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七课 佛法的大纲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02

第十七课 佛法的大纲

佛陀成道后,第一次为五比丘说法,就说四谛;四谛是佛陀教人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佛法的大纲。

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实的道理。

一、苦谛
人生在世界上,到处充满着痛苦:我们自身,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在社会上,有种种不如意的事,使我们困扰不安的痛苦;在自然界,有风灾、水灾、震灾等,加重我们的痛苦。

二 、集谛
集,是招感的意思。人生的种种痛苦从那儿来呢?由于我们心里的烦恼招感来的;什么叫烦恼?就是会驱使我们去做坏事的不好心里。所以简单的说,痛苦的原因,就是我们内心的烦恼。

三、灭谛
灭,是灭除痛苦得到安乐的意思。人生的痛苦既由烦恼招感而来,那末,要消除痛苦,就必须要灭掉烦恼;烦恼一灭,我们内心本有的智慧光明就显现 了。

四、道谛
要用什么方法去消除烦恼,而使我们内心本有的智慧光明显现 ?佛陀教人修道;修什么道呢?八正道——八种中正平实的人生大道。

我们如能照着这四谛去修学,就能获离苦得乐的好处。

问答

1。佛陀成道后第一次说什么法?对谁说?
2。何谓四谛法?
3。四谛法中何为因?何为果?
4。人生有几种苦?
5。什么叫烦恼?
6。依照四谛去修学,有什么好处 ?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八课 八正道
下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六课 如影随形的业力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六课 如影随形的业力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七课 汉明帝的梦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三课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七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三课 出家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八课 八正道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八课 佛陀进入涅槃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二课 青少年时代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九课 合群的修养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二课 佛教的标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静自然凉[栏目:禅林衲子心]
 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栏目:觉真法师]
 二届:赵县刘进堂副县长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刘进堂)[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六十五、什么是修道人重要的原则?[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抚慰南亚海啸受创的心灵[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十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普贤道场的形成[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告一段落(振铭)[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为什么知道做不到?灾难在哪里?[栏目:寂静法师]
 背影[栏目:清心小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