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屠夫真言讲记八
 
{返回 屠夫真言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51

  屠夫真言讲记八

  桑昂丹增传讲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愿尽虚空之际一切有情即生皆能获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的果位,为此而宣讲华智仁波切的教言《认识法与世间之善论——屠夫真言解脱道梯》,请大众如理听、如法修持,以此无上的菩提心所摄受而善听。

  华智仁波切所著的《屠夫真言》全论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分为四个科判:何谓法与法之规、如何区别法与法规、法与法规如何舍、法与法规如何取,总结概括的话就已包括在法与法规之中了。何谓法与法规、如何区分法与法规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法与法规如何舍、法与法规如何取、法规舍的方式是什么,已经宣讲到此处了。

  之前所宣的要时时以正知正念去反观自心,这个是非常关要的。如果你能做到时时以正知正念而反观自心、观察自心,所有的法与法规都已经包括在此中了。之前所宣的法义就是如是的,对自己的心以正知正念摄受,依止正知正念而反观自心、观察自心,如果这样能做到的话,心之性相就能认识。如果能认识心之性相的话,此中就已经包括了三皈、三戒和三乘,也就是教法、证法已经包括在此中了,如何包括的之前昨天已宣讲完毕。依止正知正念而能去反观自心的话,自然你的心之性相就能认识,如果能认识的话,上师的意和你的心就能相融,此相融当中三皈、三戒、三乘都包括在此中了,此时你就会认识到:哦,原来三戒、三皈的总集就是上师,一切诸佛的总集就是上师,你自然就能认识,以上是昨天所宣的法义。

  今天所宣的是上师为一切诸佛之应化,为什么是应化?接着做宣讲:

  三世一切诸佛尊,法身之中均平等。所有圣上师,幻化基界均平等。

  一切上师即为佛,密意法身无分离。一切诸佛为上师,顺化所化如是现。

  所有的一切诸佛在法身之中是无异的、是平等的;所有的一切上师在幻化基界中也是无异的、是平等的。法身平等和幻化基界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一切诸佛在法身之中是无异的、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上师在幻化基界当中也是无异的、皆是平等的。“一切上师即为佛”为什么呢?之前所宣的所有一切上师在幻化基界是平等的,为什么一切上师是佛呢?因为上师已经证得了法身密意,在法身密意界当中,上师与佛是没有分离的,皆是无异、平等的。“一切诸佛为上师,顺化所化如是现”。为什么一切诸佛是上师?那么就是佛为了所化,随顺所化而显现的就是上师像。因此之故上师之外没有佛,佛之外没有上师,上师即是佛、佛即是上师,接着以比喻说明:

  时间之故独一月,数现大小种种形。所化之故唯上师,化现种种相驾临。

  箕宿之故唯一月,一时月影现无数。众生心故唯一师,同呈种种上师相。

  “时间之故独一月”,为什么呢?一号的月亮是很小,接着二号、三号、四号……次第地这个月亮会越来越大,出现大小之形象;同样的众生因业力之故,唯一的上师也会化现种种的相而驾临。

  箕宿就是水器,“箕宿之故唯一月”,随箕宿或者水器的大小不同,大的话就会显现大的月亮,小的话就会呈现小的月亮,因此在一时当中月影也会显现无数不同之形象;如此比喻般的众生因不同的心之故,唯一的上师在同时也会呈现出种种不同的形象。那么此为何意呢?就是说同一位上师随所化众生不同而呈现的应化之相是很多的。比如说喇嘛仁波切以前示现病相之时,当时我祈请他,就说:“祈请您的应化迅速降临到此。”当时这样祈请以后,喇嘛仁波切就说:“好。”接着又哭泣地祈请以后,又说,好。接着又祈请喇嘛的仁波切的应化迅速降临到这里就是世间,摄受我们。又祈请以后就说,好。接着又祈请之时,此时喇嘛仁波切就说,难道你不知道吗?我现在在同一时间当中,我的应化有百千万亿在应化当中,难道你不知道吗?就这样就呵斥。与这个比喻相似的,比如,在百千万亿的水器当中,月影会显现百千万亿之相。与这个比喻相似的,上师同样是因众生的业力之故,同时也会显现很多相的。比如贤劫千佛,贤劫千佛应所化众生而显现的种种相,那么此等都是一个上师的应化或者一个佛的应化。除此之外是并无异的。你能如是而认识到,哦,原来上师有种种的应化相而在度化众生。那么一切都是上师的应化,你就能认识了。

  乌云之故唯一月,光芒隐现种种相。妄念之故唯一师,呈现贤劣功过相。

  “乌云之故唯一月”,月亮它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因为乌云的多少或者厚薄,那么这个光芒会有隐或者现种种相。如此比喻般的,那么这个妄念之故,众生的妄念之故,上师呈现的相也是贤劣功过之相。而上师本面,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就是说上师的相有净或不净,这并非是说上师的本体有净不净,不是的。而是自己的业力或者妄念之故,会显现就是说看见上师有净或不净之相的。这一点自己要认识的。如果这个不净认为是上师的过失,那么以后上师的加持,这个加持就障蔽了,会障蔽的。因此这个过患是自己的,应该做净观。净观的话,那么你就能得到加持。

  业力之故唯一月,阴晴圆缺别别现。意乐之故唯一师,显现信心邪见相。

  那么此为何意?比如因业力之故,比如因人的业力之故,这个月亮呈现的是清凉之相;而饿鬼道的话,因业力之故,这个月亮就是炎热之相。如此比喻般的,因弟子的意乐之故,那么对上师呢,有些具足信心,有些具有的就是邪见之相,如是而呈不同之相。

  昼夜之故唯一月,呈现显与隐等相。利众之故唯一师,呈现涅槃与住相。

  因为昼夜之故,这个唯一月也会呈现显现或者是隐没之相。“利众之故唯一师”,上师也会呈现涅槃相或者住世相。因昼夜之故,月亮会呈现显相或隐相,但是对月亮的本体而言,根本没有有或是没有或者呈现显相或者隐相,这种变化是没有的。同样上师因利生之故,会呈现涅槃或者是住世这种相。但是上师的本体当中就根本不存在什么涅槃和住世之相。

  一切上师唯一身,根本上师即为佛,直指自心为法身,故恩超胜一切佛。

  一切上师当中,唯一的根本上师就是佛。什么称之为根本上师?就是直指自心为法身,就称之为佛。如果能做到直指自心为法身的话,那么他的恩德已经超胜一切诸佛。

  三传诸师本唯一,异相诸师无分别,事业无别无逝住,故得深恩为根本。

  三传诸师在这个本体当中是唯一的,都是一个本体。异相诸师也是同样在一个上师本体当中,是没有任何分别的。事业无别也就是没有圆寂或者住世,故得深恩,得到深恩就为根本上师。你们在听闻之时,要抓住这个基或者根本。那么这个根本和基是什么呢?就是之前所宣的,以正知正念摄受而反观自心。认识自心之性相,就称之为基和根本。那么这个失去而你去听,哦,上师包括很多,上师的本体是无异的,讲解很多的话,你是无法理解的。抓住这个根本,是非常关要的。

  利他事业乃上师,自私修持非上师。宣三乘法乃上师,不宣妙法非上师。

  善调徒心乃上师,心未调柔非上师。

  上师的性相应该是如是的。在座的大众一定要认识上师的性相,那么什么是上师的性相?此处所宣般的。“利他事业乃上师,自私修持非上师。宣三乘法乃上师,不宣妙法非上师。善调徒心乃上师,心未调柔非上师。”善调弟子心的就称为上师。如果善调弟子相续的这个三毒烦恼,如是而宣讲,如是能对治的。能调伏弟子相续的烦恼的话,那么这个就称之为是上师。如果弟子相续的烦恼无法调顺、调伏的话,那么这个就非上师喽。调心、就是调三毒或者对治三毒,其实就没有什么去对治的,那么就是依止正知正念而反观自心、观察自心之时,认识自心,也就是说三毒之自性能认识的话,那么除此之外就没有说是有个调心或者调三毒,没有了。那么应该是这样的,光是说是哦,弟子相续的三毒或烦恼,此等要调伏,光说调伏没用的。那么如何去调伏?这个大众要认识。

  修持善法乃上师,行持罪恶非上师。

  就是让弟子的相续、让他们能修持善法,这样能做到就称之为上师。弟子的相续无法做到行持善法,那么这就无法称之为上师。能让弟子的心转变为善法,就称之为上师。如果是让弟子的心无法转变为善法的,就是无法对治、无法入善法的话,无法称之为上师。而这个上师并非是外相长得很庄严,或者穿着的衣服很华丽,这样的上师不一定就称之为上师。真正的上师如何去区别?弟子的心能改变为善法,就称之为是上师。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山坡,有个岩洞当中有很多鬼。他们就想吃的。因为饿了想吃。这个时候,牧场搬迁,有个牧民搬迁就搬到这个山坡之下。那么当时他们就说,哦,我们要吃他。当牧民一家搬迁到这个山坡下,刚开始撑帐篷之时,因为他们这家人的这个年轻的人,也就是父亲吧,他的脖子上有个嘎呜盒,因为有嘎呜盒之故,这些鬼就无法吃他。因为撑帐篷的话很累,很累之故,他就把嘎呜盒取下来,就套在了他的小孩的脖子上。刚开始小孩也在边上玩,这个时候那么鬼呢,也无法吃到。最后这个小孩玩就最后,就跑到山坡之下之时,他们就跑下来以后,把这个父亲的内脏取出来开始吃,这时候这个父亲很疼痛,疼痛之时家人请了一个上师,就是祈请了一个上师,这个上师头上戴的是金帽,身着绸缎的衣服,骑着马,而且他有很多马匹。这样祈请他到这里以后,这个上师念诵了很多,念诵之时,那么这个鬼呢,一点都不害怕。那么就这样,最后就没有任何好转。接着呢,就出现一个撑着拐杖的、衣服很破陋的这样一个出家众、上师。他们看到以后就祈请他,祈请他来念诵,刚开始之时,这些鬼就很害怕。第一个勾召之时,就把这个父亲的内脏全部勾回了这个父亲的内脏当中了。最后再次勾召之时,把鬼都勾召过来以后,最后就用沙石抛石以后,那么这些沙石就融入到这些鬼的身上以后,就遭受着无数的痛苦。

  跟这个故事或公案一样的,那么外在的相,外在相很庄严,或者是穿着很华丽或者名气很大,不一定这就是真正的上师。总之就是能令弟子的相续入善法、修持善法,这样能做到就称之为是上师,如果弟子的相续未能入善法、无法修持善法,那么这个就无法称之为上师。上师与父母是有些相似的,父母怎么样,子女就会怎么样。如此比喻般,上师怎么样,那么这个弟子也会转变成如是的上师的。因此之故,依止一个具相的上师,是非常关要的。如果他的父母是一个盗贼的话,子女也有可能会成为盗贼的;父母是妄言者的话,子女也会成为妄语者;父母的嗔恨心很重的话,子女的嗔恨心也会很重的;父母的贪心很重的话,子女的贪心也会很重的;如果父母的相续,性格或者人格很贤善的话,那么子女也会这样的,如此比喻般的,上师如果是贪心很重的,弟子贪心也会很重;如果上师的嗔恨心很重的,弟子的嗔恨心也跟着会重的;上师的嫉妒心很重的,弟子的嫉妒心也会重的;上师的这个傲慢心很重的,弟子的傲慢心也会重的;如果上师的相续有信心的话,弟子的相续也会具足信心;如果上师的相续有菩提心的话,弟子的相续也会生起菩提心的。如果上师的相续有智慧的话,弟子的相续也具足智慧。因此之故,观察上师是不是具法相的上师是非常关要的。

  结缘具益乃上师,无具利益非上师。具胜大悲乃上师,无悲悯心非上师。

  所有一切上师尊,名称行相虽不同,然者法身皆平等,一切事业亦平等,

  意愿利生皆平等。

  弘法利生善调他相续,安置结缘清净之善道,彼之根本应具大悲心,此乃上师一切皆平等。

  如果结缘具益的话就是具法相之上师,如果不具利益就不是上师了;如果上师的相续具足大悲心就是上师,没有悲悯心就不是上师了。所有具足功德的上师尊名称和行相虽然不同,但是法身事业、意愿和利生都是平等的。安置利生、善调他相续、安置结缘于清净之善道,根本就是上师的相续应该具足大悲心,就是这样的上师一切皆是平等的。

  以上所宣的是上师的行相,上师乃是九宝之尊,九宝之尊就称为是上师具足这个法相,也讲解了不具足法相的上师是怎么样的,这样辨别以后,如何去依止上师、观想上师、供养上师、赞叹上师、祈祷上师,如何去修持上师,接着继续宣讲。

  依止上师修持师,彼摄八万等法门。此乃究竟唯要义,即为敬信之功德。

  依止上师而去观修或者修持上师的话,此当中已经包括了八万四千之法门。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已经包括在观想上师、供养上师、修持上师当中。但是此必须要具足一个究竟之要义、修持之要义,那么此究竟之要义是什么呢?必须要具足敬信!

  开启一切之法门,寂灭一切修行障,证得一切教言义,彼为敬信之功德。

  要开启一切法之门或寂灭一切修行之障,一切功德要想日日增上,完全依赖于什么呢?完全依赖于敬信。

  授予一切大悲心,即成一切加持器,聚集诸悉地精华,此为敬信之功德。

  授予赐予,就是上师大悲加持,而且得到加持又成为一切修持法之法器,也能得到一切诸法之悉地精华,这也完全依赖于敬信。

  一切邪魔无阻障,一切障碍无染污。一切业障自清净,此为敬信之功德。

  一切邪魔都无法障碍你的,一切罪障也无法染污你的,一切罪障自然能清净的,这也完全依赖于敬信。因此之故,要认识敬信之功德。

  不起不敬等邪念,临终之时无痛苦,熄灭中阴迷乱相,此为敬信之功德。

  此处的敬信就是恒常祈祷上师!就是对上师以敬信而祈祷。忆念上师、护持此面,这就称之为敬信。如上所宣般,上师的大悲要融入你的相续,必须要具足敬信。同样,上师的加持要融入你的相续,或者你要成器的话,也必须要具足敬信。你要得到诸悉地的精华,也必须要具足敬信。要消除一切邪魔之障碍,对上师也必须要具足信心。同样,你的一切罪障要清净的话,也必须要具足敬信。同样,你的相续不会生起非法之邪念的话,也必须要对上师具足信心;临终之时没有痛苦,不起现痛苦的话,也需要对上师具足敬信;熄灭中阴的迷乱相,也唯有对上师具足敬信。因此之故,完全都取决于这个敬信,对上师的敬信。因此之故,苦乐好坏、此生或者来世,时时对上师具足敬信而做祈祷,是非常关要。

  此生圣者慈摄受,临终显现上师相,未来获得清净刹,此为敬信之功德。

  不离一切皈依处,意愿任运而成就,暂时究竟和二利,此为敬信之功德。

  善心证悟渐增上,地道证悟自然现,究竟意心融一味,此为敬信之功德。

  圣者上师要摄受你,对上师要完全具足敬信。同样的,临终的时候,要起现上师的相,也完全要对上师具足敬信的。未来你要获得或者往生清净刹的话,也唯有对上师具足敬信。同样,不离一切皈依处的话,完全也要具足对上师的敬信。意愿、一切意愿任运而需要成就的话,那么自然也要对上师具足敬信。暂时或究竟的二利,自利或他利要圆满获得,也完全要对上师具足敬信;你的善心之念要逐渐地增上,也完全要对上师具足敬信;地道证悟自然显现,也完全对上师要具足敬信。究竟呢,意心相融,与上师意心相融,也完全要依赖于对上师的敬信。因此之故完全取决于敬信,这要认识的。那么什么是敬信?敬信就是你恒常忆念上师,有这样一种念,此念当中,你有欲求上师的行迹,如是去做,那么上师的功德如是能得到。这样时常保持这样一种念,就称之为敬信。对上师恭敬、忆念上师有这样一种正念,此念当中上师的功德或者上师的大悲加持,如是能得到。也就是说忆念之心。同样的,欲求得到上师的功德和大悲加持,欲求上师的密意融入相续,就要精进去修持此方便。总之在相续恒时忆念上师、有一种欢喜和感恩或者是悲忧这样一种忆念、相融地护持此面就称之为敬信。此是非常关要、重要,或者关要当中的非常关要。在座的大众回到家乡以后,你对谁有信心,或你的根本上师是谁,那么对他时常忆念,恭敬而忆念、不遗忘,这个是非常关要的!

  我们现在在轮回当中,轮回是无常的。因此之故,苦乐都是无常的,无常到什么呢,无常像什么样呢?就如同草间的露珠般的,只要碰击它一下就会掉下来。如此般,我们的现在就是说,这个无常什么时候起现,谁都无法预料的。今天或者明天,今年或者明年,什么时候起现无常,都是很难以预料的。因此之故,对上师具足敬信、时常不忘记忆念上师,这个是非常关要、关要当中的关要!现今能恒常不间断地忆念上师、护持此面,此面当中具足敬信去忆念上师,这个是非常关要的。现今就要串习去做,不然的话临终之时,心想我这个时候再忆念上师,那么此时忆念上师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之故现今开始就要时常不间断地忆念上师而作串习,这样去串习以后,临终之时你自然就能忆念到上师。

  现今就要时常去忆念上师的,因为这个无常什么时候起现是很难以预料的,所以不要执为常有,应该时时有一种无常之念,这样有无常之念的话,会勉励你不被懈怠、懒惰所缚,它如同鞭子般的。要想让一匹马跑的快的话,就要用鞭子去鞭它;如此比喻般时常要有这个无常之念,有无常之念的话你刹那之间就能忆念上师,不会被懈怠、懒惰和拖延所缚,因此之故时常观想无常是非常重要的。现今有吃的、有穿的、没有病,而且生活也比较安乐,这个时候就不要忘记临终的痛苦,因为什么时候突然出现无常是很难以预料的,你再没有病,也会突然出现无常的;你的心非常安乐,也会突然出现无常的;同样你的财富再多,也会突然出现无常的;或者你的名声很大,也会突然出现无常的……因此这个无常什么时候起现是很难以预料的,所以时时要忆念上师,现今没有病而且受用又圆满,此时你临终的痛苦会遗忘的,当临终的痛苦出现之时你是无法堪忍的,要断除临终的痛苦,现今起就要祈祷上师、忆念上师,不间断地这样去做。

  比如之前有一个昌都地区的四十多岁的在家人,四十岁之前他无病、也比较富裕,因为狩猎,用狩猎动物的皮做生意因此比较富裕,也有家人,受用也比较圆满。当四十岁的时候突然起现一种病,到医院无法医治,最后就到了亚青,到亚青之时,此时的他一方面说与家人不想分离的痛苦,与财物分离的痛苦,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不想死亡的畏惧等等痛苦,此时让他忆念上师或者祈祷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他去做的话,他根本就没有这样一种祈祷的意念,在他的相续根本是无法做到的。当时他就说:“上师!活佛!不要让我死!我不想死!”或者“医生!你医治我!给我输液!不要让我死!……”就在这样一种恐惧当中,那么此时哪怕有很多医生围着他,或者是哪怕给他输一千瓶液体,对他都是无法补救的;或者哪怕是一千位上师扶着他,也是无法补救的;同样的就算药师佛赐予药也是无法补救的;或者是金刚手菩萨守护他,也都是无法补救的……此时唯有在痛苦之中。要避免这种痛苦,现今就要忆念上师。如果恒常祈祷上师、忆念上师的话,临终的时候自然你就没有任何的痛苦,此时会有欢喜心,对财物或一切受用没有任何执著而在欢喜当中你会往生的,真能这样做到的。

  比如密勒日巴尊者如是所宣的:病了没有人问,临终之时没有人哭泣,室外没有足印,室内没有血迹,能如是而死亡的话,那我瑜伽士的这个心意也就满足了,如是所宣般的。再比如今年居士林有个老觉姆往生了,她在往生之前十五到二十天当中无法饮食,连一滴水都无法饮用,就这样一种状态当中,当时我去看她之时,在她的相续根本一丝一毫的痛苦都没有,完全处于一种欢喜的信心当中,当时我就说“不要忘记上师”,当这样讲解之时她就笑,她说:“我从十五岁、二十岁开始就在观修上师,而现今的上师就在自己的前方,如同晒太阳般的,从来没有分离过。”她就如是而往生的,圆寂之时完全处于这样一种欢喜当中。

  因此之故现今就忆念上师、祈祷上师是尤为关要的!不然的话现今不去串习、不去观修上师,临终之时再去忆念,那么这个时候你是很难忆念上师的。如果你们在昼夜六时当中不忘记、不遗忘上师而祈祷上师,这是最上等的;如果这做不到的话,一天当中六次或七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如果这个都做不到的话,一天当中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早晨一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下午一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期望。这应该不是很难做到的,哪怕你的单位管得很严的话,你心中忆念上师、口中祈祷:“上师遍知!”这个应该还是可以做到。自然其他的打坐、念诵或者修五加行,或者念诵皈依、百字明等等,在单位当中你自然是无法做到的,这个我也知道,但是在单位里你心中忆念上师,这个没人制止你吧!因此之故你们一天当中最少都要两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这样的话现今呢好像是为我自己而在期望你们,但是你临终的时候,你自然会认识,哦,原来阿松活佛、阿松上师,就是说如是讲解的必要性,是这么具足必要性的。哦,原来是这样,是非常感恩!那么你此时能认识的。因此之故,恒常忆念上师,具足敬信祈祷上师是非常关要的。

  唯一恭敬上师尊,不变上师恒依止。敬语言说与不说,祈祷或与不祈祷,

  聚集教言获得加持除违障,净除生死中阴迷相现后乐,

  诸愿成就究竟获得正等觉,成千教言精华乃敬信功德。

  依止上师、修持上师,对上师具足敬信,这样去做的话,并不在于外在的敬语说与没有说;或者外在的祈祷或者不祈祷,总之心中对上师具足信心、忆念上师,此已经聚集了所有的教言,也能获得所有的加持,也能遣除一切障碍,也能净除生死中阴的迷乱相,而能起现快乐自在,一切意愿成就,究竟能获得正等觉佛之果位。对上师具足敬信、忆念上师,成千教言之精华就是这个敬信。

  依师便为敬信非敬辞,修师便为敬信非祈祷。

  若具敬信所作获加持,无有敬信所行悉无益。

  如果在心中对上师具足信心和敬信,并不在于外在的弯腰或者怎么样,如果心中没有信心和敬信,只是外在装模作样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同样修持上师,一心一意地对上师具足信心和恭敬,并不在于只是口中祈祷:“上师遍知!上师遍知!”这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具足敬信,所有的加持都能获得,如果没有敬信的话,你所行一切都无法得到利益的。接着是概要而做讲解:

  三律仪与三乘教,虽为异名总摄一。断除妄念调自续,虽为异名总摄一。

  是故一法摄诸义,上师口诀调自心。此乃百川入海教,亦具一五六九法。

  所谓心续即分别,分别之外无心续,总摄八万四千法。

  此处如前所宣的,依止正知正念而反观自心、观察自续,认识心之本面或者心之性相的话,此中就已经包括了三戒和三乘教法。三戒和三乘教法虽然是异名,但是心的这个本面能认识的话,他的义就已经摄一了;同样的你认识心的这个实相的话,那么断除妄念和调自续虽然是异名,但是都是一个意思。因此之故一切诸法之要义是什么?就是依上师的口诀去调自续,上师口诀调自续就是以上师所宣的反观自续的方式方法,如是去做的话,那么百川入海般的教法,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已经概括在依止正知正念而反观自续、观察自续、认识心之本面、心之性相,都已经包括在此中了。

  如是轮回等显相,分别妄念诠释之。一切涅槃等显相,亦为分别之诠释。

  是故善恶乃妄念,道与非道乃妄念,我与无我仅分别,诸见宗派乃分别,

  是故调伏分别念,乃为一切前后要。

  轮回也是分别念在安立,涅槃也是分别念在安立;善也是同样的,恶也是同样的;道与非道或我与无我,或者是诸见和宗派也都是分别念在安立。总之轮回之根也是这个分别念,涅槃也是分别念,善的根也是分别念,恶的根也是分别念,一切皆是分别念。因此之故主要去调这个分别念,这是最为关要的。

  此文前后复宣故,因乃殊胜精要义。

  为什么前面讲解、后面也讲解,因为这个是非常的关要,复次讲解的原因也在此处。刚才所宣的轮回之根本是分别念,涅槃之根本也是分别念,善恶之根本是分别念,因此之故主要就是这个,要调伏这个分别念。那么这个分别念如何去调伏呢?

  如何调伏分别念:最初剖析调妄念,中间直视调妄念,最后安住调妄念。

  初始辨别善与恶,增盛善业除罪恶。信心菩提智慧善,贪欲瞋恚愚痴恶。

  应该如是去调伏这个分别念:最初剖析调伏妄念或分别念,应该分清黑白,黑就是恶业、白就是善业,依正知正念去分析、剖析是善还是恶,或者是白还是黑,这样去调伏这个分别念。最初分析或者剖析这个妄念的时候,以正知正念去辨别你相续生的是善念还是恶念,要辨别是白或是黑,是善或是恶,如果是善念的话,就要增盛善业、断除恶业。如果是善念,就应该让他增上;如果是恶念,就应该断除,应该这样去做的。信心、菩提心、智慧就属于是白,也就是善;贪欲、嗔恚和愚痴属于是黑,也就是恶。

  三善解脱之道途,若一善即暂究竟。三恶恶趣之径门,若一恶即暂究恶。

  信心、菩提心和智慧就称之为三善,如果具足三善就是解脱之道途。如果此善你能增盛的话,那么此善暂时和究竟都会成为善业的。什么是三恶呢?贪嗔痴就是三恶,如果三恶炽盛就是恶趣之门径,如果这个炽盛的话,暂时和究竟都会恶的。暂时和究竟都是恶的话,那么遭受的都是痛苦。

  信心即摄一切善,菩提心乃大乘基,智慧解脱之根本,是故应生彼三善。

  信心是摄一切善的,能开启一切法之门的是皈依,开启皈依之门的就是信心。如此比喻般的信心摄受一切的善。菩提心是大乘之基,智慧是解脱之根本,之前宣讲过的唯一之妙药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解脱之根本,因此之故应该在相续生起三善。

  贪欲执著诸三有,嗔恚起现一切苦,痴乃贪嗔果之源,是故应断彼三恶。

  被三有所缚完全取决于这个贪欲,有贪欲的话就会被三有所缚,嗔恚就会起现一切痛苦,愚痴就是这个心之性相无法认识,有愚痴的话,贪嗔之果完全源于这个愚痴。因此之故应该断除此三恶。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明天《屠夫真言》就会讲解完毕。此次所宣的法希望大众铭记于心、如理去实践,这样是非常关要、也会具义的。光是听而没有去实践是无法具义的。比如你知道这个药之理由,也认识这个是药,但是你没有饮用这个药的话就无法医治你的病。因此之故你知道这个药的功能,知道以后你就要饮用,饮用以后你的这个病就会医好的;如此般的你听法以后去实践的话,我们被烦恼所缚的这种痛苦,自然以此实践就能对治的,这样的话就具义了。


{返回 屠夫真言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屠夫真言讲记九
下一篇:屠夫真言讲记七
 屠夫真言讲记一
 屠夫真言讲记五
 屠夫真言讲记七
 屠夫真言讲记二
 屠夫真言讲记九
 屠夫真言讲记四
 屠夫真言讲记三
 屠夫真言讲记八
 屠夫真言讲记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密[栏目:田光烈教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上 4[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七五自述[栏目:唐仲容居士]
 16、既然世间人的无患根识所取的境和八地以下的菩萨在出定时所见的相同,甚至大中观建立名言谛时,对此幻..[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四六)[栏目:杂阿含经]
 PART 1 - 我选择修持念“佛陀” MY CHOICE WAS BUDDHO MEDITATIO..[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华严经》入门心得[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谈物质之状态与四大的关系兼论密勒日巴的神通[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五、六道轮回[栏目:塔汤仁波切]
 平常禅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六章 静坐的三个面向 标明念头和体证[栏目: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