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屠夫真言讲记八
 
{返回 屠夫真言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51

  屠夫真言讲记八

  桑昂丹增传讲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愿尽虚空之际一切有情即生皆能获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的果位,为此而宣讲华智仁波切的教言《认识法与世间之善论——屠夫真言解脱道梯》,请大众如理听、如法修持,以此无上的菩提心所摄受而善听。

  华智仁波切所著的《屠夫真言》全论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分为四个科判:何谓法与法之规、如何区别法与法规、法与法规如何舍、法与法规如何取,总结概括的话就已包括在法与法规之中了。何谓法与法规、如何区分法与法规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法与法规如何舍、法与法规如何取、法规舍的方式是什么,已经宣讲到此处了。

  之前所宣的要时时以正知正念去反观自心,这个是非常关要的。如果你能做到时时以正知正念而反观自心、观察自心,所有的法与法规都已经包括在此中了。之前所宣的法义就是如是的,对自己的心以正知正念摄受,依止正知正念而反观自心、观察自心,如果这样能做到的话,心之性相就能认识。如果能认识心之性相的话,此中就已经包括了三皈、三戒和三乘,也就是教法、证法已经包括在此中了,如何包括的之前昨天已宣讲完毕。依止正知正念而能去反观自心的话,自然你的心之性相就能认识,如果能认识的话,上师的意和你的心就能相融,此相融当中三皈、三戒、三乘都包括在此中了,此时你就会认识到:哦,原来三戒、三皈的总集就是上师,一切诸佛的总集就是上师,你自然就能认识,以上是昨天所宣的法义。

  今天所宣的是上师为一切诸佛之应化,为什么是应化?接着做宣讲:

  三世一切诸佛尊,法身之中均平等。所有圣上师,幻化基界均平等。

  一切上师即为佛,密意法身无分离。一切诸佛为上师,顺化所化如是现。

  所有的一切诸佛在法身之中是无异的、是平等的;所有的一切上师在幻化基界中也是无异的、是平等的。法身平等和幻化基界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一切诸佛在法身之中是无异的、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上师在幻化基界当中也是无异的、皆是平等的。“一切上师即为佛”为什么呢?之前所宣的所有一切上师在幻化基界是平等的,为什么一切上师是佛呢?因为上师已经证得了法身密意,在法身密意界当中,上师与佛是没有分离的,皆是无异、平等的。“一切诸佛为上师,顺化所化如是现”。为什么一切诸佛是上师?那么就是佛为了所化,随顺所化而显现的就是上师像。因此之故上师之外没有佛,佛之外没有上师,上师即是佛、佛即是上师,接着以比喻说明:

  时间之故独一月,数现大小种种形。所化之故唯上师,化现种种相驾临。

  箕宿之故唯一月,一时月影现无数。众生心故唯一师,同呈种种上师相。

  “时间之故独一月”,为什么呢?一号的月亮是很小,接着二号、三号、四号……次第地这个月亮会越来越大,出现大小之形象;同样的众生因业力之故,唯一的上师也会化现种种的相而驾临。

  箕宿就是水器,“箕宿之故唯一月”,随箕宿或者水器的大小不同,大的话就会显现大的月亮,小的话就会呈现小的月亮,因此在一时当中月影也会显现无数不同之形象;如此比喻般的众生因不同的心之故,唯一的上师在同时也会呈现出种种不同的形象。那么此为何意呢?就是说同一位上师随所化众生不同而呈现的应化之相是很多的。比如说喇嘛仁波切以前示现病相之时,当时我祈请他,就说:“祈请您的应化迅速降临到此。”当时这样祈请以后,喇嘛仁波切就说:“好。”接着又哭泣地祈请以后,又说,好。接着又祈请喇嘛的仁波切的应化迅速降临到这里就是世间,摄受我们。又祈请以后就说,好。接着又祈请之时,此时喇嘛仁波切就说,难道你不知道吗?我现在在同一时间当中,我的应化有百千万亿在应化当中,难道你不知道吗?就这样就呵斥。与这个比喻相似的,比如,在百千万亿的水器当中,月影会显现百千万亿之相。与这个比喻相似的,上师同样是因众生的业力之故,同时也会显现很多相的。比如贤劫千佛,贤劫千佛应所化众生而显现的种种相,那么此等都是一个上师的应化或者一个佛的应化。除此之外是并无异的。你能如是而认识到,哦,原来上师有种种的应化相而在度化众生。那么一切都是上师的应化,你就能认识了。

  乌云之故唯一月,光芒隐现种种相。妄念之故唯一师,呈现贤劣功过相。

  “乌云之故唯一月”,月亮它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因为乌云的多少或者厚薄,那么这个光芒会有隐或者现种种相。如此比喻般的,那么这个妄念之故,众生的妄念之故,上师呈现的相也是贤劣功过之相。而上师本面,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就是说上师的相有净或不净,这并非是说上师的本体有净不净,不是的。而是自己的业力或者妄念之故,会显现就是说看见上师有净或不净之相的。这一点自己要认识的。如果这个不净认为是上师的过失,那么以后上师的加持,这个加持就障蔽了,会障蔽的。因此这个过患是自己的,应该做净观。净观的话,那么你就能得到加持。

  业力之故唯一月,阴晴圆缺别别现。意乐之故唯一师,显现信心邪见相。

  那么此为何意?比如因业力之故,比如因人的业力之故,这个月亮呈现的是清凉之相;而饿鬼道的话,因业力之故,这个月亮就是炎热之相。如此比喻般的,因弟子的意乐之故,那么对上师呢,有些具足信心,有些具有的就是邪见之相,如是而呈不同之相。

  昼夜之故唯一月,呈现显与隐等相。利众之故唯一师,呈现涅槃与住相。

  因为昼夜之故,这个唯一月也会呈现显现或者是隐没之相。“利众之故唯一师”,上师也会呈现涅槃相或者住世相。因昼夜之故,月亮会呈现显相或隐相,但是对月亮的本体而言,根本没有有或是没有或者呈现显相或者隐相,这种变化是没有的。同样上师因利生之故,会呈现涅槃或者是住世这种相。但是上师的本体当中就根本不存在什么涅槃和住世之相。

  一切上师唯一身,根本上师即为佛,直指自心为法身,故恩超胜一切佛。

  一切上师当中,唯一的根本上师就是佛。什么称之为根本上师?就是直指自心为法身,就称之为佛。如果能做到直指自心为法身的话,那么他的恩德已经超胜一切诸佛。

  三传诸师本唯一,异相诸师无分别,事业无别无逝住,故得深恩为根本。

  三传诸师在这个本体当中是唯一的,都是一个本体。异相诸师也是同样在一个上师本体当中,是没有任何分别的。事业无别也就是没有圆寂或者住世,故得深恩,得到深恩就为根本上师。你们在听闻之时,要抓住这个基或者根本。那么这个根本和基是什么呢?就是之前所宣的,以正知正念摄受而反观自心。认识自心之性相,就称之为基和根本。那么这个失去而你去听,哦,上师包括很多,上师的本体是无异的,讲解很多的话,你是无法理解的。抓住这个根本,是非常关要的。

  利他事业乃上师,自私修持非上师。宣三乘法乃上师,不宣妙法非上师。

  善调徒心乃上师,心未调柔非上师。

  上师的性相应该是如是的。在座的大众一定要认识上师的性相,那么什么是上师的性相?此处所宣般的。“利他事业乃上师,自私修持非上师。宣三乘法乃上师,不宣妙法非上师。善调徒心乃上师,心未调柔非上师。”善调弟子心的就称为上师。如果善调弟子相续的这个三毒烦恼,如是而宣讲,如是能对治的。能调伏弟子相续的烦恼的话,那么这个就称之为是上师。如果弟子相续的烦恼无法调顺、调伏的话,那么这个就非上师喽。调心、就是调三毒或者对治三毒,其实就没有什么去对治的,那么就是依止正知正念而反观自心、观察自心之时,认识自心,也就是说三毒之自性能认识的话,那么除此之外就没有说是有个调心或者调三毒,没有了。那么应该是这样的,光是说是哦,弟子相续的三毒或烦恼,此等要调伏,光说调伏没用的。那么如何去调伏?这个大众要认识。

  修持善法乃上师,行持罪恶非上师。

  就是让弟子的相续、让他们能修持善法,这样能做到就称之为上师。弟子的相续无法做到行持善法,那么这就无法称之为上师。能让弟子的心转变为善法,就称之为上师。如果是让弟子的心无法转变为善法的,就是无法对治、无法入善法的话,无法称之为上师。而这个上师并非是外相长得很庄严,或者穿着的衣服很华丽,这样的上师不一定就称之为上师。真正的上师如何去区别?弟子的心能改变为善法,就称之为是上师。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山坡,有个岩洞当中有很多鬼。他们就想吃的。因为饿了想吃。这个时候,牧场搬迁,有个牧民搬迁就搬到这个山坡之下。那么当时他们就说,哦,我们要吃他。当牧民一家搬迁到这个山坡下,刚开始撑帐篷之时,因为他们这家人的这个年轻的人,也就是父亲吧,他的脖子上有个嘎呜盒,因为有嘎呜盒之故,这些鬼就无法吃他。因为撑帐篷的话很累,很累之故,他就把嘎呜盒取下来,就套在了他的小孩的脖子上。刚开始小孩也在边上玩,这个时候那么鬼呢,也无法吃到。最后这个小孩玩就最后,就跑到山坡之下之时,他们就跑下来以后,把这个父亲的内脏取出来开始吃,这时候这个父亲很疼痛,疼痛之时家人请了一个上师,就是祈请了一个上师,这个上师头上戴的是金帽,身着绸缎的衣服,骑着马,而且他有很多马匹。这样祈请他到这里以后,这个上师念诵了很多,念诵之时,那么这个鬼呢,一点都不害怕。那么就这样,最后就没有任何好转。接着呢,就出现一个撑着拐杖的、衣服很破陋的这样一个出家众、上师。他们看到以后就祈请他,祈请他来念诵,刚开始之时,这些鬼就很害怕。第一个勾召之时,就把这个父亲的内脏全部勾回了这个父亲的内脏当中了。最后再次勾召之时,把鬼都勾召过来以后,最后就用沙石抛石以后,那么这些沙石就融入到这些鬼的身上以后,就遭受着无数的痛苦。

  跟这个故事或公案一样的,那么外在的相,外在相很庄严,或者是穿着很华丽或者名气很大,不一定这就是真正的上师。总之就是能令弟子的相续入善法、修持善法,这样能做到就称之为是上师,如果弟子的相续未能入善法、无法修持善法,那么这个就无法称之为上师。上师与父母是有些相似的,父母怎么样,子女就会怎么样。如此比喻般,上师怎么样,那么这个弟子也会转变成如是的上师的。因此之故,依止一个具相的上师,是非常关要的。如果他的父母是一个盗贼的话,子女也有可能会成为盗贼的;父母是妄言者的话,子女也会成为妄语者;父母的嗔恨心很重的话,子女的嗔恨心也会很重的;父母的贪心很重的话,子女的贪心也会很重的;如果父母的相续,性格或者人格很贤善的话,那么子女也会这样的,如此比喻般的,上师如果是贪心很重的,弟子贪心也会很重;如果上师的嗔恨心很重的,弟子的嗔恨心也跟着会重的;上师的嫉妒心很重的,弟子的嫉妒心也会重的;上师的这个傲慢心很重的,弟子的傲慢心也会重的;如果上师的相续有信心的话,弟子的相续也会具足信心;如果上师的相续有菩提心的话,弟子的相续也会生起菩提心的。如果上师的相续有智慧的话,弟子的相续也具足智慧。因此之故,观察上师是不是具法相的上师是非常关要的。

  结缘具益乃上师,无具利益非上师。具胜大悲乃上师,无悲悯心非上师。

  所有一切上师尊,名称行相虽不同,然者法身皆平等,一切事业亦平等,

  意愿利生皆平等。

  弘法利生善调他相续,安置结缘清净之善道,彼之根本应具大悲心,此乃上师一切皆平等。

  如果结缘具益的话就是具法相之上师,如果不具利益就不是上师了;如果上师的相续具足大悲心就是上师,没有悲悯心就不是上师了。所有具足功德的上师尊名称和行相虽然不同,但是法身事业、意愿和利生都是平等的。安置利生、善调他相续、安置结缘于清净之善道,根本就是上师的相续应该具足大悲心,就是这样的上师一切皆是平等的。

  以上所宣的是上师的行相,上师乃是九宝之尊,九宝之尊就称为是上师具足这个法相,也讲解了不具足法相的上师是怎么样的,这样辨别以后,如何去依止上师、观想上师、供养上师、赞叹上师、祈祷上师,如何去修持上师,接着继续宣讲。

  依止上师修持师,彼摄八万等法门。此乃究竟唯要义,即为敬信之功德。

  依止上师而去观修或者修持上师的话,此当中已经包括了八万四千之法门。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已经包括在观想上师、供养上师、修持上师当中。但是此必须要具足一个究竟之要义、修持之要义,那么此究竟之要义是什么呢?必须要具足敬信!

  开启一切之法门,寂灭一切修行障,证得一切教言义,彼为敬信之功德。

  要开启一切法之门或寂灭一切修行之障,一切功德要想日日增上,完全依赖于什么呢?完全依赖于敬信。

  授予一切大悲心,即成一切加持器,聚集诸悉地精华,此为敬信之功德。

  授予赐予,就是上师大悲加持,而且得到加持又成为一切修持法之法器,也能得到一切诸法之悉地精华,这也完全依赖于敬信。

  一切邪魔无阻障,一切障碍无染污。一切业障自清净,此为敬信之功德。

  一切邪魔都无法障碍你的,一切罪障也无法染污你的,一切罪障自然能清净的,这也完全依赖于敬信。因此之故,要认识敬信之功德。

  不起不敬等邪念,临终之时无痛苦,熄灭中阴迷乱相,此为敬信之功德。

  此处的敬信就是恒常祈祷上师!就是对上师以敬信而祈祷。忆念上师、护持此面,这就称之为敬信。如上所宣般,上师的大悲要融入你的相续,必须要具足敬信。同样,上师的加持要融入你的相续,或者你要成器的话,也必须要具足敬信。你要得到诸悉地的精华,也必须要具足敬信。要消除一切邪魔之障碍,对上师也必须要具足信心。同样,你的一切罪障要清净的话,也必须要具足敬信。同样,你的相续不会生起非法之邪念的话,也必须要对上师具足信心;临终之时没有痛苦,不起现痛苦的话,也需要对上师具足敬信;熄灭中阴的迷乱相,也唯有对上师具足敬信。因此之故,完全都取决于这个敬信,对上师的敬信。因此之故,苦乐好坏、此生或者来世,时时对上师具足敬信而做祈祷,是非常关要。

  此生圣者慈摄受,临终显现上师相,未来获得清净刹,此为敬信之功德。

  不离一切皈依处,意愿任运而成就,暂时究竟和二利,此为敬信之功德。

  善心证悟渐增上,地道证悟自然现,究竟意心融一味,此为敬信之功德。

  圣者上师要摄受你,对上师要完全具足敬信。同样的,临终的时候,要起现上师的相,也完全要对上师具足敬信的。未来你要获得或者往生清净刹的话,也唯有对上师具足敬信。同样,不离一切皈依处的话,完全也要具足对上师的敬信。意愿、一切意愿任运而需要成就的话,那么自然也要对上师具足敬信。暂时或究竟的二利,自利或他利要圆满获得,也完全要对上师具足敬信;你的善心之念要逐渐地增上,也完全要对上师具足敬信;地道证悟自然显现,也完全对上师要具足敬信。究竟呢,意心相融,与上师意心相融,也完全要依赖于对上师的敬信。因此之故完全取决于敬信,这要认识的。那么什么是敬信?敬信就是你恒常忆念上师,有这样一种念,此念当中,你有欲求上师的行迹,如是去做,那么上师的功德如是能得到。这样时常保持这样一种念,就称之为敬信。对上师恭敬、忆念上师有这样一种正念,此念当中上师的功德或者上师的大悲加持,如是能得到。也就是说忆念之心。同样的,欲求得到上师的功德和大悲加持,欲求上师的密意融入相续,就要精进去修持此方便。总之在相续恒时忆念上师、有一种欢喜和感恩或者是悲忧这样一种忆念、相融地护持此面就称之为敬信。此是非常关要、重要,或者关要当中的非常关要。在座的大众回到家乡以后,你对谁有信心,或你的根本上师是谁,那么对他时常忆念,恭敬而忆念、不遗忘,这个是非常关要的!

  我们现在在轮回当中,轮回是无常的。因此之故,苦乐都是无常的,无常到什么呢,无常像什么样呢?就如同草间的露珠般的,只要碰击它一下就会掉下来。如此般,我们的现在就是说,这个无常什么时候起现,谁都无法预料的。今天或者明天,今年或者明年,什么时候起现无常,都是很难以预料的。因此之故,对上师具足敬信、时常不忘记忆念上师,这个是非常关要、关要当中的关要!现今能恒常不间断地忆念上师、护持此面,此面当中具足敬信去忆念上师,这个是非常关要的。现今就要串习去做,不然的话临终之时,心想我这个时候再忆念上师,那么此时忆念上师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之故现今开始就要时常不间断地忆念上师而作串习,这样去串习以后,临终之时你自然就能忆念到上师。

  现今就要时常去忆念上师的,因为这个无常什么时候起现是很难以预料的,所以不要执为常有,应该时时有一种无常之念,这样有无常之念的话,会勉励你不被懈怠、懒惰所缚,它如同鞭子般的。要想让一匹马跑的快的话,就要用鞭子去鞭它;如此比喻般时常要有这个无常之念,有无常之念的话你刹那之间就能忆念上师,不会被懈怠、懒惰和拖延所缚,因此之故时常观想无常是非常重要的。现今有吃的、有穿的、没有病,而且生活也比较安乐,这个时候就不要忘记临终的痛苦,因为什么时候突然出现无常是很难以预料的,你再没有病,也会突然出现无常的;你的心非常安乐,也会突然出现无常的;同样你的财富再多,也会突然出现无常的;或者你的名声很大,也会突然出现无常的……因此这个无常什么时候起现是很难以预料的,所以时时要忆念上师,现今没有病而且受用又圆满,此时你临终的痛苦会遗忘的,当临终的痛苦出现之时你是无法堪忍的,要断除临终的痛苦,现今起就要祈祷上师、忆念上师,不间断地这样去做。

  比如之前有一个昌都地区的四十多岁的在家人,四十岁之前他无病、也比较富裕,因为狩猎,用狩猎动物的皮做生意因此比较富裕,也有家人,受用也比较圆满。当四十岁的时候突然起现一种病,到医院无法医治,最后就到了亚青,到亚青之时,此时的他一方面说与家人不想分离的痛苦,与财物分离的痛苦,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不想死亡的畏惧等等痛苦,此时让他忆念上师或者祈祷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他去做的话,他根本就没有这样一种祈祷的意念,在他的相续根本是无法做到的。当时他就说:“上师!活佛!不要让我死!我不想死!”或者“医生!你医治我!给我输液!不要让我死!……”就在这样一种恐惧当中,那么此时哪怕有很多医生围着他,或者是哪怕给他输一千瓶液体,对他都是无法补救的;或者哪怕是一千位上师扶着他,也是无法补救的;同样的就算药师佛赐予药也是无法补救的;或者是金刚手菩萨守护他,也都是无法补救的……此时唯有在痛苦之中。要避免这种痛苦,现今就要忆念上师。如果恒常祈祷上师、忆念上师的话,临终的时候自然你就没有任何的痛苦,此时会有欢喜心,对财物或一切受用没有任何执著而在欢喜当中你会往生的,真能这样做到的。

  比如密勒日巴尊者如是所宣的:病了没有人问,临终之时没有人哭泣,室外没有足印,室内没有血迹,能如是而死亡的话,那我瑜伽士的这个心意也就满足了,如是所宣般的。再比如今年居士林有个老觉姆往生了,她在往生之前十五到二十天当中无法饮食,连一滴水都无法饮用,就这样一种状态当中,当时我去看她之时,在她的相续根本一丝一毫的痛苦都没有,完全处于一种欢喜的信心当中,当时我就说“不要忘记上师”,当这样讲解之时她就笑,她说:“我从十五岁、二十岁开始就在观修上师,而现今的上师就在自己的前方,如同晒太阳般的,从来没有分离过。”她就如是而往生的,圆寂之时完全处于这样一种欢喜当中。

  因此之故现今就忆念上师、祈祷上师是尤为关要的!不然的话现今不去串习、不去观修上师,临终之时再去忆念,那么这个时候你是很难忆念上师的。如果你们在昼夜六时当中不忘记、不遗忘上师而祈祷上师,这是最上等的;如果这做不到的话,一天当中六次或七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如果这个都做不到的话,一天当中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早晨一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下午一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期望。这应该不是很难做到的,哪怕你的单位管得很严的话,你心中忆念上师、口中祈祷:“上师遍知!”这个应该还是可以做到。自然其他的打坐、念诵或者修五加行,或者念诵皈依、百字明等等,在单位当中你自然是无法做到的,这个我也知道,但是在单位里你心中忆念上师,这个没人制止你吧!因此之故你们一天当中最少都要两次忆念上师、祈祷上师,这样的话现今呢好像是为我自己而在期望你们,但是你临终的时候,你自然会认识,哦,原来阿松活佛、阿松上师,就是说如是讲解的必要性,是这么具足必要性的。哦,原来是这样,是非常感恩!那么你此时能认识的。因此之故,恒常忆念上师,具足敬信祈祷上师是非常关要的。

  唯一恭敬上师尊,不变上师恒依止。敬语言说与不说,祈祷或与不祈祷,

  聚集教言获得加持除违障,净除生死中阴迷相现后乐,

  诸愿成就究竟获得正等觉,成千教言精华乃敬信功德。

  依止上师、修持上师,对上师具足敬信,这样去做的话,并不在于外在的敬语说与没有说;或者外在的祈祷或者不祈祷,总之心中对上师具足信心、忆念上师,此已经聚集了所有的教言,也能获得所有的加持,也能遣除一切障碍,也能净除生死中阴的迷乱相,而能起现快乐自在,一切意愿成就,究竟能获得正等觉佛之果位。对上师具足敬信、忆念上师,成千教言之精华就是这个敬信。

  依师便为敬信非敬辞,修师便为敬信非祈祷。

  若具敬信所作获加持,无有敬信所行悉无益。

  如果在心中对上师具足信心和敬信,并不在于外在的弯腰或者怎么样,如果心中没有信心和敬信,只是外在装模作样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同样修持上师,一心一意地对上师具足信心和恭敬,并不在于只是口中祈祷:“上师遍知!上师遍知!”这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具足敬信,所有的加持都能获得,如果没有敬信的话,你所行一切都无法得到利益的。接着是概要而做讲解:

  三律仪与三乘教,虽为异名总摄一。断除妄念调自续,虽为异名总摄一。

  是故一法摄诸义,上师口诀调自心。此乃百川入海教,亦具一五六九法。

  所谓心续即分别,分别之外无心续,总摄八万四千法。

  此处如前所宣的,依止正知正念而反观自心、观察自续,认识心之本面或者心之性相的话,此中就已经包括了三戒和三乘教法。三戒和三乘教法虽然是异名,但是心的这个本面能认识的话,他的义就已经摄一了;同样的你认识心的这个实相的话,那么断除妄念和调自续虽然是异名,但是都是一个意思。因此之故一切诸法之要义是什么?就是依上师的口诀去调自续,上师口诀调自续就是以上师所宣的反观自续的方式方法,如是去做的话,那么百川入海般的教法,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已经概括在依止正知正念而反观自续、观察自续、认识心之本面、心之性相,都已经包括在此中了。

  如是轮回等显相,分别妄念诠释之。一切涅槃等显相,亦为分别之诠释。

  是故善恶乃妄念,道与非道乃妄念,我与无我仅分别,诸见宗派乃分别,

  是故调伏分别念,乃为一切前后要。

  轮回也是分别念在安立,涅槃也是分别念在安立;善也是同样的,恶也是同样的;道与非道或我与无我,或者是诸见和宗派也都是分别念在安立。总之轮回之根也是这个分别念,涅槃也是分别念,善的根也是分别念,恶的根也是分别念,一切皆是分别念。因此之故主要去调这个分别念,这是最为关要的。

  此文前后复宣故,因乃殊胜精要义。

  为什么前面讲解、后面也讲解,因为这个是非常的关要,复次讲解的原因也在此处。刚才所宣的轮回之根本是分别念,涅槃之根本也是分别念,善恶之根本是分别念,因此之故主要就是这个,要调伏这个分别念。那么这个分别念如何去调伏呢?

  如何调伏分别念:最初剖析调妄念,中间直视调妄念,最后安住调妄念。

  初始辨别善与恶,增盛善业除罪恶。信心菩提智慧善,贪欲瞋恚愚痴恶。

  应该如是去调伏这个分别念:最初剖析调伏妄念或分别念,应该分清黑白,黑就是恶业、白就是善业,依正知正念去分析、剖析是善还是恶,或者是白还是黑,这样去调伏这个分别念。最初分析或者剖析这个妄念的时候,以正知正念去辨别你相续生的是善念还是恶念,要辨别是白或是黑,是善或是恶,如果是善念的话,就要增盛善业、断除恶业。如果是善念,就应该让他增上;如果是恶念,就应该断除,应该这样去做的。信心、菩提心、智慧就属于是白,也就是善;贪欲、嗔恚和愚痴属于是黑,也就是恶。

  三善解脱之道途,若一善即暂究竟。三恶恶趣之径门,若一恶即暂究恶。

  信心、菩提心和智慧就称之为三善,如果具足三善就是解脱之道途。如果此善你能增盛的话,那么此善暂时和究竟都会成为善业的。什么是三恶呢?贪嗔痴就是三恶,如果三恶炽盛就是恶趣之门径,如果这个炽盛的话,暂时和究竟都会恶的。暂时和究竟都是恶的话,那么遭受的都是痛苦。

  信心即摄一切善,菩提心乃大乘基,智慧解脱之根本,是故应生彼三善。

  信心是摄一切善的,能开启一切法之门的是皈依,开启皈依之门的就是信心。如此比喻般的信心摄受一切的善。菩提心是大乘之基,智慧是解脱之根本,之前宣讲过的唯一之妙药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解脱之根本,因此之故应该在相续生起三善。

  贪欲执著诸三有,嗔恚起现一切苦,痴乃贪嗔果之源,是故应断彼三恶。

  被三有所缚完全取决于这个贪欲,有贪欲的话就会被三有所缚,嗔恚就会起现一切痛苦,愚痴就是这个心之性相无法认识,有愚痴的话,贪嗔之果完全源于这个愚痴。因此之故应该断除此三恶。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明天《屠夫真言》就会讲解完毕。此次所宣的法希望大众铭记于心、如理去实践,这样是非常关要、也会具义的。光是听而没有去实践是无法具义的。比如你知道这个药之理由,也认识这个是药,但是你没有饮用这个药的话就无法医治你的病。因此之故你知道这个药的功能,知道以后你就要饮用,饮用以后你的这个病就会医好的;如此般的你听法以后去实践的话,我们被烦恼所缚的这种痛苦,自然以此实践就能对治的,这样的话就具义了。


{返回 屠夫真言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屠夫真言讲记九
下一篇:屠夫真言讲记七
 屠夫真言讲记二
 屠夫真言讲记一
 屠夫真言讲记七
 屠夫真言讲记六
 屠夫真言讲记九
 屠夫真言讲记四
 屠夫真言讲记八
 屠夫真言讲记三
 屠夫真言讲记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五蕴论讲记[栏目:智敏上师]
 行脚心得[栏目:禅林衲子心]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把握、活在自己的当下[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一念起时不见有生住异灭[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喜乐的曼达拉 拳拳我心[栏目:喜乐的曼达拉]
 为什么打坐总是不能入定?[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0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实修问答集 101~155例 (惟贤法师)[栏目:疑问解答]
 第六篇 疑 - 疑心与信心[栏目:放下的幸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