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13

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重覆的创伤、挫折;重覆的忧郁感;重覆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然后,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

  不过,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落人重覆的痛苦烦恼,重覆的情绪轮回之中。但是,我们不怕失败,只怕没有耐心,想放弃。学佛就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儒家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学佛也是如此,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萨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无量劫的痛苦、挫折,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后才开悟,见性成佛。

  尽管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大撤大悟,有‘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的心境,但至少要不断地进步。大家要永远记住一句话,不要抗拒境界,因为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反过来说,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如果能永远的宽恕众生,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的进步,倘若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伤害众生,等于伤害了自己的慈悲,而失去了寂静安祥。这就像封别人起嗔恨心,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就已经遭到染污了。

  所以,永远要保持慈悲喜舍的心念,因为一切生命的浮沉,一切生活的苦乐,全在一念之间。其实,人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不必过著痛苦烦恼的生活。只要慢慢地回光返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面对生活中的创伤、挫折无需挣扎,该来的,终究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当下,保持现前一念清净心!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下一篇:安住心性
 《净土十疑论》译解 1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佛心慧语 自觉篇(慧律法师)
 慧律法师谈正法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三
 宇宙万有本体论(16)
 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传心法要讲记(1)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出离[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当面错过 不识祖师 Meeting Face-to-Face, He Misses His Chan..[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享受修行之2:如何享受修行[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体方法师《杂阿含》讲座精选[栏目:体方法师]
 我们还能为法显大师作些甚麽──国际合作丝路研究计划报告书草案[栏目:李志夫教授]
 第二部 空[栏目:西藏医心术]
 学佛者亟应大惊防处︰自己就是恐怖分子![栏目:仁俊法师]
 智慧无痕[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僧宝论34、老实念佛的具行法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三)[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