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空恩师讲《广论》90讲
 
{返回 广论·法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29

  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讲说听闻《广论》了,为了在听闻中破除一切障碍,首先让我们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研讨讲说《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叫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学修研讨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已经将《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正宗分共下士道里面的皈依三宝这一章,原文、科判都讲完了,并已经总结一部分了,现在接着总结,总结的可能时间要长一些,为什么呢?要广义的讲一下,让大家对皈依三宝这一章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最基本的概念,皈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是三宝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如何才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皈依?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却隐含着高深的知识和佛教深奥精辟的智慧与修为。所以通过听闻了解可以解除很多人对佛教基本只是的无知和邪知邪见,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这一章,所以我们才会反复讲说,大家对三宝的概念不能从一点点的道理上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我们要知道佛法的总的概念是什么?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总的概念你要是不能认识对其他的也不能深入的了解,这是很重要的。要知道作为三宝的概念,三宝功德,三宝的真实意义,一定要反复的了知学习,我们先说第一点:佛法的总的概念里面的:

  “佛”这个名称的含义是“醒悟者”,或者“觉悟者”,即从虚妄颠倒意识的梦中觉醒,完全彻底地悟出了知一切事物的终极真理者。但这只是“佛”这个名称的含义,作为佛的定义还需要补充这样一句话:“无我、无私,以无比慈爱的怜悯心和大智慧、利乐众生为己任者为“佛”,“醒悟”是自身的解脱,以慈悲和智慧度脱众生是“度众功德”。“自度度众”才是佛的完整的含义。

  “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佛陀的共同道路和超凡成佛的方法。经典学说之类的文字性佛法是施教佛法,化度众生的主要工具。

  佛法的内容,总的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特殊戒学、特殊定学、特殊慧学。“戒定慧”三学。印度教的其他宗教也有各自的戒定慧,但是佛教的戒定慧和其它世间宗教的戒定慧足有着性质完全不同的谛质的区别,故加上特殊二字。汉传佛教,汉译佛经上翻译为“增上”,但没有特殊、确切不易懂,一说“增上”一般不明白。

  “戒学”是佛门戒恶扬善的行为准则和法规,包括大、小、密三乘戒学。一共有三承,大乘就是菩萨戒一类的,小乘就是别解脱戒一类的,比丘戒、沙弥戒等等,密承戒就是根本三昧耶戒。这些就是三承戒学。
  “定学”也称心学、禅学,是控制意念、定动止散、这里的动就是不安静,止住散乱,澄清昏浊、显现真境的修持法,包括世间禅和出世间禅。
  “慧学”是开发智力,明察事理,去惑见真,完成自度度众智慧功能的培养锻炼,包括世间智、出世间智、为众服务智三种。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智智。

  戒、定、慧三学的中心是慧学。智慧为解脱之门,定学是调服心性、激发真实智慧的必要手段,戒学抑制烦恼、防止堕落、培养善德,为入定生慧奠定基础。三学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阐述三学的佛经称为三藏,即经、论、律三藏。概括、解释、论证三学的理论为五论,即因明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论。密学分四续部。

  佛法具备以下几种特质,需要大家认识:
  1、      知识性:

  佛法重视知识,是名副其实的人类文明知识的宝库,它吸收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力量,并且将扩大的知识面,增长见识,增加智慧,看作是成佛和利益众生的必要条件,它也是一直以最开放的态度,吸收者新的知识。在《因明论》里面认为,一切事务都在一刻不停的发展变化,只有发展变化中的新知识才正确的知识,人们对于知识利益众生的作用,不会持异议,但对知识对成佛所起的作用,未必能认识明确,因此在此还需要多说几句:佛法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遍知一切的大智慧,这称为佛的智慧法身,佛法是最彻底的因果论者,认为有它的果必有它的因;有它的因就有它的果,同因同果,异因异果,没有一个例外,聪明智慧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结果,绝非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见道的开悟和佛地的遍智,都是无数世学习知识,修习智慧的结果。

  因此,弥勒在《庄严经论》中说:“若不精通五学,大菩萨也成不了遍知者。”

  五学也就是我们说的五明包括:声韵学(即语言学,包括词汇学、修辞学、语言文学);因明学(逻辑学和认识论);工巧明也就是工艺学(包括音乐、美术、歌舞、体育、武术、土木建筑工程、五金冶炼、器皿制造等工艺知识);医学;内学(即戒、定、慧三学)。

  萨迦班智达说:“不学若能成遍知.因果之说怎可信  ”如果对这个五明不学,如果能成遍知,也就是指成佛,因果之说怎可以相信呢?

  这对那些轻视经教的“盲人禅”和未闻佛法自称“开悟”的假佛徒,或者一些知识分子,是一记有力的耳光。可以仔细的看看,思维一下。佛法中的知识不仪内容广泛,涉及而宽,而且知识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也相当高。

  比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佛说《华严经》中就阐述了被誉为现代物理学革命性成果的原子结构学说和相对论学说;

  时轮天文对九大行星的轨道和运行时速的计算结果完全和现代科学一致;就是是十轮金刚里面讲的知识了,所以佛家包罗万象,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两句话:“通圣言而遍寰宇,导世界以趣大同。”这是佛法的殊胜。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和二界生命的学说为探索《碟和外星球生命等科学之谜丰富了思路;

  佛的“物质的性能不可思议”之说已被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所证实;

  “业力和定力不可思议”之说也被许许多多具生的、修成的人类特异功能所证实,从而开辟了人体科学新领域。

  因此,梁启超先生说:“佛教是科学的宗教”,这话确有一定的道理,但“科学”二字:包括不了佛法的无比丰富的内容和特性。

  佛法的知识分两类:—类是世间经验范围内的知识;一类是非世间经验范围内的知识。前一类知识当中的一部分可以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证明,但有许多东西的性质和作用永远无法用科学的标准衡量,如文化习俗、思想感情、艺术创造、美学价值等等,例如:不能认为艺术中的虚构和夸张不合乎科学的标准加以否定,科学不是区别好坏对错的唯一标准。因此,不能以不合乎科学为理由否定宗教的价值。
  佛法中出世间经验范围的知识,不是世间经验可认识的对象,像眼睛看不声音、朵听不到颜色—样,无法以科学力方法衡量,也不必以目前有现的技术成果和手段,限制认识的扩展和深化。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点知识性的内容。

  2、理辨性:(理论分辩性质)。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佛学是哲学之母,这是孙中山先生说过的。它可以补充其他科学的不足,这是知情者的话呀,一个对佛教只了解皮毛的人,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佛教是以理性信仰为基础的宗教,他的一切教义原则和思想观点,都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和思辨原则上的,佛教不是只凭感情上的盲目崇拜,维护它的信仰的宗教,也和那些装神弄鬼,或者以奇异的骗人的技术,包括邪术,取信于头脑简单的民众的迷信和原始信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释迦牟尼佛曾经对弟子们说:“比丘和善知识们要想以切、磨、炼的方法检验黄金的纯度那样,对我的话进行考察,决定取舍,不能以尊重为理由。”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具有理性,善于思考分辩的人不会受邪魔的侵害。”

  佛法中的四依四不依原则就是:依意不依语,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和四理性,四理性就是作用性、相对性、合理性就是合乎逻辑、还有合法性。法指得就是事物的自然性能,这充分说明了佛法的理性原则。

  佛法中的理谛(绝对真理)和事谛(相对真理)观,中观家的缘起性空论,唯识家的物三性论,佛家的最高思想原则四法印即诸行无常(“行”指行法,包括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存在)、有漏皆苦(“漏”指引起烦恼的情识)、诸法无我(“我”指事物的独立自性)、涅磐寂静(“涅磐”指苦与苦因的消除状态)等等,都是严密的推理和精细的分析论证所得出的结论。

  苏联科学院院士奇尔巴茨基在《佛家涅磐架概念》一书中说:“龙树应列人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说:“龙树的奇异文章风格总是令人感到有趣味、大胆,使人无法回答,有时也仿佛骄傲。”

  他把龙树的哲学观点和英国哲学家布拉得烈(1846—1924年)、黑格尔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比较,说:“布拉得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的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菩萨的否定沦正相吻合。”“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菩萨的辩证法之间可以发现更大的亲切的类似。”

  宗喀巴大师说:“和外道的辩论中,对方不可能承认佛的教言,我们只能以理服人,因此,在论证教义时合理的论证比教言更有权威性。”又说:“通过因明推理,证明佛和佛法的正确性、可靠性所建立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还说:“不掌握锐利的思辩推理,武器,就连一般浅显的教义也不可能理解透彻,何况那精细入微的甚深道理。”思想敏捷,理论清晰,人要动脑筋,辩论、研讨都要法会自己的作用,不要不愿意说,不愿意说说明脑袋发死,越不思惟,时间长了,脑袋就生锈了,对道理不去分析,时间长了对一些东西就会模棱两可了,根本分辩不出来到底对与错,只有掌握一定的锐利的思辨推理武器,一般显现的教义才能够分析出来,不然的话就连一般浅显的教义也不可能理解透彻,何况那么精细的、入微的甚深道理? “研究问题,达不到精细入微、丝毫无差的地步,不可轻易满足。”修行人的心要修到什么程度呢?要修到细,必须要达到精细入微,丝毫没有差的地步,你修行的心要是到了这个地步就妥了,没到这个地步不可以轻易满足。由于佛法中的许多高深原理是建立在精细的理辩思维上的,超出了一般经验范围和粗浅的思维模式,对理解佛法增添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佛理的认识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分歧。   

  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有了毗婆沙派、经论派、唯识派、中观派等四大哲学派别。其中前两派以小乘经典为主,属小乘派,后两派是大乘派。这种观点上的差别,主要是慧根钝利的差别  即智力层次上的差别。

  所谓“大乘和密乘经典属后人伪造”的说法,纯属一些人的偏见,对此,弥勒和印度大乘师们进行了十分有力的反驳。现在有些人认为“佛教经典《阿含经》最可靠” (言下之意,其他经典不可靠),“部派佛教的思想符合佛的思想”(言下之意,其余教派的思想不符合佛的思想),这种说法是无知加偏见的产物,经不起考究。

  见解上的种种分歧,从反面说明了佛教理论的高深和难度。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研究佛教,但最终只懂皮毛、深入不到精髓的主要原因,除了自己的世俗观念和邪见偏见习染形成的认识障碍以外,也有不掌握理性思辩武器,不得有效方法的原因。要想真正了解佛法,必须掌握“因明”和“中观”这两件锐利的思想武器,否则的话,想攻破甚深智慧的金刚城堡,只是徒劳而已。这是第二个理辨性。

  3、情感性

  平常说:无情不是佛。如果说“佛是觉悟者”,这只说明了佛的一半,即智慧的一面;但佛还有大慈大悲的一面,即感情的属性。佛之所以成为佛,不仅是靠大彻大悟的智慧,还要靠无比高尚和纯真的感情,因此,佛法主要是由两条主线构成的。智慧与悲心,悲智双运呀。(我们佛法讲:悲智双运)。这两条主线即大智和大悲心,它是佛的灵魂,也称“佛父”和“佛母”。慈悲心是父亲的“种子”,智慧是“母胎”,因此,通常把佛法也称做“慈悲为核心的性空大法”,或叫“悲智双运法”。

  宗喀巴大师说:“小乘和大乘的主要区别不在智慧方面,而是在方便法方面。”“方便法”即指以大悲心为动力的利众行为。声闻、缘觉虽能开悟,即产生人无我和法无我现观智慧,破除流转三界的烦恼障,但只能成为出世的小乘罗汉,成不了佛菩萨。成不了佛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全心投入利众事业的大慈(爱心)大悲(同情心)和勇挑度众重担的大雄心,所以,一个刚入道的菩萨的功德,要比已证果的小乘罗汉大得多。因此,佛经中说:声闻和菩萨相比,声闻是一颗“小星星”,菩萨是“天空”。

  因声闻、缘觉只有智慧,没有大慈大悲心,冰冷无情,只想自己出离尘世,永住寂静涅槃境界,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从菩萨的角度来看,这种思想境界过于渺小,不足以仿效。菩萨用像母爱那样深沉热烈的爱心对待一切众生,为众生的脱苦得乐发心修证无上菩提,自始至终坚持利众功德和智慧双修,以智慧防止堕落世俗,以慈悲心防止堕落小乘的自乐涅磐境,人世度众,永不间断,把自己修证成佛看做是为利乐众生的需要,把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看做是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一切思想言行是否完全符合这个利众的原则和目标作为区别善恶的标准,彻底克服狭隘自私、贪婪愤恨等品德缺陷和恶行——这就是大乘道的发心和修持。
  4、实践性

  佛教重视理论知识,因为一个不懂佛法义理知识的人,不可能产生正信正见,也就是正知正见,一切真知正见都来自对佛法的学习,即闻思修。

  但佛教重知更重行,反对空谈。佛陀曾亲说: 佛无法用水洗掉众生的罪业,无法用手取掉众生的痛苦,也无法把自己的觉悟移植给别人,只是指明正确的解脱道路。这就是说佛只是指出道路和方法。这道路和方法就是佛法,解脱要凭自己的思想行动。

  “佛法”的真正含义是佛菩萨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境界。“道”也指这些东西。自己是否已皈依三宝,(如果在这上面不能进步那就太可惜了,作为我们来说一定要把这个概念分辩清楚,了知透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你不要把它看的简单了。)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因稀有,因无垢,因具胜能,因世间最美,因最高尚,因始终如一,故称稀世珍宝。”这就将佛、法、僧称为稀世珍宝之缘由。为什么将佛法僧称为宝,这个道理要认识。现在进入佛门了,主要是看自己能否如法行事,而不是看掌握了多少佛法知识、有没有皈依证、穿什么衣服、是什么身份等等表面现象。

  衡量一个佛门弟子道行的标准也不是看他的外表和在社会上的名誉、地位、称号、有多少弟子,因这类东西容易伪装,骗子都可以做到,而是看他平常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论、行为是否符合慈悲利众的佛法标准。

  当今一位藏传了不起的佛教大德曾经说:“学佛的难度不在对佛法的理解上,而难就难在‘做’这个字上。”这话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佛教的重点和难点。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主要从学修实践;方面指明了一条从凡到佛的修持道路,《菩提道次第广论》传授方法也是边学边做,重点在实践。

  有的传法高僧,从头至尾讲完一部《菩提道次第广论》需要五至七年,甚至十多年,就是一步步从实践上、思想行为的改恶从善上认认真真地做,这才真正体现了佛教的务实精神。
  任何一种知识和学问都是为了指导实践,但一般学问不经过实践,也能被充分认识和理解透彻。佛法却不同,它的知识内容,必须通过实践中的亲证亲验才能理解,这就是所说的“不可言传,不可思议”的证悟境界。

  许多学习佛法、研究佛法的人,当作一般的学问来研究佛法,虽然读了很多经书、资料,因缺乏身心投入的实践经验,始终得不到真知正见,其结果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产生错觉、偏见,堕入歧途。这种情况更能说明,佛教离开实践,就没办法体现它的有效价值。

  上面说了一些佛法的一般特点,下面再说一说佛教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这都是我们从三宝学修上了解的,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从佛教的根本教义“四谛”和“三级追求目标”说起。这也是牵扯后面要讲的,这里就是略略地谈一下。以便后面在讲的时候可以细致的了解。

  “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内容的高度概括,尽管小乘和大乘教派在对四谛的解释上有深浅的差别,但基本精神一样。

  “苦谛”是受业和烦恼制约的一切有情生命(不包括植物)的本质属性。“苦’’指生命的感受,即对生、老、病、死、生存条件、精神、肉体等方面的种种苦感。根据这种苦的多少和轻重程度,分六道众生为三种类型:

  重苦型:畜牲、饿鬼、地狱;
  轻苦型:色界和无色界天人;
  中间型:人类和欲界天人、阿修罗。

  “集谛”是产生苦的原因,分贪、嗔、痴等使人的思想意识变得混浊颠倒的“烦恼”和由此引起的各种善恶行为两类“业”。

  灭谛”是彻底消除苦与苦因的解脱状态。

  “道谛”是摆脱苦境、铲除苦根——烦恼与业的方法和道路,即三乘解脱道。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有情生命的苦乐生死命运问题。有情生命的这种不幸命运,不是上帝和恶魔之类的外部因素造成的,而是自己的虚妄颠倒意识造成的。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人人都不想吃苦,但却自作苦吃;人人都向往幸福快乐,但与自我为敌,破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这种事与愿违,就是原本的光明心性受污染,变得混浊不清(无明)造成的。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靠开发自己心中的光明智慧,辨别真假虚实,自觉地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苦烦困境。

  根据众生的机缘,佛法提出了三级解脱目标和相应的方法,这三级解脱法就是我们说的三士道,就是广论上说的下中上三士道。

  初级目标,指的就是下士道:人天幸福。通过修十善等戒恶行善行为,避免下堕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转生相对苦轻的天道(欲界、色界、无色界)和人道。初级解脱目标是重苦、恶运中的解脱。

  中级目标,就是中士道:认识到有生死轮回就有苦的道理,为超脱轮回发出离心,修戒定慧,达到出离的目的。中级解脱是尘世中的解脱,声闻、缘觉属本道,只能达到这一级解脱目标。

  高级目标,就是上士道:认识到解脱烦恼、出世并非全面解脱,尚有所知障妨碍彻悟,既未达到彻底的自度目标,也不具备度人的智慧和本领,因而发菩提心,进行福慧双修,彻底破除二障,人我执,法我执,所知障,烦恼障,获得无上菩提,实现以色法二身利乐众生的事业和与世共存的终极目标。

  这就是三士道给我们讲的整个佛法的概念。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广论啊?广论里面把它分为三士道?实质上整个涵盖了佛法三藏十二部的要义。这个简单的说就是这些,这是佛法的总的理论,要大家通过理辨上去分析。

  在藏传佛教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僧人向一位大格西去求法,这个格西问那个僧人说,你曾经学过什么法呀?这位僧人说:我没有学过什么大法,只学过小的皈依法,你把皈依法当作小小的法,这位格西听了很不高兴的说:你把皈依法当作小小的法,我没有比皈依法更大的法传给你。这位格西说的很有道理,整个佛法都包括在皈依法之中了,哪有比皈依法更大的了?三藏十二部我们学习的种种道理都是阐述了三宝的种种殊胜功德。让我们产生认知和信心,三宝当中重要的是皈依法。

  第二点 皈依法的重要性

  提起"三宝"和"皈依法"这两个词,凡懂一点佛教常识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它们的含义。"三宝"指佛、法、僧,"皈依法"指皈信三宝。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要了解这两个词的内涵并不容易,要是进一步追问: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为什么称"宝"?这"佛"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这"佛"有什么品质特点?这"佛"和其它宗教的神灵、救世主、自在天、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耶稣、王母娘娘等等信仰对象是否同一类型的东西?若有区别,区别在哪里?这都是要学习的,要了知的。

  佛法是指佛陀的思想主张呢?还是事物的本质规律呢?佛法和儒家的学说是同类的东西吗?不同之处在哪里呢?佛法是释迦牟尼创造的吗?释迦牟尼之前有没有佛法呢?若无佛法释迦牟尼佛根据什么证道成佛呢?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逝世了,现在还有没有释迦牟尼呢?如果是有是怎么个有法呢?在哪里呢?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是没有,难道佛教徒信仰的是一个并部存在的东西吗?佛就是庙里供的那个样子吗?一尊像?有些人为了恶意地贬低佛教,诬蔑佛教是庸俗的偶像崇拜,你能说明他们的说法错在何处?"僧宝"就是指出家的和尚吗?三宝中的僧宝是指具备见道和度众能力者,你认为凡是出家的男女信众都具备这个条件吗?为什么不去皈依鬼神,要皈依三宝呢?"皈依"的实质是什么?"皈依"能解决什么问题?皈依是指领取皈依证?取得入教的资格吗?接受"皈依"的法师、(戒)律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资格和条件?凡是传法衣的人穿袈裟的人都有传皈依法的资格吗?"皈依"仅仅是初入佛门例行的手续吗?念念"皈依法"就能起到"皈依"的作用吗?皈依上师是否三宝会变为四宝呢?"皈依"的标准是什么?"皈依"后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成了开悟的圣人,成了在地的菩萨还要不要"皈依三宝"?……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三宝这一章我们需要了知和学习的,不然的话,稀里糊涂可要不得。以上这些问题别说一般的信众,就连那些咬文嚼字、照本宣科的人,包括我本人,包括在座的出家师父们,和尚法师和那些只知皮毛不知其精髓的世俗学人,有理有据、准确无误能解答的恐怕也不多。不是说这些问题有多深,而是由于社会风气不良、正法泯灭,邪法、假法盛行,很少有人关心这类佛法的深层要害问题。由于在很多人心目当中,佛法的感召力没有金钱的诱惑力大,很多人学佛法、研究佛经的目的仍不出名利二字,很多出家人在家人都停留在这上面――不出名利二字,因此,治学的态度极不严肃扎实,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地走过场,以满足名利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正信弟子更需要正法的营养。大家作为学修来弘扬宣讲。

  作为"三宝"弟子,首先应该了解"三宝",对"三宝"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性信念,进行身心一致、言行一致的真正的"皈依",并且坚持信心永不退转,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我们讲广论讲到这一章,扩展的说,反复的说,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宝",产生正信,做到名副其实的皈依。而不是皮毛上,外表上,整一个皈依名堂就够了。

  有人也许认为,"皈依法"是初入佛门的人所需要的"基础法"、"小法",已皈依过的人、已入道的人不需要"皈依法",如果有这种想法,就充分证明此人对佛法一窍不通。

  "皈依法"是佛道入门之法,也是佛道中自始至终需要坚持到底的大法。佛法八万四千,归结一起就是大小二乘和显密二法。显密二乘的法理归结为三法就是根、道、果三法。"根"指生命的本质规律和解脱成佛的基因或者前提,具体地说,就是众生被染污的光明心,即如来藏、佛心。如没有这个大前提,其余解脱、成佛的道果都无从谈起。使本具的光明心离垢去污、去妄见真的智慧和方法便是"道"。光明心净化,变为法身便是"果"。道果之法,深似海洋,广如虚空,但归根结底,超不出"三宝皈依法"的范围――这是印藏历代佛学大师共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我自己的新发现,我自己的学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比"皈依法"更大、更重要的法。

  藏传佛教称"皈依"、"发心"、"灌顶"为"三入门",其中"皈依"是入佛之门,"发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灌顶"是入密教之门。这三重教义就像内外三层城墙一样,最外的一道城墙是佛教和非佛教的分界线,第二道城墙是大乘教与小乘教的分界线,第三道城墙也就是最里边的城墙,是密教和显教的分界线。每一层城墙只有一个门,别无旁门、"后门"。第一道门是佛教之门,要想进入佛教,必须从这道门进去,这道门就是:皈依三宝;进入佛城后,不想停留在小乘的境界,要想进入大乘菩萨境,就要进入第二道门,即"发心门";再想进一步想入不可思议、无比神圣的密教境界,就进第三道门,即"灌顶门"。这三道门的关系是:要想进第二道门(大乘门),首先必须进入第一道门(佛教门);要想进入第三道门(密法门),必须先进入第一和第二道门。从这个道理可以懂得,灌顶和发心门的进入必须依靠"皈依门",因此说"皈依"是门中之门,法中之大法。修密也好、修禅的也好、修念佛的也好,修律的也好,禅教律密净,哪一宗,哪一派离不得这个,首先要修皈依法和利众发心法,这一点必不可少,这也是门门相关、法法相连的原因。从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不讲皈依,不讲发心,部不讲证道的所谓密法,是什么货色的,我们可以想想,什么都要从这里来,密法都要从加行来,这都是我们要懂得认识的概念了,所以不要想有便宜,都不需要,能把这个修好了,把以上刚才说的问题搞明白了就不简单。凡正宗佛教,不管你是显也好,密也好,尤其密法的每一个观修仪轨,开头都规定"皈依"、"发心",你看我们读的那个仪规不是这个?不管你是下三部密,还是无上密,仪规一开始都是皈依发心,这不仅仅是一种密法仪轨的程序,而是有它深刻的道理。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大乘庄严经论》中详细阐明:众生本具光明心,即佛性种子,从潜藏状态到显现、醒悟需要有适当的条件,就象深深埋藏在地下的植物种子如果没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就不会发芽一样。

  佛性种醒悟发芽的主要条件有四个:

  第一、要有佛法的环境。如果没有佛法存在,听不到佛法,没有学佛法的客观条件,佛性种子就不会发芽。
  第二、要有指引善道的大乘善知识,若无具备佛法知识、德才兼备的导师,就无从受到佛法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师恩大于佛恩。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论》中,把"拜师"当作得道的根本,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由于密法比显法更重视师教和传承,视师为"三宝"的总代表,是可见、可闻、可以感受到的现世的三宝,所以,在皈依法中首先提到"皈依上师"。有些人不懂研究佛教的世俗学者不懂得"上师是三宝"的道理,说什么"藏传佛教有四宝",这是十分可笑的。
  第三、本人要有善良的愿望,如果本人没有善良的愿望,好比卵石在水中浸泡千万年石心也不会变得湿润柔软一样,虽在佛法中浸泡,也无法使他变得聪明善良。因此内因是很重要的。
  第四要有佛性种子发芽成长的"福田"营养。"福田"是指"积德行善",这积德行善就如佛种发芽、成长的"肥料",若缺乏这福田肥料,佛性的萌芽和禾苗就像缺乏营养的婴儿一样,其生理和智力的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变成先天和后天不足的"弱智"或者"畸形儿"。现在虽然学佛的人多,但重视种福田的人很少,这也是学佛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以上佛种发芽成长的四个必备条件中,第一条佛法环境属于前生的修行积累,其余(亲善知识、发愿、行善)三条都包括在"皈依、发心"二法中。因此,《佛性论》指出"皈依三宝"是佛种萌芽的首要条件。

  我不知那些不讲皈依,不行善积德,其他的教派,有些人提倡的,不重视这点所生的开悟呀是什么样的,开悟也好、往生也好,都需要这些东西,在佛经中从来没有之中不通过这些道理了知学修,就可以开悟成就往生的,有些人喜欢修禅打坐,偏禅,外道的所谓开悟与佛法中的开悟名称上虽然相同,实质上却不相同,因为那类偏禅的所谓开悟,既不要学法,也不要持戒,行善积德,单凭某个人所谓开悟的禅师,一半句什么话头就能一步踏到彼岸世界,多名神奇呀,说佛法是不管用的语言文字般若,反而不如狂僧的一句话灵,更有很多人烧佛像,谤佛毁法,烧经,杀生,严重违背了皈依的戒律,这种行为若能成佛,就没有成不了佛的人了,所以他们的这种开悟和成佛与佛法中所说的开悟成佛决不是一回事。

  至于那些气功师和巫婆等所谓的开悟本来与佛法无关,没有提他的必要,但是他们也都打着佛教的旗号,所以也是该提几句,以供佛教信众辨认,他们所谓的开悟,附身也好,等等一些迷信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呢?别人无法知道的,但从传法者和学法者追求的目标和他们的言谈来看,开悟是指一般人看不到的颜色,图像、光线,听到一些特殊的声音,能预感预测一些特殊时空的情况,这些都是属于五眼六通范围的功能,这些功德大部分都属于世间的功能,有的生来就有,有的通过特殊药物和修炼都能做到,有些被人视为神奇的功能,动物也有,这类功德和佛法中所说的慧眼和见性开悟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佛法中所说的开悟是指彼岸智慧,是经过思量资粮加行二道的长期行善修慧,破除见惑以后自然生出的一种直觉智慧,除了佛以外,这种见真智慧只有定中才有,出定以后这个世俗心生起来了,就变成了分别智慧,而这种定中智的最大特点,是无色无相,凡是懂佛法的人都知道,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哪有什么声音呀,光线呀,图像呀等等,所以说那种见图像、声音、光等等与佛教见性开悟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把世俗的这些特异功能当场佛教的见到开悟,有神通是缺乏佛教知识的表现,谁有点神通,算算,看看,弄弄,办办,治治,就觉得不得了了,就去崇拜这些东西了,这个是最可怕的。

  第三点、信与解的重要性

  将甚深般若理法的红日,从海底推向天空,使无数有缘众生得见光明的第二佛陀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世人所追求的幸福有两种,一种是暂时性的世间幸福,一种是永久性的出世间的幸福,实现这两种目标的简而言之是信心和智慧'有信者依法,有智者不惑'。"由此可见,信心和智慧非常重要,是学佛的人必备的根本条件。下面就"信"和"解",作一介绍。

  (一)"信"为道之本、善之源(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那么什么叫"信"呢?

  "信"是纯洁的、坚定的、使人向上的一种积极的信念。信仰有迷信和理信两种。"迷信"是缺乏智慧的信仰,它是盲目的、纯感情性的,除佛教以外的宗教信仰和低文化、低素质人群的各种非宗教信仰中纯感情的、非理性的信仰占据主要地位。迷信的最大特点是"盲目性",及对信仰对象不考察,不研究分析它的可靠性、合理性、利益性。这种信仰者很少能说出信仰的理由,信仰者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意识。这种信仰没有理论上的强大的说服力,对信仰的维持只能采取强制性的或欺骗性的手段,或凭盲目的感情。这种信仰,只能服从,不允许怀疑,不允许自由选择,同时这种信仰对信众的要求是越愚越好,只有信众愚昧无知,不具备独立的人格,才能维护其信仰。

  佛教的信仰与此完全相反,是建立在正确的基础认识上的,经过智慧抉择、分辨,确认其可靠性和崇高价值的信仰。佛教的正信在《致国王书》中龙树菩萨提出非"四驱动"信仰,"四驱动"是贪欲驱动、愤恨驱动、愚昧驱动、恐惧驱动。"驱动"就是驱使其信仰或放弃信仰。贪欲驱动就是由贪心驱使其信仰,在贪欲使其失去理智时放弃信仰;愤恨驱动就是为了战胜或者报复某个人、某种势力而决定信仰,或者放弃信仰;愚昧驱动就是因愚昧无知而信仰或者放弃信仰;恐惧驱动就是因恐惧心理或者怕某种势力人出于不得已的信仰或者被迫放弃信仰。总之,凡是受贪、恨、无知、恐惧、感情影响的信仰都不是佛法提倡的"正信"。

  正信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是纯洁性,就是说"正信"是纯洁的心灵中产生的崇敬的感情。
  第二是不疑性,就是在确认其正确可靠性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不怀疑、不动摇的坚定信仰。
  第三是向往性,就是在确认其信仰对象崇高向上价值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羡慕、向往和追求的心理。从这正信的三个特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佛法提倡的信仰,是自始至终离不开智慧理性的信仰。当然信仰也需要有诚挚的、热烈的、深刻的、崇高的感情,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才驱使你全身心地投入自己信仰的事业,义无反顾地做出奉献和牺牲。这种坚定深刻的信仰既是诸善根本,也是一切善行的原动力,所以称"信根"、"信力"。这种诚信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奇迹,所以密法称"诚信与戒德是产生成就的根源"。《续部经》中说:"有时钝根信虔诚,反而速获好成就。"这说明信根的重要性。"钝根"是指知识素质较低、思维分辨能力比较差的信众。有时候钝根人思想质朴、单纯,没有利根聪明人那样容易受到各种知识学说的邪见偏见的影响和聪明人容易犯的"多疑病",反面虔诚,容易获得成就。

  人们也许会说:佛法重智慧分辨,重理性,为什么钝根人反而信仰虔诚,得成就快呢?
  知识理论的正确性、合理性需要分辨,但前人验证过的知识,对使用知识的人来说,不必要,也不可能样样要自己来重新验证。如果那样做,反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一般情况下所学的法,有《经》、《续》和著名佛法大师《疏论》根据,传法人的学问、德性被证明可以信赖的,具有讲授和实修的可靠传承者,就可以相信。因此钝根人如果遇到良师益友,得到公认的正法,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修持,反而比那些半信半疑、思想污染较深的有学问的人,更有获得好成就的希望。因为一般的利根学人,因其见闻广,大脑就像一个杂货铺,三教九流的货色样样都有,思想意识的白纸上涂满了乱七八糟的颜色。这种人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和慧眼,在思想意识里很难形成纯洁的、色调鲜明的信仰画面。这就是信仰坚定专一的钝根人有时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利根学人反而成就快的原因所在。现在学佛的人多如牛毛,但获得高成就的稀若晨星,究其根源,德性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在诸德性中,"信德"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未信之前,应该慎重抉择,不可轻信、乱信;既然生信之后,就不可三心二意,一定要专一和坚定。佛陀曾对弟子说:"生命可以失去,但戒行不可失去。"又说:"戒行可以放弃,信念不能放弃。"可见信念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理论性非常重要,把这个掌握了,修道就不会走弯路,直趣解脱道,不然的话相似法也分不清,什么正法呀也分不清,信根也不稳,盲修瞎练,迷信与正信分不清,那就坏了,很容易出岔。希望大家对此要深刻认识,这就是第一点了,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

  界恒、寒冬恭敬整理

 


{返回 广论·法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空恩师讲《广论》91讲
下一篇:法空恩师讲《广论》89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68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7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92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99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67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97讲
 菩提道次第科颂作业
 法空恩师讲《广论》109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90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4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2 有为法和无为法[栏目:元音老人]
 186.洞山守初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佛教的核心——缘起法[栏目:心定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L 1240经:本经以波斯匿王之念,而叙述佛陀出世因缘。[栏目:界定法师]
 相由心转[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八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栏目:慧律法师]
 万善先资集卷三(周安士)[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第一部 发现来源[栏目:西藏医心术]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