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三)生苦和老苦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2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三)生苦和老苦  

  【壬二、支分痛苦

  支分痛苦分二:外与内

  癸一、外苦

  外苦分为生、老、病、死痛苦四瀑流。】

  人道支分痛苦分为外苦和内苦。外苦分为生、老、病、死四苦。

  【1、生苦:南瞻部洲有情众生多为胎生,彼漂泊之寻香近取识,由业习之风吹迫而进入父母精血中,初于凝酪、膜胞、血肉等七七四十九日间感受变苦,之后逐渐长出手脚肢节等时,如力士伸拉于四桩上;母胎狭小臭秽,如囚于黑暗地牢;母亲食冷热饮食时,如肚子贴在热汤或冰块上;母亲吃饱时,如岩石缝中遭受挤压;母亲饥饿时,如悬挂空中;母亲劳作时,感受如狂风席卷之痛苦等。而后降生时,业风吹动头脚倒转,如堕荆棘丛中;拽出产门时,如从拉丝孔中拽出一般;放于垫褥时,如堕入黄柏刺丛;剥下胎膜时,如同活剥生皮;擦拭不净物时,如遭铁棘抽身;抱于怀中时,如鹞鹰叼捉雏鸡;彼时,无论出现饥渴、凉热、病痛等任何痛苦,无有任何能力,只能啼哭不止;而后,虽暂时看似发育成长,然实际上寿命刹那刹那缩短,步步趋入死亡之处,故所作一切,仅于迎送行苦之因果中遭受痛苦。】

  以上讲解生苦。虽然往昔我们都感受过,但由于当时太小,如今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和记忆,但实际上和文中讲解的痛苦完全一致。这些痛苦从文字上没有难解之处,但如果我们没有反复观修,对生苦很难生起定解。

  从我们出生开始,每分每秒都在走向死亡。如果早晨离死亡还有三天时间,下午就只剩两天多。我们生时所做一切,如果没有佛法指引和善恶取舍,无非造作轮回之因,在生死沉浮中迎来送往种种痛苦。我们时时要以这样的方式思维,令自己对轮回产生坚固的厌离心,否则在平常修行过程中一旦对轮回产生羡慕之心,无论你修学什么法门,最终只能得到人天福报而非为解脱之因。

  【2、老苦:如是无有休止造作轮回之散乱,不知不觉已屈从于衰老的惩治。外四大衰弱,中气脉能力衰损,内痴哑盲聋等,已成痴呆呆神智不清;】

  人道外苦的第二种是老苦。无论我们现前风华正茂还是年富力强,我们都无法逃避正在变老的现实,各种老苦的显现也会随之而来。

  当四大开始衰弱,年轻时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逐渐开始无法成办。汉地有一种说法,年轻时要担负很多家庭、社会责任,所以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至于信仰,可以等到退休以后再说。但细致观待,我们真有把握等到老去的那一天吗?即便我们有幸等到了那一天,由于四大衰弱的缘故,眼睛可能老花,耳朵可能重听,身体各系统功能都开始老化,神智也变得混沌不清,此时即便想打坐也坐不住,想去求法也走不动。尤其高原环境气候恶劣,年龄稍微偏大一点的人很难长时间在高原修法。因此,四大衰弱会形成修法之障碍,年轻时就应该精进修法。

  【只见头发败如枯叶,额纹皱如破垫,口干瘪如岩窟,言语含糊不清;】

  汉地的方言本来就很多,随着年纪增大,口齿不清,更是难以清晰地表达。密勒日巴尊者也曾经说过,年纪大的时候,背驼了,腰弯了,只能颤颤巍巍慢慢地走,如同怕惊扰到鸟的抓鸟人一般。

  【身体热量耗失,衣衫单薄身无热暖;】

  现前年龄偏上一点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年轻时衣服穿得再单薄也不觉得冷,但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如果不多穿一点,可能就会感冒,或出现诸多不适。

  【举力衰减,衣重则不能抬举;】

  以前能做的事,人老了就做不了了。很多时候衣服穿得少,觉得身体不够温暖,穿多了,又觉得身体太过沉重。随着年龄的增上,这种左右为难的事情经常发生。

  【脸色枯暗,众人见不生喜;】

  从身的形象而言,老年人弯腰驼背,满面皱纹,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众人都不喜欢。但老年人也有慈祥的地方,所以也不是处处惹人厌。

  【虽喜着妙欲,却无力享用;】

  有些老年人虽然内心有很多想法,比如出去旅游,在高级酒店吃饭、住宿等,但由于年龄偏大,无法独自实现,只能依靠旁人,免不了看人眼色,遭受诸多痛苦。

  【身体四大紊乱,多病多灾;受众人侮辱,极其郁闷痛苦;临到死亡时,需当背负异熟之重担,无有谁人堪为救护,故极其痛苦。】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心中的空虚和恐惧也与日俱增。虽然有些人口中会说,风烛残年,来日无多,此生已无留恋,死而无憾,但这是否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很多老年人喜欢与亲友住在一起,或者时时嘱咐家人去看望他,不用带东西,只要陪在他身边说说话就好。这些充分说明他内心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能够留在世上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了。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二)总说人道根本痛苦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四)真正的孝道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二)口业之恶法等流果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四)座下护持见解应随顺当地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六)清楚显密差异的必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一课(四)修行应遵照传承祖师的教言而行持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四)传法要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二课(七)福祸寿命皆无常 唯有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七课(七)何谓隐蔽秘密
 圣者言教 第七课(五)为何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六)修行中的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四)引业与满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参禅的人不念佛求生净土很危险啊[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 三、明末的在家戒[栏目:菩萨戒指要]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栏目:黄念祖居士]
 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黄胜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常怀感恩,勉励自己[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心经》[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契理融和与契机创新[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体慧长老重申念佛持戒之重要[栏目:体慧法师]
 爱欲是修道的绊脚石 Love and Desire: The Stumbling Blocks in..[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