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7

  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一念必落一法界”,这说明我们的前途、我们的命运完全是我们心念决定的。每一个众生,他的本能上都是要离苦得乐的,但是光有这个本能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本能要变成推动力,去认识佛法,把这个本能变成一种理智的心念,善的念。不善的念要认识它,然后防护善念,这样自己才能绝对离苦得乐,离苦得乐的这种本能升华成我们的一种理智。所以佛教的智慧叫“理智的教育”,所有生命都需要它。古代人需要它,未来人也需要它,当下的人更需要它。

  就像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安定的世界、和平的世界,这是每一个众生的话。世界和平,不要大国欺负小国,不要强者欺负弱者,我觉得连本拉登都会这么讲。但是怎么样能达到?一切众生都需要快乐,要脱离痛苦,这是所有众生本能的需求,每一个众生没有一个不需要世界和平,希望这个国家乱,没有的!把这个本能的需求变成一种理智的行为,才能得到我们想得到的东西。

  修行是必须的,不修行人也在修,为什么?因为他不可能永远处在这个当下的业报,既然是业报,这业报的生命不舍昼夜。有一次孔夫子带着弟子们看见一条河,看到水不停的在流,就说:生命就像这个流水一样奔腾不息,不舍昼夜。修的人在修,不修的人也在修。修的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前途,不修的人是茫无所知,完全是被动状态。

  所以今天强调的是我们打坐在干嘛?让我们的心放光呢?还是让我们的心沉迷,暗淡无光打磕睡呢?这很重要的。心的本体是无为法,但是心无量劫来,不善的习气要修改,好的习气要建立,这是有为法。

  古代大德特别是我们达摩祖师把佛法传到中国的时候,就有一个对我们的警惕,同时也是一个感慨:以后人悟得心的人多,修心的人少,因为人人都有心呐。看了佛经之后,马上就不得了了:我开悟了,我己经开悟了,我也有心呐!谁没有心啊?有什么了不起,猫狗蝇蚊都有心的。所以拜师访道就是为了要明白这个心,但是明白之后也没什么了不起,还要开始修!所以达摩祖师《血脉论》里边还要“起行”,“理需顿悟”。如果没有它,你修什么呢,也不知道怎么修,都悟了之后“事需渐修”。达摩祖师讲的也很清楚,消磨其心,也不是一下子就消磨掉的。

  要悟到这个理,它本身是不生不灭的,你悟它也在,不悟它也在,虽然掉地狱也不减少一分,虽然成佛也不增加一分,这是属于无为法。但是要去行持它,要琢磨它的习气,已经生的恶要让它灭,未生的善要让它生,这是一个有为法。所以有的人在体认自性的时候,显得那样悠闲自在,甚至在呵佛骂祖。但是从修行这个有为的形式来说的话,兢兢业业,刻刻苦苦,那个刻苦的精神感天动地,甚至对众生的一丝之善都要生随喜之心!

  万法归宗啊!大家需要把所有的时间,处在的所有的空间,所有的精力都应当来参究,来回向这个学习,随份随力,随时随境都应当这样学习。

  ——摘自2008.05.02传喜法师《万法归宗》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二因缘破除无明
下一篇:深信因果改造命运
 准提神咒有传承 三宝常住有精神
 感恩佛菩萨的悲愿
 不可“小”觑之——光明楼开示
 悟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菩萨慈悲勇担众生业
 威德智慧之舞
 《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六)
 同沾法喜 同得加持
 朝圣圆满降吉祥 施与圣地的加持
 最后的香格里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世今生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栏目: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
 妙境老和尚法语[栏目:妙境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This Life Which is Wonderful and Evanescent[栏目:Zen Buddhism]
 第七章 佛使比丘 自然内观法[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如果我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那往生之后,多久可以回来?[栏目:格花堪布]
 许多初学佛的同修喜欢听经,不爱做功课,应该如何看待听经与做功课的关系?[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参禅要旨 六、怎样学菩萨道[栏目:参禅要旨·虚云禅师]
 第十三 大集积经之义释[栏目:大义释]
 闻佛法音得真智慧[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