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六 明佛陀教育
 
{返回 净空法师·嘉言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11

  六、明佛陀教育

  ◎ 近几年来,灾难愈来愈多,众生生活愈来愈苦,往后还会继续严重。有人问我,‘佛菩萨大慈大悲,如何来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些话说得没错,但正确的意思往往被曲解。诸佛菩萨慈悲救度,不是说众生缺少食物、衣服,佛就送粮食、送衣服。佛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让众生明了灾难的起因,然后将其原因消除,灾难的果报就没有了,这才是真正的救度一切众生。要想得到幸福美满、自在快乐,这些是果报,果必有因,佛菩萨教我们修因,修善因一定得善果,这才是正确之理、真实救度。(981114早餐)

  ◎ 世尊的慈悲,表现在他一生的生活之中。佛是福慧二足尊,也就是智慧、福报都圆满,既然福报圆满,为何不示现享福?《无量寿经》讲,这个世间福报最大的是大梵天王,但大梵天王的福报,还比不上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之人。我们这才明了,佛的福报确实是世出世间无人能相比。释迦牟尼佛示现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就是大慈大悲的落实。毕竟世间富贵人少,贫贱人多,若佛示现富贵的身分,贫贱人看到佛只有仰慕,而不敢亲近。佛示现贫贱到极处,贫贱之人看到佛跟自己一样,会感到非常亲切,所以心就平了。这是佛的大慈大悲,我们要能体会。(981114早餐)

  ◎ 修学的方法、途径虽然很多,所谓‘法门无量,殊途同归’,其目标、方向是一致的,终极的目标是成就无上道、是成佛。‘无上道’是指究竟圆满的智慧。‘成佛’就是成就圆满的智慧、福德;智慧与福德达到究竟圆满之人,就称之为‘佛’。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为了达到此目的。佛说这么多方法,是因为一切众生的根性、嗜好、欲望有所不同,而佛的教学非常活泼,真的是古人所谓的顺水推舟,所以很容易修学,也很容易成就,这就是‘应机说法’。在所有法门里,诸佛如来特别赞叹念佛法门,因为唯独念佛法门是所有根性的众生都可以接受,不限定某一类众生,所以摄受的范围特别大,效果也特别殊胜。(981115早餐)

  ◎ 经上告诉我们,宇宙、万物、生命的起源。这是自古至今,具有聪明智慧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想要明白而从未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也正是为了这桩事情,才出现在世间,为我们解答宇宙人生的真相。(981115早餐)

  ◎ 佛说,生命是一个大生命体。但凡夫错将这个生命当作生命,殊不知生命不是生命,生命是某种形态的表现。生命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生命的表现是有生有灭的。譬如在舞台上表演,将人比作生命,表演比作生灭。在舞台上,你没有生;下了舞台,你也没有灭。但是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上舞台就生了,下舞台就灭了。所以生命是永恒不灭的,但生命的表现却是千变万化。而我们的舞台,就是十法界。此事实真相,若不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明,我们怎会明了!(981115早餐)

  ◎ 佛陀教育的目的是教导一切众生作佛。在十法界里,佛法界是真实、究竟、圆满;而诸佛如来起用,就称为菩萨。《无量寿经》上,菩萨为一切众生‘作不请之友’,只要他见到、听到,一定伸出援手,主动去帮助一切苦难众生。(981117早餐)

  ◎ 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发大心要办佛陀教育学院。首先要明了佛教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其目标为何。这是一个特殊教育,与世间教育完全不同,世间教育是人道教育,属于十法界的人法界教育,而佛陀教育是十法界的佛菩萨法界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楚的。由此可知,佛菩萨法界包括十法界,而人法界不包括十法界。(981117早餐)

  ◎ 人生非常短促,一定要好好掌握,要从人法界提升到佛菩萨法界,修学功德才算圆满。我们教学也是本著这个理念,帮助人提升境界,这是佛陀教育。(981117早餐)

  ◎ 佛陀教育与世间教育不同,世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在获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佛陀教育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然后义务的服务社会、服务众生。(981117早餐)

  ◎ 世间人所追求的,佛菩萨完全舍弃、放下,因为觉悟之人明了,追求名闻利养,享受五欲六尘,必然会引起竞争,竞争到最后就是斗争。诸佛菩萨希望一切众生,都能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合作,欲达到此理想,一定要舍弃斗争,舍弃斗争一定先要舍弃竞争。现代哪个人心里没有竞争、没有斗争?这样的心是属于三恶道的法界。(981117早餐)

  ◎ 修行人若还受环境的动摇,还会被鬼神戏弄,道心何在?经上告诉我们,真正皈依三宝,要从‘迷、邪、染’中回头,依‘觉、正、净’,不论有没有经过皈依形式,护法神都保护。世间许多善书皆云,一个人心地厚道,心善行善,就有很多天神鬼神卫护;纵然没有学佛,没有受过三皈,也有护法神保护。护法神之所以保护,是尊敬他的德行,是自然感动来护持。戒经上说,受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日夜守护,怎么可能还会被鬼神、妖魔鬼怪所戏弄?由此可知,形式上的三皈、受戒是假的,还自以为了不起,而鬼神瞧不起。(981117早餐)

  ◎ ‘皈依佛,二足尊’,二是指智慧与福德。佛对众生说法,尤其著重福德,这也是应机说法,因为一切众生没有不希求福报的。福报在未见性之前,一定要靠修德;见性之后,就是性修不二。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修福非常重要。此地区修福的人多,必定是国泰民安,生活富裕。经中修福的教诲很多,要细心体会,彻底明了,就知道如何修学才能获得满意的果报。佛门讲‘有求必应’,此话真实不虚。但求有求的理论与方法,如理如法的求,一定能获得报偿;若与求的理论方法不相应,希求就不能满愿。(981123早餐)

  ◎ ‘皈依法,离欲尊’。欲是五欲六尘。尘缘不能从内心拔除,就是大障碍。尘缘所带来的种种不如意,这是一切灾祸之根源,所以佛教导我们要远离尘缘。远离不是不要,大乘经上讲,诸佛菩萨讲经说法,有天人供养,载歌载舞,与世间人的享受一样。于是我们明了,佛教导我们远离,是远离妄想分别执著。把妄想分别执著断除,五欲六尘的享受,那是随缘;妄想分别执著没断,享受就是攀缘。诸佛菩萨随缘,天人来供养很好,菩萨变化来供养也好,绝无丝毫留恋,这是真正的享受,这种享受决定没有灾难。(981123早餐)

  ◎ ‘皈依僧,众中尊’。众是团体,僧团是世出世间最值得尊敬的团体。因为这是修学‘佛法’的团体;佛是大觉,法是离欲,离欲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没有一个团体能比得上。我们要懂得,要学习,要真做到!‘六和敬’的戒条—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是佛为没有彻底明了、没有真做的人制定的。能彻底了解,真正用功修学,自然符合‘六和敬’,就不需要这些戒条。如果我们达不到彻底了解的程度,‘六和敬’对我们就太重要了,能为我们做增上缘,帮助我们走上正路,这是佛的慈悲与善巧方便,我们一定要依教奉行。(981123早餐)

  ◎ 古代教学,世法、佛法大致相同,都采取启发式的理念,著重学生的悟性。佛家教学是帮助学生开悟,儒、道的教学亦是如此,不提倡记问之学,跟现代教学理念确实不同。现代教学著重背诵,及广泛的涉猎,以期具有丰富的常识,这是属于记问之学。古人著重背诵,目的是在修定,不是以记忆为主,而是藉由背诵打断妄想、分别,恢复清净心,这是开启悟门的最佳方法。众生因悟门堵塞,而不能开悟,若将分别、执著去除,智慧就能现前,所谓是‘茅塞顿开’。(981124早餐)

  ◎ 分别执著愈严重,愈不能开悟;分别执著淡薄,比较容易开悟,这是世法与佛法教学,都崇尚‘一门深入’的道理。在某一个阶段,不论学程长短,只许学一门课程,任何一门课程都要讲求悟处,在这一门里悟入,就是成功的教学。反之,没有领悟,没有开悟,教学就算失败。因此,教学确实著重在智慧与德行,初学人德行第一,智慧其次。一个有智慧而没有德行之人,容易造大恶,贻害社会,所以德行第一。有德行也有智慧,所造作的是大福,能利益社会、利益众生。(981124早餐)

  ◎ 儒家教学以孔老夫子为标准,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技术能力),第四是文学。当德行、技能已经养成,还有余力才能学文学艺术,提高精神生活。这个顺序非常合理,佛家教学亦不例外,也是先断烦恼,后学法门;断烦恼就是德行,学法门就是政事。虽在运用方式上可以变化,但原理原则永远不变,在现代称之为教育哲学。(981124早餐)

  ◎ 现代社会与过去可说是完全不同。古代教学理念与生活原则,若能适应现今时代,并与之融合,众生就能真正得到福祉。这也是有心人士,在佛法讲是具有大慈悲心的菩萨,要设法指导一切众生的。所以,菩萨必须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才能作为天人师,才有能力指导社会,教化众生。这种能力就是真实智慧与善巧方便。真实智慧是体,善巧方便是运用,若没有真实智慧,就无法运用得善巧方便。(981124早餐)

  ◎ 古代社会讲求平和,现代社会鼓励竞争,这两者表面上是完全冲突,应如何融合?在理上讲,融合是决定可能的,因两者是同一法性。大乘经上讲,尽虚空遍法界是同一个理体,连地狱法界与佛法界都能融合,何况其余?因此,理上如是,事上当然可行。(981124早餐)

  ◎ 诸佛如来将自己修学的经验、方法,修证后所得到的好处、利益,毫无保留的教导一切众生,这就是佛陀教育,就是佛的教学,故称之为‘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981128早餐)

  ◎ 而佛陀的示现与教学,对一切众生毫无所取。但现今有些讲经说法还卖门票,这是‘裨贩如来’,破坏佛教的形象。《华严经》中说,这是末法时期的怪现象。佛是一位义务社会教育工作者,‘义务’是只有付出,绝无希求,这是佛菩萨令人敬爱之处。佛陀住世,过最低水平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是为众生做榜样、做示范,我们应当要效法、学习。(981128早餐)

  ◎ 《华严经》中,世尊详细的叙说了世主护持正法。何谓正法?如来所说的‘教、理、行、果’,称之为正法。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将佛所说的音声,整理成文字,称为经典。这些音声和文字,就是‘教法’。教法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理,此理就是如来说教之依凭,即《般若经》所说的‘诸法实相’,所以教里有正确、圆满的理论,这就是‘理法’。一切众生的生活,若与此理论、事实真相相应,就称为正行,也就是佛菩萨的生活。反之,与事实真相相违背,就是错误的思想、行为。将错误的思想行为修正过来,与诸法实相相应,就称为修行,这是‘行法’。我们的思想、言行与诸法实相相应,生活就能得到真实究竟圆满的快乐,就是‘证果’。(981128早餐)

  ◎ 发心出家做为佛弟子,要肩负起佛陀教化众生的愿望。首先要明了,这个身体形相是假的,不是定相,若执著这个相是一定的,这个相就是我,就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而且这个执著,也决定不能如你的愿望;死了之后,若堕畜生道就现畜生身,堕饿鬼道就现饿鬼身,跟现在这个身体不一样;纵然投生到人道现人身,也是改头换面,这是事实。所以决定不能执著,一定要把分别、执著舍弃。诸佛如来没有身相,所以才能随类现身,众生有感,佛就示现应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千变万化,相有用没有体,所以决定不能执著。(981128早餐)

  ◎ 相是假的,佛说法也是假的,佛无定法可说,佛无有法可说。佛说法全是根据众生的毛病,对症下药;而众生的毛病千差万别,所以,佛是应机说法。我们学说法,以为法是定法,一定要用哪种讲法,这就错了。法有一定的原理原则,但是没有一定的方法,故佛说经是循著一定的原理原则。(981128早餐)

  ◎ 结集经藏之人,虽说是佛的学生,其实是诸佛如来应化而来,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因此经藏的结集能掌握其原理原则。所以,真正领悟的人展开经卷,字字句句都是活活泼泼,横说、竖说都不违背原理原则,这就是正法。(981128早餐)

  ◎ 正法就是‘教、理、行、果’,正教、正理、正行、正果,只要不违背,无论怎么说法,都称作正法。但经中教导我们,‘正法’一定要建立在‘正行’的基础上,没有正行,就没有正解。所以要做到‘信解行证’,将正法的‘教理行果’完全落实,就是‘信解行证’。(981128早餐)

  ◎ 在这当中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所以与一切众生相处,要念念利益众生。凡夫修学之所以不能契入,就是念念利益自己,没有想到别人。诸佛菩萨念念为众生,没有为自己,因为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上从诸佛如来,下至阿鼻地狱众生,就是自己。譬如,我们的身体是无数细胞所组成的,好的细胞、健康的细胞比作佛菩萨;坏的细胞、有毛病的细胞比作三恶道,都在自己一身,并没有离开自体。所以,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而舍弃众生,那是大错特错。(981128早餐)

  ◎ 佛为一切众生就是真正为自己;佛家讲三身,这是法身。报身是智慧,彻底觉悟明白,这是报身。然后,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就好比帮助自己的身体,哪里有病痛就赶紧治疗。能认知虚空法界是一体,我们对一切人事物的观念就完全不同了。(981128早餐)

  ◎ 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为整体的幸福,就是真正为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才逐渐与‘清净平等觉’相应;相应就是菩萨,圆满的相应就是成佛。这一念相应,就像这个细胞健全了,永远不会生病了。所以,我们应当爱护团体、爱护世界、爱护一切众生,这样心量自然就拓开。心量拓开,真心本性就显露,无量的智慧德自然现前。所以借重佛陀的教诲,认真努力修学,就能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981128早餐)

  ◎ 佛法自始至终就是求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圆满解决一切问题。世出世间所有问题,都能做到圆满的解决,因为理上是同一法性,法性是究竟圆满。一切事物都是依法性为自体,自体圆满,自体所现的相也一定圆满。凡是解决不了,都是智慧不够、方法不善,要回过头来修智慧。方法就是权智,佛家讲的‘善巧方便’;权智依实智,实智就是三昧。所以说,自己成佛了,看到山河大地众生,‘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由此可知,解决世出世间任何疑难杂症都在内心。佛法称为内学,而非向外,向外是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外道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内学才能解决问题。(981130早餐)

  ◎ 自古以来,儒、佛教育不外乎两桩事:第一是教我们认识自己与大宇宙的关系,这就是‘诸法实相’。正确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教育的主要宗旨,这是体。第二是教我们如何对人、对事、对物,也就是在生活中,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这是用。这个体、用包括了全部的教学,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一切众生都不例外。(981201早餐)

  ◎ 学佛是随顺自性,佛就是代表我们的自性,菩萨、大圣大贤们是性德的示现,是性德的流露,是自不是他,这就是‘自他不二’。我们要把这个意思领会过来,从此地建立信心。果真能契入,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诸佛菩萨是自己性德所流露,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自性所流露。然后才真正体会到,尽虚空、遍法界只是一个自己而已,除自己之外,确实没有一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就展现了,慈悲是性德,性德就圆满的展现、流露了。我们对佛菩萨、大圣大贤孝敬,对父母、师长孝敬,然后逐渐能对一切众生孝敬,甚至于对自己的冤家对头、毒蛇猛兽、地狱饿鬼,也同样的孝敬,决定是以清净心、平等心待之。果然入这个境界,你就成佛了。即使没成佛,也是法身大士,智慧开了。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万法,你觉悟、明白了,懂得如何去做;对于尚未觉悟的众生,也懂得如何去帮助,这就是存菩萨心、行菩萨道。所以,任何身分,任何行业,男女老少,都可以修圆满的菩萨道,菩萨绝不局限于某一法界,一切法界皆是菩萨法界。《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就是这个意思。(981201早餐)

  ◎ 利用网路科技,我在新加坡讲话,全世界同时都能收看,这个方法仿佛经中所说的‘不动道场,周遍十方’。现在交通便捷,资讯发达,特别是网路科技,即使在旅行中,任何时间、处所,都能与全世界联络,所以世界变小了。(981205早餐)

  ◎ 以佛法来说,本来就没有大小,因为无有一法不称性,性德不是相对的,所以经上常讲‘不可思议’,这确实是不思议的境界。这个境界就在我们眼前,是自己愚昧而未能发现。诸佛菩萨发现了,而且清楚、明白,所以他们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与十法界是圆融的,并不是离开十法界另有一真法界,也不是一真法界之外有十法界,这个道理与事实,经上说得很清楚。(981205早餐)

  ◎ 现前科技进步,已不再是封闭的社会。由此,我们联想到,《法华经》上说:‘末法时期,大乘法契机’,这确实是世尊真实无量的智慧。所以现今任何人思考问题,眼光都要朝向整个世界的众生,决不能想个人、团体,我们要顾到整个世界一切众生的整体利益,这种考量是正确的。若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必定破坏团体的利益。(981205早餐)

  ◎ 佛教导我们要普度众生,四弘誓愿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不能有分别、执著、成见、偏心。佛法讲‘善利’,利是福利,福利如何达到善的标准?能与多元文化的理念、事实相应,这个福利就是善的,不仅能消除人为灾害,也能免除自然灾害。(981205早餐)

  ◎ 经上将宇宙人生的状况,分为十大类,称作‘十法界’。换句话说,摆在我们面前有十条大道,我们如何选择?我们想到哪里去?这十条大道,最殊胜圆满的是佛道,其次是菩萨道。真正觉悟有智慧之人,决定选佛菩萨之道。新加坡居士林每天讲经,每天念佛,解行相应,这就是佛道,就是菩萨道。(981206早餐)

  ◎ 学佛就是学做人,学做一个好人,学做一个明白人。儒家讲‘止于至善’,佛法确实将这句话圆满做到了。‘至善’是善达到极处,达到究竟圆满。儒、佛都有一套达到至善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基础,可说是完全相同。儒家教学首先列出‘三纲、八目’,佛法教学首先提出‘四弘、六度’,这两者的精神与内容非常接近。可见孔老夫子与释迦牟尼佛的思想、见解、教学、行持,不谋而合,正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981207早餐)

  ◎ 众生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在生死轮回里,永远不能脱离;经上讲的‘可怜悯者’,指的就是六道众生。六道的情况,唯有佛菩萨清楚,而凡人迷在其中,不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就是我们生死与生活状况的真相。(981207早餐)

  ◎ 我们要细细去观察体会,世尊一生的行谊。世尊一生弘法利生,讲经说法,没有名分,也没有职位,与我们只是师生关系。这个关系还是凡夫见解,世尊绝无此概念;若他有此概念,就不能成圣、成佛。因为师生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这是六祖惠能大师说的。(981208早餐)

  ◎ 世尊一生讲经说法,依据的原理原则是二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也是依二谛而说法。二谛就是真谛与俗谛。‘真谛’,完全是说明诸法实相,没有丝毫分别与执著,对此世间人难懂。‘俗谛’,就是世间法,是依众生的知见、常识,这大家好懂。但佛的智慧高,善巧方便达到极处,说俗谛即包含真谛,说真谛仍不离俗谛,真俗圆融,得大自在。世间人不但迷于真谛,也迷于俗谛。而佛能真俗圆融,就是真谛看破了,俗谛也放下了。看破、放下是一不是二,这才是真实智慧。《无量寿经》上的‘住真实慧’,就是这个境界。佛菩萨在世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弘法利生,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即使是惠以真实之利,他也一无所求,亦无分别执著。这些地方我们要清楚、要透彻,要认真学习。(981208早餐)

  ◎ 民国初年,太虚大师提倡‘菩萨学处’,此构想很好。现代我们提倡做‘弥陀弟子’,弥陀弟子当然也是菩萨。要如何才能做到?这是教育问题。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人皆可以作圣贤,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就在教学。以佛法来讲,教学是助缘、增上缘,若遇到好的增上缘,中人之才也可作圣作贤,这个例子佛门有,中国历代也有。尤其在佛法中,下下根人也能作阿罗汉、作菩萨,这是佛家教学高明之处。世尊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个很好的例子。连下下根人都能证阿罗汉果,能成为大菩萨,何况是中上根性之人?(981209早餐)

  ◎ 这几年来,我们也开辟网路教学,将佛法送到网路上。现代是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言论不能禁止,出版物自由流通,我们只有将如来正法,和古圣先贤的教诲,介绍给世人,让大家仔细去比较,自由去选择。现今只能用这种作法,决定不能用命令式的、强迫式的,这在古代能做到,现代做不到。即使是父亲对待儿子,老师对待学生,都要彼此看作朋友,坐下来协商,这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实际的关系。在过去,长辈有权威,晚辈只有服从、接受教导。这种作法,中下根性的人确实都能得到利益。在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权威消失了,人人处于平等地位,只有互相交换意见,彼此协商。在这种环境下,教学比从前困难多了。(981212早餐)

  ◎ 佛法的教学,就是针对多元文化问题而建立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有西方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建立的新兴社区,也是提倡民主、自由、开放,欢迎来自四面八方不同族类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移民到这个地区共同生活,他们也是异中有同,同不碍异,同异不二,多釆多姿,美不胜收,互赞互敬,互助合作,共同开发极乐世界,所以那个地区所集聚的族群,比地球要复杂得多。他们是通过高等智慧的教育,而达此目的。《华严经》里,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也是这个情形!天堂又何尝不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同体呢!我们细心去观察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毗卢遮那如来、上帝,如何面对现实,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智慧开了,就知道应该怎样解决我们现前所面对的问题。(981213早餐)

  ◎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真觉悟者众生即是自己,故佛菩萨皆以法界为家园,故其教化能现乐土。(981213早餐)

  ◎ 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佛所行处’,就是佛陀教育推行的地区,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国家、地区、城市、村庄,所居住的一切不同族类众生接受佛陀的教导,就能改变他们狭窄的胸襟,拓开心量,包容一切,销镕一切,又能不坏一切,进而得到‘天下和顺’的效果,也就是一切族类大众皆能和睦相处,互相随顺,就是现在讲的‘随顺多元自然生态的生活’。(981213早餐)

  ◎ 我希望‘佛陀教育季刊’这份刊物能本著佛法现代化、本土化的宗旨,劝导世人和睦相处,宣扬大乘教义,达到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正如经中所说:‘强不凌弱,各得其所’,我们能切实实践这个理念,并且把它发扬光大,这个刊物就成功了。我相信它能对这个时代做出真实的贡献。(981213早餐)

  ◎ 佛菩萨伟大之处,在于从不与人为敌,连对极恶的恶鬼也尊重爱护,因为知道是同一根本,同一自性。曹植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同根生,这个根就是真如自性。(981214早餐)

  ◎ 业因果报,是十法界转变的枢纽。佛说:‘佛法也是因缘所生。’凡夫要想成佛需要转变,往至善的方面转,使自性圆圆满满恢复,称为成佛。佛度众生,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众生何时觉悟,何时遇到缘分,每个人都不相同。诸佛菩萨有智慧观机,观机是用根本智,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教化众生,善巧方便是属于后得智;知道时节因缘是否成熟,知道应如何接触、如何说法。(981216早餐)

  ◎ 世尊对待其他宗教,绝对不劝他们舍弃原先信奉的宗教,来跟他修学佛法。那种行为等于是叫他不要父母,来跟我学,这是错误的。佛法是建立在孝亲的基础上,学佛之后,更要孝敬父母,更爱你的上帝,更爱护你的兄弟姊妹,这才是佛法。所以,佛法受到一切人天的尊重,佛被称为‘世尊’,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为世尊的弟子,不可到处去破坏别人。这些处事待人接物的基本常识,一定要懂,要认真学习。(981216早餐)

  ◎ 佛教导我们修学,要建立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信、解、行、证’。‘信’是对于佛的教训深信不疑;‘解’是对于经典的理论透彻了解;‘行’是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做;‘证’是亲自证得如同诸佛如来的境界。我们今天会造业、会打妄想、会信口妄言,都是对理论不够透彻,不知道利害,才造作极重的罪业,甚至毁灭佛法,障碍佛法,令人退心。(981221早餐)

  ◎ 我们既然发心要救自己,要救周边的人,生活、修学一定要如理如法,这就必须要晓得佛经的内容。其内容有四点—‘教、理、行、果’。佛所说的话,后人记录下来成为经典,言语文字是‘教’。教里所蕴含的是‘理’,理是理论,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些事实真相,唯有佛能说得出来,因为这是佛亲证的境界,现量的境界,不是推测、妄想。佛除了将道理与事实真相说清楚、说明白,又教我们方法,使我们也能契入诸佛如来的境界,这就是‘行’。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做,得到殊胜的利益,这就是‘果’。我们了解佛经的性质,对佛法就会佩服得五体投地。(981221早餐)

  ◎ 这些年来,我苦口婆心劝导大家,若三天不劝,大家就忘得干干净净。这正是《地藏经》上讲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可是诸佛菩萨为我们做榜样、做模范,众生再刚强难化,也不能舍弃,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981223早餐)

  ◎ 佛法的修学,我们在《华严经》上得到很大的启示。华严这一会,是世尊在菩提场定中所说,参与法会的大众皆是法身大士。他们有许多的族群,不同的社团,遍布在虚空法界,数目无量无边。由此可知,华严法会实际上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为一会。华严如是,哪一会不如是?从此地深思,这暗示著我们,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到成佛时,才意识‘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彻底明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总体来说,虚空法界是自己一体,这才生起真正的慈悲。(981224早餐)

  ◎ 佛家常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诸佛如来觉悟了,悟的就是这桩事;凡夫迷了,迷的也是这桩事。而事实真相里没有迷悟,迷悟在人。觉悟的人,称作佛菩萨;迷惑的人,称作凡夫。但觉与迷受用不同,迷人不知道虚空法界是自己,不知道芸芸众生是自己,所以在当中生起妄想、分别、执著,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981224早餐)


{返回 净空法师·嘉言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七 谕在家善信
下一篇: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五 劝深信因果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二 劝信愿真切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六 劝深信因果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七 明佛陀教育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二 劝信愿真切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十一 标应读典籍
 净空法师嘉言录(一) 七 标应读典籍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四 论死生事大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三 示修持方法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六 明佛陀教育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八 标应读典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忏悔转业报发愿生西方[栏目:慧律法师]
 佛学的真面目·17:从“不二法门”说起[栏目:妙泽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六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末法 —— 白衣为人超渡 Laity Cross Over Living Being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