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布施,用生命来影响生命(6)
西藏有一位活佛,当他静坐的时候,面前总是放着两盒石子,一盒黑色的,一盒白色的。每当他心中的善念闪过时,他就取一粒白石子放进左边的盒子;每当有恶念闪过时,就取一粒黑石子放进右边的盒子。起初盒子里的黑石子总是比白石子多。但是当他苦修佛法多年以后,善念在他的心里遍地开花,盒子里的白石子终于超过了黑石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求每个人都像活佛一样,终生行善积德,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在心中开一朵善良的花,这个世界就会处处都有春天。平日里,多一分微笑,少一分仇恨,多一分帮助,少一分冷漠,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尽管你给予他们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也能给他们增加几分战胜苦难生活与命运的勇气。
每天在你的心里开一朵善良的花,用爱心的泉水去浇灌,终有一天,荒漠也会拥有四季春天。
用生命来影响生命。因为就生命的本质而言,我们都是一样的伟大!
注1:佛教辞书。南###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编。7卷,64篇。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编集而成,另有别行本在《阅藏知津》中作14卷,明代藏经作20卷。该书共收音译梵文2040余条。各篇开头为总论,叙述本篇大意。对音译梵文,一一举出异译、出处并进行解释。所据资料,除经论外,还旁采音义、注疏及其他佛教著述,对世书经史之类也有所引用。共引用书400余种,作者百余人。对比较重要的名相,详加论释,但以天台宗的观点为主。
注2:《金刚经宗通》为明万历间著名文士鲁凤仪所著。其精研佛学,著有《金刚经宗通》七卷、《楞伽经宗通》八卷等。
注3:《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梵语,智慧意,波罗蜜,梵语,到彼岸意,以金刚比喻智慧,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1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本经采用对话体形式,宣称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主张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间的追求、执著,以般若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著任何一物而体认般若实相的境地,《金刚经》是中国禅宗南宗的立宗典据。
注4:“仁波切”、“仁宝哲”及“宁波车”其实都是同一个藏文字Rinqoche译言音。“仁波切”的意思是“人中珍宝”,汉地常常称为“活佛”。这种称号并不一定用作称呼人物,有些物也称作“仁波切”,西藏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像也被称为“觉沃仁波切”(Jowo Ringche)。“仁波切”在被用作称呼人物时,是一种尊称,并不是那个人的名字。为了礼貌及尊敬,西藏人很少直接称呼其所尊敬的人之名字。“仁波切”被用作对转世者之尊称,也用作尊称方丈、退休方丈及有地位的人物。所以,被尊称为“仁波切”者不一定全是转世者。
嘉瓦仁波切是西藏伟大的圣哲,被尊称为观世音菩萨的转世,在藏传佛教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注5:格西是藏传佛教中的学位性僧职,学位性僧职职称在藏传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因为这一僧职称谓是极少数僧侣经过长期的清苦修学而获得的一种宗教学位,它能够显示得到学位之僧人在佛学知识领域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和身份。这一宗教学位在藏传中总称之为“格西”(汉文意思叫“善知识”)。
注6:朗日塘巴尊者(公元1054-1123),是藏传佛教中噶当派的高僧,其所造的《修心八颂》历来都受到高僧大德们的重视和推崇,是大乘菩萨行的缩影,更被很多佛学院列为必修课程之一。
注7:一行禅师,当今国际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僧人之一,更是越战期间“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的主席。以禅师、诗人、人道主义者闻名于世。1926年生于越南中部,十六岁出家,为越南临济宗第四十二代传人。1969年访美,后来到欧洲,现定居法国。1967年,他被小马丁?路德?金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路德?金博士说:“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温良的越南僧人更堪当诺贝尔和平奖。”他用越南语、英语和法语写过八十多本书。他的著作由于关注人类的心灵苦难和疗救,加上他对佛法诗意的表达,被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两度进入前十名,长期畅销不衰。
一行禅师以教导“正念禅”而闻名欧美,受到当地人的青睐。日前居住在法国西南部的禅修中心“梅园”,同时也奔走世界各地领导“正念生活的艺术”的禅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