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十六观智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年6月10日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各位居士大德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清净道论》,看我们能不能今天把《清净道论》的大概的内容和道次第讲完,接着我们就可以进行戒学部分的学习了。
在我们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通过辨识色法以及辨识名法来修习色业处和名业处,从而证得了名色辨别智。由于能够辨识名法跟色法,从而就破除了执著于五取蕴,执著于色、受、想、行、识,或者说执著于名色,执著于十二处或十八界等等当中有所谓的我、有情、人、男人、女人等等这样的邪见,由于他暂时的镇服了这样的邪见,因此我们称这个阶段为见清净。
当禅修者能够辨识了色法和名法之后,他还必须得再继续地追查名色法之因。也就是说,他应当根据《无碍解道》里面所教导的,我们称为缘起第五法的方法。去追究这一堆的果报五蕴,现在这一世的名色法它是由过去生的无明、爱、取、行、业有五种过去因所造成的。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来修习缘起,之后我们再继续的追溯过去的第一生、前第二生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此往前推,尽自己的能力辨识自己多少次的过去世,然后再追查。因为现在世造的业将在今生临终的时候,在其中某一种业成熟会令我们投生到下一世的某一种境界、某一种趣里面,或者说人趣、天趣。如果因为恶业的成熟可能会堕落到恶趣。我们再如此辩识,然后再找到今生和未来世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用这样的方法来修行缘起。由于把握了缘起,所以他越度了对于过去生、现在世跟未来世三世之疑。
我们打开《清净道论》的568页,当一位禅修者他以缘起第五法,记载于《无碍解道》里面的第五法修习之后,他接之可以依照经教法里面佛陀经常教导的: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纯大苦蕴聚集。」
依照这种我们在实修上称它为缘起的第一法,用这样的方法再观照三世的缘起。
我们再看《清净道论》里面,上面的第三行:
「如是以死及结生而知一切法者,曾经增加了以一切行相而把握名色之缘的智,善断十六种的疑惑。」
这十六种疑惑就是我们上一节课讨论的,记载于《中部》的关于过去世的疑、对于未来世的疑、对于现代世的疑一共有十六种,这个也就是《清净道论》第563页里面我们在上一节课讨论过的。
「不但如此,并且断了关于疑师、疑法、疑僧、疑学、疑过去的五蕴、疑未来的五蕴、疑过去未来的五蕴、疑缘起这八种疑惑及镇服了六十二种恶见。」
这六十二种恶见是记载于《长部》第一部经,《梵网经》(Brahmajàlasutta§)里面所提到的对于过去,对于未来、关于常见、断见等等一共分为六十二种邪见。如果一位禅修者能够修习缘起,能够把握好名色法的因,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因果律,他可以断除这些邪见。
「如是应知以种种的方法而把名色之缘而超度了关于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为度疑清净,同时法住智、如实智、正见也是这度疑清净的同义语。即所谓由无明之缘而有行为缘生。这两者都是缘生,把握此缘的智为法住智。」
我们再隔一段看:
「由此『如实之』智而具观者,于佛教中名为得入息者『圣果』、得建立者『圣道』、决定至者『他肯定能够证悟的意思』及小须陀洹。」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索答般那(sotàpanna,古译为须陀洹)他已经完全地断除了邪见,完全地断除了戒禁取见以及疑,然而如果一位禅修者已经证悟了见清净跟度疑清净,那么由于他的观智所以镇服了见跟疑,由于邪见跟疑在这个阶段已经给镇服了、已经不会生起了,因此称为小须陀洹,虽然还没有完全断。
我们在这里讨论了修习见清净,度疑清净,接著再进一步培育道非道智见清净,在修习道非道智见清净的时候,有两种智在这个阶段培育:
第一种是思维智。
第二种是生灭随观智。
在这个阶段,在修vipassanà的时候有一个转折点,如果我们在修名色辨别智的时候主要分析名法与色法,如果在修缘摄受智的时候必须追查名色法之因,因此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说到了:
「以相、味、现起、足处来辨识名法与色法称为名色辨别智。如果在追查名色法之因,他们的缘称为缘摄受智。无论是修习名色辨别智还是缘摄受智,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所缘是取名法跟色法的自性相。」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甚至说,即使一个人有了见清净,有了度疑清净,他还没有开始真正的修观,没有真正的修vipassanà。什么叫做vipassanà,什么叫做修观呢?在《法集论》(Dhammasa?ga?i)的注《殊胜义论》(A??hasàlin?)里说:
“Aniccàdivasena vividhehi àkàrehi dhamme passat?ti vipassanà.”
这里就是给vipassanà定义的非常清晰,什麼叫做修观。aniccàdi,aniccà是无常,àdi是等,也就是在这里提到的无常(aniccà)、苦(dukkhe)、无我(anattà),以无常、苦、无我,透过或者通过无常、苦、无我。vividhehi,vivi是不同的,idhehi是idhe + ehi是表示复数,idhe是种类的意思,不同的种类。àkàrehi,àkàre的意思是形相,不同的形相。Passat?ti这里是动词,作为动词看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的话,是不同的看,或者异观。然后vipassanà,这里的vi是取自於vividhehi,passat?,他的词根是passa,是看的意思,作为名词的时候passanà,动词形式是passat?,所以这个称为观。那我们从这里看,唯有如实的观照名法与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才称为修观(vipassanà)。vipassanà古代也音译为毗婆舍那或者毗钵舍那,他是由梵语vipa÷yanà所音译的。
我们在前面谈到修名色辨别智和修缘摄受智的时候,他并不是观照诸法的无常、苦、无我,而是先分析,分析行法、分析名色法,所以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并不把这两种智归为观智当中。因为刚开始在修名色辨别智的时候,他是先破除色法跟名法的密集,我们讲到的色法有三种密集:组合密集、相续密集、功用密集。为了破除这些密集,所以修习色法,修习色法是为了见到究竟色法,如果不是的话见到的都是概念法。比如说:有形象的、有方所的、有方位的、有时间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物质都被概念所包装著,看到的是有形象的、有空间的、有时间的、有方所的、有速度的,其实所谓的速度所谓的时间都是概念。因此如果我们要修vipassanà,我们必须破除这些概念。如果只是以概念法来修习,那不是叫真正的vipassanà,因为他取的所缘错误的缘故,找错了对象。
因此在修习名色辨别智和缘摄受智的时候,它是为了通达行法个别的自性相(sabhàva lakkha?a),自性相的意思是他们个别的特征,然后从思维智开始才是取诸行法的共相(sàma¤¤a lakkha?a),这里的共相就是无常相(aniccà lakkha?a)、苦相(dukkhe lakkha?a)、无我相(anattà lakkha?a)。
我们稍微越过这个阶段,从坏灭随观智开始,除了要观照无常、苦、无我之后,还继续要进一步,那个时候因为他的观智已经慢慢地变得强而有力,变得锐利了,强烈的观智有时候不用再取无常、苦、无我,那个时候到了观智的末端他可以只取一种相,一直观照,乃至达到涅槃。
所以我们在修观的时候又可以这样分,我们现在依照这张道次第的表来分析修观的时候,他们个别的相、他们的所缘。在第一种名色辨别智跟第二种缘摄受智的时候,它取的是行法的自性相;到了思维智之后一直到随顺智这十种观智,他取的是行法的共相;而在这十种观智当中,从思维智到生灭随观智,他取的是生灭相,坏灭随观智一直到随顺智,取的是行法的坏相,也就是灭相,坏灭相(bha?ga),那个时候已经不是udayavyaya。
虽然说任何的观智他的对象都是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换而言之是行法、有为法、因缘造作之法,然而随著观智不断地进步,他们取的相也有所区别。
大家打开《清净道论》的571页,第一段:
「此中:自诸行(名色)的辨别而至於缘的把握为知遍知的范围,因为此间是以通达诸法的各别自相为主。其次从聚的思惟(指思惟智)而至於生灭随观为审查遍知的范围;因为此间是以通达诸法的共相为主(无常、苦、无我)。从坏随观开始,此后为断遍知的范围;因为自此以后,於无常随观者则断常想,於苦随观者则断乐想……乃至於无我随观者则断我想,厌离者断喜,离贪者断贪,灭者断集,捨遣者断取。这是以能令捨断常等的七随观为主。」
所以我们知道在修观当中,依所缘也是有不同的。他们的所缘不同,因此在修观的时候,观智的所缘只有两种,第一种是色法,第二种是名法。这里的名色法也包括他们的因,因为他们的因还离不开名法跟色法。比如说当我们追查到一个人的过去世的时候,过去世也是由名色法组成,未来世也是一堆名色法而已。名色法是不是五取蕴?(答:是五取蕴。)五取蕴和五蕴有什麼区别呢?阿拉汉的五蕴是不是五取蕴?我们观照五取蕴,阿拉汉也观照五取蕴,他们也修观,对于过去世他们也观照五取蕴,但是由于在今生当中阿拉汉已经对五蕴没有任何的执著了,因此他们的名法只是称为唯作,因为没有取著故,没用任何的执著,对于色法也没有,然而由于色法是过去生的果报,过去生所带来的果报,所以他是属于果报的取蕴,对于果报的名法来说,阿拉汉也是有过去取著的,但是对于今生来说,或者说自从他证得了阿拉汉道那一刹那之后,他对于五蕴就没有任何的取著了,因此观照名色法也就是观照五取蕴(pa¤cupādānakkhandhā),pa¤ca是五个,upādāna是执取,取著,kkhandhā是蕴。
现在我们接著讲思维智。在思维智阶段,禅修者必须用非常多的观法来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首先他必须得通过聚思维(kalāpa sammasana),有时也可称为理观法(naya vipassanā)。在这个阶段禅修者可以按照在《无我相经》里面世尊所教导的,世尊对当时闻法的那五位比库说:
「当观一切色,无论过去、未来、现在、内的、外的、粗的、细的、劣的、胜的、远的、近的,这十一类,当观他们:『此不是我的,此不是我,此不是我的我。』同时,对于受也应当观照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的、外的、粗的、细的、劣的、胜的、远的、近的,也应当观照:『此非我的,此不是我,此不是我的我。』对想、行、识也是一样,以十一种观法来观。」
除了观照五蕴之外,他同时还必须观照六种门、六种所缘、六种识、六种触、六种受、六种想、六种思、六种爱、六种行、六种思。这些都是在《大念处经》里面有提到的,六种界,在观照这些的时候,也必须把禅那的名法给包摄进去。
在我们前一次讲课时讲到的四十种业处,由于禅修者取四十种业处,因这些业处不同的所缘分为四十种,而个别能够证得近行定或者安止定,而安止定又可分为四种色界的禅那以及四种无色界的定,在修vipassanā的阶段,在修名色辨别智的阶段也必须去分析禅那的名法,在修vipassanā的阶段,比如说在思维智的阶段,禅那的名法也是观照的对象。那个时候禅那的名法在观智的观照之下,即使那个时候在入禅那的时候是极乐的,极端喜乐的或者寧静的,但是在观智的观照之下,它也会变得极为恐怖、极为厌恶,这就是观智的力量。禅那的名法,禅那也是无常的、也是苦的、也是无我的,
除此之外,他还必须得观照十种遍,取十种遍的禅那心,如果他可以入哪一种禅那,他可以先入禅那,出定之后观照禅那的名法,以此观照它们无常、苦、无我,然后再观照三十二身分、观照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如果他证得了色界的禅那,他必须观照色界的禅心是无常、苦、无我的,如果他证得了无色界定,他也必须观照无色界的定心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为什么?因为为了破除对三界的执著,无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必须通过观智去观照它,彻底破除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执著、贪爱,所以他必须观照四种禅那心、观照四种无量心(慈、悲、喜、舍)是无常、苦、无我的,观照四种无色定,也必须依照缘起之,观照过去和现在的因果都是无常、苦、无我的,现在生和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都是无常、苦、无我的。
通过这样的方法证得一切,在世间上一切的行法,无论是过去世的、现在世的、未来世的、内在的、外在的、粗的、细的、殊胜的(善心)、低劣的(不善心是低劣的、欲界的名法是低劣的,色界和无色界的名法是殊胜的)、远的、近的,都要观照,以十一种观法,这个是佛陀在《无我相经》里面教导的,要不断的观,用分类的方法来观照,而每一种我们都观照它内在、外在、过去、现在、未来,用这样的方法来观,这种称为聚思维。聚(kalāpa)是分组的意思。
我们在实修的时候,必须要先入定,修观时我们一般入色界的第四禅,我们可以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业处作为自己的根本业处。比如说一位禅修者如果他很喜欢白遍,他可以入白遍,依次证得了第四禅,达到第四禅后出定,当他入第四禅的时候,因为第四禅定力的缘故,所以他的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时由于他的强大的心产生的心生色,以及我们称为禅定之光跟智慧之光,也是非常强而有力、光明的和光耀的,因此当他取任何的行法,比如说取色法、取名法、取眼里面的五十四种色法、耳门里面的五十四种色法、鼻门里面的五十四种色法、舌门里面的五十四种色法、身门里面的四十四种色法、心所依处里面的五十四种色法,当他要取的时候,他可以很清楚的呈现于他的门,然后他再观照。
因为在修名色辨别智和缘摄受智这个阶段,他只是为了分析这些行法,所以他的禅定之光、他的智慧之光没必要去看他的生灭相,但是在思维智这个阶段它就必须去观照生灭相,在之前他不要去注意他的生灭相,但是在思维智开始他就要去注意他的生灭相,当他一注意他的生灭相的时候,他会发现一切行法都是极端快速的在那边生灭、生灭、生灭,他生灭的速度有多快呢?我们在上节课已经用打电话的比喻来说到色法的生灭的速度,然而名法的生灭速度比色法还要快十七倍。因此佛陀说:
「诸比库,我不见有任何一法的生灭比心更加迅速的。」
心是最无常的,他的生灭速度是最快的,没有任何一法能够比心生灭的更快。现在那些科学家认为所谓的光波或者电波是最快的速度,这里最快的速度也许相当于我们上一节课所比喻的速度,但它还是属于色法的速度,真正来说名法的速度要比他快十七倍。因为有了智慧之光的支持,所以这个时候名法跟色法的生灭相很清晰的呈现出来,那时他看到的只是那些不断生灭的那些行法,然后他再观照内在的眼、耳、鼻、舌、身、意,无论是色法、无论是名法他们是在生灭著,由于极端快速的生灭,因此是无常的,没有一刹那的停留;因为这些行法一直都受到了生灭的逼迫、压迫,因此是苦(dukkhe)的;以生灭中找不到任何一种可以贯穿这个生灭可以执取为我的、执取为人的、执取为灵魂的、执取为永恒的东西,因此生灭中根本没有我,没有实体,没有本体,没有实在的东西,因此它是无我的。所以应当观照一切的行法,观照诸法为无常、苦、无我。
当他以这种方式观照的时候,假如他的巴拉密已经成熟,他可以证得圣道圣果。正如佛陀对初度的那五位比库讲《无我相经》(Anattalakkha?asuttaü)一样,然而对一些禅修者来说,他并不能在这个阶段证悟任何的圣道圣果,那麼他必须再以其他的方法进一步修行。
在上座部的传统里面,有称为四十“to”的修行方法,四十“to”的修行方法是一种非常强力的观法。四十“to”在《清净道论》里面就用四十种形相来思维五蕴。第573页,四十种形相我们通常在实修上我们称为四十“to”,“to”是性质的意思,比如aniccàto、dukkheto、anattàto,“to”是无常的性质,或者说行法具有无常性、具有苦性,这是根据经典里面所提到的五蕴的四十种性质。
我们翻开574页,第一行:
「以怎样的四十行相入於正决定? 」
其分别的方法是这样的:「他观五蕴是无常、苦、病、痈、箭、恶、疾、敌、毁、灾难、灾祸、怖畏、灾患、动摇、坏、不永恆、非保护所、非避难所、非归依处、无、虚、空、无我、灾患、变易法、不实在、恶之根、杀戮者、不利、有漏、有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法、恼法、杂染法」,以此等四十行相而观五蕴无常者,「获得随顺忍」;而观五蕴之灭是涅槃者,「入於正决定」,世尊以此等分别随顺智的方法,以(四十行相的)区别而说无常等的思惟,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蕴。
在实修时必须以这四十种多,这四十种多又分为三大类:无常类、苦类、无我类。其中无常类有二十五种,苦类有十种,无我类有五种。在观照的时候他可以先依照无常、苦、无我的分类来观照这四十种多,在观照时他必须观照内在、外在、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比如说,当他在观照时他必须取名法或色法或者说取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来观照。比如说当他取色取蕴的时候,他先把自己的智投到他可以辨识的过去生的第六世或者第七世,然后从那个时候的结生开始观他的色法,观他的生灭,一直观他的时候,取他的箭一样,他就一直观照色法,由结生到他的死心,由死心再到结生,整个生灭的过程中,就这样一直地观照,一直地观照到之前的第六世、之前的第五世、第四世、第三世、第二世、第一世,然后再顺到今生、未来第一世、第二世,最后到他尽自己的能力可以辨识他的多少未来世,如果他有意愿要证到涅槃,要证到阿拉汉果的话,他可以观照他的未来第几世。然后再观照内在的色法,再观照外在的色法,如果能这样观照的话,再取他的受取蕴,观照他的受,无论是苦、是乐,是舍受,也是这么样观照。因为在很强的观智之下,他会发现这些五蕴就像箭一样射中自己的身体,那么样的痛苦,这个时候他会对行法那种厌离很强,对行法的那种执著他会减轻很多。
用这四十种多,四十种方法依次的观照五蕴的方法,依照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方法,依照内在、外在的方法这样来观照。当他能够这样观照的时候有可能证得任何的圣道圣果,然而如果不是的话,那麼他还必须进行下面的七种色法跟七种非色法的观照方法。
我们打开580页,这里我们称为七色观法跟七非色观法。七色观法是按照色法的分类把色法分为七类来观照。其中第一种是观照整生的,就是从结生一直到死,把今生的结生一直到死作为一个时间段,从结生时一直开始观,观他的无常相,先观色法的无常相,一直观照无常相,然后观照他的苦相,他的无我相,再观照名法的无常相、苦相、无我相。
在禅修者修行过程中有两个阶段可以大致的了之自己的生命到底能活多少岁。第一种,如果禅修者有禅那,当他修死随念的时候,大概可以知道自己在死的时候有多老;而在这个阶段,在修七色观法的第一种的时候,禅修者也有可能知道自己的生命在哪一个阶段,比如说八十岁,九十多岁,或者在第几十岁的时候他的生命会终结,因此在这个阶段大概也可以知道。虽然未来是无常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很强的业去改变他的话他就将会顺著这样的规律发展,你的生命就会在那个阶段终结。之后,他还必须以年龄的增长来观生灭,这是第二种方法。以年龄的增长来观生灭又分为几种,也就是以几种时间段来分,《清净道论》里面也讲的非常详细,我们的修行方法就是依照《清净道论》里面的教导。
假如生命是一百年的话,他把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把生命分为初期的阶段、中期的阶段、后期的阶段,然后每一个阶段都观照它的无常、苦、无我,之后再把设定这一百年再分为十个十年,然后每一个十年观照它的无常、苦、无我;之后,再把这一百年分为二十个五年,以五年为一个单位再观照每一个阶段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之后又以四年,把一百年分为二十五个部分;然后用三年把它分作三十三个部分;用两年把他分作五十个部分;每一年把它分为一百个部分;然后再把每一年分为三个季节;然后又把一年分为六个部分,也就是每个季节又分为两个月,(我们必须知道印度是分为三个季节,跟缅甸一样是三个季节,我们中国是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在缅甸跟印度是三个季节:热季、雨季、凉季。)之后又把每个月分为黑月跟白月,再观照每一个阶段的无常、苦、无我;之后又把它分为每一个昼夜;然后又把一个昼夜分为六时(昼夜六时);如果把一天分为昼夜六时之后,再继续再分,再分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再继续再分,把每一个动作再分解,比如说在行走的时候,他的脚举起,他的脚向前,他的脚向前伸,他的脚放下,他的脚踏在地上,用这样的方法来观照。
这种观照的方法,在实修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到那种生灭相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显,当我们用第一种方法来观照的时候,把生命作为一个整的时期,一百年一样,那观照时你光是看到他的生灭,对行法对生灭的逼迫感没有那么强,后来把一生分为三个部分,还是感觉没什么,然后分为十个部分,分为二十个部分,分为二十五个部分,分为三十三个部分,随著这样分,当你分到每一天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每一天就好像有时我们看电影那些快动作,你会感觉到很滑稽,如果你继续再分下去,你会发现到那种坏灭,如果用我们现在的时间段来看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好像都是常的,都是恒常的,但是在观智的观照之下,你会发现那种动作的坏灭是极端的滑稽和极端厌恶的。
然后再继续再把它分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那种厌离感很强,因为行法就是在那样节节坏灭、节节坏灭,在那样刹那刹那地坏灭,而且会发现到每一个刹那它们都不会达到下一个刹那,名色法就在当下就坏灭了,然后接著在另外一个地方生起的是另一堆名色法,但是那一堆名色法也不能够久驻,在那里生起也就在那里坏灭,因此以这样的观智如实的观照,用时间段的方法来破除对名色法的执著。之后他还必须以食所成,就是用观智来观照食生色的无常、苦、无我,在这里以食所成就是吃饱的时候也是无常、苦、无我的,饥饿时的色法也是无常、苦、无我的,用这样来观照色法。然后又以时节所成来观照时节生色,在天气热的时候的色法也是在那里坏灭,在那里生灭著,天气冷的时候也是在那里生灭,这里必须得要观照到每一天。
再以业生色依照六门,观照眼触门的五十四种色法,观照耳触门的五十四种色法,观照鼻触门的五十四种色法,观照识触门的五十四种色法,观照身触门的四十四种色法和观照心所依处的五十四种色法,就是以其中的业生色为主。
比如说在眼触门里面,业生色有三十种(眼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这三十种色法),同时他也应当观照由心等生起的心生色法,比如说在高兴的时候的色法,在忧愁的时候的色法,在舍受时候的色法,用这样的方法来观照。同时在观照时,他必须以第七种方法来观照色法,就是观照法性色。法性色就是无生命的那些色法,没有命根,没有生命的,跟生命无关的那些色法。比如说金、银、铜、铁、土地、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法性色,都必须要观照,这些既称为法性色也称为时节生色,观照他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须知在这里的苦并不是说,这里的大地它会受苦,那些花草树木它很痛苦,这里的苦不是苦受的苦,而是由于生灭逼迫的苦,不是苦受的苦。
(休息)
上节课,我们简单地讲到了对色法的七种观照方法,在思维智的阶段对色法的七种观照方法,接著对於非色也有七种观照方法,这里的非色也就是名法的意思。
首先,他用聚的方法来观照,当他观照的时候他先观照色法,观照色法的时候他接着再取以观照色法的心也是无常的、也是苦的、无我的,所以他先可以取任何的色法观照,之后再取能观的心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称为聚的思维方法。
之后,他再以第二种的方式,用双的方法。比如说,当他取任何的一种色法以后,他接著观能观的方法,然后再以刹那入观。就是当他观的时候和这种观智也必须即刻观到它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之后再观这种能观,观心的智也是在生灭的,也是无常、苦、无我的。
之后,再用第二个心观照第一个心,用第三个心观照第二个心,用第四个心观照第三个心,用第五个心观照第四个心,就是不断往后推,往后推。举个例,就是现在你杀了一个人,另外一个人把你杀掉,又有另外一个人把杀你的那个人杀掉。象这样,一个一个都是观照他的三种相,之后再以次第,这里以次第就是用层层推后的心一直观,观照观智,能观的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也是生灭的,一直观照到第十一个心,用第十一个心观照第十个心,用第十个心观照第九个心,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就是一直往后推往后推,这样你会发现到所观的所缘、观的所缘是无常、苦、无我的,能观的心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也是极端快速的坏灭的。
如果以这样的方法,他再以除见,除见就是观名法的无我,以无我相除去我见的相,所以观名法的无我和除见,然后再观无常,观无常以去除我慢,再观名法的苦以去除欲、以破除欲。
他如果这样观的话,他可以继续修十八种大观,以无常随观而断常想,以苦观断乐想,以无我断我想,以厌离随观而断欢喜想,以离贪随观而断贪,修灭随观而断集,修舍遣随观以断取,修灭尽随观以断坚厚想,等等这十八种观法,来观照一切的行法,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的都是无常、苦、无我的。
如果他以这样修行的方法持续地观照,他的智可以再进一步提升,达到生灭随观智的阶段。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他有两种观法,一种是称为刹那观法。应当观照刹那生灭,这里的刹那必须到现在的当下刹那,无论是观色法还是观名法,都要观到当下名色法的生灭,行法的生灭。
为什麼能够这样观呢?因为他的观智已经逐渐提升了,已经逐渐变得锐利。他也同样的必须观照三世内外的名法、色法、五蕴的生灭相,以生灭再去观无常、苦、无我。当他这样观之后他还必须再去观缘,用观缘起的方法。比如说,由於无明生起而有色生起,果报的色蕴生起。无明无常,所以色也是无常的,因为他们生灭的原故。所以,这个时候观照过去的无明已经生灭了,现在果报的色蕴也在生灭。由於过去的爱生起,所以现在的爱生起,但是过去的爱已经生灭了、现在的爱也在生灭。用这样的方法去观无常、苦、无我。观照无明、爱、取、行、业有跟现在世的这些果报的色蕴、果报的受蕴、果报的想蕴、果报的诸行蕴,果报的识蕴,他们的因果关係也是在生灭的。以此观生灭,所以也是无常、苦、无我的。
当他的观智这样慢慢地提升时,将会生起十种观的染(vipassanà upakkilesa),upakkilesa是随烦恼的意思,这十种观的染是(593页):1光明、2智、3喜、4轻安、5乐、6胜解、7策励、8现起、9舍,前面这九种其实都不叫做烦恼(upakkilesa),不叫随烦恼。最后一种才叫做烦恼,是欲。
如果一种禅修者他持续的以各种各样的方法修观,他可以以四十种多、以聚思维、以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十八种随观法、观刹那生灭,观缘的生灭,当他的观智不断的提升,不断增长的时候,他将会体验到那个时候他的观智是非常平稳、非常坚固的,而且不用去催促他,他的生灭相可以很自然的呈现於他的意门,而且他会感觉到那时他的身心非常殊胜、非常轻安,他的观智非常明显,那些所缘非常明显、清晰地呈现在那里,而且他会发现他见到了未曾有的光明,那种心也体现到非常殊胜的那种喜。
如果在这个时候他执著于那种光明、那种喜,也可能就会说:「我见到了!我已经体验到了未曾有的这种殊胜境地!这可能是涅槃了!」
当他生起了这样的念头,虽然这样的念头非常微细、非常轻微的,但是它也是称为欲,就是十种观之染的最后一种。最后一种是属於很微细的贪,真正的烦恼是第十种。这第十种是因为他执著的是前面九种的任何一种或者说任何几种。比如说执著于光明、执著於喜、执著于轻安、执著于乐、执著于智等等。由於这些未曾有的境界,他体验到了,他生起了哪怕是非常微细的染著,於是他就走进了非道。
我们可以看《清净道论》第578页:
「『这是道,这是非道』,象这样知道了道与非道所建立的智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欲求完成那(道非道智见清净)的人,先应以称为聚的思维的方法而行瑜珈(也就是观照)。何以故?因为初观者于光明等的发生之时而发生道非道智之故。因为于光明等发生之时而有道非道智,而聚的思维是初步的观,所以这(道非道智)在度疑(清净)之后来显示。」
那麼当他执著於这些的任何一种,就是光明到舍的任何一种,以为那个是涅槃,那他就走进了非道。如果他知道这个时候还不是涅槃,还必须有更上的、更增上的必须去修习的话,他应当生起观智,观照前面的这些。比如说光明,如果是光明他必须观照这些非常殊胜的由心生色法生起的这些色法,以及时节生色法,观照它们也是生灭的,它们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个观照对於那种非常强的观智来说,当然不算非常强的,在这个阶段他的观智是非常平稳的,伴随著观智生起那种轻安、喜、乐等,他也应该观照这些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时候慢慢地他就能够抽离,他的心就不会再继续染著这样的境界,能够平稳地过渡。
因为能够生起这十种随烦恼,其实还是属於在初级的阶段,生灭随观智还没有成熟,他必须越过这个阶段,然后才能证得这种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所谓的「道」,就是说,知道还有更上的这种修观之道,所谓这十种观的随烦恼是属於非道,不是证悟涅槃之道,因为现起了这样能够辨别这样是道,这是非道的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
谈到这里,我们不仅要感慨,在修道的过程中,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真的可谓是歧路处处、陷阱重重,无论是从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乃至到一直到你走到涅槃的边缘,证悟圣道圣果的边缘,都有可能走进错路、走弯路,掉进陷阱当中。
掉进陷阱当中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人:
第一种是落入有分,以有分认为是证悟了。
有一种是执著某一种定境,而认为那样是开悟了、涅槃了。
有一种是修观修到某一个阶段,他认为是证悟了。
这里,我先讲落入有分,因为这种现象是最普遍的。讲到掉入有分而误以为落入有分属於证悟涅槃的,我们在讲掉入这种陷阱之前,先简单的分析一下有分,它的性质以及它的特点。
这是示意图,这里的圈表示心路过程。根据《阿毗达摩》,心的运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心路过程,一种是离心路过程。心路过程(cittavithi)一共有六种,它们分别是:眼门心路过程、耳门心路过程、鼻门心路过程、舌门心路过程、身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这六种心路过程分别取不同的所缘,眼门心路过程识知的是顏色所缘,耳门心路过程是能够听声音等等,意门心路过程认识的是法所缘。
这些所缘,眼门心路过程到身门心路过程都是属於现在所缘,而意门心路过程可以识知任何的所缘,可以识知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可以识知离时的、没有时间性的这些所缘。在心路过程跟心路过程之间心流是不会中断的,我们现在这里举的是属於意门心路过程,也就是一个意门转向再加上七个速行,这里也是一个意门转向再加上七个速行,我们就以这样的示意图,事实上真正的心路过程要复杂的很多。在心路过程灭尽之后,心流不会中断,他会有非常非常多无数的称为有分(bhava?ga)生起,这个有分心是属於异熟心,或者称为果报心。
我们学过《阿毗达摩》,知道心可以依照它的性质分为四种:
一种是善心。
一种是不善心。
一种是异熟心。
一种是唯作心。
我们举这里为例子,如果说这里生起的是意门转向,那意门转向心是属於唯作心(kriya-citta),然后接着七个速行,对於凡夫和一切的有学圣者来说,他生起的不是善的就是不善的速行心(bhavanga),所以这是属於唯作,就这样不是善的就是不善的。有分心是属於果报心、是属於异熟心。有分心是非常快速地生灭的,并且有分心有个特点,他不能识知现在的所缘,识知所缘是由心路过程所执行的。而有分心在我们现在来说是不能感知、不能认识任何所缘,但它还是有所缘的,因为一切心都是有所缘的,他的所缘是过去生临死时所现起的业、业相或者趣相。如果我们要真正认知有分心的本质,必须在缘摄受智的阶段。
当一位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他的定力慢慢地提升,那麼他的心力会变得越来越强,有时他会由於他的正念或者他的精进稍微鬆懈,他的心会掉入有分。掉入有分,这时他会有一种感觉,他会感觉好像能所双冥,诚然无相,因为有分心不能够识知任何的目标,包括它自己本身。所以他会感觉到那个时候没有能所,没有任何的相,於是他认为这个可能是涅槃,这是一个陷阱。
还有另外一种,落入有分的人会感觉到前面的心已经灭去,后面的心不生,他会感觉到心的本来面目就是这麼样,这个又是落入有分。因为前面的心路过程已经灭去了,后面的心路过程还没有生起,中间这个阶段,他又看不到有分的生灭,他只是感觉到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存在,它是没有任何的能所的,也没有任何的心念的,於是他会认为说这个就是涅槃了,这是另外一个陷阱。
还有另外一个陷阱,就是当他落入有分的时候,他感觉到没有善没有恶,好像晴空万里无云天一样,因为善和恶都是在心路过程里面所存在的,而在有分里面他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念头生起,因此,这个又是一种陷阱,如果一个禅修者认为这样的境界就是涅槃、就是开悟的话,那麼他就会执取,并且当他落入有分时他不知道,而在之后他的心路过程生起时他再查回,回忆刚才为什麼突然完全没有能所,或者刚才没有任何一念生起,如果他认为这样就是开悟的话,他就可以不断地提升他的定力,提升他的心力,然后有分的区间可以越拉越长、越拉越长,这样他就不断地可以把心投入有分里面,而且掉入有分他可以坐几天几夜感觉到一刹那,所以这种有分在禅修者当中有可能会掉进的。如上所言,是为掉进第一种陷阱。
第二种陷阱就是执著於某一种定境,比如当他的心已经非常的强了,这个时候他可以取任何的所缘,然后他的心就定在那个所缘上,之后当他进入某一种定境的时候,他会发现前面一片光明,心非常清静,非常清明,那种喜乐遍及全身,并且整个身心内外好像都是一如的,没有任何的区别的,这个是执著於某一种定境,然后他认为是入大光明遍或者整个虚空变成一片光明,这是另外一种执著於定境的,这属於第二类陷阱。
还有第三类就是属於修观的时候,在修观的时候,当他的定力提升的时候,他稍微起观,他会发现所有的这些色法全部变成了色聚,只要他稍微去注意一下,他会发现这些色聚极快速地生灭,那个时候他会发现整个世间碎为微尘,其实他看到的是色聚,色聚在那里极快速地生灭,而他认为这个世间没有任何的东西可执著,因为都是在极快速地生灭生灭当中,然后他认为这个也是一种生灭,这个是第二种陷阱。
还有第三种陷阱,就是在这里讲到的,观之染。那个时候他也是依照次第修止修观,达到了一种非常高的观智的境界,那个时候由於他的心已经非常强了,所以他能產生非常殊胜的喜乐和非常强烈的光明,他执著于这种光明,他认为这个就是圣道了,这个就是涅槃了,这样他又走进了歧路。
我们应当知道大龙长老的故事,《清静道论》594页,这是非常有名和有趣的例子。大家应该听过吧?其实,大龙长老他当时所执著的这种境界就是属於观之染的境界,他执著於那种由於观智很强的心所產生的光明,然后他认为那个就是属於涅槃。
(有人提问:「落入有分时他是不知道的吗?落入有分不应该是晴空万里,应该是黑暗的。」
尊者回答:「是的,当他恢復心路过程中,他才查回刚才落入有分。晴空万里是一种比喻,是说他没有任何一丝的念头,不会动任何的念头。」)
我举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个人他在禅堂里面打坐,之后他发现到好像过了几年一样,然而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可能还不到一分鐘的时间,这也是一种落入有分。落入有分有很多种景象,有些人落入有分,他会感觉到整片的光明,之后他出来的时候才感觉到。因为有分是属於果报心,这种果报是善果报,这种善果报產生的心生色也是非常明亮的,所以当他能够观照的时候,他也可以觉知到好像有分是非常殊胜的,所以每个人的定力不同,每个人体验的境界也不同。
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有分在那里生灭不断,我们为什麼现在体验不到呢?因为有分的现象其实有很多种。有时我们禅修的时候,好象迷迷糊糊,又有正念又没有正念,这种也叫做有分,在禅修当中也有禅修者会体验到。但这种有分,我们不会认为是涅槃。
有分就是意识,这些都是禅修者在后来追查回去的意识,而不是当时的。有分不会认知现在的所缘,不会认知本身,但是有分生起后,禅修者可以查到,怎麼刚才的境界是这样?刚才的境界好象一刹那一样,他就会这麼认为,但是有的人他的有分不纯净,他有很微细的意门心路过程產生,那个时候半分鐘他会感觉到象几年一样。因为那个时候他的觉照力已经提升了,但是他的定力不够,所以他可以看到在有分里面產生的很多心路过程,那些很微弱的心路过程,然而由於他的定力不强,他不能够让这一段非常纯净,所以他感觉好像时间过了很长一样。这也是一种有分,但是这种我们一般不会认为它是一种证量。所以我们不讲。落入有分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在禅修过程中我们慢慢可以体会到很多种有分。
在禅修过程中执著於任何一种定境,一种观境,乃至一种境界,以为它是证量的,这个不是现在才有,佛陀在世时就有。当我们学戒律的时候,巴拉基嘎(pàràjika,古译波罗夷)的第四条增上慢(adhimāna),事实上他们不是有意的、故意的认为那个就是上人法,他们认为那个就是上人法,所以佛陀在世时已经很普遍了。
在这里举一个佛陀在世的例子:有一个叫做(Chanda)的比库,他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拉汉了。有一次他生了很严重的病,他的病已经相当於绝症了,而且非常痛苦,然后他想自杀,当时沙利补答(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就去看望他。
沙利补答尊者就问他:「你的病能不能够忍受?你现在病得怎麼样?」然后又问他:「你对五蕴的执著怎麼样?」
他说:「?我的病不能够忍受,只有加剧没有减轻。我现在对五蕴已经没有执著了,所以我想用刀来了结自己的生命。」
经过一番问答,沙利补答尊者就知道他还是一个凡夫,但是他自己以为自己是阿拉汉。后来沙利补答尊者走了,当他拿刀割自己喉咙的时候,他发现他自己还有恐惧,那个时候他才知道他自己还是凡夫。但是他的刀已经割下去了,然后他就开始起观,结果就在他自杀的时候,他就成了等首阿拉汉。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好几个自杀的例子。后来,佛陀禁止了比库自杀。故事是其中一个增上慢的例子,他自以为他是阿拉汉,然而阿拉汉是不可能自杀的。
还有一种是更高级的陷阱,这种更高级的陷阱就是他甚至超过了生灭随观智,更高的观智,如果当一位禅修者,他在持续地观照的时候,他观照名法跟色法,假如不小心他取的是色聚,他观的是色聚,他以为色聚是究竟色法,当他持续观照色聚的生灭的时候,因为色聚是非常快速地生灭,由於色聚还是属於概念法,概念法是不能够给观智长期地观照的,因长期地观照的话,这种概念会消失,当他持续这样观照的时候,他发现这种色聚消失,其实色法还在,他认为色聚消失,这个时候他认为色法已经灭尽了。然后,他又持续地观照他能观的观智,或者观照那种境界,然后稍微一不小心,他的心又掉入有分,他会认为这个时候名法也灭尽了。因为名色法的灭尽,他认为一切行法都灭尽了,所以他就认为这个就是涅槃。在这种非常高的观智也会掉入陷阱,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岐路重重、陷阱处处。
当一位禅修者持续地以观刹那生灭和以观缘生灭而修观的时候,他的观智会不断地得到提升。然后他在破除了这十种观之染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之下,越过了这个关,他继续以这两种观法观,那麼他的生灭随观智就会达到成熟的阶段,达到成熟的阶段,这个时候他已经越过了道非道智见清净,因为他已经经过了那十种观之染而到达了行道智见清净,到达了行道智见清净当他这样持续地观生灭之后,他会发现生灭的相都很粗。
为什麼?因为一切的行法在生灭随观智的时候,一切的行法都有四种相状,他们分别是:生的相、住的相、名法色法的相、坏灭,这个是在思维智和生灭随观智的时候。然而,他如果想要再提升自己的观智,但仍然以这四种方法的话,就是当他观行法的时候还会有这几种產生的话,那麼,他的观智将很难得到提升。因此他不应注意行法的生相,不应注意他的住,不应注意他的相,只应观他的坏灭。
当他取行法的坏灭(bha?ga)的时候,他的观智已经是更加锐利,已经不再停留在生灭相上,已经停留在坏灭相上了。当他取诸行法,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的行法,只观照他的坏灭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观智就非常快速地提升,然后依次的他将能够经过怖畏现起智,因为他观照的一切行法都是在那里坏灭、坏灭,因此他会对一切行法有一种怖畏感。还有过患随观智,因为他看到的一切行法都是坏灭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称为我的、称为永恆的、乐的东西,看到的只是行法的过患。这个时候他的心会非常厌离,会对行法,对这些世间法感到非常强的厌离。当他对行法厌离的时候,他有很强的意欲,他想要证悟称为无为法的涅槃,他想要儘快地脱离这种一直都在那里坏灭的行法,那个时候的感觉就好像一具很臭的尸体在你身上,你想儘快地把它去掉一样。
或者说,正如佛陀所说的:「我不讚叹有(我不讚叹生命),就有如在你的手指甲上粘有哪怕一点点的粪便,它都是极端臭秽的,因此我不讚叹有。(我不讚叹生命)。」
因为有厌离随观智的禅修者看来,一切行法都是极端的丑陋的,看到它们的过患,看到它们的不足之处,看到它们只是在那边坏灭。
当他这样想要解脱的时候,如果他的观智还没有成熟,那麼他还必须不断地復习以前的,用以前的四十种多的方法,用以前的聚思维的方法,用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十八种随观观法,然后在生灭随观智再观缘生灭、观刹那的生灭,这样不断地復习,这个阶段称为省察随观智。
当他达到省察随观智,他继续不断地观照行法的坏灭相,然后取其中的一种无常、苦或者无我,这样持续地观照,这个时候他的心能够越来越平稳,越来越平稳。在这个阶段,他对以前还没有观智的时候那种对行法的染著、对行法那种喜好、喜爱已经没有了,而在刚开始观生灭和观坏灭的时候,对那种行法的厌离、那种恐惧也没有了。这个时候他的心只是很平稳地观照自己,这个时候称为行舍智(sa?khàrupekkhà-¤à?a),sa?khàra是行法,rupekkhà是中舍。
那个时候他的心已经非常平稳了,不会偏於喜,不会偏于乐,不会偏於忧的两边,并且他对行法保持一种中舍的阶段,他已经见到了色法的坏灭,那个时候他的心虽然只是想取涅槃的所缘,但是由於他的观智非常平稳的缘故,所以他可以保持非常平静的,只是观照色法的坏灭,然后取色法的无常相、苦相或者无我相持续地这样观照,这个时候他可以只观照色法或者只观照名法,因为在之前他已经很系统地观照了色法和名法,这个时候他可以只取他喜欢的,或者说他可以取欲界的名法,可以取色界的名法。
在这个阶段,帕奥禅师通常会非常鼓励禅修者观禅那的名法,最好是观第四禅的名法。先进入第四禅,出来之后取无常相、苦相或者无我相,只是观照,持续地观照这种禅那名法的坏灭、坏灭、坏灭,并且要取那种心如果想要证入涅槃的话,持续这样观照,观照下去。
在这个阶段,由於他的观智已经非常的平稳,由於那个时候他的舍已经是中舍的,已经不会象没观照之前那样喜,不会象之前那样怖畏,他的心非常平等、沉稳地观照诸行法的坏灭,观照他的无常相、苦相或无我相,这个阶段称为行舍智。
达到了行舍智阶段的禅修者,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如果他有很强的出离心的话,他可以选择在今生当中证悟涅槃,断除烦恼;如果他对佛陀、对佛果非常嚮往的话,他可以发愿行菩萨道,可以持续地积累巴拉密(pàram?)乃至成就无上的佛果。不过,成就佛果要行菩萨道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必须要经过至少四阿僧祗劫及十万大劫的时间,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诸佛出世难。」
不过现在,在上座部佛教,也有很多大长老他们是修菩萨道的,然而我们从这些大长老的身上真正能够感觉到菩萨的那种感觉。在斯里兰卡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长老,很多人相信他就是一位菩萨。因为行菩萨道的时候,在缘摄受智的阶段,他观照自己的过去世,他就知道自己是不是曾经得到了佛陀的授记。
有几种方法可以检验自己到底是不是菩萨,比如说当他观照自己过去世的时候,他见到自己曾经见过在世的佛陀,而且佛陀曾经对他授记,那麼这样的菩萨是决定性的菩萨,肯定不会退堕的菩萨,他只会依照象佛陀授记那样一直积累巴拉密到他成就佛果,而且当他观照过去世,观照未来世的时候,他会发现到自从他由佛陀授记到现在,他只是男性而不会是女性,由他今生到他未来成就佛果,他只是男性,他将会发现,自从他授记之后一直到他成佛,女根色不会在他身上出现,这是其中一个特点。
还有,作为一个菩萨,你会从他的性格当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出来,菩萨就是菩萨,他有很强的摄受力,他有象王者一样的权威,自然而然与生俱来的,而且他有象慈母一样的慈爱,他非常容易放舍,因为他在过去生不断地修持佈施巴拉密、持戒巴拉密、出离巴拉密、智慧巴拉密等等诸种巴拉密,所以这种巴拉密已经形成他的性格。他对於任何的事情,他不会执著,他很中舍,他有很强的智慧,他有很强的舍心,他很乐意助人,而且他的慈心那种感召力是非常强的。由於他一直以来修习巴拉密的缘故,所以这种善行、善法已经形成了他的性格,他就是诸巴拉密的体现,所以你会发现到他的福报非常好。因为过去他一直修行善行,修行佈施,所以自然而然他去到哪里,他的福报都是非常的殊胜,由於他一直以来都在帮助人,所以你会发现他的威望非常高,他的威信很好,他去到哪里,他都象一位王者或者一位首领一样,他不用说话,他的摄受力就很强。而且他去到哪里,他的福报非常好,很多供养,如果他是出家人的话,他会有很多供养;如果他是在家人的话,他会非常富有,或者说他投生天界;然而他对这些,他的那种放舍的心很强,他不会执著於这些,他只会求道,而且他的出离心很强,他不会对名声、对钱财、对家庭眷属执著,他很容易就把它放下,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威德,就是他的性格,他的巴拉密的呈现。
所以我们说修巴拉密,巴拉密就是没有受到无明跟渴爱所染污的性格的善行,这些善行因为他经过了非常多生的积累,所以现在已经变成他的性格,他的素质就是这麼样,然后他再这样持续地积累,当他的巴拉密已经成熟了,佛果就可期了。
所以当我们修到行舍智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可以知道,也可以自己选择。当然,如果现在还没有的话也可以自己作决定,如果你是行舍智的话,又对菩萨道有很强的意欲的话,你可以选择,可以选择行菩萨道,起大悲心,为了拔去一切眾生的痛苦。
因此,在上座部佛教里面有三条道路,可以供任何的禅修者选择,也就是三种菩提:
一种是三藐三菩提(sammàsambodhi)。这种是以修行诸巴拉密而成就佛果。
另外一种是辟支菩提(paccekabodhi)。这种是起愿在没有佛陀出世的时候,他无师自通地证悟圣道圣果,证悟四圣缔。然而因为辟支佛有智慧证悟四圣諦,但是没有智慧教导他人,因此我们也称他为独觉。
还有弟子菩提(sàvakabodhi)。sàvaka是弟子的意思,如果在有佛陀教法的时期,他通过修行佛陀的教法,通过修习止观,修习戒定慧,在还有佛法的时期证得圣道与圣果,这种就称为佛弟子,称为sàvakabodhi,就是弟子菩提。
这几种都是随禅修者的意愿可以选择的,在南传佛教这三种道路都有人选择,而且我也碰到了有些长老,他是想要证悟辟支菩提的,当然他不会自己说我是菩萨,但是很多人传闻他是菩萨,都有。
当一位禅修者假如他想要在今生证悟圣道圣果的话,他持续地观照无常、苦或者无我,在观照时他必须得注意一点,他不能够只是观照一种而证得圣道圣果。我们可以打开《清净道论》的617页,最下面的第二段,这里是我们修观的一个要点,我们必须要知道。《清净道论》还有《无碍解道》也这样说,在我们修观的时候,我们不能够只是观内在,观自己的五蕴为无常、苦、无我,因为只是观照自己内在的名色法,自己的五蕴,观照它是无常、苦、无我的,是不能够证得任何圣道圣果的,他还必须要外观。所以我们来看:
「兹或有人,先住著(其心)於内诸行(就是内在的,所谓自身的诸行,就是五蕴或者名色法),住著之后而观彼等(诸行)。可是但观於内是不会有道的出起的(就是那种道心的过程是不会產生的),亦应观於外,所以他亦观他人的诸蕴(就是观外在他人的诸蕴,为什麼,因为为了破对他人的执著)及非执受的(与身心无关的)诸行(就是说与身心无关的,比如说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为『无常、苦、无我』。他於一时思维於内,於一时思维於外,如是思维,当在思维於内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是名於内住著从内出起。」
所以在修vipassanà的时候,我们应当依照佛陀所教导的,应当一时观照过去、观照现在、观照未来、一时观照内的、也观照外的,而不能够说只是观内的,所以我们一般不把vipassanà翻译成内观,内观可能是从英文(inside)翻译过来的,但是真正在修观的时候不能只是内观,还必须要外观、内外观。
我们再看最后一段:
「另一种人,先住著(其心)於色,住著之后而观大种色及所造色为一聚。可是但观於色是不会有道的出起的,亦应观无色,所以他以彼色为所缘之后,亦观生起『受、想、行、识为非色』的无色 。」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够只是通过观照色法而证悟涅槃,他还必须要观照名法,观照受、想、行、识,同时他也不能够只是观照名法而不观照色法,他必须要轮流地观照色法、名法、色法、名法。但是在行舍智的阶段,由於之前他已经非常系统透彻地观照了五蕴,观照了内在的和外在的五蕴。因此,在这个时候,他的观智已经变得非常锐利了,在很高级的观智的阶段,如果他还重复地一时观照内、一时观照外、一时观照色法、一时观照名法、一时观照过去、一时观照现在、一时观照未来,反而他的观智不能够提升得很快,或者一时观照无常、一时观照苦、一时观照无我,这个时候他在观照这些行法的无常、苦、无我的时候,他的心会自然地倾向某一项。比如说,当他观照无我的话,他自然地会观照无我相,他的心很平稳地自然地取无我相来观照诸行。
这样的话,如果禅修者想要证悟涅槃的话,他可以持续地修无常随观、苦随观或者无我随观,这样持续地修行,当他证悟涅槃的时候,随观无常者以无相门而证得了无相解脱,随观苦者以无愿门而证得了无愿解脱,随观无我者以空门而证得了空解脱。因此,这称为涅槃的三门。所以禅修者可以通过任何的方式,无论是观无常、观苦或者观无我,当他证悟涅槃的时候,这个时候他所证悟的涅槃就依照他的随观而称为无相解脱、无愿解脱或者空解脱。
在证得道初起阶段,就是道初起的心路过程之后,在《阿毗达摩》和《清净道论》里都讲到了道初起的心路过程,就是当一位禅修者持续的以无常、苦、无我观照的时候,他会生起一念,认为说这个时候道将初起了,这里的道是指圣道,之后就產生了一个心路过程,这个心路过程先生起一个意门转向,意门转向生起之后灭去,灭去之后接著生起一个遍作,遍作灭去之后生起一个近行,近行灭去之后生起一个随顺,这里的随顺就是我们讲的第十二种观智――随顺智,随顺智灭去之后就生起一个种姓智(gotrabh?),这里的种姓称为更换种姓智,从种姓智之前还是属於凡夫,种姓智之后就已经为为圣者。
所以种姓智只要一个心识刹那,这个心识刹那已经改变了他是圣还是凡,改变了他由凡至圣的这个过程。种姓智灭去之后生起一个道智,道智灭去之后生起两个果心,因此,这是初起之道的心路过程。也就是在一个禅修者的生命里面,由凡夫到圣者的过程。对一个有情来说,对一堆五蕴来说,种姓智只生起一次,之后永远就不会生起了。因为从此永远的告别了凡夫的生涯,而成为了圣者,所以他不会经常换来换去,所以更改种姓智只是变一次。之后从初道到第二道的时候,他已经不叫种姓智,他叫净化。
在道智跟果智里面,它又可以分为四类,这四类分别是依照四道跟四果来分类。其中的道智能够执行四种作用,这四种作用跟四圣諦有关:
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为遍知苦,也就是他如实地了知了名色法,了知了五取蕴。
第二种作用是断除了烦恼,断除了苦之因,所以我们平时说的断烦恼其实就是在道智,在道心这个心识刹那。
第三个作用是证悟涅槃,我们说到的证悟涅槃就是从道心这一刹那开始的。
第四个是他开展了八圣道,在道心里面具足了八圣道分。
道智只生起一个心识刹那,然后它就灭去了,从此之后就再也不会生起相同的道心。因为道智的力量非常强大,他只是生起那麼一个心识刹那,他就足以断除相应的烦恼。我们可以把烦恼分为十种,十种分别是:对欲的贪、对色的贪、对无色界的贪、嗔恚、戒禁取、邪见、掉举、昏沉、睡眠、无明、慢、疑。这十种称为结。
其中初道断除的是三种:
第一种是邪见,对於我,对於人,对於有情的执著,认为实在有所谓的人,有所谓的我,有所谓的真我、大我等等,这样的邪见在初道时断除。
第二是断除戒禁取,他不会再修种种的外道,他只是依照佛陀的教导,依照佛陀的教法来修行。
第三种他断除了疑,就是我们讲到的那八种疑,这是初道所断的。
第二道并不能断除任何的烦恼,但是他可以减弱欲贪和嗔恚。然后第三道他可以断除对欲的贪爱跟嗔恚,也就是说证得了第三道他就不会对男女、对饮食、对种种欲乐目标,他就不会有任何的贪爱。
到了第三道的圣者,即使是在家人也好,他都不会要钱财,谁要取他的钱财都可以。有一个叫伍嘎(Ugga,古译鬱伽)的长老,当他证得了第三道阿那嘎弥(Anàgàmi,古译阿那含)的时候,他回去就对他的七个老婆说:「你们想要去嫁给谁就嫁给谁,想要留在这里也可以。」然后他把他的财產,「你们要你们就拿。」 就这样。
到了第四道,就断除了剩下的五种结,就是断除了色界的贪、断除了无色界的贪、断除了掉举、断除了无明跟断除了我慢,所以我们称阿拉汉为一切漏者,一切漏尽者,就是他完全断除了一切烦恼。因为他断除了一切烦恼,因此他称为应供,巴利语阿拉汉(araham)就是有资格的意思,完全有资格,他有资格受到一切世间、人、天的礼敬、供养、合掌。
当然,即使是一个禅修者真的证得了圣道圣果,还是要很谨慎的,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检查。这种检查的方法我们称为省察智。如果是初道到第四道,也就是初果圣者到三果圣者,他必须要以五种方法来检查。他要检查道、检查果、检查涅槃、检查已经断除的烦恼和检查还没有断除的烦恼。而且雷迪西亚多(Ledi Sayàdaw)建议,如果一位禅修者认为自己已证得了圣道圣果,至少要用三年时间慢慢地去检查,要很小心谨慎,要不然很容易得到增上慢。
因此在这里我们就依照《清净道论》里面的道次第,依照戒定慧的次第,依照七清净的次第,依照十六种观智的次第,讲了由一位凡夫通过持戒在修习四十种业处,个别的证得近行定或者安止定,接著再修习vipassanà,依次地增长他们的慧,而达到证悟涅槃,证悟圣道圣果的这个过程。这种修行道的次第,我们把它称为清净的道次第或者《清静道论》的次第,这是在上座部佛教的传承里面至今仍然在教导的禅修的方法。那麼,我们现在就以不是非常详细,又不是非常简略的中等的方法讲了《清净道论》,那麼,我们以中等的方式讲《清净道论》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向功德: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佛,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法,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僧,
确实依此而行,我将解脱生老死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份,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