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一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0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四一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紧那罗王偈颂,第七首:
 
  【汝观如来大智慧,普应群生心所欲,一切智道靡不宣,最胜庄严此能了。】
 
  最胜庄严王菩萨,在前面长行我们看到,他得的是「了知一切殊胜庄严果所从生业解脱门」。殊胜庄严的果报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虽有希求的欲望,未必能得到这个果报,这个原因是什么,我们必须要晓得。业因果报,这是世出世法的真理。佛告诉我们,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一切经论当中都告诉我们,从心想生。不是别人的心想,是自己的心想;我们心想善,善的果报现前;心念恶,恶的果报现前。世出世间的现相千变万化,从来没有停住过,佛家讲剎那生灭,决定不会有亿万分之一秒的时间说它停住了,永远它不停的,剎那剎那在改变。这个现相怎么来的?一切众生妄念造成的。能造成的是妄念,妄念从来没有停过,妄念所变现的相分它怎么会停?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一真法界里面,一切现相常住的。像我们念《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永恒不变,这又是什么道理?他没有妄念,极乐世界的人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们环境是常住的,树木花草永远不会雕谢。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佛说的这个话我们相信。我们这个地方,为什么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为什么会有这个现相?生灭心变现出来的一切物相都是生灭的,西方世界佛的报土生灭心尽了,生灭心就是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了,所以现的现相是常住的。常住是真心所现的,我们叫真相,永恒不变,道理在此地。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一首偈,菩萨教我们,『汝观如来大智慧』,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每一个人都有。佛的自性智慧决没有比我们多一分,我们自性本具智慧也没有比佛少一分,完全平等,完全相同,为什么我们今天变成这个样子?不能不反省!你要不反省,你永远不会觉悟,你勇猛精进的心永远不会生起。我跟诸佛如来一样的智慧相好,为什么他现前能证得,我们现前搞成这个地步?我们要生惭愧心!如果我们没有,那情有可原。我们有!有,为什么搞到这个样子?这是被烦恼习气搅和了,被妄想分别执着让我们堕落如此凄惨的境界。无量劫来,我们蒙受贪瞋痴慢的灾害,自己还不晓得,还把十恶当作好友,跟这些好友密切往来,十善排斥拒绝,我们的前途就如佛所说的一片黑暗,你愈堕落愈深,你的来生比这一生还要苦。佛这个说法,我们细细想一想,有道理。
 
  三恶道是恶业所变的现相,我们今天的心不善,起心动念都跟性德相违背。性德是什么样子?大乘经教里面所叙说的性德的现相,我们思想见解、言语行为,跟大乘经教核对一下,就明白了。我们是背道而驰,佛是随顺法性,我们违背法性、随顺烦恼,完全随顺自己无量劫来累积的烦恼习气,我们干的是这个。这叫魔业,折磨我们自己的法性。如来智慧,这就是称性的般若智慧。怎样才能现前?除掉障碍就现前。障碍里头的根本障碍,我们常讲自私自利,这是所有障碍的根。这个根要不拔除,什么都不必谈,你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道业,不可能。怎么样拔除?把它转过来,起心动念为众生、为别人。我们常说诸佛菩萨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做好榜样给别人看,从这个地方下手。
 
  为了自己方便,破坏团体的形象,造罪业!这个事情我们看得很多,哪个团体里面都有,表现什么?不合作,这叫破和合僧,他不晓得他的罪名多重。僧团叫和合僧团,大家在一起生活一团和气,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烦恼习气重的人不行,他要做特权阶级,样样跟别人不一样,自以为荣;实际上,他破和合僧,这个没有智慧、没有德行。今天社会是这个样子的,我们要想改正社会的风气,不是靠口说,口说没用处,要做给人看,做出样子来给人看。
 
  人不能够离开人群、不能够离开社会,人是一个合群社会的动物,我们一定要认清楚,我们能离开大众独立生存吗?我们每天吃的东西从哪儿来的?我们穿的衣服从哪儿来的?多少人辛苦合作成就我们的衣食,点点滴滴都要靠大众供养。学佛同修每一堂功课回向,「上报四重恩」,拿什么报恩?只是嘴皮说说而已,打妄语。报恩是要拿行动来报恩,没有行动,这个报恩是假的。真正报恩的人是菩萨,佛教我们都作菩萨,菩萨是个觉悟的人,众生是迷惑的人,迷惑的人不知道恩义,觉悟的人知道。他用什么来报恩救苦?用行动,行动是四摄六度。
 
  四摄六度里头,第一条布施。布施,用现代的话来说,为大众服务。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有没有这个意愿舍己为人?念念成人之美,成就社会善好的风俗,这是真的服务。稍有自私自利夹杂在里面,那就像《十善业道经》里面所讲的,你虽然行善,你的善里头夹杂着不善,把你的善功破坏了。一百件善功,你修九十九件,有一件不善夹杂在里面,全盘破坏了。从前李炳南老居士讲经常作比喻,他说我们一杯这个杯子里面盛的醍醐,醍醐是上好的饮料,里面掺杂着丝毫的毒药,这一杯都坏了。不断提示我们不可以夹杂着不善,这是真功夫。不夹杂不善又谈何容易,这个不善是我们无量劫来烦恼习气,哪里能除掉?除不掉的!
 
  所以必须天天读经,读经是提醒自己。一天不读经,没有人提起,忘掉了,老毛病习气就犯了,天天读经。这就是为什么不仅是佛教,世出世间的教学重视课诵,宗教里面都有早晚课诵,其目的无非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而已。一个念忘掉了,这一念毛病发作,到什么时候才能契入境界,你自己知道。你要不用功、不发愤,你永远不能契入境界。什么叫用功?什么叫发愤?时时刻刻照顾自己,不要让自己堕落,这个人真的觉悟,这个人智慧现前。佛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模范。
 
  『普应群生心所欲』。众生根性不相等、程度不齐,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众生的根性分为三等:上、中、下三等,好说话,希望我们从这里面去体会,了解佛说的真实义。上根的人,佛指点他、帮助他超凡入圣;中等人,佛帮助他破迷开悟;下根人,佛帮助他断恶修善。这三种人都叫做法器,都有成就。下根所得到的是不堕三恶道,中根的超越六道轮回,上根的超越十法界。经上还说一类人,一阐提,这是没有善根的人。没有善根的人,佛也不舍弃,佛给他下种子,跟他结法缘,但是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他要造作恶业,也可能堕地狱,他要在恶道里头吃尽苦头,那不知道哪一劫再得人身,再遇佛法,阿赖耶里面佛菩萨种的种子会起作用、会起现行。
 
  我们要晓得,我们这一生当中,对于圣教能够信受奉行,是无量劫前佛菩萨给我们种的因。这个上根、中根不是天生的,无量劫的累积,结果的。就像《法华经》里面讲的大树、小树、小草,佛用这个来做比喻。大树是小树慢慢长成的,上根,无量劫的修行累积的。得佛的法语,你能够体会,你能够觉悟,你能够受用,受用的多叫大根,得的多,中根得其次,下根得最少;没有根性的人,阿赖耶识里头落种子。因此佛法里头才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道理在此地。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不是在一时,生生世世,确实他有耐心、有长远心。这是说众生根性不相同,从大的说。
 
  从细的方面说,众生所欲不一样。欲望不一样,爱好不一样,现在说兴趣不相同,佛才说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些法门并不是教我们统统要学,不是的,你要那么想,你就错了。经典里面常常有比喻,把佛比作一个大夫,治病的大夫,所以佛为大医王。众生是什么?众生是病人,是这个大夫的病号。这个大夫非常高明,对于每一个人的病他都清楚,于是他给每一个人开的处方,你依照这个处方去服药,药到病除,这个道理大家容易懂。这些处方就是佛所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再告诉你,你要把无量无边法门统统都学,就好象大夫把所有人那些处方、那些药,你统统都拿来吃,准死无疑。你们想想是不是有道理?你非死不可,不是佛把你害死,是你自己糊涂死了。聪明人懂得什么?佛替我开的处方我吃,替他开的处方,我才不吃他的。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开的什么处方?他老人家当年在世,当然没有问题,你向他请教,他给你说法,决定应机;依照他给你说的,你自己去做,你一定成就。可是今天佛不在世,佛去我们三千年,我们今天依靠什么?今天所看到的是一大堆都是给别人的处方,我们面对这个,头痛!所以大经上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可是佛很慈悲,佛有智慧、有能力,不但知道三千年后社会状况,千年万载之后的社会状况他都知道,所以佛在《大集经》里面告诉我们一个原则,就是在法门当中选择的原则,「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给了我们一个大的方向,我们懂得怎么选择。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现在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那我们接受佛的指导,我们取净土法门,这个方向没错。
 
  净土法门里面,经典也有很多种,修行的方法更多,我们取哪一种?大势至菩萨是净宗的导师,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面讲得好,《净修捷要》里明显的给我们点出来,「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他指导我们的原则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告诉我们修学的果德,是「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指示。现在在中国,《无量寿经》有九种不同的版本,《阿弥陀经》有两种版本,三经、五经,包括过去祖师大德的注疏,也相当可观,这所有法门里面我们只要取一种,一定要知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取哪一种?取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程度,适合自己修行环境,守住大势至菩萨指示的原则,「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一门深入,净念相继就是长时熏修,就成了。
 
  对于不同的法门、不同的经典、不同的注疏,一定要平等的恭敬,决定不可以自赞毁他。我这个法门好,你那个法门不好,不可以这样说法。我这个对,你那个不对,你的对你未必能往生,他那个不对他真的往生,这个事情很多。你的对为什么不能往生?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你不能往生;他那个不对,他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老老实实念佛,那就成就。现在这个社会自作聪明的人多,古人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世出世间成就的人,我们仔细去观察,他们有个共同点,这个点是老实,老实人有真成就。不老实的人,纵有成就,也是昙花一现。他那个成就是什么?过去生中修积的福德,虽然现前,因为不老实保不住。老实人能成就。
 
  偈颂里面第二句观机,第三句授法。我们想想,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这个地球上众生,普遍是什么样的根机?你要常常听听、常常看看,现在地球上的众生,他想些什么?他要的是什么?他说的是什么?他做的是什么?我们要仔细去观察,在这里面要得出结论,他是善的、还是不善的?从业因我们就看出果报,如果因不善、缘不善、果不善,头一桩事情我们要反省我有没有?你要想帮助众生,先度自己,我们自己找不到自己的缺点,看别人,觉得别人做的这个不对、不如法,立刻回头想想自己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自度。能自度,才能够帮助别人。
 
  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这些错误的众生回头,帮助一些正念正行的众生发菩提心,发心广度众生?怎么个度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给社会大众做善良的榜样。所以你要看到社会不善的那一面,然后我们要做出善行的这一面,要做,不做怎么行?现在社会忽略了孝道,不孝父母,我们要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孝养父母的榜样;现在社会大众不知道尊敬尊长,我们要做出来,尊重长辈,尊重贤人。要做出样子给他看,很不容易、很难,佛家常讲难行能行,难在哪里?难在自己的习气很重,知道这好事,不甘心、不情愿,别人对我都不善,我为什么以善意回人?这个思想是凡夫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圣人的思想。
 
  我们常常有这个念头,我们走的是六道,很可能走的是三恶道,没有省悟过来。省悟过来的人,我们走佛道、走菩萨道。佛道、菩萨道,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尽管别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全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对待他们一片真诚、一片慈悲,这教化社会。不但不恨这一些冤家对头,反而更尊敬、更爱护这一些冤亲债主。你要问为什么?人生是演戏,他演反派,我演正派,没有那个反派,怎么能衬出我这个正派?一定有反派,才把我正派显示出来,他的功德多大,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让社会大众在这个表演当中,觉悟了,这教化众生。
 
  佛菩萨的心是平等的,永远是平等的,像一池静水永远不起波浪。我们为什么要感恩这一些恶人,道理在此地。没有逆境、没有恶人,你的善心、善德、善行表现不出来。中国人都羡慕岳飞的尽忠报国,岳飞的尽忠报国是谁把他衬托出来的?秦桧。秦桧是岳飞的大恩人,没有他,我们后世谁知道岳飞?不可能有人知道,他那一腔忠孝谁知道?秦桧把他显露出来。所以你们认为秦桧是恶人,我看他这人不错、很好。由此可知,是非善恶有没有标准?没有标准。标准在哪里?标准在人心。你心地清净、心地平等,就像佛一样,顺境跟逆境平等,善缘跟恶缘平等,佛是平等心。我们今天为什么变成凡夫?不平等,顺境跟逆境不平等,善缘跟恶缘不平等,贪瞋痴跟戒定慧决定不平等,凡夫、六道凡夫!不平等就是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真诚,夹杂着自私自利,夹杂着主观成见,毛病在这个地方,我们总得要晓得。知道自己,也知道别人,知道社会大众,我们这才能帮助自己、帮助社会众生。
 
  『一切智道靡不宣』,这一句就是佛家讲的无量法门,「一切智道」是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同时开演。所以他天天教、天天讲,我们天天学、天天听,什么样的经教都可以学、都可以听,长自己的智慧,可是不能修。就给我们跟一个大夫一样,看他治病,开方子用药,我们在旁边看,长智慧,那个药吃不得;不是治我病的,吃不得。我们在旁边看,这个行,广学多闻。自己修,一定修大夫给我处的药方,这是对我的,我有受用。所以自行是一门深入,化他是广学多闻。大夫天天给别人开方子,他不会统统自己吃,他自己晓得自己状况,也只取一味药而已。我们从这一个道理,从这一个事相去思惟、去观察,然后知道自己怎样学教、怎样演教。演是完全表演给别人看的,表演给别人看,实在讲是与自己不相干的,看到众生有毛病,我们怎样帮助他,表演一个方法给他看,启发他、觉悟他,意思在此地。希望我们同修要从这个地方深入,要细心去体会。
 
  『最胜庄严此能了』,他明了业因果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种善因决定得善果。再看底下这一首:
 
  【业海广大不思议,众生苦乐皆从起,如是一切能开示,此华幢王所了知。】
 
  微妙华幢紧那罗王,这也是菩萨。他得的法是「善观察一切世间业所生报解脱门」,这个法门完全讲的是业因果报,这是十法界的真相。『业海』,「海」是比喻,「业」是造作,起心动念是意业,口里面的言语是口业,身体造作是身业,造的业无量无边。能造业就是这三种:身、口、意,无量无边的业不出身口意这三类,所以佛家讲三业。三业是业海,广大不思议。
 
  『众生苦乐皆从起』。所造的业是恶业,违背自性。自性难懂,我们初学不容易体会,我们换个意思来讲,违背圣贤教诲,这个好懂。经论里头是善恶的标准,那我们要问这经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是不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标准?不是的。我们中国在过去读书人都以孔孟学说为标准,再问问一部《论语》是不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不是的,是孔老夫子口里面说出来的,身体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的。那怎么不是他的?确实不是他的。他自己也说过,他一生述而不作,这一句话给我们讲清楚。他心里所想的、口里所说的、身所做的,古圣先贤教导我这么说的,不是自己天生就会的。清凉大师注解《华严经》,诸位在注疏里面可以看到,佛有没有法说?佛没有,佛所说的是古佛所说的,自己没有创作,都是走古圣先贤的老路。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孔子也不例外,孔子是祖述尧舜文武周公,这是他从前面这一些大圣大贤,释迦牟尼佛是祖述过去的古佛。我们现在的人听了这个话摇头,创造才是英雄,跟到别人走不算好汉。好,你创造,尽去创造地狱、三恶道,好汉!要晓得古圣先贤,千万年那些人智慧德行的捷径,这才是叫真的真理。
 
  儒、佛,说实在话,要用一个字来说明,就是「诚」,真诚到极处。这是古佛教的,古圣先贤教的,不诚无物。诚到极处的时候,你的心清净,你的心平等,清净平等是定慧。人心到清净平等,智慧开了;换句话说,我们自性般若智慧不能现前,就是心不清净、不平等。像水一样,这个水起波浪,动的,照外面的像就照不清楚;如果这个水是很干净、很平,没有波浪,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的东西照得清清楚楚,那叫自性般若智慧。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照?就是你的心动了。你的心里头起了妄想分别执着的大风大浪,所以你的智慧德能完全失掉,这就造业了。造作的业是善业就变现出三善道的果报,造的恶业就变现出三恶道的果报;造的业是染业,染业没有放下自私自利,这个业是六道,六道的果报;如果造的是净业,净业是什么?把自私自利放下,没有自私自利,这个净业你就感得四圣法界的果报,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有四个层次,四个层次是讲你心清净的纯度。
 
  所以能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动念都想一切众生、都想帮助别人、都想成就别人,你离开六道了。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最低要有这个程度。真的是想帮助一切众生,念念都想感化愚迷的众生,我们往生净土才有把握。可是觉悟很难,作儿女奉事父母,我想做个样子,父母都不在了,我想做个学生的样子给你们看,老师也不在了,缘没有了。现在所能做到的,慎终追远,只能做到这一样。我们教室只能供奉老师、护法的遗像,念念不忘老师的恩德。至于老师在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态度去侍奉,你们就没见到;换句话说,你们也不晓得从哪里学起。
 
  古人教学,上一辈决定要给底下一辈做榜样。就是在家庭,父子之间,父亲一举一动都规规矩矩的,不能随便。这随便什么?小孩学会了。父母的言行举止是想到给儿女做好榜样,现在人哪懂?所以现在是作儿女不听父母的话,当然的,你没有教。古德教导我们,教儿婴孩,从什么时候教起?儒家讲从胎教,怀孕的那一天教起,所以小孩会孝顺父母,会听话、会懂事。现在人不教,不教要想叫他听话,哪有这个道理?你自己做的不好的样子,他都看在眼睛里面,他都学会了,学得比你更多,你坏他比你更坏,你有什么法子?
 
  这样的一个趋势,我们很清楚,世界末日。今天社会的现象是世界末日的预兆,我们很清楚、很明白。这样下去还能维持多久?我们看到西方很多预言讲,世界末日从一九九九年开始,有的人说一九九○年开始到两千零二十七年,这个说法很多很多。这个大劫难过去之后,还不错,预言里面讲这个世界有一千年的太平日子。但是在这个灾难当中,那说得很可怕,世界上的人口顶多只剩十分之一;换句话说,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会死,死在这个劫难当中,这个世界一切从头再做起。
 
  这个灾难我们也许都能亲身遇到,遇到的时候不要害怕,怕没有用,怕不能解决问题。知道这一个事实状况,努力念佛,努力修善,这个世界毁灭,我们可以移民到其他世界去。你有善功、你有善德、你有善业,你的去处愈来愈殊胜,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如果你造作一切不善,你的前途是黑暗的,那是深可怖畏。所以知道我们眼前遭遇到这个环境,不是不好,我觉得很好,提高我们的警觉,不放下也得放下!为什么?不放下,我们知道我们就往三途走,肯定的;放下之后,我们走佛菩萨的路,我们走上帝神圣的道路。
 
  要真正的爱世人,要真正慈悲一切,以一个纯善的心来处世,全心全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苦难众生在今天是普遍的,我们不要看到,他生活很优裕,他有亿万财富,他有崇高的地位,他还是个苦难人。为什么?没有觉悟,没有放下自私自利,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没有放下贪瞋痴慢,他还是个可怜人,死了以后,前途不光明。我们要做好榜样去帮助他们、启发他们,让他们觉悟。所以一定要细心观察,看到别人缺点,我们想想自己有没有?有,要有勇气改过,这是真正叫大勇。诸佛圣贤所赞叹的,大勇是什么?肯改过;大智是什么?是知道自己过失。人能够知道自己过失是大智,改变自己过失是大勇,大智大勇一定是大仁,仁慈博爱,这才真正是离苦得乐。
 
  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开示众生的就是这些,『如是一切能开示』。「开」,用现在的话说,启发我们。「示」,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示现。这是我们要学的,佛到这个世界上真做。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榜样,他把世间法放得干干净净,自己的生活三衣一钵,一无所有,他一样都不缺乏。一无所有是智,一样都不缺乏是福,福慧具足。现这个开示的样子给我们看,我们今天信不过,自己不能够不积蓄。不积蓄,怕明天日子过不去;要多积蓄,希望物质生活过得舒服一点。这是迷惑,这是颠倒,这是错误,不知道愈是简单的生活,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活。
 
  生活里面,第一殊胜的生活是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那个生活是最健康的、最殊胜的。我们做不到,为什么?我们有分别、有执着,分别执着完全没有断尽,只可以说是比社会一般人轻了一些,病根没有拔除。病根拔除,不一样了。古时候有一个济公长老,这个大家晓得,他吃东西他不讲究的,一点分别心没有。民国初年,金山寺有一位妙善法师,人家称他作金山活佛,他传记里面所讲的,他吃东西是人家丢到地下垃圾里捡出来他吃;人家供养他的钞票,钞票是最骯脏的,每一个人手上去摸,细菌不晓得有多少,人家供养他的,他都吃掉;他身体健康,一生不生病。而且春夏秋冬就那么一件衣服,冬天他不冷,夏天他不热;吃的东西,别人吃剩的、吃丢掉的,丢到垃圾桶里,他吃得很自在。
 
  我们看到煮云法师跟乐观法师给他写的一些传记,煮云法师所写的是他搜集的一些资料,乐观法师所写的是他亲自跟他在一起生活过,跟他在一起住过几个月,那不是传说的,实实在在的。他吃东西也不晓得有饥饱,吃一点点也行。乐观法师有一次跟他在一起,有信徒大概是做得不少好吃的东西,每一个信徒都拿一碗来供养法师,「法师,这我供养你,你吃」,好象他一次吃了二十多碗。乐观法师在旁边看到,这还得了,这会吃坏的!他告诉乐观法师,很有趣,他为什么能吃那么多?他入不二法门,多少不二。一次吃个一百碗,他说:我也没事。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行。饿了几天不吃,也没事,他有这个本事。都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展现给我们看的。这一个妙善法师,跟刚刚往生的普陀山妙善法师,名字完全相同,都是这两个字,不是一个人。佛菩萨、祖师大德给我们开示,我们要能体会,要在这里头省悟过来,真正觉悟过来,成就自己的道业,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行,我们就没有辜负佛菩萨的教诲。这是华幢菩萨他了知的,他明了。他为什么明了?他做到了;他要不做到,那不是真明了。唯有自己真正做到,这是真明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二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三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一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七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三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一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烧水、除草算不算杀生?[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7)[栏目:惟因法师]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直观自心[栏目:创古仁波切]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三节:度疑清净[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颅器(嘎巴拉))[栏目:佛教的法器]
 同在一起念佛,为什么有人见佛、见光、见花等,而有人不见?又,所见也有同、不同?[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禅定减压[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二章 通达方便 三、通达方便之行持[栏目: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捐钱很好,更要皈依[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噶当“十秘财”[栏目:噶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