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00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39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OO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长行,第九句:
 
  【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现庄严大悲门解脱门。】
 
  这一位菩萨德号里面『诸根常喜』,确确实实是像弥勒菩萨一样,「生平等心,成喜悦相」。他的法门是「普现庄严大悲门」,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于三毒难坏众生,以大悲门现庄严身」,这样子来感化他。经文的意思,我们不太好懂;总而言之,这是现代教育里面所说的身化教育。怎样才能达到?以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至诚感通」,唯有真诚到极处才有感应。
 
  今天有两位法师写了一个条子给我,她们住在鸡足山,想盖个大殿,要我帮她化缘。我能不能做?我要能帮她一家,天下所有道场找我化缘,我统统要帮,如果不帮是厚此薄彼,「喜欢她们两个比丘尼,瞧不起我们」。我就要所有化缘统统要尽心尽力去帮他们,我也不要讲经、也不要教学,天天去帮助大家化缘去。教学讲经的事情,她要来干才行,我把我这个道场交给她,我这个讲堂交给她,我去替她化缘。不但这个事情我不能做,海内外许多道场请我去讲经,我为什么不答应?同样一个道理,答应一家,家家都要答应,要不然人家骂死你,厚此薄彼。这个人情债很难应付!所以我们的同修一定要懂得,这一期出版的《佛陀教育》季刊,一开头有我一篇声明,我写得很清楚,我一生没有化过缘,一生没有建过道场,一生我也不积财、不管钱,大家很多人晓得,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所以不能拿这些事情来叫我为难。叫我为难,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早一天往生,这个世间不能住了,我应付不了。
 
  今天在我们佛门什么事情最大?培养人才第一大。世出世间一切法,所谓「得人者常,失人者亡」,有人才决定兴旺,没有人才决定衰没。今天佛法衰在哪里?没有人才。如果讲经说法的人能有几百人、几千人,佛教哪有不兴旺的道理?什么重要?人才重要。盖庙重不重要?盖庙不重要,培养人才重要。盖一个大庙需要那么多钱,它起不起作用?作用是有,不大。如果拿这些钱,我们从网路、从电视来做弘法利生的工作,效果比盖一个庙不知道要大多少倍。我们这一次遇到的缘非常殊胜,在澳洲一所大学,这所大学是对全世界用网路教学,他们在全世界有一万几千名学生,分布六十二个国家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所以这些学生都不必到学校,自己有一台电脑,在家里面就可以上课、就可以学习,当然同样要缴学费。毕业的时候学校发文凭,授与学位,你可以拿到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很难得。
 
  我去参观,我问他:这个设施我们讲经弘法可不可以借用?他说:可以。我说:费用怎么算法?前天传真来,他的费用算得很仔细:星期一到星期五,每一个小时一百五十九块五,一个小时;星期六贵一点,两百二十块;星期天更贵一点,两百九十五。我们如果要是用他的,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我们一个星期用五天,一次讲两个小时,费用是一千六百块钱。盖一个寺庙,这个钱要是利用他们的网路向全世界弘法利生,可以用十年。十年对全世界用网路讲经,利益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同样的,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佛学院,如果自己也能够设立网路,可以收听网路教学,我坐在他们的摄影棚,全世界佛学院我都给他们上课了。现在钱不容易得到,要会算帐,如何以最少的钱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教我一生不要求人,连出家剃度都不要求法师,我说:那怎么行,谁给我剃度?他说:你求佛菩萨,时节因缘到了,佛菩萨派人来给你剃度。这个好事情,我对老师的话相信,我天天求佛菩萨。所以我那个剃度师发心来找我,要跟我剃度,一个月来了九次,我看他心很诚,我才答应他。我受戒也是的,许多人请我去受戒,都不是我自己主动的。我老师教给我的,一生奉行。所以从来不问人要一分钱,决定不要!大家供养我的钱,这个手供养来了,那个手就去了,去得很快。真诚心求感应,你就天天生活在欢喜当中,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我亲身的感受,终身得到受用。我们同学一定要晓得,跟我这么久都不知道吗?如果还要介绍别人来跟我化缘,你就错了,你跟我这么多年就完全对我不了解。「诸根常喜」,你怎么能得到?
 
  『普现庄严』,庄严两个字怎么讲?用现代的话来说,真善美慧;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我们总结佛陀的教学,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存心,这是体性的庄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形相的庄严,表里都有了。特别重视大慈大悲,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用什么方法帮助他?章嘉大师、方东美先生、李炳南老居士对我都非常爱护,没有物质、财物帮助我,他们把这些方法教给我,我得到这些方法,依教奉行,自求多福。我们也建了几个道场,第一个道场是在台北,当年的「华藏佛教图书馆」,我们没有化过缘,是过去讲经听众们大家发起的,自然成就的;第二个道场是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我没有心搞这个地方,简丰文居士来找我,他是个建筑师,盖了这栋大楼,他要把第三层送给我,我跟他不认识。他说他过去跟我见过一次面,我都忘掉了,找到我,一定要送给我。我就是姑妄听之,我也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情,没放在心上。他看到我的态度很冷淡,不是那么热忱,过了两个星期,真的他写了一个文件,盖了章,签名盖章送给我。我拿来,笑笑,这在法律上不生效的,但是总是表示他一些诚意。
 
  房子盖好之后,他把所有权状送给我,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就问他,我说:你真的捐出来,以后要不要再要回去?他说:不要,我永远捐出来。好!我们组织财团法人,组织一个董事会去管理,我自己决定不要。而且我还问他,我说:你这个动机何在?他说:供养法师。我说:你是不是想害我?他说:不是,绝对没有伤害法师的意思。我说:你这个大楼捐给我,要不要开销?他说:当然。我说:开销一个月要多少钱?在那个时候,一个月要六万块台币。我说:这六万块到哪里去找?你要我去磕头作揖向信徒们要钱?我说:你这不是害我!他说:那怎么办?「你拿钱,每个月拿六万」,我说:「我就接收;你要不拿钱来,我不要。」他答应了,每个月拿六万,我才要。拿了三年,然后信徒多了,有了收入,收支可以平衡,我就告诉他:你不要再拿了。他拿了三年。我是这么一个做人的方法,你送我的东西我都不会要,我知道你害我;你要我每天什么电灯费、水费、电话费,那不害死人!我们心怎么能清净?不可以这么做的。
 
  现在大家晓得,我们在古晋搞了一个道场,因为有同修捐钱,钱正好建这个大楼。以后开销怎么办?李金友的太太,我请她去做道场住持,所有开销她负责,我才不会管它。抓一个人,由她去管,我们再也不要管了。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都是这个原则。在澳洲亦复如是,看到这个地方不错,决定把它买下来,多少钱?需要澳洲钱八十万,就有人送八十万来。绝对不是,「怎么样?你帮帮忙!」没有,绝对没有,连暗示都没有,这样子才自在。缘不成熟,用功。我要建念佛堂,我今天没有念佛堂,我在外头搭个棚念,念上几年,佛菩萨一定把念佛堂就送来,至诚感通。求感应,用真诚心求感应,哪有佛菩萨、护法神不照顾的道理?不要求人,求人很难,求人我们的心不会清净,清净心是道,「普现庄严」谈不上了。念念不舍大慈悲心,帮助众生,教给众生方法,自然感动龙天善神拥护,这是我们祖祖相传的。可惜现在人不知道,心外求法,攀缘,不知道随缘,把自己的道业也毁掉,这是非常可惜的一桩事情。
 
  我们修学,哪个地方环境适合我们,我们可以到那里去。学佛的人,佛弟子没有界限,不是只属于哪个地区的人、哪个国家的人,不是的,佛弟子是尽虚空、遍法界。戒经里面为什么盗常住物结罪那么重?十方常住它的界限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结罪太重了。如果是一个地区,结罪不重,你的债主有限。如果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债主是无限的、无量的、无边的,这个罪就重了。所以佛说,破戒,佛能救你;盗常住物,十方诸佛都不能救你。就是佛弟子他没有界限,哪里有缘哪里去,没有缘决定不可以勉强,勉强决定要造业。所以佛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才能得大自在。「诸根常喜」,这四个字里头你就看出来,欢喜、健康、长寿、智慧、福德都在这四个字当中,真善美慧样样具足,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再看最后这一句:
 
  【示现净福主夜神,得普使一切众生所乐满足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解,「本为众生,故成自德,令他乐满」。前面这一句非常重要,「本为众生」,不但教化为众生,自行也是为众生,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多。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为什么?他为什么要到这个世间来?「本为众生」。本为众生就是实现他在因地里发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今天有能力度众生,所以众生有感,他决定有应,感应道交,这才示现在世间。示现最明显,我们大家都能够熟悉的,像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八相都是示现的。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就已经成佛,他是来表演的。《梵网经》上讲得很清楚,他到这个世间、娑婆世界来示现成佛,这一次是第八千次,来这么多次了。入胎是示现的,出生是示现的,出家是示现的,苦行是示现的,证道、弘道、入般涅槃,没有一样不是示现的,不是为自己,点点滴滴都给众生做修学的好榜样,都给众生做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样子。我们要会看、要善学,种种示现,没有一样不是教导我们的。我们从哪里学佛?就从这些地方学习。
 
  我们今天学佛没有能学得好,很认真、很努力的学都没有学得像,什么原因?我们只学佛的经教,没有懂得认真去学佛的八相示现,所以学了功夫不得力。佛的教学是圆满的,从入胎到般涅槃全是教学,这样圆满的教学,我们只学当中一部分,当然不行,当然不得力。我们对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没有法子体会,不能把点点滴滴都圆融过来,这是我们不会学。特别是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这一部经古大德称为圆满*轮,这什么意思?它讲得很圆满,讲得很详细。像方东美先生过去所说,这部经里面有圆满的理论、有周密详细的方法,末后还带表演,用善财、用五十三位善知识,把他的道理、方法做出来给我们看。人家如何落实在生活、如何落实在工作、如何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要从这些地方学习,我们真的学到东西,这才叫会学,才叫善学。
 
  菩萨的德号:『示现净福』,这个世间人,哪个人不喜欢福报?哪个人不求福报?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谓「五福临门」,五福里头第一个是「富贵」,富是不缺乏财物,贵是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谁不祈求富贵?富贵是果报。「康宁」,康是健康,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宁是安宁,我们今天讲的健康长寿。这些都是人希求的,都是属于果报。第三个果报:「考终」,这是讲的什么?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讲「好死」,死的时候有很多瑞相,没有痛苦。五福里头,这三种是属于果报。属于因行的是「好德」,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这一条就是《了凡四训》里面所讲的,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是修因。人不能断恶修善,不知道积功累德,他怎么能得到这么样好的果报?
 
  古圣先贤、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大慈大悲教导我们,「示现净福」。我们中国人讲「清福」,此地叫「净福」,净福就是我们所讲的清福,清净。世间人所讲的,我们一般称「红福」。红福跟清福差别在哪里?一般人总认为差别在形象上,最明显的,提起来一般人就会有个概念,在红尘里面富贵人家,做大官、发大财的,这享红福;深山里头修行的,那是享清福。这个说法没错,但是看得浅,没有深度。诸佛菩萨,在《华严经》里面,示现的天王、示现为天神、示现为人王、示现为大臣、示现为宰官、示现为神众,神众是神里头的领袖,于是我们明了,红福跟清福不在形式上分,在哪里分?在心地上分。凡是有染着就叫红福,凡是没有染着就叫做清福,这个分法就正确了。所以佛菩萨示现国王大臣,应以国王身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度化之。菩萨示现国王,还是享净福,决不是享红福。菩萨要示现商主身,商主就是今天我们讲的大企业家,公司行号的大老板、董事长,是我们佛经上讲的商主,应以商主身得度就现商主身而度化之。一般商主都发了大财,他的享受着相就是红福,离相就是清福,这是真的。
 
  诸佛菩萨无论示现什么身,无论示现过什么样形式的生活,都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都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是享清福;有妄想分别执着,那就享的是红福,不是清福,红尘。假如我们从用心上来说,也很容易明了,轮回心就是享红福,菩提心就是享净福。菩提心是一切为众生,示现给众生看,不是为自己。无论示现的是富贵、贫贱,都是觉悟众生的,他所享的全是净福,这个意思我们都要懂。于是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做个总结,阿罗汉以上,倒驾慈航到六道里头来应化的,全是净福。为什么?他们决定不是轮回心。什么叫轮回心?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争名逐利,贪爱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种心叫轮回心。以这种心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果报在六道,佛家讲「三界有漏福报」。三界有漏福报,包括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包括他们。为什么?他们确确实实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有那么大的福报,统领三千大千世界。他不是菩提心;换句话说,他自私自利没有舍掉,我执犹存,所以出不了三界。那个福都叫红福,都不叫净福。阿罗汉以上的这些人,倒驾慈航,回到这个世间来应化,他不为自己,没有我执,决定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他所作所为、所享受的全是净福。
 
  我们今天学佛,从哪里学起?我们要修净福。换句话说,用清净心、用平等心,清净平等心里头没有「我」,有「我」就不清净,有「我」就不平等。我总比别人高一点,人总不如我,就不会平等。所以你要修净福,要想超越六道,念佛决定在这一生当中往生,你不能把自私自利舍掉,你念佛往生是个未知数,没有把握。如果把自私自利舍掉了,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念佛决定往生!你有把握,这完全不一样。
 
  念佛堂之殊胜,不是在人多;人再多,一个往生的都没有,这念佛堂不殊胜。念佛堂殊胜在哪里?往生的人多。念佛堂虽然人少,念到个个都往生,大圆满!我们看到《西方确指》里头记载的觉明妙行菩萨,他的道场十二个人,个个往生,所以是大圆满的道场,无比殊胜的道场。人多干什么?人多是凑热闹。特别是现代的社会,人多口杂,很不容易得到清净。打佛七,以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打佛七多少人最合标准?他说:不超过十个人。我们那时候问:为什么?主七师的精神、能力,十个人以上照顾不过来。就跟老师教学生一样,学生愈少,老师的精神愈专注,能教得好;学生多了,就教不好。真正佛七不能超过十个人,我们才懂得这个道理。人多变成什么?佛七法会,做法会不是念佛。这个我们能看到的现象,参加佛七有几百人、上千的人,一支香下来,大家杂心闲话,张家长、李家短,这哪能得一心?不要说一心,功夫成片也得不到。进入念佛堂的时候,跟着大家绕佛,好象是那么回事情,心地还是杂乱。
 
  我们居士林的念佛堂,有时候有一些贵宾来访问,念佛堂这些大众看到我们来了,一个个把眼睛都看着我们,错了;内行的人一看,这个念佛堂没有规矩。真正念佛的人,眼观鼻、鼻观心,再多的人来参观都不知道、没看见,完全不要理会。这不是没有礼貌,这是真正修行,人家在这里参观之后,佩服你。你要一看到人点头、笑笑,还要合掌打个招呼,人家看到你,完了,没有修行,真的「口念弥陀心散乱」。所以念佛堂领众的法师要注意,无论什么人来参观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理都不要理会;别人看到,这个地方是跟一般不一样,是有一点道心。不要人来参观一下,这小小的风马上就把你吹动了,你哪来的清净心?别人来参观的时候,正是我们在示现净福给人家看!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宋朝朱夫子,朱熹,这是儒家的一位大贤人,他对于佛法接触得少,常常有不善的批评。听说有一次他到寺庙去玩,正好碰到寺庙在吃饭,中午吃饭过堂,他走斋堂外面过,他以为这个寺庙里头没有人,非常清净;结果一到斋堂看到里面几百人在吃饭,一点声音都没有,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中国儒家讲的古时候礼乐完全丧失了,没有想到都在佛门里头。几千人在吃饭,规规矩矩,鸦雀无声,连筷子碗盘的声音都听不到,这是什么?「示现净福」,朱夫子对于佛家尊重了。如果朱熹到我们这个念佛堂来参观,他一定摇摇头,决不会尊重你。所以我们的念佛堂还是失败的,不是成功的,有形式而没有实质。哪有在念佛堂里东张西望的?不可能,决定不能有。规矩要严,要建立。古人所谓「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不能怪大家,怪念佛堂领众的法师怠惰、懈怠,没教好。
 
  念佛堂如是,讲堂也如是。我们讲堂上我们的课,全部精神贯注在听讲,什么客人来参观,我们眼都不望他一眼,这是「示现净福」。贵宾来参观,老师把课停下来,带着学生一起来迎接宾客,错了!宾客来是看你们上课的,迎接宾客是下课之后,可以,带着学生来见见客人,上课的时候什么客人来都不理会。「教之道,贵以专」,专心教学,学生专心听课。然后你就晓得,无论哪个行业都没有例外的。我们今天看世出世间法,几个人能够做到专?换句话说,「示现净福」在现在这个世间,世出世间法里头,很难看见!
 
  我看见过一次,一九七七年,我去拜访圣一法师,他是在大屿山宝莲寺后面建了一个道场,禅宗道场,有四十多位出家人在那边参禅,每天都坐香,叫宝林寺。圣一法师陪着我去参观,看他们的禅堂,四十多个人坐在那里,我们走过,他们动都不动,如同没有人来一样,我们心里佩服。这是我一生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所见到的修行道场,我对圣一法师佩服。我看到那是真正的一个禅堂,不受外界丝毫干扰,这是我们要明了、要学习的。我正在这里学习,什么客人来我都不要理会,我用我的功,绝对不是瞧不起客人,这是对客人最尊敬,我们要晓得。
 
  所以日常生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在示现,目的就跟他修学的法门一样,『普使一切众生所乐满足』。这一句话要说得白一点,就是平等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们这个作法叫人家看到,就能帮助人离苦得乐,人家看到之后晓得应当怎样学、怎样修。教给他的方法,不要用口说,做出来给人看,他一看他就明白,身教印象比言教要深刻得多。我们读经、读古人的语录读得多,没见过,所以宝林寺见过一次,一生都忘不掉,你说这个印象多深刻!读了许许多多书、许许多多语录,如果没有人提起来都想不起来,你说见到的印象多深刻!一定要做,认真的做,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日用平常就是这个样子,绝对不是人家来我故意装模作样做给人看。那个假装的,有学问的人一眼就看穿,假的不是真的。平常就是这样,一丝毫的造作都没有,这样才能帮助别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佛在经上也说得很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六根比较耳根最利,所以世出世法的教学都是以音声为主,佛家是以音声为佛事,我们要懂这个道理,音声教学。确确实实音声容易摄心,所以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看录影带不如听录音带,听录音带完全用耳根专注,看录影带又用眼、又用耳,分神,效果不一样。所以真正明了「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你就晓得专注的听比一面看受用要大。古时候寺院庵堂,老和尚讲经说法闭着眼睛的,学生们听也是闭着眼睛专听,不看。我们想想为什么从前人教学效果能收得那么好?他心专,他志一,得利益多。我们今天教学,心不专、志不一,散漫的,所以得的效果就差,怎么样都不能跟古人相比,这里头真正的原因我们要懂得。现在有人说,专门听录音带不如看电视画面,看电视画面不如在现场听经,这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对哪种人有好处?对心不专、志不一的人,他可以多了解一些。如果心专志一,他不需要,他只需要听就行了。他得到的利益,能帮助他开悟,能帮助他得清净心,确实不一样。
 
  但是在现前这个社会,跟一般大众讲经,我们到底要采取什么方法?能不能采取古人闭着眼睛的方法?不行!闭着眼睛的方法要记住,听众都是心专志一,你一定要采取这个方法。现在听众心都是散乱的,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所以那个方法不能用,用了不契机。现在一定要把眼睛张大,要看看听众的眼睛、看看他们的反应,讲的东西随机变化。应当深讲就深讲,应当浅说就浅说,看听众表情变化,所以讲是活泼的,不是死呆板,不是事先把讲稿准备好了再讲,活活泼泼。所以我们要知道,当前面对是什么样的根机,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想想古人那一种方式,联想到古人那个场合的根机是什么样的人,不一样。所以说「三番观机」里面,「时」不一样、「处所」不一样、「听众」不一样,我们今天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可是真正有心人,我们大家在一块共修,层次要提升,不能一生就守住这一个层次,那就没进步,所以要知道提升。大家心专志一,就可以采取古大德的方式,你会感觉到效果比我们现在用的方式殊胜,更容易得力。
 
  一切都是为众生,提升他开悟的境界,从小悟提升到大悟,从大悟提升到大彻大悟。离苦得乐,不仅他现前所有的烦恼、忧虑、牵挂,帮助他看破放下;再提升到,让他看破六道,放下六道轮回;然后再向上提升,看破十法界,连四圣法界也放下,这样才真正回复到一真。我们学佛的目的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是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真法界。决定不能够留恋十法界,贪染六道轮回,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里面最大的忌讳是贪瞋痴慢:贪心,饿鬼道;瞋恚,地狱道;愚痴,畜生道;傲慢,修罗道;贪瞋痴慢,这四道去了。修罗也不算是善道,就是天阿修罗,经文里头讲得很清楚,这一类的众生「有天之福,无天之德」,他的福报跟天人一样,但是他没有天人的德行,我们所谓是凶神、恶神,他不是善神。
 
  这些东西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不但没有贪瞋痴慢的行为,贪瞋痴慢的念头都不能有。在这个境界里面,确确实实能突破空间维次,那就是我们一般人常讲的神通现前,实际上是本能恢复。我们世间人叫神通现前,在佛法里是本能恢复。你本来有这个能力,有天眼、有天耳、有他心通、有神足通,统统都有,这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为什么现在这个能力没有了?你的心乱了,你妄念多,你有了分别执着,这个能力都失掉了。这个能力是被烦恼障碍住了,我们常讲业障,业就是造作。身语意三业的造作,造作不善,造作与性德不相应,所以性德被障碍,不能现前。
 
  我们心清净了,这些烦恼习气放下,清净心逐渐现前,清净心是自己的真心,平等心是自己的真性,自己的本真现前,能力当然就恢复了。随着你功夫的浅深,恢复能力大小不一样。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阿罗汉能够看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阿罗汉的能力;就是我执放下了,贪、瞋、痴、慢、疑、邪见放下了,能力就恢复这么大。菩萨更殊胜,不但见思烦恼放下,尘沙烦恼也放下,不再放在心上,在《华严经》上讲分别执着断掉了,他的能力能够看到一个大千世界,甚至于两个大千世界,到十个大千世界、百个大千世界。你放下多少,你的本能就恢复多少。放下的是障碍、是烦恼、是习气,放下这些东西,本性自然就恢复,你的智慧德能就现前。到「所乐满足」,「满足」两个字很重要,满足是彻底放下,性德圆满的现前,这是什么境界?如来果地,比等觉菩萨还高一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放下,所以大乘经上常说,等觉菩萨明心见性有如「隔罗望月」,佛用这个比喻。夜晚我们看月亮,月亮看得很清楚,隔一层罗纱,还是隔一层。到如来果地,这一层就没有了,那才叫圆满。
 
  由此可知,「示现净福」这一句意思深广无尽,帮助一个众生,从凡夫地一直要帮助他成佛。帮助他到等觉菩萨还不圆满,一定要帮助他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才是真正的「满足」。我们示现为一切众生;由此可知,为一切众生决不是一时的、决不是一处的,我们的心、我们的行永远没有止境,普贤菩萨十愿,愿愿无有穷尽,无有疲厌。我们看这些菩萨们示现,跟普贤十愿的标准完全相应。今天讲到这里。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九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九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七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二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二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七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四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讲经弘法与修持止观是不二法门[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华严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应看那些书?[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妙莲老和尚戒淫开示汇编[栏目:戒邪淫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