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五一卷) 2000/9/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351
请掀开经本,迦楼罗王长行第九句看起:
【普观海迦楼罗王,得了知一切众生身而为现形解脱门。】
清凉在这一句经文给我们提示的是,「现同类形,方便调伏」。这个意思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完全相同,「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以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佛菩萨没有,我们要晓得所有一切众生都没有一定的身相,我们要细细从这个地方体会。从粗相上来看,一切众生在六道里头轮回,舍身受身,不可能有同样一个身相出现。纵然是你修积善业,你得人身,你前世人身的身相跟这一世绝对不会相同,我们执着一个身相是决定错误的。如果细密的去观察,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了很多,我们的心剎那剎那在变化,心是主宰,身相是心所现的、所变的。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身相就是一切法,无不是从心想生。心想剎那剎那不一样,所以相貌剎那剎那在改变。我们凡夫粗心大意,没看出来,诸佛菩萨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前一念的身相,跟后一念的身相,决定不是一个;虽不是一个,相差无几。这是什么?这是后一个相是前面那个相的相续相,决定有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太大,所以你看不出来。
在世法里头我们有时候也会发现,很熟悉的老朋友隔了几年没见面,这一见面不认识,相貌改变了。他跟我打招呼,说出来之后,我才恍然,仔细一看,不是他吗?「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忧虑烦恼的事情太多,所以相貌改变。正应了算命看相的人说,相随心转。如果你的心清净,你的心善良,你的身体、相貌愈变愈好;如果心地不善,常常有恶念恶行,你的相貌愈变会愈恐怖。不是别人造的,是自己造的。任何外缘,讲老实话,都没有影响你,而是你自己接受这些外缘,那就没法子。佛菩萨、圣人教人,教什么?教我们做一个正常人。正常人就是圣人,正常人就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正常人。六道凡夫不正常,连十法界也不见得正常;虽不正常,接近正常,没有完全正常,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菩萨在此地,『了知一切众生身』,这从相上说。为什么「了知一切众生身」?了知一切众生心念。从身相就知道他的心念,从心念就知道他的相状,这里头互为表里,互为因果。菩萨一定现同类身来帮助他,虽现同类身,要记住决不是同流合污,同类身里面的佛菩萨,这就是天台大师讲的百界千如。通常讲十法界,每一个法界里面都具足十法界,譬如我们人法界,我们得人身,佛菩萨到我们这个世间帮助我们也现人身,但是我们是人中的凡夫,他是人中的佛陀、人中的菩萨,给人道众生做个好榜样,让这一道众生能够回头是岸,能够转凡成圣;到畜生道里面去度畜生,他一定现畜生的形相,而是畜生道里面的佛,畜生道里面的菩萨,让这一些畜生道向他学习,帮助这一道的众生回头是岸。
净宗里头有一个小册子叫《物犹如此》,也许有一些同学们看过,那里头完全讲畜生道,佛菩萨在里头示现。《物犹如此》这个小册子里面,记载是畜生念佛往生的,不可思议。《影尘回忆录》里面谛闲老和尚说了一个故事,温州头陀寺公鸡念佛往生,这是他亲自见到的。那个时候谛闲法师在头陀寺作住持,这是早年,寺庙里头连时钟都没有,什么时候上早课都听鸡叫,公鸡报晓,早晨鸡叫的时候大家起床做早课,这个公鸡跟着大家一起上殿,早晚殿它都参加;过堂吃饭的时候它也在斋堂,掉在地下这些米饭,这个公鸡都会把它吃得很干净。往生那一天形相很奇怪,课诵完毕之后它没有走,它还在大殿里头绕佛,香灯师告诉它,「这里要关门了,赶快出去」,它也不听,绕了几圈,站在大殿当中,面对着佛像叫了三声,就死了;站着死的,公鸡站着往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现什么身。以后这个公鸡就葬在头陀寺的山后。最近我们在澳洲,我们道场有几棵大树,所以鸟很多,其中有三只鸟念阿弥陀佛,悟永师教的。悟永师住在那边的时候,每天早晨喂鸟,教这些鸟念阿弥陀佛,居然有三只会念,念得很清楚。现在这个鸟还常常到道场来念佛,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冷静思惟,要细心去观察,虚空法界确确实实是共同一法身。所以我们常常在讲席当中有意无意提醒大家,希望大家把这一句话深深的印在阿赖耶识里头。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个生命共同体,就好象我们这一个身体,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同的众生就是身上不同的细胞,十法界就好象身体十个不同的器官部位,是一不是二。任何地方出现麻烦,大家一定热心去帮助他,为什么帮助?佛家讲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缘」是条件,「无缘」是无条件。这个道理、这一个事实真相很多人不晓得,不晓得是什么?迷。不晓得就叫迷,晓得就是悟,世出世间法就是迷悟不同而已!为什么有些人会那么执着、那么自私?迷得太深;为什么有些人那么样的大方、那么慷慨、那么放得下?那是觉悟。彻底觉悟就是诸佛菩萨,为我们所表演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我们今天学佛,至少经本还不能放下,放下我们的修学就没有依靠。这什么原因?我们觉悟的程度不够。够不够的标准是什么?是见性,我们没有见性。如果见性之后,要不要这些文字?不要了。见性之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跟十方一切诸佛所说的法决定是相应的,所谓是佛佛道同,见性就同。性是什么?真心。妄心每一个人不一样,真心每个人相同的。真心,菩提心,相同的。妄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各个人不相同。妄心里头有冲突,真心里头没有冲突,真心是相同的。我们为了讲解方便起见,将真心归纳五种,实际上就是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相同的;迷失了真心才不同。所以法身大士他们的智慧见解、神通道力都平等、都相同,试问还要不要这些书籍?不要了。有没有证明?有!在中国唐朝六祖惠能大师,人家明心见性了,不需要书籍。你对于典籍有不明了的地方,你念给他听,他给你讲解,他的讲解就能帮助你开悟,这个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希望成就佛法,没有别的,决定要开悟,转迷为悟,这是我们今天要做的工作。
可是诸位要记住,我们为什么开不了悟?业障太重了。所以佛教初学,教我们「转恶为善」。目的在哪里?消除业障。我们不能够转恶为善,要想转迷为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烦恼习气没断,纵然是悟,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富楼那尊者跟阿难,那是很好的例子。阿难听佛说《楞严经》,听懂了,开悟了,烦恼障没断,只证得初果。这个悟我们讲是解悟,不是证悟,他能够理解,但是不是他自己的境界。富楼那尊者证得四果阿罗汉,对佛说经的意思他听不懂,这是什么?所知障重,烦恼障轻。所知障,我们今天讲成见,坚固执着他的成见,障碍了破迷开悟。我们的修学必须从烦恼障下手,天经地义。烦恼障不除,纵然开悟,是相似的,是解悟,不是证悟,依旧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心量要拓开。真正明了,世间不同的国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类别的一切众生,都是业报变现出来的。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平等的度化一切众生,那就是哪一类里面佛菩萨都化身。我们今天在人道,人的种类也很多,也有许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佛要教这一些众生,一个方法做不到,也需要用无量无边的方法,所以才有「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方法,这里面我们一定就要联想到,他有无量的身形而为现形。这样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世间所有的圣哲都是佛菩萨化身,我们心量拓开了,我们才能真正沾到普贤行的边缘,「礼敬诸佛」。
世间所有宗教的这些创始人,宗教领袖、传教师,无一不是佛菩萨示现,我们不再有分别、不再有执着,不再存轻慢之心。社会当中各个阶层贤明的领导人,也都是诸佛菩萨示现的。像《华严经》上所讲的,十地菩萨示现为欲界、色界的天王,以善法教化众生。四王天、忉利天,这是欲界最接近人道的天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他们是以十善教化众生,上品十善。于是我们就知道,我们如果能修上品十善,就把这个人世间转变为忉利天、四王天。人心转了,境界就转。所以我曾经遇到有人问,极乐世界在哪里?天堂在哪里?我说就在此地。你的心要是佛心,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你的心不是佛心,极乐世界你决定找不到;肯定有,你找不到。为什么?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然后我们再看看,回过头来看其他宗教经典,人家经典也放光明,我们看出来了,也是字字句句都从真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这正是大经里面所讲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问题我们要真正觉悟,启发自己自性本具圆满智慧,然后看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圆满。
这一桩事情关键的所在、根本的障碍,我们一定要知道。自私自利,这是根本障碍。见思烦恼里面头一个身见,执着这个身是自己。从身见里面产生严重的自私自利,这是根本的障碍。这个障碍不除,其他的障碍统统都除不掉,我们怎么能成就?所以佛教人断烦恼从哪里断?头一个身见。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才能入门。在大乘法里面初信位的菩萨,小乘法里面初果须陀洹,这才入门。你想想看,这是古人为说法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错误见解完全舍弃掉了,你才入佛门。但是出不了三界,还是在六道里头轮回,不过保证你不会堕三恶道。三恶道的业因有,三恶道的缘没有,虽有三恶道的业因不会起现行,保证你不会堕三恶道,你出不了三界。要想出三界,必须还要断八十一品思惑。思惑也分六大类,我们常讲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恶见就是见惑,就是五条见惑。这合起来,五种见解上的错误、见解上的迷惑,五种思想上的迷惑,这叫见思烦恼,变现出六道轮回。如果见思烦恼断了,轮回就没有了,就像作梦一样,梦醒了,觅六道轮回了不可得。
虽然了不可得,佛菩萨慈悲,因地上发的弘大誓愿决定不是虚妄的,六道众生有感,他决定有应。『普观海』菩萨,就是说明感应道交,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帮助苦难众生。苦难众生里面,佛法里常说「佛不度无缘众生」,不是佛不度、不是佛不教,什么叫无缘?无缘是他不信,这个没有缘,信了不解也没有缘,解了不行也没有缘,行了不能证还是没有缘。什么叫有缘众生?闻到佛法之后,接触到佛法之后,真正肯去干:信、解、行、证,这个人有缘。这个人遇到佛菩萨,一生当中必定得度,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事实真相,更应该清楚。所以世缘决定要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决定不可以攀缘,攀缘就错了。多少人学道而不能成就,原因都是没有办法离开攀缘,攀缘是严重的习气。这个现象有什么办法能够消除?唯一的方法还是要多听经教,必须让佛法熏习的力量超过自己的业力,我们才能回头。我们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什么要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帮助不少众生回头。往后的这些众生,为什么回不了头来?没有这个缘分。在过去这个时代,到哪里去听经?现在这个时代,有高科技来帮助我们是方便多了,但是又有几个人来讲经?这个事情难!利用高科技做为工具传播的人多,《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许许多多众生先入为主,几个人闻正法肯回头?又有几个人能说正法?难!
正法在哪里?正法在心正;心正、行正,法就正。虽然是同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同样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不正、行不正,把这个经全部讲邪了。经的文字一个字没错,他讲解的似是而非,说错了。说错了,没有人能够发现,没有人知道他错误,这叫邪师说法。在现在很多很多,利用高科技传播,利用卫星网路传播。这些东西我没有接触过,有人跟我讲网路里面的内容非常非常复杂,这些内容都是十恶,不仅不是普通的十恶,极端的十恶。所以《新旧约全书》、《古兰经》都说到世界末日,而且说这个世界末日,时间距离我们非常接近,我们现在已经在末日的这一个时段当中。照他们的说法,是从九○年代起到两千大概二十几年,两千零二十几年,我们中国人讲一世,三十年叫一世,这三十年当中是世界末日。而世界末日的征兆,普遍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能不觉悟吗?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看到众生遭这样严重的劫难,哪有不帮助的道理?但是佛所帮助的虽然普遍,真正得受用、得利益的,有缘之人;就是刚才讲的,能信、能解、能行、能证,有缘之人,佛为他们现身说法。再看末后这一句:
【龙音大目精迦楼罗王,得普入一切众生殁生行智解脱门。】
清凉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众生殁生,皆由行业」。殁是死,就是众生的死生。人家经上,他不说生死,他说死生,为什么?生死是一个阶段,从生到死就没有了;死生是活的,死了以后又生,是永远在循环而没有中断的。我们中国儒家也讲「物有终始」,他不讲「始终」。一年四季的运行,他讲「终始」,终就是开始,这是说明永远生生不息,循环不断。一切众生在轮回里面,佛家形容叫「生死疲劳」,从来得不到休息。什么原因?「行业」,行是行为,就是造业。我们的思想、言语、造作,这是行为。行为迷惑了性德,造作一切善恶业。你造善业三善道轮回,造恶业三恶道轮回,总是没有办法出离。
这是『龙音大目精』菩萨,『普入一切众生殁生』,那就是普入六道,他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行智解脱』,这是菩萨乘愿再来。注解里面清凉大师讲,「佛生死智,方能普入」。众生是「生死业」,佛菩萨是「生死智」,智是什么?不迷,所以他来示现的。智之化身是自在的,虽示现在世间,决定不染世间法。换句话说,诸佛菩萨的心永远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决定没有丝毫改变,所以他自在,这叫真实智慧。《无量寿经》佛教导我们「住真实慧」,住真实慧就是这十个字。可是我们凡夫恰恰相反,我们凡夫住烦恼,不住智慧。什么是烦恼?这十个字你想想看,不真不诚是烦恼,不平不等是烦恼,不清净是烦恼,没有智慧是烦恼,没有慈悲心是烦恼,反面就是!六道凡夫住这十个字的反面。所以生佛是一念之差,一念觉凡夫成佛,一念迷你就永堕六道。所以修行修什么?实在讲很简单,就是这十个字你真正能够保持得住,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决定不会更改,你就成功了。凡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这个恰恰相反,我们菩萨做正面的样子给凡夫看。
法必须契机,现代这个社会一切众生犯些什么毛病,你明白、了解,你就知道怎样去帮助他。经典文字是相同的,讲法不一样,讲的方法是活的,完全应机。现前社会众生迷得太深,迷在物欲上,起心动念怎么样计算物欲的享受,被五欲六尘迷了,迷得太深、迷得太重,他不能觉悟。我们帮助他,必须要做出跟他完全相反的行为。世间人争名,我们所示现的不争名;世间人争利,我们表演散财,要做给他看;世间人纵欲,我们做出节俭收敛。然后在果德上,他自己能看到,我们生活快乐,他生活得很痛苦,我们展现的大自在。让他慢慢的看,时间看久了,他会觉悟到,人家生活过得舒服、过得自在、过得很快乐。要有实际的行动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回头,帮助他们觉悟。
我们对于众生行业不能不知道,对于佛陀的智慧不能不知道,佛陀的智慧就是自己自性本具的智慧,我们从佛陀教化增长我们自己的信心,我们每一个众生有佛陀同样的智慧、同样的能力、同样的相好。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自性本具的,华藏世界的美好不是外面得来的,古人比喻说那是我们的老家,一切具足;老家是讲性德,自性本具的。我们今天为什么搞成这个地步?迷失了自性,性德本具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佛菩萨慈悲为我们示现,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我们听了半信半疑,还有完全不相信的。半信半疑是现在学佛的人,完全不相信的,那是佛教以外的,根本不相信佛教。我们对于根本不相信的,没有办法度他,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半信半疑,所以不能感化他。我们自己毫无疑惑,那一些不信的人也就变成半信半疑,提升他们。所以我们自己要是做不到,这是佛家常讲,自己没有得度,要想度别人,「无有是处」!这话是真的。
所以了解现前这些众生的状况,了解还不能了解局部,我只了解新加坡、东南亚这个地区众生状况,能不能度他、能不能帮助他?不能。为什么?他们受大环境的影响。大环境是什么?整个地球。今天要帮助苦难众生,我们必须具备的常识,最起码的常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地理、人文,总要知道一个大概。过去我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常常勉励我们,弘法利生要通世出世间法;通世法契机,通出世间法契理,理机双契才能度化众生,这两桩事情都难。契理标准是要明心见性,没有见性之前,决定要遵守古人的规矩。古人是什么规矩?随顺佛陀教诲,这就是我们的经典。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以经典为标准,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去做,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决定不做,随顺佛陀的教诲,这是没有见性。果然能够这样做,我们做出来的这一些行业,跟见性的人差不多。我不认识路,你在前面走,我跟着你走,我跟你走的是一条路,你在前头,我在后头跟,不会有差错的。如果不肯跟,要走自己的路,那麻烦就来了。
到什么时候可以不要跟别人走?自己明心见性,不需要跟。虽然不跟,你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跟佛讲的是一样。为什么?佛佛道同;真正见性的人,决定是佛佛道同。分证佛不会走错路,靠得住;相似佛要不跟分证佛,还会走冤枉路。纵然他路走得不错,但是走得很远、迂回,走很多冤枉路,六道里头决定走岔路、走错路,那受苦受难就多了。所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多么重要!普贤菩萨教给我们「常随佛学」,没有见性的时候要常随佛学,见性之后还常随佛学,那是做出样子给没有见性的人看。人家见性了,还依照佛的经典去做,我们没有见性的人更应当跟随,他是做样子给我们看。这是讲菩萨、阿罗汉、历代祖师大德们,他们做榜样给我们看。
没有到究竟果位,决定不能停止学习。古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在佛门里面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一天不在精进努力求学,等觉菩萨显示的还是勇猛精进,不学怎么行?到什么样的果地才真的不要学了?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时不要学了,没有东西好学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必须要认真努力修学,我们不学怎么行?世间圣人,在中国以孔老夫子为代表,孔夫子自己叙说的,他十五岁有志于学。那个志是立志,立什么志?求学,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到七十岁还希求,如果老天爷能让我多活几年,还想学易。看看人家那一种发愤求学的精神,不是给我们做了榜样吗?决不是说孔老夫子你的学问道德可以了,不必再学了。
儒家所讲的学问跟佛法没有两样,所用的名词不相同,意思完全是一个。儒家的教学,《大学》是孔孟学说全部的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佛家讲的明心见性;「在亲民」就是佛家讲的四摄六度。总的目标:至善、圆满的善,明心见性是自行的至善,四摄六度是亲民的至善,这是三个纲目提出来了。后面跟我们解释,「知止而后有定」。那个止是什么?就是止于至善。你真正知道止于至善,你的心定了,内不生烦恼,外不受诱惑。为什么?因为你求至善,你的心定。「定而后能安」,身心安稳,自在快乐。「安而后能虑」,虑是什么?就是佛家讲的疑情。宗门常讲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那个虑不是思虑,是疑情。「虑而后能得」,得就是开悟,这是讲后得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惠能讲的常生智慧,这个「得」就是常生智慧。他跟佛家讲的,确实是一样,不是两样。
我们看蕅益大师解释《四书》的注解全是佛法,用佛法讲《四书》,讲得比儒家历史上这些大儒讲得还要透彻、讲得还要高明。蕅益大师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示,我们学会了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讲所有不同宗教的经典,用他的经文讲的全是佛法。蕅益大师重要的启示,我们没想到,他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大学」,他解释这两个字,解释这个「大」字,跟清凉大师讲大方广那个「大」的解释完全相同。这是我们不可以疏忽的,我们要好好的来学习,然后能够贯通世出世间一切法,能够贯通所有宗教学说,我们才能应付得了这个社会。邪法到我这里来都变成正法,正是所谓邪不敌正。为什么不敌正?遇到正法,邪法全归正。没有正法,邪法能起作用;有了正法,邪法就不起作用。
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是业力投胎到这个世间来的。真正发心,从前李老师教给我的方法,「至诚感通」。这是他老人家常说,要想通达世出世间法做不到;做不到,看到世间人这么苦,自己这么苦,看到别人这么苦,想帮助自己、想帮助别人,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求感应。也就是我们常讲、世俗人讲的,求佛菩萨保佑,求佛菩萨加持。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怎么个求法?求法有求法的道理,有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求一定得感应。这里面理论的方法就是在真诚,真诚到极处,至诚就感通。这是老师教给我的方法,我在一生当中自行化他都守住这一个原则,决定不能离开真诚。离开真诚就是虚伪,虚伪跟谁感应?跟妖魔鬼怪感应,跟佛菩萨感应道交这个路就断掉了。决定要真诚!
一定要努力精进,绝不贪图自己的享受,一切为众生。稍稍贪图享受,你必定就堕落,这个道理一定要很透彻。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把握着分寸,决定不能放逸,不可以宽恕自己,宽恕自己就坏了,宽恕是对别人的。要原谅别人,要宽恕别人,对自己决定不可以。凡是不能成就的人,都是宽恕自己。古德教给我们,对自己要严格,对别人要宽恕,这样作法就对了。原谅别人的过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我们才能走出一条生路,才能走出六道轮回。凡是不能够宽恕别人、不能够原谅别人,都是造极重的罪业,与众生结冤仇,障碍自己的性德,六道里面生生世世受不如意的果报。
清凉在此地讲的,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要想想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他说得很清楚,六道轮回是由于行业。要想脱离六道轮回,一定要开智慧。智慧开了,不但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能够帮助别人。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首先是大速疾力菩萨,以无着无碍眼观察众生界;到最后这一段,龙音大目精菩萨,得普入一切众生生死大海,行智慧帮助一切众生解脱。我们从一头一尾,互相照应。我们要想真正得成就,首先「无着」这两个字比什么都重要,无着就是不着相。妄想、分别、执着这三种大障碍,我们首先从哪里下手?从不执着,从这里下手,稍有执着就错了。首先离开一切执着,破烦恼障;离开一切分别,破所知障;断一切妄想,破无明障。儒家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要晓得从哪里下手。
执着里头最坚固的,我执。我们的三种障碍牢不可破,实在讲就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生生世世都没有办法解脱。现在我们晓得是从我执下手,我常讲的更清楚、更明白,从自私自利下手。把这个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都是利益社会、利益别人,不要想利益自己。把这个念头转过来,这是根本第一步的关突破了,往后就容易多了,头一关最难。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