漏尽通是烦恼断了。换句话说,鬼神有五通,烦恼习气没有断,所以他也常常喜欢跟人开玩笑,也常常喜欢作弄人。哪些人被他作弄?迷信,喜欢神通,喜欢感应,有的时候他作弄你是非常非常厉害,叫你痛苦一辈子,迷惑一辈子。在我们修学大乘人来看,他真的是菩萨。真的是菩萨为什么这样作弄人?这是他教育,你看看这个人相信鬼神,相信感应,他的下场就是这样。让大家看到之后,对鬼神感应敬而远之,这不是教人吗?
 
  所以一切法没有善恶,没有邪正,邪正善恶在自己的心。自己心邪,你遇到都是邪法;自己心正,遇到邪法也变成正法。我们遇到邪法,你看看那个人学的时候被邪魔作弄了,我们世间人讲的是得精神分裂,很可怜,一生的前途完了。这个修行结果到疯人院、精神病院。家人不能救他,医生也不能救他,宗教界人士、得道的高僧也没有办法救他,这是业!他做这种示现告诉你,迷信鬼神,喜欢神通感应就变成这个样子。他在没有学佛,没有修行之前,是很好的年轻人,书也念得好。我们在美国、加拿大看到这种人,大学毕业了,拿到硕士,拿到博士,一家人多欢喜!学佛去了,不到半年、一年,他到精神病院去,没有办法恢复,很多很多。他的家亲眷属来找我:法师,有没有办法救他?我就问:他是不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他说是的。我讲:他要是刚刚得病,还很浅,还有办法救;到这个严重程度,没有办法。
 
  所以佛教人,正道!佛没有运用神通感应教化众生的,那是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跟诸位说,决定没有成就。你看看古往今来历史上,哪一个修神通求感应有成就的?找不到一个。但是你修定修慧,定慧到某一个阶段,发神通,这是真的,这种事实很多。可是有这种能力的人他不露,深藏不露,他还是用规规矩矩的方法来教人。这是真实智慧,真实的慈悲,我们不能不晓得。所以要细心去观察,决定不能够粗心大意。
 
  读经、持戒、念佛,这是一条稳稳当当的道路。古大德讲得好,简单容易,稳当快速,成功高。你要想成就,善知识一定劝你要修福,为什么?福是增上缘,你将来往生的时候,临命终时没有障碍,福报。为什么要重视修福?你自己想想无量劫来,你在这一生当中跟多少众生结冤仇?我没有跟人结冤仇。是,人你没有结冤仇,那动物呢?你这一生当中有没有吃过肉?你要吃众生的肉,那个众生是不是甘心情愿拿它的肉来供养你?那你可以吃,它甘心情愿。如果它不甘心不情愿,你吃它,它就怀恨在心。如果你是杀它来吃,那个麻烦更大,它记的仇恨就更深。从前李老师讲经的时候常常给我们讲,从前的屠户,杀猪,他知道杀生的罪很重。他在杀那个猪之前,提着猪耳朵跟它讲,他说「猪啊!猪啊!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他不吃来,我不宰,你向吃的去讨债」。他把责任统统推到吃肉的人身上去了。他把它杀掉,杀的时候,你不要怪我,你向吃肉的人去讨债,他不吃,我绝对不会杀你。
 
  有意无意伤害一些小动物,都是结冤仇。冤冤相报,你临命终时求往生,它就来找麻烦。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冤亲债主。临命终时,冤亲债主统统来了,所以你要修福,念念当中决定不能忘记冤亲债主,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它,超度它。这个记住,你真的有功德回向给它才行,你没有功德不行。我念一卷经是功德吗?念几句佛号是功德吗?古大德讽刺我们有口无心。无论是念经念佛,喊破喉咙也枉然,你只是口善,你的心不善,你的行不善,你没有功德。尤其经论当中常讲「火烧功德林」,那个火烧是瞋恚之火,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里一不高兴功德烧光了,所谓是「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佛常讲,我们也常常劝大家,可是怎么样?耳边风,境界现前原形毕露,把你平常在经典上所读的、所听的忘得一乾二净,还是照发脾气,还是动肝火,你没有学到东西。
 
  真正学佛学到东西,头一个就是逆境里头不动肝火,在这里头养成心平气和。要这个功夫,也要许许多多的助行,这个助行是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佛家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助行,很有力量的助行,帮助你在逆境里头能够保持平静,不起瞋恚,不起报复,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所以世出世间贤圣的教育,我们总结一个「爱」,爱的教育。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那就不能让自己来生堕落,来生要堕落,这个人不爱自己,爱自己的人,要把自己向上提升。我这一生在人道,来生至少要在天道,这是个自爱的人。
 
  自爱一定能爱人,爱人就不会伤害人,爱人就不会跟人起冲突。无论是言语、行为、动作伤害到别人,是不知道爱人,不知道自爱。这样的人在这一生当中,佛经上所说的起惑、造业、受报,你在那里搞轮回。你没有爱心,那就是轮回心,轮回心造轮回业。虽然亲近佛法,甚至于一生都在寺院庵堂,只是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佛的种子,这个种子被烦恼习气缠缚,它不起作用,来生还是继续搞轮回,这是佛菩萨常讲的可怜悯者。
 
  再看第二个名词,『或名能摧敌』。「敌」是敌对,敌对一定是双方,修道能够摧毁敌对,不是摧毁对方,摧毁对方这个事情办不到,是把自己内心里头敌对的意念摧毁,你就没有敌人。儒、佛都说「仁者无敌」。仁慈的人心目当中没有敌人,那个敌人要来伤害你,遇到你,自自然然他不会下手,他不忍心下手,下不了手。什么原因?你的真诚慈悲感化了他。无量劫的怨亲就化解了。你是一片真诚慈悲对他,他怎么能下手?所以,连灵界也传递讯息给我们,真诚心能救世界。这个讯息我们可以接受、可以相信,它与经论里面所讲的义理相应。
 
  十法界,尤其是六道,从哪里来的?从虚妄里头变现出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他的心想虚伪,不是真诚;他的心染污,他的心贡高我慢、不平,总觉得别人不如他,他至高无上,奴役别人,欺负别人,压迫别人,他是这种人,愚痴没有真实智慧。愚痴有的很难看、很不容易看出来,他是什么?世智辩聪,他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显示出来是大德大行,世智辩聪显示出来的是背离道德,不顺法性,我们这一看就知他是世智辩聪。真实智慧决定是从清净心,真诚清净平等心里面生出来的,这真实智慧。心要不清净、不平等、不真诚,他有聪明智慧,那叫世智辩聪。佛菩萨在经教里教导我们如何观察,如何辨别。
 
  最重要的这一句「能摧敌」,这是自己的真实功夫。我在讲席里头常常劝勉同学,把内心里面对立消除,那就是一定要学佛菩萨。佛菩萨没有,没有这个对立的念头,我们与一切人不对立,与一切事不对立,与一切物不对立,永远保持平等心,清净心,真诚心。这个心是遍法界虚空界,什么怨敌统统都化解,都没有了。化解不是在对方,是在自己,这个道理一定要懂。那我们学佛真的学到,真的得到殊胜的效果,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个利益就在现前,现前一定得到一切大众的尊敬,大众爱戴、大众拥护你,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很多人愿意帮忙协助,你很容易成就。内心要有敌对,敌对就造成冤家对头,冤家对头是你的障碍,你就错了。现在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名号第三句:
 
  【或名了知印。】
 
  菩萨所行之道、所修之道,是戒定慧三学、是觉正净的大道。我们同学们都知道,佛法的修学以及终极的目标是要开智慧。智慧就是『了知』,你的了(明了),你的知,有没有错?正不正确?这个『印』就是印证,印证是双方面的。诸佛如来为我们讲经说法,他的作用有两种,对于还没有觉悟的人,他的作用是能够帮助我们觉悟,走上觉悟的大道。觉悟落实在生活当中,就是过真实智慧的生活,这就是佛菩萨的生活。如果我们不知不觉,迷惑颠倒,我们是过六道众生的生活。六道众生生活苦,苦谛。佛菩萨生活,灭谛,灭谛里头有乐,苦灭了乐就现前。所以出世间的果不叫做乐,叫做苦灭,苦灭就是乐。他为什么不说乐,要说苦灭?苦灭的意思比乐圆满,为什么?我们听到乐,乐里头还有苦。苦灭没有苦了,没有苦那个乐是真乐,名词用得好。
 
  佛法对于初学是帮助我们成就,指导我们学习的方向、目标,等到我们契入境界,这个经典的作用是给我们作印证。譬如你在定中或者在梦中,见到西方极乐世界,出了定,醒过来之后,把《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来对照一下,这就是印证你定中境界、梦中境界跟经上讲的是不是一样的。如果是一样的,这是感应,是正确的;如果不一样,那是你妄想心变现的,那不是真的。所以这个「印」是个双关语。我们学习佛法,把所学的这个理论、方法、教诲,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验证佛所教导我们的有没有错误,是不是真的正确。譬如佛在经上讲,教我们修财布施得财富,我们修财布施,是不是真的得到财富?如果真的得到了,这是证明,这就是印证、证明佛讲的话正确,一点没错。修法布施,智慧开了;修无畏布施,真得健康长寿。我们从行门当中,落实当中,来证实佛教的这个正不正确,我们真干。果然如佛所说,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真的得到,这给一般初信或者不信的人,他们看到了生起信心。
 
  人在遇到非常苦难的时候,能够冷静读诵经典,思惟经义,烦恼就轻了,痛苦就减少,智慧增长。效果更显著的,这里面得法喜,真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说小的。随着自己功行的浅深,你得到的不一样。从这个名词术语也给我们现前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我们要求明了、要求知。如佛经论所说,经论是印。像我在前面所说的,佛教给我们诸恶莫作,果报一定能够得到岁岁平安,无时无处不平安,即使在动乱的社会当中,你也平安。为什么?虽有共业,别业殊胜。你能够众善奉行,你的果一定得年年如意,不但平安,称心如意。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都是早年章嘉大师教我的,我要肯干,要真干,学着转境界。
 
  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我听他讲经,听经,十年听了三十多部。我学讲经只有五部,最后学一部大部头的《大佛顶首楞严经》。这部经我学了之后也讲了好几遍,我记得好象讲过七遍,但是里面大概有三、四遍没有讲圆满。把我所知道的、所明了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面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着重在那个「修」,修是修正。没有接触佛法,我们的心理有严重的染污,就是说有严重的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染污。学了佛之后,依照经典所说,把这些毛病修正过来。真正功夫在哪里做?真正功夫要在事上去做才行,光经本上不行。经本上学习,你要真正通过实验,佛法的实验就是生活,就是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头做实验。
 
  所以整个社会、整个世间是我们学佛人的实验室,一切人事物是我们实验的处所。就像前面所说的,我们面对善人、恶人、喜欢的人、厌恶的人,在这里面去修平等心。平等里头最重要的化敌为友,化怨为亲。你怎么能够把它化开?这里头要记住,化不是从对方化,从自己内心里面化。他跟我为敌,我不跟他为敌,我自己这边化,自己这边化了,他对我就没有法子对敌。怎么会不对敌?他骂我,我一点也不生气,我还是面带笑容回敬他,让他骂,让他发泄。他骂一个钟点、半个钟点,没有回应,他骂累就不骂了。这是什么?这是我们学佛在练功。他打我不还手,随他打。诸位要知道,打架的人,那个回手打得愈起劲,愈打愈起劲,打得没完没了。如果一方面打,那一方面不还手,打两、三下之后,大概第三、第四下就打不下去了,对方不还手,这不就化解了吗?无始劫的冤业都能够化解。
 
  所以你要落实,学的东西要会用,用在生活上,决定不跟人作对。你真正明了,你真正知道了。知道什么?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剎土所有众生是一体,这我们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华严经》里面所说的,说得更亲切,那是自己的清净法身,整个宇宙是自己的清净法身;这个有形相的是清净法身,无有形相的是自己的法性,自己不能跟自己作对。觉悟的人了知,迷惑的人不了知。看看我们是觉悟还是迷惑?迷惑的人不能忍受,觉悟的人能忍受。说能忍受,刚刚觉悟;真正觉悟的人,这忍受两个字都没有,念头都没有。那是什么?入不思议境界了,他是真的觉悟,真的契入,这个经上所说的是究竟了知,圆满了知。为什么?他的果报是灭圣谛,苦灭圣谛,如来果地上究竟的菩提涅槃。第四句:
 
  【或名能入性。】
 
  『入』是契入,『性』是真性。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能够明心见性,你要问为什么?因为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现的,唯心所现。既然是自性变现的,那怎么不能见性,哪有这种道理。正如古人所说的,这个比喻所讲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器有千种万种,式样各个不相同,统统是金做的。我们把金比作性,器比作一切万物,一切万物既然是性变现的,哪一物里头没有性?哪一个器不是金?你要从体性上去看,法法皆如,无有一法不如。那个如是什么?如其性,这你就见性了。
 
  性真实,性清净,性平等,性正觉,性没有生灭,性没有大小,性没有先后,见性了,你就入境界。从《华严》入,就是入华严三昧,入华藏境界;从念佛求生净土入,你入念佛三昧,入弥陀愿海,入极乐世界。八万四千法门是佛说的,这个数字是真实的,一条都不少。说无量法门就是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法法都是法性变现的,所以一切法就是自性,一切法无不具足自性的德能相好,统统具足。大,世界具足,小,微尘具足;世界并不比微尘多一点,微尘也不比世界少一点,这才叫真平等,真正不可思议。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入?迷就不能入,悟就入了。那我们为什么迷而不悟?佛说一切众生本来觉悟,《起信论》上讲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两句话是真的,不觉就是迷,迷是依妄起的,不是真的。
 
  佛教导我们,你要想求觉悟,你要想求证入,没有别的,把迷妄除掉就是了。你看看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容易。可是实际上来讲,你的迷妄除不掉。那是什么?《华严经》上讲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迷惑,分别、执着是造业,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不下!在现前这个阶段最困难的,执着。执着里头头一个,身见,执着这个身是我,我要怎样怎样,不知道这个身是妄的,不知道身是假的,天天念《金刚经》,不开悟有什么用?《金刚经》、《心经》都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这个身不是真的,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假相。我们迷在这个假相之中不能觉悟。佛菩萨慈悲到极处,知道我们过去生中还有一点善根,这一点善根是能感,佛菩萨就应了。四种感应前面说过好几遍。我们的感自己不知道,自己过去生中曾经学过佛,阿赖耶里头有佛种子,现在如果遇到了,欢喜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佛菩萨不问,只要你肯接受,佛菩萨就来,叫感应道交!「我接受得很浅」,不要紧,再给你加深一点,这一生不起作用,你的烦恼习气太重,佛菩萨还是不舍弃你,这就叫做「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所以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一生一世的熏习。两个人都在念佛堂念佛,一个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弥陀来接引,这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好象他毕业了。另外一个人也在念佛堂念佛,念了一辈子,往生的时候,生天,他在过去生中熏习的时间比不上那个往生的人。往生的人毕业了,他还没毕业,但是虽没毕业,他升级了。好象念书一样,他念三年级,现在升四年级,那个往生的人是毕业走了。升四年级,他还要三年熏习,他才能毕业。诸位从这个比喻当中,能体会到佛法修学是生生世世,不是一生成功的。
 
  但是善导大师也曾经给我们讲过,「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个话说得也非常有道理。缘,确确实实我们的根性没有成熟,要遇到很好的缘,这一生当中可能成熟。过去生中有很好的善根,但是这一生没有遇到缘,可能这一生还是迷惑造业,而没有办法念佛往生,这个例子太多太多。最殊胜的缘是什么?总不外三个,一个是善友,我们一般所说的老师,你遇到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天天教你,这不容易遇到;第二是同学,你真正有一些好的同参道友,可以常常在一起研究讨论,切磋琢磨,帮助提升你境界;第三个是修学环境,你有很好的学习环境。环境就是实验室,你所学的东西能在这个境界里面去实验。这个境界里头有顺有逆,你怎么样在这个境界里面不生烦恼,顺境不起贪恋,逆境不起瞋恚,把你的烦恼习气在这里头磨炼,磨光了,智慧现起来,定慧现起来。所以你要不通过实验没有法子,你不是真智慧,不是真的德能。
 
  这个在最早的时候,方东美先生就教给我。所以他赞叹佛法,特别是赞叹《华严》,他说《华严》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教科书。为什么说它是最好的?它最完备,它有理论,它有方法,还有表演,这是世界上一般教科书所不能够具备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实验,它有理论,有方法,有实验报告。这他教给我的。我们学多少,学一句,这一句就落实,落实就是实验;学两句,我两句就落实;你天天都在学,天天都在做实验,你哪有不成就的!你的缘殊胜。
 
  所以这个修学环境里头,不是完全都是称心如意,你只能学一面,那一面你学不到。你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那个僧团也有负面的,谁来做负面的?提婆达多、六群比丘。这些人做负面的表演,让初学的人正面、负面两面他都在磨,像磨刀一样,不能光磨这一面,那一面也要磨,那个刀锋才能磨得快,你只磨一面不行。世尊当年在世就给我们表演,提婆达多不是普通人也是佛菩萨的化身,好象来演戏,演反面的,演得非常逼真。
 
  《大藏经》里面《提婆达多经》,释迦牟尼佛讲的。他造的是五逆十恶,背师叛道,生身陷阿鼻地狱,连这个果报,惑业苦报,统统表演出来给你看。他是表演,演得非常逼真,他落在阿鼻地狱。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他在阿鼻地狱苦不苦?不苦,在阿鼻地狱里面的受用仿佛忉利天,但是他不是忉利天,他是地狱,他没有苦受。堕地狱是他造作罪业,应该堕的。为什么堕地狱不受苦?他帮助许许多多人觉悟,这是他的功德。许许多多看到他这个样子,这个因缘果报,不敢学他,回头是岸,亲近善知识,不亲近恶知识,恶知识果报是这样的。他从负面的教化,所以他有功德,他教不少人觉悟。这个道理很深很微妙,你要是细心冷静决定没有成见,你能面面都看到。
 
  我上一次到杭州,这些同学们陪同我去游西湖,我去参观岳王庙,岳飞的庙,岳坟,看到秦桧夫妻两个的铁像跪在那边,跪在门口面对着岳飞的坟墓。每个人到岳坟上,都鞠躬,都致敬;看到秦桧的像,都吐唾沫。现在那边钉了块牌子,不准吐唾沫,因为不卫生。我跟大家讲,岳飞跟秦桧的功德是平等的,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完全相同。大家奇怪,怎么是平等?岳飞教你尽忠报国,秦桧教你不要做汉奸,做汉奸就是这个下场;一个从正面教,一个从反面教。秦桧在哪里?肯定在天堂。你看看这将近一千年,他教化多少众生!反面的教育得正面的效果,秦桧的罪忏悔尽了;他要有一念忏悔的心,他就生天了。他使多少人回头是岸,使多少人觉悟不可以做汉奸,不可以害好人。
 
  蕅益大师说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物质环境,人事环境,总是平等的。在你观察当中,你用什么心去反应,就得什么样的效果。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去讨厌恶人,不会去怨恨恶人。恶人在那里也教人,他在那里示范、示现,你看看像他那个样子就没有好的结果。在世的时候,人讨厌他、厌弃他、远离他,为什么?他心行不善。死后堕恶道受亿万人的唾骂,遗臭万年。人生是一个舞台,你愿意表演哪一种角色?世尊那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团体,绝对没有恶人,那只好是佛菩萨来装恶人,来演这一场戏,来教化众生。
 
  可是世间这个舞台里面,迷惑颠倒的众生多,看看佛菩萨表演的时候要觉悟,要真正能够通达明了,要知道选择。总是帮助你自己走出六道,走出十法界,回归到自性。能入性,这是大乘佛法。所以小乘佛法里面,八相成道有降魔,大乘里头没有降魔,为什么?魔也是佛变的。大乘佛法确确实实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无佛亦无魔,能入性。有佛、有魔不能入性,为什么?你有分别执着,离妄想分别执着才能入性。所以要记住每一法都能够帮助我们离妄想分别执着,只要你善于观察,你不善就没有法子。你会观察,不会你就不行。我们要学善,要学会,要学能,在佛法经论当中学习。下面第五个名号:
 
  【或名难敌对。】
 
  这个名号跟第二个名号对看,我们意思就能很明显,第二名号是「能摧敌」,第五个名号是『难敌对』。清凉大师有注解,「道名难敌对者,有惑必破,不为惑破故」。他还举了个比喻,「犹明能灭暗」,光明能灭黑暗,「则无暗而不灭,暗不灭明,何能相敌」,这个比喻也比喻得好。现在观光旅游很普遍,旅游里面往往我们喜欢看岩洞,天然的岩洞里面也有很丰富的景观,但是黑暗。我们把灯点燃里面就照明,在这里面看到许许多多钟乳石,那是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于几百万年,滴水累积的,很壮观。灯能灭暗,暗不能灭明。从这个比喻上,我们就能体会「难敌对」的是什么?智慧。佛法常用光明来比喻智慧,戒定慧,智慧开了;那个暗是表什么?表迷惑,我们可以说所有一切迷惑、造业、苦报统统没有了。
 
  所以佛法的修学,佛法的教诲,终极的目标是智慧,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智慧是你自己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所以佛法称为内学。智慧怎么能现前?要定,定是真心,定是本性。换句话说,你的真心,你的本性,原本就是定的。动怎么样?动是妄心,动就错了,不动是真,动就错了。这一动,一动就迷了,真心本性就失掉,这个失掉叫迷失,不是真的失掉。真心本性怎么会失掉?不可能失掉,所以叫迷失。你认迷不认真,这就错了,这就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个伤害不是伤害别人,是伤害自己。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变成三途地狱,是你自己迷了,自己变现的,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这一句的意思很多,我们下一堂再接着给诸位介绍,愈清楚愈明白,对我们的修学愈有受用。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八五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八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三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九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四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三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一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0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四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六五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四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五八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问15 我不能盘腿而坐,可不可以学习禅修?[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无死的金刚心 第3章:奶格玛千诺![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念经、念佛给已转世人,他能得利益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欢喜布施,得福甚大[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师生应如何爱护学院[栏目:太虚法师]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课 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二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