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六)莫轻小恶 莫嫌小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0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六)莫轻小恶 莫嫌小善  

  【如是善恶业之增长,即使轻微之业亦能引生大果,故于轻微恶业亦不可轻视,须当舍弃。《贤愚经》云:“虽为极少恶,勿轻念无害,火星纵微小,能焚如山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焚尽一切山林草木,而小小的恶业也可能成为堕入三恶趣之因。因此无论恶业多么微小,都必须及时予以断除。

  我们有些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平常都在调伏内心,小小的恶业应该不会有多大的过失。绝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要记住,一旦小小的恶业逐渐增长,就会摧毁所有的善根,甚至可能令你堕入三恶趣之中,所以要时时护持正念,即便恶业多么微小,都必须立即断除。修行就是要护持这样的正念,平时应该尽可能做得圆满一些。

  【即使微少善法亦不可轻视,应需取受。《贤愚经》云:“莫想诸善微,无益而轻视,如集诸水滴,渐当满大器。”】

  同样一个道理,善业纵微,也不能轻视。就像容器再大,也会被滴水盈满,善业再小,也可以成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因。所以不要轻视微小的善业,应该尽可能去做。

  比如你们走路时看见前面有一个玛尼堆。如果你从右绕拐过去,就是一门善行。但有时不愿意多走几步,直接从左绕过去,这就失去了行善的一个机会。要记住,即便这个善行很微小,但当功德逐渐增长的时候,它会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成办解脱,因此小小的善行也绝不能轻视。

  往昔有一个人行走在荒野之中,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三宝所依之处,于是用泥捏了一个佛像,放在路边,希望经过这条道路见到佛像的人都能播下成佛的种子。之后又来一个人,他看到庄严的佛像想:“这尊佛像如果这样放在路边,头顶没有穹盖,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可能就会毁了,该怎么办呢?”于是他四下搜寻,希望为佛像找一个遮风挡雨的方便,但是除了一只破鞋,什么都没找到。于是他把很破的鞋放在佛像的头上,走了。后来又来一个人,他看见佛像的头上顶着一只破鞋,觉得非常不恭敬,于是把这个鞋扔掉。这个公案中用泥捏佛像者、在佛像头上放置破鞋者以及把破鞋拿掉的三个人,当下都是一种善念,但仅凭这小小的一个善,最终都往生到三十三天。

  知道这些道理以后,我们平时在行持善法期间要时时铭记一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往昔别解脱戒的教授当中有很多公案讲解轻视小恶的过患。比如往昔有一位老比丘尼有点胖,所以其他人给她起了个外号叫“猪”。虽然起外号的人当时只是口里说说而已,但是后五百世都投生为猪。我们绝不能把这些公案当成故事,而要时时引以为戒,不造这样的恶业。

  从密乘的角度来说,也同样一个道理。往昔堪布昂琼的上师喇嘛龙多年龄逐渐增上,由于穿的衣服多,个子又高,身体又重,所以每次喇嘛龙多站起来都很不方便,堪布昂琼想直接把他抱起来也很困难。后来喇嘛龙多就在腰带外面放一条尾巴一样的长条腰带,这样每次要起来时,堪布昂琼拉一下,喇嘛龙多就能方便地站起来。时间长了,他们两个形成一种习惯,堪布昂琼每次问喇嘛龙多是不是要站起来的时候,会说:“你的尾巴需不需要拉?”,而喇嘛龙多每次要站起来的时候,会说:“过来过来,把我的尾巴拉一下,我要起来了。”但有一天,当堪布昂琼看到喇嘛龙多好像又要起来的时候说:“你的尾巴需不需要拉?”这时堪布昂琼说:“这是我们师徒之间天天开玩笑的话,不能怪你。但我作为你的导师,这样说话是不敬之语,罪过是非常大的。”这也告诫我们,类似这样小小的事情,可能我们无意当中也在造作,需要断除。

  但有些人可能又有疑问:“难道导师们说什么,自己都要去做吗?”当然,这要根据个人的条件来定夺,但是在能做到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去做。可能有些人又想:“不是说一进入佛门之后,就要把身口意三门全部供养上师三宝吗?供养之后,我还需要做什么吗?”当然,三门供养上师三宝功德无量,但导师不会天天背着你的身口意三门四处奔走。我们将三门供养三宝的目的,是为了护持三门,如同导师的三金刚一般。所以平常应该时时护持自己的内心,多从事一些善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五)不能诽谤因果缘起法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七)果报绝不空耗
 圣者言教 第二课(一)时时对治分别心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三)三乘教法寂灭轮回之因的方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一)初行者不宜一味排斥禅定逆缘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不善业之绮语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四)修行中的注意事项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三)调伏内心就是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一)于善知识作名医想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六)十善业之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87.问曰:一切布施皆以精进,何以但言此二施从精进生?[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山海空市」与「四不可得」[栏目:慧净法师]
 杂宝藏经白话 比丘补寺壁孔获命延报缘第六十八[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二十四)[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三皈五戒的意义(文珠法师)[栏目:三皈五戒]
 雁荡山能仁寺了法大和尚晋院法语[栏目:了法法师]
 第一篇:初修导引 参、起修基础 二、禅定要诀[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拜佛姿势的疑惑[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万佛圣城义务教育[栏目:宣化上人]
 大乘佛教的兴起[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