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论《大智度论》的净土思想(释法向)
 
{返回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0

略论《大智度论》的净土思想

释法向

  内容提要:《大智度论》简称《智论》、《大论》、《释论》,龙树菩萨所造为《大品般若经》释义之论著。本文欲以《大智度论》的净土思想进行较次第、推论、归纳,探寻出净土思想与般若思想的内在联系。
  文章以“信”、“愿”、“行”、“往生” 四纲展开说明,第一章是前言,在第二章论述了《智论》对阿弥陀佛和净土的认识和深信,倡导起信发愿求生十方诸佛净土;在第三章对菩萨道各阶次的行愿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肯定愿对于行者的重大意义同时,说明信愿的完成要归于行持;第四章专论念佛三昧的修习,与此同时还探讨了严净佛土的要素;在第五章中进一步思考选择往生净土或秽土对于解脱趣向的特殊意义;第六章是结论。
  关键字:1.大智度论 2.净土 3.愿 4.念佛 5.往生

一、前 言

  净土法门,在大乘佛教中属难信易行之法。其中,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三大行持之法来贯串整个净土修行。由信启愿,由愿导行,在进修次第中,头一步是信,后一步是行。在由于净宗超情离见,属佛的果觉境界,于此信入尤难。只要能透过信关,一切将迎刃而解。故净宗称为难信之法。同时,净土思想与般若思想长期在解行上存在分支。
  基于以上,本文对龙树菩萨之《大智度论》中关于净土思想进行了较次第的引证,分析。同时也让净土行者反观思维自己“是否适合修净土法门?”并由理解《智论》中所阐明菩萨如何净佛土,而除去西方净土是外道思想影响的产物的怀疑。

二、《智论》中的净业之信

  信的梵文字源有二:Prasada与Sraddha。Prasada有恩惠、仁慈、寂静、光辉的涵义,Sraddha有信仰、亲睦、尊敬、热情的意思。合而观之,信义即是对如来的恩惠与慈悲产生敬信和欢喜,信心状态即是得到大安乐的状态。
  净土法门从发心念佛到成办往生圆成佛道,无不依信力而得成就。信赅果海果彻信源,表证著净信之内核与功能。故印光大师云:。“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志心念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无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不知此义故也。” [1]

  (一)净土的意涵及地位
  在未论证净土的存在及凸显净土在普萨道上的地位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智论》对“净土”的定义:
  “净土”一语,并无对应的梵文术语,梵文中有关净土的概念大抵有两种用法:一是指”清净的国土”,当作名词,有时亦称为“佛土”。佛土的一般范围则如《大智度论》所说:“佛土者是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王等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土。佛于此中施作佛事……”;[2]一是指净化国土,当作动词。《大智度论》卷九十二,指出阿弥陀佛的佛土庄严即是净佛国土。换言之,所谓净土,亦即“净佛国土”思想的浓缩。净土,一方面是大乘菩萨的自利利他的净化国土之行,他方面则是借著自他的实践所开展出来的清净国土,因此,净土可说是大乘菩萨精神的具体展现。[3]
  我们今天常讲的“净土”,意指清静的地方或庄严美妙的世界。佛法其实可以总结其精义为“净”,净是佛法的核心,故印顺导师强调说:“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 [4]首先明确提倡净土为“净佛国土”的观念,出于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佛国品〉》,经中佛告宝积菩萨:“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5]指出净土是由菩萨的直心、深心,乃至由十善行而实现的,惟有直心乃至具足十善行的众生才能得生其国。而《无量寿经》中说的“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庄严佛土”、“严净国土”,就是“净佛国土”的异译语,而此“净佛国土”思想,还在《般若经》、《法华经》[6]及《华严经》[7]等初期大乘经典中随处可见。在《大智度论》卷三十八中,龙树菩萨在论述菩萨行与净土的关系时,以阿弥陀佛为例说明他方净土即是以菩萨行而自庄严:
  菩萨亦利根,心坚,久集福德,发心即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得之神通,与无量众生共观十方清净世界而庄严其国,如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8]

  《无量寿经》说到: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法藏)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9]

  龙树菩萨所例举的阿弥陀佛在因地的净国土行与《无量寿经》的记述有相一致处,可见龙树菩萨深信阿弥陀净土之真实不虚,同时对净土的殊胜,作了与《阿弥陀经》等诸经类似的描述,《智论》卷九十三:
  问曰:佛怜悯众生,净佛国土中,何以无三恶道众生?
  答曰:怜悯一切众生,平等无异,此中说清净业因缘,是国土中无三恶道……复有国土无三毒邪见。[10]

  又卷九十二:
  是故,诸菩萨庄严佛土,为令众生易度,故国土中无所乏少。无我心故,则不生悭贪嗔恚等烦恼。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但闻是妙音不闻异声,众生利根故便得诸法实相,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如阿弥陀等诸经中说。[11]

  这里,龙树菩萨明确指定《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是进一步了解佛土庄严的参考资料。
  通过以上《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与《智论》的分析比较,足以了解到在《智论》思想内涵中,对他方净土、阿弥陀佛及净土经典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引以为《智论》观点的论据,强调了菩萨成就佛道须先庄严其国的愿行,这也是与阿弥陀佛本愿精神相一致的。

  (二)菩萨道的认识
  《智论》还对整个菩萨道上三个不同的阶段及修学次第做了介绍:
  佛道有三种:波罗密道、方便道、净世界道。[12]

  波罗密道是指从初发心到证得无生法忍之间的肉身菩萨阶段,主要是修六度,证得无生法忍入圣位后行方便道,进而行净世界道,最后得一切种智。如卷四十中所说:
  声闻、辟支佛有加害者,不能深有慈悲心,若默然若远离。菩萨则不然,能深加慈心,爱之如子方便度之,是故胜一切声闻辟支佛,而能教化一切众生,忍辱慈悲方便深故,随愿清净业因缘故,能净佛世界,是法具足故,不久当得一切种智。[13]

  以上简述了菩萨从度化众生,进而净佛世界,最后得一切种智(成佛)的过程,后面还将于“净业之行”一章中围绕这一中心,作专门讨论。
  在大乘经典中,我们可以知道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修无量功德,去庄严国土,以至圆满成就。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得知,若菩萨欲以大悲心、方便力接引众生,他就必须创造一个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的清净国土。若菩萨欲以不净、无常等因缘来度化众生,他就须营造一个如同我们现在身处的娑婆世界这样的秽土。所以说,菩萨修净业,如造房屋,必以土地民众这样的环境为根基,利益众生,严净国土,最终成就无上佛道。

三、《智论》所示的净土愿


  信愿行三资粮具内在钩锁关联。愿为信之文券,行之门枢。净业修持,立愿尤为要务,愿如航海之船舵。趋向目标,专志不移,成就道业。在第二章中已谈到成佛之道可分为三个阶段,前者是由初发心起直到得无生法忍之前的波罗密道,然后是得无生法忍之后修方便道,进而修净世界道,最后证得佛果,其中菩萨道处于前两个阶次。以下将就菩萨在这两个阶次中因能力不同所发愿之差别作一论述。

  (一)无生法忍之意涵
  这里须先谈何为生忍、法忍。《智论》卷十五释曰:
  忍诸恭敬供养众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淫欲法,是名法忍。复次,法忍者,于内之情不著,于外六尘不受……。法中忍,法有二种:心法非心法,非心法中有内有外,外有寒热风雨等,内有饥渴老病死等,如是等种种名为非心法。心法有二种:一者嗔恚忧愁疑等,二者淫欲骄慢等,是二名为心法,菩萨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14]

  对于予我恭敬供养或嗔恼相加的众生,慈心堪忍,坚定不动,名为生忍。以慈悯有情为烦惑牵缚惑乱,以顺逆二境加诸,而不起爱憎。以慈悯心胜故,可感招无量福德,这是需要坚定的意志力以为支撑的。
  而对于予恭敬供养法及嗔恼淫欲法,内而内六情(眼、耳、鼻、舌、身、意),外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乃至自然界所加诸的寒、热、风、雨,人生的生、老、病、死,及贪、嗔、骄、慢等烦恼动乱一切觉受,皆悉不受、不著,堪忍而如如不动,这就不单凭意志了得即可,若无智慧的时刻提撕观照,焉得成熟!
  《智论》卷一四云:
  过去无量恒河沙等诸佛,本行菩萨道时,皆先行生忍,然后修行法忍。[15]

  以是故知,菩萨修行忍辱波罗蜜,必先行生忍,而后次第及于法忍,由此二忍的修习成就无量福德与智慧。
  那么,什么又是“无生法忍”呢?《智论》中提及“无生法忍”的解说散见各卷。主要有几处。如卷五云:
  已得解脱,是等悉舍,灭诸戏论,言语道断,深入佛法,心通无碍,不动不退,是名无生忍。[16]

  卷五〇曰:
  云何菩萨无生忍,为诸法不生不灭不作故。[17]

  卷八六曰:
  菩萨先住柔顺忍中,学无生无灭,亦非无生非无灭,离有见无见有无见非有非无见等,灭诸戏论,得无生忍。[18]

  同文中,亦提及:
  乃至作佛,常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论者言得是忍,观一切法毕竟空,断缘心心数不生,是名无生忍,又复言能过声闻辟支佛智慧名无生忍。[19]

  卷八七又曰:
  云何名无生法忍?知诸法相,常不生诸烦恼,从本以来,亦常不生。[20]
  “灭诸戏论,言语道断”,这充分说明,无生法忍的意境,是超越相对存在的现象界的一切,为般若空慧的体证!经由空慧的通达,所以能“深入佛法,心通无碍”。体见诸法实唯假名,毕竟缘起如幻。

  (二)得无生法忍前之行愿
  通过以上引述得知,得无生法忍之前的菩萨会因外在因素及对自身烦恼结使地调炼不足而退转菩提心。为此,龙树菩萨在《智论》中特别提示:
  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锁金随师所作金无定。如佛所说有人修少施,修少戒,不知禅法,闻人中有富乐,人心常念愿乐不舍,命终之后生当乐人中……以是故知因愿受胜果。[21]

  指出以发愿为修行之导御,坚固道心,增进道业。又如《智论》卷四十讲:
  此间四部众,见十方面各千佛,是十方世界严净,此娑婆世界所不能及。
  时千人作愿言我等修净愿行,以净愿行故当生彼佛世界……是十千人此寿终当生彼世界,终不离诸佛,后当作佛皆号庄严王。[22]

  又卷七:
  问曰,若不作愿不得福耶。
  答曰,虽得,不知有愿,愿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长。[23]

  从以上我们可知发愿有确定行者方向,使行者能时时提起观照反思自己言行。同时愿也有使行者虽少修因心常系念而增益其所修功德。
  又说:
  问曰:若作愿得报,如人作十恶不愿地狱,亦不应得地狱报。
  答曰:罪福虽有定报,但作愿者修少福,有愿力故得大果报,如先说罪中报苦,一切众生皆愿得乐,无愿苦者,是故不愿地狱。[24]

  了解到愿的以上力用,便会误认为凭借愿力就可作恶,而不知积善求福。在这里,龙树菩萨明示求生净土者应以愿力来指导我们一切行为意念以及修行,同时依于所愿而使心不贪恋娑婆,一意求生净土。
  在娑婆世界,欲求觉悟,遂发展出信仰现在十方诸佛的成佛之道,此中,起信发愿,不可或缺。作为十方诸佛的代表之一,阿弥陀佛因地所发之愿,犹如磁石,吾人诚愿往生则如铁针,二者内具自然吸取之势。故幽溪法师讲:“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针能和磁而不能合玉,譬如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弥陀佛而不易感他佛。” [25] 净土行者以一心忆念净土严净、持佛名号而得往生,至于念佛法门的修习,将在第三章中详细说明。 

  (三)得无生法忍后之行愿
  菩萨得无生法忍后之行愿,如《智论》卷二七所说:
  菩萨得无生法忍,烦恼已尽,习气未除故,因习气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悲为众生故,亦为满本愿故,还来世间。[26]

  故知菩萨证无生法忍时,是悲智如一的。以悲智交融的现观,于一切众生及顺逆尘境,终不起一念染心。了知境缘违顺的作者、受者乃至中间一切万有,皆是因缘所生,从颠倒而有,唯缘起假名,毕竟空寂无性,而“于一切法,得无相忍”。然又能不舍一众生,不舍本愿,以大悲心乘愿再来。这才能够于一切法“不动不退”而深忍认可,以此而为入佛道初门,直趣无上菩提。
  菩萨为了营建未来成佛时接纳教育众生所需的环境,成就净土,而以愿标立方向以导御行者的修行,使行者能有所成就,又因行者有愿而使其常念不忘所行,福德也因而增益。以下将先讨论愿所具有的庄严佛土的作用,再谈菩萨行愿之达成亦须众生共业感招。《智论》卷七曰:
  庄严佛世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净世界愿亦复如是,福德如牛,愿如御者。[27]

  又如卷三七:
  问曰:教化众生则佛土净,何以别说?
  答曰:众生虽行善,要须菩萨行愿,回向方便力因缘,故佛土清净。如牛挽车,要须御者,乃得到所至处,以是故别说。[28]

  从以上可知对于菩萨严净佛土的精勤努力,其中,龙树菩萨以牛之挽车譬喻积功累德如,而以御者譬喻行愿、回向,凸显了愿对于净佛国土的强大作用。同时,净佛国土之誓愿也是菩萨初发心时由自心中所发起,以后勤苦精进以期目的达成。然而实在不只是菩萨单独之自力能够实现其佛国,开始须由所化众生之协同力量才能达成。依《智论》卷九十三说:
  菩萨欲行净佛土,远离如是等粗身、口、意业,自行六波罗蜜,亦教他人令行;共清净因缘故,则佛土清净。[29]

  由于共业所感,能化之菩萨与所化之众生身口意清净而成就净佛国土。但指导菩萨行愿,回向,方便力实在不可缺少,否则,如无御者的车,不能有所至,庄严佛国亦然。所以诸大乘经中叙说菩萨之发愿特别重要。菩萨建立大誓愿皆是根据这一意义而来。

四、净业之行

  信愿行三资粮中,行门是将信愿具体地落实在念佛行持中。在《大智度论》于“释往生品”中广泛宣说种种不同的修行方法而成就往生的他方净土之事,基于本文需要只就净土宗专弘之念佛法门来说。

  (一)念佛三昧之意涵
  念佛三昧为《华严》,《涅槃》等诸大乘经中所广为宣说盛赞其殊胜功德。《华首经》则名“一相三昧”,《文殊般若经》则名“一行三昧”,《观佛三昧经》名为“观佛三昧”,《大集贤护经》名为“思维诸佛观前三昧”,在《智论》中对念佛三昧作了具体的定义:
  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诸佛常以心眼见如现在前。问曰:“云何为念佛三昧?”答曰:“念佛三昧有二种,一则声闻法中,于一佛身心眼见满十方。二者菩萨道菩萨道于无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诸,以是故念无量佛土诸佛之三昧常现在前。” [30]
  行者行此法门,由初修时系念三世十方诸方,当成就三昧时,三世十方诸佛,以禅定故现在眼前。

  (二)念佛三昧之功用
  在我们来修一种法门之前,先要了解到此法门的特质、功能,使之在修行过程中能更好的予以把握。对于念佛三昧的殊胜功德,《智论》卷七介绍到:
  问曰:菩萨三昧种种无量,何以故,但赞菩萨念佛三昧常现在前。
  答曰:是菩萨念佛故,得入佛道中。此是故念佛三昧常现在前。复次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复次佛为王,菩萨为将,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当念佛。复次念佛得种种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31]
  菩萨在得入佛道的过程中,应该心中常存念佛。因念佛三昧的功德无量,能对贪、嗔、痴等各种烦恼习气得以消除。同时,还能为菩萨度化众生积聚了丰富和大量的福德,智慧。
  又如卷三十:
  复次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经》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便问其佛,何等因缘故得生彼国?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忆念不废故得生彼国。[32]
  念佛不单是为求往生所修,也是行菩萨道之一切菩萨所须修的法门,因为菩萨于诸佛有感恩心,恭敬心,念佛往生,也是入佛知见、上报下化的成佛之途。
  从《智论》中可找到称名念佛、观佛全身相、观佛功德报身相与观实相念佛这四种行法。以上四种行法皆能成就三昧,都能由前三者导入实相念佛。在《智论》卷八四中讲到称名念佛,就算不在定中,而是散心念佛也同样能产生功德。
  佛告须菩提,置是化佛及于佛佛所种福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敬心念佛,是善因缘乃至毕苦其福不尽。须菩提置是敬心念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一华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须菩提置是敬心念,散华念佛,若有人一称南无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如是须菩提,佛福田中种其福无量。[33]
  以上只略谈称名念佛之功德,并无讲到以称名得三昧,但在《文殊说般若经》中明确讲到称名念佛为一行三昧的基础故引之说明。
  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 象不退不坏,不思广义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其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果是次第渐修,则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作证,除谤正法不信,恶业重障者,所不能入。[34]
  以上对一行三昧的整个过程作了说明,从中我们得知一行三昧就是实相的三昧。实相三昧的前方便可通过对称名念佛的精进修行而得。因此,在选择念佛的所缘时,无须执一种所缘境为殊胜。

  (三)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
  菩萨发大愿成就佛道,庄严其土,菩萨为度众生,而自“行净”亦令彼众生“行净”(化彼同自),故说“行净则众生净”。如是同等净行众生(众生净)同生菩萨成佛所成就之国土,故说“众生净则佛土净”。如《智论》说:
  三业清净非但为净佛国,一切菩萨道皆净此三业。初净身口意业,后为净佛土,自身净亦净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国土中者皆共作因缘,内法与外法法作因缘,若善若不善,多恶口业故地生荆棘,谄诳曲心故地则高下不平,悭贪多故则水旱不调,地生沙砾;不作上诸恶地则平正,多出珍宝。如弥勒佛出时,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宝。[35]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以本,自除身粗业,除口粗业,除意粗业,亦净他人身口意粗业。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身粗业、口粗业、意粗业?佛告须菩提:不善业若杀生乃至邪见是名菩萨摩诃萨身口意粗业。复次,须菩提!悭贪心,破戒心,嗔心,懈怠心,乱心,愚痴心是名菩萨意粗业。复次,戒不净是名菩萨身口意粗业……[36]
  净佛世界者,有二种净。一者,菩萨自净其身。二者,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以彼我因缘清净故,随所愿得清净世界。[37]
  菩萨以大慈悲和大威德度化众生,自净亦令他净。然而众生净是否佛土也净呢?
  深心清净故能化众生。何以故?是烦恼薄故,不起贪心、我心、嗔心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教化众生故得净佛世界。如《毗摩罗诘》(即《维摩诘经》)佛国品中说:“众生净故世界清净”。[38]
  若不利他则不能成就众生。若不能成就众生,亦不能清净佛世界。何以故?以众生净故,世界清净。[39]

  接著《智论》又引《般若经》谈到:
  饶益一切众生已净佛国土。净国土度已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已转*轮,转*轮已安立众生于三乘,令入无余涅槃 。[40]
  肯定了净土须由众生净成就的道理。由于菩萨深心清净,众生才能爱乐信受其语。而菩萨若不能令众生净,就不能净佛世界,进而得一切种智。菩萨教化众生使众生清净,以众生清净而国土净。亦即反映了深心清静——教化众生(众生清净)——净佛世界(国土清静)——得一切种智(成佛)的次第,这与第一章所阐述的菩萨教化众生,进而净佛世界,最后得一切种智的成佛次第是完全相同的。 五、《智论》之往生义

  前面三章已探讨过由起信到发愿再到修证的三个阶次及各阶次之要义。在本章要讨论的是今生结束之时,我们要生往何处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落实对今生的终极关怀。
  在《大智度论》卷三八至四○的〈释往生品〉就是围绕过去世及当前我们以何种因缘得生不同处所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它并不只限于趣生净土,而是泛说普遍性的依于不同的因缘得生不同环境的情形的。
  依据《智论》对往生的定义,我们当对比菩萨之本生因缘,以及我辈今世生处之优劣,来反思自己命终之际将要生往何处。《智论》卷三八说:
  从他方佛国来者,疾与般若波罗密相应,与般若波罗密相应故, 舍身来生此间,诸深法要皆现在前,后还与般若波罗密相应,在所生处常值诸佛……有菩萨人中命终还生人中者,除阿毗跋致,是菩萨根钝不能疾与般若波罗相应,诸陀罗尼门不能疾现在前。[41]

  从以上得知从他方佛国来者是利根,又能疾与般若相应,没有障碍;而人中还生人中者,除法身菩萨,都是钝根。因此不能速与般若相应。在同卷中又提到何故从他方来生会比人间还生者的因缘殊胜:
  他方佛国来者,从诸佛前来生是间诸根猛利;所以者何,除无量阿僧祗劫罪故,又遇诸佛随心教导故,……又常闻诵正忆念般若波罗密故利,如是等因缘则菩萨心利。……人中死人中生者,不如上二处,何以故,以人身地大多故,身重心钝,以心心数法随身强弱故,又诸业结使因缘生故,彼二处来者是法身菩萨,变身无量,以度众生故来生是间,人道中者皆是肉身。[42]

  指出他方佛国来者,因彼处的殊胜,又加菩萨已灭无量罪,能忆念般若,并且是发大愿来广度众生者。反观人道还生者,因此间的环境,自己的身心构造,以及对自身烦恼业力的调治都不能胜于他方净土来生者,通过这一比较可以知道身居浊土或是净土对于修行者,将会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这也难怪净土宗历代祖师都倡导先往生西方净土,当得不退位时,才回来度娑婆众生。
  《智论》还强调:
  问曰:菩萨当化从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菩萨未入菩萨位,未得阿鞞跋致授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堕落,以是故新学菩萨,不应远离诸佛。[43]

  由于根器能力的差别,新学菩萨选择往生净土,乃是一项理性的选择。同时菩萨本身的性向与心趣也决定他对未来世所生处的选择。如《智论》卷三八云:
  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静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44]

  菩萨有二种性向,或是慈悲心多为众生或乐多集诸佛功德。菩萨会以本身的性向及道业目标来规划未来世的去处。《小品般若经》卷四点出:
  舍利弗,我观其心则生随喜,是人行菩萨道,当以法示教利喜无量……,令住阿 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心乐大乘愿生他方现在佛前说法之处,于彼续复广闻说般若波罗蜜,于彼佛土,亦复以法示教利喜无量……,令住阿 多罗三藐三菩提。[45]

  有一类菩萨于所到之处都能令众生发菩提心,又心乐大乘愿生净土。净土宗祖师如莲池大师、藕益大师都是这类的菩萨,此正如《小品般若经》中释尊所随喜的菩萨。这类菩萨并非缺少慈悲心而是以不同角度来规划未来世的修学环境,如《智论》卷三八曰:
  行四念处乃至大慈大悲故,命终时,怜悯众生,愿生他方现在佛国续与般若波罗密相应。[46]
  菩萨由于自身前世今世的根器利钝、习气浅深及业缠轻重等因缘而有各各道,各各行,各各愿门之果。据此思考来决定未来世受生何处,利于实践菩萨道。故《智论》言:
  诸菩萨种种法入佛道[47]

六、结 论

  以上根据净土宗往生资粮的模式,以较有系统的引据、比较和推论,反映出《大智度论》的净土思想与后来产生的净土宗的认识大体上的一致性,意在调和以往所认定的智解门和信行门在解行上的抵牾,为广大饶益故,劝令我辈同伦生深信心,同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文章在第二章的论证中确立净土、净土经典之真实不诬,同时此章还点出了成就净土在整个菩萨道中占有重要位置;第三章对得无生法忍之前和之后的发愿作一比较,反映了因能力高下和所处阶次不同所发愿之差别,消除人们以为净土行者只知自利而罔顾其他的偏见之想;通过第四章的分析得出信愿落实在于行持的论点,行持中依念佛亦可得实相三昧,并强调得无生法忍之后的菩萨必须自净且令他净,以严净佛土,这也呼应了第三章关于菩萨道与成佛之道阶次的论述;在第五章分析往生方向之胜劣时,指出因众生烦恼业习等因缘不同,其未来往生去处也不一样,同时于法门选择上也有异,但最后一站都要归入佛道。


  注释:
  [1]《印光大师文钞》第44页,佛陀教育基金会印。
  [2]《大正藏》第25卷,第708页中。
  [3]藤田宏达《原始净土思想之研究》,岩波书店,1970,第506~516页。引自《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之《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文,陈敏龄著。
  [4]《妙云集(下编)》之四〈净土与禅〉页四,印顺法师著。
  [5]《大正藏》第14卷,第538页下。
  [6]《大正藏》第9卷,第16~19页下。
  [7]《大正藏》第9卷,第590页中~594页上。
  [8]《大正藏》第25卷,第342页下~343页上。
  [9]《大正藏》第12卷,第267页下。
  [10]《大正藏》第25卷,第711页。
  [11]《大正藏》第25卷,第708页下。
  [12]《大正藏》第25卷,第258页上。
  [13]《大正藏》第25卷,第353页上。
  [14]《大正藏》第25卷,第168页中。
  [15]《大正藏》第25卷,第168页上。
  [16]《大正藏》第25卷,第97页下。
  [17]《大正藏》第25卷,第416页下。
  [18]《大正藏》第25卷,第662页中。
  [19]《大正藏》第25卷,第662页下。
  [20]《大正藏》第25卷,第672页中。
  [21]《大正藏》第25卷,第108页中。
  [22]《大正藏》第25卷,第354页中。
  [23]《大正藏》第25卷,第108页下。
  [24] 同上。
  [25]《净土生无生论》,幽溪法师著。引自魏磊《净土宗教程》第288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26]《大正藏》第25卷,第261页下。
  [27]《大正藏》第25卷,第108页中~下。
  [28]《大正藏》第25卷,第335页上~中。
  [29]《大正藏》第25卷,第710页中。
  [30]《大正藏》第25卷,第108页下~109页上。
  [31]《大正藏》第25卷,第109页上~中。
  [32]《大正藏》第25卷,第276页上。
  [33]《大正藏》第25卷,第646页上。
  [34]《大正藏》第8卷,第731页上~中。
  [35]《大正藏》第25卷,第708页下。
  [36]《大正藏》第25卷,第706页下。
  [37]《大正藏》第25卷,第418页中。
  [38]《大正藏》第25卷,第657页中。
  [39]《大正藏》第25卷,第463页中。
  [40]《大正藏》第25卷,第652页中。
  [41]《大正藏》第25卷,第336页中。
  [42]《大正藏》第25卷,第337页上~中。
  [43]《大正藏》第25卷,第275页下。
  [44]《大正藏》第25卷,第342页中。
  [45]《大正藏》第25卷,第555页中。
  [46]《大正藏》第25卷,第339页中。
  [47]《大正藏》第25卷,第345页上。


 


{返回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浅谈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释法向)
下一篇:《阿含经》中的佛陀(释法向)
 试论佛教空、有二论与现代意义理论在理论上的几个含义相近之处
 儒家伦理与现代商业精神(释青平)
 西方新兴宗教与主流文化之间四个悖谬性特征(释青平)
 对科学与理性的宗教思想之反思(释青平)
 论学佛与做人(曹新春)
 试析“无我”在现代语义上的确切含义(释青平)
 道前基础与佛法修行(释青平)
 关于“前理解”(廖乐根)
 论佛教的中道思想(道因)
 佛教戒律对现实的意义--关于戒律与维护生态平衡的思考(范正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省庵法师语录 原叙 校勘说明[栏目:省庵大师]
 加拿大落矶山脉的石老桥──千万年孤独坚强的写照[栏目:哼哈一如说]
 义净~在西国怀王舍城[栏目:禅诗三百首]
 入菩萨行讲义 第十讲 安忍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楞严八十分义 见性不分分第二十二[栏目:乘一法师]
 学佛以后,皮革服装能不能穿?[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二O一二年四月初四日佛七共修第一课[栏目:悟演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9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上人规矩集锦:讲法的规矩 A Collection of the Venerable Master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