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四五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8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0四五卷)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第三段离垢世界,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次有世界,名为离垢。如来于彼,或名意成,或名知道,或名安住本,或名能解缚,或名通达义,或名乐分别,或名最胜见,或名调伏行,或名众苦行,或名具足力。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离垢』,前面跟诸位说过。名号,也常常提醒我们,特别是在这时代,垢是烦恼的代名词,这个时代烦恼重、烦恼多,我们必须要向佛菩萨学习,怎么样远离烦恼。远离烦恼不是在事上,如果事上离垢,诸佛菩萨就不会到六道、到九法界来度众生,为什么?九法界,尤其是六道,六道里面尤其是三恶道,严重的染污,不清净,离垢怎么可能到这世间来?不会来。佛菩萨高明的地方,没有染净。心里头有清净,那个清净也是染污,必须染净两边都舍离,才是真正的离垢。
 
  如果是相对的,说老实话,离垢出不了三界。为什么?佛给我们说过,色界天三禅是净土(娑婆世界的净土),四禅是福地,没出三界。因此,这地方不向佛菩萨学就不行,佛菩萨事上没有离开,理上离开了;也就说心地上他一尘不染,所以他在净土没有乐受,在地狱没有苦受。这是大乘经上常常说的,我们疏忽了。佛讲凡夫有五种受:苦、乐、忧、喜、舍。这要听清楚,凡夫有五种受;觉悟的人,觉悟的人阿罗汉以上,这五种受没有了。五种受没有了叫「正受」,大家听过这名词,受是享受,正是正常,正常的享受叫「三昧」。佛讲六道凡夫的受不正常,怎么不正常?苦、乐、忧、喜、舍这五大类。佛已经恢复正常,已经远离不正常,不正常是垢。佛这些教诲,其中的义趣我们要明了,决定不能误会。误会怎么样?误会你就错了,你讲修行,修行你修错了。知见比什么都重要,大乘教里头常说的,破戒可以救,佛能救你;破见,佛不能救。见是什么?见解错误,佛没法子,见解要正确,修行自然就得方便。真正修行,《华严》末后五十三参历事练心,你不在事相上,你怎么能够把烦恼习气断尽?这讲断尽,小乘教里说的,大乘教中不讲断,讲转变;你怎么能转烦恼成菩提?
 
  所以,菩萨不舍六道,不舍三途,他在这里头转境界,自己转了自受用;自己转,给别人做榜样,别人看出门道也学着会转了,这就是度他,不用说话的。所以佛菩萨在世间天天做如是示现,也可能天天做同样的示现,不断在重复。为什么?众生烦恼习气很重,绝对不是说很快就回头,很容易就转过来;其实不然,众生真正转变回头是要相当长的时间,这就是讲长时熏修,佛菩萨示相天天在示相就是熏修。
 
  释迦牟尼佛在世,诸位读《金刚经》,你在《金刚经》上就看到,须菩提尊者跟释迦牟尼佛多少年?佛成道之后不久,他就加入僧团,佛开始讲经教学,先说阿含,小乘法人天道讲了十二年。大家已经有这样的基础,可以向上提升,这十二年就好比小学毕业,佛要开初中的课程,方等。方等讲了八年,中学完成,可以再提升,提升这是讲大学课程,这讲般若;般若是佛主要的教学,讲了二十二年。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四十九年,讲般若占二十二年。须菩提尊者,诸位想想看,你算这时间,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年;般若讲二十二年,《金刚经》是在中间讲的,般若法会的中期讲的,我们算它十年,三十年。
 
  须菩提尊者跟在释迦牟尼佛面前三十年,天天看他是这样子,过一种很呆板的生活,机械化的生活,每天除了讲经教学之外就出去托钵,天天做这示现。每天做,做了三十年,这一天被须菩提看出来了。这是《金刚经》的发起,须菩提才赞叹「善哉善哉,希有世尊」,看出门道出来了。什么门道?全部的佛法,原来就在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当中演变出来,你得会看。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就是他从早到晚所示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教诲,又何尝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说从早到晚时间还太长,你要真的会看,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所示现的,圆圆满满的佛法。
 
  我们把它缩小来讲,不要讲得太多、太杂,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哪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须菩提要看三十年才看出来,这叫什么?大彻大悟,这叫明心见性,这真正脱离了十法界。所以长时的熏修,长时的表演,这叫大慈大悲,哪里是短短时间能觉悟的。所以学佛,佛法常讲福慧双修,不能不修福,为什么?寿命是福报之一,你没有这么长的寿命,你没有法子觉悟。熏修几十年了,你还没有开悟,寿命到了,这就叫死魔。这一生不能开悟,到来生,算你这一生修得还不错,来生能得人身继续修行,但是至少要中断二十年。二十年的中断,前面所修的大概也忘了差不多,势必要从头来起,这叫退转。
 
  一次的生死是很大的一个落差,退转。如果你这一生修得不错,来生得大福报享福去了,这太危险了。人一享福就迷惑,前世修行他忘得干干净净;这一世,这是五欲六尘的受用太丰足了,对于修行这念头起不来,这很可能,例子太多了。所以往往一退转,几世、几十世、几百世,这是菩提道上事实真相。到什么时候才不退?经上讲得很清楚,小乘证得须陀洹果,大乘圆教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你证得位不退。那就说明你虽然没有出六道轮回,在六道里头生生世世不会堕三恶道,人天两道你会继续修行。如果你没有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修的一切善因很可能就享福去了,那就是长时间的退转,大幅度的退转,所以修行成佛要无量劫。
 
  善导大师给我们的教诲很宝贵,修行能不能成就,有多么大的成就,他老人家讲「总在遇缘不同」。这缘里头最重要的善友,我们讲的是老师,《华严经》讲的是善知识,这与我们的关系最密切了。你要遇到好老师,得到好老师的调教,你的方向目标是正确的,你明理,读书明理,了解事实真相,你不会退转;你不明了道理,不知道事实真相,哪有不退转的?这就是没有办法离垢,就退转了。所以我说这世界的人不错,这世界的人已经离垢,至少他们的烦恼习气很轻,不重,佛在这地方教化容易,这地方的人民善根深厚。
 
  如来在这地方第一个德号,『或名意成』。成是成就,意成就。实在讲意成就了,没有一样不成就。身、语、意三业,意业是主宰,身口是为它工作的。这名号里头,意义非常之深。诸位都知道大乘法里头常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里面跟我们讲的「唯识所变」。意是识,意要是善,没有一样不善;意要是净,没有一样不净;意离垢,一切染污统统离了。
 
  我们的麻烦在哪里?有的时候学得好象有那么一点样子,但是意上没有。很勉强的外表形式上,持戒持得很严,仪规做得很如法,外表上像,庄严肃穆,里面染污没离开,还是自私自利,还是贪瞋痴慢。细细去思惟、去反省,佛给我们说的标准我们没做到,差距太大了。所以外表虽然怎样做,不能持久,这现象进进退退,冷暖无常。这在修学过程当中,必然的现象,这是一个关口,看你能不能度过。你要能够安全度过,往后真的是一帆风顺,度不过就退堕了,菩提道上没有分,你走的还是三途六道。最重要的「意成」。
 
  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到很多的例子,心行不善,临终遇到善知识给他开示,教导他,忽然觉悟过来,知道一生做错了,真正忏悔往生。像佛陀在世的时候,阿阇世王造五逆十恶,临终忏悔往生了。佛跟大家说他是上品中生。我读到这段经文,我都非常讶异,因为我们心目当中想,临终忏悔往生,大概总是下辈往生,下下品往生。佛说他是上品中生,简直不敢想象。为什么?上品中生,一般一生行善用功的人都未必都能得到,一个五逆十恶的人,临终一念忏悔居然能往生,但这话是佛说的,佛不会打妄语。所以,从这地方我们真正体会到,世间谚语有一句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想到这一句,恶人真正回头过来,他就是一等一的好人,真回头了,从此以后再不造恶业,这力量太大太大了。
 
  这里面还有一层很深的意思,什么意思?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以轻看了恶人。你不要以为这人五逆十恶样样都做,你瞧不起他,说不定他临终遇缘,忏悔往生地位在我们上面,高得太多了,那个时候见面怎么好意思?所以佛在经上教导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只看到他这一世,没看他前世,他前世肯定是大修行人,为什么这一世变成这样子?善导的话「遇缘不同」。他这一生从小遇的是恶缘,他周边的人,交际的朋友都是狐朋狗友,都不是善人,他被熏染了。那个善根底子厚,所以临命终时他会忏悔,这就是说明他有很深厚的善根,这一生当中不幸而被迷了;听到善友一开示,他立刻就觉悟、就回头。
 
  我们没有天眼,不能看到三世,换句话说,不认识人。这些佛菩萨示现,含义都非常之深。往往我们没有看在眼里,看轻的人,轻慢的人临终走的时候非常殊胜。你看《影尘回忆录》里头,倓虚法师记载的修无师往生,修无师在世的时候谁瞧得起他?他什么都不会,也没念过书,大家只看到这人老实忠厚,常常受人轻视,甚至于侮辱,粗重的活都叫他去做。他欢欢喜喜去做,从来不抱怨,走的时候预知时至,他也不生病,坐在那里就往生。往生的时候还留了一句话,那是替他助念的人要求的。这些助念的人说,过去真正修学成就的人往生,总留几首偈子或者留两首诗给后人做纪念。他们要求修无法师,修无说我不认识字,老粗,他没有出家之前做泥水匠。他说:我也不会作诗,也不会作偈子,但是我有一句老实话告诉大家,「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他留了这句话,我们想想这句话有道理,他是不会说,但是他都做到。讲经说法的法师,会说,他没做到。他没做到,他没有真智慧,成就当然不如他。在世法里面他不如别人,在佛法里头别人不如他。
 
  我们的缘在这时代来说,算是很殊胜,殊胜在哪里?天天没有离开经教。不管你是什么根性,天天都在熏修,这是无比殊胜的法缘,天天不间断,总有一天醒悟过来。不要以为现在已经觉得不错了,好象已经是觉悟了,其实没有。现在可以说你稍稍有一点温度,有一点暖气,这觉悟好象火烧起来,你现在还没有。觉悟过来的人不一样,真正觉悟就像宗门里头常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那是真正觉悟。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平等是觉悟,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相处,心平等的,清净平等真诚慈悲,你觉悟了。你这一点做不到,没有觉悟。这是讲什么?讲境界。境界要清清楚楚明明了瞭,你才能向上提升;经义要熟记、要明了,你才能落实,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觉悟的人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平等慈悲,周遍法界,普被苍生,这真正觉悟了。大乘法里头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真正觉悟不舍一人,所以「意成」这名号含义很深很深。
 
  第二个名号,『或名知道』。这两个字意思跟前面「意成」一样的博大精深。「道」广义的,世出世间一切道理,佛法里面常讲的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你不通达明了,这叫「知道」。这意思在一般宗教里面赞美上帝赞美神全知全能,知道就是全知全能。狭义来讲,十法界依正因果,这是道。法相唯识宗所讲的引、满二业,我们明了吗?你要是明了你就会修,你修学得很如法,你就有成就,一天有一天的成就,一年有一年的成就,必定是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会修了。我们今天又如何?说老实话我们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法?不知道你才会造业,知道,不会造业了。知道是真正认识道,这道是道路,是方向,是门道。我们真的不知,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随顺烦恼习气,一丝毫都不能够转动,随顺烦恼习气,三恶道!
 
  想想看,这想想看是真修行,反省。佛法里头最重视的朝暮二课,你有没有去做?早课是提醒,我这一天不能够违背经教,就是不违背性德,不违背佛菩萨的教诲。晚课是反省、是检点,我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佛菩萨教诲?晚课是做忏悔的功夫,没有做到的,希望明天要做到,已经做到的,希望能保持,这样做早晚功课怎么会不进步!所以许许多多人朝暮二课流于形式,这功课为谁做的?好象都是为佛菩萨,与自己不相干,这是什么?这不知道。你真正知道,你要晓得朝暮二课与佛菩萨不相干,与自己的关系大!
 
  我们现在得人身,希望在这世间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到底什么样子?我们可以用天台大师的「百界千如」来讲,你是想作佛还是想作菩萨?是想作缘觉,还是想作声闻,还是想作天人,还是想作人?甚至于有人还喜欢作阿修罗,罗剎。不舍贪瞋痴,贪心重,贪而无厌,人中之鬼,鬼头鬼脑;瞋恚心重是地狱,愚痴心重是畜生,你做哪一种人?作佛,佛是清净平等慈悲,菩萨是六度,四摄六度是菩萨。这里面有引业、有满业,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就知道怎样做人,怎样修福修慧。福慧得到了,你肯修哪有不得的道理!你们看《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真正肯修它一定现前。这道理现在你们同学都知道,日本江本胜博士从水的结晶里面得到证明。你修善一定得善果,你造恶一定得恶报,这是科学从实验室里头发现的,自然的道理,不是佛菩萨、神赐给你的,不是的,自自然然的道理。你知道这道理,你肯干。
 
  所以你看江本胜先生他呼吁,希望全世界的人明白这道理,以爱心,以感恩的心对待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的前途非常美好。特别是什么?别人以恶意对我,我以感恩的心对他,这是中国古人都说过,无始劫的怨结立刻能化解。人把内心里面一切怨结仇恨统统消得干干净净,这不得了,内心里头的怨结消干净了,业障化除了,外面没有障碍了。外面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一接触到,没有一样不圆满,没有一样不自在,自利利他,真的成就无量功德。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离垢世界如来名号第三句:
 
  【或名安住本。】
 
  这名号对我们修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本」,本是什么?在中国过去小朋友念的《三字经》,我们小时候也念过,第一句就把这个「本」说出来,「人之初,性本善」,本是善的。佛法里面讲本是清净的,这是讲的心,心是万法之本,它是纯净纯善。它本来无一物,能现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本,既然纯净纯善,所有显现的一切法,无有一法不是本净本善。所以修行证果的人,如果不把这当作本修因,你决定不能证果。为什么?大乘经上常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真,果就真,真的是什么?真的是纯净纯善,本善。
 
  我们今天看这世间,这一切人事物里头真的不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这哪里叫善?没错,你所看的是现象,现象它的本是纯净纯善,但是它现在为什么会变成不净不善?这是被染污了,你要明白这道理,就像一块黄金掉到粪坑里去了,虽然掉到粪坑,黄金它的本还是真金,它的价值没有一丝毫的损失,只是外表上骯脏而已,那个骯脏把它洗干净,它本来面目就现前。所以不善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不善,《三字经》上讲得很好,「性相近,习相远」,习就是染污,习性,那不是本性。习性与本性说老实话不相干,我们要重视的是本性,不要把他的习性放在心上,我们的心就会纯净纯善。佛常常讲是我们迷了,是我自己迷了,迷在哪里?不知道看本性,专门去看习性。六道凡夫最糟糕的就这桩事情。诸佛菩萨高明,就高明在此地,他看一切众生的本性本善本净,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有一切众生,佛眼睛当中都是佛,所以佛敬佛,佛尊重佛,这是本。
 
  我们能不能『安住本』?我们要安住本了,天下太平。你的心肯定,你的真诚遍虚空法界,你的清净平等遍虚空法界,你的正觉慈悲遍虚空法界,普被一切众生。你今天还做不到,做不到是什么?你没有安住本,你是安住末。安住末就是安住在烦恼习气里头,安住在迷惑颠倒里面,这叫凡夫。这一颠倒,心里面常常放着烦恼习气,就是染污,你所现的这境界相,这就是六道轮回,这就是现前的天灾人祸,许多宗教里头讲的世界末日。大灾大难从哪里来?「从心想生」,诸位要好好记住佛这一句无上的开示,不是从别人心想生,从自己心想生。我自己心地纯净纯善,别人怎么样想恶,与我都没有关系,这叫什么?共业、别业,别人造的恶业我会受到牵累,因为我也有这恶业,你才跟他共,真的共患难。如果你的心地清净一丝毫不受染污,你跟他不共。这不共的话,那就是佛菩萨,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世间,不共。
 
  我们这里受苦受难,人家住清净庄严的净土,你要问这什么原因?这是真的吗?你细心去看看,日本江本胜博士他对水结晶的实验,你应该有所启示。这一杯水放在这里,一个心胸很恶的人,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们两个人看这水,水结晶不一样。善心的人看这水,水呈现的是非常美丽的结晶,像花朵一样;不善的人去看的时候,那个结晶是支离破碎。你要把这扩大到世界,不如此吗?这世界以恶心看,这世界是乱世,灾难重重;以善心看的时候,这世界是净土。到底是净土是秽土,是吉祥是凶灾?不在外境,在自己一念,与别人不相干。我的念头转过来了,我住净土,他的念头没有转过来,他住秽土。我要有慈悲心,我帮助他,我把这道理事实真相讲解给他听,他念头转过来时候,他也住净土。「境随心转」、「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些真是最宝贵的教训。你想想看,是不是统统都是教我们安住本?人能安住本,这人就成佛,就成菩萨。
 
  我见到有最恶劣的人,最凶狠的人,以恶意恶行加于一个人,让这人受极大的冲击,受极大的苦难,但是现在这恶人有灾难,曾经受过他侮辱陷害的这人,听到这桩事情,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我要去救他。这种人在历史上也不多,把过去世的怨恨,过去那个怨恨忘得一乾二净,看到这人有苦有难的时候要帮助他,这是什么力量?佛法不思议的力量,他觉悟了,他入佛境界,这才能转得过来,没有通过思考,直接的反应。要是一般人听到这事情,岂不幸灾乐祸;你过去整我,你看你现在报应来了。我们学佛的功夫境界就在这地方考验。
 
  佛在《八大人觉经》上讲的「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百分之百的做到。怎么叫百分之百?他出自于自然,没有通过思考,通过思考就不是百分之百。如果听到这事情,想一想佛教我「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还是去帮助他,这就打很大的折扣了。这念头转过来,境界转过来了,福智增长,这人是智人,这人是福人,这人安住本。能够「以德报怨」,只有菩萨才能做到,真正觉悟的人才能做到,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世间贤君子做不到,能做到「以直报怨」,这是儒家讲的,这不错了,以德报怨还得了。所以这是化解无始劫冤业最殊胜的方法,妙法。
 
  我们应当要知道学习,像诸佛如来,像法身菩萨一样,这就是我们走佛道,走菩萨道,对自己有大利益。今天我们讲这大利益,诸位能接受,善心变的是善境界,恶念变的是恶境界,你的心纯净纯善,什么样的灾难都消了,什么样的业障也都化解了,这是佛法修学真实功德。所以,我们要学安住本,首先要认识本,本性、本净、本善,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本来具足无量德能,本来具足无量相好,本净本善就统统现前,现在就现前了。离开了本净本善,用现代科学里头的话讲,那就变种了,一次变,第二次变,第三次变,无数次的变,愈变愈糟糕,愈变愈坏,愈变愈不善,但是不怕,无论它有千万次的变化,只要一念觉悟,马上就回归到本善,就在那一念觉悟。我们的心要安住本,我们的言语要安住本,我们的行为要安住本,特别是对恶人,对于自己的冤家对头,要以善心、善意、善言、善行来对待,那你这佛法是真正学到了;你还做不到,你没学到。再看底下一个名号:
 
  【或名能解缚。】
 
  「缚』是绳索捆绑,「解」是解开,解开缠缚,这缚也是代表烦恼习气。坚固的妄想分别执着在佛经里面叫结缚,怎么样结缚的?迷了才产生的。无始以来迷失了自性,起了无明,无明是结缚。从无明里面又起了妄想,妄想里头又起了分别,再起了执着,这结缚是愈来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这圈子愈来愈小,愈来愈紧,紧得让你透不过气来,古人所谓作茧自缚,迷惑到极处。迷没有不造罪业,罪业带来给你的苦报,惑业苦。怎么样才能解脱?觉悟就解脱。
 
  所以佛法的教学,最高的指导原则是破迷开悟,破迷就是此地讲的『解缚』。用什么东西来破?用觉,觉而不迷,烦恼习气就化解。转烦恼为菩提,真实般若智慧,它的德用就是把所有一切不善统统转变成纯善,所有一切不净统统转变成纯净,就在一个智,在一个觉。智觉有这么大的功能,这是真正的宝,我们称之为法宝,称之为佛宝,称之为三宝。佛法僧三宝,三而一,一而三,就是智觉。我们大家都知道,佛是智觉的意思,法还是智觉的意思,僧还是智觉,都没离开,一而三,三而一。不智就愚迷,不觉就迷惑,愚迷结缚,智觉解开了。
 
  佛能解缚,第一个意思是自己解脱了,把最微细的无明都化解,就是圆成佛道。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化解掉,其他的统统都解开、都化解掉了,还有一品生相无明,这一品生相无明再把它化解掉,他就证得究竟圆满的菩提。这是如来示现给我们看的,这桩事情别人帮不上忙,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什么?这缠缚是我们自己做的,不是别人缠缚我们,是我们自己缠缚自己,这道理一定要懂。
 
  我们今天受了冤屈,受别人陷害,别人能给我们委屈吗?能给我们陷害吗?不能。为什么受得这么苦?是你自己无知。别人给你的是个增上缘,这增上缘给你了,你把你自己内心里面烦恼习气引发出来,这习气让你自己受罪,外头没有关系。外面假如要有关系的话,我们今天苦,佛菩萨要来救我,他要不来救我,他慈悲何在?这说明了,完全都是自作自受。你受苦,苦是你自己做,你自己心里头变现的,不善的心;你得乐,是你自己的善心,与外头一点交涉都没有。你要怨天尤人,你不是罪上加罪吗?这道理很深,真的不容易懂,但是它是真理。
 
  你明白这道理之后,吉凶祸福,不是外面加给我的,是我自己念头上变现出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佛说得对,一点都不错。外面东西充其量是一个诱导,这诱导问题是你接不接受?你要不接受,一点事都没有。你要接受什么?把自己烦恼习气引发出来,然后变现出苦境界你自己去受。所以佛菩萨看到这些众生受苦受难,在那里叹息「可怜悯者」,他真可怜,他以为灾难是外头来的。诸位想想,这桩事实真相,不但说世间人不知道,都以为苦难是从外头来的,快乐也是从外头来的,他不晓得是自己内心变现的,就是染净善恶的念头。你要真正搞清楚,真正搞明白,不必透彻的明了,能够明了少分,你现前这些苦难就去掉一大半了,你怎么会苦?你怎么不快乐?我们今天能够稍稍懂得这点道理,我们要感谢释迦牟尼佛的经本,我们要不是看经,不是听他的教诲,我们怎么会懂这道理?这道理就是佛讲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两句话会讲的人很多,哪一个佛教徒不懂?都听说过,不学佛的世间人听说过这话也很多,这话真正道理懂不懂?不懂。为什么?真正道理要懂,你就离苦得乐,你就得佛法真实受用了。
 
  我们在这段经文里面看如来的名号,我在前面讲了这世界叫「离垢」,这世界的众生善根深厚,他听得懂,如来在那里好教。在教学里面讲这些学生根性成熟了,机会到了。「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他到这程度,纵然没有起心动念求佛菩萨,只要到这程度,佛菩萨自然来了。到这程度,这是冥感,佛显应。你没有这善根,没有到这程度,佛不来,为什么?来跟你讲没用处,你听不懂,你得不到受用。必须你善根成熟,佛菩萨到这地方教化,起很大的作用,帮助你成就。
 
  在这地方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能体会到,自己解缚才能帮助别人解缚,自己安住本才能帮助别人安住本,这是一定的道理。自己做不到,决定不能帮助人,这是佛在经上常说的「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这几句话佛说的,我们的印象很深刻,我们要想别人帮助,今天世界上苦难很多,求助的人很多,我们有没有能力帮助别人?自己转过来就能帮助人,自己转不过来,没有办法,所谓是「泥菩萨过河,自身不保」,哪有能力帮助别人?这帮助别人不费钱的,是自觉,自觉自悟,这形象去帮助别人。佛在经上最重要的这些开示都能够落实,纵然是不能圆满,少分,给一般学佛的人带来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人失去了信心,一事无成,就是世法很小的事业都要有信心,他才能成就,没有信心决定不能成就。第五个名号:
 
  【或名通达义。】
 
  义是义理,这一句名号意义很深很广,我们今天学习的,着重在这义字。我们在基督教经典里头《新旧约全书》,在《古兰经》里面,常常看到神所赞叹的义人,能够行义的人,上帝、神都常常赞叹;不义之人,我们就可想而知。他们那个经典上,上帝有惩罚,惩罚的对象是什么?不义之人。什么是义?与道相应的行为叫义。在中国儒家所讲的五伦五常这是义,落实在生活当中,在人事、在物质环境里面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或者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义,浅显的解释,人应当的行为。父慈子孝这是义,为人父母对儿女不能不慈悲,做儿女对父母不能不尽孝,这是义。我们现在社会人讲义务,应该要做的,没有条件的,决定没有讲求报酬的,讲求报酬是生意买卖,那不是义;无条件的,应该要去做的。兄弟互相友爱,朋友有信,信义。什么人能『通达义』?究竟圆满的通达是如来。如来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是义务,这是他不能不做的。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成佛,但是他因为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变成了十法界。如来有义务帮助他们回归自性,这是如来的义务,没有条件,没有代价,这是大义。我们不晓得。他跟我无亲无故,我为什么要帮助他?只有如来才晓得。
 
  世出世间没有无亲无故的,如来果地上明白了,法身大士也明白,明白什么?佛经里面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你说有没有关系,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哪有没有关系的?没有关系是你迷,是你无知,你要不迷,你要是明白了,你就晓得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密切关系。由此可知,你讨厌一个人,是讨厌自己;你瞋恨一个人,是瞋恨自己;你不喜欢一个人,是不喜欢自己。这种大道理,六道里头人不知道,四圣法界里面知道,还不能完全做到,一真法界里法身菩萨他懂得,他做到了,他跟佛一样在做。由于无明没断尽,他还有一点障碍,他在做的时候有时候还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像佛那么样的大圆满、大自在,六道凡夫完全不知道。
 
  知恩报恩这是义,今天人不知道报恩,什么原因?不知恩。能不能怪他?不可以,你要怪他你就错了。为什么?忘恩负义不是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知恩报恩,但是他今天所作所为真的是忘恩负义。你要知道,这是他迷了,迷失了自性,佛经上常常讲「可怜悯者」。他可怜在哪里?迷失自性。所以这时教育重要,诸佛菩萨为什么要示现教学,就这道理。《三字经》上「苟不教,性乃迁」,乃迁是什么?性就产生变化了。现在你看SARS病毒,我们常常讲的变种了,为什么变种?没人教它。所以六道凡夫你要晓得,讲六道凡夫就要用怜悯心,他不明了。现在我们稍稍有一点明了了,明了我们要像佛菩萨一样对待他们,示范给他看,讲解给他听,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
 
  这帮助绝对不是短时间,要有耐心,这耐心就是修自己的忍辱波罗蜜,没有这些境界,忍辱波罗蜜到哪里修去?没地方修。真正有耐心,像释迦牟尼佛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帮助须菩提觉悟,他得用三十年的时间。须菩提这时候看到释迦牟尼佛托钵回来,才「希有世尊」,希有,为什么?他看出门道出来,三十年天天看,都没有看出来,这一天发现了。但是你要晓得没有三十年天天看,他怎么会觉悟?所以自己不觉悟,怎么能觉悟别人,自己觉悟,才有长远的耐心恒心,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帮助所有一切众生,帮助冤亲债主。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四六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四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七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五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二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五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九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0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四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五一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信仰的力量——玄奘法师的启示(普正)[栏目:玄奘研究]
 《禅门锻炼说》要略 七 奇巧回换[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安心净土(一)[栏目:正净法师]
 安居讲法第二十三讲[栏目:智海法师]
 当代寺院本位的反思[栏目:戒法法师]
 如果杀生者比被杀者先死犯什么罪?[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16.放开双手[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正信的佛教[栏目:圣严法师]
 长部13经 三明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长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