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四)功德田、恩田和福田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0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四)功德田、恩田和福田  

  【对境功德田即上师三宝;】

  如果以上师三宝为对境而造下罪业,将是最严重的过失。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以上师作为所依而造的一切罪业就如同触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般,罪过是非常大的。

  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一条就是不诽谤金刚上师。因为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对上师生起诽谤就已经诽谤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幼稚的想法:虽然诽谤导师,但自己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还是很有信心的。我想,这恐怕只是你用来自我安慰的口中说辞而已。要记住,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触犯第一条根本誓言者,未来的归宿是金刚地狱。因此,以上师及三宝为对境造下恶业,罪业是非常严重的。

  当然,若是以此为对境而做善业,功德不可思议。那若巴依止帝洛巴时,即便平常没有念诵、打坐,也没有从事其他善行,只是承侍上师的事业,最终却如实证悟到上师的密意,就是因为对境非常殊胜的原因。要时时铭记这一点。

  【恩田即父母,亲族长老,于己有大恩德者;】

  为什么大乘教法的核心是为天下所有一切众生而从事一切善法?就是因为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自己的父母,父母对儿女的恩德无以言表,因此为了回报一切父母的恩德而精进修法,誓将一切父母置于永恒安乐之地。我相信平常修行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如是观想。

  但要记住,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还有最慈祥的生身父母需要孝敬。自己平常对父母有多么孝敬,问问自己即知。有些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时对现世父母不能尽孝,但对三界六趣一切父母还是很有孝心的。我想,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应该好好观待一下自己的内心。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反驳——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很早就示现无常了,但佛陀却将老父搁置一旁而独自一人精进修法。虽然他不能在父亲面前承欢膝下,但众多经典不仍然认定释迦牟尼佛的行为是一种大孝吗?

  要知道的是,当时释迦牟尼佛内心对父亲的思念,对父母恩德的忆念之心是非常清净的,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为救度所有一切父母获得解脱而精进修学佛法,我们称之为大孝。但如今一些人对今生的父母并不孝顺,平常内心中也没有这样的孝心,却借口自己是在修大孝道,我想这样的“孝心”还是需要细致观待一下为妙。知道这些道理以后,平常服侍自己的父母、恭敬长辈以及对自己有恩德的人,都称之为修法。

  【悲田即病人、痛苦者、依附于己者等,于彼等所作一切利益及伤害。】

  如今有很多人根据个人的条件在帮助一些身体不大好,或者正在感受痛苦的人,这也是一门修行,就是在积累福报。因为这些都是令自己烦恼消尽而功德增长的对境。

  以上所讲解的功德田、恩田和悲田,我们都称之为具德根本的对境。若在这样的对境前造善,功德非常广大。同样,若在这样的对境之前造恶,过失也非常严重。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三)时时忏悔对治烦恼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五)不能诽谤因果缘起法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二)调伏内心才是真正的胜利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三)以妄念多寡判断见解高低则易落入庸俗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一)诸佛菩萨形象不同功德事业无异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九)对修法的嘱咐
 圣者言教 第八课(四)万法摄一才能迅速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六)应珍惜闻法因缘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八)修学密法不可忽视修行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九)盲目闭关不可取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九)异熟果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七)有生必有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谈佛画[栏目:周叔迦居士]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礼敬诸佛」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But he says he wants to share his religion with me..[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醒来[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如何报答师父的恩情,如何培养并时常保持自己的恭敬?[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认识生命——做快乐人[栏目:仁焕法师]
 感悟人生(索达吉堪布)[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什么叫做珍惜人身[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开悟要印证才算数[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