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境难测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50
  圣境难测

  唐代宗大历年间,洛阳隐士李源,舍宅为慧林寺,请圆泽禅师住持。后源约圆泽至四川朝峨嵋,泽欲自长安经斜谷陆路而去,源坚欲自荆州沂峡水道而往。源虽不知泽之心事,而泽已知源心欲避长安功名嫌疑,故泽顺从源意,由荆州以去。
  当舟行至南浦时,因滩河危险,于天尚未暮,即行停舟。是时,有一妇人汲水,泽见之后,俯首哭泣。源惊问故?泽曰:‘吾不欲从此水路来者,即畏逢此妇,因是妇人,已怀孕三年,尚未分娩,即待吾为之子也。不逢则已,今既见之,无可避矣!请君稍住数日,以咒力助我速生,并葬我山谷。’三日后,愿君临顾,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中秋夜,至杭州天竺寺外,与君相见。言毕,泽即沐浴更衣而化。
  是时,源悲哀异常,悔恨不及。葬泽后,三日过已,往访妇家,果生男婴,因告详情,并求一见,儿见源时,果然轩渠一笑。源遂无心往川,仍回洛京。及至慧林寺后,方知泽于未行之先,已嘱咐后事,由此众信更仰慕泽为非常人也。
  按:学佛法者,工夫至炉火纯青时,自然能把握生死,于生死得自如,以行者来说,本是平凡无奇,水到渠成之事。可是,在一班惑情浅识者视之,即不免有神奇古怪,高深莫测之意念。经上说:‘以有思惟心,测度圣境界,如取营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诚然,凡情总是不可揣度圣境,若人一旦情尽,圣量自会现前。此圣量非自外来,乃从行者之定力、智力与愿力所薰发,祖师说:‘但尽凡情,别无圣量,凡情尽处,圣量现前。’
  即以故事中圆泽禅师之行状来说,假定泽是修声闻行,其所证应在初果以上,三果以下。因三果名不还,虽功行未圆,但必生色界五不还天,而不再来人间受生。泽既不免入彼妇人之胎,纵有所证,应在断见惑后,进断思惑之初二果之间。或谓泽是菩萨现化,为此特殊之表现。
  真实而论,泽究竟是断见惑?或是已断思惑?证至何种果位?或是菩萨示现?则欲视其发何种心,修何种行。因为大小乘之行果有别,在未确定知其心行时,是不可妄下判断也。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恭敬长上
下一篇:延寿之道
 何者最苦
 持平等心
 贫人数宝
 方便度人
 愚者一得
 安贫乐道
 护戒渴死
 心忘罪灭
 发心贵胜
 宿世口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亲友书 第二十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一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归心净业:彭绍升与清代居士佛教(志道)[栏目:净土宗文集]
 不读书[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心识生起缘境过程--读《瑜伽师地论》心得之二[栏目:戒法法师]
 21.弥醯的独修挫折[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家庭事业经营要从根本做起[栏目:蔡礼旭老师]
 No Ajahn Chah《037》[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相应19经 郁多罗经[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