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五六卷)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第二」:
清凉大师在这一品,没有讲到经文之前,先把这一品的大意为我们做一个介绍。这一品之「来意」,前面说过了。第二段是解释品名,首先在三分里面,这一品往下是属于本经的正宗分,要正说宗旨。在四个大段落里面,也叫四分,清凉大师他老人家分的,这一分是「举果劝乐生信分」,列举如来依正果报,劝一切众生兴起信心,所以也可以讲是「所信因果」,我们学佛所信的因果;「亦名说佛依果会」,在这一会当中多半要说佛的依报,正报虽然说,依报说得多,也就是说对于佛的生活环境这一面讲得多。
品名「如来现相」,「如来是能现之人,相是所现之法,现通能所」,有能现的、有所现的。「如来现相」,如来有五个意思,现相也有五个意思。我们从清凉大师的开示,第一个意思,如来五个意思,第一个:就理上来说,法性才叫「如」,离障就叫「来」。「如」这个字就是指的真如法性,一切众生无不具足,虽然具足,在凡夫境界里面我们的真如法性被烦恼障碍住,虽有,不能够现前,好象真如法性埋没在烦恼之中。实际上这是迷,真的就是迷悟,迷了,我们的法性真如就转变成烦恼习气,是这么回事情;哪一天觉悟了,原来烦恼习气就是真如自性。烦恼习气没有了,真如自性现前,那叫来。你离开了障碍,离开烦恼、离开障碍,烦恼障、所知障这两种障离开了,出障这叫来,这是从理上来说的。由此可知,诸佛如来他那个来是出障,我们今天是在障里面,没有离开障碍,这是从理上讲。
从行上来讲,《瑜伽师地论》说「言无虚妄,故名如来」,《涅槃经》上也是这个说法。我们想想这个意思,佛所说的句句话是实话。《金刚经》上讲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真就不是假的,实就不是虚的,「如语者」,他所说的完全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怎样的,他就怎么说,绝对不会在事实真相里头加一点,我们今天讲某人说话夸张,夸张是他加了一点,也不会掩饰、少说一点,不是的。他所说的完全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怎么样他就怎么说法,这一句意思很重要。为什么?我们在经上看到这个境界简直就不可思议,一般对佛法没有相当修养的人听这个说法,这是讲故事;这就像中国的《封神榜》、像《西游记》,会把《华严经》当作小说来看,不相信这里面所说的字字句句是真的。如果知道字字句句是真的,这是如来说的,这不是普通人讲的,如来说的。
如果就理智合起来讲,《转*轮论》里有一个说法,「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许许多多祖师大德注疏里面都引用这个说法。第一义是什么?第一义就是法性。什么叫第一义,这个名相我们在佛经里面、祖师大德注疏里面,看到太多太多了。什么叫第一义?有第一义当然就有第二义。第一义在我们《弥陀经》里面就是讲的一心,一心就是第一义。一!不是二,一也就不可思议;二可以思、可以议,就是说你可以想、你也可以说,二就落在识里头,落在心意识里面。第一义是离心意识,心是阿赖耶,我们常讲阿赖耶的作用是落印象,意是末那,末那是执着,识是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一义的意思我们就有一点点体会得,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不落印象,这是第一义。这个境界叫如,这是自性的性体,自性的本体叫如,菩萨都做不到。正觉名来,正觉是什么?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第一义谛是理,自性本具智慧是智,理智合起来说,来说如来的意思,所以你觉第一义谛那就叫如来。我们换句话说,因为这个名相名词意思真的不好懂,你什么时候觉悟你的自性、觉悟了真如本性,你就叫如来,这个意思大概可以体会到一点。禅宗里面常说明心见性,那个明、那个见,那是「正觉」;那个心、那个性,就是「第一义谛」。明心见性,就称为如来。谁明心见性?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可以称如来。法身菩萨是真佛不是假佛,拣别跟十法界里面的佛不一样;十法界里面有菩萨、有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没有明心见性。所以天台家天台大师用六即来辨别,十法界里面的佛叫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一真法界里面菩萨叫分证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但是他没有圆满,所以叫分证。破一品无明、证得一分法身,那就分证即佛,见一分自性、证一分法身;二住菩萨,见二分真性、证二分法身。这就是此地讲的,觉第一义谛。
第四种讲法,离相,《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从离相,这个句子大家都念得很熟。第五种是融合起来讲,把前面这几个意思融合起来说,「一如无二如」,无论说理体,无论说觉智,「无不皆如」,所以称为「如」。这样说起来,欧阳竟无大师说「佛法不是哲学,它也不是宗教」,从这个地方你就能晓得,它不是哲学。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有能有所,譬如我们讲觉,有能觉、有所觉,有能证、有所证,佛法里面也有能也有所,但是跟哲学不一样。哲学,能不是所、所不是能;佛法,能即是所、所即是能,能所是一不是二。譬如我们此地讲的觉智,是能觉能智,你所觉的理,第一义谛那个理,是你所觉、是你所知。但是在佛法里面讲,能所是一不是二,哲学里就没有了,没这种讲法。佛法是圆融的,能即是所,所即是能,能所不二。所以不管是从体上讲、理上讲,或者从智上讲,「无不皆如」。又说「如外无法,来也就是如。如是来者,是真如来」。由此可知,这个意思很深很广。如来这个意思,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乘经上常用「不思议境界」来形容它,这是说能现之人。
所现的相,相也有五种,第一种「现面门光相」,这个意思是召集十方菩萨。前面讲的「如」,我们真的是无可奈何,为什么?学不到。现相这里面,我们有学习的地方。现面门相,你这个面孔要好看,所以佛法对于,你看《华严经》上第一个,它重视。佛法要普度众生,这大家都知道的。你要想度众生,这个「度」我们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度的意思就是帮助的意思、协助的意思。众生很苦不知道苦,众生迷惑不知道自己迷惑,这叫真正可怜,佛经上常常说「可怜悯者」,那是一点都不假,可怜悯者!觉悟的人想帮助他,他还不接受,他还处处刁难,不以为然,你说这个事情麻烦不麻烦?他真的很苦,眼看着在十法界里一层一层往下坠落,觉悟的人清楚,想帮助他拉他一把,把他往上提升;我们一般人讲好人不遭好报,凡夫对你并不感激,嫌你多事,不喜欢接受你的帮助。所以佛菩萨救度一切众生,一定要有圆满的智慧,要有高度的技巧,这个技巧就是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头一个,面门要有光相。这个说法你不会懂,我们举个例子给你说,你就容易体会了。像弥勒菩萨布袋和尚,你懂了吗?布袋和尚满面放光。什么光?欢喜相。所以佛门里面这个现相,我们讲形相,你看建设一个道场,这个道场一进大门,你第一个所看见的就是布袋和尚的相。天王殿的当中,天王殿是你进庙门第一个建筑物,旁边是四大天王,当中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现面门光相。我们要学,面对着一切众生,要生欢喜心;欢喜什么?我服务的对象来了,我有机会全心全力为你服务。要像什么?要像慈母看到她的婴儿,那个喜悦是真的,不是假装的。佛是真的,法身菩萨是真的。我们今天看到人,是什么面孔?是什么态度?我们读到这一句应当知道警惕,应当晓得如何学习。在一切时一切处,遇到一切众生,满面笑容。众生对我们讨厌,我们自己要知道,他对我们有误会,他对我们没有了解,他要了解一定也很欢喜。所以不可以说他厌弃我们,我们也板着面孔对他,那就错了。当他不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合掌问讯满面笑容,以真诚清净平等心接众,从这个形相上显示出一片慈悲。每一次这个人跟你遇到,你都是这样真诚心对待他,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他就会感动。决定不可以别人以恶意对待我们,我们也以恶意相向,那就会变成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小的误会造成重大的矛盾,心里小的不愉快逐渐形成大的怨恨、大的冲突,那就错了。这是说到面门放光,面门放光是欢迎大众。弥勒菩萨造像、布袋和尚造像放在寺院门口,欢迎大众,你看看这个意思多深!我们住在道场的人,接待所有来的宾客、一切人物,就要像弥勒菩萨那样,真诚热心的欢迎;他进门之后,我们热情的接待。经教里如是教导我们,我们没有学会,还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真正内行人一看,你没有修行,你不是佛弟子,粗心大意。
第二「现眉间光相」,我们这个世间文人常讲眉飞色舞,眉毛眼睛会讲话,世尊没有说法之前,眉间放光,这是一个暗示,「示说法主」。世间文人常讲,眼是灵魂之窗,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形于外最重要的无过于眼睛。真正有德行的人、有修行功夫的人、有学问的人,你跟他一见面,他看看你的眼,就晓得你心里有些什么东西,一眼就被人看穿了。你修行功夫到什么阶段?你是菩萨,还是罗汉?你是大乘,你是小乘?乃至于你是善人,你是恶人?一眼看穿。第三「振动剎网」,我们现在没有,你看讲经仪规里面,按照讲经的仪规前面一定有赞佛偈,有念经文,有呼钟声偈。法师开讲,这个钟声偈完了之后,念开经偈,法师开讲之前先要抚尺,有尺,振动剎网,我们现在这些都不用了。这个抚尺是什么意思?警众,让大家警觉:马上开始讲经,要注意听,是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为了一般听众,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不是从前那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的人很苦,分秒必争,他到这个地方来是要听经的;如果照那个仪规,那个仪规差不多要做四十分钟,四十分钟听不到经,他不耐烦。所以从前讲经,一般讲经是一个半小时,实际上法师讲经的时间用了多少时间?大概四十分钟;前面的仪规跟后面的回向,要占去五十分钟,那个确实是很庄严,真的能够摄受人心,不过是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我过去讲经,用大座仪规,大概只有头一天我们用这个仪规;这部经讲圆满,最后一天用这个仪规,当中我们都不用,我们就用很简单的仪规,只念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念开经偈,这就开讲了。所以仪式我们大幅度的省略,契合现代听众的根机;要是用古人那样的仪规,很多人都不想来了,浪费时间太多了。这是时节因缘不相同,我们要知道。
在外国讲经,如果我们想升座坐在这个地方,外国人看起来不习惯。外国人听讲演大家都是自己坐在那里,讲演人是站在那边讲的;讲台也很小,像一个小茶几一样,没有这么大的桌子,这是诸位常常在电视上看,就是美国总统讲话也是站在那里。你看那个讲台,也是一个小小的小茶几一样,这是西方的文化。我们到西方讲经说法,常常也采用这个方法,他们看到欢喜,容易接受。如果看到我们讲堂布置得很庄严,法师在上面端正坐着,他觉得不习惯,这个场面他很少见到。初学的他不习惯,第二次他就不想来了,为什么?他接触一个不同的文化。我们四众同学发心弘经,讲经说法要随顺各个地方的习俗,入境随俗,你就很受当地人的欢迎,这个不能不知道。所以,振动是警觉大众。现在我们不用抚尺,用什么?用音声、用我们的形相。
第四种「佛前现华」,这个常有,中国外国都不例外。我们在此地摄影棚里面讲经,也有同学送了好几盆花来,所以今天你们看到这个画面有花,还有两盆盛开的兰花,我们没有摆在前面,摆在旁边。外国讲演的场所当中有送花这些现象,而且常有。佛法里面花是表法的,花表的是因;佛门里面还有献果的,果是代表果报,植物先开花后结果,所以花果是代表因果。在这个地方,这一品经里面多半是讲如来依报的果德,他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果;身体是正报之果,生活环境是依报之果。
第五「白毫出众」,这个现相我们没有法子学,释迦牟尼佛眉毛当中有两根白毫,这个白毫自己会卷在一起,我们看到好象是个珠珠,它不是珠,它是两根毫毛卷在一起的,佛常常在白毫相上放光。在此地现的相,白毫不但放光,光中化佛,你看到这道光,光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佛菩萨,好象从这里看出来了,看到许多佛菩萨在毫光当中,这里面所表的意思,「表教从佛流」。佛陀教化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讲的佛教,或者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佛陀教育,佛陀教育从哪里来的?佛说出来的,佛演出来的,表演出来的、说出来的;如果没有佛,自性所现示的现相,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到。我们在前面这一品经里面,经文很长,认识到尽虚空遍法界,虚空法界剎土众生都是自性所现的相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果没有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为我们一桩一桩指示陈说,我们确实一无所知。所以佛家的教学是从佛演说出来的,「为人演说」,为一切众生演说。
这些现相,就是这一品经里面要说的,所以这个品题称为「如来现相品」。品,这个字就不必多说,前面说过。品是类、类别,这一类的聚集在一起,这部分的经说这桩事情。把品题的意思介绍出来了。
再要讲这一品经的「宗趣」,这一品的宗旨、它的趣向。宗是讲修因,这个经里头修行的方法;趣是讲修行的归趣,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它的方向、它的目的。它修学的方向、修学的目的在哪里?宗是它修学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必须要能够辨别,才知道怎样下手学习;如果不知道,那就无从学起,你听了这个经也变成所学非所用。宗趣,有分宗、有品宗。分宗,三分里面这是正宗分,这不必说了,前面已经讲过。四分里面,这是「以佛果(如来果地)无边剎海」,这是华严境界。这一尊佛,菩萨成佛了,他所教化的、他所受用的,这个境界决定不是一个佛剎,这是给你讲实话。不但一尊诸佛如来,就是法身菩萨,我们说他明心见性了,法身菩萨,跟诸位说真话,他活动空间就不是一个佛剎。最明显的例子,我们净土宗所说的,大家要是读经,决定不能疏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下下品的菩萨,凡圣同居土下下品的菩萨,在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每天任何时候,都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前往十方诸佛剎土里面去参学,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那些诸佛剎土,他想去他都能去。就好象我们现在,我们居住在澳洲,我们道场建在澳洲,全世界任何地方有道场我们想去参学,都可以去,生活学习的空间不仅限于这一个地区。法身菩萨就有这个能力,有能力参访一切诸佛剎土。说老实话,带业往生的人并没有明心见性,他为什么有这个能力?那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的,这个不可思议。不是净土宗,你自己要修行有这个功夫,明心见性,你才能办得到。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庄严就在这些地方。实在讲见思烦恼没有断,凡夫!凡夫那个受用就跟大菩萨没有两样,这是不可思议。所以,如来果地无边剎海,「具三世间,无尽自在」,这是这一分里面的宗旨。
「令诸菩萨,生净信修行涉求,以之为趣。」它的方向、目标,是帮助协助那些菩萨,对于如来的大法、果德、依报的庄严,生起清净的信心,生起希求的愿望。我们看到毗卢遮那佛的依报庄严,我们很想去,正如同我们这个世间,要是听说某一个道场道风、学风殊胜,我们就动了心,很想到那个地方去参学,到那个地方去住一段时期,好好在那里学习,就这个道理。现在毗卢遮那佛展现他修学的环境,你看到了,自自然然就想发心到那个地方去修学。这是这一分里面的宗趣。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前面讲到「如来现相品」的宗趣。这一品宗趣,清凉大师注解说,「以光相表示为宗,令上智玄悟为趣」,这是很简单的把这一品的宗趣为我们说出来了。如来现相,现相表示,我们常讲表法,这是宗,用意是对上根人说的,中下根性的人难,上根人看到这个现相他就觉悟。换句话说,总不外是帮助大众破迷开悟为归趣。
李长者在《合论》里面,解释品题的时候讲,为什么这品经叫现相品?他说为的是诸菩萨、神、天众,这个神是杂神众、诸天众,统统都已经集会,都已经聚集在这个法会上,心里面都有疑问,没说出来,我们讲的默念、默思,求佛开示。佛的神通广大,综合大众总共有三十七个问题,在我们这个经的开端就看出来了。
底下解释这一段经文,这一品是「如来现相品」,下一品是「三昧品」,这两品都是讲说法的仪式,是「当分方便」。在这一分里面这是最初方便,现相品是「远方便」,三昧品是「近方便」。在这一品里面,现相品分做六个大段落。第一大段落就是与会的这些大众,这个大众的人数太多太多了,清凉大师在科题里面是「众海同请」,用海来形容大众之多。这是第一段,就是大众心里有疑,总共有三十七问。第二段「光召有缘」,佛放光,面门放光。这个光,意思是佛要说法,要为这些大众解答疑问,这一放光,有缘的人看到这个光,一看知道「佛要说法了,我们想听法赶快去」;无缘的人看这个光看不懂,不知道这个光什么意思。光表法。第三段,有缘的那些菩萨大众都来了,「云奔」,云奔是形容多,十方诸菩萨众统统都来听佛讲经说法。第四段「现瑞表法」,现瑞是现相,现相表法,佛没有用言语答,现相答。佛一现相,有许多上根利智的人一看这个现相就明白,就不必说了;但是中下根性的人看不懂,后面还要细讲,就是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称扬佛德」,第六「结通无穷」。这一品经六段大意。
在第一段里面,「众海同请」这一段,它也分五个小段。第一个小段是「问之有无」,在全部《华严经》里面,哪些部分有提出问题的,哪些地方没有提出问题。第二,他所问的是些什么。提出问题的是哪些人。请问的仪式也有不同。那个疑惑,有的真的是疑惑,有的是众生有疑惑,菩萨代众生来问,所以问里面、疑问里头有权有实,我们都要辨别。
经里说「前二后二」,华严总共是九会,前面二会跟最后二会有问,中间五会没有问。「初会标果起因」,所以有问题,「第二会寻因至果」,都有问题,佛后面所说的、六会所讲的,都是答复他们。第八会第九会这最后两会,第八会是说「因果纯熟」,他有问;第九会是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然有问有答。「四处」,就是四会,总共「有三百一十句问」。初会有四十句问,二会也有四十句问,第八会就是「离世间品」,有二百个问题,第九会有三十问,总共合起来世尊要在这部大经上,为诸菩萨解答三百一十个问题。我们现在看这个本子是略本,如果像龙树菩萨在大龙菩萨龙宫里面看到收藏的上本《华严》、中本《华严》,那里面的问题多少我们就无法想象。由此可知,这个经里面所讲的三百一十个问题,是把大本、中本问题归纳起来。许许多多问题里面归纳出纲领,这三百一十个问题是纲领。其他的我们都留在讲到经文里面再说。
在初会里面,现相品,「长行念请」,我们入经文就看到。默念,没有出声,心里有疑问,有二十个疑问,没有出声,佛知道。「供声言请」,菩萨到这个地方见到佛,一定先礼拜再供养,这个供养很重要。供养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人常讲的送礼。佛法里面礼貌非常周到,不管是佛的常随弟子、是本土娑婆世界的菩萨见佛,或者是放光所召集的他方世界的菩萨见佛,没有不带礼物来供养的,这里面教我们的意思很深。我们人生活不能脱离社会,不能不与一切众生交往;与一切众生交往,四摄法头一个布施。四摄法我跟大家讲过许许多多遍,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佛家的交际法,与一切众生交往的规矩、交往的原则,头一个就是要懂得送礼,礼不拘多少,表示你的敬意。古人常讲礼轻人意重,人意从哪里表示?礼物。诚心诚意,供养一点礼品,礼品是随分随力。我是什么身分、什么地位,尽我的心力准备一分礼品,供养我们所想见的这些人物,这不能少。现在这个世间许许多多人把这桩事情忽略了,我们在佛经上看得太多太多,要知道学习。就是自己一家人有事出远门,我们出门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办事,那个地方要接触一些人事物,要不要准备一点礼物?要,需要准备礼物。我们从外地回家来了,对于家人要不要带一点礼物?也要带。
你看看许多就是我们自己同修,从美国来的、从加拿大来的、从台湾来的,从各个地方到这个地方来参学,参观旅游,他们回去都会买一点纪念品送给他的亲戚朋友,很多!我们懂不懂得?知不知道送礼?人与之间的往来没有别的,我常常讲我这都是从佛法里学来的,常常请客,常常送礼。这些年来大家都晓得,我在新加坡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有相当好的友谊,友谊怎么建立的?四摄法,佛教的。常常送礼、常常请客,我们聚会时间愈多愈好。为什么?情谊建立了。一年一次两次不行,太生疏了,至少一个月要有一次。常常见面,常常往来,互相参访,我们参访他的教堂道场,他也常常到我们这里来交往。所以新加坡这个事情做得这么好,有居士林支持,居士林变成所有宗教的聚会所,你会在那里常常看到有其他宗教跟我们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聊天、在一起讨论问题,变成一家人了。这种密集的往来,它的效果就能化除宗教与宗教之间的误会,能够促进族群与族群之间的谅解,目的是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在佛法里面讲化解天灾人祸。绝对不是个人传个人的教,就算是能事,不行!要所有宗教合作,团结一致,这个目的才能达到。
所以在供具里面,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境界,发出声音,声音说出供养人心里面的问题,它说出来。现在这些事情我们也常常见到,常有同修从远地来,送给我什么?送给我录相带、送给我光碟;我一看他们里面有不少问题,要我给他们解答的,这是你们的供具,供具我们一放,又有色像又有音声。大概在华严会上那些供品里面,会现音声色像的不在少数,所以供声有言请。眉间放光是示现法主,现华是表意思,现众是表教,这些都是现相答。
三昧品里面,这是「以言重请」,往下的三品是「言答」。现在第二会只有「念请」,「如来示相答,菩萨言说答」。华严会上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佛是表自性,自性没有言语,现相!你看看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自性是佛,佛哪有言语!菩萨就有言语。所以在这个经上,我们都看到许多菩萨说法,菩萨这一问一答,我们听了悟了、明白了;如来只现相,这一层很深的意思,我们要懂。大意我们就讲到此地。下面我们可以看经文:
【尔时诸菩萨及一切世间主作是思惟。】
诸位记住,『作是思惟』,没有开口说话。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尽于众海,皆希佛境,并欲利生,成缘起门,故标同念」。这个话说的真的,可以说九法界的众生,这是以我们这个世界来讲、娑婆世界来讲,九法界众生,扩大来说,那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剎土,一一剎土里面所有一切九法界众生,因为九法界众生没有见性,哪一个不希望明了佛的境界?人人都希求,都想知道佛境界,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上求佛道,这是第一个大愿。第二个大愿,哪一个不想利益众生?下化众生。上求下化,《华严经》的缘起就是这个。这些菩萨以及一切世主,为我们显示出那种真诚殷切的上求下化,做为这一品的缘起。请看下面经文:
【云何是诸佛地。】
这是第一句。总共它有四十句,前面二十句问果,什么是诸佛地?后面十句是问因,中间十句是讲佛教化众生的作用,整个合起来是通问依报正报净业染业的因果,净业是佛与菩萨的因果,染业是九法界众生的因果。前面问的这二十句是所求的,末后这十句是所行的,当中这十句是我们希望知道的。在四分里面这是头一分举果,所以先问果。前面十句问德用圆满,后面十句问体相显著。我们先看第一句,什么是『诸佛地』?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佛地者,即智德分位」。我们在前面曾经读到,如来的三德,恩德、智德、断德,「佛地」是三德里面的智德,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分位」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有圆满有不圆满,这里头就分出地位。从初地,初地不同于二地,二地不同于三地,这是讲十地、等觉、究竟果位,这就十二个位次不同。
清凉大师说,「然此经宗,通收万德,故广则无量,略有十种」。这句话我们要记住,佛的地位要是细说无量无边。就是以十地来讲,同样是初地菩萨,实际上每个人境界并不相同。就好象我们念书,我们在学校读书同一个年级,你念的是大学都是一年级,同是一年级的学生,考试起来还有第一名、第二名,不一样。佛地果位亦复如是,每一地里面细分无量无边。为什么?每一地的菩萨无量无边。同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有多少?单单就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不是我们地球上这些人!地球上的人包括在其中,你就知道有多少。再要讲到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微尘数的诸佛剎土、诸佛如来,这些初地菩萨统统合起来,恒河沙又恒河沙数,「广则无量」。佛为我们讲经说法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十种,初地到十地。
大师在这里给我们说,「然体不出五」,就是讲佛地的性体,也就是讲智德,换句话说,就是自性本体;这个五,是说清净法界及四智,这是智德之体。四智,如一般大乘所讲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合清净法界,这是智德之体。用这五法「说大觉性」,佛是大觉,大觉从哪里来的?大觉之体就是这五种。《佛地论》,「具如佛地经,及彼论说,然要唯有二,无所不摄」,如果你说得更简单一点、更扼要一点,那是说两个,一个是「真理」、一个是「妙智」。真理是什么?清净法界。妙智是什么?四智。你看看,说两个跟说五个,是一不是二,把四智归纳成一句妙智。「融而无二,是诸佛地」,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有这句话,这就是佛法。真理跟妙智是一不是二,妙智是能觉,真理是所觉,真理是清净法界。这不同于哲学,哲学能所是对立的,佛法能所是圆融的。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佛法所说的体性,这个就是佛地。
「并有生成住持功能,故名为地」,这是说为什么称作地,地是什么意思,这是讲了三个意思,有生成住持。第一个是「能生万德」,这就是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它有生,生就是现。「成熟自他」,智慧:四智、妙智,能令自己入佛境界,证入佛地,这个智慧也能帮助别人明心见性,所以有成熟自他这个意思在。第三个意思,「任持万德」,任是自自然然的任运,没有一丝毫勉强;持是保持,万德万能是自性当中本来具足,本来具足就是任持的意思。这一句是总,下面这些疑问,这一句是总,向下都是讲佛的果德。「总」,全都包括在里面,实在讲一句就问完,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理解。所以,什么叫佛地一定要搞清楚。第二句:
【云何是诸佛境界。】
什么是『诸佛境界』?「诸佛」,前面讲的是诸佛地,你就晓得,从初地都是诸佛,在圆教里面讲初住菩萨就是诸佛。诸位看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金刚经》上讲的诸佛,江味农居士的注解里面,「诸」就是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是诸佛。在别教里面讲,初地明心见性,别教初地等于圆教初住。如果我们讲十住、十行、十回向,那就不晓得讲的是别教还是圆教;如果讲十地,大家就没有问题,肯定是明心见性法身菩萨,肯定是法身菩萨。诸佛境界,什么叫做佛境界?我们先要把境界这两个字搞清楚,「境界」就是你自家势力所及的净土。譬如我们现在这个国家,国家的国力能够达到的这个界限,这是我们国家的境界。在个人来讲,我所得到的这个果报,果报也有界限,我所得到的这个果报,这个果报是我的境界。界是界限,我智慧能够达到的,我能力能够达到的,我影响力能够达到的,你所能达到的那叫「境界」。《无量寿经》法藏比丘说,「法藏白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就是说这个意思。佛说的意思太深,我的智慧达不到,我的能力达不到,那就不是我的境界。所以简单的讲,我们心思之所及,我们想象能够达到的,这个叫界。譬如我们的眼,是以色为境界,真的它有界限,音声我们眼见不到;耳以音声为境界,鼻以气味为境界,舌以酸甜苦辣咸味为境界,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它能达到的范围。
境界两个字懂得、搞清楚了,现在我们要问,什么是「诸佛境界」?清凉大师说「佛境界下诸句」,以下这些句子,「皆别明佛地之德」。前面一句问佛地位那是总说,这个是别说。大师的注解里有,「言境界者,悲智所缘故,亦分齐故」,分齐就是界限。诸佛如来,诸位要记住,诸佛如来里面有地位不同的,都称作诸佛如来,只要是登地的菩萨都称诸佛如来。初地这个佛如来跟二地佛如来,他们境界就不一样,二地跟三地不一样,他们的境界就是他们的大悲心之所及,他们的智慧之所及,所缘就是能够缘虑得到的,境界不同!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思惟观察,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周边这些同学,看看他们的境界。起心动念都为自己,这个境界很小,范围小,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会为一家人想,这个境界就稍微大一点;如果我们常常存心,常常思惟为整个社会着想,为社会大众着想,这个人跟普通人就不一样,他的悲心、他的智慧比普通人要大,他可以出来替大众办事。这样的人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世主,是社会大众各个阶层的领导人,世主就是领导人。佛、菩萨都是世主,因为他教化一切众生,这个社会上许许多多大众接受他的教化,是他的学生,这是他悲智之所缘。所以它有界限,分齐就是界限,分是一分一分,齐是等齐,他跟哪一分等齐?这个等齐都是讲大分,譬如你上学去念书,你是什么境界?你是一年级,他是二年级,这是大分;细分,你同一个年级的,我刚才讲了,每个人程度并不一样,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境界都不相同。修行人亦复如是,菩萨也不例外。所以说,「广亦无量」,广说说不尽。「略有十种」,这个略说,前面有简单的介绍,在菩萨赞颂里面,赞颂十地,赞颂十波罗蜜,赞颂如来果地上的十力、十种智力,这是总说;别说,那就太多了。第三个问题:
【云何是诸佛加持。】
这个意思很深,我们常常都求佛加持,佛怎么加持?实在讲我们很模糊,到这个地方你看看菩萨还提出这个问题,如何是诸佛加持?是不是时间到了?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这一句我们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