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日记
菁华语录
好因好缘
不经意的一句轻浮话,有时会自毁前程;轻率的做事态度,有时会自我失落。故要检点自己的身口意,以免破坏一些好因好缘。
菁华语录
◎我一生常常感到很富有,非指物质上看得见的金银财宝,而是我不买、不用、不想、不要,所以我很富有。
◎知惭愧、知苦恼比什么都重要,能如此即使什么都不会,也能安住。
◎人不能解脱自在,是因为有名利枷锁在束缚我们;有烦恼忧愁、人我是非、得失放不下在困扰我们。
◎放下荣辱、放下名利、放下得失、放下欲望,就如一个过重的皮箱,老是拿在手上,并不适宜,不用时,还是该把它放下。
◎赞美的话,要适如其分,不要太夸张。
◎“随缘”是有原则的,并不是坏的也是好的,不对也是对的,而是要随顺真理,不模糊立场,不改变真心。
◎求财不如勤俭,求安不如守戒,求名不如随分,求助不如结缘,求福不如修身。
◎“无常”,并不可怕,因无常才会进步、因无常才能改变不好成为好的,因无常生命才有希望。
◎以仁慈给人欢喜、给人安乐的心最美。
◎对人最忌讳用成见来处理事情。
◎“学习”要眼看口问、心用耳听、手写脚行、意勤念明。
◎谦虚是美德,但谦虚要有尊严要有立场,而非卑贱,对人要有礼貌尊敬但不失自尊,这样的谦虚才是适当的谦虚。
勇于承担
在学习过程中,风霜雨露都会遇到,要有面对承担的勇气,才能如苍松翠柏般屹立不摇。不要为一句话、一件事而失去信心、尊严,有为者要争千秋而非争一时。
菁华语录
◎人与人之间相处不要只想到自己,老是标榜“我”最辛苦、“我”最伟大,这样是不会有人缘的。
◎三藏十二部经典,不论如何深入,没有用在生活中就失去它的价值。故有用的一句话、一句偈,能在日常中运用,受惠必定良多。
◎佛在哪里里?在慈悲里,所以有慈悲的地方就有佛。
◎做事情有没有力气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愿不愿意发心,这才重要。
◎脾气大,并不表示有力量或能降伏对方,做人要有施无畏的慈悲,不要让对方怕我们,要做到人家不怕我们,才是会做事的人。
◎心好,则处处都好,心不好,则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
◎出家的“闲”,不是没有事做,而是一种放下,放下烦恼杂念,提起菩提慈悲。
◎人在没有负担下,才能洒脱,才能拥有更宽广的世界。
◎讲话不要用责备或问号的口气,也不宜用太多的惊歎号。
◎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除逆境外,也难免会有错失。只有贤者与善人,才能在自己所犯的错误与失败中,学习将来处世的智能。
◎学佛要学“不讲话”,话不要太多,除非能讲出有益他人的话。
心的味道
表达“心的味道”其方法不外:真诚、用心、庄重、诚恳、礼貌。能做到如此,就算举止动作笨拙,也不会有人责怪。
菁华语录
◎对不喜欢的人事,要看成是一种病,与之相处的方式不外用爱护对方的心,来代替厌恶的心,比较容易化敌为友。
◎一个有智能的人,可以观照出受苦受乐皆是由分别心造就出来的。
◎慈悲可以破瞋怒的坏事,精进可以破懈怠的坏事,布施可以破悭贪的坏事、所以在一半一半的世界里,自我脚步要谨慎小心,走向光明。
◎讲话是艺术,听话更是一种艺术。一个会讲话的人,也要会不讲话,更要会听话。
◎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做人好哪里里都好,只要心安,什么都好。
◎人之所以会苦,是因为没有佛法,对别人的批评、指责或毁谤,要接受下来并借以强化自己。
◎学佛要一心、单纯才会快乐,有了快乐能与人分享,才是真快乐。
◎比较心、嫉妒心最易引起人事不和,对此要懂得去转化,懂得去欣赏他人的荣耀、成就、美丽,也是一种修养。
◎“多”给人不快乐,思想太复杂也让人不快乐,人要快乐,不外要“单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者,比较好做事,因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容易;要求自己包容别人,不要要求别人来包容我们。
随喜功德
能随喜即是菩萨。随喜的功德,如香可以遍满室堂、如炬可以普照十方、如种可以一以收百、如月可以映现千江水月。
菁华语录
◎升迁,难免就会有上下、缓急、先后,虽非十分公平,但也是一种制度。其实也非制度不公平,而是人心不公平。
◎一个人若老是轻易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失去一切;反之,不轻易排斥,而随顺一些因缘,则会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发心”是一种担当、负责,心如田、心如矿,藏有很多的宝藏,要将此潜能开发出来,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
◎修行者的眼睛,不是要看人、看物、而是要看自己的心,不要让心随外境妄想妄动。就算要看,也要有正见的正当看,会“看”的人是看好不看坏,看正不看邪,看是不看非,且要懂得去看真善美。
◎化缘要化心,且要让做功德者心甘情愿。让信众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况下布施,并能给予信心、希望、欢喜、心安、鼓舞,当然还有佛法。
◎人不要往外在的世界去找人生,要从内心去找人生;不要在荣华富贵里、掌声中、赞美上去找人生,要从内心里来找人生。
◎话好,自然心就好,心好自然散播出来的都是好话、做出来的都是好事。
◎有福报者拥有金钱,有智能者会用金钱。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罪恶就没有善美,外在的是非是没有标准的,为人处事重在自性的清明,才能认清自己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