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手册 忏悔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6

忏悔

    忏悔乃是悔过罪愆,请求谅解。「忏」为忏摩(巴Khama<ksam;梵ksama)之略称,原义是「安忍、原谅、包容」,请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说罪状(说罪,deseti)之义,即犯了过失在个人或大众面前告白道歉,以达灭罪之目的。
    在原始佛教教团中,为了维持清净和乐的僧团生活,佛陀及僧众制定了戒律,内容有道德的(如杀、盗、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团体的(如受戒、布萨、安居等)规约,若比库或比库尼有所违犯,自行发露或经别人举发,依所犯罪行之轻重处置,犯了四重禁戒则逐出僧团,其他则依律忏悔除罪,恢复清净的身份,之后,别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过,来讽刺或歧视,那是犯过失的。
    出家众可以在每半个月的定期布萨或夏安居的最终日「自恣日」进行忏悔所犯过失,「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但在家众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关斋戒(过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忏悔呢?经律中有记载一些在家人向佛陀或比库忏悔的例子,而似乎没有犯戒之后,完整的如法忏悔的定型句。
    忏悔原是对自己这一生所作的过失或罪业,知道过错,并请求原谅,这是着重当生的,而发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过去无始劫来的恶业,都认为该忏悔,虽然我们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恶业,但一般人并不清楚曾造了什么恶业,忏悔的内容就无法具体化,只能陈说往世可能「由贪瞋痴引发,依身语意造业」,犯了种种十不善业甚至五无间罪,一切皆求忏悔。大乘的忏法是观想在十方诸佛前忏悔,跟原始佛法着重当生的随犯随忏的修法不同。现行违犯的忏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体地说出,当大众如法灭罪后,内心不安、忧恼即能排除掉,便不致于障碍修行,而能渐次地趣入圣道,就达到忏悔的目的了。

(明法比库撰,1993.8.《新雨月刊》第69期;2009.2.订正)


请求原谅       

下座:大德!请原谅我对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过失。
上座:我原谅你;也请你原谅我。
下座:善哉!我原谅大德。
上座:祝你快乐。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显的过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诫,若有人表白忏悔,当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字句表达请求谅解、包容。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手册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下一篇:禅修手册 平常用功
 禅修手册 修道之省思要点
 禅修手册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禅修手册 易定及不易定
 禅修手册 禅修期间的十巴拉密
 禅修手册 九住心
 禅修手册 慈心的修习
 禅修手册 禅修初步(前方便)
 禅修手册 静坐须知
 禅修手册 五盖及其对治
 禅修手册 修禅的增上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百种念佛(慈云灌顶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寰游记[栏目:太虚法师]
 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栏目:果煜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第八章 随谛老到北京[栏目:影尘回忆录]
 法华特论 第四 三车喻品---譬喻品(下)[栏目:冯达庵居士]
 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耳根圆通章~6)[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轮回的科学证据——伊恩.斯蒂文森博士的毕生事业[栏目:佛教与科学]
 四加行口传时的一段开示[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中国观音文化基本结构解析(李利安)[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