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培养直观的能力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18
培养直观的能力

明法比丘

  直观(vipassana,内观)是解脱之钥,它是当下进行直接观察五蕴,直接明白五蕴的实相:无常、苦、非我,而得到解脱。
  直接观察是单纯的观察、感受,没有语言、思惟,就如佛陀提示婆希说:“见只是见,闻只是闻,觉只是觉,知只是知。”(《自说经》第一品、第十经)其中“觉”的内容是“嗅、尝、触”,“知”是意识生灭的觉知。婆希得到这样的提示,大约在一两个时辰左右,即得解脱,真是稀奇。直观的心态是“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中阿含187经》,大正藏1.732中)不同于在四禅那中对“业处”(用功的处所)可能会落入守候、依赖,而不利于直观。依经典所记载,慧解脱者(不经由禅定而得解脱)远多过俱解脱者(定、慧都解脱),可见由直观而慧解脱,有其优越性,且颇适合现代人的实修。
  面对情境,如何直观?以呼吸来说,吸只觉知吸,呼只觉知呼;以动作来说,曲伸、起落、观瞻、往返,都了了分明地觉知;有情绪出现,喜(有染)、怒、忧、惧、爱、憎、欲,只是观,不再用语言或行为去搅动它;甚至面临死亡,也放下一切,完全接纳,只是观。这样的直观,可以消除多余的思惟活动,能于当下消溶任何业力的活动,能活得轻松、没负担,更是达成解脱最关键的临门一脚。
  传说中的佛陀,曾经历长劫修行,但在最后一生未证道前,还是具有贪嗔痴,所以无论具有多少的修行资粮,都只是解脱的助缘,有时还是累赘,若不知把握、修习直观的要领,是无法圆满达到究竟解脱的。因此,培养直观的能力,是行者所应努力具备的。

(《嘉义新雨杂志》第22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十二身分
下一篇:托钵
 忆念僧伽
 四圣谛 苦集圣谛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
 忆念戒、舍、天
 无念
 发愿
 放下
 忆念达磨
 涅槃论
 出三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卷第五十七[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六祖坛经讲记 第35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何谓禅修?[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暴风眼中有平安—SARS后的心灵对话 现场问答[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法会缘起与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不用大脑vs.生命思惟[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密教双修必具的条件是什么?[栏目:陈兵教授]
 格萨尔王传 第44回 旋努王武力收属国老丹玛用计降昂堆[栏目:格萨尔王]
 不精进相应难 一念精进当下相应[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修学佛法的心得[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