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培养直观的能力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1
培养直观的能力

明法比丘

  直观(vipassana,内观)是解脱之钥,它是当下进行直接观察五蕴,直接明白五蕴的实相:无常、苦、非我,而得到解脱。
  直接观察是单纯的观察、感受,没有语言、思惟,就如佛陀提示婆希说:“见只是见,闻只是闻,觉只是觉,知只是知。”(《自说经》第一品、第十经)其中“觉”的内容是“嗅、尝、触”,“知”是意识生灭的觉知。婆希得到这样的提示,大约在一两个时辰左右,即得解脱,真是稀奇。直观的心态是“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中阿含187经》,大正藏1.732中)不同于在四禅那中对“业处”(用功的处所)可能会落入守候、依赖,而不利于直观。依经典所记载,慧解脱者(不经由禅定而得解脱)远多过俱解脱者(定、慧都解脱),可见由直观而慧解脱,有其优越性,且颇适合现代人的实修。
  面对情境,如何直观?以呼吸来说,吸只觉知吸,呼只觉知呼;以动作来说,曲伸、起落、观瞻、往返,都了了分明地觉知;有情绪出现,喜(有染)、怒、忧、惧、爱、憎、欲,只是观,不再用语言或行为去搅动它;甚至面临死亡,也放下一切,完全接纳,只是观。这样的直观,可以消除多余的思惟活动,能于当下消溶任何业力的活动,能活得轻松、没负担,更是达成解脱最关键的临门一脚。
  传说中的佛陀,曾经历长劫修行,但在最后一生未证道前,还是具有贪嗔痴,所以无论具有多少的修行资粮,都只是解脱的助缘,有时还是累赘,若不知把握、修习直观的要领,是无法圆满达到究竟解脱的。因此,培养直观的能力,是行者所应努力具备的。

(《嘉义新雨杂志》第22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十二身分
下一篇:托钵
 持戒的生活
 厌世
 身见
 忆念达磨
 四圣谛 苦灭圣谛
 烦恼的边际
 与情欲有关的戒律
 生活止观
 修禅是大善业
 四圣谛 苦集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四)~B 第89经(优婆迦经)[栏目:界定法师]
 老法师心地真诚清净,是否具备神通?[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他孤寂的站着[栏目:法王小故事]
 五十六世 断崖了义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