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少林农场话农禅(释延子)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4

少林农场话农禅

◎释延子
  
  少林农场位于嵩山少林寺西约一公里,是少林寺僧众日常出坡禅耕的地方。农场总面积1600余亩,现种植小麦100余亩,蔬菜20多亩,各种果树40余亩。秉承着禅寺农禅并重、自给自足的理念,少林农场为寺院四百多僧众提供了粮食、蔬菜、各种香料、中草药以及观光植物等。
  禅宗第一祖庭少林寺这座名扬海内外的千年古刹,在永信方丈的带领下,不但使少林功夫走出了国门、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张璀璨名片,在“禅”的恢复上更是有所造诣。为了秉承历代高僧大德慈悲济世、农禅并重之家风,永信方丈带领全寺僧众建设千亩农场,开展农耕禅,把农耕与禅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利益众生。
  农禅并重的生活可以追溯到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道信(579—651年),俗姓司马,原籍河内,后徙于蕲州(今湖北内)。《传灯录》云:“(道信)运斤挥刃,无避种生。炊爨饮啖,静渐宿触”。从而开辟了农禅并重风气。但真正使农禅并重制度化、规范化并流传开来的则是百丈怀海禅师。怀海禅师(720—814年),俗姓王,福州长乐(今福建内)人,著《百丈清规》,建立丛林制度,开垦山林农田,以自耕自食为主,播种收获也如普通平民一样,依照政府法令规定要完粮纳税。全寺上下,无论长幼就须一同劳动,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而确立了自给自足、农禅并重的中国式道风。
  此后,农禅并重的丛林制度广泛流行,除禅宗内部外,其余各宗也都竞相效仿,从而为佛教能够在中国立足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赵朴老曾在《天童寺》一诗中盛赞农禅并重道风:“同心戮力务工农,真见勤劳养道风。会得新新堂上意,搬柴搬谷是神通。”
  如今,在永信方丈的指导下,少林农场将因地制宜,打造成集观光采摘、农业科普、禅耕体验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农场。不仅可以弘扬禅文化,同时也能为中国梦的组成部分——“粮食安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农耕禅是改变大众亚健康的健康生活方式,祈愿未来农禅文化走近千家万户,普利十方檀越,为民众提供健康的物质食材和精神食粮。
  阿弥陀佛!

摘自《禅露》杂志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石阶与石佛(肖艳)
下一篇:法师的含义与德行(李忠)
 焚香静思(罗其凤)
 法以契机为最妙(妙莲)
 禅茶一味(胡春业)
 菩萨的意义(佛成)
 持戒为悟道的资粮(大愿)
 受钱之过患(汤敏达)
 阿莲文选四题(阿莲)
 八关斋戒三十八讲(惟觉老和尚)
 心可以打太极
 出世法(广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戒幢佛学研究所周末论坛的开示[栏目:济群法师]
 以三种安忍来面对修行中的一切困难[栏目:达真堪布]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真假动静偈[栏目:达观法师]
 安住时放松不下来...[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心存速证易着魔[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四章 梅花与道情[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讲于基隆海会寺)[栏目:道源法师]
 五百罗汉 498、注茶迦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十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