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七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2)
 
{返回 般若锋兮金刚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0

第七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2)

    不共内前行的最后一个引导是“上师瑜伽”。虔心依止和祈祷上师善知识,是不是密宗的独家提法呢?还是请事实说话。

    首先想起的就是《华严经》: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慧助道具。何等为十?所谓亲近多闻真善知识,恭敬供养,尊重礼拜,种种随顺,不违其教,是为一。”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受记法,菩萨以此,自知受记。何等为十?所谓以殊胜意,发菩提心,自知受记。……于一切善知识,和合无二,自知受记。于一切善知识,起如来想,自知受记。恒勤守护菩提本愿,自知受记。是为十。”

    “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善财见已欢喜踊跃,合掌谛观目不暂瞬,作如是念:善知识者则是如来……”

    此外,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弥勒菩萨用了一百多个比喻,对善知识进行高度赞叹。从这些经文中不难看出,即使显宗,也要求学人视师如佛,并且认真修持相应瑜伽(“于一切善知识,和合无二”),方可得到加持、成就和授记。复次,在《大鼓经》、《殊胜等持经》等教典中,佛陀还明确宣说,自己将在涅槃后化现为善知识形象,继续利益众生。正是本于众多经论教义,密宗才至诚赞言“奇哉佛化上师相”,大力提倡视师如佛的精神和上师瑜伽修法。这样做,不但没有违背“依法不依人”的宗旨,反而恰恰是依教奉行、依法修心的典范。

    全知无垢光尊者《大圆满心性休息》(颂文)云:“密意广如净虚空,光明等持如星辰,智悲无量如大海,慈心奔腾如瀑布,不外散乱如雪山,毫不动摇如山王,住有不染如莲花,等慈爱众如父母,功德无量如宝藏,引导世间如佛陀。具德上师即法王,住于何处等诸佛,令凡见闻念触者,悉皆摧毁诸轮回,事业广大任无量,如众所依之大地。”“依止善友善知识,增长善资得乐果,不畏三有利乐广,成办无量众二利。上师乃是佛化身,浊世如是而显现,乃至菩提果之间,当依一切善知识。”《心性休息大车疏》云:“如若佛陀出于世间,则令凡是见闻忆念的一切众生行持善法。同样,上师也能做到这一点。上师以相应的事业利益众生,由此也说明上师等同佛陀,上师又是佛的化身,由此也说明上师等同佛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云:“总的来说,要想修行一门正法,首先必须寻找一位具足一切法相的真正上师善知识,然后依教奉行、对上师生起真佛之想、诚心诚意地祈祷上师,这一点十分重要。……尤其是,密宗金刚乘的一切道法中,唯独上师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而所有续部中都讲述了上师瑜伽的修法,并且指出这一修法比观修一切生圆次第更为殊胜。如续部中云:‘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此宁提金刚藏乘自性大圆满的观点,既不是像下乘那样凭借伺察、推理等方式来抉择甚深意义,又不是像下续部那样依靠共同悉地而获得究竟殊胜悉地,也不是像其它上续部通过第三灌顶的喻智慧来直指义智慧,而是认为唯一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没有沾染破誓言的锈一样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将这位上师看成真佛,以坚定不移的虔诚信心与恭敬心猛烈祈祷,使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也就是说依靠上师的加持力使自相续中生起证悟。”

    上述教言说明,在视师如佛、与师相应这一点上,显密教法存在充分共识。唯一的区别,仅在于显宗没有冠以“上师瑜伽”的称谓而已。

    如所周知,佛陀是大彻大悟的人天导师,从断证功德究竟圆满的如来智慧海流出的金刚法语、显密圣教,是众生转迷得悟的根本所依。然众生福德因缘千差万别,许多有情无缘生值佛世,恭聆慈训,仅于佛灭之后,方有幸获得暇满人身趋入佛门。在这种情况下,当然需要谨承如来密旨、代佛宣化的明眼善知识把手提携,循循善诱,才能深入经藏圆解如来甚深密意,顺利证取三乘妙果。所以无论大小显密教典,都十分强调依止上师善知识的重要性。

    不妨再举上一些例子。

    《华严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观善财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问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生疲厌。善财白言:唯愿圣者,广为我说……”“尔是文殊师利菩萨,说此偈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行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善知识者,能普救护一切恶道,能普演说诸平等法,能普显示诸夷险道,能普开阐大乘奥义,能普劝发普贤诸行,能普引到一切智城,能普令入法界大海,能普令见三世法海,能普授与众圣道场,能普增长一切白法。善财童子,如是悲哀、思念之时,彼常随逐,觉悟菩萨。如来使天于虚空中,而告之言:善男子!其有修行善知识教,诸佛世尊悉皆欢喜;其有随顺善知识语,则得近于一切智地;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则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则得具足一切义利。”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是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住菩萨摩诃萨名,欲疾证得一切智智,当勤恭敬供养诸佛,种植圆满殊胜善根,亲近供养真善知识,勿生厌倦。”《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以是故善男子,于是佛法中倍应恭敬爱念生清净心,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何以故?为善知识守护故,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等大集经》云:“复次善根者,所谓悦可诸善知识。资粮者,所谓给侍所须,恭敬供养尊重利益。方便者,所谓于善知识生世尊想。”《宝云经》云:“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善知法界,何等为十?有慧,依善知识,能勤精进,远离阴盖,清净,恭敬,多习空观,除着诸见,趣向于道,所见真宝。善男子,菩萨有慧习近善知识,见善知识爱敬喜悦,于善知识生世尊想,依善知识住,因善知识故得勤精进,因善知识故能除一切恶法,虽满足一切善法,而勤精进不惓除灭阴盖,已无盖障故而勤修道,得身口意业清净除诸习恶。”《大般涅槃经》云:“善男子,如来或时为一法故说无量法,如经中说一切梵行因善知识,一切梵行因虽无量,说善知识则已摄尽。”《大方便佛报恩经》云:“佛告阿难:诸善男子,坚誓师子者,今则我身释迦文是。菩萨如是亲近善友,乃至丧命终不起恶。何以故?为知恩报恩故。所以者何?菩萨得近善知识故,能速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菩萨常勤求善知识,为闻佛法乃至一句一偈一义,三界烦恼皆悉萎悴。”《大智度论》云:“复次菩萨欲深心得无上道,深心名一心,重心深爱佛道,出于一切世间所乐,当亲近善知识。所以者何?有二因缘故得无上道:一者内,二者外。内名正忆念思惟筹量诸法,外名诸善知识。佛余处种种说善知识相。”“菩萨应供养诸佛种善根亲近善知识,何以故?如病人应求良医药草。”

    《万善同归集》云:“问:灵知不昧,妙性常圆,何假参寻,遍求知识?答:一切众生悟里生迷,真中起妄,只为不觉,须假发扬。法华经云: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又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又云:不要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惟愿乐闻一句未闻佛法。又云:虽知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诸善知识。起信论云: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人,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法句经云:如裹香之纸系鱼之索。佛语诸比丘:夫物本净,皆由因缘以兴罪福,近贤明则道义隆,友愚暗则殃祸集,譬如纸索,近香则香,系鱼则臭,渐染玩习各不自觉。颂曰: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渐迷习非不觉成恶,贤夫染人如附香熏,进智习善行成芳洁。”《大乘起信论裂网疏》云:“可见从初发心乃至成佛,并赖善知识缘也。从初发心,即赖此缘增行入道,乃至成佛,亦赖此缘增行入道。可见若欲增行入道,并赖善知识缘也。”

    《法句经?亲近善知识品第五》云:“善男子,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增壹阿含经》云:“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使)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

    复次,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与善知识共从事者,信根增益,闻、施、慧德皆悉备具,犹如月欲盛满,光明渐增,倍于常时。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亲近善知识,信、闻、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若我昔日不与善知识从事,终不为灯光佛所见授决也,以与善知识从事故,得为与提和竭罗佛所见授决。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全知无垢光尊者《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云:“(颂曰)三世一切佛菩萨,以及声闻缘觉众,获三菩提由师生,获得世间增上乐,亦源依止诸上师,故当谨依善知识。(疏曰)……《弥勒请问经》中云:‘弥勒,当知诸声闻、缘觉及无上佛陀之解脱、彻见诸法之智慧,皆来自于依止善知识;弥勒,当知众生之一切利乐皆源于自之善根,彼亦来自善知识。’”

    如是应知,若能视师如佛、与师相应,即可获得无边功德利益;反之,如果轻毁上师善知识,盲从于邪师邪说,则不要说依法起修、获证圣果,恐怕连经教的字面意思也难以通达,甚至极有可能误入歧途造下重罪!

    不像数理化等世间知识,修行佛法是凡夫学人旷劫以来从未真实通达过的陌生学问、深密体系和宏伟工程。经典中的佛语,虽至善圆满,但若无有明眼善知识指导、点拨,学人对其中的微密处和关联处,很难依自力而无误通达。《华严经》所言“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即是此意。善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人少走弯路,速生定解,故此即便对世间语文、学识等颇有造诣的人,想深入经藏,也离不开善知识的引导。强调上师善知识的重要性,正是因其所开显的法义精要妙契佛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清净性,而不是说善知识比佛还高明,能够像“萧导师”那样信口开河地讲些离经叛道之语。

    至尊上师堪布仁波切在宣讲《心性休息大车疏》时开示道:“上师”一词的含义,实际相当广泛,不一定必须是眼前活生生的人。如果我们通过拜读某位古德的论著、教言,心中生起了出离心、菩提心、实相智慧等功德,或者通过虔心祈祷而获得意传加持、得到智慧身摄受,这些都可以算是自己的大恩上师。因此,不能对“上师”理解得过于狭隘。

    基于对上师善知识的特殊作用的充分肯定,密宗将之尊称为“第四宝”。《佛双合续》云:“佛法僧三宝,上师第四宝。”《大圆满心性休息》云:“上师即佛第四宝,坛城主尊黑日嘎,调伏浊世难化众,所化之前胜诸佛,三门无伪敬依止,悉地根本金刚师。”这与汉地“八十八佛忏悔文”将“皈依金刚上师”置于三宝之前并不矛盾。

    有必要指出,一切高僧大德的弘法利生事业,均是以如来的出世和转轮为前提的。没有世尊创教传法的大悲示现,后代善知识们的持教度生便无从谈起。所以师德和佛德、师恩和佛恩,不可以简单地分离。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释迦佛修法仪轨?加持宝藏》中讲到这种统一性:“无有怙主我等浊世众,蒙以悲心摄受之恩德,此刹此时一切三宝相,均是佛陀您之事业也。故于无等唯一胜依怙,虔诚信仰诚心而祈祷,莫忘昔日所发大誓愿,乃至菩提前以大悲摄。”《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亦云:“为自己开演密宗教理之上师,实际上正是释迦牟尼佛之化身。《涅槃经》中云:‘阿难勿痛苦,阿难勿呻吟,我于未来世,幻化善知识,利益汝等众。’修持依释迦牟尼佛之慈悲力而得以显现的显密教法之诸上师,实际上正是释尊之语生子;实修实证之上师,已获释尊智慧相续中之胜义与世俗菩提心之加持,他们即为佛陀之意生子。故而无论修持哪一个上师瑜伽,我们都应明了:释迦牟尼佛实与上师无任何本质差异。”

    正是在视师恩为佛恩之有机延展的前提下,藏传佛教将恭敬依止上师放到了非同寻常的位置上。

    在现实中,藏传佛教对上师资格的认定,十分严谨、慎重。名僧大德们往往都有着殊胜的授记、传承、印证、功德、事业、瑞相和论著,一个人要得到佛教界的公认和推崇,并不容易。从表面看,活佛转世制度似乎为投机活动开了条门缝,但是,严肃而复杂的认定程序、严格而长期的培养教育,依然为转世灵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上师提供了充分保障。假如长大后不能表现出一位佛教大师应具的品质,那么仅靠一个“活佛”的名头,亦很难博得教众的广泛敬重和长期信赖。整体上的良好氛围和群众基础,对于制约个别不法现象,显然是十分有力的。当今社会,的确有些假冒的活佛、上师在汉地欺骗信众,但这些人若回到藏区,却几乎可以肯定是吃不开的!这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整顿教界秩序的关键所在。

    需要进一步指出,在传统上,没有一位藏地活佛是自我认定的,而且一般来说,他们也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是“转世活佛”。就连威徳盖世的五世达赖都谦虚地讲:“我不是什么转世圣人,只是个智商一般的普通孩子,是转世制度把我推上了达赖喇嘛的宝座。”藏地公认的文殊三大化身之一宗喀巴大师,则说自己是普普通通的一介“比丘”。至尊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也讲过,自己只是个资粮道的修行人,惟独对佛法的信心较大而已。如此虚怀若谷的高僧大德,能不英名远播众所钦仰吗?

    要获得堪布、格西等学位,则必须通过硬性考评,其艰苦的闻思过程和渊博的学识,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上,大多数转世活佛同时又是高级学位持有者,由此也说明了藏地上师的可靠性。

    在上述传统之外,一名藏传佛教徒有意和某位大德正式建立师徒关系时,还必须考虑众多经论对上师法相的提示。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云:

    “丁一、善知识之总法相:

    善知识法相中,首先宣说总的法相或者依照外显宗而言:

    若问上师之法相,为引世间与众同,

    超世间故与众殊,三门诸行较众胜。

    《华严经》云:‘何为善知识?为引导一切有情,故见无有不同;超越世间故与众皆不共;所作所为具义故成办无量利益。’

    丁二、善知识之功德:

    若问:善知识有何功德?

    威仪寂静身无过,善巧遣疑语无垢,

    遍知慧藏意调柔,广闻大悲德无边,

    大智意行如虚空,事业无量利缘众,

    仁慈无厌恒精进,众生导师当依止。

    善知识以其身语意众多功德利益有情,智慧密意深广如虚空;以广大的事业令凡是与之结缘者均播下解脱种子;以大悲心恒时如独子之母般观照众生;因为富有圆满通达圣教的功德而应机广转各乘****。《经庄严论》云:‘当依调柔极寂静,具德精进通圣教,证悟实相语善巧,慈主离厌善知识。’

    丁三、殊胜法相:

    在总的法相基础上,具足其他功德之内密宗上师的法相:

    尤其密宗上师相,戒誓言净具灌顶,

    精通如海续窍诀,念修事业皆自如,

    见修行果获证相,以慈善巧之方便,

    令所化众成熟解,传承加持云不散,

    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

    大阿阇黎布玛莫札于其所著的《幻化网如镜疏》中云:‘上师即圆满获得内外坛城之灌顶,戒律誓言清净,精通续部各自之义,依修及(息增怀诛)事业等义皆运用自如,因证悟见解而不愚昧,已获修行之纯熟体验,各种行为与实证相联,以大悲心引导所化众生,具足此八种法相。’我的上师(大持明革玛燃匝尊者)说:‘在此八种法相基础上,尚需具足无垢传承与加持之缭绕云雾,共九种法相。’”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中云:“总诸至言(佛经)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两位大德宣说上师应具法相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经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的一个颂词(在第十九品中),其汉译为:“调静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无著释曰:“此偈显示第一依亲近。若善知识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惓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可见藏传佛教完全是依据大乘清净教义来认定善知识法相的,无有不妥之处。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也赐予了殊胜教言:

    “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来没有提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出,通过自我造就以及有胆有识而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人一个也没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对于邪道倒是很有造诣,而对于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却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荒野中一般知之甚少。而且从来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取宝的例子。因此说,善知识和好道友是解脱与遍知圣道的真实向导,我们务必要毕恭毕敬地依止。……

    如今正处在五浊恶世,当然,众多续部宝典中讲的所有法相样样具全的上师实在是难以寻觅,但一般来说,可以依止的上师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功德:一、相续清净:从来没有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与密乘三昧耶戒;二、广闻博学:通晓经续论典;三、具大悲心:对无边众生就像母亲对独子般慈爱;四、通达显密:精通外三藏、内密四续部的仪轨;五、现前断证依靠修持实义于自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六、圆满四摄: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摄法摄受具善缘的弟子。如《功德藏》中说:‘圆满诸胜法相者,浊世力致故难得,三戒清净之大地,多闻大悲润心续,精通如海显密仪,断证净慧硕果丰,四摄鲜花齐争艳,善缘弟子如蜂聚。’

    尤其是宣说密宗金刚乘甚深窍诀要点的上师,必须具备一切续部宝典中所讲的下列条件:一、获得不间断能成熟的灌顶——成熟相续;二、没有违犯灌顶时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净持律仪;三、烦恼和分别念微弱——相续调柔;四、精通密宗金刚乘基、道、果的一切续部意义——精通密宗;五、面见本尊等依修之相都已尽善尽美——依修圆满;六、现量证悟实相之义——解脱相续;七、心相续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八、断除了今生世间的贪执——琐事鲜少;九、为了来世精进忆念正法——精进修持;十、现见轮回的痛苦,生起强烈厌离心,并且劝勉他人生起厌离——厌世劝他;十一、以各种各样善巧方便摄受调伏弟子——摄伏弟子;十二、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具有传承加持——具有加持。我们应当依止这样一位上师。如《功德藏》中说:‘尤其宣讲窍诀师,得灌净戒极寂静,通达基道果续义,念修圆满证自解,悲心无量唯利他,精进念法琐事少,极具厌离亦劝他,善巧传承具加持,依如是师速成就。’”

    接下来,华智仁波切从反面讲到如何识别不具法相的恶知识,希望萧平实读时不要太紧张:

    “再讲讲与上述相反应当舍弃的上师相:本来自相续中没有闻思修的少许功德,却自以为我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或者贵族子弟等,种姓方面已经胜过其他人,并且现在我的传承也是如何如何,这简直就像婆罗门世袭相传的门第观念一样。或者,虽然具有少分闻思修行的功德,但并不是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来修持,而是担心自己在某处失去上师的地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目标的上师,就称为如木磨(不能磨粮食而自尽)之上师。

    还有些上师没有能力调伏弟子的相续,自己的相续也与凡夫人没有差别,根本不具备丝毫的特殊功德。可是其他一些愚笨之人盲目轻信不经观察而将他捧到高高的位置上,这时他的相续被名闻利养改变得面目全非,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对正士的的功德视而不见,这种上师就叫做如井蛙之上师。

    据说,从前有一只年迈的青蛙长期居住在井底。一天,大海里的一只青蛙来到它的面前。井蛙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海蛙回答:‘我从大海来。’井蛙问:‘你的海有多大呢?’海蛙说:‘大海非常非常大。’井蛙问:‘那么,有我这个井的四分之一大吗?’海蛙连连摇头:‘远远不止。’井蛙又问:‘那么,有没有它的一半大?’海蛙还是边摇头边说:‘不止不止。’井蛙继续问:‘难道有这个井这么大吗?’海蛙依旧重复着前面的话:‘不止不止。’井蛙不相信地说:‘不可能有那么大吧?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于是,两只青蛙一同前去,当见到大海时,那只井蛙顿时昏厥,头颅崩裂而死。

    再有,上师自己从未依止过智者上师,也没有精进修学经续,孤陋寡闻;内心烦恼粗重,不具足正知正念,致使违犯戒律、破坏誓言;相续比凡夫人还低劣,而行为却像大成就者一样,言谈举止高如虚空;嗔恨和嫉妒心十分强烈,断掉了慈悲心的吊索,这就是所谓的如疯狂向导之上师。

    将弟子引入邪道、不具备胜过自己的点滴功德、远离慈悲心菩提心的上师,称为如盲人向导之上师,他们不懂得打开取舍的双眼。

    如《功德藏》中说:‘犹如梵志护门阀,顾虑失毁自地位,闻思非为来世果,犹如木磨之导师。虽与凡夫性不违,愚者起信置高位,获得利养心傲慢,犹如井蛙之上师。孤陋寡闻破律誓,心劣行为高如天,折断慈悲之吊索,若依狂师增罪恶。尤依无胜己功德,无有悲心名声师,如依盲主大错误,欺诈相伴漂暗处。’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如果没有经过慎重观察,不幸遇到邪知识,信士一生的善资都将葬送在他的手中,使已得的暇满人身白白地虚度。比如,一只毒蛇盘绕在树下,某人误认为是树影而前去乘凉,结果被毒蛇害死。如《功德藏》中说:‘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华智仁波切特别强调,断除私欲是利益众生的先决条件:

    “然而,我们没有从根本上尽除私心杂念之前,表面上成办利他之事,也只是影像罢了,不能利益众生。

    众弟子曾经问阿底峡尊者:‘何时方可摄受眷属?何时方可行利他之事?何时才可超度亡灵?’

    尊者回答:‘证悟了空性并且具足神通之时方可摄受眷属;自私自利之心断尽之时方可行饶益他众;获得见道之后方可超度亡灵。’此外尊者也曾说过:‘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非为寻求高位时,乃为置于卑位时;非为摄受眷仆时,乃为依止静处时;非为调化弟子时,乃为调伏自心时;非为随持词句时,乃为思维意义时;非为到处游逛时,乃为安住一处时。’

    另有,三同门曾经问仲敦巴格西:‘在寂静处修行与以正法饶益众生,这二者当中哪一个更为重要?’

    仲敦巴格西答道:‘对于自相续没有任何验相及证悟的初学者来说,以正法饶益众生也不会有什么收益,他们的加持犹如倾倒空器一般,从中不会得到任何加持,他们的窍诀就像没有经过按压的酒糟酿出的薄酒一样,没有任何纯酿的滋味;就算是获得了暖相而尚未稳固的胜解行修行人也不能行利益众生之事,他们的加持犹如倾倒满瓶一样,使别人满满充盈,自己却变成空空如也,他们的窍诀如同将火炬传递给别人一般,使他人光明通亮,自己却成为漆黑一片;只有得地的菩萨才能真正成办利益众生之事,他们的加持犹如妙瓶的成就,既能成熟他众,也不会使自己空空荡荡而始终满满当当,他们的窍诀就像酥油主灯一样,既能点亮其它油灯,也不会使自己有所障蔽。’

    现今处在五浊恶世,作为凡夫人,本该在寂静处修持慈悲心、菩提心,不是直接饶益众生的时候,而是遣除自相续烦恼的时候,比如说,不是斩断名贵药树苗芽的时候,而是保护它的时候。因此,直接对众生进行法布施稍有困难。自己没有真修实证而为他人讲经说法,对他人起不到什么作用。假设依靠传讲佛法而收集供养及财利,那么就成了印度单巴仁波切所说的将正法作为得财之商品了。所以,在自私自利的心念还没有断尽之前,不要急急忙忙地去利益他众,而要在自己念经诵咒、读诵佛经论典等时发愿:但愿白法方面的鬼神们听到这些后相续得以解脱,在念诵水施、施身等仪轨的结尾时,也要念‘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唯一做这种法布施就可以。一旦自己的私心杂念完全断尽,一刹那也不要处在安闲寂乐的状态中,这说明主要一心一意利益他众的时刻已经到了。”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大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一书中,举出了大乘上师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我们需要一位怎样的善知识呢?在《普贤上师言教》中已经讲得很明确。显宗和密宗,大乘和小乘,在对善知识的要求方面都有不同,现在就简单地讲大乘善知识的最低标准。

    第一、必须要有不造作的菩提心

    为何需要这样的菩提心呢?因为,如果没有菩提心,则没有利益众生的念头。这样,我们接近他、跟随他,不一定能找到出路,而且有可能造下种种恶业,所以是很危险的。

    如果一位上师具有菩提心,他就称得上是菩萨,那么无论他的修证境界如何,都会一心一意地投身到利生事业当中。既然他会这样投入地利益众生,至少不会有意地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尽一切力量引导有缘人走上正途。所以,具有菩提心是作为上师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二、必须要有一定的智慧

    作为上师,仅有菩提心是不够的。他必须能引导我们,让我们明白通往解脱的路该怎么走,也就是该从那里下手,怎样去修等等。如果他仅有菩提心,却不懂得教授,就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所以上师还要有智慧。

    智慧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此处的智慧是指:如果是修净土宗,他就能够为我们指示一条修习净土法门的完整道路;如果要修禅宗或密宗,他也一定要能够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一整套的修禅之法或修密之方,这样的人才能够依止。

    第三、戒律清净

    菩提心和智慧是起码的要求,但它们还须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之上,即善知识一定是戒律清净的人。

    所谓戒律清净的含义是指:如果是出家人,就必须具备出家人的戒律;如果是在家人,就要具备在家人的戒律;如果是学密宗的人,其密乘戒律务必要清净。如果戒律不清净,就没有资格引导他人,这一点极为关键。

    以上这三种条件是最低要求,如果依止上师,至少要依止这样的上师。”

    关于在现实中如何观察、择定上师,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具体开示道:

    “密宗特别反对作为上师,不观察弟子的根器,便胡乱传授密法、随意赐授灌顶;以及作为弟子,不仔细观察上师,盲目接受密法、接受灌顶。

    如果只是接受一般的开示,比如传讲显宗戒律,或者是皈依、发心、外加行等修法,对传法者的要求不是特别严。但是,若要接受密宗正式修法或者灌顶,一定要首先弄清楚传法者有没有这样的传法资格。

    密宗观察上师有三个步骤:

    第一是在远处向他周围比较了解他的人打听,这位上师戒律清不清净,有没有慈悲心、禅定以及智慧等等,这是初步的观察方法;

    第二是到他附近,亲自考察他的所有行为;

    第三是通过直接接触,也就是跟他一起住,一起走,一起做事情,以这种方式来仔细观察。

    在这些过程当中,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并认为密宗对上师的要求他都能够具备,最后才可以依止,才能视其为根本上师。这样的上师需要终身依止,时刻跟随其后,尊听教言,依教奉行,就像密勒日巴依止上师的感人事迹一样。要听闻密法,就应该这样做。”

    不仅限于上师方面,关于如何做一名合格弟子,藏传佛教也有着严格要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云:

    “观察完上师之后,接下来就是依止上师。那么,该以怎样的方式依止上师呢?正如《华严经》中所说:‘善男子,汝应对自己起病人想。’按照这其中类似的喻义说法,我们要像重疾缠身的病人依止善巧的名医、行在恐怖路途的旅客依止勇敢的护送者、遭到怨敌强盗野兽等恐怖危害时依止解救危难的友伴、去海中宝洲取宝的商人依止商主、想到达河对岸的船客依靠舵手一样,要摆脱生死烦恼的怖畏,必须要依止具有救护力的上师善知识。如《功德藏》中说:‘如病依医客依护,怖畏依友商依主,诸乘舟者依舵手,畏生死惑当依师。’

    作为弟子所要具备的条件:一、精进大铠: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违背上师善知识的意愿;二、智慧极坚:心情不会因为暂时出现的违缘而改变;三、承侍上师:要有赴汤蹈火承侍上师的精神,也就是不惜生身性命为上师办事;四、依教奉行:上师所说的任何教授,言听计从,将自己置之度外。这样的人单单依靠对上师的虔诚敬信必将获得解脱,如《功德藏》中说:‘精进大铠慧极坚,不惜身命做承侍,谨遵师命不护己,唯以敬信得解脱。’

    身为合格的弟子还要具备:将上师视为真佛——具大信心;了知上师善巧方便行为的密意——具大智慧;能够受持上师所宣讲的一切正法——广闻博学;慈爱那些无依无怙、受苦受难的众生——具有悲心;恭敬上师所传授的律仪和三昧耶戒——敬护净戒;身语意寂静调柔——三门调柔;内心能容纳上师及道友的一切行为——宽宏大量;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毫不吝惜地全部供养上师——慷慨大方;内心很少出现不清净的分别恶念——具清净观;如果造了恶业立即想到:我的这种恶行必定会受到正士大德的羞辱——具惭愧心。我们务必要具备这些优点来依止上师。《功德藏》中说:‘具信慧闻大悲心,恭敬戒律三门调,宽宏慷慨净相愧。’

    再者,作为一名弟子,时时刻刻中,所作所为要随顺上师的心意,万万不要做出违背上师意愿的事情,必须严加防犯。无论上师如何严厉呵责制裁,既不怒气冲冲也不怀恨在心,犹如驯服的良马;因为上师的指派等而来来往往也不厌其烦,犹如船筏;能够承受上师所吩咐的一切好事坏事,犹如桥梁;能够忍耐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犹如铁匠的铁砧;对于上师的一切言教,惟命是从,犹如奴仆;断除我慢,常处卑位,犹如扫帚;舍弃骄慢,恭敬众生,犹如断角的牦牛。这些都是《华严经》等佛经中所讲的依止上师的方法。如《功德藏》中说:‘极护上师具善巧,厉斥不嗔如良驹,来去无厌如船筏,犹如桥梁承贤劣,犹如铁砧忍寒热,依教奉行如忠仆,断除我慢如笤帚,舍骄慢如断角牛,契经所说依师法。’

    而且,我们要以三种承侍令上师欢喜,其中上等承侍为修行供养,也就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历经苦行孜孜不倦地实地修持上师所传的一切正法;中等者以身语意承侍,也就是自己的身语意侍奉上师,为上师服务;下等者以财物供养,也就是慷慨供养饮食受用等等。我们要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令上师欢喜。如《功德藏》中说:‘若有财物供上师,身语恭敬承侍事,何时一切亦不毁,三喜之中修最胜。’”

    由此可见,在藏传佛教中,上师和弟子的关系十分严肃而神圣,完全建立在如理如法的基础上。

    弟子在依止过程中供养承侍、依教奉行、令师生喜,也有着教法的依据。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亲近品第十九》中云:“敬养及给侍,身心亦相应,愿乐及以时,下心为缘起。”无著释曰:“此偈上半显示物亲近,下半显示缘起亲近。物亲近有三:一者财,谓恭敬供养。二者身,谓随顺给侍。三者心,谓给侍时身心相应。缘起亲近亦有三种:一者愿乐,二者知时,三者除慢。”弥勒菩萨接着说:“为离于贪著,为求随顺行,随顺如所教,以此令彼喜。”无著释曰:“此偈上半显示回向亲近,下半显示因亲近。回向亲近者:不为贪著利养故,但为随顺修行故。因亲近者:菩萨如所教授随顺修行,为亲近善知识因。何以故?菩萨以此随顺令彼善知识心生欢喜故。”

    全身心地敬奉上师,也是《华严经》的观点。彼经云:“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应发如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应发如养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逆故。应发如除粪人心,离憍慢故。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应发如良马心,离恶性故。应发如大车心,能运重故。应发如调顺象心,恒伏从故。应发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应发如良犬心,不害主故。应发如旃荼罗心,离憍慢故。应发如犗牛心,无威怒故。应发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应发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应发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此外,《圆觉经》云:“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灵峰宗论》云:“倘遇明师良友,不问圣凡,但具正见知如来秘密藏者,即可依之人,放下身心,不惜体面,不辞劳苦,不畏饥寒,乃至不吝身命,毕生服役,咨禀法要,自然福至心灵,感应交彻。如螟蛉克肖,时雨化生。以得亲近善知识故,则能亲近最上妙乘,以得习学上乘法故,则能出生广大圆满智慧。”《善恭敬经》云:“阿难,凡有师者,随在谁边学四句偈,或听或读或问或咨一四句等,是即为师。时彼学者于其师所,常起恭敬尊重之心。若不如是名不敬者,亦不名住正行之者。若于他边说师过者,彼人不得取我为师,何以故?阿难,彼无敬心不爱佛故。彼无行人况爱法者,彼无敬人当不爱法。彼大恶人亦不爱僧,不入僧数。何以故?彼愚痴人不行正行……阿难,师实有过尚不得说,况当无也?!……阿难,若有人等,于教授师所,施自在师所,教法行师所,教真行师所,起不恭敬,受是重殃!阿难,彼痴人辈,自余更得无量无边苦患之法。阿难,若从他闻一四句偈,或抄或写书之竹帛所有名字,于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阇梨等荷檐肩上,或时背负或以顶戴常负行者,复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阿难,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报师恩,亦复不名深敬于师。”

    上述教言,与藏传佛教的见行完全一致。真是奇怪,同样的教义,同为佛菩萨所宣讲,为什么在显教中就畅通无阻,而一旦受到密宗学人的顶戴奉行,就左右不是备受刁难呢?难道说,同一个真理,在不同的地方,也会出现高低贵贱、是非贤劣之别么?

    《华严经》还提醒学人,即使见到善知识示现不太如法的行为,也须小心:“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藏译)同样教诲道:“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若不能作大师想亦复如是。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比丘,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由不恭敬,沉没法故。”宗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结合教理进一步论述了这个问题:“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佛陀)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于尊重(上师)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应取规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者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亦云:“信师恭敬谘受者:菩萨因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不信恭敬供养师?虽智德高明,若不恭敬供养,则不能得大利,譬如深井美水,若无绠者无由得水,若破憍慢高心,宗重敬伏,则功德大利归之。又如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复次佛说,依止善师,持戒禅定智能解脱皆得增长,譬如众树依于雪山,根茎枝叶华果皆得茂盛以是故,佛说于诸师宗敬之如佛。问曰:恶师云何得供养信受?善师不能视之如佛,何况恶师?佛何以故,此中说于诸师尊如世尊想?答曰:菩萨不应顺世间法。顺世间法者,善者心著恶者远离,菩萨则不然,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崄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复次弟子应作是念:师行般若波罗蜜无量方便力,不知以何因缘故有此恶事,如萨陀波仑闻空中十方佛教:汝于法师莫念其短常生敬畏。复次菩萨作是念:法师好恶非是我事,我所求者唯欲闻法以自利益,如泥像木像无实功德,因发佛想故得无量福德,何况是人智慧方便能为人说,以是故,法师有过于我无咎。如世尊想者,我先说菩萨异于世人,世人分别好丑,好者爱著犹不如佛,恶者轻慢了不比数。菩萨则不然,观诸法毕竟空,从本已来皆如无余涅槃相,观一切众生视之如佛,何况法师有智慧利益,以能作佛事,故视之如佛。”

    “有人既得善知识不得其意,反成雠隙而堕地狱,更相谤毁,故唯佛一人无有过失,余人谁能无者?若弟子见师之过,若实若虚,其心自坏,不复能得法利。是故空中声教:若见师过莫起嫌恨,汝应作是念:我先世福德不具足,故不得值佛,今值是杂行师,我不应念其过失,而自妨失般若。师之过失不著于我,我但从师受般若波罗蜜法,如狗皮囊盛好宝物,不应以囊故而弃其宝;如罪人执烛照道,不可以人罪故不受其明自坠沟壑;又如行遣小人导道,不可以人小故不随其语。如是等因缘不应远离于师。师若实有罪,尚不应离,何况此中魔作因缘,令说法者有深妙五欲,令弟子不染著法,说法者以方便故现受。方便者,所谓欲令众生种福德因缘,亦为同事摄众生故。复有诸菩萨通达诸法实相故,无所障碍无有过罪,虽作过罪亦无所妨,如人年壮力盛腹中大热,虽食不适饮食不能生病,又如有好药,虽被恶毒不能为害。如是等因缘故,汝于师所莫起嫌恨,而自失般若。”

    自净己心,不寻师过,的确是远离恶业速得成就的关键。如上所述,藏传佛教极其强调在正式建立师徒关系(特别是密法上的师徒关系)前,要长期慎重地进行观察、抉择,以确保日后的全身心依止不出问题。所以依止前认真观察,依止后净心承事不寻师过,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可现在其他地方不少学人,不懂此理,做得正好相反: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依止,得受灌顶、传法之后,又妄加观察,滋生邪见,从而失坏戒律和解脱慧命。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通过上面的分析,诚心依止上师善知识、修学上师相应法的意义,可谓昭然若揭。萧张师徒却硬要在这上找密宗的麻烦:“但是西藏密宗诸多上师却始终一再地强调要‘依止上师的言教’,认为上师的言教即是究竟归依处,认为上师的言教比佛的言教更高、更正确;既不管佛说‘依法不依人’的宗旨,也不顾自己所教导的法义是否有错谬之处;如此的教义,正显示出密宗是真正不重视经教的宗派。也由于不重视经教的缘故,虽然佛与诸菩萨在众多的佛教大小乘经典中,一再的宣说‘第六意识乃是生灭法,不是不生不灭的实相真心;意识乃是妄心,是因缘所生法、是有为法’,然而密宗诸祖师及现代的法王、上师们,可怜见,残缺慧,又无力研读经典、正解经典,所以千年来,一错再错,从头错,错到如今,无一人能够发现其教派法义错谬之处,因此误导了无数的密宗‘佛教’学人,个个错入邪见谤法的火坑。这些事、这些帐、这些人,怎消受得了如此多的业报?”(《真假邪说》P46)

    究竟是谁“真正不重视经教”?究竟是谁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始终和“意识境界”共舞?究竟是谁拿着外道邪执和小人意志肆意诋毁大藏经和传统圣教?究竟是谁完全背离了如来二、三转****精义和双运离戏实相,谬误百出硬伤累累?答案早已明摆着了,用不着多说。

    究实而论,无论外在的佛陀、教法还是上师,都是修行者无始以来的“内在上师”——佛性如来藏——的幻现。这个根本原理,受到藏传佛教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具体就体现在对上师善知识的无比敬重上。许多感人至深的依师事迹和教言,之所以能让后学者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和宗教感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每位学人心中都安住着一位神秘的“内在上师”,他无时不停地发出亲切的召唤,而这些事迹和教言,则无形中调谐了我们的身心,使能更加清晰地接收召唤信号。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既然在根本上,上师和佛陀、正法、心性是有机的统一,既然显密教法一致强调敬重上师善知识是修道的关要,既然密宗祖师在教法和证法上的卓越成就有目共睹,那么,执意将上师和佛法、上师和弟子强行分裂开来,就毫无必要。

    有什么理由让人相信,具德上师的言教,肯定和如来教法存在根本矛盾呢?既然上师为佛陀的任运化现,上师的言行是佛陀智慧和事业的有机延展,如来正法也由上师而得到了有效的播扬和护持,同时,视师如佛、与师相应还是佛经论典所不厌其烦地强调的修道关要,那么从任何角度都不可能找出敬重上师善知识和“依法不依人”原则的矛盾之处。否则,《华严经》便不会说:“其有修行善知识教,诸佛世尊悉皆欢喜;其有随顺善知识语,则得近于一切智地;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则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则得具足一切义利。”如果一定要把正法和无倒宣说、弘传正法的上师当作水火不容的对立面,肯定是不太合适的。

    越是高妙的法门,越对师徒间的关系要求严格,这是很正常的事。学开飞机,和学开汽车,对教练员的依赖程度,显然不一样。同理,像禅宗、密宗这样至圆至顿的大乘妙法,当然会对明眼善知识的重要性做出不一般的强调,这其实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如果众人都像萧平实一样,单凭私下读过几本书,记得几个名词,就自命不凡翻云覆雨,这天下岂不就乱套了?!没有传承、轻视传承、随意批判传统的所谓“佛教徒”,这些年来闹下的笑话和惹下的乱子,难道我们还见少了吗?

    所以“依法”,并不是教人闭门造车师心自用,也不是鼓励对经论肆无忌惮地进行曲解和误读。要如实通达如来正法并净心依止修学,最离不开的,恰恰是拥有清净传承的上师善知识的指导、点拨和加持!

    “不依人”的“人”,又是指谁呢?这一点,想必用不着我们提醒。既没智慧,又好为人师,当然是佛教徒所应远离的对象。特别是处处与佛经祖语唱对台戏、甚而妄图以一己之言全盘取代三藏圣教的那些谤法狂人,谁沾上谁倒霉,哪个正常人愿意多瞟他两眼呢?认为历代大藏经都不足信,认为“萧导师”的话“比佛的言教更高、更正确”,认为“纵使未来有人可以自参自悟,那也是在导师的著作出版之后,私下读了导师的著作而调整(通过大藏经而得的)知见以后,才能自参自悟”,认为“但能详阅余诸著作,信受思维,反复研究,知见即可导正……参究过程中,宜以余著公案拈提诸书为参考书,庶有入处”……,如此明目张胆的依人不依法,恐怕不太雅观吧!

    天平的一端是堂堂释迦圣教,另一端搁上个挤眉弄眼的萧平实,结果可想而知!

    大概只有对事实彻底丧失了感知力的人,才好意思说“密宗是真正不重视经教的宗派”。深广无涯的密续且不论,单是对五部大论、龙树六论、慈氏五论等浩如烟海的显宗教典的精苦研学,便早已名闻遐迩。在藏传佛教道场,一名修行人一生花上二三十年乃至五六十年时光,专精研习经教、辩论等,是很常见的事。海内外有许多文章、书籍,对藏传佛教徒“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作了翔实介绍和高度赞叹。以格鲁派为代表的僧伽教育体制,更以系统、严格等特色而誉满全球,深受好评。又如宁玛圣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包括数百位堪布、活佛在内的如海僧众,亦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修学如来圣法,讲闻、辩论、著述等智者事业极为兴盛发达。这些实情,可不是一两句谎言就能抹杀的!

    在汉地,大乘佛法的了义精髓——现空双运实相正见和二谛圆融的如理修持,长期受到冷落乃至摧残。而密宗不仅始终秉持大乘无垢妙义,并且对有损整体圣教的谤法行为进行着不妥协的斗争。张狂一时的萧氏邪说,到头来竟由我们密宗弟子——而且是平庸如笔者的密宗弟子——加以铲除,这难道也是“不重经教”所致吗?!

    大恩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于《窍诀宝藏海》中,如是强调闻思经教的重要性:

    “大圆满中的八大金刚大笑、无道无果等等说法,与如今众多狂人所讲的大话、假话、空话,比如胡说没有善恶、轮回、涅槃,这两者有极大差别。现在末法时代有些人,说是你们不要学经论,学经论没有什么意义,要实际修行。但如果没有闻思,怎么能修持呢?这真是着魔!”

    “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要求先闻后思,遣除修道前的一切障碍之后再修持,如果从来没有闻思过,哪里会有修行?萨迦班智达也说过:‘没有闻思而作修持,那就象是断了手的人去攀登悬崖一样。没有闻思智慧的这种愚痴人修大手印,只能来世变成旁生,或者是生于无想处。’所以这种没有闻思的修行真是一种大空话,真是一种邪道!

    ……既然从没有闻思过佛法经论,那你是怎样摄受弟子的呢?如果连佛教的基本理论和名词术语都不知道,然后告诉别人不要看经论,说是我们这里以修行为主,理论方面不重要,说是需要修持。这种说法真是愚痴又荒谬,无垢光尊者指出:‘在我之后,只有闻思究竟的人才能证悟无上的大圆满。’因此一定要有广大的闻思。

    我希望大家要闻思修行,不需要闻思的这种修行,我是不会认可的。这种没有因的果,怎么会产生呢?释迦牟尼佛教法的特点就是有如何的因才能结如何的果,这也是佛教缘起性的特点。古德说,没有学习而得到智慧,这在佛教的论典中找不到任何论证和根据。

    不需要任何闻思的修行是一种愚笨的盲修瞎炼,在这种人的心中所能生起的可能仅是一种暂时的寂止,就象是旱獭的境界(冬眠)而已。除此之外,我保证他的相续中肯定不会生起与佛法相应的深刻正确的见解。所以闻思对我们极为重要。

    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执,而要断除我执必须具足无二的智慧,生起无二的智慧之前提,就必须要具广大的听闻和思维,所以有些人仅仅住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我觉得这就没有什么意义。对此,大家可能也会深有同感,一个人在寂静的地方枯坐了二、三年或五、六年,修行上没有任何进展。现在许多所谓的‘修行人’,他自己没有闻思,摄受别人时也就只能是这样以盲引盲。其结果可想而知。

    我真切希望乃至死亡之前,一直依止上师听闻佛法,可惜我的愿望没有实现,因为我的上师都过早地圆寂了,现在我就特别希望大家抓紧时间闻思佛法。”

    “我认为在佛教里,再也没有比闻思更重要的事情。以前的喇拉曲智仁波切,是继麦彭仁波切之后又一位非凡的大德,他说:‘对讲闻佛法不满或是不愿意闻思的这种人,即生得不到解脱;而对闻思作诽谤的人,要想得到暂时和究竟的解脱,这犹如石女希望得到儿子一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我希望大家不要一开始就住在山洞等无人寂静的地方,首先应该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师,认真听闻佛法,最好不要离开闻思修。我这里的意思并非让大家闻思一生而不修行,但一辈子都在盲修瞎炼而不闻思,实在是一种邪道。”

    在《智悲精滴》中,至尊上师法王如意宝开示道:

    “还有人认为自己实修的证量非比寻常,他人闻思显密经续实在是愚不可及。其实,在一切善法中,闻思的功德特别超胜。因为听受佛法是所有功德之基础,即使从头至尾圆满地听受一节课,其功德也无量无边——单凭这一点,就足以遮止转生恶趣。喇拉曲智仁波切指出,谁若诽谤闻思,谁就不会踏上真正的解脱大道,否则,石女也可生子。萨迦班智达则认为,如若不曾听闻教法,修行就不可能取得成就。故而,那些只愿打坐参禅,不仅自身没有深入了解教理之愿望,反而将闻思看做修道障碍的修行人,他们的观念实在荒谬。即使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也于众多善知识面前听闻过教理,并发愿恒时闻受佛法。如果不凭借闻思之路就能取得成就,那真正是天方夜谭了。

    也许有人会对此心存疑虑:普贤王如来证得佛果、缘觉菩萨证得阿罗汉,他们均未经过闻思,那么我们为何一定要特别强调它呢?怀有此种疑问的人,其实并不了解事物的本来实相。首先,普贤王如来是最上根利器者,无人可与之相比,其次,缘觉菩萨是最后有者,于多生累劫之中听闻了无数佛陀言教,直至此生才最终成就,我们亦不敢与之相较。故而,作为因地凡夫,若想获得究竟解脱,不依赖闻思还能依赖其它什么途径呢?那些除了修习禅定以外便一无所知的人,实际上极易陷入修法的迷途,因为如果不具备般若正见,则他们不可能真正做到舍弃世间八法。所以,哪怕仅仅听闻一句佛法,也具有无量功德。”

    喇拉曲智仁波切于《极乐愿文大疏》中,亦高度赞叹讲闻佛法的功德:“如理闻法之功德,佛在经中说:‘阿难,二人可积大福德。为何?即一者以恭敬心讲法,一者以恭敬心听闻。’讲法之功德,如经中说:‘如是一切布施中,法施最胜我宣说。’‘何者无财以净心,行持法施佛极赞。’‘大千世界充满金,以此布施于某人,宣说一偈四句法,其利前者不可比。’仅仅听到传法前的螺、鼓声也已在相续中播下了解脱的种子。如《犍椎经》(《声鸣经》)中说:‘为示讲法时,击鼓敲犍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此外,如颂云:‘以闻可入法,闻法能除罪,三门得清净,故闻为最胜。’《宝鬘论》云:‘闻可增智慧,若具有闻思,从中定生修,获无上成就。’不仅如此,想去闻法而向彼处迈出一步也可产生等同梵天的福德。如果某人听闻佛法,他起码也知道要生起一点信心,因此定会获得极大功德。”

    萨迦班智达《格言宝藏论》云:“即使十分衰老时,也要广学而博闻,闻慧有益于来世,布施亦无如是益。”“浅学寡闻愚者云:修习不需广闻法。若无闻法仅修习,再勤亦成傍生因。”

    宗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反复强调认真闻思经教以引生无谬定解的重要性:“《经庄严论》云:‘此依先闻,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义境智生。’此说从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诸义,修所成慧,真义现观,乃得起故。

    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故以数数观察而修,及不观察住止而修,二俱须要。以于闻思所抉择义,现见俱有不观止住,及以观慧思择修故。”

    “然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闻为必须者,是由于修时不能定解必须观慧思择而修,反颠倒解不须多闻过失所致。故自爱者,应弃此过犹如恶毒。大瑜伽师云:‘觉沃瓦,欲成佛一切种智者,不于牛负量经函辨其所作,而将掌许若讲若藏,皆无所成。’朴穷瓦开启经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学者故,纵未能看,应于此等而发愿心。若不知法,云何能修?’……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学无完,至成佛时始得完毕。’迦摩瓦云:‘若谓修法何须求知,是自失坏。我寡闻者易生此失,易说修行不须求知。然修法者,实定须知。纵于此短寿未能圆满,须不失暇身,相续多闻。若谓修者不须,说者乃须,说说法师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须故。’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闻,不容或少,应获广大定解。”

    “亲近无倒了达佛语宗要智者,听闻无垢清净经论,由闻思慧引发通达真实正见,是必不可少毗钵舍那正因资粮。若于实义无决定见,必不能生通达如所有性毗钵舍那故。又此正见,要依了义而善寻求,不依不了义,故须先知了不了义所有差别,乃能解悟了义经义。此若不依定量大辙解密意论,如同生盲又无导者而往险处,故当依止无倒释论。”

    藏传佛教对经教、三宝的无比敬重,从《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亦可见一斑:

    “皈依佛以后,对佛宝的身像,乃至零碎片段以上也要恭敬供养,以头顶戴,放在清净的地方,对它生起真实佛宝想,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皈依法后,对只言片语乃至一字一句的佛经也要生起恭敬心,顶戴供养,生起真实法宝想;皈依僧以后,对僧宝所依乃至(僧衣上的)红黄补丁以上也应生起真实僧宝想,恭恭敬敬顶戴供养,将它放在干净的地方,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如今我们这些人自以为是三宝的随行者,可是竟然对佛经、佛塔、佛像等没有一丝一毫的恭敬心,居然把这些看成是普通的财物而进行买卖或作为抵押品……,这就是所谓的享用三宝身财,罪过极其严重。

    此外,除非是在绘画、雕刻佛像等情况下需要测量尺度方可进行制作,在其它时间里对佛像指手划脚、妄加评论这里不庄严那里不美观,过失也相当严重,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对这些佛像吹毛求疵。

    也不允许将佛经文字的书函等直接放在地上、从经书上跨越或者翻页时手指蘸唾液等等,所有这些不恭敬的行为,罪过特别严重。世尊说:‘末世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就是在世间中也有这样的俗话:“佛经上面不能放佛像。”在所有佛像、经典、佛塔当中,佛经具有开示取舍道理、延续佛法慧命等作用,与真佛没有一点一滴的差别,甚至与佛陀相比,也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这样的信心和恭敬还“正显示出密宗是真正不重视经教的宗派”,那么,是否只有像萧平实一样,将个人言论傲然凌驾于大藏经之上、恣意贬毁传统经论宝典,才能算是“真正重视经教”呢?谤密群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的本事,正可谓技止此耳!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还讲到,博朵瓦尊者曾经请问大善知识仲敦巴:“法与非法之界限是什么?”上师精辟答言:“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不随世间则为法,随顺世间为非法;符合经论则为法,不符经论为非法……”把经教奉为判分法与非法的根本标准,这到底是轻视呢,还是重视?

    本书第四章曾引过赵朴老的一段评述:“自公元八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中叶五百年间,西藏译出的三藏经籍就已收入甘珠、丹珠两藏计算,部数五千九百余种,分量约合三百万颂,约当汉译一万卷。在藏译藏经中重译甚少,故实际内容大大超过汉译藏经。”试问:若不重经教,千辛万苦地译过来那么多圣典做什么?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生动描绘了一号人的嘴脸:“劣者自己之过失,总是染推于他人;乌鸦自食不净嘴,使劲擦于干净处。”

    萧张先生其宜戒之!


{返回 般若锋兮金刚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七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3)
下一篇:第七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1)
 第三章 般若中观和禅宗不是了义正法吗? 第一节 空性无畏
 第九章 神圣的回归 第三节 此中有真意(2)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误区(7)
 第五章 现空双运 第三节 此心谁知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误区(8)
 第五章 现空双运 第二节 在大空性怀抱(2)
 第七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3)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一节《宝性论》见证邪恶
 第七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1)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五节 是融通,还是抗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族传统宗教、哲学与伦理[栏目:班班多杰教授文集]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五 第十四章 十二处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355.大明僧宝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69 无道心[栏目:没时间老]
 阿毗达摩 第七讲 四界分别观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很清楚的看住你的呼吸[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法筵精点]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十二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6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内观:一统分歧之实修法门[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由自己来选择苦与乐[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