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的能量 第七章 教示要旨
 
{返回 智慧的能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9

  教示要旨

  智者知道乐与苦全倚仗于心,在自心中寻求安乐,不假外求。心拥有全部安乐之因。在修持转念,特别是在运用苦于成就正觉时,你当明了这些。若忘记思维问题的利益——融合问题与大乘转念,且运用它们于大乘之道上——而只思维问题的短处时,将困难名为“问题”,于是他们就真的现为“问题”了。因此,是自己的心创造了自己的问题。

  这是用来解释问题的因何以是自心,问题如何源于自己的一种方法,这与思维问题的利益,运用它们于大乘之道上是相似的。当你止息厌恶问题的想法,建立喜欢它们的想法时,你的问题就真的变成有利,美好的事了。

  任何感受到的安乐皆源于自心。从炙热时感受凉风带来的小乐趣,一直到成就正觉的大喜乐,每一份安乐都源于自心,由心所造。

  所有因皆在自心中。既然心中的思维是安乐的因,那么就在心中录求安乐。由自心中录求安乐是佛法的基本要点,是佛陀的教法。而转念的修持是自心之最清晰、最善巧的寻求安乐方法。

  自己的安乐并不仰仗于任何外在因素,即是否有人对自己恼怒,或批评自己。有人对自己生气时,如果还之以悲心,你会觉得他们是多么可怜。如果以慈心视之,就能由衷温馨地对待他们,看他们的弱点。运用转念,会视他们为不可思议的珍贵与慈蔼,视之为自己生命中最可贵的人,比成千上万的金钱或堆积如山的钻石还可贵。在所有众生之中,他们是最可贵,最仁慈的。

  不论某人如何以身、口、意,甚至故意的如何伤害你,运用转念,你会觉得他们所做所为对自己发展心灵有无限利益。这种想法能使自己非常快乐,并且明了快乐源自于心,不是依于他人如何对待你或如何评价你。

  自己认为的问题系源于自己的心,自己所认为的快乐也源于自己。自己的快乐不依任何外在的事物而定。愚者由外在寻求安乐,四处奔忙,忙忙碌碌地期待着、追寻着。如果由外在寻求安乐,则没有自由,而且总是有问题,也绝不会完全满足。无法成就任何事,无法看清事情,无法做正确的判断。总是有许多问题。甚至也有来自敌人及窝贼的危险,很难完全满意或完全成功。

  无论乌鸦由其嘴中亲自喂多少食物给杜鹊的雏,那小杜鹊也绝不会变成乌鸦。同样地,向外求安乐是没有保障的。唯一可确定的是,将会苦得筋疲力竭,而这苦是永无满足且永无止境的。

  也许这些教法对你并没有什么新颖。然而,若能将此教法付诸实践,必能立即见到利益。若不能试着修持此法。纵然心中装满了大如图书馆的转念教示,问题依然存在。

  大乘转念是转化生命中一切问题成安乐的最有效方法。尽可能的试着实际修持此教法。这是最重要的。


{返回 智慧的能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附:给爱滋病、癌症等病症的修行指导
下一篇:智慧的能量 第七章 教示要旨 大乘转念的利益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净除恶业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修行的殊胜
 智慧的能量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 视问题为乐趣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人身宝贵
 智慧的能量 序
 智慧的能量 第四章 嗔怒及欲望的缺失 心随瞋怒
 智慧的能量 第三章 乐与苦皆由自心所造 乐与苦都是空性的化现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随喜的利益
 智慧的能量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转化疾苦为成就正觉之道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忆念诸母有情的恩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课(九)万法摄一的必要性[栏目:圣者言教]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65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心中月 下 论法门[栏目:万行法师]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七(王子成)[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第二十九 心材喻大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莲池大师对“三教一家”说及儒、道的评判[栏目:陈兵教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一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五 慈心禅)[栏目:宗净法师]
 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山功德遍法界[栏目:妙莲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十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