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净空法师讲述
【劝谕策进(1)第三十三】
《解》从这一品开始,世尊为我们说明娑婆世界的状况。众生业障习气深重,三毒炽盛,沉沦六道,苦不堪言。所以佛勉励晓谕我们要厌离苦趣,止恶行善。策励我们精进行道,求生净土。
《注》
(1)(劝谕)劝勉晓谕。(策进)策励精进。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1)之中,勤身营务(2),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3),为心走使(4)。
《解》世间人受到妄心的驱使,都在争著做无关紧要的事。而对于生死、出三界的大事却不关心。因此,在这剧恶极苦的世间,自身勤劳的去经营造作,忙忙碌碌,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尊卑、贫富、少长、男女,各阶层的人,都是受到妄心的驱使,每天都在千方百计的谋算,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多半都是损人利己。
《注》
(1)(剧恶极苦)‘剧恶’指十恶业,‘极苦’是五浊恶世的苦报。
(2)(勤身营务)‘勤身’自身勤劳,‘营务’经营造作。
(3)(累念积虑)‘累念’思忆过去,‘积虑’忧虑未来。
(4)(为心走使)受到妄心的驱使。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1),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2)。
《解》一切众生对于田宅眷属财物,没有的时候,想争取;拥有之后又害怕失去。有了这样,又觉得少了那一样,总想跟别人看齐相等。刚刚拥有了一些,又担忧有意外的灾难,比如水灾的漂流、火灾的焚烧、盗贼的劫夺、怨家的消散、债主的磨灭。
《注》
(1)(又忧非常)‘非常’指突然发生的意外灾害。
(2)(磨灭)消灭。折磨身心,财物尽失,荡然无余。
心悭意固(1),无能纵舍(2),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解》众生悭吝的心非常顽固,对于拥有的一切都放不下、舍不得。但是到了命终的时候,全部都得舍去,没有一样能带走的。这种现象,不管贵贱、贫富都一样,大家都有无尽的忧虑苦恼。
《注》
(1)(心悭意固)‘悭’悭贪吝啬,‘固’是固执。
(2)(无能纵舍)就是放不下、舍不得。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1),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2)。或时心诤(3),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
《解》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应当互相尊敬爱护,不可彼此憎恨嫉妒。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应当互相帮助安慰。受者无得贪多,施者无得悭惜。言语态度要常常保持宽厚温和,不可以互相违背凶狠。偶尔心里有意见,有所嗔恚忿怒,这种情况,累积越来越严重。往往从小怨恨变成大仇恨。世间的事情就是以此为患害。虽然果报还没有现前,应该赶紧想办法来化解。
《注》
(1)(有无相通)‘有无’指财物上的有无,‘相通’指互相帮助。
(2)(违戾)‘违’违背,‘戾’凶狠。
(3)(心诤)心里有意见,不能忍让。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1),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解》人在娑婆世界死生,就是因为爱欲太重,在六道轮回里,自己造的业必定自己承受果报。每个人造的业都不一样。业不同,受的报也就不同。所以无论出生在那一道,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没有作伴的。不但如此,自己造业,自己承受苦乐的果报,也是没有人能代替你的。
而且众生善恶的念头转变也很快,善恶业因追随生命而招感果报。一旦堕入了轮回,因为各人道路不同,再想遇到是很不容易的。纵然遇到了,彼此已经是改头换面,再也不会相识。所以释迦佛劝勉世人,为什么不在身体强健的时候,努力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还要等待什么呢?
《注》
(1)(追逐所生)指所生之处果报追随不舍,随著善恶业因,感得善恶果报。‘逐’是追从。
世人善恶自不能见,吉凶祸福,竞各作之,身愚神闇(1),转受余教(2),颠倒相续,无常根本(3)。蒙冥抵突(4),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迷于嗔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
《解》世人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没有能力分辨,对‘作善必得吉庆、福报;作恶必得凶灾、殃祸’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迷惑不信,于是天天竞争造恶。这种造恶业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身心愚昧、精神昏暗,没有智慧,对于邪正辨别不清楚。不能正信因果,入于正道;对外道邪说反而容易信奉。如此颠倒相续不断,轮回生死,无有了期。
他们所以这样糊涂固执,是因为不能相信经法,不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没有长远的考虑,只图眼前的快乐,一时称心如意。这种情况是由于迷惑于嗔恚,贪著于财色,而不停止的造作恶业。佛对于这些因果循环看得很清楚,所以为世人感叹悲伤。
《注》
(1)(身愚神闇)‘身愚’是自身愚昧,造作恶业。‘神闇’精神昏暗,没有智慧。
(2)(转受余教)‘余教’是指不能即生了脱生死问题的教法。
(3)(无常根本)‘无常’是指六道轮回。‘根本’是由贪嗔痴造作十恶业。
(4)(蒙冥抵突)‘蒙冥’是糊涂不清醒。‘抵突’是抵触冲突。
先人不善(1),不识道德,无有语(2)者,殊无怪也。死生之趣,善恶之道,都不之信,谓无有是。
《解》过去的前辈们,他们没有遇到佛法,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因而造作了许多恶业。他们不认识佛法,不晓得学佛,也没有善知识开导他们,像这种情况是不能责怪的。可是有一种人,有缘见闻佛法,但对于六道轮回、善恶因果报应等事实,他不相信,认为根本没有这回事,所以才会造作恶业。
《注》
(1)(先人不善)指过去的祖先们不认识佛法。‘先人’是过去的祖先们。‘不善’就是知见不正,不明因果理事,以致造作许多恶业。
(2)(语〉(音玉)告诉、告诫。
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1)。忧爱结缚(2),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3),无可奈何。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4),为妄兴事,违逆天地(5),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解》像上面所讲的,只要仔细观察世间众生生离死别的现象,就不难见到。当人临终时,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彼此互相眷恋,都放不下。这些都是生离死别的痛苦悲伤,这是因为忧爱就像绳子一样捆绑著,没有解脱的时候。而世人却不知道这种恩好情欲都是六道生死的苦本。对于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深入思考,好好计划,然后决定一生所修的法门,一门深入,求生净土,要是到了寿命终了时,就无可奈何了。
对于这样的道理与事实,迷惑的人太多,觉悟的人很少,因此造作种种恶业。所以世间充满邪恶之气,昏暗不明。这些都是由贪嗔痴而造恶业引起的,违背了天地鬼神的善意与自己的自性天良,肆无忌惮的造罪,真是到了罪大恶极的地步,所以天地鬼神必然夺其寿命。死后的果报决定是在恶道,没有出头的时期。
《注》
(1)(迭相顾恋)‘迭’交换的意思。迭相顾恋就是彼此互相顾恋不舍。
(2)(忧爱结缚)‘结’心里有牵挂;‘缚’就是用绳子绑著;‘忧爱结缚’,忧和爱这个牵挂就像绳子一样把人捆绑著。
(3)(旋尽)立即终了。
(4)(恶气冥冥)‘恶气’邪恶的气氛;‘冥冥’指昏暗不明。
(5)(违逆天地)‘天地’指天地鬼神,亦代表本性;违逆天地即是违背了自性天良。
若曹(1)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2),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3),在人后也。
《解》佛对著与会的大众说:你们大家应当好好思考、计划,要远离众恶,选择善好的,努力精进奉行。当知世间的爱欲荣华,都是不可长久保持的,都会别离的,实在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快乐。你们应当勤奋精进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旦生到极乐世界,就能得到智慧明达,成就殊胜功德。
佛最后劝勉大家,不要随著自己贪嗔痴的欲望,为所欲为,亏负了佛在经典中的教诫,错失了往生不退成佛的机会。就是将来再遇到这个法门而求生,也已经落在别人的后面了。
《注》
(1)(若曹)这是汉朝时候的术语,是‘你们大家’的意思。
(2)(安乐国)指极乐世界。
(3)(亏负经戒)‘亏’是不圆满,‘负’是辜负。通指解行亏缺,辜负佛在经戒中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