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日记
以众为我 1990.9.1~1990.9.15
九月 一日 星期六
心平、慈庄、慈惠、慈容等为西来大学建校事宜,要我提供一些意见或原则,我想比照美国一般大学申请入学之方案即可,至于有关佛学科系,拟以佛学院学生为优先招生对象。当然正式的“招生简章”,有待多位专家学者及主其事的工作人员开会讨论才能决定。
我常自忖,一生没有领过毕业证书,但从我手中发出的毕业证书不知凡几?我没有什么学位,但学士、硕士、准博士的出家徒众却有数百人;我也没有进过什么大学,但西来大学在我发愿及十方信众的护持下,即将开办。只要有心,在人生道上,凡事都不会太迟,也不会不能!
上午,《中国时报》记者苏正国先生和《联合报》记者胡宗凤小姐曾先后来访,对本山六百多位出家众中,有很多是姊妹、姊弟、兄弟、母女、夫妻,甚至是三代一起出家的因缘,非常“好奇”,希望能做专访。
佛光山丛林学院,从寿山寺的寿山佛学院开始,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一批批前来就学的青年学僧,每个人的学佛因缘都不一样;有的父母没有信仰,三番两次来学院抓人回去(这种行为反而令学子的道心增强);有的父母很虔诚,子女碍于情面勉强就读(这种学子大多是学院的逃兵);有的是妹妹要来“监视”姊姊,最后却一起出家;有的是夫妻彼此对佛法的认知相同,而一起出家……
尽管每一个人的出家因缘都不一样,但“出离心”却是能出家的主要性格,思想与信仰的相契,非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在本山出家的姊妹檔有:
“慈容、依来”、“依律、依馨”、“依清、觉满”、“依可、永杰”、“依山、永纯”、“永平、永均”、“永安、永喆”、“永基、满升”、“永霖、满航”、“永伦、永是”、“永升、永肇”、“永范、永任”、“永中、永恭”、“永曜、满佑”、“永训、永勋”、“永继、满勤”、“永佑、满顺”、“满济、满遵”、“印坚、满敬”、“道恕、道和”、“永上、满全”。
姊弟檔有:“永宗、慧法”、“永哲、慧主”。
兄妹檔有:“慧东、满照”、“永松、慧恺”。
兄弟檔有:“慧龙、慧传”。
父女檔有:“慧愍、永地、永仪”。
母女檔有:“满程、依住”、“天琴、永固、永同、满悟、觉圆”。
(天琴的四个女儿皆在本山出家,享有佛教的“模范妈妈”之誉。)
夫妻檔有:“慧诚、永施”、“慧生、满法”(分地而居)。
三代同堂档有:“慧和、慈庄、慧龙、慧传”。
“先入山门为师兄”,不管在世俗的关系如何;职位高低;贫贱富愚,在追求真理的道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会出家非意味消极、逃避或失掉什么,而是自己本身得到些东西。
“佛光山丛林学院”新学年将始,明天新生就报到了。据学部报告,今年新生报考已突破七百人,可见平时老师们辛勤已有所回报。
晚,信步到学院巡视。办公室内灯火通明,慈惠、依空、永周、永懿、慧军、慧传、慧日、慧庭、永超、满用、满益等,六个学部近三十位负责监学、纠察工作的老师正在开会。当我出现在会场时,他们不禁欢呼:“师父来了!”让位、递茶、送毛巾,我也感染到他们这股朝气,慈惠马上要求我,指导一下新学年要注意的事项。我虽很忙,但只要有空档,我非常愿意到处做个“不请之友”。
对新生要主动去关心、了解,尤其是对新环境的作息紧张,要加以疏导。佛门讲究慈悲、方便,而非军事教育,我认为“规定要严,执行要宽”。不要太“过分要求”,刚入佛门的新生习气较重,要靠时间慢慢熏习蜕变,纠察只要站在提醒、暗示、防患于未然的立场,体贴学生;不要轻易呵斥,尊重学生。多予方便、宽谅、爱护,引导大家与团体打成一片,和成一团,要以培养大人物的胸怀,而不拘于斤斤计较的生活方式。
常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新的学年开始,我也期望老师们能好好做个园丁,为这群未来的佛门龙象,发心灌溉、施肥、照顾。
九月 二日 星期日
最近慧军、依谦、永进、永融、永妙等常送新书给我,怕我没书可读。回想三十年前,常为省一张车票,或一个面包的钱,而徒步、忍饥,为的只是要买一本书……。我很欣慰现在的徒众没有我昔时的窘境,每忆及此,我就更怀念我的师父,在物质上他老人家虽吝于给予我些许,但却丰富了我的精神领域,而这些体验并非从书本上可以得到的。
看报是我一天中最轻松、悠闲的时刻,美中不足的是有时实在是忙得连翻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最近半个月来,我都牺牲睡眠早起看报,好珍惜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
明天应邀到台北普门寺应供。上午十时北上,同行者有心平等,在车上沿途打电话到各别分院,想慰问慰问徒众的辛劳。有的别分院电话是接通了,却让我听好久的音乐,始终没有人出来应对;有的则回:“请等一下!”就没有音讯;有的直答:“法师们在休息,不方便接电话。”想我奔波高速公路上,为节省时间,连午餐都在车上吃便当,而我的徒弟却安然在午休,现在年老的都比较有精神,年轻的却比较容易疲倦。
平常心平等人各忙各的,要聚在一起,都要彼此迁就时间,难得今天大家同行,临时决定下交流道到桃园讲堂,心平、慈庄、慈惠、慈容、依空、慧军都是“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委员,所以就在讲堂开个座谈式的委员会,没有特定的议题,没有备询的议案,加上住持依德的茶点招待,东南西北的各抒己见。
座谈时决议,将于明年(一九九一)三月中旬起,举办为期三个月“万佛三坛罗汉期戒会及万缘水陆法会”,初步拟定筹备主任为心平,执行长慈庄并负责寺务行政、慈惠负责三坛大戒的教务、慈容负责水陆法会及在家戒的法务。
委员有:慈嘉、心定、慈怡、依严、依恒、依空、慧军等。三个月的戒期,其教育内容分别是以生活律仪为主,以戒学思想为主,以佛法实践为主。并将聘请戒腊十年以上的高僧大德担任开示、授经教授。每个月一堂水陆,共举行三堂。
我一生做事,正如陈诚所说:“为做事,必须忍耐;为完成,必须委屈。”甚少因“人”的因素,而去破坏圆满,故我常训示徒众要有“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众第一,自己第二”的观念,实因于此。我退位五年来,心平“无为而治”的胸量与供养心,将佛光山的弘法事业带入另一层次,实在是最好的住持。
晚,在桃园讲堂晚餐,到普门寺已七时三十分。
九月 三日 星期一
上午十时,影剧界高凌风、张纯芳、中华宝塔机构董事长周邦本、总经理李德明等人来访,邀我为其位于台北县金山乡一座大佛山举行佛像开光及纪念塔的破土,并藉此盛缘要皈依佛门。嘱慈容与之连系,只要行程方便,我是很乐意满人所愿的。
十一时,供僧法会开始,前来应供的大都是本山各别分院住持或单位主管。我一直有一个理想,希望能将“供僧法会”做成一套仪式,佛光山多年来就一直朝这方面努力。愿施者受者都能在庄严隆重的仪礼下,享受到欢喜的气氛。今天我还特别邀请了全国斋僧大会总干事陈佳源、顾问郭邦藩、副总干事杨永民、公关组长游香苹,及广慈慈善会会长黄锦鸿等人前来观礼。
上供后,供僧仪式开始,鲜花、饮食、供养,分别由穿著不同式样衣着的信徒,依序呈献,普门儿童合唱团的歌唱及女青年会的舞蹈,把整个会场陪衬得好热闹,尤以影视红星陈丽丽、张帝的歌声更博得满场的喝采。立法委员张志民(张帝)已是国会议员,早就不再唱歌了,但为供僧,再度展现其急智的天才,用歌声与大家打成一片,不仅丝毫不损其形象,反而表现出给人欢喜、亲和的一面。
经云:“不发大心,信施难消。”昔时大迦叶礼拜佛陀时,佛便告之,非大悟者,不堪受此一拜,否则头会破裂。在座受供的法师,为了人间佛教,到处弘扬佛法、普渡众生,都是福慧双修的行者,是值得大家供养的好福田。尤其是出食的功德,更可感鬼子母及大鹏金翅鸟的加护,使家中的幼童平安。
佛在世时,托钵乞食,不管是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支香、一碗饭、一点心意,都会赞叹为无量功德,因一粒种子所成就的大树、果实、枝枝叶叶,能嘉惠千万的众生。我也以无量功德祝福大家事业顺利,合家平安吉祥,更感谢大家对此节日所付出的辛劳。
与陈佳源居士等人建议,日后办全国性的供僧法会,宜分北、中、南部三区举行,以免同样意义的斋僧要跑三次,不仅劳僧也浪费时间。且供养应讲究四事供养,非仅吃一项而已,可以成立“僧伽病房”、“国外留学奖学金”、“闭关护持金”……等项目,让更多的僧众,依其所需而安心办道,不仅可以达到供僧目的,也可以提高佛教徒的水准。我们乐观这佛教的欢喜节日,能树立其传统的形象。
下午与宋芳绮、陈丽丽、信徒陈六重夫妇等会谈。陈丽丽并加入“中华佛光协会”。
晚,八时三十分,回到佛光山。
九月 四日 星期二
上午九时,至高雄主持本山护法蔡勇居士的告别式。
应南部信众要求,今起一连五天,每晚七时三十分,将在高雄文化中心,以开大座方式宣讲“金刚经的理论与实践”,和七月份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讲题是一样的。
这两天正逢“黛特”台风过境,风雨交加,但仍不减信众闻法的热忱,开讲前十分钟已座无虚席。
《金刚经》是中国印经书中,数量最多的一本,也是大家最普遍知晓的一本经典,举凡民间丧葬、消灾、烦恼、安身立命皆可诵《金刚经》而求得冥福,是生亡两利的万能经典。《金刚经》的整个内容就是在讲“般若”。
如何过般若的生活?
务农者知道种植的方法、技能,即是般若!
建筑业者知道规画、设计,就是般若!
主妇能烧得一手好菜,即是般若!
科学家发明电视、冰箱……就是般若!
在办公桌上,有成效的成绩,即是般若!
能做好事是“般若手”、慈眼看人是“般若眼”、能说好话是“般若口”、有聪明智能者是“般若脑”、有颗善良的心是“般若心”……“般若”是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如何让大家在读诵《金刚经》时,能泛游般若法海并印证于生活中,是我举办佛经讲座的主要目的。我将以五天的时间分五个层次来阐述。
期望大家珍惜这五天的般若时刻,取证自我的般若。
文化中心的走廊上,挤满了看闭路电视的观众,不畏风雨,不计较进不了会场,只目睹电视的一隅,仍能尝到法乐,实在是真正有般若的人。
九月 五日 星期三
“佛光山丛林学院”今举行开学典礼。上午九时,在典礼上为大家开示--
学 佛之道,在于把过去的知识、世俗之见摆到山门外,对自我要勇于接受挑战,对师长的教诲要以感恩心来接受。故要:
一、会意接受更改过。
求学要能从心中有所“会意”才能受用,从“接受”中自我训练,从“改过”中不断进步。
二、应对表情加忠心。
学问要从发问中去探求,有应有答的“应对”,与表达情意的“表情”是必备,加上“忠心”的形象则是求学态度。
三、思惟贯通风仪好。
经云:以闻思修入三摩地。求学光听是不够的,还要“思惟”,佛法是讲究因缘的,懂得“贯通”彼此,自然事事顺利,不嬉闹而稳重的“风仪”是学道最基本的。
四、发心主动计画多。
肯“发心”自然有力量面对一切困难,“主动”将事情让人了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凡事将“计画”做出来,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十时,到都监院参加新旧任院长交接典礼。原都监院院长慈容法师将调任“中华佛光协会”,都监院院长一职由慈庄法师担任,副院长由慧军法师担任,并礼请张慧文居士任书记室主任一职。佛光山各监院及单位主管三十余人均在旁观礼。
移交过程前后只有二十分钟。“一切以常住需要为前提”是佛光山人事运转的原则,不管大家肩负的工作是什么,目标一致、立场一致、理想一致,则是不变的定理。
晚,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的讲题是“金刚经的价值观”。每个人对世间上的事物,常因需要、看法不同,价值也不一样。《金刚经》对价值的看法是:
“是佛法的有时反而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时反而是佛法。
念经拜佛是佛法,打妄想贡高我慢则不是佛法。
布施持戒是佛法,想求名获利则不是佛法。
父母打儿女不是佛法,但为其成才则是佛法。
杀人是非佛法,但为救人则是佛法。”
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有待大家去衡量。
九月 六日 星期四
为实务工作的需要,本山日前聘请天理法律事务所的苏盈贵律师为本山法律顾问。下午,心平、慈庄、张慧文居士等,特约苏律师到普贤寺见面,日后本山有关法律事宜,将全权委托苏律师处理。
利用到文化中心讲座的空档,在普贤寺的办公室,写了五十多张的毛笔字,准备送给为赞助西来大学参加大悲忏的信众。
今晚佛经讲座讲题是“金刚经的四句偈”。
在生活中,常常会因一句话的受用而改变人的一生,如--
“在与时间的竞赛中做个赢家。”
“不迁怒,不贰过。”
“相辅相成,尽其在我。”
“责任感,是人间最高贵的情操。”
“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结果。”
“无欲则刚,有容乃大。”
“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遇顺则虑,遇逆则定。”
“以理带人,以诚服人。”
我的一生受经文四句偈的影响很大,十八岁那年因上芝法师的课,一句“焦芽败种”,使我一生受用--我绝不做佛门的焦芽败种;一九四九年,到台湾时,尘空法师托人带了一封信给我,信中提到:“不要想佛教给我什么,要想我能为佛教做些什么!”这句话,也是鼓舞我在弘法事业上永不退心的力量。
嘉祥大师:“只要能在经文中背诵四句,那就是四句偈!”四句偈力量之大、功德之多,远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能激发自我力量的皆属般若的四句偈。愿大家都有自己的四句偈(或一句偈)来提升内在的般若。
“布施无般若,惟得一世之荣;
持戒无般若,惟得一世之荣;
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
精进无般若,不趣真常海;
禅定无般若,不入金刚定;
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
九月 七日 星期五
晚,六时,电台广播因“黛特”台风来袭,东部地区风雨交加,三条横贯公路已有路段坍方,多线铁路、公路均已停开,学校停课,台北国父纪念馆活动延期举行……
虽然气象非常恶劣,但披风带雨前来闻法的信众,仍将至德堂挤得满满的。毕竟般若之光的摄受力,风雨还是要让三分的。
今晚的讲题是“金刚经的发心与修持”。发心,是入道最重要的条件。发心吃饭,饭会吃得很香很饱;发心睡觉,觉会睡得很香很甜;发心改过,就有力量去更新;发心施茶、点灯、造桥、铺路……那就可以有一个祥和的社会。
读诵《金刚经》要如何修持?除了经典所提示的十法行--书写、恭敬、印经、谛听、读诵、受持、讲演、唱诵、思惟、实践外,满足现在所有就是修行,享有现在所有就是修行。
临睡时,在书桌前回了几封信,偶看到抽屉里,一封满济在几个月前写给我的信--
“……这几天听师父在剖析《普门》、指导《普门》,您那句‘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做好《普门》’,我将铭记在心!……有几位师兄好言相慰,(制作行脚专辑,被评为小学程度)问我难过不难过?说不难过是睁眼说瞎话,俗语说:癞痢头是自己的孩子好。现在的不足可以再学习,我深信学问和做人一样,必须要踏实、苦干才有好成绩。对于大师兄爱护后辈的指正,我只有感激,自惭文字般若的鄙陋,没有让大众享用到好的‘法’供养。
到《普门》受益匪浅,最大的收获是当“星云日记”出刊前的读者,以前常看的书要算是您的《讲演集》、《禅话》,来《普门》四个月,却不知不觉冷落了它们,因为现在摆在我桌前的,是您的日记。从中我看到您对佛教、对徒众,一颗只问耕耘热血沸腾的真心,每每读着读着,泪就滚下来,那份被呵护的恩宠溢得满胸。……”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
九月 八日 星期六
下午二时,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与这几天前来听讲的般若信众举行座谈,并为两千多位信徒举行皈依。
有一信徒问道:“筹建西来大学的目的?经费从那里来?”
近百年来,西洋人到中国办了很多大学,如圣约翰、燕京、辅仁、东海、东吴……。而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已有能力在美国建一所大学,证明我们非永远贫穷,也一样可以建一所大学回馈他们。几十年来,我也一直想在台湾办大学,但一直为教育部不承认(只承认工学院),而美国则较自由,不仅允许我们办大学,并也通过硕士、博士的立案。
筹建西来大学经费约需美金两千万元,西来寺在美国十多年来,已筹有一半经费,近年来台湾的信徒也很热心,行脚托钵、大悲忏的功德善款也都将移入办西来大学。
四时三十分皈依典礼开始,负责书写皈依证的徒众报告,共计有二千三百六十八人参加,近来信佛教的人愈来愈多,水准越来越高。
今晚是讲座的最后一天,立法委员张志民(张帝)特从台北赶来参加,我随缘请他到台上与大家见面,由于张帝现在的身分是国会议员,不再唱歌了,请他自己跟信众表示──
“一份心意在风雨中赶到高雄,这份心就是让我一心皈向佛陀的温暖的怀抱。社会是好大的一个团体,到处看到的都是人。但是从各方面的讯息看来,人与人之间都在疏远,人与人之间好陌生,只有靠佛光才能让我们疏远的心接近。只有靠佛法,才能把我们冷漠和陌生的心凝聚到一个大家庭来。
非常感谢我的师父,给我一份指引,给我一份教诲,让我能够皈依佛门。过去唱歌二十多年,就像师父教我的: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而今天我将这四个给予,扩大层面至立法院,因为我一定要用这一份佛心,用我这份佛行,在立法院里面,为我们广大的同胞,争取一个安和乐利的空间,让我们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充满佛心的世界。
师父要我跟大家表示要讲话还是唱歌?我觉得我应该听话,就是‘也讲话也唱歌’。在风雨中,我们期望的是什么?在风雨中我们要的是温暖。温暖是什么带来的?是‘春风’!我就用一首‘望春风’的曲调,把我今天的心情表达出来。
‘昨天夜里台风天,吹散了我们大地,
吹走了多少生命,吹坏了多少东西,
但是,虽然风很大,没吹走我的心意,
这份佛心传大地,吹到了你心里,
今天师父讲佛经,《金刚经》和般若,
《金刚经》能让你幸福,希望你要常常受持读诵!’”
高雄市长吴敦义先生,上午到台北开会,下午在飞机停飞的情况下,坐火车赶回来,参加今晚的讲座,他说:
“我认识星云大师,已有十年的时间,承蒙他关心,这十年当中,虽然和大师见面次数不多,但每次都让我终身难忘。我记得,有一次到美国去访问,在西来寺和大师见面了。
那个时候,太阳刚刚出来,我看到西来寺正在兴建的工程,看到大师走在每一层楼上,对整个西来寺的建筑非常熟悉,非常用心在指点,阳光照在他的脸上……”
讲座完,我即与慈惠、慧军到台北,准备参加台北地区的全国供僧法会。
深夜的高速公路另有一番景色,却无心欣赏。利用在车上的时间好好养神,因为明天还要忙一天。
九月 九日 星期日
在警察专科学校举办的全国斋僧大会,计有三千多位法师前来应供,在会中我提出四点意见和大家共勉:
一、佛教要团结:不要一味区分僧俗二众、显教密教、大乘小乘、比丘比丘尼,我们信仰的是同一个佛陀,不要让己见分散了大家的力量,佛教只有在大家团结下,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佛教方能兴隆。
二、佛教要统一:统一佛像、统一僧服、统一称呼、统一制度,在统一下始能获致社会大众认同。
三、佛教要动员:佛教的弘扬是要走入社会、走入民间的,故大家要动员起来,努力的弘扬。
四、佛教要交流:寺院间彼此要互相交流、往来、参访,才能够沟通、联谊、尊重。
僧众在此受到如此丰厚的供养与尊重,若不发心致力弘法利生,光大佛教,就该惭愧不已了。
因佛光山有一连串的活动等着我参加,所以一讲完话,就驱车南下,回到佛光山是下午三时二十分。
明天是本山的供僧法会,其间并安插了丛林学院的毕业典礼和剃度典礼
三时五十分,集合了将于明天圆顶的三十六位男女众同学讲话,希望他们好好深思,再作决定。慈惠、永周、慧军也都列席在旁。
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便是出家弟子们不能坚持到底,现代的青年人做什么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我始终不知为什么如此反复无常?
佛光山是个推动人间佛教的道场,自利利他,自觉觉人,不能偏废一方。要加入此僧团,其宗风要靠大家的深心。记者吴玲娇在《时报周刊》上报导:“自了汉,不要上佛光山。”诚哉斯言。
如何出个好家?
一、要无我:成见、执着要放弃,对常住的道风要认定,不能存有自私、自我、自利的异见,应以常住的立场为立场。
二、要本分:我平常对弟子从不要求要如何成功,如何出类拔萃。只求本分地随性向、能力发挥所长,宁可做一个庸庸碌碌的无用人,也不要做一个破坏佛教的聪明人。
“出家”是一生的,非短期的。出了家以后,“我想”、“我愿”、“我要”、“我希望”、“我认为”……等观念皆不可有,站在佛教的立场,不要求、不懈怠的将“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予龙天”,对自己的承诺要负责。
今日我成就你们出家,将来你们也要成就佛教!
明天是我的母难日,母亲仍健在,实不可言寿。但各别分院的住众、信徒,从早上就陆续回山,要来向我拜寿,其实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但碍于徒众和信徒们的好意,只好非常委屈地随他们安排。
在香港的依如、印度的依华、澳洲的依训也都回来了。
作家郑羽书居士将其巨龙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故宫珍藏御用经书》送给我作为生日礼物。
永勋、道圆送来他们主编的《童话画》、《童话书》各一辑,表示心意。为了嘉奖他们的辛苦,当场我订了十部以鼓励他们。
《中国时报》记者吴玲娇小姐也在百忙中抽空上山。当然还有好多人,我都来不及招呼。
宋芳绮小姐陪同《醒世报》主编黄屏渝小姐来访,谈及一些办报的原则,我觉得从事舆论工作要有教育性,要用智能来做佛法的事业,用金钱堆积的则与佛法有违。报纸要让读者觉得与自己本身有关系、有需要,才是办报的原则。
晚,八时,在普中活动中心有一个“话说大师”的节目,是由信徒们自己起来谈与我的因缘。我知道大家一定都会起来讲我的好话,本不想去,但看大家都准备得那么辛苦,而且是为我,实在不忍心缺席。
林宗贤居士的“共同成就一部佛经”。
陈顺章居士的“皈依般若智能的大师”。
王廷二校长的“办好普门中学来感谢大师”。
刘枋老师的“彩衣彩话效童言”。
张培耕老师的“人间一座光明灯塔”。
张慧贤小朋友的“我们要学师公一样”。
郑羽书居士的“师父:请带领我们走更长远的路”。
黄英吉校长的“大师名列第一”。
林怡和居士的“智能无量光,慈悲无量寿”。
苏月桂居士的“共同创造人间佛教事业”。
平常都是讲给人家听,想不到听人家讲话,还是满好听的。今晚好象是在讲演比赛,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特色,我真有如大家所讲的那么好吗?
回到麻竹园已有好多信徒等在那里要向我拜寿,只好随俗接受大家的好意。《普门》杂志的工作同仁,以赶工的方式,用手亲自装订了这个月的第一本《普门》杂志送给我,并以“太湖船”的曲调唱道--
“七月二十二日好日子
大家回到佛光山(阿弥陀佛)
祝福师父身体好
东西文化一肩挑(阿弥陀佛)
普门杂志送给您
表达心意道声好(阿弥陀佛)”
编藏处的小姐们,也亲自做了一张生日卡,上面有每个人签名的祝福话,做得很用心。
其它还有很多礼物、贺礼,我虽不在意这些物品,但却非常感动信众的这份心意。
就寝前还接到西来寺住众打来祝寿的电话,菲律宾、马来西亚、澳洲、关岛……也都相继有传真回来。我突然觉得今天好象“拥有”太多了,如果能平均分散点多好,怪不得有人会说--
“愿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九月 十日 星期一
“我生不辰罹百忧,哀愤所积多愆尤;
舍家已久亲族绝,所难忘者恩未酬。
每逢母难思我母,我母之母德罕俦;
出家入僧缘更广,师友徒属麻竹稠。
经历教难图救济,欲整僧制途何修?
况今国土遭残破,戮辱民胞血泪流。
举世魔焰互煎迫,纷纷灾祸增烦愁;
曾宣佛法走全国,亦曾游化寰地球。
国难世难纷交错,率诸佛子佛国游;
佛子心力俱勇锐,能轻富贵如云浮。
恂恂儒雅谭居士,中印文化融合谋;
遇我生日祝我寿,我寿如海腾一沤;
愿令一沤撄众苦,宗亲国族咸遂求;
世人亦皆止争杀,慈眼相向凶器丢;
沤灭海净普安乐,佛光常照寰宇周。”
这是太虚大师过五十岁生日的感言。二、三十年来每逢母难日,我都非常习惯的念它一遍,只为其中的文词与内容颇能引我共鸣,唯一感到安慰的是近几年来,家人和母亲在我的照顾下,环境已大有改善,可以弥补我些许的遗憾。
清晨,在佛前恭诵一卷《金刚经》,回向给母亲,普愿天下父母都能平安吉祥。
上午九时,亲自主持“剃度典礼”,今天发心出家的男众方贵林、颜铿哲……等十人,女众有傅春玲、林爱文、陈琼美……等二十六人。
随后参加丛林学院第二十一届毕业典礼。
佛光山从一九六五年寿山佛学院起到现在的丛林学院,前后已有二十五年历史,从二十个学生开始到目前五百余人,分别在六个佛学院就读。
现在在院专任老师有七十二人,兼任者不计。其中一半以上是由本山佛学院毕业后,出国深造,再回学院教书,有的则先后加入出版、行政、慈善、弘法……等事业,目前在世界各地如美国、欧洲、加拿大、澳洲、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印尼、菲律宾……等,都有本山毕业的学生从事弘扬人生佛教的事业。在这新的学年开始,期望大家好好用功,打好将来弘法的基础,请大家用心奉行我的“新八正道”:
一、发心是正道。
二、思惟是正道。
三、安住是正道。
四、满足是正道。
五、接受是正道。
六、合作是正道。
七、忏悔是正道。
八、感恩是正道。
十一时,到普中活动中心,参加本山一年一度的供僧法会,今天前来应供的除本山徒众外,尚有来自台湾各地(如美浓朝元寺慧定法师、员林双林寺慧观法师、中坜念佛会慧基法师……等)、美国、德国、意大利、印尼、马来西亚、香港等地的法师共计约八百人。
各别分院的信徒们,都穿著他们的制服,在旁侍席,其中并有普门中学、大慈育幼院、慈航托儿所、慧慈幼儿园、慈爱幼儿园、无量寿图书馆、普贤寺、福山寺等的节目表演。场面热闹、隆重,又不失庄严。
看着会场一片人潮,实值欣慰,因在这里面的信徒、老师、育幼院、中学、幼儿园小朋友,都是佛光山的,不必向外借,多么和乐融洽的一个大家庭。
今天在此受供的法师们,至少在佛学院内苦读研修三年以上,且大多是童贞入道、有佛法的。且能聚集这么多国籍的法师在一起,实为国际性的供僧大会。
下午二时三十分举行一场“无量寿杯篮球友谊赛”,此球赛对外不公布,纯属师徒时间。由山上各单位及别分院徒众各组球队,彼此“较量”。笑声、叫声、吶喊声、加油声,充满了整个球场。
篮球是我多年来一再推行的运动,今看大家玩得那么高兴,我也很开心,可是看徒众打球的方法及规矩,实在不敢领教,好在是打着玩的。希望大家有空多练习,而不是每年的今天才打球。
晚,七时三十分,心平率男女两众职事及学生共有千人之多,在祗园厅向我拜寿,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不过心想,“拜寿”拜的是徒众自己,不是拜我,与我无关,但对身为弟子的徒众却很重要。
在心平的带领下,徒众按序列等级,分批向我拜寿。接着徒众以“话说师父”起来发表他们的心声,慈惠、慈容、依日、依忍、慧化、永本、满泉、依昱、慧传、满遵、满德等都先后起来讲话。我相信这些都是大家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只是我好话已听太多了,只要徒众安心办道,不忘自己的承诺,不闹情绪,我已很满足了,以具体的行动向我证明,那就是送我最好的礼物了。
末 了,我将这两天信徒给我的供养集合起来,分成一千份,发给今晚在座的每一个人。(应常住需要,被派至花莲东净寺做佛事的慧礼、依传、依用、依清、永余、永东、永修、满缘、心慈、满光、觉满,嘱心平要记得留下他们的份。)也吩咐慈惠,我将在学院设一“学道贷款”专户,只要学生有需要,不管是在家众、出家众,均可贷款五千至一万元整。学道必须要有道粮,这是无可厚非的,我希望“钱”能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依如拿了今天刚创刊的《佛香通讯》要我指教。
“通讯”是互通音讯的最好方式,可是徒众间懂得的人并不多。
九月 十一日 星期二
趁着《普门》杂志的徒众都回到山上来,永芸要我跟大家讲几句话,我觉得不管是人或事业,不要认为过去的光荣可以永久肯定,现在的成就是重要的,而“现在”马上过去了,又有下一个“现在”。从事文化事业的人,不可以有自满的心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够经得起千锤百炼。
上午九时,与永祥为新竹无量寿图书馆翻修工程,参考了几份蓝图,嘱其对新竹地区信众的生活、习惯、观念,需要做评估,以为新工程内部设备的参考。
晚上特拨时间和今年刚入佛学院的在家同学见面。先约见了男众在家同学。
首先我用几个问题要大家深思--
一个学佛的在家男众,其前程如何?
“对生命的投资,将来代价如何?”
“读完四年的佛学院,要做什么?”
“身为佛教在家众,利弊在那里?”
接着有同学问道:“如何做个出家人?”
我觉得在信仰上要有出离心,在修持上要有修行的体验,并具有社会性格,至少十年安住在常住,修持忍辱波罗蜜。
“如何做个标准的佛学院学生?”
循规蹈矩、威仪庄重、用心思考、训练口才、埋头苦干、减少外缘、给人肯定。
七时三十分,和二百多名在家女众同学座谈。
“人在世间上追求的是什么?”
金钱?钱财非究竟,有钱有时比无钱更苦。爱情?社会上的离婚事件、家庭问题很多,可见也非究竟。事业?事业有成的人,失去的更多。房地产?天天为房地产,心为形役。读书?书读太多了,有时易沦为所知障,如川端康成的自杀。心中拥有佛光山,佛光山就是我的财富;有真理,真理就是我的财富;有智能,智能就是我的财富。如何过一个富有的人生,则看大家追求的是什么。
有同学问道:“什么样的人适合出家?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师姑?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家庭主妇?”
对世间的要求比一般人高,具出离心的人适合出家;爱美,放不下世俗享受者,适合当师姑;不能过独身生活的适合当妈妈。
我很不喜欢都监院为我排的行程,经常往外跑(但有时因常住的需要,只好随缘),我喜欢多一点时间跟学生和徒众相处,我乐于给人欢喜而不倦。即使没有时间常常见面,我很希望大家用写信的方式,告诉我对事情的看法、意见、建议、疑惑……。不要将心事藏在心里。
明·崇祯皇帝:“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我也很自豪:“我非不善教之师,徒乃不受教之徒。”
九月 十二日 星期三
依来最近要到普贤寺就任住持之职,要求我能“传授”几招住持之方给他──
“为人勿计得失,应计善恶。
做事勿计成败,应计是非。
处世勿计贬褒,应计心安。
工作勿计收获,应计耕耘。”
万峦乡五沟村映泉禅寺的天文法师,因大雄宝殿重建请我为大殿题字--
“映佛光辉慈悲遍法界
泉声妙法般若满十方”
“五沟佛剎堪作檀那功德海
映泉道场能成圣贤福慧居”
“佛在灵山到此即是灵山地
法应东土得度自有东土人”
“宝殿庄严万众登净域
佛像金容一心度迷津”
前些日子,美浓朝元寺慧定法师也请我为其新建的大殿题字,我题的是--
“朝觐如来同登三宝地
元勋万象共修七圣财”
我不善于平仄,也未学过对联,但到了这个时候,不万能,好象不行。
九月 十三日 星期四
“中华佛光协会”是佛光山全力要支持成立的一个组织。宗务委员们早上聚在一起,特为佛光协会的设立举行座谈会,拟定先征求干部四十人及义工,给予三个月的训练,再分发各分会成立说明会,并招募会员,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有个雏形。
又对山上目前正在进行的活动,彼此检讨--
人事的调派,应以人才为主,不要因单位的需要而去填充人数。因人才的栽培,时间、精神、心血的投资代价太高了,要懂得惜才、要量才适用,才是用人之道。
编藏处即将出版的《禅藏》,与原订的出版日期落后太多,为怕影响到下一典藏的出版,应提出正确的进度表。
“全国佛学会考”是本山重大行事之一,是创历史的一项活动,各别分院要加强辅导信徒,解说参与的功德好处。
九月 十四日 星期五
应员林百果山国际狮子会之邀,今起一连三天,每晚七时三十分将在员林崇实高中礼堂举行佛学讲座。
下午从佛光山出发到员林时,路过台南下交流道到台南市体育馆,参观由常禅法师主持的“护国息灾梁皇大法会”。
常禅法师是本山戒子(一九七七年),几个月前在高雄国宾饭店也举办过一次梁皇法会,请我到会场讲几句话,恰巧那时我人在澳洲,故这次特地到台南来。
常禅法师在佛门已有十年以上的戒腊,他将佛教带进饭店,走入社会,可见其对弘法的用心。今日社会经济成长,生活日趋方便,都是大众福德因缘所成,但目前社会的混乱,更是共业所感,大家今在此举行“息灾梁皇法会”,希望由忏悔消除我们的共业,增加我们的福德,实在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台南市长施治明能将宗教与社会结合在一起,台南市议会主动的发起这次法会,我不禁要赞叹伟大的台南市。
为前来参加法会的台南市民开示“如何消除灾业”。
晚,在员林崇实高中佛学讲座的讲题是“佛教的致富之道”。
《遗教经》云--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故一个人快乐与否,非金钱的多寡可评,钱财的好与不好依“使用”价值而论。积德比积财更能让子孙受惠,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
一、外财与内财兼具。
二、接受与施舍并行。
三、拥有与享有同受。
并备有“以无为有”、“以众为我”、“以空为大”的人生观。
晚上回到普门寺刚好深夜十二时五十九分,几位徒众都在客厅等候。
九月 十五日 星期六
上午至台北县金山乡的大佛山主持佛像落成开光,大佛山是隶属于中华宝塔机构,地广约五十多公顷,其中四十多公顷预计将要开发为“江南八大胜景”、“台湾民俗文物村”……等景观,实为广大民众又辟了一休闲区。
国安会秘书长蒋纬国将军也受邀与我共同主持“中华大佛”及纪念塔的开工、破土典礼。
十时,为影星高凌风、陈丽丽、张纯芳、文洁等五十余人,举行皈依。
晚,七时三十分,赶到员林,今晚讲题是“佛教的福寿之道”。
人活在世间上除长寿外,更要有福气来享受财富,才是长寿的意义。
人的寿命除了肉体上的恒久外,实应包含事业上、言教上、信仰上的寿命。
怎样有福寿?
“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
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
怎样有健康?
“吃得粗,吃得少,吃得苦,吃得亏;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
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
什么是福寿之道?在《六祖坛经》里,有句话说:“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是最佳的诠释。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娇;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深夜十二时二十分回到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