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五课 因果业报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461

第十五课 因果业报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一粒瓜种,种下地里,没有意外的损碍,总 有一天会抽芽长大,而开花结果的;而且所 结的果子,一定是瓜,不会是豆。这种道理,叫做〈因果〉。

我们的思想行为,也是一样。只要曾经做过,不问是善是恶,总都是要获得他应得的后果。譬如我们做了一件利益大众的善事,就可以受到社会的赞誉,团体或政府的奖励,获得种种好的果报。如果我们做的是损害大众的恶事,就要受舆论的制裁,法律的刑罚,得到种种不好的果报。

在这次生命当中,所作的善恶,直接的影响于现身;间接的可以影响到子孙 ;而且会留待以后的另一次生命中来受报 。有这种行为,必然有这种后果。报应可以有迟早,但绝不能避免的。这种道理,叫做’因果业报“。

业报因果的第一个原则,是‘自作自受’。所以我们现在的苦乐,就是过去行为的后果,并不是什么‘神 的赏罚’。假使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就得从现在的思想行为改造起,依照佛教的道理,努力去改恶行善,创造新的好生命。


问答

1。什么是因果?
2。试简单说明‘因果业报’的意义 。
3。因果业报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4。这次生命中所作的善恶,会有怎样的结果?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六课 如影随形的业力
下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四课 缘起的人生宇宙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一课 和谐的人事关系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八课 译经与求法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六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一)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四课 缘起的人生宇宙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九课 我国的佛教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课 卫塞节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一课 止恶行善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九课 皈依三宝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课 学佛与做人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三课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四八 森林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1756 阿弥陀经义述(唐 慧净述)[栏目:《阿弥陀经》之注疏]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准提咒的研究(谈玄)[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生态智慧[栏目:佛教与环保]
 念佛人的悟处(释妙悟)[栏目:净土宗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略述显密之差异[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