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一三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起具因缘偈颂第七首:
【菩萨能修普贤行,游行法界微尘道,尘中悉现无量剎,清净广大如虚空。】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这首颂是赞颂「普贤菩萨的愿力」。普贤在佛法里常说有三类:第一类叫「位前普贤」,第二类叫「当位普贤」,第三类叫「位后普贤」。普贤菩萨这个当位是等觉;换句话说,等觉以前修普贤菩萨这个法门的人都称为普贤菩萨,这个普贤菩萨就叫位前。他还没有证得等觉之前,通称为位前菩萨。
能发普贤心,『修普贤行』,这个人全是普贤菩萨。哪些人是?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从凡圣土下下品,一直到实报土上上品全都是普贤菩萨。由此可知,极乐世界根本就是普贤菩萨的法界,《无量寿经》可以作证明。我们在经上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说「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咸」是全部,极乐世界全部都是修的普贤大士之德。换句话说,极乐世界全部都是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
难怪彭际清居士他就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的《无量寿经》,也就是圆满的《无量寿经》,这样我们才晓得净土跟《华严经》的关系是一不是二。《无量寿经》可以说就是《华严经》的精华、《华严经》的略本,我们今天讲的节要,《华严经》的节要。经文虽然有多寡的不同,内容实际上无二无别。这些事,我们学净土的同学不能不清楚。
发普贤心就是发普贤菩萨十大愿,十大愿是普贤心,修普贤行。全经的教诲就是「普贤行」,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可以说一样都不漏;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在《无量寿经》、在《华严经》里头,细细的来学习。
普贤行的特色是心量大,心地真诚,没有一丝毫虚伪。心量广大,常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在《华严》里面才真正明白了太虚、沙界,沙界是恒河沙数的世界,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的。《华严经》上讲不是这个讲法,世界哪里只恒河沙数?恒河沙数跟华严比是微不足道!
《华严经》上讲的佛剎是世界微尘数,下面还要加一个「海」,决不是数量能限制的。这个数量说实在话,不但是等觉菩萨不知道,如来也说不出,重重无尽的法界。这个心量有多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一般大乘菩萨的心量,不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心量比这个大的太多太多了,真的是不可思议!
我们今天想想,我们的心量多小?一点点小事情都那么样的计较,分别计较,我们怎么能学普贤行?但是真正修净土,希望这一生能往生,你真正把心量展开,能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就能生。生到哪里?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只能生这二土。实报庄严土那不行,实报庄严土那是华严境界,你的心量还要扩大,量周沙界还是没有办法到实报土。所以心量小怎么能成就?
众生实实在在可怜,可怜的实在讲就是心量太小。拓开心量是我们现前修行第一门功课,从哪里拓开?我常常讲放下自私自利,我、法二执不能不除。你还有我执,还有法执,你学佛,鬼神都讥笑你,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
所以实在讲,我们今天常常讲学佛不难,修行不难,讲经不难。为什么说不难?形式!形式简单。样子!那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发心难,要发心破我执,要发心断自私自利,这个难。要发心舍己为人,为什么人?为你的冤亲债主,为你的冤家对头,这个难。为你自己亲爱的人,不难。为你的冤家对头,你要用纯净纯善的心,对那个存心想害你的人,这个难。难,你能做到,容易的就不必说了。
普贤菩萨的心跟如来果地上心是一,不是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要满分,真修行的人就在这上面用功夫,这叫从根本修。表现在外面是究竟圆满的智慧,那就是看破。世出世间一切法,体性现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叫做看破。看破之后,他自然就放下了。放下是什么?世出世间一切理事现相,心里面一丝毫的分别执着都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放下是这个。
彻底放下,纯净。圆满的明了,纯善。纯善纯净,你才能帮助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众生,你有能力帮助他。你自己没有做到纯净纯善,你用什么帮助别人?所以佛在大经上常讲,自己没有度,要想度别人,哪有这种道理?这些话我们听得很多。所以修行没有别的,头一桩事情修自己的纯净,彻底放下;纯善,真正看破,自行化他都得自在。自行化他总是随缘,决定没有一丝毫的分别执着,要真正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我们这一生才能有成就。真正的成就是把自己提升到华严境界,这是我们一生修行纯正的目标。
大乘经不能不读,多读!多,不是样样都读,就这一部经要多读。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能把《大方广佛华严经》念上一千遍,这个意思你自然就懂得了。你说为什么?一千遍念下来,心定了。
昨天有个居士送我一个小图章,圆形的,刻了几个字,我看起来很有意思,「成于一,败于二三」,没错!你搞一样你就有成就,你搞两三样你肯定失败。佛这样说的,古圣先贤都是这么说的。四弘誓愿里头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话怎么讲?这个话到你成了之后再讲,你现在没成,那你是一门深入。成了之后,这一门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成?我学这部经,我把这部经已经讲了十遍了,算不算成?不算。我讲一百遍,我讲一千遍了,算不算成?不算。什么算成?在这一部经上大开圆解,那你就成了。你讲一遍,大开圆解了,你就已经成了,一遍就成了。你讲一千遍,没有大开圆解,没有成就。
大开圆解是什么?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你才算成就。为什么?明心见性之后,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你一接触就通了。古人说的「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切经摆在面前不通,你没有成。一切经摆在你面前全通了,你成了。那个时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你就明白了。「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学一门。我这一门通了,所有一切法门全通了,就这么个道理。你要那一切法门统统去学,你学一百年、学一千年,你都不通。为什么?心是乱的。由此可知,我们走一条路,通到哪里?通到自性,通到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才叫真正通了。
今天几个人懂这个道理?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他不老实,这个也想看,那个也想摸,不但是佛法没有办法成就,世法都不行。你看世间法有成就的人也专攻一门,现在学校最高的学位博士,其实他博不博?他一点都不博。他只是专攻一门,在一门里头有成就,拿博士学位,他并不博。佛门那个开悟之后那真正叫博士,为什么?世出世间法他全通了。所以佛法是以见性,不见性不算成就,明心见性才算成就。
念佛人,你看一句「阿弥陀佛」,行!一句阿弥陀佛,念到理一心不乱,通了,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学一部经,全心全力就在这一部经上,不论经大小,学一部《般若心经》,两百六十个字都能明心见性。在教下不叫明心见性,叫大开圆解,大开圆解就是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通了,整部《大藏经》展开,没有一部他不通。佛法如此,世间法也如此。世间法在他面前,你说给他听,就跟六祖讲的,这一门东西我没有学过,你说说,我听听。他听了之后全通了,全明白了,你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地方,他来给你讲解。他确实有智慧、有能力指导你,什么原因?通了!这是真实的学问,真实的智慧。
李老师以前教我,他非常着重这一点,叫我学教,把重点放在教理上,不要放在文字上。我问他为什么?教理通了,世出世间法你全部贯通。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在佛门里面常讲上根利智,不是普通人。
老师又告诉我,如果这一层你做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在教义上入门。教义是通达一部分,虽不是全体,佛法大乘有八个宗,你没有办法通八个宗,你能通一个宗,通与这一个宗有密切相关的,也能通两三个宗,那就不错了。决定不可以学一部经,你就不懂得第二部经,这种修学叫做死读书,念死书,不能够贯通。这个念,念得很辛苦。但是有没有好处?也有好处。至少种了善根,不堕恶道。
所以佛法里面讲五乘佛法,五乘是讲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这个五类。学一部经只懂一部经,不能通其他的经,人乘佛法,可以保人身;你依一部经修行,你不会堕恶道。你能够学个十部、二十部,你很聪明,你有很好的记忆力,有很好的修学环境,你一生学个十部、二十部,你将来能得天乘,出不了三界。
出三界不简单,出三界要得禅定。什么样的禅定?大乘经上讲得很好,九次第定,超越三界了。前面八个次第定是三界之内,到第九定超越了,阿罗汉证得,辟支佛证得,他们超越六道轮回。前面八个定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四空天,称之为四禅八定。四禅单讲四禅天,八定把四禅跟四空合起来,这个禅定功夫八个阶级;到第八定,这是世间禅定最高的了,非想非非想处定,那个定功能够支持八万大劫。
八万大劫有多长?一般人不知道。你要是想想佛在经上讲的,一个大劫是这一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我们今天讲星系,这个星系不是太阳系,我们过去以为是银河系,现在黄念祖老居士跟我们讲不是银河系(银河系是个单位世界),是整个一尊佛的教化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个三千大千世界,要用一般我们计算来讲,十亿个银河系。这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一个星系,一次「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这样的银河系经过八万次的成住坏空,你知道这个时间多长?
八万大劫,那是什么?那是非想非非想天人他们的境界,不可思议。但是时间再长,总有到头的一天,时间到了,他的定力退失了,退失他就往下堕落,出不了轮回。他为什么不往上再去修?他不知道还有上面一层,他以为自己已经到顶了,自己觉得他已经成佛了。你看世界「成住坏空」,他没有事情,与他不相干,他知道得很清楚,世界「成住坏空」。我们不想不知道,仔细去想一想、去观察,你就晓得第八定的境界已经是很殊胜了。
阿罗汉聪明,辟支佛聪明,为什么?他们接受过佛法,听佛讲过经,知道这不是究竟境界,还有比这个更高的。所以他不住在第八定,继续修行证得第九定,超越了。九定上面还有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往上去没有止境的,愈往上面去境界不一样,但是总而言之都在世间。你就是证得阿罗汉果、辟支佛、菩萨,甚至于成了佛了,十法界里面的佛,还是没有见性,你才晓得见性之难。难在哪里?难在你放不下。你要真肯放下,你马上就成佛,这个佛在经上讲得非常清楚。
你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放不下。自己很想放下,但是事实上还是放不下。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你就完了,你就是凡夫!你的心对万物,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你自己好好想想,不平等。放下的人平等;你不平等,你没有放下,你还有执着,你没有放下。你还有妄想,你没有放下。你什么时候能像佛菩萨一样,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完全没有执着,完全没有分别,这个时候你入华严境界了。
华严境界里面的菩萨,跟诸位说,妄想执着是丝毫都没有了。但是妄想没有断尽,妄想是属于根本无明,所以破一品,粗重的妄想没有了,还有非常微细的。那一种微细的妄想,我们体会不到,我们也想象不到,很微细。愈是微细愈难断,所以从初住菩萨到十地菩萨,断那个微细妄想要多少时间?经上一般讲三大阿僧祇劫,那是断微细妄想。可是菩萨修行,总而言之,烦恼不断就进进退退。在凡夫位子上,我们要晓得,总是退得多进得少。因为这个原因,佛菩萨才劝我们求生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有个什么好处?极乐世界只有进步没有退步。原因是什么?环境好。修学的环境好,没有障碍。我们这个地方不行,最大的障碍是人事,人事环境不好,其次物质环境,两种环境都给我们做出严重障碍,所以退缘太多了。它不是帮助我们进步,它是帮助我们退步,所以这个世间修行非常困难。
但是话又说回来,非常困难是对一般人来说的,一般凡夫来说的;如果对于一个真正善根深厚、觉而不迷的人来讲,这个世界修行是最好的环境。佛在经上不是说,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给诸位讲这个修行是真修行,我们这些人不能算,假的,不是真的。真修行,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换句话说,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的功夫,超过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人功夫一百年。什么道理?实在讲这个道理不难懂,这个路难走;难走,你能够走通了,你了不起;那边路容易走。什么人在这个世界修行有成就?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行法,《华严经》后面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是非常具体的显示。
这个世界的境界是大风大浪,大风大浪在这里头是不惊不怖,不受影响,这个人的功力了不起,名闻利养种种诱惑在你面前,如如不动。这一种诱惑,说老实话,很多大乘菩萨要是遇到了都会退心。你能如如不动,你的定力,你的智慧当然超过他,道理就在此地。
不要说别的,今天我们在现实这个社会里面修行,我们的定功,我们的智慧,超过隋唐那个时候的祖师大德,肯定超过。什么原因?那个时代社会上没有这么多诱惑,他们那些祖师大德如果生在今天的社会未必有成就。我们今天这些修行人,要把他放在隋唐那个时代,那样的环境,没有污染、没有诱惑的环境,我们也成就。
所以你就晓得在末世这样环境里头,浊恶到极处,你还能成就,你还能不染,你还能保持清净,你还能修成平等心,那些祖师大德哪一个不佩服你?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讲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我自己的心。那个心是什么?就是一个觉,一个迷。你是不是真正觉悟了?说老实话,没有觉悟,自己以为觉悟那就坏了,那你觉悟就没有指望了。如果常常想我自己还在迷,还没有觉悟,你还向觉的路上走,你还有觉悟的可能。自己以为觉悟了,那就没有法子了,你永远迷下去了。
所以今天修行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大事情,无过于经典的熏习。我们处在现前的社会,如果每天至少有四个小时经典熏习,决定不能少过四个小时,再能够有八个小时念佛,一天认真干个十二个小时。八个小时念佛,四个小时研究经教,接受经典熏陶,八个钟点念佛,一天真正干十二个小时,你才有能力保护自己,不受现代社会这个恶的习气染污,不会受他们的影响,你的功夫平平稳稳的向前迈进。你要不认真去干,把世缘统统放下,你就不可能有能力保护自己不受环境影响,你不可能做到,你做不到。
我们在这个地方两三年,不到三年,我们建这个道场。这个道场,我跟你们讲得很清楚,你们不认真干,我马上就走了。你要以为我对这里还有丝毫留恋,你错了,你完全想错了,那是你,不是我。你们要仔细观察,我是怎样离开台湾的?怎样离开美国的?现在怎样离开新加坡的?我也会怎样离开此地。我跟大家相处只有一个条件,你们真正肯学、肯修,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你们如果搞假的,我就走了。不要以为这个地方,这么多的产业,这么多的这些条件,我告诉你,我死了这身体都带不去,哪一样是我的?没有一样。我不会等到死的时候我才放下,我老早就放下了。这些道场所有一切,跟你们结个善缘,我走得很干净,一丝毫留恋都没有。
我去的地方非常非常多,哪里有缘我就到哪里去。我自己很清楚,我的福报、我的资财一丝毫不缺乏。我两手空空,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再建一个道场,比这里又殊胜,我相信这个你们应该能懂得。我一次都比一次殊胜,我把这里放下,两手空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我相信不到三年,建一个道场比这个地方还要殊胜。这是什么道理?自然之道,天然之道。你不懂是你没有真正听经。这些年来你要真正听我讲经,你就完全明了。福德是自然的,没有一丝毫勉强,你要问真正的原因,没有别的,开发自性。
我为什么这样感谢老师,感谢护法?没有老师指点,我怎么知道这条路?没有韩馆长这三十年的护持,我怎么能把这条路走通?这条路走通,那不是个容易事情,就是说你修行要有好环境,这个环境是得力护法帮助我的。我走通了,馆长才走。我没有走通的时候,她始终照顾我。谁知道?没有人知道。你要能知道,你的境界跟我平等。你的境界不如我,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的境界高过我就会知道。
我遇到两个人,在中国国内黄念祖老居士,可惜他走了。这一次在日本遇到一个中村康隆,他知道。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虽然访问短短的时间,我们在一起见面不到一个小时,见面谈话当中他知道,他今年九十七岁,那是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不是普通人。完空上人也很了不起,今年八十五岁。真正的大德愈来愈少了,希望年轻的法师要真正发大菩提心,真干!现在时间到了。
12
诸位同学,请接着还看第七首:
【菩萨能修普贤行,游行法界微尘道,尘中悉现无量剎,清净广大如虚空。】
这一首偈前面虽然跟诸位说了很多,无非都是强调普贤行的重要;普贤行里头最重要的是发广大心。偈颂里面跟我们讲『游行法界微尘道』,这句话不好懂,「游行法界」没有问题,我们知道菩萨在十法界里头,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所以这个游行法界没有问题,「微尘道」就不好懂了。诸位听这部经,从头一直听下来的,没有问题,你会懂得,这是经上讲的「一一微尘」。
微尘太多了,每一粒微尘里面都有无量无边际的法界,都有无数无尽的剎土众生,这个没有人知道。微尘如是,每一粒微尘都如是,我们正报里头毛孔、毛端亦复如是。你要果然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些事实真相;这个知道是听说的,我们六根的能力都达不到。这个话是佛说的,佛决定没有妄语,佛说的话句句是真实的,那我们就要相信,整个世界是活活泼泼的,是个有机体。
今天科学的技术算是很不错了,没有办法探测,微尘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法界剎土众生,没有法子发现。这个事情如果哪一天被科学家发现了,那是在整个科学界里头最重大的发现。
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许许多多的事物,现在有局部、少数科学家证实了。连这个法界,种种不同的法界,现在科学家他们说是种种不同维次的空间,这个科学家证明确实存在。但是那种种不同维次空间里面的状况,他不知道,他一无所知。佛法讲的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状况,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科学家知道确确实实有不同维次空间,但是里面的状况是一无所知。
我们在等待,看科学再进步,能不能有所说明?这些说明跟佛在经典上所说的相不相同?相同的,他没有错;不相同的,他也没有错。不管同与不同,在佛法里面全是法界:佛法界、众生法界。佛法最被人称道之处、被人尊重之处,那就是佛所说的,绝对不叫人迷信,我说怎么样,你就要相信,佛不是这样说的。佛所说的,有一套方法教你自己去证明,这个很了不起。我所讲的是真的,你可以相信,你自己必须真正证得才是你自己的。譬如我们东方人从来没有到过西方去,现在我告诉你,地球的那一边是美国,是南北美洲,我曾经去过。我把那边状况告诉你,你可以相信,最后的目的希望你亲自到那边去一趟,你证明我跟你讲的没错。
佛法终极的目标在证,证是你自己去证明,所以它不迷信,它只是把宇宙人生真相说出来,你自己去证明。你证明之后,你再跟佛所说的去核对核对一样不一样,佛有没有说错?这种教学是最高的智慧,是高度的艺术,决定不欺诳一切众生,在这里显示佛菩萨的真诚。
「游行法界微尘道」,微尘里头还有微尘,微尘世界里头还有微尘世界,重重无尽。底下这一句话说:
『尘中悉现无量剎』,说微尘,「尘中悉现无量剎」,所现剎土跟我们现前虚空法界完全相同。你看看虚空剎土没有缩小,微尘没有放大,毛孔、毛端亦复然,我们毛端没有放大,无量无边的剎土没有缩小,怎么容进去的?后面会有一段很长的文字,清凉大师来给我们介绍。这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不是凡夫常识能够达到的。不但凡夫想象不到,就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我们佛门叫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不知道;言语、心思所不及,就是达不到不思议的解脱境界。
微尘里面的世界,毛端里面的世界,『清净广大如虚空』,无法想象。普贤行门能入,我们在「入法界品」,四十卷《华严经》的经题上看到了,它的这一品的品题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这一首偈里面讲的境界,普贤行愿。「普贤行愿」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所入。你不修普贤行,你怎么能够入得了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究竟真实圆满的境界,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才是真实。人间天上的享受是假的,是梦幻泡影,不值得一提。自性唯心所现的境界一成不变,那就是一真法界,是经上讲的重重无尽的法界。
人不能没有志,佛家说人不能没有愿,你要没有大的愿力,你就没有成就。实在说现在人,我们讲同学,我们的同学心愿都很小,很小很小一点他就很满足了。就像小朋友一样,三、四岁的小朋友,给他一颗糖,他就很满足了,他没有任何奢求了。他有什么成就?到什么地方去找一个大心、大欲望的众生?大心大欲望,他什么欲望?作佛。这个欲望大,我要得、我非常想得。我得到什么?得到尽虚空遍法界,这个欲望大。
你得到一个城市,得到一个国家,得到一个地球,作地球上的王。甚至于比这个更大,我得到了整个娑婆世界,我作娑婆世界的王,摩醯首罗天王是娑婆世界的王。我作大梵天王,这是色界天的王,这个欲望小,很小,微不足道。佛作法王,佛的愿望是得到尽虚空遍法界,佛要得到法身,不是这个肉身、色身,不是这个。真正觉悟的人,心量大的人,我要得法身。法身是什么?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剎土众生是自己的清净法身,佛要证得这个。这个才是大心、大愿、大欲,与华严境界完全相应。华严会上这些菩萨们,没有一个不是广大心愿欲解;解是理解明了,我们要学习、要觉悟。
你为什么不能学习?你不觉悟,你不了解。觉悟、了解,那不在经典上下功夫是办不到的,没有人给你讲这些事实真相;只有释迦牟尼佛在华严会上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我们要是不通过《华严》的学习,我们哪有这么大的心量?哪有这么大的想法?完全是得力《华严》的学习。
我们今天可以肯定这是世出世间第一本好书,无上的法宝。非常可惜这个世间人,认识它的人太少太少了;我讲认识它的人,不是普通人,佛门四众同修,真正对它认识的太少太少了。
现在请看底下两首偈,我们把两首合起来念,这两首的内容非常丰富。第八首:
【等虚空界现神通,悉诣道场诸佛所,莲华座上示众相,一一身包一切剎。】
再看下面一首:
【一念普现于三世,一切剎海皆成立,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毗卢所严净。】
这两首偈包括前面的两首,一共是四首偈,就是第六、第七、第八、第九,这四首偈希望大家把它念熟,最好能背。常常记在心里,常常去读诵,去观想,对你拓开心量,会有很大帮助。我们心量这么小,怎么样把心量拓开?这四首偈好,很管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第八、第九这两首偈是赞颂如来的自在,如来果地,「颂如来自在」,第八偈是讲「果用」,第九偈是讲「善流」。大师跟我们说经上没有讲「法尔」,法尔就是法性,所以他没有说,但是这一句非常重要。大乘法里头常讲「法尔如是」,那个「法尔」很难讲。我的上一代老和尚也常说,但是讲不清楚,我们那个时候听到「法尔如是」,就问老和尚什么叫法尔?法尔就是法尔,所以我们永远对「法尔」两个字含含糊糊。清凉在此地给我们指出来,「法尔就是法性」,法性就是自性,自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叫法尔。所以这个地方略而不说。
又说第七偈里头「依中有依」,第八偈里头是「正中有依」,这个地方我们要把它看清楚。这第七偈里头为什么说依中有依?第七偈的「尘」是依报,微尘是依报。依报里头又现无量剎,剎是依报,依中有依。第八首里面正中有依,正是什么?身,身是正报。『一一身包一切剎』,剎是依报。我们在这个地方特别要留意的是「一一身」,一一身是讲一一身中的毛孔、毛端。因为偈颂这是七言颂,每一句一定是限定七个字,所以用身来说。
这个地方说的是普贤菩萨身,说的是佛身,那我们要问众生身怎么样?众生身跟佛身有什么差别?理上讲没有差别,理上没有差别,相上讲也没有差别。佛菩萨一一毛端包一切剎,我们身上每一个毛端是不是包一切剎?当然包一切剎。众生跟佛差别究竟在哪里?在觉、迷。众生在迷,迷而不觉;佛菩萨在觉,觉而不迷。就这一点差别;除此之外,跟诸位说,毫无差别。
但是觉跟迷受用不一样,觉了的受用,自在随缘,佛菩萨的受用。凡夫的受用,就是迷的人,经上讲的三界统苦,迷的人三苦、八苦,他的受用只有苦。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色界天的坏苦。欲界里头,苦苦、坏苦无一不具足。无色界天,虽然是苦苦、坏苦都没有了,有行苦;就是他那个境界不能永远保存,称之为行苦。决定没有自在,决定没有随缘;众生的心是攀缘心,哪里懂随缘。
「随缘」这两个字,境界也是深广无际,不是凡夫境界。我们能随缘?你想想,你心里头还有分别、还有执着就不能随缘了,那就是攀缘;分别执着断了,那个时候是随缘。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给我们示现的、做出的那个样子,那是随缘。你看看以饮食,日中一食,出去托钵,给什么吃什么,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决定是欢喜恭敬,随缘。
学生们都跟老师学习,学生不一定都有老师这种境界。我们在安世高传记里面看到,安世高不错,真的跟佛学习,那是佛的好学生。他有个同学那就差一点了,这个同学要在我们今天来看,好法师,了不起。安世高给我们说:他明经好施;明经是对于经教他通达,又喜欢布施,好施,喜欢布施是修行。这个人是有智慧、有修行,后来做了龙王,什么原因?就是不能随缘。有时候偶尔出去托钵,施主给的饭菜很差,很难吃。当然出家人的形相要维系,表面上也欢喜接受,也给他祝愿、祝福,心里头有一点不舒服。就这么一点点原因,死了以后堕畜生道。但是他有修行,他有慧,他也有福,畜生道里面去作龙王,这个事情我想许许多多同学都知道。
你们听我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个经是安世高大师翻译的,我们介绍安世高大师,一定会说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警惕。
我们今天要跟他那个同学相比,相差太远了。我们的分别执着,我们的贪瞋痴慢,比他严重不知道要多少倍。他堕落畜生道当龙王,我们今天干的这些,以后堕在哪个道?以为自己都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你一心一厢情愿。西方极乐世界欢不欢迎你,你没有去考虑到。
李老师讲的那个话,人家听起来都摇头,都不能接受。李老师说:在家出家念佛人,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两三个。所以自己要常常反省,要常常想一想,我这样子,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诸上善人,能不能容纳我?如果你真的想通了,我这个行为诸上善人不能接纳,你就要好好的去修正你一切错误的行为。西方极乐世界接纳一切众生的标准在《无量寿经》,展开《无量寿经》,那些条件,我一条一条核对一下,我具备哪几条,要认真检讨。果然认真,你要从「净业三福」开始,那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凡夫作佛,第一个条件,三福十一句,我到底做到了几句?我做到的程度怎么样?
我再告诉大家,我们凡夫,说老实话,取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有分,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达到圆满成佛,行不行?我给你答应是行,看你怎么做法。这个话我也说过很多次,《无量寿经》这里头的理论、方法、境界,你要做到百分之百,完全做到了,你往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就成佛了,你成的是究竟圆满佛,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
你说你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九,还差一分,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等觉菩萨。顺着这个次序往下降,降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过去曾经说过,你也得把《无量寿经》这里面的教诲要做到百分之二十,净业三福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净业三福里面一共是三条,你能做到第一条,凡圣同居土。你能做到第二条,第一、第二条能做到,你生方便有余土。三条统统做到,你已经是实报庄严土的根性,你能不能到实报庄严土,那就看你在《无量寿经》上得多少分。
往年我讲过很多遍,讲这个九品。九品你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全做到了,上上品往生。你能做到百分之九十,还有百分之十做不到,上中品往生。你能做到百分之八十,两成做不到,上下品往生,就八十分。只能做到七成,七十分中上品往生。降到下下品要做到两成。两成都做不到,这一生跟西方极乐世界种了善根,这个善根这一生当中不能成熟,还要搞六道轮回。
知道这些道理,知道这些事实真相,为什么不真干?每一天自己还在骗自己,那怎么得了?想想看同学当中有人真干的,他到极乐世界作佛了。我们自己敷衍塞责,样样不认真,依旧搞六道轮回,这两个不能比。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不错了,到极乐世界那是真的菩萨,他不是假的。
而且到极乐世界永远不退转,不像他方诸佛世界,他还有退转,极乐世界没有退转。《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明白告诉我们,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念四十八愿里头都有,阿惟越致是圆证三不退。初证三不退是圆教初住,这是《华严经》上的,他不圆满。圆证三不退是什么菩萨?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八地菩萨。极乐世界的殊胜没得说,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赞叹,这是一个希有难逢的法门。
你看下下品往生是凡夫,不是圣人,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讲得多清楚多明白。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的神通道力几乎跟八地菩萨平等。这找不到的,你查遍《大藏经》,没有这个说法,所以极乐世界是个很特别的修行环境。阿弥陀佛慈悲到了极处,给我们这样圆满周全的设施,那么好的修行环境,在那个环境里头没有退转的因缘,享阿弥陀佛的福报,这个要知道。种种设施是阿弥陀佛的大智、大德、大能所现,有缘众生到那里去安然享受,自然成就不可思议。
我们这一生没有遇到这个法门,那没有话说,那是你没有缘分。遇到这个法门,自己不能成就,真叫可惜!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值得惋惜的事情。我们不能把这个抓住,你这一生空过了,无论修什么样的智慧,修什么样的福德,跟这个相比是天壤之别。真正明了,真正有能力认知这个法门,他才肯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专修专弘。专弘就是劝别人学习;劝别人学习,自己当然是一心一意认真努力在学习。
世出世间佛缘世缘统统放下,帮助这个世间,帮助一切众生,那个时候才是随缘,在随缘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世出世法一定要知道总在「缘」字,你要能够观察清楚。缘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机会,佛家叫缘,世间人叫机会。你要认识机会,你要抓住机会,你就成就了。你不认识机会,你抓不住机会,空过了;空过了,再等一次这个机会到来,难了!可能你一生、两生、三生都遇不到,开经偈里面讲,「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这个机会也许才碰到一次,也许还碰不到,你就晓得这个机会是多么多么的难遇到。
为什么不珍惜?为什么这么容易错过?还贪念世间五欲六尘,还要去管别人是是非非的闲事,你错用了心,你白操了心。怎样成就众生?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众生。这个道理你能懂吗?自己真的成了佛、成了菩萨了,你跟《华严经》上这些诸菩萨一样,你能够「游行法界微尘道」,你能够『悉诣道场诸佛所』。我们自己要早一天成佛,我能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剎土那里去度有缘众生。我不着急,现在这几个人、这个小道场赶快要帮助他成就;是的,我成就他们,误了自己,误了自己就误了众生,这个帐你总是算不清楚。到哪一天你才能把这个帐算清楚、搞明白了?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万缘放下,一切随缘。
你们这个小道场,你们做得好,我帮助你;做得不好也很好,我走了,我才不管你。这不是不慈悲,这叫大慈大悲。为什么?你们不学好,暂时放在这里,我要到别的地方去教化成熟众生。百千万年之后,你这里成熟了,回心转意你想学了,我再来。现在在这个地方陪你们没有用,白浪费时间,你不肯干!到你真肯干,我就来了,你不肯干,我就走了,这才叫大慈大悲。这个慈悲是以智慧为基础,不是感情。世间人的慈悲是以感情为基础,佛菩萨的慈悲是以智慧为基础的,不一样。智慧是真情,感情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好,现在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