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五卷)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四面,倒数第二行,第十「主稼神」。从这一段开始,到第十九主昼神,一共也是十位,这十类是表十行位。前面讲过十住,十住是住佛之所住,十行是行佛之所行,都是我们一定要认真去学习的。我们从这十段经文里面,细细的去体会行位菩萨的因果。请看经文:
【复有无量主稼神。所谓柔软胜味主稼神。时华净光主稼神。色力勇健主稼神。增长精气主稼神。普生根果主稼神。妙严环髻主稼神。润泽净华主稼神。成就妙香主稼神。见者爱乐主稼神。离垢净光主稼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莫不皆得大喜成就。】
表法的意思很深。十行位的菩萨,初行用主稼神来表法。「稼」,我们中国人称为五谷杂粮,称之为稼,可以说一切动物维持他的生命决定不能够缺少的。用现代的话说,以我们人做一个例子,人要活在这个世间,所谓活动,他每天运动一定要有能量来支持他,我们今天讲的能源,能源就是能量,推动这个机器。人的身体实在讲就是一部机器,这部机器要靠能量来维持他的运作。能量的来源就是饮食,饮食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米麦,这个人生命才能够维持得下去。所以行门里面,初行位的菩萨用这个来表法。他表的是万行的法味,能够滋养自他的法身慧命,取这个意思。与会的这些神众,数量也跟前面一样无量无边。前面一开端给我们讲佛剎微尘数,在此地我们看到「无量」,无量跟前面佛剎微尘数意思是相同的。显示法会确确实实是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显示出一真法界,没有彼此、没有自他,尽虚空遍法界无非佛菩萨示现,为我们初学人作榜样,所以这个意义很深很广。
行门里面最重要的,我们常讲得法喜。如果你修行,无论修哪一个行门,实在说行门是没有障碍的,任何一个行门都能通一切行门,正是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一一位中,遍含一切位」,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说明菩萨五十一个位次,任何一位都能包含其他的五十个位次。初位菩萨包括后面,后位的菩萨也包括前面,这样的行门才真正达到究竟圆满。由此可知,我们对于整个《华严经》的看法,一定要懂得它是一个整体,决定不是某一个部分,任何一个部分都代表整体。行门当中最重要的是得法喜,这个位放在第一。法喜也通常称之为欢喜心,常生欢喜心。从什么地方生欢喜心?从你生活里面生欢喜心,从你工作里面生欢喜心,从你处事待人接物当中生欢喜心;换句话说,无时无处不欢喜,一切境缘当中都生欢喜心,你才入门,我们常讲修学的功夫才得力。如果欢喜心生不起来,说明你功夫不得力,你学佛没有入门;学佛入门的话,一定生欢喜心。
前面这一大段,从海月菩萨一直到主药神,他表的是住佛之所住,我们讲生如来家,住佛之住。既生如来家,住佛之住了,住佛住是心安住在如来之住,就是海月菩萨所表,发菩提心,前面给诸位报告过了。心发了之后,一定要行佛之行,能行佛之行,哪有不快乐的道理?哪有不自在的道理?诸位要晓得,忧悲苦恼,六道凡夫有,佛菩萨没有。佛菩萨真正得到法味,此地这十尊菩萨都是代表修行契入之后得到法味,法喜充满。我们知道这表法的原则,下面这十尊菩萨的德号,大概都能够想象得到。但是要怎样落实在我们生活里面这才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菩萨给我们示现一个标准,我们必须要达到这个标准才是行佛之行。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那不是佛行,应当自己勉励自己、警策自己,认真努力修学。
第一尊,『柔软胜味主稼神』。心地慈悲,言行上才柔软,佛在这经里面一再劝我们柔和忍辱。世间的善人都懂得忍让,孔夫子教学要求学生要建立德行,他自己作师作范、作模范,也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表演给大家看;学生们都能够体会、赞叹夫子之德有五种︰温良恭俭让。柔软就是这五德里面的两项︰温和、忍让。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对什么人,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真正学佛的人,一定要把一切众生要看作真佛。凡夫、学生只有自己一个,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善财是凡夫、善财是学生,只有一个人,没有同学。为什么善财不找一个同伴,结伴一起去参学?在我们想象当中,那不是很好吗?如果有个伴,他这一生就成不了佛;不但成不了佛,菩萨也成不了。这个意思很深,学生只有我一个人,我一个人以外,都是诸佛如来化现的。
像《华严经》,我们一展开总共一百七十多个团体,一百七十多类都是诸佛如来化身化现的。我们面对这些大众,他是不是诸佛如来化现的?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你说是那就是,你说不是那就不是。我这个答复你们满意吗?我说真话,你不懂,你要真懂得了,你就晓得我说这话没错。为什么?境随心转,境不是真的,是个幻相而已,确确实实随心转。你要是以佛心观照一切众生,他怎么不是佛境界?他当然是佛,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就跟我们读《华严经》一样,这一百七十多众都是诸佛如来化身,虽然示现的种种不同,实际上都是诸佛如来。如果你要以轮回心来看,那就没有一个是佛。这话要是说得浅显一点,我们把水平往下降,降到最低,大家比较容易体会,着相不见性,那没有一个是佛。凡夫着相,分别执着,绝不肯承认这是佛菩萨化现的,所以凡夫看外面境界有六道、有十法界。为什么一真法界的这些菩萨,我们通常称法身大士,他看十法界是一真法界?诸位要知道,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是离开的,不是两个境界,一个境界,每个人看法不一样。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的看法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三途;如果你离开一切分别执着,你看十法界是一真法界,十法界的界限没有了。再说得深一点,时空的界限没有了;由此可知,时空、十法界从哪里来?从妄想执着里面生的,离开妄想执着就没有了。离开妄想执着,十法界的现象有没有?有。相有,相是妄相,相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你怎么知道是诸佛如来示现的?相是性变现出来的,性是诸佛如来,这不是假的。哪一个相离开性?离开性没有相可得。《华严》说得好,所有一切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现的心是真心、是真如、是本性、是如来。我们要问,哪个相不是如来示现的?我要把他看作是诸佛如来,你错了。你说「看作」,还是有分别、还是有执着,他真的是诸佛如来示现的。
所以你要真正懂得《华严经》上佛说的这两句话,「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就觉悟了。经上又告诉我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是讲一切万物的体性,我们今天讲性质;一切唯心造,那个心是真心、是本性。前面那个性可以看作习性、习气,应观法界性,那个「性」是习性;一切唯心造,那个「心」是真性,真如本性,真心。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一切万法,动物、植物、矿物,哪一法不是如来显现的?你从这上面去体会,法味就生起来,这个味才浓。我对一切众生跟对释迦牟尼佛、跟对阿弥陀佛没有两个心,平等恭敬,这种恭敬是自性性德的流露。性德是柔软的,可见得柔和忍辱没有丝毫的勉强,自自然然的流露。
佛法的修学,自始至终就一个人,这一点要懂得。那个人很刚强,脾气不好,他对我来说那是菩萨示现的,示现这个形象让我看了觉悟。这也正是儒家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必」是肯定的、必定的。三个人是个比喻,当然有自己,另外还有两个人。两个人什么人?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两个都是我们老师。善人是善心所示现的,我们看了之后要学习、要模仿,要把善行发扬光大。恶人也是对我们示现的,恶心所示现的,我们看了之后有所警惕,要断一切恶。他那个恶行,我们自己反省反省,自己有没有。如果没有外面境界的示现,自己实实在在很难知道自己的过失,自己的善恶自己很不容易发现。正如同我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面孔是一样的,一个道理,必须要借外面镜子照一照。所以一切众生、一切人事物是一面镜子,天天来对照,才能够认清自己。哪是善,应当保持,应当增长;哪是恶,应当改过,应当自新;你这个修行的功夫永远不会间断。菩萨是怎么成佛的?就是这么个道理。他肯干、他懂得,所以他成佛了。我们不懂,我们不肯做,一意孤行,讲修行都讲的是个假样子。
古时候寒山、拾得,装得疯疯癫癫、疯疯傻傻的在国清寺,国清寺他看到大众做早晚课,看到大众半月诵戒,他在门口窃窃讥笑,为什么?样子,没有实质。只有形式,没有实质,那个样子做得再好,还是要生死轮回。古人所说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不管用。但是现在人能够装一个样子,好象也就不错,也就很难得了。几个人知道实质的修行?这真是太难了。我们要是不展开《华严》来研究讨论,说老实话,这些事情平常我们很难说到,要不有人问,我们怎么会讲这些事情?我们说出来,谁懂?你说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谁肯承认?那个人坏得不得了,就要堕地狱了,还说佛示现的?堕地狱也是佛示现,都是做给我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不相干。你要从这个地方着眼,你的修行功夫才会得力,你才知道怎么修行。所以菩提心发了之后就要真干,这一大段经文就是教我们要真干。
你要读了明了之后,你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我们天天修行还生烦恼,天天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原因是你没有真干。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一再提示我们要「真干」,他提出这两个字,说了很多遍。这个意思跟唐朝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所说,「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是一个意思,要从真实心中作。什么叫真实心?没人知道。真实心说不出来,不可思议。不可思,佛也思,不可议,佛也议,这是佛的善巧方便,这是佛说法的高明处。不可说的他也能说得出来,不可议的他也可以议论出来,难得!这是大乘经典,我们要在这个地方体会。一定要肯定,完全肯定,凡夫就是我一个。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就是度我这个凡夫,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哪些是诸佛如来?六根所接触的全都是诸佛如来。这个是修行,现在正是讲修行,修行最基本的一个概念。
所以行门里面还有同参道友,完了;有一个同参道友,我们两个是同学,你跟我差不多,分别执着永远断不了,恭敬心永远生不起来。印光大师讲修行的总原则,他老人家讲得好,「诚敬」两个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什么叫诚?什么叫敬?老法师讲得没错,诚敬的意思有浅有深,浅的大家懂,深的就不知道;其深没有底,没有底线的。在此地诚敬的标准,什么是诚?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你这个心才诚;以对诸佛如来这种心态,这才是敬。儒家《礼记》第一句话「毋不敬」,这句话跟《华严》旨趣非常接近。可见得世出世间圣人讲到真正修行,从哪里修起?敬,毋不敬,对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敬,你就完了。
你们也曾经听说过,佛家常讲「火烧功德林」,不是说一定要发脾气,那才叫火烧功德林,一丝毫不敬的心,你的功德已经没有了。用不着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骂人,用不着,不需要。你要不相信,倓虚法师跟我们讲,谛闲老和尚早年参禅的徒弟,他在镇江,在当时是中国最殊胜的一个禅堂,规矩很严,江天寺。最初初学进禅堂,心很虔诚、很恭敬,有护法神保护他。禅堂住个十来年,资格老了,地位逐渐往上升,做到首座和尚,这地位很高,仅次于住持,有人皈依他,又有人供养,于是贡高我慢的念头起来了。他并没有发脾气,也就是说恭敬心、诚敬心衰了,没有以前那么诚敬,诚敬心衰退了,这一衰退护法神走了,他的冤家债主找来了。
夏老讲的真干,善导讲的真实心中作,印光大师讲的诚敬,我们合起来参才能体会到,诚敬之心绝对不能够退转。对于任何一个人真诚恭敬,不论他怎么对我,你不要去想这些,不要分别这些,不要执着这些,只有一味诚敬对一切众生,这叫修菩萨行,菩萨行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换句话说,菩萨行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你没有这个基础修什么菩萨行?果然这个念头转过来之后,念头一转,你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就变了,自自然然就柔软。「柔软」是讲你对人、对事、对外面的心态;「胜味」是你自己得到的享受,你自己得到胜味,胜是殊胜,味是法味,我们常讲法味浓,法喜充满。用主稼神来表法很有味道,表示你吃到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上上之味。所以每一尊菩萨,此地讲的是神众,外表示现的是神众,实际上都是诸佛如来,里面包含的意思无尽的深广。
第二尊,『时华净光主稼神』。后面通号我们就略掉,前面介绍过就行了。「时华」,鲜花;「净光」,清净光明。新鲜的花,刚刚开的花,确实清净光明,光彩夺目。这个意思我们细心去体会,花表菩萨的因行。儒家赞叹孔老夫子,说夫子是「时之圣者也」,这个赞叹得好,意思就是说他能够随顺潮流,不会被时潮所淘汰,他能够顺应潮流,任何潮流当中他都是圣人,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这是我常常在讲席里面跟诸位报告,我们佛法是现代化、本土化。现代化跟本土化,诸位想想看,怎么会被淘汰?凡是被淘汰的,不适合现代、不适合本土的要求,它就会被淘汰掉,「时华」这两个意思就含着这密义在其中。为什么佛能够做得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要记住,要深深的去体会。第一个,佛菩萨没有相,随类现相,《楞严经》上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那就不会被淘汰。随机说法,佛没有定法;如果有定法,这个法一定要这样讲,就会被淘汰掉,过了这个时候这种说法没用处了。佛没有定法可说,佛无有法可说。佛的法是从哪里说出来的?是从现前大众需要而说出来的,他说的,大家都感觉得非常需要。这是时华的意思。
所以我教同修们,特别是你们学讲经的同学,经典展开可以参考古人的说法,决定不能依他的说法;参考他,不可以依他,为什么不可以依他?他那个说法,他是唐朝人的注解,他的对象是唐朝人,我们要依他就不是时华,过时了。为什么参考他的?参考他,我们在这里面得到启示,也就是说我们读他这个东西一定有所悟处,对我们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你看看古人注子,汉朝人的注子他怎么说法,唐朝人注解跟汉朝人哪些讲法不一样?宋朝人的说法、明朝人的说法、清朝人的说法,细细一观察就知道这些人有智慧,这些人说法他是依据原理原则,在讲法做法上千变万化,花表这个意思。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说是依古人注解讲法,岂不把佛法全讲死了?你看《金刚经》,《金刚经》说老实话,《心印疏》算是相当不错的注解,还有一些大德说他的解释坐实,对他还有这样的批评。由此可知,讲经说法真的是不容易,要讲得好一定要有悟处,要有悟处一定要真正修行。你不能真正修行,不能契入境界,你怎么可能有悟处?你怎么可能随机应变?一般讲这是功夫。
此地「华」,经题上《大方广佛华严经》跟这个「华」的义趣相应。这个地方特别重视「时」字,时就是跟大家讲现代化,此时此处。我们在学经教的时候,跟诸位同修讲三番审机,弘经的七桩事,里面有三番审机,这是时。说了一个时,诸位一定要记住,人、处一定都包括在其中,单单讲一个时,其他两个漏掉,那不行,怎么样也不会契机。你能把这三个都考虑到,与这三方面都相应,当然就契机,这是用主稼神来表现。「时华」,要是在饮食里面就相当于时蔬,就是现在生长的蔬菜,现前的、最新鲜的。「净光」不但是说花,花是代表我们的行门,代表我们修行,六度万行,清净光明,这是讲的法。
这两个字也可以把它看成果,因为整个经文里面是讲十行利生因果。时华是因,净光就是果。我们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得什么?得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智慧就是光,这是我们得的果。果从哪里来的?果一定是从现代、现前行门里面得来的。行门无量无边,诸位一定要记住,讲无量无边的行门,就是说我们一天到晚的生活,生活就是修行。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体会的意思愈来愈深。你在家庭里面,你做一个家庭主妇,你每天为这个家庭服务,家庭里面也许有父母、有兄弟、有儿女,你每天照顾大家。没学佛之前,你是凡夫,顶多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学到,你算是不错了。如果对于儒家教育都没有,时间做久了,埋怨怨声载道,做得不甘心、不情愿,烦恼牢骚一大堆,遇到人就诉苦。现在学了佛,不一样,家里所有的人都是诸佛菩萨示现的。所以学佛之后,特别是学《华严》,学《华严》确实把你的人生改变了。这一改变,你在家里面修菩萨行,家里面老老少少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你修布施、修供养,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不就是在你生活点点滴滴里面都做到了、都兑现了,这叫「时华」。兑现之后,你的心地清净光明。可见得六度万行、普贤十愿,乃至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都没有离开我们穿衣吃饭,跟我们的生活圆圆满满的结合成一体,我们的生活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我们在佛法里真的学到东西,这是世间学不到的,学校教育里头没有的。而后我们才真正肯定,佛陀教育是九法界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说这句话并不夸张,实实在在的,所以你要真懂。
第三尊,『色力勇健主稼神』。从这个名号上,我们就能体会到现在所谓是健康、端庄。「色」,容色,容貌色相;「力」是气力,我们现在讲有体力,有精神、有体力;「勇健」是非常健康。色力勇健都是要靠养分得来的,我们今天讲营养,摄受养分,所以也用主稼神来表法。落实在我们生活上,就是我们身体的健康,身体健康固然需要摄受养分,需要饮食来维系。饮食不必刻意去求,你要说某一种饮食,对于我们五脏六腑哪一部分有好处的,中国古人说得很多,特别是中医,现在西洋的医学也懂得。佛讲不讲这些?佛不讲。佛为什么不讲?佛的理比世间人高出太多了。世法里面都是从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你执着这个东西对胃有好处,那个东西对肝有好处,你的执着。佛完全没有分别执着,佛是个平等法,是个清净法;换句话说,任何饮食对于整个身心都有圆圆满满的益处,这很不可思议。实在讲,那个不可思议的道理并不难懂,所有一切饮食养分到佛的口里面,佛就把它像化学一样把它化解,它对每一个部位都产生最丰满的营养、养分。不像众生执着,这个蔬菜对这部分有好处,那个对那个有好处,众生在那里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吃了之后,真的,他没有办法像佛那样圆满的摄受养分。这个基本的道理,还不是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吗?还不是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吗?你有那么多妄想执着,那有什么法子?
佛陀在世,这些僧团,僧团人不少,经上我们常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佛的常随众。他们的生活,每天出去托钵,托钵人家给什么吃什么,托钵有规矩,只能够托七家。七家要是托不到,回来,别托了,再多跑几家,人家嫌你。这个出家人没有修行、没有修养,贪心,跑这么多家,别人要骂你的。所以七家托不到,赶紧回去。回去怎么办?有同学托的有多的分一点来吃。所以出去托钵是分头出去,不是都是在一条街上。这一条街上几个人,那一条几个人,分开去托的。托回来之后,不是托了就吃,不是的。托回来之后,大家再一起吃,所以是平等的享受。我今天托的不错,今天有大富长者供养得很好;那个到贫穷人家,那个饭菜很差。回去之后,要统统倒在一起,分开来吃,佛法利和同均。不是说托了一路走一路吃的,不可以的。
诸位想想,僧团里面谈什么营养?有什么养分?各个色力勇健。才晓得心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能转物,《楞严》上说得好,「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所以高度智慧的人,他能转境界,不被境界所转。我们凡夫不能转境界,被境界所转,这个日子过得就很苦了。诸位要细细的去体会这些事,学佛跟凡夫确确实实不同见解,想法、看法完全不同。世间人有种种想法、有种种看法;佛菩萨没有看法,也没有想法,所以他叫随缘。普贤菩萨教给我们随喜,随缘欢喜,这里面就成就功德了。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戒定慧。要在此地讲,这个功德就是色力勇健,要这样才能够成就。愈是想怎样保养身体,愈糟糕,那个身体保不住。想什么方法保,愈保愈出问题,愈保愈出麻烦。不如像诸佛菩萨,随它去,不要去理会,那个身体才是最健康的身体。你要问什么道理?心理最健康。心理最不健康的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把你的心搞坏了,那就不是真心。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真心,最健康的心。最健康的心变出来的色相,当然是最健康的,就这么个道理,这是基本的道理。
所以种种妄想分别执着变现这个色相,决定不健康、决定有毛病,那个毛病医都医不好。你要说什么时候医好?什么时候你妄想分别执着断掉,你的病就医好了。你的分别执着没断,再高明的医生也医不好你的病,只能够说把你的病控制不让它再发展,勉勉强强。至于是不是真能控得住?要靠你自己。你自己如果妄想杂念多,控制不住,医生再高明,他控制不住。所以你自己一定要跟医生合作,这就是我们佛法讲的缘分。病人跟医生要有缘,他才能治得了你的病,没有缘治不了,没有缘就不合作。这个地方要用浅显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健康长寿。要懂得健康长寿的原理原则,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你自然能够得到色力勇健。
第四尊,『增长精气主稼神』。这个对于我们生活或者生命来说,关系非常之大。人身体健康,一定是精气畅通。中国人很喜欢要补气,哪些药物是补气的,说是你的气血不足,气血也分五脏六腑,哪个地方气血不足,要用什么药物,要用什么样的饮食来补充,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特别是我们在凡夫位,道理虽然懂得几分,可是做不到。每天还是打妄想,还是搞分别执着,甚至还是有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时时刻刻起现行,这是严重的烦恼,对自己身心严重的伤害。要想自己真正血气畅通,固然这些药物能有一些帮助,最重要还是情绪;心情不好,药物很难得力,最重要的心情好。你要想心情好,你要能看得破、要能放得下,你的心情才能好。如果你放不下、看不破,你的心情从哪里好起?做不到。所以此地从我们的色身,一定要回归到法身慧命。法身是真身,慧命是真命,那是不生不灭。肉身是有生灭的,肉身决定是无常的,肉身在这个世间是随缘的。不管你懂得与不懂得,你的一生决定是随缘。凡夫随的是业力之缘,你过去造作的业力,随着业力的缘分,剎那生灭。诸佛菩萨应现在世间那是随愿力,也是个缘分。佛菩萨住世时间长短,说法浅深,度众多少,也都是缘分。由此可知,世出世法没有一法不是随缘,懂得随缘就能够增长精气,普贤十愿里面教给我们的纲领,恒顺众生。
现代人疏忽了学问,学问两个字怎么讲法?要学,要问。古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你要学,你就要问。什么叫学?学是模仿、仿效的意思。诸位查查字典,学字怎么讲法?我们学佛,佛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仿效佛陀、要仿效菩萨,向他学习。你要是真正想学,当然你要常常问。到哪里去问?先读经典,先研究这些教理。研究教理、读诵经典就是亲近佛菩萨,佛菩萨今天不在了,同参道友可以互相请教。多问问别人,细细思惟人家所说的、人家所做的,跟佛所说的宗旨义趣相应不相应?不相应的,我们不学;相应的,我们要认真学习。这是增长我们法身慧命的精气,我们要懂得。特别是有怀疑,有疑一定要问,否则的话,这个疑决定对你修学会产生障碍。特别是念佛法门,如果对念佛法门怀疑,就是经上所讲的这是菩萨最大的障碍。因为他要不怀疑,他这一生决定圆满作佛了。因为怀疑,念佛也不能往生,你说这个损失多大!
在四天王里面,南方有增长天王。增长这两个字的意思也含着有进步、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有这个意思。这里面含义很广很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这才真正能够资益我们的身心。佛法资益我们的境界,一定要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真正会学的人,我们讲十住,你自己入了十住位;讲十行,你就做了行位的菩萨。随着经的境界就把自己提升起来,这部经读完,你就成佛了。能不能做到?给诸位说,答案是肯定的,能,决定能。为什么你做不到?因为你没有做。你要肯做,哪有做不到的道理?你不肯做,那就没法子,你要真做。
第五尊,『普生根果主稼神』。德号里面,「普生根」是因,「果」是果报,名号里面都有因果。「普」是平等,不是偏在某一边。「根」,落实在我们身上,根就是六根;如果在佛法里面,根就是讲善根。善根,世法里面的善根,无贪、无瞋、无痴叫三善根;出世间的善根唯一精进,精进是菩萨善根。这里面着重「普生」,我们在这里面体会经文的意思。「普」,一定要以平等心、清净心,才能普,如果有分别就不普,有执着那就更坏了。无贪、无瞋、无痴,能生世间一切善法,世间是指六道跟十法界;精进,能生出世间一切善法,那是一真法界。我们现在这两种都要着重,那就是普的意思。如果我们偏重在世间的三善根,把菩萨精进善根疏忽,那就不是普。学了佛,把精进善根提起,无贪、无瞋、无痴疏忽掉,那也出毛病,问题就多多了。出哪些问题?你们大家都亲眼看见的。现在我们佛门的衰象,什么原因?你把这个经文多念几遍,就知道了。所以普是关键的字眼,很重要。普的意思很广也很深,不但要生自己的善根,还要帮助一切众生生善根。诸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帮助我生善根。我也要像诸佛菩萨一样,作斯示现,帮助一切众生生善根,自行化他。
佛法是师道,师道里面老师跟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要知道。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也尊重学生,彼此互相尊重。我们中国古代,老师对学生那个礼貌,你看他们通信,写信的时候,我们学生给老师写信一定称老师,后面是学生受业;老师回答学生,后面署名很多人写友生。友生就是老师,友是朋友的友,学生的生,称友生;这都是明白人,都是懂事的人。所以师生是平等的,老师教导学生,学生有没有教导老师?有。师资道合,学生也帮助老师。学生有疑问提出来,学生要是不问,老师一生都想不到;他这一问,他突然想到。有的时候智慧的一问,智慧开了,他就能解答。他不解答,他慢慢再去问别人,他去问,他才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事情。所以学生资助老师,这叫师资之道;老师利益学生,学生资益老师。这都是在「普生」这两个字的里面。所以要生自善根,要生他善根,自他平等,自他不二。
在事相上看,好象是错综复杂,从理性上去看,平等一如。我们要懂得如诸佛菩萨在复杂的事相当中,他掌握一个简易的原则原理。中国古人教学,在复杂社会里,它有一门学问叫易学,六经里的《易经》,易怎么讲?容易简单;你把原理原则掌握到,就容易、就简单。最高的原理原则是什么?印光大师讲「诚敬」,最高的原理原则。真诚恭敬,没有一样不通,样样都通。不诚不敬,任凭你怎样认真努力,求学勇猛精进,你还是不通,你就通不了,因为你有障碍。什么障碍?不诚不敬就是大障碍。印光大师说得好,世出世间法都是从诚敬当中得来的。如果诚敬到了极处,没有老师也自己会通达,无师自通了;在佛法里面讲,叫「自然智,无师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诚到极处就通达、就贯通了。
有善根当然就有善果,种善因就得善果。善根成就菩提果,果是什么?果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我们要问,我们的果有没有改变?相上可能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老样子,质里面起很大的变化,这是真的果。相上,我贫穷,我种的是善根,修的是善根,心善、行善,没有一样不善,但是过的生活是苦日子,没改变。孔老夫子的学生,夫子最赞叹颜回,是孔夫子最得意的一个学生。孔子赞叹他什么?真的,他是心善行善,无有一样不善。很像此地讲的普生善根,普生善行。可是他的果报,颜回的生活过得多苦,箪食瓢饮,贫穷到那个程度。夫子又叹,不幸又短命,三十出头就死了。在我们世间人看起来,他种的善因没有得到善果。其实他得到了,孔夫子晓得,孔夫子对他赞叹。一般人过这种苦日子一定是怨天尤人,颜回不怨天、不尤人,苦日子过得很快乐。夫子赞叹,像他那个生活,「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他真正得的果。所以在事相上没有改变,质上面变了。他能够在贫穷日子里面,生活得很快乐,得法喜充满,他就是此地讲,他得法味,他得法喜。至于他的短命,世间人不了解,我们学佛的人懂得;因为他修的福太大,世间的福他没有地方享,他到天上去享福,他提早去享天福。不要等到七老八十,受那么多年的罪,那叫做真没有福报。我们人间看他短命,他早早就享福去了,这是凡夫所看不到的。果实在讲,现前得到。果决定不是五欲六尘,人间的富贵,不是说这个;如果把这个看作果报,你完全看错了。果报要细心在佛法里面去体究、去体会、去参究。
第六尊,『妙严环髻主稼神』,这是说色相的端正庄严。「妙」是讲妙相,「严」是说庄严,「环」在此地表圆满,「髻」在此地表高显。他的微妙庄严,圆满而明显。这里面的意思很深,一定要摆脱世俗你才能够懂得,你才能够体会得到。世俗里面的富贵,不但妙字它没有,严字也没有,说老实话,环也没有,顶多有个髻。他在人间富贵到了极处,报纸资讯里面常常提到他,为社会大众所知道,现在讲知名度很高,那是髻的意思,他有,前面三个他没有。只有真正修道的人,他有。什么叫妙?与性德相应就妙。性德是什么?非有非无,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与这个相应就妙。与这个相应,就是我们一般讲永离分别执着,这才妙。大乘经上常讲,「即相离相,离即同时,离即不二」,这是妙,真正得自在。
既妙决定有严,严是庄严。他的色相永远看不厌,这是严、这是圆满。不但佛菩萨的相圆满,永远看不厌,阿罗汉的相都看不厌。阿罗汉的相,四楼念佛堂有五百罗汉,你们仔细看看,面貌都不一样,也有的面貌很古怪,虽然希奇古怪,但是满好看的,也看不厌。为什么?他与性德相应。所以造像是高度艺术,现在有很多塑造佛像的,塑造佛像本身的这个人没有佛法的修养,把佛菩萨像都造成艺术人像。你一看,人像,艺术人像,不是佛像。造像一定要依据《造像量度经》,那才如法,佛像不是随意造的,随意造的把佛像都变成人像了。其实佛没有相,佛为什么要塑一个造像的标准?像是表法,一定要把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表现出来。这里头它是教学,教学的工具,你要不把这些因果表现出来,人家看到这个像,他学什么东西?所以见像是因,忽然明了就是果。你造个艺术人像,他看了,他怎么能觉悟?佛没有相,佛像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一定要把这个突出,表现出来,这是造像的规矩。要是不懂,唯一的方法,模仿古代佛菩萨的造像。佛菩萨的形像决定不是人像,我们一定要懂得。佛像是教学的工具,不是艺术,现在人错误的观念,把它当作美术,当作一种雕刻的艺术,这就错了。这种眼光,他是用艺术来欣赏,佛法真实的利益,他是一无所知,非常可惜,这些我们不能不懂。这是讲到妙相的庄严,环是代表圆满。
第七尊,『润泽净华主稼神』。在此地,我们一看也就能体会得到,「润泽」是法水的润泽,就是讲经说法。《华严》跟《大智度论》里面都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第一等聪明智慧的人,他读佛经,不会明了佛经里面的意思。为什么?他只看到文字的意思,不晓得佛法跟一般的书籍不一样,佛法的意思「意在言外」。所以经典它要是意思意在文外,如果你望文生义就错了,佛家常讲「望文生义,三世佛怨」,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你把他意思解错了。这里面有很重要的几句话,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佛没有意思,佛经没有意思,你要说佛经有意思,真的叫谤佛。我们看古人的注解,可以说是他的意思;清凉大师的注解是清凉的意思,李长者的注解是李长者的意思。佛经本身没有意思,因为没有意思,所以经才叫无量义;要有意思,怎么能叫无量义?怎么可以有两个说法?没有意思,所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讲这部经的深度广度,看他契入的境界。初住菩萨就讲得浅,二住菩萨就讲得比他深,三住菩萨一定比二住又要深,看你契入的程度。也就是经典一展开,你体会到什么程度,完全是自性的流露,哪里有尽?无有穷尽。佛法是教你要契入,教你去证得;不是教你在里头探讨里面的意思,这一句怎么讲法,这一段是什么意思,那就糟了,全都变成望文生义,不晓得经典是活活泼泼。
所以经典展开,善说法的人观机说法,什么样的根机就是什么样的说法,说得叫每个听众都得益,都生欢喜心,都有受用,就对了。程度浅的人得浅的利益,程度深的人得深的利益,哪有一定?这也是佛法的难处。难处也正是佛法的易处,这才给你说难易不二,难处正是易处,只要你把万缘放下。实在讲儒家也是这个说法,「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是孟子说的,佛法修学也是这个办法。只要把妄想杂念放下就容易,意思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是自己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释迦牟尼佛自性流露出来的,跟自己自性流露出来的无二无别,味道就出来了,所以说法水滋润。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